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抗日之战将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尘土nn
“太好了太好了”
小鬼子的司令官在指挥部内高兴的喊着,他从来就没有这么高兴过,廖凡死了,他最大的对手终于死了,他怎么能够不高兴。现在应该担心着急的是新三十三军,而不是他。
很快,廖凡死亡的消息传到了河北和绥远日军指挥官的耳朵里。
原本还在考虑如何解决新三十三军对长城一线的日军绥远司令官跟山西的小鬼子司令官一样高兴,因为他们的机会来了。同样河北的日军司令官也认为他们再次攻占井陉地区的机会来了。
原本山西的日军处在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现在应该说太行山处在他们的包围当中,相比中国各部队之间派系林立,而他们更要团结的多,所以这是日军拥有的优势。
一天之内,河北,山西和绥远的日军开始向新三十三军发起了反攻。
开始的时候,胡国山的部队一路向西畅通无阻,除了遇到零星的抵抗之外,留守在各据点的伪军可见到新三十三军的部队来了,就排着队出来投降了。
部队再一次向一个据点发起进攻的时候,胡国山派出的部队竟然强攻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带队的团长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劲,立刻派出了侦察兵侦察周围的情况。
不侦察不知道,这一侦察还真的把带队的团长给吓了一跳,因为日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到了他们的两翼,再有一个小时,他们就被日军给包饺子了。
带队的团长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他立刻下令进攻的部队全速撤退。当然撤肯定是来不及了,而是逃跑,以最快的速度向阳泉逃。
部队没有了编制,但是士兵知道阳泉在哪儿,他们团长告诉他们,等到了阳泉在集合。
向西进攻的两千部队真的像是放羊了一样,撒丫子就跑,再不跑小鬼子就追上来了。辛亏他们是逃跑的,而不是撤退的,在回到阳泉把部队集合起来的时候,他们只损失了不到两百人。
如果要是有秩序的撤退,小鬼子装甲车的速度可真的比他们两条腿要快,大部队包围了,损失的不只是两百人,他们这两千人都有可能被小鬼子给吃了。
前线部队撤回阳泉之后,胡国山立马得知了情况。他并没有责备自己手下团长命令部队以这样粗暴的方式撤回。相反在战场上能够做到这样当机立断,说明这个团长在危急时刻还没有慌神。
现在胡国山可没有机会搞清楚日军为什么突然这么反常,不是他们进攻小鬼子吗小鬼子怎么突然这么嚣张起来了,难道是来送死了。
平时一向大胆的胡国山,这次可被小鬼子给唬住了。小鬼子司令官不是傻子,肯定不会让自己的部队前来送死,这中间肯定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小鬼子真的想趁胡国山他们在阳泉立足未稳,小鬼子想一举夺回阳泉。
在小鬼子还没有摆开架势进攻的时候,胡国山给赵才柱发了一封电报,让他赶紧把部队排放阳泉,以防突变。
可是等了一下午的时间,胡国山也没有见到小鬼子发动进攻,更没有包围阳泉的意思,这让胡国山越来越搞不明白这小鬼子的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
既然小鬼子不进攻,胡国山也正好有时间布置阳泉城内的防御,胡国山已经认定,小鬼子不管耍什么花招,肯定夺不回阳泉了。
当然在没有搞清楚小鬼子要干嘛之前,胡国山也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就这样相互看着,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
直到深夜的时候,胡国山从接到了来自大同和井陉的电报,这时候的胡国山才知道小鬼子为什么这么胆大妄为了。
为了防止另一路部队被日军给包围,胡国山安排通讯兵联系他们,让他们连夜撤回和顺防区之内。
按理说,以区区小鬼子一万多人的兵力,胡国山他们一个师足够跟日军打一场大仗,趁机把小鬼子给消灭掉。但是胡国山并没有动,因为他在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井陉地区的防御问题。
上次战斗,马万忠师差点被日军给赶出井陉,虽然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马万忠师的战斗力已经得到了提升,但是还不足以抗衡日军在河北的全部主力部队,而且日军在河北的兵力以装甲部队为主。
所以胡国山并不想让部队被山西的日军给拖住,他要损失预备好部队支援井陉的作战。
在北方的大同,因为李为民的部队攻击长城一线受挫,傅宜生的第七集团军也停止了向绥远地区的日军施压,撤回到了包头。
日军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了近五万人的兵力向大同发起了进攻,在大同,就连老百姓都感觉到了大战来临。在大同的街道上很少看到有行人在走动。
一场大决战在大同拉开了序幕,所有军队都投入到了大同的防御中。就连李为民也带病感到了指挥部。
“咳咳咳,小鬼子这是来者不善呢”李为民感受了压力,一时间忍不住,不停的咳嗽着。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六百六十七章 日军的反击
大同指挥部内的气氛有点紧张,日军的主力已经从三面向大同合围了过来,虽然新三十三军已经准备了作战物资,但是关于廖凡的消息再一次被推送到风口浪尖上。
潜伏在大同内的日军特务再一次把廖凡已经死亡的消息在老百姓当中传开了,但是在黄长生的强制命令之下,部队里没有战士敢谈论廖凡。
但是随着流言的传播越来越光,战士们虽然不说这件事情,但是他们心里越来越明白,恐怕廖凡的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日军主力从三个方向向大同围攻过来,小鬼子也很明白,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道理,虽然他们在人数上对大同的部队占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他们还有装甲部队,但是要真的跟新三十三军拼起来,必定是两败俱伤。
所以日军决定先散播关于廖凡死亡的消息,动摇新三十三军的军心。
黄长生和李为民当然也知道现在大同城内再一次刮起了关于廖凡死亡的风,虽然在部队当中被压制住了,但是一旦他们在指挥上出了问题,被小鬼子挫败一次,这个问题就会立刻变得尖锐,直接把前线的部队给捅出一个大窟窿,就像是撒气的气球,迅速干瘪下去。
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廖凡,只要廖凡能够醒过来,站在战士们面前,一切谣言都会不攻自破。但是现在医生都不能保证让廖凡醒过来,他们又怎么能够让廖凡站在战士们的面前。
大同的情况不算危机,但却是有点外强中干的意思了,只是因为没有廖凡的支撑。
“小鬼子肯定不是来给我们贺喜的,我们必须要打好这一仗,要不然我们的处境可就要急转直下了”
黄长生看着面色还有点苍白的李为民,他心里也有点紧张,他们特战旅的作战方式跟大部队的大作战方式完全不一样,现在他要安排大同近四万人的部队,有点心有余力不足。
不过有李为民在这儿,到时候让黄长生稍稍心定了一下,但是他还是担忧,部队打不好这一仗,让小鬼子趁虚而入。
“我们现在面对的日军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万多人,估计这几天日军还会往前线增派兵力,我们面临的压力不小”
如此大规模的防御战,李为民心中底气不足,俗话说百密一疏,他担心的就是这一疏,让小鬼子给钻了空子,四万大军的溃败可是很“壮观”的。
“只要小鬼子不把大同给包围了,我们从后面的物资和兵员就可以送上来”
在大同日军只是从三面围住了大同,在大同的部队后路并没有被日军给断掉。主要是日军虽然有在兵力上有优势,但是他们却不敢分散兵力,担心被中国军队给各个击破。
尤其是绕过大同的部队,可能会腹背受敌,遭到中国军队援军和大同守军的两面夹击,要是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大同,绕过大同的部队只有死路一条。
为了集中兵力,消耗新三十三军的有生力量,日军决定在大同的正面摆开阵势跟新三十三军决一死战。至少日军有装甲集群的优势。
“日军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我们的情况,所以不敢冒进,刚刚老胡和老马那边也都送来了消息,他们也遭到了日军的攻击,看来这次日军是要吃定我们了”李为民说道。
现在整个新三十三军从西,北,东三面遭到了小鬼子的进攻,能够真正威胁到太行山的只有河北的日军。河北的日军如果要真的集结兵力,不会比大同所面对的日军兵力少,而且马万忠师也人马顶多在二万人,防守的区域比李为民防守的区域要大,所以这三面,数着东面马万忠的部队压力最大。
当然他们根本就不担心山西日军对胡国山师的进攻, 要担心的应该应该是山西的小鬼子,兵力不如胡国山师,还主动招惹胡国山。别看胡国山平时五大三粗的没有一个认真的样子,但是在军事问题上,他可是心思缜密。
李为民和黄长生目前最主要的就是要顾好自己的部队。
“我们这儿的事情是不是该告知一下廖大哥”李为民问。
李为民摇摇头“不能告诉廖大哥,现在廖大哥刚回去,我们再把他匆忙的叫回来不合适。”
现在大同地界上,能够通知的部队,黄长生已经安排通讯兵通知下去了,所有的部队都已经戒严,为了就是防止小鬼子的部队搞偷袭破坏。
尤其是应县作为大同后方补给线上的重要县城,是连接太行山,大同和山阴的只要转运站,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一旦出了差错,很可能大同和山阴的物资供应就断了。
物资齐全后方安稳,李为民和黄长生做好了跟小鬼子决战的准备。
至于远在井陉的马万忠可就没有了胡国山和李为民这么轻松的担子,上次日军进攻井陉,他们能够安全脱困,全仗着沈正文带着护矿队的弟兄们深入敌后,让小鬼子才放弃了进攻。
也正是因为护矿队的转战千里,让护矿队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了下了几百名战士。
虽然近期护矿队已经在招兵了,但是时间太短,护矿队已经很难在形成之前强大的战斗力。不过护矿队敢打敢拼的个性倒是让马万忠和小鬼子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河北的日军对井陉矿区可以说是志在必得,虽然上次主动撤了,让他们损失了很大的兵力,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回去之后的日军可谓是厉兵秣马,准备在一次跟井陉地区的新三十三军来个你死我活。
这次日军准备齐全,为了能够不在出现上次的情况,日军参谋本部还特意给河北的日军补充了兵员更新了装备,这次日军真的可以说是有备而来。
对于马万忠师来说,在得知日军进攻之后,他们防守的重点还是放在位于井陉矿区以南的正太东线上,至于井陉矿区以北的防线,日军必然会进攻,但是主力部队必然也会压在井陉城上。
井陉自战国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打了几千年,用尽了各种并发手段。
然而对双方来说,现在是属于他们的战争,只有一方彻底倒下,另一方才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稳的生活下去。
马万忠同样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他并没有死心眼,而是布置好了防线,静等着日军的进攻。
山西的日军首先发起的反击,但是真正的大规模进攻还是从河北开始的。日军的装甲部队作为开路先锋,对马万忠布置的第一道防线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小鬼子的坦克是最嚣张的,虽然新三十三军一早准备的飞雷炮可以说是神器,只要命中一颗足够把小鬼子坦克给打趴窝了。然而飞雷炮有飞雷炮的缺点,装填速度慢,不能进行精确的打击,而且是在平原地形上跟日军坦克作战,只要小鬼子的坦克加足了马力,飞雷炮的作用根本就体现不出来。
让马万忠师的士兵高兴的是在李为民师装备完火箭筒后,他们师迎来了第一批火箭筒,虽然还不足马万忠师一半的数量,但是对前线的战士来说足够了。
日军坦克如此的肆无忌惮的冲锋,想一鼓作气撕开马万忠布置的第一道防线,然而趴在战壕里的战士们早已经准备好了火箭筒,瞄准了冲进射击范围之内的坦克。
新三十三军造的火箭筒虽然威力小,射程近,但是对付小鬼子的薄皮坦克足够了。
在靠近阵地还有三十米左右距离的时候,战士们突然从战壕里爬起来,用早已经装好弹药的火箭筒对准了日军的坦克。
“轰轰轰”
随着爆炸声响起,日军的坦克变成了火棺材,瞬间就丧失了动力,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一开始的时候,坦克被炸毁,小鬼子根本没有在意,毕竟如果是他们在守阵地,他们也肯定会想办法第一时间摧毁坦克这种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武器。
也正是小鬼子一开始没有重视,在阵地前开始传来频繁的爆炸声,不只是小鬼子的坦克,还有装甲车,都成了火箭筒照顾的对象,在前沿阵地三十米左右的距离上,有二十几团火在燃烧着,这都是被摧毁的坦克和装甲车。
日军在撤退以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装甲部队损失太惨了,这么多坦克和装甲车成了废铁,小鬼子有点不敢相信。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国人已经可以这么轻松的击毁我们陆地上最强大的武器了吗”
日军前线指挥官可能是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现实,新三十三军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变得有点太强大了。他分明记得上次进攻井陉的时候,他们的装甲部队,让新三十三军吃了一个大亏。
可如今面对同样一支部队,进攻变得如此艰难,这可让小鬼子的变得恼火。殊不知小鬼子在加强作战力量的时候,中国人也在用自己的智慧改变着自己,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拼的还是双方的智慧。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六百六十八章 无名英雄
马万忠已经在小鬼子手里吃过一次亏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他不可能在重蹈覆辙,这次面对河北方向日军的疯狂进攻,马万忠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了情况。
对于日军的反扑,李凌飞已经从电报当中了解到了情况,他已经给刘春刀发了电报,让刘春刀派出两个团,赶往井陉听从马万忠的指挥。
目前李凌飞更关心的是大同的战况,李为民生病了,他的部队虽然没有遭到巨大的打击,但长城一线的进攻也是一次失败,部队的士气难免会受到影响。
“廖大哥,你觉得大同会有问题吗”
大同虽然兵力多,已经部署完毕,李为民虽然带病坚持指挥部队,谁也说不准他能支撑多久,万一李为民再次病倒,在大同可就只有黄长生在一个人撑着。
廖俊东已经离开大同四天了,对于大同的部署他并不了解,但是从敌我兵力对比上来看,廖俊东相信李为民师能够保大同无忧。
然而现在廖凡死亡的消息已经传开了,战士们心中沮丧,一股阴霾之气笼罩在新三十三军的头顶上,廖凡死亡的消息传开,可比打了一次败仗对部队的影响还要大。
表面上新三十三军看上去没有丝毫的问题,一旦前线受到一点小挫折,必然会影响到整个部队,大同周围只是作战部队就有四万人左右,只要出现大溃败,这四万人会剩下多少李为民师将成为新三十三军的历史。
随着廖凡的倒下,新三十三军面临着一次巨大的危急。
“长生在大同应该能够镇的住”
大战已经爆发,廖俊东也没有精力放在廖凡的身上了,现在除了西线胡国山的部队不用担心之外,其他两个方向的部队处境都很危险。
“报告,电报”一个通讯兵把电报交到李凌飞的手里。
李凌飞看完了电报对廖俊东说道“胡师长的电报,他说如果需要部队,随时可以从他们师抽调,在阳泉的日军兵力对他们构不成威胁。”
廖俊东摇了摇头,虽然胡国山手中的兵力压小鬼子一头,但是阳泉刚刚被攻破,胡国山的部队在阳泉根本就没有立稳脚跟,如果贸然从胡国山的部队中抽调兵力,恐怕不利于稳定阳泉的情况。
“不行,给老胡发电报,其他方向的援兵我们回尽可能的从驻地内的部队抽调,他们的任务就是稳住阳泉,如果有余力,吃掉他们正面的日军”
思前想后,廖俊东认为,他们跟山西的日军早晚有一场大决战,相比打躲在太原城里的日军,他们还不如先消耗掉一部分日军,这样他们进攻太原的时候,部队伤亡就会小的多。
最重要的是北边大同的战斗还没有打响,谁胜谁负也未可知。至于井陉马万忠的部队,刚刚跟日军交火,如果真的需要援军,马万忠一定会发电报来,他们到时候再派援军也不迟。
当前他们在指挥部内要做的就是稳住当前的形势,虽然他们歼灭不了多少日军,但是也能够保证不让日军在他们手中占到多少便宜。
“那大同那边呢”李凌飞把话题重新转回大同。
大同对现在的新三十三军可是举足轻重,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大同,现在正在稳步发展,这也算是新三十三军防区内最大的城市了。
现在大同的情况看似稳定,恐怕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种假象。
“我相信他们两人能够把这一仗打好的”
防御战他们打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尤其是在大同有李为民和黄长生两位新三十三军资历比较老的军官,面对日军的压力他们一定能够顶住的。
大同李为民师的指挥部里,黄长生,李为民和一众参谋在商量着这次作战方案,他们要尽可能的防线的每一条漏洞给找出来,以免日军找打他们的薄弱点。
就在李为民他们商量方案的时候,一个乞丐打扮的人从城外潜入进了大同城内。这给乞丐对大同熟门熟路,他很快就找到了他的目标所在,然后把一封信从门缝里给塞了进去。
因为大战在即的原因,大同的街道上很冷清,除了巡逻的部队之外,只有两三个行人偶尔路过。根本就没有一个人在意这个看似不像乞丐的乞丐。
城外日军还在不断调配着兵力,仅仅一天的时间,前线的日军又增加了一万人的兵力。日军派出了轰炸机开始对大同到应县的公路展开了轰炸。
为了物资的安全,后勤的战士只能白天休息,晚上运送物资,幸运的是城内有日军的战俘,小鬼子跟本不敢对城内进攻轰炸,说不准一颗就把这些日军战俘全部给报销了。
日军的反击虽然没有取得很大的战果,但是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因为他们的反击并没有让新三十三军大规模的反击,证明了廖凡真的死了。
廖凡死了对山西的日军司令官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就差点上两炷香,在指挥部内好好的拜一拜他们的天皇了。如此一个强劲的对手死了,他们重新掌控山西指日可待。
在日军发起反击的第三天早上,日军终于开始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不只是在河北井陉,大同,山阴和阳泉都遭到了日军的全面进攻。
这一天半个中国都在硝烟中,在洛阳国军有六万人的部队已经投入到了作战中。
国军先头部队最先到达洛阳外围,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这一团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士兵,在大部队到达之后,团长交代完了情况之后,才带着部队撤离了前线,到后方休息。
这一个团的士兵一路奔袭而来,战士们又连续作战,撤离前线之后,又有二十几名战士直接倒在了路上,他们是被活活累死的。
为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他们从二十几岁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的消失在了这久经沧桑的土地上。
这群士兵身上除了他们的武器,只有褴褛的衣衫,瘦弱的身体再也身无长物,连最后给家人的一封书信都没有来及急写,最后他们便化为尘土,与这片大地融为一体。
他们从尘土中来,最后归于尘土。
全团剩下的战士在团长的带领下,把这些士兵的遗体就地掩埋,一个营长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一个门板,要给这些战士做一个墓碑。
“弟兄们,条件简陋,只能用这个给你们做一个墓碑了”
战士们不知道又从哪儿来找来的笔墨交给了营长。
“无名英雄之墓”
墓碑上的正面只有这六个字,但是营长觉得这远远不够,于是他又在墓碑后面写下了一行字。
“虽然他们卑微,但是他们值得你尊重,如果可以请给他们鞠躬,因为他们为这个国家付出了最卑微的生命”
士兵的生命很卑微,包括写这些字的营长,在正面战场上,国军的营长倒在前线上的已经不计其数,他们能活下来,除了幸运,更用他们这些同袍的舍生忘死,活着的人还要把这场战斗继续打下去。
这只是前线上的一个小插曲,相比洛阳城内,很多国军士兵的尸体已经被炸成了粉末,撤回去的士兵还能够找到一处埋葬的地方,在城内的很多士兵已经找不到完整的失守了。
城中的士兵虽然在坚守阵地,但是日军的攻击越来越猛烈,国军士兵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一个满编师还配属一个炮兵团,打到现在还剩下一千多号人坚守着城内四分之一的地方。
国军师长的指挥部已经在日军迫击炮的炮击范围之内,只不过是由于日军并不知道方位,并没有采取行动。
师长掰着指头算着自己手中的兵力,他的警卫营和炊事班都已经派到阵地上,就连通讯兵也缩减到了原来的一半。
“他娘的,我们占的地方就这么点了,要这么通讯兵干什么,留下一半,其余的都拿起枪去战斗”
现在城中最需要的就是援军,虽然他们已经听到了远处自己部队隆隆的炮声,但是他们知道只有他们坚守下去,他们才有机会听到这隆隆的炮声。
如果他们全部阵亡,支援的部队立刻会撤走。他们不只是从支援部队那儿得到希望,支援的部队也从他们坚守中看到希望。
1...258259260261262...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