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半路杀出个侯夫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王不在家
“皇上,镇国侯夫人所言极是啊!若是再不发兵救援,只怕北疆危矣,大昭危矣!”
“皇上,博野王叛乱,北狄进犯边境,这都是他们串通好的啊,若是养虎为患,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请发兵运粮!”
“皇上,务请三思啊!”
武百官们,不知道多少跪在那里,一个个地磕头请命。
萧杏花手持匕首跪在那里,冷冷地望着御座上的天子:“皇上,务请增援北疆。”
皇上咬牙,额头青筋暴起,他不敢相信地望着底下跪着的群臣。
这就是他的满朝武百官吗?在这个时候,竟然向着外人说话?他被亲生母亲所不喜,被同胞弟弟刺杀,谁人替他想过?
这萧战庭手握重权,谁又想过他对大昭朝廷的威胁?
不曾想,这些人竟然丝毫不曾体谅他,竟然帮着那村妇来逼他?
“你们,你们……反了你们!”
说完这个,皇上愤而将御桌上的纸镇狠狠仍在殿上,之后甩袖而去!
萧杏花盯着地上那摔碎的纸镇,心内对这大昭朝廷,对这狗皇帝,最后一丝期望,也随之破灭。
她咬咬牙,带着她那沉重的铠甲,一步步转身离去。
百官之,霍碧汀眯起眸子,盯着那破碎的纸镇半响,最后终于转身,跟在萧杏花身后。
“如今,你待如何?”
萧杏花冷笑一声:“事到如今,还能如何?他既不派兵,难道我男人我儿子就活该等死不成!皇上不肯出钱出粮,我便是穷尽侯府里的库银,卖掉所有的田地,也要筹措出粮食来给他运过去,能让他们吃一天是一天!”
霍碧汀默了半响:“如今我手里有兵,只是没有粮草。”
此去北疆,有三千里之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那便是自寻死路。
萧杏花听了这话,抬起头来,望向霍碧汀。
霍碧汀感觉到萧杏花的目光,却是微微昂起头,淡淡地道:“这一次正阳侯,平西侯也已经赶赴北疆,他们都是我生死至交,我总不能看着他们坐以待毙。”
萧杏花望了她许久,眸渐渐泛起暖意。
不过她还是转过头去:“罢了,我是男人儿子的命都押在那里,没办法的,荡尽家财触怒帝王,也要去拼一把。你万不必如此。”
“我无家无儿女,孑然一身,便是触怒了帝王又如何?”
萧杏花听她这么说,原本想说你不是有哥哥有侄子,不过很想到梦巧儿所说,她已经和自己侄子大闹一场,便也就不提这事了。
其实她认了亲人,又能如何,哥嫂未必为她考虑,侄子还是个和她性情不相投的。
她对亲人一再忍让,把自己的府邸都让给哥嫂用,自己住在军,却养出来一家子仇人,人家恨她恨得不行了。
萧杏花望着她,半响后,点头:“我们先出去,等回家后细细商议。”
霍碧汀微微颔首,不过不曾言语,径自也跟着萧杏花下了台阶。
萧杏花其实是在心里盘算着,家库房里的金银,还有那些昂贵器物,统统给典当了,拿去换粮草,能换多少,又能支撑三十万大军几个时日。
若是霍碧汀肯带着红缨军前往,又该如何行事。万一提前走漏了风声,到时候不但走不成,反倒是被皇帝直接下旨定个谋逆的死罪。
这么一想,才发现一时激勇的想法,却必须要不知道多少仔细筹谋精细策划才是。如若皇帝铁了心想让萧战庭死,如今能救他的,唯有自己了。
而自己要救他,便决定不能有任何闪失,不能有任何疏漏。
这么想着间,她和霍碧汀分别乘坐了车辇和骑马,出了皇宫。谁知道刚一走出皇宫,便见外面聚集了许多人,密密麻麻的。
原来镇国侯爷带着兵马守卫北疆,然而博野王叛变,天子断了后续粮草供给,导致镇国侯被困北疆腹背受敌的事,燕京城里已经人尽皆知了。
而这边朝堂上天子怒斥萧杏花的事,已经由下朝的一些官员之口传了出去。
薄夫人听说此事,自是悲愤莫名,当即和安南侯夫人一商议,都愿意竭尽所能,想办法以一己之力筹措粮草,以支援北疆。这两位一提,其他人都赞成的,然后消息传出去,这件事竟然越传越广,竟然有老百姓都愿意献出家存粮来。
萧杏花其实脑子里的主意也就是刚刚闪现,如何避人耳目偷偷运去北疆,还没想好呢,谁曾想,眼前已经蹦出这许多人,都要给她送粮食!
霍碧汀看得此情此景,也有些傻眼。
“这,若是那位知道了,怕是根本走不成吧?”
萧杏花听得此言,却是一狠心:“一不做二不休,咱们干脆不管了,你去带上你的人马,我去收拾家金银,能弄多少粮食就多少,咱们一起走!”
什么荣华富贵,什么爵位承袭,那都是个屁!若是男人没了儿子没了,一家子三个寡妇,要那些有什么用?
伴君如伴虎,你帮君王卖命征战,人家却断你后路绝你粮草!
“好——”霍碧汀沉声道:“我红缨军也有十万人马,京城里守备军和御用侍卫能挡得住我们!若是真不放行,我也和他们拼了!”
“你到底要考虑清楚,咱们这一去,若是成事也就罢了,若是不成,只怕落得个谋逆罪名,你还远没有被逼到我这一步,万万不至于如此。”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我往日一起并肩作战的同袍都已经被逼到死路,你以为若我苟延残喘,他就能放过我吗?唇亡齿寒,物伤其类,到时候北狄大军和博野王会和,南下而来,我岂不就是第二个萧战庭?”
萧杏花想想,心自然是明白:“好,你我既然都已经做了决断,那再没什么犹豫的,趁着这狗皇帝还没反应过来,咱们各自回去,你带兵,我带着家财,我们一起闯出燕京城,沿路号召些当地老百姓并购置粮草,能收集到多少是多少,也算是好歹能帮他们一把!”
“好,这事宜早不宜迟,我也会派手底下人马,先去和守城官兵打个招呼。”
两个人既然商量妥当,当即各自行事。
梦巧儿在皇宫外早已经等得焦急,此时听得自己婆婆这么说,当即自然是赞同。
“这什么镇国侯府咱们也不要了,让佩珩和秀梅带上两个娃儿,咱们护着她们,先杀将出去!”
萧杏花想起自己那尚且稚嫩的儿孙,自然是心痛,不过却是道;“前些日子,你爹教我认字,我记得有八个字,是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想着,若是此时不来个狠的,豁出去闯一闯,到时候你爹败了,北狄大军南下而来,咱们这一家子,还能有活路吗?”
梦巧儿点头:“娘,你不必说,我都懂的!如今你我赶紧回家去,我带着柴大管家收拾细软,我护着秀梅佩珩并两个孩子,咱们该走的赶紧走!”
这婆媳二人都商量定了,当下回家,先和秀梅佩珩解释了这一番,这两个人,自然是再无异议的。于是一家子四个女人,收拾细软金银,足足弄了好几辆马车,又分了家奴仆些银两遣散他们。家之人,知道怕是大难临头,哭泣不已,也有的跪着根本不走,却是道:“我等虽为奴仆,却也知道,国难当头。十七年前北狄扫荡我大昭时的情境,我等便是不曾经历,却也曾父母提及。这个时候便是各自奔了前程,怕是也难逃一死,倒不如跟随了夫人少奶奶,好歹拼上一条命,也不至于坐以待毙!”
萧杏花见众人言辞恳切,想想也是,国之将亡,哪里还有寻常人的活路!当下便干脆道:“你们若是不怕,尽管跟我们前去,到时候大家共进退就是!”
家诸奴仆纷纷响应,也一起帮着收拾,将稍值银子的,全都打包到了马车里。
于是到了萧杏花带着人马走出萧府的时候,却见前簇后拥,家男女奴仆浩浩荡荡约莫有二百口之多,还有马车二十两,里面都是金银珍。
萧杏花现在连马车都不做了,也跟着骑马。好在她以前随着萧战庭前去大转子村时,也曾偶尔骑过。此时的她依旧披挂着萧战庭的铠甲,骑在马上,带领着家二百余口,倒是威风凛凛得很。
这一行人刚出了家门,早有路上拥簇的百姓也赶来了。这百姓自然是由朝官员暗自鼓动的,也有是真知道这次兵败厉害的年轻人,也有一时被鼓动过来的。
这么一群人就都哗啦啦跟上了萧杏花,纷纷表示要亲自前往北疆去。
当然更有许多朝官员和老百姓,并不敢轻举妄动,街边翘起头,酒坊里探出脑袋,瞧瞧地看这事儿会如何了结。
毕竟这应该是触怒龙颜的大事了。
萧杏花一行人正行着,就见前方有宫御侍一字列开,各个执了长矛,严阵以待,显然是拦着这行人不让走。
其为首的倒是个眼熟的,是张景琰,便是当初被派到太后寝宫捉拿刺客的那位。
张景琰握着长剑,骑在马上,拱手道:“夫人,皇上有令,命你立即返回镇国侯府,无旨不可踏出镇国侯府一步。”
他这话说得铿锵有力,然而话说出后,众人沉默以对,没有人搭腔。
最后还是梦巧儿忽然亮出大刀,上前喝道:“什么令不令的,我等不过是出城罢了,怎地皇上还要管?皇上岂是这等要管着臣子之妻的多事之人?依我看,分明是你张景琰假传圣旨,试图欺压我镇国侯府!我劝你,识相的话赶紧让开,不然我手大刀可不认人!”
张景琰不曾想,这群人是根本不讲理的,当下皱眉,正想着该如何行事。
谁想到梦巧儿却是个急脾气,当下一挥手,带领着几个红缨女兵,直接拎着大刀骑了高头大马冲过去。
她这么一冲,张景琰不及提防,便有些乱了阵脚。
须知道张景琰的皇宫内卫平时做的最多的是在皇宫守着,根本不及梦巧儿手底下的红缨军是每天都练得砍砍杀杀。
梦巧儿带领着人马冲散了张景琰的侍卫军,回首大喊道;“冲!”
跟随在萧杏花身后的众人,早就存着一股子气,见了此情此景,自然心里发痒,当即炒着手家伙冲过去。
一片混乱之,萧杏花等人连同马车已经浩浩荡荡冲过了这群侍卫军,而可怜的张景琰还在和梦巧儿苦战。
打到最后,梦巧儿也懒得和他纠缠了,大刀一挥,直接将他手长矛砍断,然后冷笑一声道:“枉你身为男儿,却不知道保家卫国,只知为虎作伥!我且留你一条性命,回去向你的主子领赏去吧!”
张景琰手长矛硬生生被梦巧儿砍掉,虎口之处也震得发麻,当下不免愣住,呆了半响,想起刚才女子居高临下嘲讽自己的那英姿,一时竟觉得莫名羞惭。
而萧杏花这群人,既然冲撞了宫侍卫队,自是知道,往前一步,便是叛逆之路。可是这一步既然已经踏出,便是再也没有回头时,当下自然是硬着头皮,前去城门处。
“怎么也要出城去才是!”
萧杏花刚说出这句,就听到城门处一处混乱,有砍杀之声,更有人高声吆喝。
“这是怎么了?难道是碧汀带着人马已经来迎咱们了?”
谁知道这话刚落,就听得有手底下人过来,仓皇地道:“不好了,外面有一路人马,此时正在攻打燕京城!”
“人马?”萧杏花听着顿时感到不对劲,不可能是霍碧汀啊,她这个时候不该做出如此明目张胆的事情啊!
第115章
萧杏花听得外面有一队人马正在攻打城门,心自然是分外诧异,深知这个时候还有许多事要办,万万不可太过冲动免得耽搁了大事。霍碧汀那性子,她虽然并不能十分了解,可是她们明明商量好的万事以稳妥为先。此时此刻,她怎么可能直接带了人马攻打城门呢?
当下萧杏花皱眉,便对梦巧儿道:“你先过去,打探下到底怎么回事?”
梦巧儿点头,径自骑马过去了。
这边秀梅在马车里照料两个娃儿,佩珩却已经下了车,也翻身上了马,此时听得母亲这般说,心一动,忽然感到了什么:“难道,难道是——”
之前便已经听说,涵阳王被押解到了南疆之后,竟然跑了。
她想起这人,深知这个人不可能就此遁走再无踪迹在,怎么说燕京城里也有为他哭泣的皇太后。
况且……她如今想起太后娘娘送给涵阳王的那块玉佩,总觉得里面别有隐情。
若只是一块护身玉佩,何至于要躲着皇上,如此大费周折地请人送过去?
正想着,却听得前方传来轰隆之声,仿佛城门被打开的声音,紧接着,就有人发出震天一般的喧哗高喊。
在喧嚷的高呼声浪之,其隐约可以听到的是“涵阳王回朝”了!
萧杏花听到这个,也是愣了。





半路杀出个侯夫人 第126节
愣了半响,回首看向自己女儿,母女四目相对,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他竟然真得杀回来了!”
其实萧杏花当初肯舍得自己女儿去送那玉佩,也是抱着私心的。她也多少预感到,那块玉佩非同凡响怕是别有用意,而当今皇帝昏庸,涵阳王若是被逼到了绝处,登高一呼,直接来个造反,那燕京城里的局势自然会骤然生变。
涵阳王一旦登基为帝,自己昔年不肯让女儿下嫁的时候,即使他这个人天生宽宏大量,也未必不会记恨着。
是以萧杏花让自己女儿亲自送玉佩,其实是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怎么也得提前笼络下涵阳王的心思。
万一他真能成事,好歹也给自己这一大家子捞点本钱。
不曾想,这一把还真赌赢了!
涵阳王若是真能成事,登基为帝,他还能不管那什么造反的博野王,还能不管正在苦战的萧战庭?
他夺了他哥哥的皇位,得争取人心啊!第一个要拉拢得必然是自己这镇国侯大将军夫人,况且咱家还曾给他雪送炭!
萧杏花此时听得这个消息,真是足足愣了半响,喜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要知道就在刚刚,她已经抱着带了全家人和这个狗皇帝拼命同归于尽的心思,造反叛逆,逃离燕京城,这是天大的事啊,几乎是要把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都带着去送死!
可是现在,她刚跑到了悬崖边正打算闭眼跳一把,却忽然吹来一阵风,告诉她变天了。
变天了!皇帝要换了吧?
萧杏花半响终于反应过来,她强自抑制下心的欢喜,当即命道:“既然事情有变,咱们先静观其变吧?”
佩珩点头:“是,娘,等下若是他们真冲将进来,别和咱们有什么误会,起了冲突,我们先靠在路边,等待那边消息。”
萧杏花自然同意,于是母女两带着人马,先靠边站。
过了片刻之后,那雷鸣一声的呼声依然不止,却越来越近,众人翘首一看,只见攻进来的人马也是大昭兵马一样的装备,并看不出什么,不过为首的一个,仔细看时,确实看那身形就是涵阳王!
而这个时候前往打探消息的梦巧儿已经和涵阳王碰头,涵阳王自然是知道了城内的情境,见到萧杏花等人,恭敬一拜,连忙下马:“夫人辛苦了。”
只是简单这么一句话,萧杏花的心顿时放到肚子里了。
涵阳王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干聪明事儿。
这下子,再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萧杏花和涵阳王简单地叙旧之后,便命梦巧儿带着手底下人马跟着涵阳王前去,而她自己,赶紧带着家奴仆并秀梅佩珩儿子孙子这些老弱妇孺回去镇国侯府了。
至于那二十马车的好东西,自然也收拾收拾重新放回库房。
之前的时候一心豁出去,并没有多想,简直是视金钱如粪土,如今呢,大难仿佛暂且度过,也不需要她去拼命了,再看这些珠宝金器,真是怎么看怎么心疼。
也幸好,这涵阳王忽然杀进来了,要不然荣华富贵全都成泡影,儿孙性命也顷刻不保啊!
她先挑出一些银两来,分散给了家奴仆,家奴仆自然也都是大难不死的喜欢,一个个地都表示要忠心耿耿伺候侯爷和夫人等。
萧杏花重新将一切安置妥当后,便又命人打听消息。
渐渐地也就知道了,如今霍碧汀带着人马,也调转马头力挺涵阳王,涵阳王这就是要逼宫上位。
只是宫里头那位天子,自然是不肯轻易让位的。
偏生这个时候,涵阳王拿出了一块玉佩,又“请”来了一些两朝老人。原来当年废帝留下遗愿,说得这块玉佩的,才是要承继皇位的真龙天子。
当初废帝说这话的时候,多少人在边上听着呢。
只是后来,乱世之,这块玉佩不知道怎么丢了,又加上当时涵阳王病重,国不可一日无君,自然是现在的这个皇帝登基为帝。
偏生他登基为帝后,总觉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顺的,又忌惮着自己弟弟涵阳王,又琢磨着手底下大将是不是要造反。
疑心病重的人,就爱搞事儿,慢慢地时候一长,这性情变了,人也就变了。最后搞得个母子离心,兄弟相残,众武百官纷纷不满。
如今涵阳王亮出玉佩,要求他归还皇位,一时倒是人心所向。
萧杏花知道了这些,再没什么可担心的,一切都在自己预料之。那块玉佩如此关键,是涵阳王肯放弃最后一丝执念,举起造反的大旗名正言顺地带领人马反攻这位皇帝哥哥的关键!偏生这块玉佩,可是自己女儿亲自送到他手里的!
从此之后,他怎么要记着萧家这份情,而当今皇太后,更是对萧家感恩戴德!
萧杏花舒服地长出了一口气,对自己女儿道:“接下来,咱们只盼着涵阳王赶紧夺得皇位,登基为帝,他登基了,第一件事自然是派兵增援北疆,救你父亲,这样才能和他那位狗皇帝哥哥截然不同,大家看在眼里,才会更加信服他这个新皇帝。只要你爹多撑一撑,撑到他的援兵派过去,一切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是,娘,这下子总算是可以稍稍放心了。”
萧杏花听到女儿这么说,却是想起一事,不由问道;“佩珩,你好歹给娘再说说,当初你给涵阳王送那块玉佩,他可说过什么?你,你可说过什么?”
佩珩听了,微微垂眼:“娘,并没有,当时有许多外人在,根本不好说什么的。只是后来,我去了后厨,别人说起家娶妻的话头,他便说,当时也订过一次亲,只是后来因故没成,如今想来,实在是庆幸,要不然倒是连累了人家姑娘。”
萧杏花拧眉,仔细地品着这话,半响后,摇了摇头。
“他这是对你本来心里便有几分情,只是那情浅淡,他又是随缘之人,万事不想强求。其实想想,便是那高高在上的帝位他都轻易错过了,更不要提这婚姻一事,是以干脆作罢。只是如今,却是大不同了……”
到底是女儿家,涉及到亲事这种,佩珩垂眼不曾说话。
萧杏花却是叹道:“如今啊,他经历了这么一场生死磨难,你又在他危难落魄之时给他送去关键的玉佩,他心里怕是对你难以割舍了。”
佩珩听着母亲言语间有担忧之意,不免问道:“娘,那你是什么意思呢?”
萧杏花疼惜地望着女儿:“我心里其实也难受,不知道如何抉择。当时我让你去送那玉佩,其实心里自然有了打算。但是若真走到那一步,自然是舍不得。”
要知道这皇宫内苑之,哪里是寻常人能呆得住的,便是女儿有个娘家当靠山,哪里能长久?
佩珩默了片刻,想着父兄如今在边疆生死未卜,便也不想多说,但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经过这一场变故,她也看明白了,父亲权大,手握兵权,便是一心为国为民,也少不得受上位者猜忌。
为何之前皇上有意让宝仪公主下嫁父亲这年纪大十几岁的,又为何如今皇上又有意指婚自己和六皇子,都是想靠着联姻来栓牢了自家。
作为个姑娘家,自己的婚事,她不是没有过想法,可是在经历了霍行远一事后,她对未来夫君那种小姑娘似的天真和憧憬,也渐渐地消淡了。
如今身为父母的女儿,身为两个哥哥的妹妹,再看看这可爱的弟弟和侄子,她凡事总该是先顾着家里,再说自己所所谓的终身。
至于霍行远,他既能做到这般地步,她也自会让他这辈子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此时的萧佩珩,早已经不是当日白湾子县那个懵懂倔强却又羞涩的小姑娘,她心里早打定了主意,也没有和娘提及,只是低头道:“娘也不必担心,只等着涵阳王成事,派了兵马粮草前去救了父亲,等父亲回来燕京城,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萧杏花见女儿这么说,自然是不忍心再提,免得她操心,当下也就不说了。
于是接下来,萧杏花安坐在家,就看着这一场皇室的大热闹。其实涵阳王这边已经是众望所归,武百官拥戴,甚至连宫内的皇太后,都瞧瞧地递了手信出来,却是含泪请求群臣救她这个老妇。
这下子事情就更简单了,皇位本身来的不正常,不孝不仁又残害手足,皇宫里人心惶惶,涵阳王这边的人马攻了几下,就打进去,先寻到了太后,母子重逢,之后又废掉了这位皇帝,凭着玉佩准备登基为帝。
因时政紧张,而登基大典繁琐耗时,于是涵阳王先以涵阳王身份暂代国事,打开粮仓,命霍碧汀为帅,带领红缨军并如今降服于他的大昭军十万人,前往边疆支援,同时又命梦巧儿为运粮官,押送粮草前去。因怕梦巧儿年轻,还特意派了自己身边一位老将一路协理。
这安排自然是颇为周到,萧杏花听着,大喜过望。
“这下子不但你爹的困可以解了,就连你们大嫂,都能立下功劳了!”
1...7071727374...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