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战将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尘土nn
缺乏军官仍然是新三十三军面临的很大问题,尽管在太行山驻地和太原已经建立起了培训军官的学校,但是在短期内根本满足不了新三十三军的需要,所以矮个子里拔高个,于是有几个排长直接被胡国山提拔上来当了营长,当然这在新三十三军中已经有过先例,但是这次并不同于以往。
以前部队中老兵居多,部队的战斗经验丰富,而现在下边有些部队呼啦啦的全是新兵,那些排长连一年的战斗经验都没有就升任为营长,这对部队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嘿嘿嘿”胡国山看着赵才柱乐了起来。
“得我知道我要干什么了”赵才柱无奈,两个人已经配合了这么长时间,双方撅起屁股拉什么屎都知道。
“我这个做师长的都忙的不可开交,你这个副师长当然也不能闲着吧,我可是把这些老兵油子都交给你了”胡国山知道跟这些军官开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前胡国山师家大业大,要想面面俱到的管理必然要花费一些时间。
对于李为民跟傅宜生之间的联合作战失败,不管是什么原因,新三十三军必须要谨慎小心,一个失误可能就是成百上千条人命的牺牲,在这场战争中,谁都想活下来,看到战争的胜利,所以每一个指挥官必须要吸取任何教训,为自己的士兵负起责任。
大半个团的伤亡,对李为民来说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虽然相比于以前的战斗,这点伤亡人数根本就微不足道,但是以前是胜利的伤亡,而现在是失败的伤亡。
李为民看着自己被打残的一个团,心痛万分,这个团的团长和副团长全都阵亡,最大的军官只有一个营长,全身伤痕累累。日军为了围歼他们动用了近一个师团的兵力,能够从包围圈里活着出来已经是奇迹了。
“从今天开始这个团就归你管,我不会取消这个团的建制,但是我也不会给你一兵一卒,这个团能不能够在你手里重新爬起来,一雪前耻就看你这个当团长的”
李为民把被打残的这个团交给了自己的警卫营营长,他不能够因为这个团打了一次败仗就把这个团的编制给取消了,但是这个团的军官十人中八人阵亡,他必须要找一个有能力的军官重新把这个团拉起来,然后再恢复战斗力。
“没有人是常胜将军,我需要的是百折不挠,失败了我们可以爬起来,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精神”
李为民对活着回来的士兵大声喊到,他需要树立战士们的信心,一支部队的信心来源就是组成它的一个又一个的士兵,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够成为一支真正的铁打的部队。
入冬,雪花飘零,覆盖了长城内外,世界变成了一片白色,遮盖了战争留下的创伤和污秽,然而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还在继续,为了讨口饭吃的流民从关内跑到关外,又从关外跑到关内,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前路茫茫,随时会被冻死饿死。
李为民战在长城的烽火台上看着北方的茫茫雪域,心中感慨万千,今年他们恐怕没有机会收复那一片失地了,可怜了那片土地上的百姓,恐怕过年还要忍受小鬼子铁蹄的欺凌。
同样失败的傅宜生倒是比李为民要看的开,其实他也不算是看的开,而是习惯了这样子,当初从察哈尔地区一路撤退到包头,然后包头又被敌人攻占,一路败退,也留下了一路的尸首,等白雪化尽,可以看到草原上的白骨皑皑。
这次联合作战如果没有李为民的那一个团在日军的包围圈里,说不准他手底下的一个团恐怕根本就坚持不住半天的时间,现在能够撤退出来,傅宜生很高兴。
“李老弟,战争本来就是这样此消彼长,哪儿只有占便宜不吃亏的,我们跟小鬼子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胜少败多,五个士兵换人家一个小鬼子,这一仗我们用两个人换人家一个,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了”
中国士兵训练不足,装备差,补给困难,这一系列的问题,打成这样,已经让傅宜生很知足了,只不过是没有收复失地而已,等明年天暖之后,他们可以再来一次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七百七十六章 地下工事
整个中国的抗战很不容易,生活在这个年代更不容易,能够在这个年代肩负起这个年代的责任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牺牲的弟兄都在那边躺着呢,也不知道这雪能不能够遮盖住他们”李为民抬着头看着远方。
傅宜生愕然,他早已经习惯了战争中的死亡,不到两千人的阵亡对他来说实在是不算些什么,他不知道李为民是怎么坐到师长这个位子的,一路拼杀过来,对死亡已经是司空见惯,傅宜生的位子真的是尸山血海垫出来的。
“那些弟兄有的我认识,有的我不认识,但是他们九成以上是太行山人,他们的父亲孩子妻子都在背后看着他们,结果谁也没有想到一丈下来连尸首都见不到”
李为民并不认识部队中的每一个战士,但是他相信这些战士都认识他,他们相信自己的师长能够带着他们看到战争的胜利,然而李为民让他们失望了。
“李师长死了的已经死了,你更应该珍惜活着的人才是”
李为民无奈的摇摇头,自从上次病倒然后再回到前线,他整个人有点变了,变得多愁善感,变得更想念那些死去的弟兄们,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也许他真正的开始畏惧死亡。
“有消息了吗”
“没有任何消息,不过我怀疑日军在诺门坎之后,应该在后方修筑了地下工事”
两人谈的是这次战斗失利的原因,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日军是如何把兵力藏起来,让他们没有觉察到,然后在必要关头,然后突然杀出来。
经过一系列情报显示,傅宜生怀疑日军在绥远地区修筑了大型的地下工事,一来是藏兵藏武器,二来是把这些地下工事当成防御工事,防备敌人进攻。
然而这一些都是傅宜生的推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些,也就是他没有找到地下工事在哪儿。
“何以见得”李为民皱着眉头,多大的一个地下工事能够藏下如此多的兵力,而且还要毫无痕迹,如果不知道确切的地点,他们将来进攻还会吃一个大亏。
“日军前段时间疯狂的抓壮丁,有一些村子无论男女老少都被抓走了,去向一无所知”
“男女老少”
这对李为民来说可是一个新情况,绥远地区本来就人口稀少,如此抓壮丁,很可能把当地的一些村子给抓的一个人都没有了。
“对,我的士兵去侦查了,二十几个村子空无一人”
“是不是去逃难了”
“不像,逃难的百姓会把家门跟关上,家里值钱的东西也会带走,这些村子有一个共同点,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院门大开,像是根本来不及关一样”
“看来得好好调查一番了”
廖凡已经下令让他把原因给调查清楚,即便是廖凡不下令,李为民也要找出真正的原因,如果这次不做好准备,下次他们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他可不想再用士兵的生命就冒这样险。
傅宜生在李为民这儿住了两日,趁着天放晴,他赶回了自己的指挥部。而李为民把部队中大部分的侦察兵都派了出去,按照傅宜生给他的线索,去寻找日军在绥远地区的地下工事。
第一场雪结束之后,气温骤降,虽然艳阳高照,但是长城一线上刺骨的寒风让人守着火炉不愿意离开一步。然而战士们却冒着严寒坚持在训练。
“这越往北越冷,你看看这热水,刚拿出室外来不到五分钟就冻住了洗一把脸满脸的冰碴子”
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寒冷完全是两回事,也许是生活在群山的怀抱中,大山用身体挡住了寒风,原本在山中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感觉这么冷,可是来到长城以北,寒风呼啸,穿多少件衣服都像光着屁股一样。
“团长,跟师长商量商量,这几日让弟兄们休息休息吧,这种鬼天气,战士们都要冻伤了,你看看我这耳朵,三十多年都没有冻伤过,昨天带着战士们跑了一圈,回来之后,耳朵就变成了这样”
一个连长来到团部向团长汇报工作的时候,指着自己的耳朵发牢骚,昨天的时候他的耳朵冻伤了。
团长不耐烦的看一他一眼“就你娇贵,你以为你是谁大家闺秀要不要给你安排两个保姆,一个给你端茶倒水洗脚,一个给你暖被窝”
其实团长昨天也去师部提过意见,结果可想而知,刚刚经历过失败,然后听到自己手下的有这样的言论和想法,李为民毫不客气的就把团长给骂了一顿,告诉他这个团长是不是不想当了。
团长没想到今天自己的部下也跟自己发牢骚,直接用李为民的原话说了回去。
“你这个连长要是不想干了就别干了回家抱孩子去吧,老婆孩子热炕头,不用再这儿受罪”
“团长我也就是发发牢骚,你看你,咋还急眼了呢”
“我告诉你,我们师两万多官兵,你看看他们有没有牢骚”
虽然师长把团长骂了,团长把连长骂了,但是李为民不是不知道这样的天气对人身体的影响,如果一天在室外待的时间太长,很可能会造成非战斗减员,但是要想在室内训练,一两百人或者一两千人李为民还可以想想办法解决,但是这两万官兵要想一视同仁,估计别说李为民就是蒋委员长来了估计也很难办到。
“我们的军官又病倒了两个”参谋长对李为民说,“这两个军官是跟着我们一起从南边过来的,这种天气对他们实在是太有考验了”
刺骨的寒风呼呼作响,然而外边战士们一阵又一阵的响亮口号盖过了寒风。
“这是哪个团的训练热情这么高”李为民好奇的问参谋长。
“三团的,今天刚刚换防过来,驻地就在师部周围,负责保护师部的安全”
李为民走到门口,果然看到了是三团的士兵在训练“团长起了带头作用,战士们的训练热情果然高涨,但是这种天气只是靠热情容易伤身体”
虽然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能够磨练人的意志力,但是过冷的天气除了造成冻伤之外,也容易爆发伤寒,这可是在人口密集的部队中,容易传播疾病。
“通知各部队,明天早晚的训练取消,让战士们在室内上课巡逻队仍然要安排”
虽然不能够改变什么,但是最起码在一天中比较暖和的时间里进行室外训练李为民还是能够做决定的。
“对了,你说这么冷的天气小鬼子在干嘛”李为民突然想到了什么。
在这么极端的气候里,小鬼子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有一半的时间暴露在外边,而且小鬼子在这边待了两年多了,肯定有经验。
李为民之所以想到了小鬼子,是因为傅宜生提到了小鬼子挖掘地下工事,这又让他联想起了在太行山廖凡组织挖掘的防御日军进攻的地下工事,当初李为民也在飞虎岭一带挖过。只不过是现如今他们不需要这样的工事,所以李为民就没有再组织挖地下工事。
参谋长看了一眼自己的师长,心想难不成小鬼子真的钻入了地下去当初他们被日军围攻的时候,不得已钻入地下跟日军周旋,现如今难道小鬼子也学会了他们的方法,然后把这个方法用来对付他们。
“在这样的天气下,日军肯定会换防,只要我们盯住他们换防的部队,我们就能够有机会找到小鬼子是不是真的有地下工事”
“对,参谋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出去侦查的士兵一定要注意保暖,这种天气别到时候日军的行动没有侦察到,我们的战士冻死在野外了”
侦察兵有时候为了观察敌人的动向,趴在野地里有可能是几天几夜不会换地方,而这时候碰到这种严寒的天气,人很容易会被动的失去意识,然后不知不觉死在野外,李为民可不想自己的战士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去。
茫茫荒野之中,寻找日军的地下工事谈何容易。日军的防区又不是旅游景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一旦被日军发现,要的不是门票是性命。而且日军地下工事肯定会做的很隐蔽,不可能让人轻易发现,否则一点军事价值都没有了。
半个多月过去了,战士们也陆续传回来的消息,日军是换防了,然而侦察兵跟着跟着日军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最后徒劳而返。
“几千名日军就这么消失了”李为民越来越肯定日军的地下工事就在日军消失的附近。
“师长,根据我们的推算,日军至少七天换一次防,我们跟踪了两次,都是在这个地方跟丢的”
李为民安排的都是老侦察兵,这些老兵都能够跟丢了,这足以证明日军地下藏兵工事的隐蔽,如果没有人引导,他们很难发现具体的方位。李为民还是隐隐的担忧起来,这个地下工事恐怕不只是藏兵储藏弹药那么简单,恐怕还有战略价值。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七百七十七章 喜事儿
要想打开向北的局面,彻底消除日军在北方给新三十三军的威胁,他们必须要把绥远地区的日军给彻底解决,这样以来在新三十三军以西再也没有了日军的威胁,稳固了后方,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前线物资。
如果日军在绥远地区真的扎根了,他们就可以从绥远地区随时南下或者西进,哪怕是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也可以持续不断的骚扰,这样很大一片区域就没有办法安心生产,也必然会牵制新三十三军一批兵力。
而且如果想要寻求国际援助,从北方进入太行山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日军海上力量保存完整,即便是整合中国的全国之力,也没有办法和能力跟小鬼子在海上过过招。
现如今他们已经掌控了长城一线上的防御,如果新三十三军要东进将小鬼子给赶下海去,就必须要把他们后方有威胁的日军给全部消灭掉。后方不安宁,新三十三军根本就无力东进。而现在看的就是李为民能不能彻底把日军在北方对新三十三军的威胁给彻底消除。
如果日军真的跟新三十三军那样开始在地下构筑永久性的军事工事,李为民他们要想把日军给彻底消灭恐怕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就如同太行山保卫战的时候,他们在坚硬的岩石下,小鬼子的重炮都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李为民也担心小鬼子在这儿长久住下,实话实说,小鬼子的战斗意志在世界当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再加上他们自杀式的攻击,如果小鬼子的地下工事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切让李为民不知道还要牺牲多少战士才能够彻底歼灭在绥远地区的日军。
“安排侦察兵,就在这一带侦察,我就不相信这么多小鬼子我们一点有用的消息都侦察不出来”
他们必须要搞清楚小鬼子的动作,否则他们就是摸黑打仗,对敌人都不了解,这种仗打下去吃亏的还是自己。
侦察营的顶尖侦察兵都派往了这一带,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找到小鬼子的工事在哪儿,至于工事的结构,工事的入口在哪儿,这不是他们现在的工作。
就在李为民疯狂的对日军进行侦察的时候,年关将近,中国大地上再一次迎来了最美好的一个节日。然而对廖凡来说这个日子确实最难熬的日子,因为他已经确定日军将要在不久之后要对他发起进攻了。
虽然没有具体的日期,但是从情报上分析出来,日军就在春节的前后对新三十三军发起进攻。部队里也没有了过年的气氛,所有的战士都在抓紧训练,后勤部门也开始准备足够的弹药和物资随时运往前线,再也没有了去年过年之前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味。
“这小鬼子真不让人省心”寸奇把手中的电报交给廖凡随口嘀咕一句。
“国家支离破碎,又是一年我们这些军人本来就是罪人”
国家现如今变成这个样子,本来就是他们军人的责任,军人没有把国门看好,让小鬼子吞下了大半个中国,他们这些人还要苟活着过年,世界上哪有这么美丽的事情。死则死矣,生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来我这个戴罪之身不配有好日子过了”寸奇笑了笑,谁能够把自己当成罪人按照廖凡所说蒋委员长应该是最大的罪人
廖凡知道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太过沉重了“等啥时候把小鬼子赶出去了,我天天给你过年”
“得还天天过年呢,到时候中国百废待兴,我能够有一天的清闲日子我就烧高香了”
“看来小鬼子今年真的不打算闲着了,给胡国山发电报,让他小心点,虽然小鬼子的进攻方向不确定,但是不能麻痹大意,所有部队都进行一级战备”
廖凡看了一眼电报,这封电报是在敌后的情报人员传来的,在情报里没有提到小鬼子在什么时候进攻,但是却详细记录了小鬼子在分发弹药和装备,显然是一副准备作战的态势,按照以往的情况来分析,日军的进攻恐怕就在年前这几天了。
“岗村宁次真的坐不住了”寸奇心想小鬼子不会这么莽撞的。
“那个老鬼子不会莽撞的,他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了,这次对我们肯定不会手软了”
冈村宁次肯定会一雪前耻,把原先的失败从新三十三军身上找上来,要不然他这个华北日军总司令就当到头了,冈村宁次从日本回来之后的目的就是要跟新三十三军来一次真正的对决。
“只可惜我们现在连日军真正的兵力有多少人都不清楚”寸奇很担忧这次日军的进攻,冈村宁次调配哪些部队有多少人,他们一无所知,根本就没有办法调配足够的兵力来应对。
现在新三十三军虽然说有十几万大军,但是这十万大军分散在各处防区,能够投入正面的兵力也就在一半左右,而据他们所知,冈村宁次在华北集结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如果再加上从关外过来的关东军,兵力是他们的好几倍。虽然据他了解,新三十三军很善于以少胜多,但是这种情况之下,寸奇根本没办法想象廖凡如何来打这一仗。
廖凡看出了寸奇的困惑,只是轻轻一笑“我们不知道小鬼子的情况,小鬼子更不知道我们的具体情况,等对方摆开架势了,我们自然也就有了破敌之策”
打仗谁都不会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所有底牌都亮出来,冈村宁次不会这样,廖凡自然也不会这样,现在他们的部队已经扩张了数倍,廖凡很有信心能够搞定岗村宁次这个老鬼子。
保定,冈村宁次在华北的司令部,这儿集结了华北日军所有的高级将领,今天他们要召开一次重要的作战会议,会议的内容是针对太行山新三十三军的。
“这次会议任何人不得做记录,一切按照保密条令来”
冈村宁次清楚新三十三军的情报人员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他必须把会议的内容缩小到一定范围,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他也能够知道情报是从哪儿泄露出去的。
会议上很安静,只有一个人在讲话,那就是冈村宁次,因为这次会议没有商讨,只有岗村宁次在下达一个有一个的命令。
小鬼子的将领们也只是看着台上的冈村宁次,他们知道冈村宁次为什么来华北,他们也知道为什么冈村宁次在被调回来之后有得到了这种重要的职位,因为天皇接见了冈村宁次,在会议当中这些日军的将领都是日军中顶尖的人物,然而他们除了见过在墙上挂着的天皇照片之外,根本就没有见过天皇本人。
“各位的任务都明白了吗”冈村宁次严肃的看着下边的每一个将领,经过这几个月的熟悉他已经了解了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在哪儿打过仗,何时升职就任现在的之外,谁更擅长补兵,谁更擅长装甲兵,谁更擅长骑兵。
岗村宁次来华北任职的时候可以说日日夜夜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为进攻新三十三军做准备。终于到了这一天,冈村宁次心里甚至有点激动。因为新三十三军最近两年在华北的声望大涨,如果真的能够把新三十三军给彻底消灭,那么等于毁掉了华北人民抗日的希望,这可对中国百姓的抗日信心有很大的削弱。
对日本大本营来说他们更觊觎的是在华北的资源,尤其是山西的煤炭资源,自从他们失去山西之后,尤其是优质的煤炭,对日军影响很大。而且河北地区盛产粮食,日军需要大量的军粮来维持部队作战,而新三十三军自从占了井陉地区之后,跟日军疯狂的争夺粮食资源,日军不得不消除这个巨大的隐患,好重新把这些地区给掌控在手中,然后用这些资源谋划更大的战争。
日军需要华北的资源,所以冈村宁次被派遣到了华北。冈村宁次的对手当然也不单单只是廖凡而是在这个地区的整个中国军队。
距离春节还有五天的时间,刘政委带着两个卫兵来到了廖凡这儿。
“哈哈哈,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廖凡见到刘政委非常开心,刘政委可以说是他的老朋友了,而且他还在太行山住了一段时间,双方早已经建立起了身后的友情。
“你小子混的名声是越来越大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们都难以望其项背”刘政委当然免不了夸赞一番廖凡,他们可是看着新三十三军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能够有当今的成就确实让人感叹,而且新三十三军的崛起已经让日军开始畏惧了。
“真的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不是大过年了,小鬼子要来给我们添堵”廖凡也苦恼,谁都希望过年的时候平平安安的,可是冈村宁次偏偏不让他如愿。
“我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来的,这么冷的天你不会让我在外边跟你谈事情吧”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七百七十八章 小鬼子的新年贺礼
指挥部内几个人围着火炉坐在一起,眼睛齐刷刷的看着刘政委。
“不用这么看着我,我们能够帮上的忙也不多”刘政委看着廖凡指挥部里期望的眼神,提前打好预防针,他来的时候他的上级给他权利可并不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