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天运符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凤栖桐
第68章 果树
“爸,明天给我落户吧,顺带把姓改了吧。”
宋临仙笑着向沈林提出要求。
沈林高兴的答应着:“好,明儿爸带你去镇上迁户口,顺带改姓。”
说到这里,沈林想到一件事情,问了宋临仙一句:“宝珠的户口怎么办?她也没带户口本,不知道能不能落户。”
宋临仙笑了笑:“你别操这份心了,宋家什么人家,这点事对人家来说真不算什么。”
沈林沉默了一会儿,背就显的弯了好多,蹬自行车的力气也小了,车子慢了下来:“闺女,你受委屈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宋临仙轻笑的笑着:“宋家再好,那也不是我的家,人家也没把我当亲人。”
沈林心里更加不是个滋味。
自家闺女在宋家到底受了多大委屈,才能这样毫不留恋的舍弃京城那样好的生活?
宋临仙拽拽沈林的衣服:“爸,你要是觉得我受委屈,以后多疼我点就是了。”
沈林跟着笑了一声:“爸以后一定好好疼你,不叫你受丁点委屈。”
父女俩一边说一边走,那么远的路倒也不觉得累,一直到车子进了上河村,宋临仙看到村头一大片的果林,那块地上的果树都是有年头的,看起来又粗又壮,上头也结了好多果子,多数是苹果,还有好多梨,苹果和梨都熟了,红艳艳黄澄澄的挂在枝头,压的树枝都弯了。
车子顺着果林一路走,到了果林东头,还看到一片核桃树。
宋临仙看到这些果树,就想到一件事情。
上一世上河村有名的富户是村东的赵大头家,她上一世回到上河村的时候,赵大头已经发家了,她恍惚记得季芹好像是说过一回,赵大头家就是因为承包果林发的家。
如今才改革开放,像上河村这种地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没几年呢,村里的人一门心思的种麦子种玉米,有的也会种红薯,没有动心思种果树的。
赵大头胆子大,思想也活跃,当初村里一说要承包果林,他就借钱把果林承包下来了,后头好好的管理了两年,不出三年就发了家。
后来赵大头家搬到镇上,又做起了包工头,到九十年代的时候到了县城,一家子很是风光无限。
想到这个,宋临仙就指着果林问沈林:“爸,这一片果林是谁家的啊?果子结的真好。”
“临仙想吃水果了?”沈林笑问。
宋临仙笑了笑:“也不是想吃,就是看果子结的好。”
沈林看了看那一大片几十亩地的果林:“都是大队的,也不是谁家的,每年水果熟了大伙都去摘果子,摘下来支书就分给各家各户,说起来,这果林以前还是赵家的,赵大头爷爷那一辈上打土豪分田地,就把他家的果林给没收了,一直到如今,都是村里的财产。”
原来是这么回事,宋临仙总算知道赵大头当年为什么要承包果林了。
她想了想:“爸,你打听一下村里要不要承包,咱们家现在有些闲钱,总不能就这么白放着吧,还不如把果林承包下来,咱们辛苦几年,说不定能给哥哥们攒钱盖房子呢。”
“这得多少钱?”沈林有些为难:“那些钱还要供你大哥上学……”
并不是沈林重男轻女,舍不得给宋临仙花钱,而是他现在思想根本没有转变过来,总想着土里刨食,想多种地多出力,从不曾往别的方面想过。
其实,八十年代初华夏的农民多数都是沈林那样的想法,大多数也和沈林一样埋头苦干,用汗水泪水浇灌着庄稼地,一直到九十年代,还有许多农民离不开田地。
宋临仙心里明白这个,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反正现在是路上,有些话不好说,倒不如回家再好好劝沈林。
沈林带着宋临仙回到家,一进院门,满屋子的人就迎了出来。
季芹张望着:“宝珠呢?”
沈林闷声道:“走了。”
“走了?”沈梅一拧眉头:“怎么就走了,就这么巴不得离开咱家啊?”
钱桂芳也有点生气:“真是个白眼狼。”
沈菊却问:“不是说买电视了吗?电视呢?”
沈卫国兄弟三个也出了屋子,沈建国一眼就看到沈林推进院子里的自行车:“怎么换成自行车了?”
沈林把自行车停好,拉宋临仙进屋,一家子坐好之后,他才把事情讲了一遍:“自行车是刘工的,宋家给买了大彩电,临仙说咱村里没有,搬回来看不好,就叫卖了,正好卖给刘工,卖了三千块。”
说着话,沈林把钱拿出来递给季芹。
季芹看看钱桂芳:“娘,你收着吧。”
钱桂芳鼻子里冷哼了一声,有些不高兴,却还是道:“给你你就收着,给我算怎么回事。”
季芹干笑两声就把钱收了起来。
沈卫国正好坐在宋临仙身旁,看看宋临仙,又想想卖了大彩电的话,过了一会儿带着几分沉重道:“临仙说的对,是该卖了。”
宋临仙惊的看了沈卫国一眼,想到沈林说过的沈卫国跟着老教授学外语的事情,心里清楚,这个大哥是难得的明白人,或者,承包果林的事情还要从大哥这里做突破口。
沈建国有些失望:“卖了虽是好事,可没电视看了。”
沈志国拍了他一下:“卖了好,省的麻烦。”
“是啊。”钱桂芳点头,看着宋临仙满眼都带着笑,把宋临仙拉到身旁揉着她的头发:“我孙女就是好,聪明,主意出的也好,真要把大彩电搬回来,还不定能引出多少红眼病来。”
沈家人都不是傻子,老太太这一句话,叫大家都明白过来,众人均点头说电视卖的好。
季芹看看天色也不早了,站起来对沈梅姐妹三人笑道:“看我,天都黑了还没做饭呢,大姐,你们就搁家里吃吧,吃完饭再回去也不迟。”
沈梅没有推辞,起身就要去帮季芹做饭,沈菊和沈竹也跟着去了厨房。
宋临仙心里存了事,倒没去厨房帮忙,而是凑到沈卫国身旁问:“大哥,我回来的时候见咱们村口一大片果林,就想着能不能承包下来,咱们种果树。”
沈卫国一听这话就开始思索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这个倒是好主意,如今咱们国家百废待兴,好多东西都紧缺着呢,不只米面粮油,就是蔬菜水果也缺,我听同学说,市里头的水果贵着呢,要是种果树的话,比种粮食挣的多。”
听沈卫国这么一说,沈林也留了心:“卫国,你说这事能成?”
沈卫国也没什么底气,他看了看宋临仙。
宋临仙笑着点头:“肯定能成的,不说别的地方,就是燕京那可是一国首都,可你去瞧瞧,水果也缺着呢。”
说到这里,宋临仙又想到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我们班上一位同学他爸爸是农科院的,听他说过,现在国家想要推广什么大棚蔬菜,我问了他几回,也借了几本书看,我想着咱们家搞这个也不错。”
“大棚蔬菜?”
沈建国听了高兴的一拍大腿:“这个好,这个好,我看报纸上说有个县里弄这个大棚蔬菜,种的好了一年就能挣上万把块钱呢。”
滋……
沈林惊的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沈建国挥着手,兴高彩烈的开始普及大棚蔬菜的事情:“可不是就这么多,那可是反季节蔬菜啊,你想啊,大冬天都只能吃白菜萝卜,猛不丁的弄些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之类的鲜菜,你要不要买?冬天这些菜肯定卖的贵啊,比平常时候要贵好几倍,再加上青菜产量高,一亩地产上几千斤,有些还能收好几茬,就算是一斤菜卖上两毛钱,那得多少钱?”(未完待续。)
第69章 窍听
“我的天!”
钱桂芳被算出来的钱吓坏了:“一亩地几千斤,就能卖几百块钱,要是种上十亩地,还不得几千上万了,这可是一年的产出啊。”
宋临仙猛的点头,使劲给沈家人画大饼:“冬天卖的贵,到年节的时候卖的更贵,不说两毛,四五毛都有人抢着要。”
钱桂芳一惊,这样赚的更多了。
宋临仙看她明显心动的样子,继续加了把火:“就是种大棚蔬菜挺苦挺累的,而且人少了也不行,不过,我想着姑姑他们家离的也不远,倒不如叫上姑姑姑父们,咱们四家搭伙干,果园和大棚菜一块搞,一年到头,谁家不能分几千块钱?”
这下子,钱桂芳彻底的心动了。
宋临仙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在她的记忆钱桂芳和别的农村老太太不一样,别的老太太都疼儿子,可钱桂芳却疼女儿多一些,别人家都是叫出嫁的女儿惦记娘家,钱桂芳却是经常惦记着出嫁的女儿,要是有好东西,也会给闺女留一份。
沈梅姐妹嫁的虽然并不差,但是也没有大富大贵的,都只是勉强能糊口,钱桂芳肯定愿意叫她们多赚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尤其是沈梅,沈梅的大儿子如今都二十五了还没娶媳妇,听说前不久相看好了,只是对方彩礼要的不少,就一直没定下来,而且,沈梅二儿子岁数也不小了,老大结了婚,马上就要轮到老二了,这里头要花的钱可不在少数。
沈菊和沈竹家里也都有儿有女的,孩子们也都不小了,一个个都该结婚了,儿子的彩礼,闺女的嫁妆,都不是小数目。
“临仙。”钱桂芳往宋临仙跟前凑了凑:“大棚菜真这么挣钱?这得要多少投入,你姑姑她们家里也没什么余钱,要是多了……”
宋临仙笑了笑,拉着钱桂芳的手亲亲热热的说话:“挣钱是肯定的,不过前期投入也不少,怎么着也得几千块钱吧,这个倒不怕,姑姑们没钱我就先垫上,等赚了钱往里头扣就是了。”
“这钱可不少。”钱桂芳有些犹疑:“你哪来的钱?”
宋临仙把她编出来骗沈林的那番话又讲了一遍:“翻译可赚钱了,尤其是京城,英书籍件还好一点,学英的人到底多些,但是德、法什么的就不好弄,我就接那些出钱多的活,一年下来也挣不老少呢。”
钱桂芳听了这话笑了,十分的得意:“还是我亲孙女有本事。”
宋临仙拉着钱桂芳的手,显的十分亲热:“奶奶,您看啊,表哥表姐都该结婚了,我哥哥还要上学,明年大哥考大学又是一笔花销,要是不想着挣钱可不行,再说,咱们也不是做买卖,咱们就是土里刨食,闷头种地,说破了天也没人敢把咱们怎么着。”
钱桂芳彻底的意动,她把大腿一拍:“好,钱是你出的,你都不怕,奶要是再怕也说不过去了。”
既然打定主意要干大事,钱桂芳肯定坐不住,她风风火火的跑到厨房和三个闺女商量,宋临仙把这件事情搞定,就借口累了回屋休息。
她和沈林去县城这段时间,季芹还有沈梅沈竹已经把沈宝珠住的那间屋子收拾了一遍,沈宝珠的东西都收了起来,又拿了新被褥铺好,把一间屋子收拾的很干净整齐,但是却没有一丁点沈宝珠的痕迹。
宋临仙进屋,看到窗台上摆着的玻璃瓶装的野花,干干净净的书桌,铺的平平整整的床,洗的干净的格子床单,还有散发着阳光味道的被子,觉得这间简陋的房间异常的明亮好看。
她一屁股坐在床上,把脸埋进被子里,嗅着那种暖暖的阳光的味道。
坐了一会儿,宋临仙起身把门闩好,盘腿坐在床上,双手速的掐着决,不过一会儿功夫,她耳边就听到一阵阵的说话声。
沈林和宋德击掌为誓,把宋临仙和宋家的关系彻底斩断之后,宋临仙就往方芳和沈宝珠身上弄了两张窃听符。
重生之天运符师 第37节
在去县城的路上,经过一大片坟地的时候,宋临仙又暗抽取了一点霉气放到宋家三个人身上。
这些霉气就和病毒一样潜伏着,如果宋临仙不做法,霉气就会跟随宋家三人,慢慢的一点点的消失,三个月之后彻底的消失无踪。
但是,宋临仙想要惩罚三人的话,只要她做法,霉气立刻就会起到作用,叫宋家三个人倒霉一个多月。
别小看了这点霉气,俗话还说,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平常的人不说一个月,倒霉三天就绝对能把人磨死,宋家三人整整倒霉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他们不死,也差不了多少了。
至于说要不要叫这些霉气起作用,什么时候起作用,那还要看宋家人的表现。
现在,宋临仙就要用窃听符听听宋家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沈宝珠,会不会憋着什么坏主意。
她双手掐了决,装在沈宝珠和方芳身上的窍听符无风自燃,瞬间化为灰烬,方芳和沈宝珠却是一点都没有觉察。
片刻之后,两个人的对话就出现在宋临仙耳边。
就听到方芳小声的问沈宝珠这些年在沈家是怎么过来的。
沈宝珠低着头,一边哭一边道:“妈,我从记事起就一直在想,我肯定不是沈家的亲女儿,要不然,为什么和他们长的都不像,而且,我上头三个哥哥,就我一个女儿,按理说,他们该娇惯我才是,可是他们却老是叫我干活,干不好就挨打,还在外头跟村里的人说我又懒又笨,败坏我的名声,您说,哪里有这样的亲爹娘?”
沈宝珠这话叫方芳十分生气:“太过份了,怎么能这样?临仙在咱们家日子过的可好着呢,吃的好穿的好……”
“一年到头,我连块肉都吃不上。”沈宝珠哭的更加大声:“那年他们走亲戚不带我去,就把我一人扔到家里,差点把我饿死,还是邻居大娘看不过眼给了我一块饼子,我才能活过来的,妈,照您说的当初是抱错了孩子,沈家应该不知道我不是亲生的,可他们怎么能这么对我?”
“你的意思是?沈家知道你不是亲生的?”
方芳的声音传来,宋临仙都可以想得到,方芳这会儿一定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沈宝珠点了点头:“我十岁的时候有一回在屋外偷听,听到沈林和季芹说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一回,连宋德都听住了:“怎么回事?”
沈宝珠又哭了起来:“当时爸妈是下乡知青,在村子里也没有什么亲戚,生产的时候就只有你们两个人,可是,沈家和季家都是本地人,尤其是季芹,娘家姐妹多着呢,生产的时候,她好几个姐妹都过去了,季芹听说妈妈是燕京城的人,又听爸妈说话,过不了多久就会回京,就动了心思,正好临仙和我是一起生下来的,又都是女儿,季芹就特地叫她姐姐把两个孩子换了……”(未完待续。)
第70章 为富不仁
宋临仙咬紧牙关,防止自己一个忍不住怒骂出声。
她前世就觉得挺怪的,为什么两家换回孩子的时候还好好的,可后来方芳和宋德对沈家人就越来越不待见,对她也好像是仇人似的。
敢情原因就在这里啊。
宋临仙实在没有想到沈宝珠心肠会这么狠毒,就这么编谎话往沈家人身上泼脏水,沈家千娇万宠的养了沈宝珠十三年,头一天见着亲生父母,她就能翻脸不认人,就能这么坑害养育她的那些人。
屁的季芹故意抱错孩子,这话要是稍有头脑的人都不会信。
当时是什么情况,七十年代初,正是最混乱的那十年,那个时期处处讲成份,沈家八辈子贫农,说出去多光彩多威风,而且,家里生活条件还算是不错的。
而宋德和方芳当时就是被下放的知青,两个人日子过的叮当响,要啥没啥,连饭都吃不上了。
季芹是傻了还是脑袋驴给踢了,会用自己的亲生女儿换宋家的闺女?
而且,还叫自己亲生女儿跟着人吃苦受罪,反倒是娇宠着别人家的闺女。
这个沈宝珠,简直就是说谎话都不带眨眼的。
宋临仙是万万不会信沈宝珠那些话的,但是宋德和方芳却信了。
他们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是宋家的人,上头有个做领导的老爷子压阵,别人都恨不得巴上他们,自然认为沈家人有着攀权附贵的心思。
“沈家人真够歹毒的。”
宋德沉声说了一句。
方芳恨声道:“你怎么不早点说,你要早点说,看我不骂死他们。”
“我说了谁信啊。”沈宝珠拽了拽方芳。
方芳声音更加愤恨不平:“那你还给他们买电视,花那三千块钱,还不如喂狗呢。”
沈宝珠笑了笑:“妈,这三千块钱花的不冤,您想啊,上河村谁家也没电视,咱给他买一台大彩电回去,到了晚上,整个村子好几百号人都得跑到他家看电视,不说一个月得费多少电,就说每天晚上大人孩子吵吵的他们都不能安生,他们要是好好招待,就别想做事情,家里孩子也别想好好学习,可要是一个招待不好,全村人都能戳他家脊梁骨。”
这话说的倒真是,方芳笑了起来:“我闺女就是精明。”
宋德也赞了一声:“你有这份心思就行,往后肯定不能吃亏。”
宋临仙咬牙,几乎想把沈宝珠啃下几块肉来。
她右手微动,手瞬间出现一张引晦符,宋临仙念了几句咒,引晦符射出一道黑气,片刻之后,一张黄符化为灰烬。
坐在车上正往燕京赶的宋家三口登时觉得身上一片寒冷,好像是被什么凶兽惦记上了一样,心里觉得凉丝丝的挺吓人。
宋临仙用符引得宋家三口身上的霉气波动,算是将一颗定时炸弹放了出来,到了某种特定的时刻,这三颗炸弹就会爆发出它们的威力。
用了引晦符,宋临仙脸上有些苍白。
说起来,不管是窍听符还是引晦符,都不是她这个等级能用的,她也是仗着前世的修为经验才勉强用了,用是用了,但却将她身上的灵力几乎耗尽,只怕要休养好几天才能养得回来。
正好听到季芹在外头喊她吃饭,宋临仙答应一声穿了鞋出去。
一进堂屋就被季芹拉住,季芹伸手摸摸宋临仙的头:“是不是病了,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沈林也很担心的看着宋临仙:“是啊,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功夫不见,怎么脸色这么苍白?”
沈梅抬头看了一眼:“怕是累到了吧。”
沈菊过去小声问宋临仙:“临仙啊,你要是哪里觉得不好就跟姑说,姑想法子给你好好归整,这不,今儿家里也没多余的东西,就把过年时候剩下的床单给你拿出来铺床,你要觉得不好看,等赶集的时候咱们挑好的。”
沈菊这是怕宋临仙不适应农村生活,她这话一出口,季芹也赶紧笑道:“是啊,要是有什么不适应的,觉得不好的就跟妈说,妈给你换啊。”
宋临仙笑了笑:“没不舒适,就是累了点,休息一晚上就好了。”
季芹这才轻松一口气,拉宋临仙坐下吃饭。
一家子人围坐着吃了晚饭,季芹和沈梅收拾了碗筷,钱桂芳还想问问宋临仙关于承包果林的事情,但是季芹看宋临仙的脸色实在有些不好,就打发她回去睡觉。
钱桂芳也觉得宋临仙脸色不好看,肯定是累到了,又想着这些事情也不急,反正宋临仙就在家里,哪天问都成,也就没说什么。
宋临仙被赶回房间,她先盘膝坐下修习一会儿符术。
等到半夜的时候,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
今天一天太多的事情叫她都有些混乱,认了亲生父母,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见到那些可敬的亲人。
同时,又见识了宋家人的不要脸以及阴毒。
宋临仙觉得,她一定要努力修习,争取早日更加强大,强大到把宋家都秒成渣,不然,宋家就好像一把利剑总是悬在她头顶,叫她不能安眠。
又想到承包果林的事情,宋临仙并不记得前一世赵大头是什么时候承包的,只是听沈林的意思好像现在还没承包,不知道,明天叫沈林去问的话,能不能顺利承包得下来。
说起来,宋临仙赚钱的法子多的是,她也有足够的能力带领沈家脱贫致富奔小康,并不一定要承包果林。
可是,宋临仙却跟这果林较了劲,这里头其实是有原因的。
前一世,赵大头通过承包果林发了财,后来到县城做包工头,才开始的时候还好,他对手底下的工人算不错,工钱什么的到年底也能结算,虽然说有时候会欠一些小钱,有时候也会扣点工钱,可多数的工钱都能结算得清,名声还算过得去。
后来,赵大头就被富贵迷了眼,变的越来越为富不仁。
克扣农民工工钱,盖的房子出现质量问题,为了省钱使用质量不过关的工具致使工人伤残,还曾经弄出过人命事情来。
只是赵大头家在县上有关系,他又有钱,手底下又纠结了一帮小混混,使得没人敢出头,那些死伤了人的家庭被赵大头派人上门威胁,吓的都不敢吱声,好些事都是暗私了的。
虽然现在赵大头在村上行事还算和气,可想想他后头弄出来的那些事情,宋临仙觉得还是抢先把果园承包下来的好,省的赵大头以后因为钱走了歪路害人害已。(未完待续。)
第71章 霉运当头(月票300加更)
沈家别一间房,季芹翻过身,在沈林的腰间拧了一把。
疼的沈林直抽冷气:“干什么?”
季芹气道:“你怎么那么没心没肺,我这愁的什么似的,你倒好,睡的死猪一样。”
“愁什么呀?”沈林翻个身,万分不情愿的睁开眼睛。
季芹面对他小声道:“你说咱闺女在城里长了十三岁,猛不丁的回来能过惯咱们农村生活吗?别的不说,我可是听人说了,城里的厕所那可是干净的很,不像咱们这里的猪圈……还有,人家吃的穿的都不是咱们能比的,你说,闺女要是不适应该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