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林帆[军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陆羽憾
“等等吧,她不说,我们直接跟霍家人说。”
时间再过去一星期,还是没有收到张爱国的书信,林帆倒不着急了。仔细的列着一张清单,怀孕四个月了,趁着身子还能不重,一次性把能买的东西都买算了,大头嫂子说明天有队里的牛车到县城去,这是难得的机会,她两已经约好一起去县城。
林帆要买的东西不少,自己拿着吃力,借着牛车至少能放东西,人在后面走着也轻松些。
第二天一早林帆就起来了,没办法,想睡懒觉也不行的,这时代的人起床都好早,不捉紧时间会赶不上大部队,也没得牛车坐。人家不是盈利的,也不会等你,时间一到就出发,就是收个顺路的草料费。
“帆丫头来了?”林帆跟自家的妯娌相处不太好,和大头嫂子相处倒是不错。人家比林帆大很多,也不叫她“堂弟妹”,直接称“帆丫头”时候多。
“可不敢晚起,等会嫂子不等我,不得哭都没地方去?”
“没事儿,嫂子今天有时间。”大头嫂子听到林帆的回答,嘎嘎笑起来。
难得不上工,该买的日用品就得挑这两天,否则一忙起来啥都做不了。路上碰有单独走或者两三个作伴的行人,看来目的都一样的。
牛车不是免费的,一趟得要五分钱,来回得一毛钱呢,谁也不是都有这钱坐车的,除了不得已,都是选择走路。
摇摇晃晃到县城,太阳刚刚升起来。“嫂子,你要买啥?我这边要先去副食店,看能不能割点肥肉,家里没油很久了。”
“那行,你去吧,记得在哪里集合吧?”
“嗯嗯!”
其实林帆已经没有肉票了,当然也没有要去买肉。只是想去看看有什么不需要票据的高价“货”。完了还要去邮政看看,有没有自家的信件。
第26章 看信
村里是没有邮递员送信的,得就在邮政里,由人去领,一般是村里的村长。他每个月都要到县里两三次,开会听指示,学习新的思想。加上他的儿子在市里也当上工人了,常常给寄信,寄钱或者吃用的。
他一去县里就会到邮政看看,有没有本村的信件,然后带回来。
基本是他家的和张大林家的。这时候婚嫁多是几个附近的村子就互相消化掉了,有啥事,靠腿脚走就可以通知到。有那嫁远的也很少写信的,不懂字是一个方面,不习惯联系也是一个方面。回娘家直接带着娃,提着礼物就搭车回了。
张家的信件就是经常靠村长带回来的。要是碰到村长没有去,久久的,张大林也经常会去看看。不然信件会滞留一段时间才交到家人手里。
早上的副食店依然很有人气,林帆听说这时候如果有啥好东西,内部知道消息的都会内定一些,剩下的才是那些早早去排队的人买。林帆不是城里人,没有份额,如果有人家买剩下的,也可以买的。
好些东西看看过眼瘾,买点红枣和红糖,再来点面粉就出来了。
到邮政问信也没有张家屯的信件,严肃的对着红宝书的内容,林帆感到特别的无奈。
又溜达到供销社,买了点给孩子做衣服和尿布的棉布,盐巴,还有腐乳,基本上也就这样了,想买的没有,或者没有票据。
这样的购物过程,林帆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了,可是没有人替她去做这些事。看着手里的蛇皮袋,得,还是看张爱国那边能不能弄到票在说吧!
林帆这里一边逛一边怨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军营里,张爱国满脸满身的汗渍和泥土,浑身脏兮兮的从首长办公室里出来。他刚完成为期两个多月的训练,一直都在训练地,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调整,这么多天同战友的训练对抗,企图从里面找出更利于军队精锐部队的训练作战方式。
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计划,至于要如何选择,还得领导拍板,他跟另外的领队只要按照实际情况报告就完成了。
张爱国非常的疲惫,绕是他这样健壮的军人都受不住那样的训练强度,这也是上级在考虑和探索的所在。
回到住宿,看着手上被捏得有了皱痕,染了手上污渍的信封,呼出一口气,随手放到桌子上,拿出干净衣服准备先到澡堂把身体洗刷干净了。
两个来月的餐风露宿,身子酸臭,衣服都成咸菜干了。
重生之林帆[军婚] 第28节
吃好饭休息了一会,瞄到桌子上的信封,张爱国才想起来出来的时候拿到的家信。
总共有三封,其两封看戳子的日期,是他离开营地受训后的第三天到的,最后一封是回来前一个星期到的。
看字迹,两封是家里父母的,这是请人给写的,一般是家里的大姐,看字迹也是。两老有些事不想其他儿子儿媳妇知道,却愿意大女儿知道,所以是大姐代笔。张大林会看简单的家信,写就不太行。
另一封,是陌生的字迹,上面是“妻,林帆”。应该就是他那个相处半个月的小妻子了。
想了想,张爱国取了林帆的那封信,这个小妻子,他对她还是较满意的。毕竟新婚的半个月,他过得不错,有媳妇的被窝和没有媳妇的被窝是那样不同,性格也算温和(?),印象她不怎么说话。
刚回部队的夜晚,还常常想起她。后来高强度的训练,每日恨不得一边吃饭一边睡觉,争分夺秒,当兵的那么多,能熬出头的就那么些。他的目标一直是那个高位。他的小妻子,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想起,也没有所谓的思念。
新婚半个月!
能有多熟?说牵肠挂肚,辗转难眠,思念成灾,那是不可能的!
这段时间他都忘了小妻子长什么样了,诶,还是时间太短了呀。
字写得不错,听说只有初水平?还是没毕业的那种。
乍一看,信很短,看起来都没有写够一页纸的一半,张爱国挑挑眉,一团的刘营长的爱人每次可是厚厚的一叠纸张来着。
仔细看信,只见内容如下!
张爱国同志:
你好!见信安!
从你走后,我在爹娘的帮助下已经慢慢的适应张家村的生活。也认识到作为一个军嫂需要独自面对困难的事实。家里人都好,你放心吧!
村里开始出工了,满天的情况我可以拿到八个工分,年底粮食应该可以够我一个人吃了。
我们家的厨房也建好了,已经用你留下的肉票买肉留人吃饭了。
最后告诉你一个消息,娘带我去县医院检查,已经确诊怀孕将近两个月了(另附上医院检查结果单)!!
祝你身体健康,努力做革命事业!
此致,敬礼!
妻,林帆!
某年某月某日!
这是林帆按照一个上初只上几天的人该有的水平去写的。语句先不说了,没有错别字是林帆自己的底线,基本林帆就是这样打算的。
信不长,可是,张爱国眨眨眼,再后面那一段反复读。翻到下面一张检查结果单,看了看,好不真实的感觉!!
有孩子了?!
想想,林帆的样子都不太清楚了,半个月后,到了部队,又是男人的野心占满。没想到被差不多遗忘在乡下的妻子,竟然肚子里悄悄的有了孩子。
张爱国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这样的心情,他以为自己会很平静的,因为娶妻而后生子是自然而然的事,又不是没见过别人的孩子。
可是,可是,这个蹦蹦跳的心脏是怎么回事?多么新的体验,孩子啊!老子要有儿子啦!!!哈哈哈!!
“嘿嘿嘿,格老子的,老子要有儿子了,嘿嘿!老子一通忙活没白费,老子有儿子了。”
张爱国一个人坐床上,咧着大嘴巴,黝黑黑的脸上,牙齿特别白,精明严肃的人,一脸傻相。
乐完了,冷静下来,想想乡下的小妻子,心里有些愧疚。他爹娘应该不会太苛刻她,毕竟分家了,各吃各的,可是现在妻子怀孕了,就显现分家的弊端了,没人干活!除了出工外,挑水做饭,砍柴这些都要自己做。
而且以他对嫂子和弟妹们的了解,妻子那样不爱说话的人,总是吃亏的。看来得写封信回去,让爹娘多看顾着一些,哦,还有大姐,家里爹娘还是很信任她的。
张爱国又把林帆的短短的信再再看一遍,然后拍了拍宽阔的前胸,蹦蹦响。以此来让自己的心脏恢复该有的心率,免得太激动了。
“不行,老子有儿子了,那几个臭小子也该出点血了,老子儿子都没有票吃肉穿衣啊!”张爱国顾不得疲累的身体,整好衣服正往外走。
“张爱国!”
“……”张爱国看过去,要找的正主之一出现了,不用找了。
“不是休息吗,怎么?洗个澡换个衣服又能征善战了吗?”
“老宋,诶!我正找你有事儿呢,嘿嘿!”张爱国牙白得令人发颤!
“怎,怎么啦?”被叫老宋的耙了耙板寸头,对着晃眼的笑容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吓到了,这老小子啥时候这么笑过?
“刚收到家人来信,我有儿子了!”张爱国好不容易出门就碰到可以分享好消息的战友,继续晃人眼睛的笑,大白牙都要发层白光了。
“哦!啊?”老宋懵了一下。“真的呀,好事儿好事儿,哎呀,我就说你老小子就是靠谱,这不,儿子都有了,哈哈哈!!”
这下变成两个大白牙发光了,开心得好像张爱国儿子就要蹦出来了一样,不,应该说,好像孩子已经蹦出来了,确定是个带把的一样。
“嘿嘿,可不是!这不按照时间算应该给准备些玩意儿了。老宋啊,这次我就不客气了,得换着布票肉票啥的啦!得给我儿子补补。”
“应该应该的,等会去问你嫂子,你嫂子都生五个了,很有经验的,看需要准备什么寄回去。”
老宋拍了拍张爱国的肩膀,“还有老徐他们,这帮老小子平时不趁的时候,没少从你这个单身汉里抠各种票据,这次你不是一个人了,他们也该出出血表示表示!”
“好兄弟我就不客气了!”张爱国诚恳的说。
老宋对于张爱国是很钦佩的,有能力有手段有野心,人还有原则。平时兄弟们有什么能帮的也会伸把手。现在张爱国有家庭了,他心里也希望这个兄弟定下来了,那就不能像平时那样,互助也是要有限度的,不然人家姑娘会跟他好好过才怪。
看着张爱国那发亮的眼神,又觉得自己肯定是多想了,这小子知道自己媳妇怀孕了,就出来找人,除了显摆外,还有就是“讨债”来的,也是个精明的。诶,果然能年轻就有这成就的人,都不是啥省油的。
“行了,这事儿,我说就行,你回去休息吧!休息好了去家里问你嫂子。回去吧!”
“是!”张爱国还恶作剧的给他敬个正经的军礼。
重生之林帆[军婚] 第29节
张爱国回到宿舍没有睡,而是把跟林帆的信一起寄来的,爹娘写的信打开看。
里面果然也是说林帆怀孕的事儿,其他的就是一些平常的家事。跟以前一样!
叠折放好,再拿起最近寄来的那封信,这最近来的信是爹娘让大姐写的。打开看内容,这次有些不一样了,老娘对他唠叨他媳妇儿林帆的事。
嗯,里面说林帆没过几天好日子就嘚瑟,忘记了饥饿的时候。林帆每天都吃干的,一天三顿的吃。林帆没有只吃咸菜,还吃腐乳!!!
腐乳啊,那是城里人的生活,真是个败家玩意儿。
(这个张爱国倒是知道,腐乳还是他跟媳妇去买的呢,张爱国看着败家两字,摸了摸鼻子,是他让媳妇被老娘说了。)
第27章 学做衣服
张爱国继续往下看,信就说到老娘她陪林帆去县城医院检查身体,林帆矫情的要在国营饭店买馒头吃的事。
李翠花是这么说的:“一个穷几辈子的林家,不过是给人放牛的长工家的女儿,也想在饭店吃饭,真是惯的她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村里有谁家媳妇想她这样的?不过,你放心好了,你老娘给骂回去了,我儿子赚钱不容易,可不能给她这么败了。”
里面絮絮叨叨的不适说林帆的事儿,就是说其他儿子儿媳妇的事儿,重点还说张建设两口子的事。
看样子是从医院检查以后,找个时间让大姐写的,所以跟之前的两封是不同时间寄过来的。
张爱国头疼,就怕老娘和林帆相处不好了,闹婆媳大战就不好了。他娘他了解,可是媳妇儿那样少话的人,应该是被他娘压着的,这么一想又有些
愧疚,对于林帆的愧疚,虽然不多。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为了儿媳妇去说老娘的不是的。
看样子是该写封信给大姐让她给看着点,爹那里也提醒提醒!!
林帆在约定的地方等着牛车的到来,“看你挺的。”大头嫂子在林帆之后没多久也到了。
“诶,想买没有票,只能干看瞪眼,你不知道供销社的,还不让你站那里看的。”
“买了啥”?
“买点布,票刚好用完了!想给孩子做点软和的衣服,不过嫂子你会做衣服不?”
“嗨,小孩子的衣服不是很容易嘛!回去嫂子教你。不过刚出生的孩子都要给他穿旧衣服,这样孩子才好养。”
“你买的不少,料子也行,就还不够软!”
“有啥子办法,就有这个算软的,多点就给做个被包,再做大点的衣服。”
“我回去翻翻,狗娃他们小时候的衣服还有尿布。”
“那怎么可以?”
“没事儿,捡几件的事儿,我呀也就到狗娃这个小子了,年纪到了,以后也不太可能生了,狗娃也不会有弟弟妹妹了。我再问问其他年纪大点的不再可能生的婶子们。”
现在布料多么难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很普遍,孩子的小衣裳也是孩子一个个的传着穿。直到烂的不能穿了,改成其他用途的衣物继续用。
而且关系不好,人家还不愿意给你,这是老话的说法,说出生就穿别人已经养成的孩子的旧衣服,能让出生儿命稳。就是沾着福气的意思,所以关系不好谁会送东西给你,还分福给你沾着。
林帆感谢她的这番心意,林帆说实话自己前世真的很少穿别人的旧衣服,更小时候就不知道了。但是长大后就是穿的为自己买的。那时候人生活好了,没有人会稀罕别人的旧衣服,甚至以穿旧衣为难堪的事。
但是这里不一样,大多数人就那么两套身来回换。林帆刚醒过来的时候,也是一直穿的旧衣服,甚至是出嫁前穿的还是陈美丽的旧衣服改的。再怎么膈应和洁癖这几年也该不治而愈了。
大头嫂子一看就是勤干净的人,她收集的旧衣服应该会干净整齐。大不了拿来趁着天热洗洗干净,在用热水汤了消毒,晒在太阳底下。
不穿也可以做尿布,或者偶尔的换一下。至于如何用,看到时候的旧衣服样子决定吧!
至于跟家里的妯娌要,林帆一想就不可能,不说她们还要继续生,就说关系吧,也不可能。李红莲也不是有多爱干净的人。
一天过去了,林帆拿着这布料去找大头嫂子,请教衣服的做法。平常简单的缝缝补补林帆可以做,正经做一件衣服她就不太行,正好有学习的机会,就学学,将来给孩子和自己做衣服什么的也方便。
“喔,领糖啦,领糖啦!”大虎呼的跑过去,后面跟着二虎。
林帆一时想不清楚大虎这孩子跑这么干嘛。
路上碰到孩子各个开心,都说领糖,难道有人结婚发糖不成?可是谁家那么大方,这全村的孩子都说可以领糖的?
“嫂子,嫂子在家吗?”林帆到张家贵围栏外面伸着脖子叫人。
实在是从她站的地方到房子大门还有些距离。而且张家贵是不分家的,四个兄弟成家了都住一起。并且婆媳妯娌兄弟之间关系不错,基本没有大的纷争,这是张家和最得意的地方。当然除了最疼的小女儿外,女儿是个讨债的,是全家最头疼的地方。
“嫂子,我是林帆啊!”林帆见没人应,于是又叫一声。
“哎,帆丫头来了?”
“怎么这么安静?侄子侄女哪去了?”
“嗨!孩子们跟着他们奶奶去大伯家领塔糖去了。”大头媳妇叫大伯就是赤脚大夫张家和。
“塔糖?”林帆反应不过来是个啥东西。
“嗯,味道甜甜的,孩子一年到头吃不了几个糖,可不就是喜欢嘛。”
“谁发糖啊?”林帆又听说这个,就好。
“哎你是忘记了吧,塔糖,不就是打掉肚子里的虫子的嘛!”
哦!可不是嘛,这个时候吃的地里种出来粮食蔬菜,种植过程没有农药化肥,用的是人畜粪便,没有经过消毒杀菌,蔬菜水果上面带着一些虫卵,有些小孩子经常玩沙子啥的,年纪更小一点的碰到啥都往嘴里塞,吃饭家长也没注意让他们洗手洗脸。
肚子里的蛔虫很多,人瘦得只剩下大肚子了,国家的这些打虫药是免费发放的。
因为是给小孩子吃的,味道很甜,林帆本人小的时候吃过。原身小林帆在十三岁之前也吃过,不过林帆倒是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重生之林帆[军婚] 第30节
“这下就好,狗娃子最近老爱闹肚子,吃得多就是不长肉,肯定是肚子里的虫子闹的。”
“嫂子你看这个布料裁的够不?”林帆也不知道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一件衣服用多少布料。
“哟,这个都能做三件了!”
“做成三件,成穿吗?不会太小了吧。”
“你是没见过刚生出来的孩子,能有多大啊,脑袋跟个土豆似的,全身骨头加上一点肉就几斤重,想想小胳膊小腿,能穿多少布料啊。有些孩子更小的,家里怕养不成都没有给穿衣服,就是拿个被包一包就得了。再说太小不敢给穿衣服,怕被折腾坏了,咱们种地的手劲儿大着呢!”
林帆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上辈子没有孩子,看到朋友的孩子也是满月或者满周岁以后再抱出来见人的,都已经有了奶肥了。林帆还以为婴该就是那么大呢!
“这,这样啊?”林帆有些不好意思,以前在林家的嫂子们生的时候,她也没有进入看,一个是关系不好不关心,二个是未婚女不得进入产房,三来,产房味道真心不好,地板都是泥土,生产都是在家生,血水羊水什么的都落地上,浸入泥土要很久味道才散完。
“你看,要这样剪,合起来也就巴掌大的小衣服,左右上边斜斜剪个袖子。完了做个边边,缝上弄得边边平整就可以了,给那么小的孩子做衣服啊,得简单着来,家里有旧的扣子做个两三个纽扣就可以了,没有的嘛,拿剩下的边角料做系绳就好了。”
大头嫂子一边做一边慢慢给林帆说,看起来很简单,只见小小的一块布在她手上剪剪叠叠,简单的一件小孩子衣服就出来了。
确实好小,身子就巴掌宽一点,“这刚出生的可以做小一点没关系,太大了穿着不贴身。接下来就是裤子,裤子就更简单了,呐,一定要做个开档的,到时候尿布一包一换,都不需要脱裤子就可以完成了。”
“嫂子给你拿狗娃子他们的小衣服,嫂子都收得好好的,每年翻出来洗洗晒晒,很干净的。”
大头嫂子说着就看她搬着一个大木箱子,放在地上,死沉死沉的。接着把下面的木箱子拉出来,下面为了防潮用把木凳子垫着。
“哎,这个是结婚的时候,他爸给打的,我也给带来了,一直用,用料很实在的,到现在除了两个虫眼还好好的。看,里面都是收着几个孩子的小时候的衣服和小玩意儿。”林帆上前去看,还真是,东西还挺杂的,小鞋子包被等等。不过放的整齐干净。
“我就想着,每年洗洗晒晒,东西也就耐放了,等我家大娃子成家有孩子了,就可以用了,哈哈哈!”一套衣服两代人穿啊!好像也正常。
“嫂子真贤惠,咦,这是啥?”
“那是大娃子的胎发做得毛笔,本来没想做,这时候谁也不兴这个,就他大爷爷说要做,就给留着了,一直压着箱子里呢!”大娃子的大爷爷就是张家和了,会医草药知识,年轻的时候到药房做学徒,后来也一直在药房打杂工,人也认字。
好在他家是三代贫民的行列,这些经历没有给他带来麻烦,反而是放在被剥削的对象,虽然张家和从来没有跟人就他做学徒的事诉过苦。但大环境这样,人家定他是受害的劳苦大众的一员,他就是了。
因为懂点医药知识,于是他是这个村子的赤脚大夫,他也确实比其他村子的赤脚大夫医术好一点,最起码不会乱用药害人性命。
“好了嫂子,就拿几件就好了,我就看看参考参考。”
“那行吧,你看拿哪些?”
林帆拿了两件小衣服,一条小裤子。“咦,这是,连体衣裤?”
“没错,没想到你也知道。这个也是大伯让伯母做,送来的,说是这样孩子好动的时候呢,不会因为衣服往上跑肚子着凉。当时可多人学呢!”
这个跟后世看到的连体服差不多,不愧是在外面混过的,尤其是在医馆混过的,知道注意这些细节。看看张家和、张家贵两兄弟家的孩子都很多,基本上都活下来了!
常识,技术很重要啊!
“那嫂子,我先拿回去练练,做好了给你看看,哎哟,都这会时间了,也该吃午饭了。”
“尽管问来。”
看得简单,动手就未必,一定好好琢磨,尽量做得舒服一些,反正她这样的孕妇,其他可以赚工分的,人家报名,她也没有勉强自己。在夏收和夏种前都有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