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林帆[军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陆羽憾
另外这会不知道为啥,哲学专业和政治专业特别热门,特别是哲学类,几乎都是高分录取的,这时候不知是特崇拜哲学家,还是想当哲学家、诗人很多还是怎么着!
林帆想了一下就才填了俄语,因为之前跟苏联是好兄弟来着,所以这门语言专业是有的。
综上,林帆觉得如果不是去自己优选的地点,那么其他偏远的地方她又不想去,不是她装,而是大不了多等几年,政策也好一点了再出来也一样的。
既然自愿也填了,试也考了,就只能等录取通知书了!
今年的部队老节目“团圆饭”张爱国是全家参加的,不过既然有了亲娘带着,团团和张再就不好再去张爱国位置那里打酱油了,这总归是不好的行为。
热热闹闹过大年后,白棠就每天都会去找林帆聊天,林帆看出她挺忐忑,连张嫂子都一样,过两天就过来看看,是否林帆他们有啥消息了。
这时候考试成绩是保密的,林帆不知道是为何缘故,但确实让人心里不踏实。在电脑未普及前还曾经发生过“替代”的事儿,而且肯定不少。其实现在人并无身份证和身份证上的照片,户口是集体的,改名字又是经常发生的事(革留下来的习惯),有时候考得好的被有势力的地方有权人物更换了上学的人,谁也不知道。虽然后期也有曝光的,不过那又如何,被迫毁了的前程谁能补给他(她)。
林帆驻地里只有他们几个,显然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如果通知书没来,可能是因为大雪天给阻断了,也可能是没有考上。
据说为了这批大学生能顺利收到入学通知书,邮政局对于这类通知书信件是开通着绿色通道的。
不过好多人在偏远的地方,交通本来就不好,各种信息本来就滞后,有的人收到入学通知书,大学已经开学了。
他们这里常常大雪封山,不过因为是特殊地方,几天总有能跟外界保持联系,包括电报和信件。他们可以搭着顺风车,受到便利的好处。
等啊等,年都过完了,终于等来了第一封通知书,那是张家老三张亚的技校通知书,全家人开心得不得了,谁不知道专有补贴而且毕业是包分配的,他们多是学习一技之长,很就投入“使用”,最的为国家培养出最初的基层人才的地方。
张嫂子是抹眼泪又笑,他们家孩子里也出了个端铁饭碗的了。
张亚是所有孩子排行第三,儿子行二,他家大儿子当兵,大姑娘嫁人。这张亚是因为老大叫张儒,张营长说取个“儒雅”二字,说是一看就是兄弟的,以亚代替雅,不显女气。
剩下的人更焦心了,连张嫂子也很少来找他们聊天了,就怕自家儿子的事会刺激别人。
林帆看报纸,一直都有这方面的消息,一方面确实体现了国家高层在极力的宣传,表明态度,一方面也是让更加多的人了解。
有的人领到通知书了,报道时间有的二月旬有的三月份,算算时间怎能不叫人焦虑?
过几天林帆正在带小四斤和小张再睡午觉,事实上因为天气还很冷,他们多数呆在炕上过的。
林帆的通知书来了,她的通知书和白棠的是一块的,可能不是一起到,不过由于滞留的原因才一起到她们手上的。
林帆跟张爱国一起看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上面写着大学名称,然后是革委会转某某同志,经某某招生委员会批准,她在某校的什么专业就读,让她在什么时间去学校报道。
入学须知更是很有时代特色,什么深揭“□□”破坏革命行为,让学生们入学后也要保持提高觉悟什么的,都是喊口号的事儿。
听到林帆他们领到通知书这事儿的人都过来看热闹,是的,看热闹!
两个嫁人并且孩子都有的人说要去上大学,那不是要闹笑话吗?这些一直以安分、贤惠为标榜的妇女对他们是又嫉妒又不屑,各个面目扭曲。
这里面黄娟最僵硬,因为她也一直没收到通知书,另外就是宋嫂子了,她一直以为她家的大儿子去考试上大学才是正事,这个林帆和白棠是怎么回事儿,凑什么热闹。
但现在领到通知书的是她们,如果连这样的已婚妇女都考上大学了,那他家的儿子脸面往哪儿搁?
她是越想越恶心林帆两人,不过呢林帆收到通知书的时候就没怎么出门了,时间比较紧,去学校是要转粮食关系的。
也就是说,她要从老家张家屯转出来,跟着入学一起带去,也就是说她的原农业户口以后就是非农业户口了,将来随着她的分配工作地点而转移。上学是目前最主要的能迁移和改变户口性质的方式,连婚姻都不一定能改变的难题,只要你有学校招收或者单位接收。
林帆和白棠面临同样的问题,那么短的时间,如何速回到老家把户口转出来。
白棠是户口现在就她一人,结婚过后一直跟父母住也就没有管户口的事,索性没有迁到刘望城家,不然又得扯皮,她的意思是回去偷偷自己就迁,不让婆家那边知道。
而林帆这里就少不得要张爱国跟着走一趟了,因为这个事村里看到就她一个女人家,估计会拖来拖去,她的事就得麻烦。
张爱国也没说啥,跟领导拿到审批的假,就跟林帆回去,这次是打算去回。
林帆没办法只得把团团和小张再这两个已经大了能沟通的放到张嫂子家,请人家代为照顾几天,把两孩子的吃穿安排好。夫妻两就带着一岁多的小四斤回老家了,主要是这小家伙不能同时离开父母双方一个晚上的,林帆不好让人家连觉都睡不好的给她哄孩子吧。
就这样,小四斤一年内就回了两次老家,这次又匆忙,只能买到硬座。
挨到老家去,因为张爱国提前跟老家人发电报了,所以这次他们是有驴车接着的,还未开春又已经没有了要强制劳动的人群,驴也得以喘气休息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周没有榜单,没想到各位天使给我投了地雷,感谢么么哒
第111章
在电报张爱国只说有事需要回老家一趟,让大哥什么时候去接,因为电报是算字数的,而且张爱国认为回家再说原因比较好。
现在张家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林帆,这个嫁进张家几年,生了三个孩子,之前跟婆婆还相处得不好的林家闺女,说要去上大学?
“不行!”李翠花急急的就说了。
“娘,我们就是回家转户口的,你现在说这些有些不合适。这是我媳妇儿自己考上的,不去上学实在太浪费了。”
“怎么会浪费呢?”
“咳咳,你闭嘴,老五啊,你娘也没说啥,就是如果你媳妇儿去上学,山高水远的,我的孙子怎么办,你自己由谁来照顾?”
“孩子我会一起带过去,有机会会给他们把户口改成城里的户口……。”
“不行!我是说你不能去上学。”
“娘是说我辛辛苦苦的,就这样浪费了?”
“浪费不了,你一个女人家家上什么学,我儿子工作容易吗,你把名额给我大孙子……。”
“咳咳咳,老婆子你说啥废话。”张大林假模假式的打断李翠花。
张爱国平静的看着老父母,突然觉得爹娘是越老越糊涂了。





重生之林帆[军婚] 第153节
而李红莲震惊之后就是狂喜!
“哈哈哈,娘啊我该说你无知大胆,顶风作案呢,还是该说你糊涂了。”
“你知道这个上大学是国家最高领导放话的吗,名字是我的,人家也是认的我的这张脸,性别年纪也跟大虎子不符合,你说人家知道你作假,欺骗政府,你说会是什么下场?大虎子想入伍是吧,如果这件事被人家知道你说他还有前程吗?张爱国有这样的娘,你说领导会怎么看他?麻烦你也别总是把注意打到我头上,我可不是泥捏的。”
林帆连面子都不给李翠花,直接抱着小四斤就站起来转身就走,“哦,麻烦娘把我家的钥匙给我吧,以后就不麻烦娘了。”
“你,老五!”
“娘,我媳妇儿说的没错,这件事你们就别想了,我以为爹娘一直是开明的人。”
“老五啊,别放心上啊,你娘和我是老糊涂了,跟你媳妇儿说,让她别担心,我们没有坏心。”
张爱国点点头,“时间紧急,我先去找队长。”
“老头子,爱国会不会怪我啊!”李翠花有些慌,她不给林帆脸面是仗着自己是长辈,是仗着自己的儿子,可是现在这个仗着的儿子也说她错了。没有人把你当回事儿的时候,你就作不起来了。而且林帆说的那些话她也迟疑起来,没人比他们这些老人更知道跟上边作对的后果了。
他们虽然想让孙子代替去上大学,可是也不能跟亲儿子生分了,如果这个儿子以后对他们寒心了,那就真不回头了,他们也了解这个儿子。
孙子再好,也比不上儿子亲!
“唉,也是我头晕了,才会这么想。老婆子,还有你们几个以后对老五媳妇儿客气些。眼看着老五家就要起来了,老五媳妇儿我看着就不是好拿捏的。”
大家都沉默,大学生啊,毕业是包分配的,这个诱惑的确大,不过看老五对他媳妇儿的态度,看来以后他们要重新评估林帆的地位了。
其实很多时候是这样,婆家能对儿媳妇冷暴力或者各种不尊重,很多时候是因为男人的态度的影响。如果张爱国对林帆不尊重,对他冷嘲热讽,那么婆家就会这样对待林帆,反之则亦然。
如果丈夫疼爱妻子,婆婆也做不得恶婆婆。
林帆也没在家里呆着,家里啥都没有,呆着干啥,又冷又硬的炕?她抱着小四斤去大头嫂子家去了。
大头嫂子见到林帆也是一阵惊喜,直问她怎么回来了,因为林帆刚去年夏天回来,没重要事应该不会这么短时间回来的。而且她也没听到张家大叔、婶子有啥事儿啊!
“嫂子,打扰你了,我屋里冷冰冰的我也懒得烧炕了,就来你这里蹭炕呢,”
“哎哎,嫂子让你蹭,蹭多久都行。”大头嫂子开心的跟林帆说。
林帆坐下来才跟大头嫂子简单说她要去上学的事,大头嫂子懵了一下。
“帆丫头真的能去上学?太好了,咱们村里就两个知青考上了,这是本事人才做的事儿。对了婶子没说啥吧?不过帆丫头啊,你都要去那大城市了,家里长辈说啥就让她说吧,听嫂子的,这不吃亏。”
“我婆婆想让我把上大学的名额让给大虎子呢!”林帆笑眯眯的说。
“这事儿,你家爱国咋说。”
“还能咋说,这玩意儿又不是一件衣服,一块肉,哪能说让就让人的,人家能同意啊?说不得还会惹得一身官司呢,我就给她说清楚了。”虽然态度挺强硬的,连在张爱国面前都收不住了,因为林帆没想李翠花能当着她的面,理直气壮的提出这样的要求!
林帆是在大头嫂子家里吃的晚饭,至于张爱国到哪里吃,这里是他的本家人,长辈族人比比皆是,还能饿着他不成。
吃过晚饭准备回去的时候,小四斤都在林帆的怀里睡着了。
“回来了?”林帆还没走到家里,就碰到张爱国了,张爱国接过睡着的小四斤,动作自然而然,显然她是过来接林帆母子的。
“你在哪里吃的晚饭?”
“嗯!在好兄弟那里。”这是不在建设家吃啊。
“明天再去县城做个登记走程序就可以了。”现在户口都是队长对新生人口进行登记,就在那本集体户口上,然后一起报到县城有关部门。
林帆这个稍微程序多一些,可能需要县城的公安还有革委会的出具的证明和盖章吧,林帆也不太清楚这时候的户口政策,好在男人好用,估计这里也有他能委托的人帮忙。
“嗯,今天那个不好意思啊,我态度有些冲!”人家这么给力,就适当放软态度呗!为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和谐,这点小事儿,林帆放得下,反正话都说出来了,跟丈夫服软又不是跟婆婆服软,别人不知道啊。
“爹娘年纪大了,有些事认识不够,老思想了,你不要想太多。他们对我这个儿子还是上心的。”
“我知道了,我这是机会太难得了,就怕错过了。以后这些事我就看你态度行事好吧,我真不太擅长这个。”你家的事你来吧,我就当个鹌鹑躲懒好了,反正张大林夫妇肯定舍不得为难他们看重的儿子的。
家里张爱国已经烧好暖炕,简单洗漱就各自睡去。
第二天张爱国早早出门,问林帆拿了钱和票就出发了,等到天麻麻黑才回来。林帆看他热别累就让他洗个热水澡,吃碗热乎乎的面汤。
这么些事一天之内完成,光是要找负责人盖章就不容易,看来张爱国的那个战友应该也帮不少忙,张爱国本身也是原因。
林帆就光想着张爱国了,其实这时候作为第一批大学生的他们是很受上面的重视,又有了个看来前途无量的张爱国出面,顺水推舟的事就给办了。
不过张爱国并没有跟林帆说这个,媳妇儿不得嘚瑟起来啊。其实他因为是属于军,一般在地方上的政府也不会很给他们面子的,毕竟不是一个系统的。张爱国一般找的也是之前一起关系好的战友,现在政府机关供职,他们因为职位还不错,找他们让人家按照程序,提高效率是可以的。
不然政府机关里谁认识你啊,越是系统里的人,越是惯会看人办事。
他们一家三口又早早的起来,这是准备要赶路回去,这次林帆跟着张爱国去跟张大林夫妇告别。
李翠花看到林帆就“哼”了声转过头去,林帆也不尴尬,自顾跟张大林说话,以前天的态度不好跟他道歉。
张大林反而尴尬,“老五媳妇儿,你上大学是我们家的光荣啊,哈哈哈,老五是个有福气的。那天的话你别放心上,啊,好好跟老五过日子吧。”
他是可以不在意这个儿媳妇,但是儿子在意啊,而且林帆给张家生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怎么说也是有功之人了。这个儿媳妇虽说是烈了些,可儿子说他会教,今天看,这不是效果出来了嘛,他儿子怎么会压不住一个小丫头?老婆子就是想太多。
昨天张爱国顺便就接了战友们的好意,订了卧铺回去的。
“以后有机会咱们也要帮一帮人,人家帮了咱们不少的忙呢。”
“没事,欠不了。”他们是过命的交情,但时间也会冲淡一切,这一点他也明白,所以他们的友情他也一样要去付出去维持。成年人的世界,又不是吃奶的娃娃。
回到驻地,林帆来不及收拾,就带着一份点心去张嫂子家,感谢人家在这几天时间给她照看两个孩子,顺便把自家孩子接回来。
“你看你,咱啥交情啊,还这么客气干啥。”
“嫂子,你就收下吧,不是啥好东西,给侄子们当零食的。”




重生之林帆[军婚] 第154节
“哎哎。”张嫂子没办法,说不过林帆只得收下。
“我家的两个小泥猴没闹着你吧?”
“这两孩子可乖了,特别懂事儿。”张嫂子一提姐弟两也是很喜欢,她是带不少孩子的,太知道调皮的孩子有多头痛了,之前还以为会特别累,没想到意外的轻松。
林帆听了也放心了,她是了解自家孩子的,在父母旁边要多调皮就多调皮,到了人家里寄住就懂事的收敛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各位大大浇灌的营养液,么么哒。
另外全订阅的天使们会有营养液奖励,要及时花用,别过期返还了呀!
在互助活动>植树造林>就可以看了,谢谢各位!
第112章 白棠的争吵
“你们两个在张伯伯家有没有听话,不会给人家添麻烦吧?”回到家林帆又问两个小家伙,虽然有些多余。
“没有!”理直气壮,抬头挺胸。
“嗯,那就好,喏,拿去那边吃。”
两个孩子欢的接着就跑到一边去吃好吃的了。
“不知道白棠顺利没有。”林帆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嘀咕。
张爱国没回到她的这个问题,而是跟她说另一件事。“你这要去上学,肯定要住校,可是三个呢,上课谁带娃儿,闺女也要继续读书。”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林帆也不管行李了,随意塞到柜子里。
“那咋办?”林帆意思是你给提个意见呗。
她是有补贴没错,不过也没有多少钱粮,就够她一个人吃,还有孩子,如果包括他们的读书钱吃饭钱,老三还小要请人照顾,张爱国的那点工资根本不够折腾啊,还要给老家寄养老钱呢。
林帆也郁闷,婆婆或者亲娘要是靠谱还可以帮忙带带,可是现在明显就不可能,而且她也不能离开孩子太久,那不得想死她啊。
“那要不不去了呗?”张爱国糊涂低声说,
“张爱国你干啥呀,动不动就说不去,你这人咋这样啊?”林帆受不住的大声嚷嚷。
“咳咳,我就说说。”媳妇儿咋跟个炮仗似的,现在想想刚成婚那会……,其实他都不太记得那时媳妇儿的样子了,媳妇儿变得不少,长高长大了,还有那一身的白皮儿……。
唉,所以说娘们儿就是不能惯,这一退步她就得寸进尺,瞧瞧,如今都说要去上学了。
张爱国越想越不得劲,不过爷们嘛,说出去的话就得算话,反正几年读出来,还不是他张爱国的娘们儿?他是个大度的,开明的男人来着。
“我给张福生老大哥去个电报,哎媳妇儿,张坤所任职的大学是你那个不?”前段时间有收到张坤的来信,言已回到原来的房子居住,他们的房子应该离他所任职的大学不远才对,对于那一块应该很懂。
“也行,他们虽然离开一段时间帝都,但到底比咱们这样捉瞎的强。”运动过后社会发展得很缓慢,基本上城市面貌改变得不多。
而他们确实都没有去过帝都,东南西北是怎样的都完全没有头绪,林帆知道的也就是后世几十年后的,那么大个都市就是土生土长的人也不能说都熟悉了。
“你赶紧休息,下午还得去销假呢!”男人最近太辛苦了,他可是顶梁柱。
团团和小张再吃完零食,见亲爹睡着了,都下意识的放轻声说话,两个人好像被爹娘放到人家家里生活几天,每天睁开眼看到的都是别人。因此,短短几天两个只能“相依为命”的姐弟感情竟然更好了。
他们头靠头说着悄悄话,一个说一个就不断的点点头,林帆看两个原来不太合得来的儿女,相处越来越融洽心里也是开心的。
再看看篮子里睡得不知今夕是何夕的老三,小肚子起起伏伏的,小身子太虚弱了,就在父母身上带着赶路都能把他累成这样。在他身上就没见胖过,什么时候都是细瘦细瘦的,跟小牛犊似的哥姐比,仿佛不是一个爹娘生的。
好再他有哥哥姐姐在前面顶着,要不然这个小身子不知道被他亲爹怎么折腾呢。林帆可是了解这个丈夫的,别看他好像特别严肃,可是心里对于孩子的爱是林帆都比不上的,他也早早的对儿子有一定的规划。大多父亲都希望儿子们都出息,然后最好能够接他们的依钵,张爱国喜欢部队,自然也希望他儿子能在部队,做个响当当的硬汉子。
可是小四斤这个身子恐怕吃不消,林帆有时候也能理解张爱国为什么会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小张再身上了,他无论从哪方面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加上敦敦的身子骨和憨厚的长相。
张爱国这里决定跟张坤去电报了解情况,他们本来就是族人,以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来往亲密,可是林帆现在要带孩子去帝都,作为在帝都好多年的张坤一家肯定要来往的。出门在外,总是希望能遇到熟人,或者得到熟人的引导。
帝都这里,张坤刚从外面回来,他虽然是恢复了工作,也因为第一届高考的新生即将入学,他也很忙,前期的准备工作使得他每日都早出晚归。除此之外,之前靠各种原因当上老师,并且根本没有教学资格的人,整天唧唧歪歪的找存在感,实际上他们就不会教书也根本教不起。可是偏偏爱指手画脚,并且动不动就来个大帽子,上钢上线。
“阿坤回来了,振华,菜够了,就咱爷三吃,赶紧的别做了。”
“想好去哪个学校了吗?”张坤收拾一番坐下来准备吃饭,随意问问儿子意见。
“嗯,就去爸爸任职的附吧!”
“行!”
“对了,阿坤啊,刚收到邮递员送过来的电报,爱国家的,说是你婶子考上大学了就是你那学校的。要带几个孩子一起来,就问问学校附近有无可居住的空屋出租。”
“真的,团团他们要来帝都吗?爷咋不跟我说。”
“臭小子现在不是说了?着急啥。”
“我们家那么大,让婶子住我们家吧!”振华咽了口饭说道。
张福生顿了顿,“咱家是大,可不还住着几户人嘛!”他也憋闷得慌,当初儿子被下放,运作一番直接放回老家改造,他自然不放心一起回去。
那么大一个房子就这样被乱七八遭的人住进来,房子已经被加建和拆隔弄得面目全非,也就那么七八年时间啊!问题是这些人还赖着不走,每次他一提就各种撒播打滚,或者指桑骂槐的谩骂。弄得自己特怄气。
“哼,这个事我来做,既然国家已经还回来了,那些人自然是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阿坤啊,别冲动,谁知道这政策要如何走,将来……。”
“爹,我决定了,就算又来一次又如何,我不赶他们难道他们就会对我们家好吗?白眼狼有什么道理可讲?想当初娘对他们也不差,结果最后谁念着她的好了,还不是被……。”
1...495051525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