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胜利前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火树
又跑了一天,又累又饿,可就在休息时,突然被几十个马匪团团围住。他们根本就没来得及反抗,就被缴了械。
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们听不懂这帮马匪在吼叫什么,可马匪们只是把他们身上的武器弹药和食物全都搜走后,居然主动离开。让已经做好牺牲准备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这一带的马匪也是有地盘性的,先前抢走他们东西的那帮马匪控制着这一带的地盘。至于说为什么没立即杀掉他们,有着各种原因,但具体是为什么,至今已无从得知笔者估计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过于得罪红军,毕竟,当时除了国民党外,红军算是最大的势力,至于军阀,呵呵能跟官家勾结的土匪,地盘岂会如此小,如此偏远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红军主力刚走不远,他们怕得罪的太彻底,会惹来红军不顾一切的报复。而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中央红军过草地时,由于民族政策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结果,打压一批,拉拢一批的作用下,使得他们不敢杀红军。但他们又想得到红军的武器来扩大自己的武力,所以,他们只敢抢,而不敢杀。
挖了些野菜,用那帮马匪不屑于带走的一个被挤压的有些变形的钢盔,煮了顿野菜吃,大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继续出发。
这次,大家可不敢直接去追赶主力,而是决定继续绕道。
这一绕道,居然在接下来的一天一夜里没有任何事但是当太阳照常升起后,他们刚睁开眼,就发现十几个马匪正怪笑的看着他们这是进入了另一伙马匪的地盘了。
等这帮土匪搜身无果后,对他们吐了口口水就走人了这算是第二次被抢。
然后,走了一天,黄昏时,他们又被抢了。
第三次被抢后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在挖野菜时,又被另一伙马匪抢了按地盘规律来分析,此时,他们应该进入了还没有分出高低,处于混乱中的地盘上,所以,接连被抢很正常。
这次,马匪一看他们居然在挖野菜,就愤怒的咆哮几声,连搜身都没做,直接走人。
等他们胡乱吃了几口野菜,喝了点汤,累的直接倒地就睡,还不到两个小时,国民党一个骑兵派就悄悄围了过来。也许是接连被抢,让众人觉得愧对红军二字,异常羞愤之下,一个脾气暴躁的战士趁敌人下马来绑人的机会,顺手拿起一根燃烧的木柴棍就跟敌人拼命,旁边的红军战士也趁乱跟敌人拼命。但敌人是他们的数倍,又有充足的准备,最终,董二哥和周宝玉等五人被活捉,另外的战友,不是当场被打死,就是因为受伤后被国民党骑兵拉到一边给枪杀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让人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个国民党骑兵排用绳子把他们五人捆绑,连成一条线,带走。
走了大概七、八里路,来到一片不大,树木稀少,但野草茂盛的地方,升起篝火,做饭休息。
几人被圈到一棵大树下,用绳子捆着,然后,敌人就不怎么在意他们了,自顾自的吃喝休息。
几人本身就被捆绑,现在外面又加了一圈,更是难以挣开绳子。可就在他们都死心的时候,却万万没想到,周宝玉居然挣开绳子了突击连是特种部队性质的,要是连如何挣脱捆绑在身上的绳子的方法都没有,那就太对不起大家的期盼了。
一开始,众人为了防止敌人在休息前来检查,根本不敢让周宝玉帮自己解开的绳子。
好不容易熬到敌人纷纷休息了,大家正准备行动,却没想到,有两个敌人居然走过来,在他们身边几米外的的树下休息,摆明了是看守他们的。
等啊等,终于等到一个家伙睡去,另一个家伙也混混欲睡时,大家赶紧一个一个帮着解开身上的绳子。就这,被解开的还不敢行动,乖乖等着,以免被敌人发现。
等到下半夜,就在那两个看守都靠着树干打瞌睡,众人正要解开最后那一圈绳子,打算趁机溜走时。万万没想到,正前方突然传来了枪声,立马就有人中枪惨叫。
敌骑兵的反映也快,立马还击。尤其是那个排长,一看到就只有十几个人偷袭自己,顿时火冒三丈的咆哮着,亲自带着最少一半骑兵去追击。
周宝玉等五人听的大喜你们这怒气冲天的一走,一时半会肯定回不来,更有利于我们开溜。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那个骑兵排长居然如此心狠手毒。都气的要喷火的追了出去,居然还不忘他们五个,追出去一段路后,居然派人专门回来传令把这周宝玉等五人干掉,剩下的人立即上马,从另一边去围堵偷袭者。
眼看着自己就要被枪毙了,几人心里后悔的要死要是在解开绳子的时候跑了就好了,现在,被敌人用枪口指着,想动都动不了,只能任由敌人强杀。
眼看着敌人举起枪,只等一旁那个军官下令,就扣动扳机的时候,异变再起。
从他们身后的林子里,突然响起大批枪声,几个执行者立即就被干掉了三个。
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却见林子里突然冲出几十个汉子,前面的人拿着枪在射击,后面的人则拿着大刀、长矛,有的甚至拿着杀猪刀,冲过去就杀敌。
周宝玉一看这场面,第一个装死,别人一见如此,再想想,急忙跟着装死。
看着他们混战在一起,正在装死的五人大喜过望,赶紧解开绳子开溜。
可惜,这股解救了他们的袭击者显然不是游击队,也跟红军没什么关系。见他们五人被绑着,各个闭眼,一副出气多进气少,离死不远的惨样,一时也就没怎么在意。可陡然一看到他们生龙活虎的逃跑,吓了一跳,立马不干了,怪叫着追了过来。
枪声、怪叫声吓的周宝玉脑袋里一片空白,眼睛紧紧地盯着跑在前面的董二哥。最后,不知从哪冲出一匹马,董二哥一把跳上马,顺手捞起周宝玉就绝尘而去。
一口气跑了不知道多远,等两人停下,回头一看,不仅敌人不见了,就是另外三位战友也不见了。同时,周宝玉这才发现,董二哥身上在流血
后面的事就不用多说了,从董二哥一见到张青山,心里的石头一落地就断气的情形看,这董二哥显然是担心自己死后,周宝玉一个人在这大平原上肯定活不了多久,所以,提着一口气陪伴着周宝玉。
而周宝玉显然也猜到了他的意思,更明白自己无法独自活下去,所以,他也自暴自弃,死不死的,就看天意吧。所以,干脆陪在董二哥身边。
直到碰见了孙志平他们,然后,跟张青山见面时,才让他把忍在心头的各种情绪一股脑的用眼泪宣泄出来。
众人听完后,纷纷感叹这世道之乱,简直是不给好人一条活路张青山见大家很是活跃,纷纷发言,对如今的世道表达着强烈的不满,顿时就觉得这堂政治思想教育课没白上。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等人很快就会狠狠地亲身体验一下周宝玉的经历
向胜利前进 第两百二十四章 大意了
“宝玉,你说我这伤到底好了没”
周宝玉本身就很机灵,加上对张青山心存感激,他在突击连与其说是通讯兵,还不如说是张青山的警卫员。这一年多下来,两人的配合那是相当的默契,很多时候,张青山根本不用去说,往往只要一个眼神,一句话,周宝玉就能精确的明白其中的真谛。就如同现在这样,张青山边轻柔着自己伤口上结疤的伤口来止痒,边随口问了个相当于闲聊的问题。周宝玉想都没想就回道“应该差不多了。要不,我扶你走走,检验一下”
张青山笑了果然还是那个机灵且跟自己配合默契的周宝玉,自己一句话,他就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下地一走,还真别说,伤势确实好了很多,虽然还无法过于用力蹬腿,也不能跑,但不靠拐杖和别人搀扶,随便走走,还是没任何问题的。
就在张青山走来走去,为自己的伤势日渐恢复而高兴的时候,见孙志平和周平联袂而来。
“老张,你这身体真是太好了,这么重的伤居然能好的如此之快,实在是让人没话说。”
张青山当然知道,这是周平在拍自己马屁虽说是割掉一点肉,但毕竟没有伤筋动骨,这都过去快十天了,能稍稍地走走也不是太稀奇的事,哪怕张青山的身体确实很不错。可他心里还是很高兴,尤其是他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不用拐杖,就是天大的喜事,对于胜利走出草地而增加了极大的底气打不过,咱还能飞奔跑路,杵着跟拐杖算怎么回事
面子是别人给的,却是自己掉的。
“呵呵老孙,你就别挖苦我了有事”
“有些同志做的伪装服上的野草野花已经枯萎,同志们刚才又采集了一大堆,可有的人还是不太熟悉做伪装服的细节,想请你再去教他们一下。”
张青山点点头,含笑的看了身边的周宝玉一眼。
要不说周宝玉机灵了,这不,张青山仅仅是看了他一眼,他就知道意思。
“孙队长,我对做伪装服也很在行,你看我能不能去看看”说完,他还补了句“我要是做不好,再来请我大哥去,也不耽误。”
“那可太好了。”
两人说笑着就走了,只剩下周平和张青山,让张青山立马就明白孙志平过来不过是陪伴性质,真正有事的是周平。
“老周,大家都是自己同志,有事你就直说嘛,跟我客气就见外了。”
“这不是怕你忙嘛。”周平笑着随口回了句,掏出包烟。等两人都吸上烟后,周平小声道“老张,我记得你说过,要是大家的粮食平均下来,少于二十五斤的时候,就必须开始严格控制下来。刚才做早饭的时候,我悄悄地查了查,估算了一下,现在,每人背负的粮食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了。你看,下一顿我们是不是开始控制大家的口粮”
在目前这种没有补给的环境下,又还有这么远的路要走,粮食自然是最重要的,比武器弹药还重要一些,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这些天,大家可是美滋滋地吃了几顿不加任何野菜的干饭,各个都被养的精神十足,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不能任由大家现在就把粮食给吃光了。
“你跟老孙商量过了吗”
“恩商量过了,他也同意,不过,他说你是队长,这事,最终还得你来决定。这不,我就拉着他来跟你商量。”
张青山想了想,叹了口气,道“是到了控制口粮的时候了对了,除了青稞粉外,还有多少炒米和罐头”
长征一队中的战士都是南方人,习惯于稻米,对于青稞多少有些吃不惯。
“同志们的思想觉悟都很高,知道炒米虽然比青稞好吃,可都想把好东西留在最后,基本上没动过。倒是罐头,原本你带来了八个,在那个小山谷里从敌人那儿找到了十五个,加起来总共二十三个,除了一路上消耗掉的,现在还剩下十七个。”
“恩”张青山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点点头,道“这样,让同志们从现在开始,沿途收集野菜从下一顿开始,控制大家的口粮,不过,一开始不要放大量的野菜,要慢慢适应”
“可是这样的话,消耗也是很大的,我看,干脆和以前一样,大部分野菜加少量青稞。”
“老周,你不要只盯着你那一摊子,得看看现在的环境。”张青山对周平笑道“我估摸着,接下来的路,恐怕会碰到很多马匪,大家随时随地都得做好长途转移的准备,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要是吃的跟不上,会出大问题的,所以,我才建议慢慢来,一点一点地减少野菜和青稞的搭配比例。”
周平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点点头。
“还有,现在队伍里就剩下老田和那个左手臂被子弹打伤骨头的战士,你每餐给他俩加点菜”稍稍沉吟了一下,道“每餐给他们半个罐头,算是给他们补充营养了。”
“老张,你这身子骨也没好利索,我看这样吧,每餐一个罐头,你们三个一起补充营养。”
“我就算了,都能走了,就不用补充营养了”说着,他直接向外走去“就这样,我去看看同志们编的怎么样了。”
周平知道,张青山这么急着离开,是不想搞特殊化,更不想就这个话题产生争论。看着张青山的背影,他微微点头,心里有些钦佩张青山这个干部的思想觉悟,但也仅仅是有点佩服,因为这种思想觉悟,很普遍。
有了上次编伪装服的经验,这次,大家快了很多,仅仅一个小时左右,大家就再次集合,出发。
在大家看来,已经甩掉了先前碰到了那个敌骑兵营,所以,哪怕明知现在正行进在众多马匪的地盘上,他们的心态也放松了很多大家都是军人,主要对手也只能是军队,对于马匪,大家打心眼有点看不起他们。所以,大家依旧把老田的担架连接在马匹上拖着。
这一路而去,地上自然留下一道深深地刮痕。
而张青山他们都没有跟马匪打过交道,不明白这样明显的刮痕落在马匪的眼中,那不仅仅意味着他们的行迹暴露,更多的是表达着他们拉的是好东西马匪可不会认为拉的是伤员,只以为不是武器弹药,就一定是粮食。当然,在马匪的眼中,他们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如此明目张胆的拉着好东西从他们眼皮子底下而过,这也太不给面子,被抢了也活该,谁让张青山他们“不懂规矩”。
于是,马匪便盯上了张青山他们,并顺着刮痕一路追了下来。如此一来,两边想不起冲突都不可能了。好在这一带属于一股五、六十人的马匪的地盘,别的马匪不好也不敢捞过界地盘就这么大,此地又处于偏远地区,马匪们平日里除了枪放牧到此的牧民的牛羊,偶尔抢一下从此地绕道而过的走私犯,基本上也没什么别的东西可抢,所以,五六十人的马匪帮派,在方圆几百里内已经算得上是大势力了,再多的话,也养不活了。
张青山他们既没有地图,也没有向导,一路上把主要精力都关注在前面的他们,根本没有察觉到已经被本地马匪盯上了,就更不会知道,那股悄悄接近的马匪,已经把动手抢劫的地点都选好了。
一路上别说碰到敌人,就是人影都没见到一个,无比平安顺畅的来到一条河边他们还以为这都是自己的运气好,却不知,这个“运气”是屁股后面那股马匪一路保护他们的结果这股马匪眼中的“肥羊,”又岂会允许别的马匪来分一杯羹。
黄昏时分,长征一队来到一条河边。
土匪把这条河叫碎石河,极具平原小河的特色河面宽,河岸窄,河水浅。河面宽约十米,河岸的宽度就两米左右,河水最深处也就没过小腿而已。
走了这么些天,第一次碰到河流,众人都高兴坏了,纷纷冲到河边去洗脸,很快,有的同志就不满足于洗脸,开始相互浇水,渐渐地,有的同志兴奋过头,也没多想,边脱衣裤边呼朋唤友的要下河洗澡。
好在张青山经验丰富,正卷着裤脚站在河水里用洗脸帕洗脸的他,一看到大家的行动,吓了一跳,赶紧制止大家的鲁莽行为。
“都脱衣服干什么”
“队长,我们想洗澡。”
“不行,决不能在这里洗澡。”
一听这话,同志们不干了,纷纷嚷嚷起来。
“为什么不就是洗个澡嘛”
“是啊,要连洗澡都不许,这管的也太多了点吧”
从这些话语中就可听出大家有多不满,只是碍于军纪,不敢公然反抗而已。以至于连孙志平都走过来,小声劝道“老张,同志们有十多天没洗澡了,身上都发臭了。今儿好不容易碰到河水,你就让大家洗个痛快吧。”
面对孙志平委婉的抗议和请求,张青山想都没想,直接摇头
向胜利前进 第两百二十五章 碎石河之战(一)
“同志们,说实话,我比你们谁都爱干净,也早就想好好地洗个澡,解决一下个人卫生。可问题是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别说在河里洗澡,就是淋雨洗澡都不敢。”
稍稍停顿了一下,见大家都直起身看过来,他继续解释道“大家摸摸河水,感受一下河水的冰凉程度,再抬头感受一下这风吹的有多冷,我们就能想象得到,现在我们是能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可洗完后,大家十有八九都得感冒发烧,偏偏我们身边别说医生,连个治疗感冒发烧的药都没有。那么,一旦感冒发烧,接下来的路还走不走所以,同志们,不是我张青山不近人情,而是现在的情况不允许。所以,大家也别恨我,还是尽早洗漱一下,抓紧休息。”
见同志们的高兴劲一下子就没了,虽然很听话的纷纷穿上衣服,可人人面露不爽之色,孙志平赶紧大声补充道“同志们,队长说的在理,大家执行就是了。不过,大家要是真觉得身上发臭,还是可以用水适当的擦洗一下身体,但不能脱衣服。而且,先说好了,必须得先生起一堆火,以便于大家擦完身体后,马上穿着衣服到火堆边烤火。要不然,真的感冒发烧了,可就麻烦了。”
这话立马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很多人连脸都不洗了,直接回到岸上,把沿途收集到的干牛、羊粪拿出来,生火虽然不能直接洗澡,但考虑到张青山刚才说的情况,谁都知道该怎么办。现在,能擦洗一下身体,总比继续让身上臭满汗味来的舒坦吧
张青山用河水擦拭了一下身体,感觉清爽多了,扭干洗脸帕,站直,感受一下河风,顺便扫了眼河对岸,却猛地感觉到哪儿不对劲,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河岸,好像觉得找到不对劲的根子了,却又说不出个具体。再看看河对岸
来来回回扫了三遍身后的河岸和河对岸,总算是弄清楚问题出在哪儿了身后的河岸河的右岸地势相对于河对岸要低的一些。从张青山现在的位置看,右岸是往上十来米是一个斜度为五、六度的坡度,他站起来,目光所及处全是一马平川,甚至看到了视力所及的地平线。可河的左岸,却是一个土坎,高的地方有两米多,最低的地方也有一米左右,而从他现在的位置上,仅仅只能看到土坎。
哪怕是面临相同的环境,换成一般老百姓,根本就不会在意这点算不上事的小问题。可在张青山眼里,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要是我们在右岸扎营,深夜要是有相同数量的敌人潜伏着接近到三四十米的地方,突然冲过来的话,恐怕还不等大家跑到河对岸,就损失大半了,最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但要是我们把营地放在左岸,相对来说,我们最少能保证,敌人从右岸攻击营地的话,他们至少得先趟过这条河,如此,我们不仅能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还能保证敌人趟过这条河的时候,得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剩下的敌人根本就不敢再从对面进攻。而且,从地理位置上说,左岸比右岸高一些,不仅有利于观察,还能有利于射击和掩护。如此,最少能保证左岸对右岸的优势。至于敌人从左岸的另一边发起攻击的话,我们至少可以事先把主要的防守精力放在这一面。
想到这儿,张青山不由得用目光仔细寻找,可找了半天也没见到哨兵。还以为是伪装服起了作用,张青山心头欣喜之余,不得不开口询问负责安排侦查放哨的孙志平“老孙,我们的哨兵放在哪儿了”
孙志平听的就是一怔,旋即一拍额头“哎呀怪我,怪我。一见到小河,我这心里一激动,居然忘记安排这个了老张,回头我对你检讨,现在,我马上去安排。”
“算了,我们还是别打搅他们。这么多天了,同志们难得高兴一回,就让他们多高兴一下你洗好了吗”
“好了。”
“那行,我们俩到河对岸抽根烟去”
来到河对岸,眼前是一马平川,在远处,估计最少有二十多里路的地方,才出现了几座凸。再回头看看右岸来时的路,立马就有登高望远之感事实上最高处也就高个两三米,可在这大平原上,目光所及,一马平川,这种登高望远之感悠然而生。
都是军人,看问题也都是习惯性的从军人的角度出发。孙志平来回看了一遍后,砸吧一下嘴,道“看来,今晚我们得在这边扎营。”
“我叫你到这儿来,就是想到了这个问题。”
随后,两人也不说话,席地而坐,就这么抽着烟,静静地看着河水里嬉闹的同志们有些事,只要提醒一下就够了,都知道该怎么办,说的太仔细,反而会伤了和气。比如说,孙志平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营地安全,要是张青山说他现在该把警戒的重点放在左边,如何如何安排部署,就算孙志平在怎么大度,心头也会不快。反倒是等孙志平安排部署完,张青山巡视一遍的时候,指出哪儿不足,哪儿需要加强,反而让人容易接受,这不仅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本事。军人,就服比自己本事大的人。
一根烟就要抽完的时候,孙志平用手指把烟头往河水里一弹,平静的说“老张,我刚才仔细想了下,你觉得我们要是分出小部分人到右岸去,可以不”
张青山不解的扭头注释着他。
“主要是我觉得,如此一来,敌人无论是从左岸还是右岸对我们发起冲锋,另一边的人都会起到接应的作用。这样的话,最少能保证不会出现全军覆没。”
这个时候,就是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况且,军人谈论部署时,都会比较直接的说出来讨论的是公事,大家拍桌子争论都很正常,私下里大家还是好朋友好兄弟,反倒是在公事上搞太多的弯弯绕绕,注定会弄巧成拙,好事都有可能变成坏事。所以,张青山毫不客气的摇头指出“这样就等于分兵把守,绝不可取。”
见孙志平看过来,张青山继续解释道“一来,我们的人数本来就少,要是集中兵力跟来犯之敌拼一下,还有胜利的希望,可要是一分兵,哪怕对方来的人比我们少,攻击我们其中一点,我们都得吃大亏;二来,要是敌人同时攻击两边,我们两边的营地不仅不会出现互为犄角之事,甚至可能会互为累赘。基于这两点,我觉得分兵扎营不可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