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林帆[军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陆羽憾
林帆进主卧室看还在炕上呼呼的两个儿子,小四斤从小睡觉很老实的,安安静静的,怎么睡的怎么醒来。张再就不这样了,一张大炕,他可以转着圈的睡,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睡的,半夜有时候起来给他们把尿的时候,原来是头的地方,摸到的是他脚,一百八十度的转圈啊。
现在他就把脚放到小四斤的肚子上,跟小四斤成一个九十度的角,跟个倒下的“t”字样。
林帆只把他的脚轻轻放下,没有给他调整睡姿,一会不小心吵醒了就得哭嚎了。
虽然孩子多有些累,但是得到的乐趣也不少,一个是个带,三个也是带,林帆心里想,反正现在人养孩子都是放养的,家属院也很安全,等他们都大点她就可以把他们都放出去,她自己也能清净些了。
小张再起来了,抹抹眼睛,打着大大的哈欠,看林帆看他,就露出大大的笑容。向林帆伸出双臂,这是醒来后他最常做的动作,非得要亲娘抱着他,亲亲他,一会儿,才肯下地。
林帆抱着他去用温水擦脸,等他完全清醒了,留给他两块南瓜饼,反正这玩意不是用糯米粉参的,是真正的面粉,吃多点也没事儿。
小张再永远胃口好,一手捉一个,他不是吃完一个,再吃一个。而是每一个都啃一口,左啃一口再右啃一口,他手上的两个南瓜饼,都是牙印。
别人别想从他手上分东西,除非你不介意他的口水,不过这也不容易。
林帆觉得自己家的两个孩子都特别的护食,不太爱给别的小朋友分吃的。
每次带他们出去玩,林帆尽量不让他们手上拿吃的,因为别的孩子看到就嘴馋,林帆作为大人当然会从自家孩子手里分点给别的小孩,然后团团就很不愿意了。
每次搞得挺尴尬的,林帆就让他们吃完了再出去玩,这时候大家都是能吃饱已经很好了,哪里还知道要准备什么零食,也根本没有条件啊!
像这南瓜饼吧,又是面粉又是白糖的。林帆自己不爱吃炒嫩的南瓜,可是成熟变黄的南瓜蒸着吃,她反而喜欢。做南瓜粥也照样好吃,而且小孩子吃都很好的。
小张再喷香的吃着亲娘给的下午“点心”,再喝一小碗温开水,就可以顶到晚饭的时候。如果不吃点东西,他就会很饿,长那么壮实不是白长的,跟食物的丰盛有关。
林帆看二儿子吃东西,她自己都觉得特别有胃口,不为别的就为她儿子吃得香,说来她的前两个孩子,身子一样好,胃口一样好,同样一旦吃东西都特别的专注,认认真真的,从来不用像别家的孩子那样,吃饭需要各种哄。
林帆一直觉得他们特别好养,想到这里就想到小四斤,这孩子无论胃口还是身板都不如哥哥姐姐好。
团团今天回来的时候有些不对劲,没有蹦蹦跳跳的跑到林帆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林帆有些不适应,问她怎么啦?
“老师打我手。”
“啊,为什么?”
“没交作业,班里好多都打了。”团团低着头,小小声的回答。
“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我不知道。”
重生之林帆[军婚] 第134节
你不知道要做作业还是说你不知道要怎么做?
“娘看看你的手,哎哟,这么严重?”
胖胖的手上,有细细的小棍子痕迹,都红肿了。林帆皱皱眉头,有些不高兴,她闺女才去上学几天?连人家说的啥都不知道,为什么不当堂就教,然后让他们回去按照那个样子做?
不过林帆没有说出来,也没有表现出来不满,她不想把这些表现给孩子看。
“等会洗完澡给你上药,以后要好好听课,老师要做作业就做作业吧,不会娘教你写,不然让小墨哥哥教你写。”
团团点点头,吸吸鼻子,“老师打得可疼了,有些小孩都哭了。不过,我可没有哭!对了,李红星说她以后也要帮我,共同进步!”
“你那个同桌?她家是干嘛的?”
“她说她爷爷是村长,可厉害了!”团团还点点头,以表示特别厉害。
怪不得说个话,还有腔有调的,这是耳濡目染了呗,林帆心里想。
那个学校确实有一大部分是附近乡里的孩子,驻地的孩子不过是借读的,因为方圆百里除了那无人烟的山脉,也就那里有小学校,上初就得回本户籍所在地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知道有些读者想知道具体的更新时间,可是平时更新都挺晚的了,各位可以等第二天再看。
第100章
晚上吃饭的时候,团团没有拿筷子,而且拿着她两三岁时用的铁勺子,一口一口的往嘴里送粥,张爱国怪的看了闺女好几眼。
“闺女,你手怎么回事儿?”不愧是张爱国,一问就到点上。
林帆看了团团一眼,没有说话,团团本来以为亲娘会说啥,没想到亲娘啥都没有说,亲娘给张再把咸鱼的刺挑了出来,放到张再的勺子里去。
“嗯,我没写作业,老师打手掌。”团团只得自己说了。
张爱国看了团团一眼,团团以为他会说什么,但张爱国什么也没有说,团团觉得自己的父母都怎么了嘛!
张爱国给闺女夹了块鱼肉,“多吃点,吃饱了做作业。”
团团动动嘴,只得舀起鱼肉放进嘴里,叹了小小的口气,捉着馒头大口的咬。
吃完饭,张爱国拿起闺女的小胖手,“你娘给上药了,过两天就好了。”张爱国摸摸团团的脑袋,闺女上学没几天就被打,他也不好再说啥,到时候闹情绪不想去上学,他是该打还是不打?
如果是小子当然要揍一顿吧,不过闺女嘛,总有些舍不得。
张爱国的表现在林帆的意料之内,别看张爱国护短的性子,但是对上老师他本能的会有些尊重,就算那就是个代课的小学老师。
现在的人多数是这样,别看运动期间,各种的迫害知识分子,叫什么臭老九,学生批斗老师,但是长辈普遍对有化的代表~教师,是很尊重的。
一般把孩子带到学校的时候,父母对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啊,您好好管,要是没学好,就狠狠的打,我们父母不会说啥的!”
老师体罚学生,家长多是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老师才这样做的,大部分的家长听说老师打孩子,回到家说不定还要打自家孩子,因为觉得他不听话,让老师打了他们都觉得脸上无光。
张爱国当然不会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只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他认为老师打孩子有他们的道理。
他再心疼闺女,可他的思想,他的认知还是受那个时代烙印的影响,做出的举动当然也就能理解了。
林帆也没有就这件事再说什么,毕竟把孩子送过去就是要学点东西的,而且这事也不严重,没有让孩子有什么阴影,林帆也没有介入。不过从那以后,林帆每次跟闺女说话都有意无意的引导她多说学校的事,比如同学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事。
她担心自己的闺女会受到不好的对待,自己不知道。
所以林帆即使没有去学校,通过团团的嘴巴,基本上把学校老师的名字和性格,比如哪个老师爱打学生,哪个老师性格好。又比如闺女的同学都有什么样的人,这样她可以给闺女一些建议,有些品行不好的,暴力的同学,就不要理会,也不要跟他们凑做堆。
团团也很喜欢跟亲娘说学校的事,但是从来没有把家里的事往外说,这也是林帆常常教育她有关。
当然张爱国开始对大闺女的学习也上心的,每次有时间了,回来一定会问闺女,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业,有的话也偶尔陪闺女写作业。
他最近是也是忙得厉害,上面还在民生要如何走,进行各种争论与斗争。好在军方这边的大佬是积极的提出纠正“□□”的错误,给受到不公待遇的人“拨乱反正”。就算还是在掰手腕的阶段,但是自己方的领头人是这样的观点与思想,那么他们的工作还是能进行下去的。
五月的时候,天气热了起来,张爱国接到家里的信,估计是说老父亲最近身体不太好,想念孙子,希望他们有时间回来一趟云云。
张爱国跟林帆提了这个事情,“正好我这段时间把手里的事情处理安排一下,也好几年没有归家探亲了。这次回去顺便把老二、老三的户口落了吧。”
别看林帆来随军了,可她的户口还在张家屯呢,这时候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区别是很大的,并且不能随意的迁移户口。不旦是她,家里的孩子也一样,要报户口也是在张家屯里申请盖章,后面自有一套流程走的。
张爱国是个兵,他出门不太受这个影响,有驻地的介绍信和□□等可以有许多的用处。
“你说要入户口,那总得取个正经名字吧,老大、老二有了,老三还没有呢!别给上的小名儿,将来改了也麻烦得很。你既然是父亲,就你取名儿呗?”
“这个我也在想,这孩子生在夏天,要不就叫张炎?”
“哪个炎?炎热那个?”
“嗯!”
“好像也不错,那大名儿就叫张炎吧!”名儿普通了些,但是张爱国给孩子们取的名字也算用心了。
林帆知道要回老家的具体时间后就开始收拾行李,别的好说,但小孩子的东西是一定要带的。林帆又到驻地的卫生所拿了点药,卫生所这些年也好多了,驻地给弄大了地方,医生也增加一名,护士几个,这样一些小病小痛都可以在这里看了,也可以挂水了。条件比他们刚来那会好很多了。
林帆就怕孩子在路上有个头痛脑热的,发烧拉肚子之类的,都是家常用药。
她和张爱国就是衣服两套,现在天气也开始要热起来了,不用带太多的厚衣服,孩子要带一件外套,小薄被,免得早晚温度低。
八个月的小四斤需要大人抱着,两个大的,小张再也需要大人背着,想想要带三个孩子出远门,林帆还没有迈出脚步,她就觉得累了。
林帆委托白棠一家帮忙照看家里,他们这次回去因为假期缘故,除去往回的时间,差不多要在老家待半个月的,张爱国回来他们一家就要跟着走,不然她一个人怎么带三个孩子赶火车?
每个人都背着行李,团团跟学校请假后,她自己也要背着行李的,比如她自己的小水壶,里面装满了开水,对她来说背久了重,还有路上的零食等等。
小张再嘛,负责拉着姐姐的手,就不错了。
重生之林帆[军婚] 第135节
张爱国自家大包小包的,除了行李外,给老家人带的一点礼物也在里面,这个是要提前买的,不能到当天再买了,带着孩子怎么都不方便购物。
搭着大卡咣咣铛铛的在山路上走。
“娘,老家怎么样?”团团听说要回老家,好心一直没有停过,她从记事起就是家属院里的人和事,没想到自己还有个老家啊,以前常听说这个奶奶爷爷,那个叔叔婶婶的,不过没有那么深的体会,现在竟然要出远门,回老家了,孩子心里充满了旅途的期待与满满的兴奋。
加上林帆跟她说的家里有谁有谁,搞得她好得不得了,连小墨哥哥都抛到脑后了。
他们的火车车次是在白天上午,张爱国拿到了三张硬卧票,软卧拿不到,张爱国就把三张票都订在一个车厢的连号床铺上。
林帆胸前挂着小四斤,手里还拎着一个布包,灰突突的印花布,这里面是车上要用的吃的。张爱国背后就是个大的包。然后他一只手拉着一个孩子,防止被人挤走或者被人偷了去。一般人没有张爱国那么机警,可张爱国由于职业的原因他知道在人流量多的地方容易丢孩子,他在警察局工作的前战友,有时候会聊到这样的话题。
林帆更是明白这个道理啊,后世络那么发达,啥事都有在上面。所以她难得的提醒张爱国这件事。
大的省份的省会城市火车站即使不像后世那样热闹,但人流量也算是多的,而且大家穿得都是灰扑扑的衣服,远远看去,连男女之分都不太容易。
林帆自家在候车处找个地方坐着,这时候因为下一车次到来还早,这个月台的候车处人不太多,现在人出门不太像后世那样容易,住要介绍信,行要介绍信,吃要票据,更多的人被困在土地上。
要么是公干,要么是探亲,要么是从农村返回城里的知青。林帆听旁边几个人的聊天,从而猜他们的身份。
从76年回城里的知青已经有一小部分了,到了77年更多的人找到了门路,反正各种原因,有的回去也根本没有工作安排,不过这对他们来说,比让他们在农村待一辈子不知道好多少了。
没有人能知道,能确定以后的政策会怎样走,所以那些在农村□□年甚至十年的人,他们都绝望了,为了能撑着活下去,结婚生子生女的都不少。
最后这批孩子,在知青回城的浪潮,能被父母记着一起打包带走的又有多少呢!
林帆不再听他们说的回城的期待和在农村的艰辛,给小四斤放下来,让他也伸开手脚。
这小子跟哥哥姐姐说话慢不一样,他的语言功能发育还是,还没有到九个月呢,有些单音字他都模模糊糊的含着口水发出来了。
而且每次大人说话的时候,他就仰着头认真的听着,好像他能听懂一样。性子跟哥哥姐姐也不同,他喜欢安静,每当哥哥或者姐姐闹出什么动静,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他都安静的看着他们被收拾。
小四斤被扶着站在林帆的大腿上,踢踏着细腿,哦哦的想说话,因为牙齿还没有完全长出来的原因,一开口口水就滴下来。
团团和张再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牙齿就嗖嗖的长满口了。但小四斤牙齿长一颗不容易啊,发热,腹泻或者其他状况,都来一通,好容易长点肉都给折腾没了,就这样牙齿才露出个尖头来。
等好久再来一颗,然后间时间好容易养出来的肉就反复的又瘦下去,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小孩。
小四斤踏踏两下细瘦的小腿,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大眼睛滴溜溜的转,好的打量着。
说来林帆的每个孩子皮肤都捡她,白!
不过团团眼睛像爹,嘴巴眉眼也有张爱国的影子,至于张再那是哪儿哪儿都像爹,连那憨厚的外表,机警的眼神都一样一样的。
只有小四斤那是完全的林帆的翻版了,也许为了这个长相,基因之间打架厉害吧,小四斤从怀开始到现在,折腾母体折腾自己,一向都是娇娇弱弱的病秧子样。
要不怎么说,母亲和父亲是有区别的,母亲的心思多放在身子弱的孩子身上,因为她觉得他需要更多的关心。
但父亲却更喜欢无论性格还是长相都像自己孩子,欣赏更强壮健康能干的孩子,他会花更多的心思来培养自己看在眼里的后代,这跟母亲就是最大的区别。
小张再在爹和娘的两个座位间跑来跑去,张爱国也没有阻阻止他,儿子没有妨碍到别人,加上都在他的眼皮底下。小张再倒也乖觉,知道不能跑离父母,累了,他就爬到亲爹的背上,坐在他的肩膀上,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
张爱国的黑脸吓人,他们周围没有啥人呆着,倒方便小张再观察远处的人。张爱国捉着他的小腿,免得他坐不稳从上面掉下来,所以张爱国样子凶,但他是个难得的好父亲,比林帆还更重视子嗣。
林帆把扁扁的军用水壶递给张爱国,张爱国把杯子拿出来用一点热水冲了冲,然后往里面倒开水。把肩头上的儿子捉下来,跟团团姐弟两排排坐着等爹喂水。
林帆抱着小儿子,这些事当然由他来做,对于妻子儿女,张爱国通常表现得跟他的外表相反的温柔。
他给杯子里到一点热水,给吹得温凉了才依次递给两个儿女,这时候扁扁的军用壶里的热水没有那么汤了,吹两下就可以喝了。等到他们三个喝好了,张爱国再往里面倒最后的水给林帆。
林帆接过杯子,出门在外,一家子没有那么讲究,共用一个水杯算什么!
“我去看哪里有可以接热水的地方,我担心上面不好接水。”
林帆就让两个孩子坐过来靠着自己点,也不让他们跑来跑去了,就坐着等他们爹回来。
“人多的时候一定要跟着大人走,不能东张西望,要是大人走得太了,跟不上了一定要大声呼喊。知道吗?”
林帆轻轻跟两个孩子说一些注意事项,“如果不小心走丢了,不要乱串,找个比较显眼的地方站着,记住了,一定不能跟陌生人走,如果被强行带走一定要大声喊救命,或者说他们不是父母!”
“或者要找铁路警察,让他们带到广播那里进行广播。”林帆拧了拧张再的小耳朵。
“好好记住娘说的话,总之不要乱跑,不然以后再也没有见到娘和爹了。”
两个孩子听到林帆说这些,有些害怕,于是更往林帆的身上挨。
“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给糖一定不能吃,没有爹娘在,就算认识的叔叔阿姨也不能跟着他们走哦。”
“我跟白阿姨也不能吗?”团团说了。
“白阿姨住我们隔壁,她在的地方自然有爹娘在,用得着你跟她走吗?”
林帆点点她的额头,没多久张爱国就拿着两个军用壶回来了。
“我刚看大钟上的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先到入口最近的地方去等。”
这里虽然不像后世那样拥挤,但是火车站的候车处地方也不大,也没有人卖东西的地方。
林帆重新把小四斤绑到胸前,拎着包裹,张爱国背上大背包,牵着两个孩子,跟他们一个想法的人也有,但是张爱国人高马大的,又穿着军装,没人挤到他身边来。
等噗嗤噗嗤的火车停在站台的时候,他们是第一个上火车的。你说军人就该谦让?那得分了时间啊,他现在又不是执勤的时候,是个普通的乘客,加上老婆孩子要带着,又不是一个人,再说他们买的是硬卧,这里面也不需要谦让啊!
找到自己床号刚好是一张下铺,两张面对的铺,张爱国这次因为孩子原因也是找了些人才弄到了好票。
把拍拍扁些的大背包塞到下铺的床下面,然后把两个孩子放到铺上,“坐好,不要动!”
车厢里人来人往的,过道那么小,别给人带摔倒了,把他们放上面最保险了。
重生之林帆[军婚] 第136节
林帆也把小四斤解开放到下铺的床上,小小的身子经不起折腾,小四斤着了床,就趴在上面不动了。
林帆从小包袱里拿出一些要用的东西放到床头的小桌子上,当然吃的林帆还是没有拿出来,都是些杯子啊这些有辨识度的。
林帆下铺对面来了一对夫妻,其那女子的票是林帆对面的下铺。两人看着应该是工作人家,不过人家看林帆家带那么多孩子,脸色有些不好。
也是,就怕孩子哭闹什么,弄得别人也休息不好,林帆有些不好意思,只能想着等会儿尽量不要自家孩子妨碍到人家。
林帆这边看人该上车的上车,有些没人的估计也是半路会上,到这里,火车也差不多要开了。
硬卧毕竟是有单位有一定职位的人家才能凭介绍信购买的,所以上车后,各在各的床上坐着躺着,也没有人大声喧哗,这里的人没那么拥挤,相对来说也要些颜面。
火车彭彭准备开动的时候,团团和张再因为第一次坐火车,感受到这样大的动静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兴奋异常。
“娘,开动了开动了!”团团兴奋的跑到过道的车窗那里看外面,林帆赶紧把她拉回来。
“坐床上看也起一样,别靠近窗口,小心掉下去,不要给弟弟做这样的坏榜样。”
现在火车是绿铁皮的,也没有空调,车窗是可以打开的那种。后世火车车窗因为有内部空调,所以车窗宽大明亮,而且是封死的,人靠着可以看风景没有危险。
现在,窗口小小的,就怕孩子没有危险的意识把头伸出去危险啊!
小张再本来也想到车窗跟姐姐看热闹,被林帆一说也乖乖的坐在下铺那里往外看,不过还是很高兴。
张爱国从外边走过来,一家子就都坐在林帆的下铺说话,因为下铺虽然稍微高一些但张爱国感觉还是有些不够,他干脆斜着背,靠在挡板上,小张再和团团立刻扑过去,在亲爹怀里,一人占据一边。
团团叽叽喳喳的跟张爱国说话,小再也想插嘴就是嘴巴慢,只能跟着睁眼看姐姐和亲爹说话,沦到点头赞同的份。
火车开没二十分,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人说出门在外,一切从简。但林帆家孩子都还小,该带的也给带了,林帆早早起来做的饭团也是够奢侈的。
除此之外,林帆还做了可以放一天的煎饼夹肉丝,粗粮馒头,咸萝卜干,和家里现在最常做的南瓜饼,这次南瓜饼不是蒸的,是昨天晚上就用菜油煎,方便携带又耐放。
午这顿饭,小四斤因为条件限制,他的午饭只是母乳,几个小饭团是团团和小小张再的。他们两随着年龄的增长,饭量也是大,至于林帆和张爱国就是粗粮馒头加咸菜,林帆还有两个煮鸡蛋,毕竟她要哺乳嘛!
煮鸡蛋还有几个,林帆拿两个出来让张爱国吃,张爱国也没有拒绝,这几年他都了解,林帆让他吃那是因为她们母女几个够吃,或者不缺的意思。
两个小的饭团里面有几粒肉沫,林帆还撒了点自己炒的熟盐巴,吃着也是很好吃的,这考虑到孩子小肠胃弱,上车第一顿吃点好的,以后就只能真的将就了。
别的人也是自带干粮就着凉水就吃,所以吃饭的人多,味道也没有多重,都是缺油少肉的干粮,真没多少味道大的食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