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抗日之战将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尘土nn
“凡哥,可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就像你说的,全世界都在打仗,他们肯定自己都顾不过来自己,怎么可能顾得上我们呢”
黄长生想法没错,但是这只是他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而且他的思想局限在当今中国,对于整个世界的格局都没有初步的印象。
“看来我要给你们补补课了,活到老学到老啊”
“凡哥,你可饶了我们吧,就是眼前这点事情我们还做不好呢,你还要让我关心世界另一边的事情,这不是要我们的老命吗”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一个小小的岛国给欺负了半个世纪就是因为目光太短浅,总是以为自己天朝上国,整日的做白日梦,自以为天下无敌,不知道我们已经夜郎自大了”
现如今终于看到有崛起的机会,廖凡当然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这个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还不指不定要等上多少年,那个时候廖凡能不能活着还不一定。
黄长生耸了耸肩,对于黄长生他们来说,当前中国发生的事情都还没有解决,就放眼看整个世界的局势,完全有点不务正业。
廖凡也没有怪黄长生对国际形势意识的淡薄,毕竟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能够了解到的国际情况实在是太有限了,即便是有空闲的时间,他们也没有渠道了解更多的国际消息。
“凡哥,你打算寻求谁的支援”
相比于国际形势,黄长生更想了解谁能够帮他们。
“不确定,等刘德运的父亲回来之后,才能够知道当然这也不是支援,而是我们要花钱的”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给足够的钱,能够给他们支援的大有人在。不过论当今有国力能够出售军火的国家掰着指头都能够数过来,尤其是能够造出坦克的国家更是少的可怜。
“凡哥,跟你商量个事儿呗”黄长生一脸奸商的表情。
“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这就提前预定了”
廖凡一看黄长生的表情就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
“万一成了呢,再说了这不是有凡哥出马,事情还有搞不定的”
好东西谁都想要,黄长生也不例外,现在新三十三军不缺枪支弹药,廖凡的警卫团里边就三个人就一把。他们缺少的是技术性的武器,例如坦克,这种陆地上的霸主跟枪不同。就拿小鬼子的小豆丁来说,在中国可谓是驰骋疆场,这种被小鬼子自诩为中型的坦克在欧洲战场上连轻型坦克都不如。但是小鬼子就是凭借这种小豆丁将中国军队给击溃,在中国士兵眼中他们就是钢铁怪兽。
要想强大新三十三军,坦克已经成为他们的必选之物。
“我可没那么神,装备是人家的,如果他们不卖我也不能把他们给怎么样”
现在全世界都在打仗,军火这种东西就是黄金,甚至堪比黄金,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如果自己的国家都供不应求,肯定不会出售。
廖凡想过坦克这种东西必须要大批量的购买,如果只买几辆肯定是不够用的,而且坦克这种东西短时间内是仿制不出来的,先不说坦克内的技术,就是冶钢技术就不达标,炼出来的钢含碳量太高,钢太脆,不用上战场,在路上开都有可能散架。
当然这些都要寄希望于刘德运的父亲能够带回好消息来。
“凡哥,今天去我家吃饭吧把嫂子也一起叫过来。”黄长生突然说道。
自从黄长生成家以来,他还没有邀请过这些兄弟去他家吃饭呢,现如今廖凡也有了时间,兄弟几个坐在一起吃饭也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好啊,把指挥部内那几个家伙也叫上,大家在一起也热闹”
对廖凡来说,黄长生已经跟他们是一家人无疑,作为兄弟,黄长生结婚的时候他没有去已经是不够兄弟义气了。
一场宴会,一场欢喜,他们好久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了,虽然还有几个人不在这儿,美中不足,不过已经够了,一切都是难得,贵在珍惜,至少已经拥有。
月光下,感叹姻缘的美好,没有血性的场面,没有生离死别,没有枪炮声,万籁俱静,这样的生活让他们不在奢求。
“来,兄弟们把最后这杯酒干了,咱们提前庆祝长生和康馨生个大胖小子”难得高兴廖凡也喝得有点多。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八百二十三章 憧憬未来
“凡哥,醒醒天都亮了”
昨天晚上廖凡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指挥部的,此时的他头疼欲裂。
“几点了”廖凡问。
“已经七点半了,按照您的安排,今天应该去学校的那边还有军官在培训,您要给他们上课”
虽然新三十三军周边暂时安定了,但是廖凡也不能够放松下来,什么都不管了。他在昨天的时候给自己的制定了一个计划表,结果昨天晚上在黄长生的家里喝了一顿酒,对于自己安排计划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幸亏他把计划表交给了自己的卫兵,让他提醒。
“我想起来喝酒真忘事”
虽然廖凡这样说,但是昨天他们很高兴。
学校内的军官昨天的时候已经得知今天授军事课,已经早早的来到教室,规规矩矩的坐着。
“呦呵你们来的挺早啊,我可听说你们这帮家伙不喜欢在学校里待着,天天有事儿没事儿的挑衅教员呢”廖凡的脑袋还晕乎乎的,他直接坐在讲台的椅子上趴着头看着下边一个个的军官。
下边的军官都老老实实的坐着不敢回答廖凡,他们平时虽然闹腾点,但是闹得事情并不过分,要不然廖凡早已经把他们一脚踹出教室了。军队中需要的就是一种活跃的气氛,而不是死气沉沉压抑的氛围。
廖凡扫了一眼教室内的军官笑着说道“我今天来不是追究你们责任的,是来给大家讲课的,有什么问题你们随便问”
课堂上讲授军事知识廖凡是手到擒来,但是要想让军官全部接受这些思想还是挺困难的,尤其是大兵团作战对这些军官来说有点天方夜谭。
这些军官都是营长连长一级的,跟他们讲述什么叫大兵团机械化作战是有点太早了。但是对廖凡来说,这件事情就在眼前,新三十三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大兵团的规模,日后新三十三军还会不断的扩充兵力,下边这些听课的军官将来有一天也会变成团长师长,他们手下的兵力也会打到几万人。
“凡哥,你给我们讲这些东西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嗯我一直在等着你们问这个问题”廖凡笑盈盈的看着这些军官,“你们是不是都有这个困惑”
“对,凡哥,先不说大兵团,就先说机械化,我们新三十三军虽然有了坦克和卡车,但是也远远达不到机械化的程度,难道让我们两条腿来机械化吗”
“好,那我就说说我们新三十三军的发展当初我们带着部队来到太行山,兵力不过是几千人,当初兵力最少的时候被小鬼子打的只剩下了一千多号人现如今我们有多少人”
“二十万”一个军官回答。
“对,二十万大军,当初我也不敢相信在两年后的今天我们会从几千人发展到二十万人那你们告诉我,两年之后我们不会装甲集团军吗”
部队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廖凡的想象,更是超出了在做每一位军官的想象。
“如果我们部队以后变成机械化的部队,必然也有你们的一份,到时候你们说你们不会装甲部队的战术战法,把坦克装甲车当成废铁扔在一边,靠两条腿打小鬼子”
知识分子的储备对一个国家,对一支军队至关重要,一切都在发展,如果你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就会被淘汰。军队同样,就像骑兵已经渐渐的不适合战场,而装甲部队的出现将是陆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知识放在脑子里你可以觉得他没用,但是当你真正觉得有用的时候,可就是要命的时候,你们是新三十三军的军官,如果将来有一天你们跟不上我们部队的步伐,你们也将会被淘汰掉”
廖凡郑重其事的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军官,他们承担着新三十三军的未来,不管将来他们能够走到哪一步,但是他们的命运已经跟新三十三军紧密的联合在了一起。
虽然这些军官还没有接触过坦克装甲车,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在未来的战争中装甲车和坦克的重要性,如果让他们选择靠两条腿打仗还是靠坦克的履带打仗,他们当然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坦克。
在给军官们上完一堂课之后,廖凡把军校内的教员都召集了起来开会。
“我打算给军官们开一堂世界地理课,不要求他们了解国际形势,但是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总是没有坏处的”
新三十三军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农民出身,受条件限制,他们没有上过学,更别谈认识整个地球,有些人甚至还认为地球是平的,有边缘,还有的人认为月亮比太阳大。
虽然有些东西在军事上没有用处,但是可以开阔军官们的视野,不用让他们总是把目光局限在当前。
“凡哥,这个事情你来决定就好了,跟我们商量,等于对牛弹琴”
军校内的教员大部分都是廖凡教出来的,只懂得军事,根本不懂得世界地理。
廖凡尴尬的笑了笑,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军校内缺少一个下蛋的老母鸡,不过转念一想,廖凡就有了人选,沈正文军事知识都在新三十三军中名列前某,让他来授课是最好的选择。
“嘿嘿嘿,我有人选,不过你们也要跟着当学生你们这些当老师的也都是从学生过来的,再回回炉”
有廖凡的命令,他们这些人哪儿敢不遵从,反正又不是第一次当学生。
自从廖凡把秘密任务交给沈正文之后,现在沈正文这么长时间组建起来的部队只有一百多号人,不过他们这一百号都知识分子,先不说在中国,在太行山要是来举行一次科举,这一百号人就是状元。
“让我教世界地理为啥要让我教刘德运的学校里那些老师有一半以上比我懂凡哥你还是找他们吧,我们第一院现在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沈正文他们夜以继日的看着文献,这些文献都是廖凡从各地踅摸来的,大部分是英文,还有一部分是德文的。
“他们教世界地理肯定是没问题,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军校内的那些军官各个都是刺头,战场上下来的都带着戾气,我怕那些文质彬彬的老师降不住他们,你老沈就不同了,战场上一战成名,那些军官都望着你害怕的”
“凡哥,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当然是夸你,现如今我们的部队存在很多问题,我也知道反正不能一蹴而就,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吃吧,有点总比饿着强”
部队总要向着强大发展,要不然廖凡也不会让沈正文带着人来这儿搞这一套东西。
“好吧,我试试,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何时上课我来安排毕竟现在第一院有一大摊子事情还要处理呢”
“这个自然,您老沈是专家,这方面你说了算,我都要听你的”
只要是为了部队好,听谁的没有任何关系,只要能够带着部队往好处发展就行。
当然来上课的还有黄长生等几个师长,他们当然不愿意来上课,在新三十三军廖凡老大他们老二,来上课丢不起这个人,但是廖凡给他们下了命令,要么上交一大批装备,要么来上课,自己选,几个师长只好乖乖的来上课。
马万忠也给沈正文带来的一件好东西,那就是摆在阎老西办公室里的地球仪,有了这东西,沈正文给他们上课事半功倍。
随着后方的安定,山西也渐渐的繁荣了起来,太行山的百姓日子也好过了很多。尤其是新三十三军在民生方面有各种福利性的政策,当地的养殖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不过廖凡依旧没有忘记对小鬼子的战斗,但是日军在新三十三军周边陈兵越来越多,他们大规模的行动很难完成对日军的作战。
“我们跟日军已经相持,小鬼子现在恐怕没有心思想把我们给全部吃掉了,他们只想遏制我们的发展”
在每个月的军事会议上,廖凡依旧先对几个人分析敌我形势,然后再由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无论从哪个方向突破都不太好,华北平原日军骑兵和装甲部队的天下,而这一带又没有险要的地形,我们的部队如果深入被日军切断了补给线,几万大军就可能回不来”
日军的重点防守让新三十三军根本无法平推过去,尤其是在华北各种铁路线公路线四通八达,不像是在太行山,日军在这些地方的机动速度真的是让人看了都瞠目结舌。
“平津地区不能打,那儿的文化遗迹是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瑰宝,一旦毁于炮火我们都是国家的罪人”
北方地区距离平津地区很近,从太行山东麓一个冲锋就可以打到北平,但是他们根本不敢动手,平津地区可不是小城镇,小城镇打没了可以重建,但是故宫等一些列文化建筑,打没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新三十三军能够对日军动手的地方有限,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廖凡他们迟迟不肯对日军动手。
这几章有点乱,快过年了,大家都忙,包容一下,谢谢大家的支持




抗日之战将传奇 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消息了
战争已经把中国本土打的满目疮痍,面目全非,很多东西在战火中被摧毁,而北平是中国明清两朝的文化古都,当中传承着中国几百年的文化。
这样的文化名城,廖凡当然不会让他们毁在炮火中。那么新三十三军在未来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南下进入河南,然而恐怕蒋委员长不乐意了,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省,盛产粮食,蒋委员长不可能把这么富裕的地方给新三十三军的。
那么他们就只有第二条路可以选,从绥远地区北上直奔东四省虽然路途遥远了一些,但是东四省在中国北方也算是日军的重要后勤补给地,后方不稳,日军在华战争将被动摇。
“嘿嘿,我赞同进攻东四省的日军”
第一个赞同的当然是马万忠,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从东北这么多年出来就没有回去过,现如今终于有了回家的希望,马万忠当然乐意第一个冲在最前头。
“东四省有日军关有三十一个步兵师团,还有其他航空兵团和装甲旅团等,加起来人数在一百二十万到一百五十万人之间”
“我的个乖乖这么多人我们连他们一个零头都没有”
胡国山震惊,这么多兵力,他们怎么下手新三十三军还要保护驻地,能够调动的兵力最多也就三个师十几万人的兵力,跟日军一百多万兵力差距太大了。
日镁还没有开战,即便是开战等日军在太平洋上出现败势也要等个一两年的时间,日军现在没有多少理由调动关东军去别的地方,除非日军跟北方的苏联人打一架。
可是小鬼子在诺门坎战役之后,就变怂了,根本不敢招惹苏联人。虽然现在苏联人跟德国人之间已经爆发了战争,但是小鬼子就是不敢对苏联人下手。
“要想对东北的日军动手,我们就必须要分散小鬼子的兵力,只要分散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我们才有把握对日军发起进攻”
东四省地域广袤,日军虽然有一百多万兵力,但是这些兵力不得不驻扎在各地,在分散掉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之后,再出去驻扎在东四省各地的日军,廖凡他们面对的日军兵力也只不过使他们的两倍多一点,这样以来,如果进攻东四省的日军他们必然会在局部地区有优势兵力。
虽然廖凡有主意,但是这个主意太冒险了,如果事情一旦暴露出来,受影响的不只是新三十三军,而是整个中国的抗战,廖凡就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个可不好办,我们虽然在战场上某些地区已经占了优势,但是也只是局部地区,在整个前线还是处于劣势,想要让日军调动几十万人甚至一百万部队南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李为民说道。
几个师长都很清楚,如果日军不是在正面战场上损失巨大,他们怎么会轻易调动关东军,而且随着战线的拉长,日军正在本土招募训练士兵,在前线损失个几万人对日军来说根本就不算事儿。
“哎我本以为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现在想想看来是我想的太简单了”马万忠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虽然在山西和绥远地区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只不过凭借太行山山势险要,地形复杂,只要他们凭险据守,日军就很难进入太行山,这样他们才有能力渐渐蚕食掉日军在太行山周边以及山西的兵力。
而日军在中国的兵力依旧很庞大,就像新三十三军在太行山东麓一带还是被动的防守,小鬼子想进攻就进攻,这一点就表明了日军在战场上占有主动权,新三十三军的情况依旧很被动。
“不用灰心,以前跟日军几十万大军对阵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现在呢,我们不但能够打赢了,而且还稳住了,说不定两年之后东四省就彻底被我们收复,直接威胁小鬼子的本土了”
胡国山安慰马万忠,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就拿新三十三军来说,这两年他们飞速发展,原先部队中连一个会开卡车的士兵都没有,现在他们都有汽车连和装甲大队了。
“关于东四省的事情我们暂时先议论到这儿,回去之后你们都自己好好想想,什么事情不能够都等着由我安排,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你们自己想要仗怎么打”廖凡暂时还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几个人,毕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一不小心就能够把中国推下悬崖,廖凡必须要好好斟酌一番。
“老胡,你们师在太行山东麓跟日军接触比较频繁,跟大家说说你们师最近的战况如何”
现在能够直接跟日军作战的只有胡国山和李为民的两个师,不过李为民师在驱逐了绥远地区的日军之后,他们在北方不会再遇到日军,只有在东边山口能够跟日军接触上,所以跟日军打交道的只有胡国山师。
“凡哥,我们师最近状况不太好,尤其是井陉地区,距离日军最近,老百姓虽然支持我们,但是参军的人数并不多,我们师最近补充的都赶不上损失的,这样下去,部队以后老兵的比例可就大幅度减少了”
“说实话”廖凡早就了解了胡国山的一套。
“那个凡哥你就支援我们几门一五零的大炮,我们师跟日军就面对面,小鬼子的大炮都摆在眼前,我们都不能把他们给怎么样”
“老胡,你不能昧着良心说话吧,我前日还听说你们师一个营的部队偷袭了日军的炮兵阵地,虽然大炮没有拉回来,但可是弄回不少炮弹来,你还是不是又故意哭穷”刘春刀说,“四个师中,我们师组建的最晚,最应该支援的是我们”
“刘春刀你这就不懂事儿,你们师成立的晚不错,可是你从山西小鬼子的手里捞取了多少好装备,最应该支援的使我们师,自从一仗把我们师给打残了之后,我们师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最应该支援的是我们师吧”马万忠见到有好事儿当然也要掺和一番。
“行,你们每个师我都送你们一个装甲师怎么样”廖凡看着他们每个人说,每次开会商量的这儿,几个人都会疯狂的问自己师要装备。
“我告诉你们我这儿一颗子弹都没有,要想弄装备就去找小鬼子,他们的军火库里什么都有老胡,我只想知道你们师作战的伤亡情况和日军的战斗力水平”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虽然廖凡没有打算在这个时间跟日军决出胜负,但是他必须要了解自己部队的战斗和小鬼子的战斗力。
胡国山也认真了起来“我们跟日军爆发的都是小规模的战斗,最多的时候是出动了一个营的兵力,跟日军的伤亡比在一比二,他们的重武器多这是日军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是,日军想跟我们打白刃战,我们近距离打的他们几乎靠不了身”
“小鬼子的战法还是一万年不变,都吃了这么多次亏了,还打白刃战”马万忠说。
新三十三军已经基本上告别白刃战了,而日军的武士道精神根深蒂固,上刺刀肉搏的时候往往被给打成筛子,尤其是两个战士配合得当,一个班的小鬼子根本就近不了身。
“日军资源匮乏,他们能够用的资源大部分都让海军给抢走了,所以日军陆军只能依靠一战的打法我们现在在山西有了兵工厂,几乎所有的大型工厂都在围绕着我们的兵工厂转而且我们的部队人数少,装备的速度快,自然这些就成了我们的优势存在”
日军吃亏就吃亏在冲锋上,新三十三军的单兵火力已经明显强于日军,而日军的火炮还是强于新三十三军。不过日军的战术僵硬死板,不过也正是因为僵硬死板,才让胡国山屡屡得手。
“希望日军能够觉悟的晚一些,否则我们在战场就要吃大亏了”
几个人只希望日军改变的晚一些。
“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日军的数量庞大,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而且日军的海军和陆军有矛盾,如果有好的装备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装备海军”
短时间内廖凡他们并不担心日军改变自己的作战思想,作战思想的改变要根据武器的改变而改变,如果日军依然热衷于白刃战,那么他们的作战思想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行了,今天就商量到这儿,晚上一如既往,我请你们吃饭”
大家一个月才能够聚在一起也不容易,反正开完会天色也已经晚了,在没有作战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急着回去,几个人坐在一起怀念着以前的日子。
“凡哥,刘德运的父亲从国外来信了”就在大家吃饭的时候,有士兵报告。
廖凡高兴,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有刘德运父亲的消息了,不管结果怎么样,廖凡都想第一时间知道。
“你们几个先吃着,我去去就来”廖凡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
1...321322323324325...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