蜜芽的七十年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王不在家
“多种,把秧子都挤得满满的,这就是咱们以后的口粮了!”
蜜芽的七十年代 第46节
这边种着红薯,那边县里关于这件事的处理下来了,说是现在国家困难,我们作为人民群众,不能给国家添麻烦。这件事是我们自己的过错,不应该让国家为我们负责,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困难,不怕牺牲,团结一心度过难关……
各种口号能说出花来,那么到底是个啥意思?
很简单,就是说:这件事确实是错了,可是没办法,你们自己想办法,自己负责吧,我们没办法管你们。
好啦,这下子原本指望着救济粮的,顿时差点晕倒在那里,挣扎着回家赶紧数数家里有多少红薯干能做多少个窝窝头……
顾家人此时却是彻底松了口气,经过这几天蚂蚁搬家式的搬运,已经偷偷摸摸地将五兄弟收购来的粮食给运回家,并且藏起来。
他们把粮食塞得到处都是,犄角旮旯的,大缸里,炕洞里,还有里屋角落里,甚至炕寝里也塞了一些。因为怕被老鼠祸害了那些粮食,几个兄弟还特意又把炕洞给封死了,还在家里来个大扫除,清理老鼠等隐患。
忙完这些,他们掰着手指头算算,十个月不用担心粮食了,而且大多是玉米这种吃起来口感好的,高粱米小米大豆和麦子也各有一些,再掺和着屋顶上晒着的红薯干,一家子吃十个月没问题的。
顾家人松了口气后,也投入了热火朝天的栽红薯秧子的战斗。
这红薯啊,可不是像其他农作物种下去种子就行的,那得先拿红薯来培植,培植出了红薯秧子后,再挪到地里去,这是个技术活。
陈胜利这个时候急了眼的,把全生产大队所有会栽红薯秧子的都召集起来,光顾家的就被召了仨,纷纷过去帮着一起栽培。
栽培好了再种下去,眼巴巴地数着日子等着红薯发芽长出红薯,好晒红薯干当粮食。
而这个时候,陈胜利让童韵算了下账,生产大队应该上缴多少公粮,麦子没收成,这个时候应该拿多少粗粮来抵,需要去卖多少玉米和高粱,小算盘拨拉得啪啪响,最后算出来的结果触目惊心。假如说这次秋收能顺利收获如往年一样的大豆玉米高粱,交了公粮各种折算,最后人均分到的粗粮,最粗最粗的红薯和高粱,也就是能撑两个月而已。
一年的时间,只有两个月的粮食,那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
陈胜利脸色沉重地在办公处踱步,最后一言不发。他知道生产大队里的各家有各家的情况,有人精明,听到自己的话赶紧冲出去买粮食了,也有的傻,还等着天上掉馅饼,更有的穷,他就没钱去买粮食!
此时的赵辉煌和孙建设早就不说话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们闷不吭声躲起来不出门,指望着大家伙把他们忘记了。
可是大家能忘吗,忘不了,有人冲进去他们家,指着他们的鼻子骂,要求他们把粮食交出来给大家伙吃,甚至有人冲过去他们家,开始抢他们家粮食了。
赵辉煌和孙建设为了保护粮食被打了个鼻青脸肿,可是最后依然没能护住,藏的粮食被社员们一抢而空。
也有的社员跪在办公处外,请求陈胜利想想办法。
“你可是我们的大队长啊,我们都信任你,这个时候了,你必须站出来想办法啊!”
办公处外跪了一群人,一脸哀求,求着陈胜利想办法。
这个时候,他们早就忘记了是谁逼着陈胜利下了这个决策,是谁投票选择了三倍产量的神种子。
陈胜利踱步了半天,最后骑上了自行车,他要去公社,去县里,去请求支援。生产大队的社员们不能就这么饿死啊!
人们翘首以盼,等着陈胜利带来好消息。
两天后,陈胜利从县里回来了:“今年的公粮,可以少交一部分。”
有了这个结果,他再叫来童韵,噼里啪啦一番算盘响,最后得出结论:大家伙把家里粮食都换成粗粮,比如红薯干……高粱也不要了,在这种最艰难的情况下,能吃六个月。
六个月,这已经很不错了。十二个月的时间,你能有六个月吃饱饭,剩下的六个月怎么办?别别别,可别问这种傻问题!问这种傻问题,你就活该饿死吧!
只有六个月的粮食,那当然是匀到十二个月,每天吃半饱,这不就行了?吃半饱,你也有力气干活,也不至于饿死,这已经是不幸的大幸了!
陈胜利把这个他千辛万苦争取来的结果告诉了大家,他已经尽力了。这是他抢先报了今年的麦穗问题立下的功劳换来的,县里给了他灾荒指标,全县一共才三个指标,有了这个指标可以少交公粮了。
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欢呼啊雀跃啊,感动得流眼泪啊!
接下来一年只能吃红薯面窝窝头了,那玩意儿不好吃,可再难吃那也是能吃的东西,接下来一年只能吃个半饱了,肚子肯定不舒服,可是再不舒服那不会饿死人了!
人们感激陈胜利,热泪盈眶,简直是想跪下喊观音菩萨。不过陈胜利说了,现代社会没有观音菩萨,回家去吧,回家躺着节省点力气,也能省点粮食。
人们纷纷表示,今年还要选他当大队长。
陈胜利苦笑一声,这大队长当得他简直是想死,如果可以,他倒是希望让给孙建设当当。
可孙建设人家躲家里根本不出门啊,人家自从被抢了粮食,躺在家里养伤装死了!
哪敢露面啊,一出来有人就拿着土疙瘩扔他,扔他一脸!别以为贡献出你家偷藏的粮食就能过去这次的事,和你没完!
陈胜利看着这情景,也是哭笑不得。想想这事儿,知道自己应该感激顾老太,特意提着一兜子鸡蛋过去,谢顾老太提醒之恩。
顾老太自然是没收,要那个干嘛,谁家都缺粮食,鸡蛋以后更不是普通人能吃的,有那鸡蛋,还不如换点粗粮,能够一家子吃饱好几天了。
~~~~~~~~~~~~~~~~
顾家的粮食不但够吃的,而且这次收购的都是好粮食。没办法,当时匆忙之大采购,采购的粮食都是好的,因为人家觉得这种精细粮食自己吃不划算,卖掉换了钱去买粗粮更合适,以至于这次采购的粮□□细粮和玉米粒占大多数。
顾老太一盘算,开始定下了计划。五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可以吃一顿精细粮,五岁以上的跟着大人一起吃玉米面的,偶尔间搭配一些高粱面。于是粪堆粮仓就得和大家吃得一样了,而墩子猪毛黑蛋蜜芽儿几个却能享受小灶。
这么一来,灾荒来了,她家反而伙食上了一个档次,以至于他们现在反而吃得更好了。
不过就是多花了些钱而已,顾老太表示不要紧,吃好了就行,至于金镯子什么的,没关系,这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保命要紧。再说了,她还藏着好几个呢。
陈秀云厨艺虽然一般,不过做面食却有两下子,她开始做玉米面烙饼,榆钱烙饼等,黄橙橙的饼子看着就让人流口水。而对于家里蜜芽儿这样的小孩子,既然有一顿精细粮指标,那就更好办了,擀面条,烙千层饼,葱花饼,做小馍馍,拌菜疙瘩,这都可以。
蜜芽儿可算是饱了口福,她最爱吃陈秀云做的汤捞面和小馒头了。汤捞面香喷喷的,绵软劲道,加上葱花再洒一点盐,浓郁的汤汁热腾腾,喝起来别提多舒坦了。至于小馒头,家里用黑麦和白麦,做成黑色小馒头和白色小馒头,一顿吃一个,喷香细软,不知道比玉米饼子又好吃多少。
她吃得好,长个子就长得,小胳膊小腿儿的慢慢伸展开,以至于到了这年冬天,她两周岁的时候,已经和寻常三岁孩子差不多高了。
她长得俊俏好看,用大家伙的话说,那就是头发像墨,皮肤像雪,嘴唇儿就如同枝头红颤颤的樱果儿,本来就精致漂亮,再配上童韵特意给她做的小红褂子和小绿裤子,扎两个小羊角辫,乍一看就跟年画上的娃娃一般可爱。
她吃得好,小身子也有劲儿,跑步走路玩游戏的,都能跟着哥哥们一起了。或许是这个小身体终于开始摆脱了没有发育完全的婴孩时期,物质基础完备了,她的上层建筑思维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她慢慢地发现,自己不会有那种小孩儿脾气了,不会像当初那样因为吃不到奶就嗷嗷哭叫了,更不会因为一个鸡蛋而追着孙红英半条街了。
说白了,她的心思开始趋于成熟,思维方式也理智起来。
现在的她,已经知道了自己吃鸡蛋的话,必须躲起来吃,吃完后把鸡蛋皮也要扔进自家垃圾堆里,不能让外人看到。
这是一个贫穷而且资源匮乏的年代,财不露白,就是这个道理。
孙红英现在经常找她玩,找她玩的时候就问她你家今天吃啥好东西了,让我尝一口行不,她一概摇头又摆手,说我家吃得红薯干窝窝头,剌得嗓子疼。
她早就听大人说过了,孙六家当时盼着救济粮,认为国家一定会想办法,根本不舍得去县城里赶紧高价买粮食,甚至还笑话说这群人肯定白忙活,后来等大家都疯抢起来,这才傻眼,赶紧跑过去,粮食全都贵得要死,舍不得花钱买了,买了一堆最便宜的红薯干回来,所以现在一家老小天天啃红薯干。
当初人家陈叔叔直接在开大会时候喊话了,说赶紧去抢粮食,奈何这群人根本听不进去,以至于去晚了,用自家买精细麦子的价格买的红薯干,现在饿肚皮又怪谁呢!
孙红英看着蜜芽儿小嘴儿利索地说吃得红薯干窝窝头,撅了噘嘴,不高兴地说:“吃就吃呗,谁稀罕你家好东西,又不要你的,问问还不行么,不说实话!”
蜜芽儿听了,直接扭头就走了。
不稀罕就别问呗,干嘛天天扒着人家问?要不是自家出胡同肯定经过她家门前,自己都懒得碰到她!天天眼巴巴地瞅着自己吃啥,不就想沾点便宜吗?
她有那吃不完的好东西还不如让自家小哥哥多尝一口呢,干嘛便宜她?
蜜芽儿迈着两条小胖腿颠颠地往家跑。
孙红英从后面看着,只见她白生生的小胳膊浑圆,还有那两只小辫子,辫得真好看,就跟画上一样。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再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她心里不是滋味了。
一大一小两个小孩儿不欢而散后,孙红英回到家,撅着嘴儿哼哼:“肯定吃白面馍馍了,说不定还有鸡蛋!”
孙六媳妇听着女儿念叨,连忙瞅过来:“啥?白面馍馍?鸡蛋?说啥呢?”
孙红英犹豫了下,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娘。
“她们家天天吃好东西!”
“你咋知道?”
“娘,我瞧着蜜芽儿又白又胖!”
自己黑瘦,可为啥蜜芽儿白胖?孙红英觉得,肯定是因为她吃好东西了!
孙六媳妇开始没当回事,可是后来一想,说得对啊,为啥蜜芽儿那么白白净净的,还胖乎?其实不但蜜芽儿,就是老顾家其他几个男孩子,一个个都黑壮黑壮的,一看就有力气,和别家孩子不太一样。
她琢磨了一番,便把这事儿说给了刘美娟听。
“你和老顾家挨着,知道他家啥情况吗?”
刘美娟一听,也是愣了:“咱们缺粮食吃挨饿,都跑去刮榆树皮,连草根都不放过,他家好像没打过这种主意,难道他们天天吃饱饭?”
孙六媳妇纳闷:“可是我去过她家,她家好像也是高粱面和红薯面,看不出啥好东西啊?”
刘美娟皱眉:“不好说,顾家老太人精明着呢,说不定都是骗咱们的,背地里吃好东西!再说了,她家有钱,她儿子在县城里,她自己当老师也不少工资,还有她那儿媳妇童韵,也能挣钱,一家子那么有钱,能和咱一样吃红薯面窝窝头?”
孙六媳妇想想也是:“哎,说得是,不过想想,人家吃好东西,其实也和咱没关系,人家不偷不抢的,也没犯法,人家有钱吃好的确实也应该。咱们吃不上,也不能说让人家送咱们吃。”
可是刘美娟不怎么想,她想起自己当初逼着婆婆去顾家借粮票,结果被赶出来的事。
难道说,他们其实有的是粮票有的是粮食,只是不愿意借给自己?
这个问题,她得弄明白。
☆、第51章 第 51 章
第51章半夜磨面
顾家这一大家子天天吃好吃的, 为啥刘美娟和孙六媳妇不知道?其实因为顾家现在吃饭警惕着呢,特意做了一些红薯面高粱面的窝窝头,每顿都搭配一些。再让个人吃饭的时候坐在门槛那里,时刻瞅着点,一旦发现外面有动静, 就赶紧把白面馍馍和玉米面馍馍都藏起来, 让人以为他们家也只吃红薯面。
没办法,这年月, 别人吃糠你就不能吃面, 人不能搞特殊嘛, 要不然说不定就惹事。这年头其实人心淳朴, 淳朴的人心也容易萌发人最原始最本能的欲.望和情感,比如嫉妒羡慕,比如红眼病,这都是本能。
可是顾家也没办法,他们当初大采购, 就买来的是小麦和玉米多, 他们也不好再把这辛苦运回来的粮食再搬出去换成红薯干,也就只能这么吃了。
这一天, 陈胜利过来顾家说话, 说起现在外面的情况。
“多亏了婶这边的消息,咱们生产大队整体来说, 最差也能吃个半饱, 好一点的基本能吃饱。”
好的当然是那些机灵的听话的, 只能吃个勉强半饱的当然是那些听说了麦穗的事后却依然不信的。没办法,当初他们对着人家陈胜利骂街,说这人咋地咋地,说个话不说清楚,事后弄明白了还在那里琢磨东琢磨西,以至于错过了抢购粮食的好时机。
“其实咱们县的情况,整体还是比别的县强。”
这消息最初是从他们生产大队传出去,又由他上报到县里,所以本县得到消息比别的县早,相对来说抢到的市面粮食还是比别的县要多一些。
说来说去,陈胜利忍不住再次感慨:“这多亏了婶你消息灵通啊!”
顾老太倒是没在意这个:“没啥,其实是童昭告诉我的,童昭这孩子机灵,发现得早,要不然咱们都完了。”
别的县先发现的话,估计他们没机会免除一部分公粮,也没机会去采购粮食,那真是得活活饿死啊!
而且后来童昭在采购粮食的时候也卖了大力气,这一切都多亏了这孩子。如今顾老太说了,让童昭过来吃饭,童昭怕引起人怀疑,不过来。没办法,顾老太只好隔天去给童昭送几个大馍馍,这样童昭搭配着在知青点吃的半饱红薯面窝窝头,也好歹不会饿着。
陈胜利还在感慨今天出去看到的这一切。
“据说现在城里也不容易,因为今年大家伙上缴的公粮都少了,好多县没收上来,所以城里分的粮票也少了。粮票少了吧,还限量供应了,就算拿着粮票,也得一大早就排队才可能买到粮食。”
“还有肉,肉也难办,都得排大队,听说还有人头天夜里就去排队。”
顾老太一听,顿时皱眉了:“你这次去城里,见到建章了吗,他那日子咋样?”
最近也没见来信,该不会也缺粮食了吧?
陈胜利摇头:“没见,城里也乱糟糟的,根本没时间去见。不过他老丈人是厂长,应该能多分一些粮票吧,我想着不至于饿着。”
蜜芽的七十年代 第47节
等到陈胜利走了,顾老太开始和几个儿子媳妇商量了。
“虽然说你哥哥在城里有他老丈人罩着,可是他一个大男人,又不是倒插门,总不能什么事儿都依仗他老丈人,那是咱老顾家的人,四张嘴,都去吃他老丈人,也忒不像话了。如果咱们没这口吃的也就算了,如今既然有,也不缺,我想着,还是得给他送点粮食去。”
几个儿子媳妇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纷纷点头。
“娘,说的是,之前你那个金镯子,我塞给大哥,让他赶紧也去收点粮食,他没要,直接都送咱家来了,说家里小子太多,都能吃,别饿着。他在城里总是能有办法。我现在想想,他能有啥办法,在城里挨饿的话,还不如咱乡下,能去扒个树皮草根的呢!”
于是大家伙这么一商量,便决定磨点玉米,磨成玉米面给顾建章送去。顺便探探他那里情况,如果也是在挨饿,就再多送点,或者干脆把下面两个小子立伟立强接到乡下来吃饭。
正好家里的玉米面也吃光了,得去磨面了,他们就干脆从炕洞里扒出来两袋子玉米,准备半夜过去磨面。
为啥要半夜磨呢,因为生产大队唯一的石磨子就在村口那里,如果大白天去磨,让人看到了,那就不得了了,肯定引人说道。
毕竟现在外面搞活动,地主富农农贫农都划分得清楚,她家现在有钱,能吃好玉米面,不能让人知道,万一有红眼病想去告发,给弄个成分重新划分就麻烦大了。
于是这晚,顾家兄弟在半夜里爬起来,扛着两袋子玉米面就往村口石头磨子那里去。为了怕惹事,顾建军在前头探路,看看街道上没人才出来,顾建国和顾建党两兄弟一人扛一袋子,后面再有个粪堆和粮仓拿着扫帚准备去扫磨子。
这边顾建军探头探脑地走到了村口,谁知往那里一瞅,赶紧跑回来了。
“等会吧,先在柴火后头眯一会儿。”顾建军压低声音说。
“咋啦哥?”顾建国没明白,是有人在那里?
“陈胜利扛着一袋子粮食正在那里偷偷磨呢!”顾建军小声说。
兄弟几个并俩娃面面相觑,心说好家伙,半夜偷偷出来磨粮食的看来还不止他们一家。
“如果这样碰上,总是不太好意思,咱们等等吧,等陈胜利家磨完了,咱再去。”顾建党建议。
其他兄弟点头,于是哥仨并两个小的,眯着眼趴柴火窝里等着。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听到了街面上传来一阵脚步声,当下微惊,赶紧翘头看过去,一看之下,不免纳闷了,竟然是他们邻居刘美娟和萧国栋。
但让人纳闷的是,他们两手空空,看样子并不是半夜出来偷偷磨粮食的。
那是干嘛的?
兄弟几个互相瞅了一眼,最后大家眼神投票选举,选出来顾建党过去跟着看看。
顾建党弯着腰,蹑手蹑脚地跟上了萧家那两口子,只听到他们窃窃私语的。
“老顾家肯定是半夜偷偷出来磨面,我支着耳朵听后面动静听了好几宿了!今晚听到他们好搬东西的声音了!”刘美娟絮絮叨叨地说。
“怕是听错了吧,这一路上也没碰到他们——”
两个人正说着,忽然就发现了前方磨面的陈胜利他们一家子。
“这不是大队长?哟,他家吃的啥,半夜偷偷出来磨?肯定是好东西!”刘美娟想到别人吃好东西,声音都变了调。
“他家条件好,吃得估计是比咱好。”
“不行,咱得上去看看,逮他个现行!”
“这样不好吧,面上多不好看,再说人家是大队长呢!”
“你也忒没用了,逮住他,让他脸上没光,多少不得分咱们点!”
“这传出去多难看……”
“咋难看了?!”
两口子就这么争吵着,顾建党看看那边专心磨面的陈胜利,再看看这边的两口子,心里忽然出来一个主意,当下悄没声地捡了一块土疙瘩,轻轻扔过去。
“啪”的一声,在寂静的村庄响起,惊到了窃窃私语的两口子,也惊到了那边的陈胜利。
陈胜利兄弟几个一慌,赶紧抬头看过来,恰看到了这边的萧国栋和刘美娟,当下磨面的动作停下来,彼此好像商量了下,就慌忙地把磨盘上还没磨成粉的玉米面收到袋子里,背着赶紧回家去了。
这边刘美娟和萧国栋自然也是吓得不轻,心说被发现了,被发现了,这该不会被打击报复吧?于是也慌慌地赶紧往家里逃。
顾建党眼瞅着这两拨人都回家了,这才招呼自家兄弟过去磨面。
“他们万一再回来咋办?”粪堆担心地皱着小眉头。
“不怕。他们刚才都防备着对方,被对方抓个正着,心里都正后怕,肯定不敢回来看,这个时候正是咱去磨面的时候!今晚咱们加把劲,把两袋子玉米都磨出来!”顾建党分析说。
“有道理!”顾建国也觉得有道理。
于是商量好了,顾建军和顾建国扛着玉米过去,两个小的悄悄地跟在后头,顾建党则负责在这周围溜达提防着,小心再有人过来。
顾建国抱住那石磨子把手大力地开始推磨,顾建军负责抱着玉米袋子往里面倒玉米,两个小的,一个抱着袋子,一个跟在后面用扫帚轻轻扫着边缘免得玉米被磨出来。
推磨子是个体力活,以前家里条件好的那都是牛来推,推时间长了肯定累,于是顾建军顾建国两兄弟就换换手,轮着推。
“咱不用磨得多碎,里面有点渣也没事,下面细的蒸馍馍用,碎的粗的可以熬玉米粥。”
“对,有渣渣吃起来嚼劲大,好吃。”粮仓也跟着这么说。
“说得是,那样还能省点功夫。”大家对此是没意见的。
于是磨了老半晌,眼瞅着两袋子玉米磨得差不多了,他们也就准备收工。临走前拿着扫帚把石磨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渣。
“陈胜利家磨的是白面和玉米面掺着的,他赶明儿万一路过看到渣,怕是看出来还有别家磨过,必须打扫干净。”
好不容易打扫干净了,眼瞅着东方启明星已经升起了,兄弟几个匆忙背着面布袋回家去。
路上进胡同的时候还遇到一个村口的冯老头,拿着铲子簸箕的出来,这是来拾粪的。
这个时候大家地里施肥都是用粪,有些人嫌自家粪不够好,或者说抠门吝啬,也会去大街上拾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