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墨田居小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竹子米
当然,这些事苏杏并不知道,她正在为少华对孩子们的误导而生气。
她从回到梅林村的停车场,一直忍到回云岭村的家。先给孩子们洗澡哄睡,然后夫妻俩关起房门讨论今晚的情况。
“……是,我知道碰瓷的人很可恶,咱们避开就是了,冷血一些别盲目救人就好了,何必杀人那么严重?万一有个疏漏被抓了怎么办?我清清白白的孩子岂不是完了?”
柏少华从头到尾不吱声,等她把内心话全部说出来后,才拉着她的双手态度平静地道:“苏苏,有件事你得知道,我们从梅林村的停车场一出来就已经被人盯上……”
纯碰瓷用得着五六个人?大城市都用不着那么多人,何况这种小乡镇?
“……他们的眼神一直往小菱小野身上溜,很明显,他们不是单纯的碰瓷,极有可能是冲孩子们来的。”
苏杏呆了下,“你是说,他们是人贩?”
柏少华微颔首,“或许……”
所以,他今晚的态度是有意恐吓对方,回来的路上也让人查了,一旦属实就报警,警察若不作为他会私下解决。
谁都有疏忽大意的时候,他偶尔会出去办事,苏苏一人看着孩子不安全,所以盯上他孩子的垃圾必须及早清理掉……





水墨田居小日子 第421回
一想到自家孩子遭贼人惦记,每个正常人都会毛骨悚然。
苏杏也不例外,事实上,她一直期待这次是柏少华判断错误,碰瓷谁都有可能碰上,但被人贩惦记真的很可怕。
现实很打脸,第二天下午,正在工作中的苏杏收到柏少华发来的一份文件,上边清楚写着那群人的供词。
原来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已经被他们盯上了,混血儿价格贵。况且他们还是双胞胎,父母长得好,孩子将来肯定差不到哪儿去,苦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那时候云岭村里只有她家两个孩子,太扎眼了,容易被人拦截。
据他们打听,她与村里的年轻人交情都很好,处处有监控,这孩子妈又极少出门。孩子爹倒是经常推着孩子在村里逛,问题是他那体格一看就不好惹。
哪怕腿有点毛病,万一人家以前是运动员或者拳击教练啥的,瘸一条腿算什么?烂船尚有三斤钉,病虎再怎么弱它也不是猫,光凭双手随时教你重新做人。
所以他们主要是盯着女人,也一心巴望那俩孩子能顽皮地脱离父母掌控,在村里跑来跑去也行嘛。
可惜一直不如愿,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家人在秋祭居然会出来。
每逢村外盛事,那些人都在外边顺手牵羊,还别说,每年都被他们得手一两个。他们人手足,每年来的人都不一样,但主要目标一直在交接。
当他们发现那对小家伙的父母终于舍得离开村子,便迅速展开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安排。可惜他们还是低估了孩子爸的能耐,人家根本不是什么拳击教练。
“……他肯定在少林寺学过功夫。”这是那几个人对柏少华的评价。
老外嘛,对华夏功夫特别热衷。
苏杏看得想笑,但又笑不出来。
那几个人说他们是被那对龙凤胎的父亲打伤的,虽然医药费有个傻冒出了,能讹尽量多讹些。人贩也有人权,孩子没拐成功,对方反而把他们打成重伤,理应赔偿。
一码归一码,社会教的。
但有件事他们没查清楚,云岭村在当地属于特殊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互不干扰。不管那个瘸子是不是学过功夫,有没打人,只要那些人拿不出证据就没事。
不如省点时间,连夜提审那些贩子以前被拐的孩子卖哪儿了……
苏杏几乎可以肯定,柏少华昨晚教孩子的那番话不是恐吓对方,说恐吓是为了安慰她。或许,如果她昨晚不在,那几个人估计不是在警局,而是在太平间吧?
能教会三岁孩子清楚人贩子的危害,同样能教会他们怎么杀人而不为人知。
可她能说什么呢?
自己孩子被人贩子盯上,她还要为那些贱人担心生命安全不成?
她没那么圣母。
但也担心孩子们的三观。
可惜她没资格说什么,孩子爹才是孩子们的保护神。
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一个被爷仨双商辗压的女人。她唯一的优点是古文学,为了改命而逃离那种环境的她,如今是一个连普通女人都比不上的人。
在她的记忆里,这种人在末世活不过三天,若身边有能耐的亲人存在,那么大家都活不过一年。
……
自从那天关机以后,接连几天,小辣椒再也没打过电话来。可能已经放弃,可能正在想法子惩治她。
无所谓,除了小说,她还有其他稿子的收入。
“……我们好心送他们去医院,还垫付几万块的医药费,连声谢谢都没有。”可能是生完孩子的后遗症,严华华大有变话痨的迹象,“后来才知道那几个是人贩子,卧槽!吓得我跟老萧赶紧跑……”
“那你有没跟他们讨回医药费?”苏杏随口笑问。
“嗐,还医药费呢,那群死人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他们那辆小面包车是偷的,警方说要还给失主。”也就是说,她夫妻垫付的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苏杏笑了笑,不说话了。
她本来就不是话多的人,除非特殊情况,例如受到限制的时候。
距离那件事有好几天了,严华华今早突然来访说在家闷得慌。云非雪和容希要做生意,没空跟她聊天,村里只有苏杏是最闲(对方认为)的便想来聊聊天。
可是,苏杏并不想聊,所以在凉亭里接待的她,小石桌上摆着电脑打开网络看新闻,希望对方能识趣离开。
“苏苏,那天晚上你们回去的时候有碰见那些人吗?”但严华华的注意力全在旁边的婴儿车里,似乎随意地问了一句。
“没有,”苏杏一手托腮漫不经心道,一边打开自己小说的网页,“那条路太黑,我们走到一半决定拐道走比较安全。”
“可那些人说是少华打伤他们的。”见她不承认,严华华疑惑道,“他们连他当晚穿什么都说了,如果没见过怎么可能知道?”老萧送他们去医院的时候旁敲侧击地问过,对方是这么说的。
听他这么一说,严华华顿时觉得丈夫这钱掏得亏。
虽然男人让她不必放在心上,可是按道理,谁打人谁付钱才对,哪有把伤员扔在路边坑好人钱的?把坏人打个半死扔在路边,结果让其他路过的人遭了殃,还不如不干。
做事有始无终是很缺德的。
苏杏听罢,仍然不为所动,“我说不出萧老师和你那天晚上穿什么衣服,这能说明我没见过你们么?谷场那么多人,相信我,能说出他穿什么的大有人在。”
帅哥总是招人眼球,除了歹徒,多的是小妹妹大姐姐的粉色桃心眼。
她这是狡辩。
严华华忍了忍,想着大家好歹是邻居,最终忍住没反驳。
“你说得也对,我也不信少华是个做事有头无尾的人,说不定那些人本身就有伤故意躺那儿准备讹人的,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倒霉。”
苏杏笑了笑,倒霉谈不上。
那种情况他们只要报警或者打急救电话就可以了。医药费是他们夫妻自愿给的,而非遭了讹诈,怎么能算是倒霉呢?
当然,这些话她不便说出来。
“对了苏苏,过几天是余岚丈夫汤力的生日,你跟少华从来没参加过,她希望你俩今年一起去热闹热闹,到时候咱们一块去吧?有个伴。”
“哦,回头我跟少华说说,如果他没空就不去了。”
“那行,我也该回去给孩子喂奶了,你忙吧。”
严华华眼力不差,早就看出她不想多聊,便找个由头离开了苏宅。




水墨田居小日子 第422回
严华华突然来访的目的是为其丈夫抱不平,以为他当了冤大头。但苏杏矢口否认,她也没辙,只希望那番话能提醒柏少华日后做事有始有终,别连累旁人。
让她去找柏少华说是不可能的。
当初两人交情不错尚且不敢在他面前乱说话,如今更加不敢。
算计苏杏的黑历史虽然大家口上不提,心里始终有道坎在,面子上过不去。
跟苏杏说就不同了,她是个女人,和老萧一样是个搞文化的人。一个作家,一个教师,就算不好说话也绝对不是硬心肠的人。
所以,严华华希望苏杏能把她的意思转达给柏少华。
枕边人的话,他总该会听。
遗憾的是,苏杏并不打算说。
一来没必要,二来,她不打算再干涉他。
爷仨的双商让她自惭形秽,只要少华让小菱从明年的暑假开始跟婷玉学医,让小野回唐朝跟宁先生学机关术,便足够了。
只要这两个计划不变,别的她不管。
没办法,人家爷仨比她聪明,她没有资格教他们怎么做人。婷玉当初说这俩孩子除了发肤像她,其余一律遗传孩子爹的。
如今想想,真是万幸。
还好她没要二胎,人无完人,她已经有了两个出色的儿女。事不过三定律,再生一个恐怕会像她这般迟钝,将来反而拖小菱小野的后腿。
婷玉生了两个儿子,小菱又是巫医传人,应该没人能欺负她。
目送严华华推着孩子离开,苏杏独坐凉亭里忽然觉得心好累,直接趴在石桌上假寐。
唉……
不过,就算她想说也没机会,那天之后柏少华有事外出。没说去哪儿,只说争取在过年前回来。他在外边极少打电话回来,都是孩子们惦记父亲主动打过去的。
每次他都叫她听电话,态度与口吻很冷淡。
她也淡淡的,两人谈完公事似的然后挂电话。
秋叶黄了,小别墅周围铺了一层金黄叶,几棵银杏树的叶子纷纷飘落在院里,有的在屋。
但柏少华不在,苏杏感到莫名轻松,因为少了那种智商被辗压成碎片的挫败感。孩子们年幼,懂事,她有什么要求可以和他们像大人似的好好协商,带起来特别轻松。
俩孩子如今各有一间房独住,遇到孩子爹不在的日子,他俩就会躲在妈妈被窝里听故事,困了娘仨依偎着睡在一起。
主卧室的床大,躺一大两小绰绰有余。
而且半夜她偶尔还可以起床,静悄悄地把孩子抱回各自房间,拉起床边的围栏。这才安心地换上一套厚点的秋装,去云非雪的店里买娘仨爱吃的点心。
秋末寒凉,村里寂静,云非雪的点心铺亮着灯,看得人心里很是温暖。
今天,室内除了云非雪,还有一位熟人正在玩手机,一边陪她聊天打发时间。
“唷,难得难得,好久不见你半夜来买点心了。”听见门口的动静,系着围裙的云非雪抬头看见来人是她,不禁满眼的惊喜。
苏杏笑眯眯地进屋来,“少华不在家我才有空出来。”
“噫,好污~”被人自动脑补了一幕,笑得一脸暧.昧。
苏杏:“……”一时随口。
木事,她是已婚小妇人,脸皮厚。
面对两张取笑的脸,苏杏很淡定,“小如怎么也来了?不用上班?”
“那些老板忒欺负人,咱不伺候,自炒了。”温如意洒脱道。
自从上次失恋后,她仿佛彻底放飞自我,找不回那份赚钱的野心与耐心。这村子好像有毒,她来过一次,便想来第二次,以至现在一不开心就往这边跑。
一边是现实,一边像梦境,难以割舍。
“唉,你们村如果有温泉就好了,那么美的冬天跑进山里泡个澡……”她一脸幻想,“哇塞,肯定很舒服。”
“可是山里有狼,有野猪,洗着洗着遇到一只就不是辣么美了。”苏杏泼她冷水。
那也是,温如意望空嗟叹。
苏杏来到柜台前问:“最近有新点心吗?除了我的茶味小馒头,再来些彩色团子,适合小孩子吃的……”
等点心的过程,苏杏与温如意闲聊,得知周子叶也跑回来了。她对容希的心意大家心照不宣,能不能成就要看缘分了。
苏杏不敢久留,拿了点心就回家了。
即将冬至,大家相约云氏点心铺像去年在苏宅那样吃个麻辣大火锅……




水墨田居小日子 第423回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柏少华不在家的日子,娘仨都快玩疯了。
苏杏每天接小菱小野下课,订了餐,然后连人带饭一起回苏宅。他们在家很是活泼,有一次看见母亲给游记画的简画插图大为欢喜,吵着也要画。
于是苏杏给他们买了铅笔和蜡笔,让他们在书房里画。渐渐地,他们不满足于画在纸上,有时候地板,有时候墙面。
她惊讶于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一开始画得四不像,渐渐画得有模有样。她一时兴起,也拿起一支笔和孩子从楼上画到楼下,当然,她画的还是蛮有水平(自认为)。
因此舍不得擦。
每天只要来了兴趣,她便和孩子们添枝加叶,逐渐把墙上的涂鸦画成一幅长图。当画到门口时,娘仨击掌庆贺,然后去休闲居吃大餐庆祝。
孩子爹家的内墙是仿古砖,画不了,除非画在天花板上。
夫妻俩说好在孩子三岁之前不进行异能引导,不知道现在小菱小野的异能怎样了,有没重新突破婷玉施的禁制。
想归想,苏杏没把任何忧心的情绪外露,生怕引起孩子们的不安。
她要相信孩子他爸,相信孩子们。
做到这两点,她就必须学会放手,听凭孩子们自由发挥。
娘仨周末直接在苏宅过夜,小菱姐弟俩最喜欢听母亲的睡前小故事,全是史书上有的。偶尔说一两个西方的历史小故事,但孩子们还是对华夏的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创作类。
“妈咪,古人会造纸,您会吗?”一天晚上,小野充满期待地问。
“会呀!不过需要你们俩协助才行。”苏杏笑眯眯道。
她可没说谎,大学的时候曾经和陈悦然一起做过,做了四次才成功。每一次的过程她都有记录,寻找失败的原因,成功之后再重温一遍记录,失败的原因便一目了然。
说干就干,苏杏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做做看,当下给少君打电话替小菱小野请明天的假。
“行,这也是学习,不算请假。对了,算我一份。”柏少君听说她要带领儿童军造纸,顿时来了兴致。
那当然好,在山上,多一个人多份照顾。
第二天,苏杏和两个小萝卜头起个一大早,在休闲居吃过早饭,和刚下班的柏少君一起上山。
“你不用休息吗?”她对他的作息超担心。
柏少君笑嘻嘻道:“昌叔说的,这也是锻炼。”行坐起卧,皆是修行。
都是成年人了,晓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苏杏不再多嘴。
一路上,村民见鲜少出门的苏大姑娘居然带着孩子上山,大感好奇,老远就跟她打招呼。
苏杏扬手回应,俩孩子有样学样。
孩子妈见状起了顽心,路过养生馆时,教孩子们向晨运的老人们一边挥手一边喊:“同志们早!”
“同志们早!”
“同志们辛苦了!”
“同志们辛苦了!”
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原本有序的队伍也乱了。
有人笑着扬声问:“苏苏,带孩子去哪儿?”
“上山扒树皮。”
“造纸。”孩子们也清脆道。
“哟,这么厉害?”
“嗯。”孩子们郑重其事地点头,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姿态。
娘仨的幼稚举止把柏少君逗得直不了腰,一边笑着一边拿相机跟在身后拍录。
到了山上,苏杏环顾四周:“这边的树可以砍吧?”
“可以,附近的几个山头全被云岭村包了。”柏少君说。
为免将来有私人承包树林搞破坏影响村里的环境,养生馆与休闲居联手承包了大片山头。每年种树,放养小动物,严防猛兽侵犯村子,这些事一直有人跟进。
只要不触犯法律,苏杏就放心了,开始挑选合适的小树木下手。
选好后,不用她动手,柏少君一手拍录,一刀下去就把小树给砍倒。然后直接在山上剥树皮,这一点她自己来。孩子们倒是跃跃欲试,可惜力气太小,一点点地掰像在剥手指上的皮屑。
苏杏并不催他们,自己做自己的。
剥好一定数量,几人拖着几截树干下山,把皮晾晒在苏宅的院子里,那几截光溜溜的树干被苏杏劈成柴火堆在院里晒干,打算冬天用来烧炉子取暖。
造纸步骤不算复杂,但需要时间。
晾晒后还要扔河里浸泡好些天,还要煮……整个步骤,孩子们都亲手参与,听从母亲的叮嘱做好记录。
但是,孩子们的耐心有限,时间隔得越久兴趣越小,逐渐有点懈怠。
苏杏也不勉强,让他们回三楼上课,自己接着做。
她无法容忍自己半途而废,也知道无法强求三岁小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不成想,她独自做了没多久,孩子们又兴致勃勃地跑来嚷嚷要帮忙。她以为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玩了,很高兴地指导他们继续完成接下来的步骤。
其实,是柏少君在三楼让他们看她独自操作的情形,重新挑起孩子兴趣的同时,也提醒他们:“是你们说要学造纸,妈妈才教你们做,你们半途而废会让她很伤心,很辛苦……”
不必他提醒,孩子们自己便跑出来了。
正如昌叔说的,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一种修行,一门必学的课程。
看着母子三人在屏幕里忙碌,柏少君笑了笑,直接远程连接给某人看。
一向如此,在他第一次出远门时就交代过的。
终于,当起出一张粗涩的硬纸张时,母子三人叠手掌开心地“耶!”一声。
远在他乡的孩子爸见状,漠然的眼里不自禁地泛起一丝欣慰……
娘仨经常住在苏宅,柏家那边苏杏也经常回去打扫一下卫生,给屋里的植物浇浇水啥的。
那株昙花种两年多了,植株粗壮,枝叶繁茂,青亮油绿。
可惜还没开花。
柏少华经常说它怕冷,每年冬至就关了天窗。今年他不在家,苏杏在冬至那天回来把天窗关上,淡淡的阳光透窗而下,她拎起旁边的小水壶给它喷水。
一直都是孩子爸在打理,苏杏很少留意它,今天才发现整个长形花坛里居然只种昙花,旁边杂草都没一根。
以前有一个种莲的圆瓷缸摆在中央,花坛里还有其他花花草草做陪衬,整个天井生机盎然。
如今这样看着挺孤单的,虽然是老大一棵。
正打量着,忽然听见门口有声响。
苏杏下意识地抬头看看墙上挂钟,才早上十点,孩子们今天提前下课么?
听见门被关上,“小菱小野?”她提着水壶一边浇水一边喊着,“今天这么早?”
“他们还在上课。”成熟浑厚的男性声音提醒她回来的人是谁。




水墨田居小日子 第424回
苏杏动作一缓,回头看向走廊那边,果然,一道颀长的身影缓缓出现在玄关口,气息肃冷。
“你回来了,我还以为小菱小野的老师今天请假可以跷课。”她笑笑说,壶里还有一点水继续浇完它。
柏少华默默地看她两眼,“有人轮班,不存在请假一说。”他从小到大就没跷过课。
浇完最后一滴水,苏杏把小水壶放回原位。
“偶尔让他们尝尝也无妨,其实跷课蛮爽的。”她以前生病请过假,那种忙里偷闲的感觉让她一有点感冒就想递请假条,亏她控制力好。
“我以为跷课是逃课的意思。”终于出现代沟了么?才相差六岁。
“个人理解吧。”苏杏不强求他的认同,径自来到他身前,“今年冬至怎么过?小雪约我去点心店一起吃火锅,我本来打算带小菱小野去凑热闹。”
如今看来不太可能了。
“昌叔今晚回餐厅,先陪他吃一会儿你再去赴约?”柏少华看着眼前态度如常的小女人,眉头轻蹙。
总觉得气氛有点不对。
“中途去没意思,没事,我跟小雪说一声就好。”苏杏拍拍衣裙,抬头方发现他在打量自己,“怎么了?”
“你还为那天晚上的事生气?”当时走得突然,没来得及跟她好好沟通。
苏杏先是一愣,随即斩钉截铁道:“绝对没有!这事你是对的。只不过,最好别把孩子教得轻视生命,毕竟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当然,如果确定对方是坏人,你们又有能力的话爱咋咋滴……”
她是支持贩子死刑的,虽然有很多人反对这一点。
如今自己的孩子被人盯上,她恨不得把天下所有贩子千刀万剐,被判几年就能出来的垃圾不如私下解决来得痛快,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话。
“你……”
柏少华正想说什么,苏杏已经伸手搂住他的腰,“对不起,我应该相信你的。”他身上有些淡淡的清新味道,隐约有一丝水气,渗入她的脸庞凉凉的。
这些年,他每次出远门回来身上都有这股味道,应该是回来之前洗过澡了。
那股清香掩盖着另一种味道,是什么她就闻不出来了。
1...120121122123124...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