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猛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至于死的人命,也死得其所。
赵曙一脸的为难,刚才还觉得甘奇判罚太轻,不能给他解气,现在立马又有些担忧起来,看了看身边的两个宰相。
富弼感受到了赵曙的目光,立马开口说道“萧使,此事本就是意外,本也是其里浑无理在先,最后落得个这般境地,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既然甘经略愿意赔钱,你只管开口,他本就豪富,多少钱都是可以的。”
萧扈早已念头通达了,这个时候还要什么钱呐义愤填膺一语“你们大宋今日所为,我必一五一十禀奏我家陛下知晓,到时候,再说!”
说完萧扈转身就走,还大袖一拂,说不尽的气势。
“这个辽人着实不当人子!”赵曙站起来就骂。
富弼立马接话“这番……陛下也不必着急,到时候派个使者去辽国一趟就是,想他辽国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真的开启两国大战。终究不过是赔钱,倒是这使者要去受些苦头。”
富弼这句话是铺垫,等下还要把甘奇推出来当使者。
只是富弼没有想到甘奇直接就站出来说道“陛下勿忧,些许小事,不在话下,臣愿为使者,到时候去与辽人商议此事,必不给朝廷添麻烦。”
甘奇这样的臣子,真的是无话可说,忠心可昭日月。赵曙闻言,心中感动不已,开口还叮嘱甘奇“就算你要去,也不能丢了我大宋的脸面,不能教那些辽人看轻了。”
皇帝的话是说得高大上,这种局势,敌强我弱,出使辽国,还讲什么脸面归根结底不就是去求吗
哪怕是上一次富弼去辽国,回来的时候可以吹牛逼,但是在辽国的时候,难道他富弼还能硬得起来还能如萧扈在赵曙面前这么刚
吹什么一言可当百万兵,难道富弼在辽国皇帝面前,不是低眉顺眼、好话说尽,把辽人哄开心了,哄舒服了,才把割地变成了赔款
难道富弼还敢指着辽人的鼻子骂
想想也不可能。
弱国,还谈什么外交
不过甘奇还是得答“陛下放心,臣一定不给大宋丢脸!”
小事,小事而已,赵曙自我安慰一下,也相信甘奇的能力,定然会解决的,赵曙也不去烦心了,只道“那此事就这么说吧!且看辽人如何反应。”
甘奇还嘿嘿在笑“陛下不必忧心。”
“罢了,都退去吧。”赵曙也无话可说了,小事而已。
一旁的曾公亮,一直看着甘奇,他是真的知道事情不对劲,得赶紧回去问问儿子,他儿子今日可也是在开封府现场的。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切开始了
《京华时报》头版头条《甘相公秉公审案,契丹人命丧府衙》。
开封当真有个甘青天了。
茶楼瓦舍之内,到处传的都是甘青天的光辉事迹,从曹家国舅爷的事情说到邕州剿蛮人,还有什么泉州镇胡番,再到今日不惧辽人为民做主,还把契丹人打死在了府衙之内。
没有什么比这些事情更具有传奇色彩了,没有什么能比把契丹人打死更让汴梁百姓觉得解气的事情了。
说书人编起故事,那是不遗余力,话本里的甘奇,已然成了一个铁面无私、不惧强权的典范人物,前面古人不多,后面来者还无,当今天下,就属甘相公一人。
茶余饭后的故事里,透露着百姓对于辽国的憎恨,也透露着百姓对于国家崛起的希望。
甚至甘家的家门口,时不时还会出现一篓子鸡蛋、几位肥鱼的礼物,送礼之人连名字都不留。
道坚书院里,最近正要再次开门招收学子,一座山都被人给围了起来,为了维持秩序,相扑场的那些相扑手都被抽调到书院去看门了。
但是甘相公自己,却已经出发去了河北,还拿了皇帝圣旨,如果要出使辽国,甘奇的使节名头都已经封好了。
雄州城池,大宋的门面,后世“雄安新区”的所在地。这里城池雄伟,旌旗招展。
辽国使节萧扈才刚从这里出关不久,甘奇就到了雄州。
甘奇在雄州有大生意,往汴梁一去一回两三个月,竟然积攒出来的两千多匹马。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世界。走私这种事情,永远都有人做。
哪怕是辽国严令不准马匹出境,但是马匹依旧还是能从辽国运过来,这个运一匹,那个运个三五匹。
若是再多猜测一些,这些事情里,肯定还有辽国底层的边军参与其中,分享利益。
有钱永远都能使鬼推磨。
宋人会因为钱向辽国走私,辽人也会因为钱向宋走私,而起做这些走私的还都是汉人,辽国的边军之中,也有无数汉人。
至于说宋人会不会用这些马来攻打辽国,这种假设是没有人当回事的,也没有人会去相信,也就不必担忧。
辽国不打送国就已经是神仙保佑了,宋国来打辽国这就是一个笑话。
天太冷,越往北越冷,便是到得辽宋边境这种地方,冬天最冷的时候也能有零下十几度。
甘奇官服里面穿了一件棉袄,正儿八经的棉袄,棉花做的棉袄,御寒效果比其他衣物提高了几个档次。
只是人看起来会有些臃肿。
河北两路经略制置使的衙门,临时就安置在了雄州知州衙门里。
烤着炭火,左右官员都落座了。
右手边,狄青、雄州兵马都总管赵滋,史洪磊,折克行……
左手边,雄州知州张利一,衙门里的判官、推官……
甘奇开口发问“狄相公,近来练兵之事如何了”
“抽调两路,四十余个州府,共得青壮禁军两万五千余人。厢军也抽到了六千余,皆作后勤之用。”狄青这也算是汇报工作了。
甘奇挠了挠头,这大宋朝的军队,主要就在两个方向,一边西夏,一边辽国。其他州府几乎就不谈了,比如泉州那种地方,禁厢一共都不到五百人。连最南边邕州打仗的地方都只有几千人马,控制几十个羁縻州府火峒。
北宋禁军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八十万人,如今虽然还没有到达这个人数,但也超过六七十万人。
其中十几万在京畿,西北有二三十万,河北两路加在太原府有二三十万。
但是河北两路,竟然只能抽调出两万五千人的青壮。这个数目让甘奇大失所望,这是什么比例就是十个禁军之中,才能抽调出一个青壮。
这个比例有些吓人,虽然这不一定是确切的比例,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导致狄青只抽调来到了这么多人。
但是面前的事情,就是甘奇只能有两万五千人能用。打下燕云,就得靠这点人了。
“操练得如何了”甘奇接着问道。
狄青答道“操练之事,只要粮饷不缺,再加上带了千余西军过来,倒也不算难事。难就难在军备之上,这一点老夫实在无可奈何。”
这句话说道点子上了,真要说操练军队,对于狄青来说,不算难事,他这一辈子就干这个的,不仅操练,甚至狄青还极其擅长做军队思想建设。比如他自己戴着铜面具亲自上阵冲杀,这也是一种军队思想建设。
但是操练终究是操练,军备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有没有好的武器,有没有好的铠甲,有没有好的弓弩……
甚至好的军备,也能给军队带来很大的信心与信念。
“军备之事,狄相公暂时不用担心,泉州的船过几日就靠岸了,至少两万多人的兵器会焕然一新,至于甲胄,还在加急赶工,开春应当也会先送来一批。还有弓弩,这些东西得狄相公想想办法,在本地招揽一些好的匠人赶制一下,钱不是问题。而且狄相公还要让这些人的伙食变得更好一些,还要给他们加一部分的饷钱,这些钱都从我这里出。”
甘奇终究是要用自己的钱来养军队了,这么做会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甘奇一己之力,总有穷尽之时,用一己之力养国家军队,这个负担实在太大了。
但是这么做,也会带来好处。比如……收买人心!
这个时代的军汉,说不了多少家国大义,只能抬头看自己的上官。甘奇会是他们的上官,以后他们可能也会打上甘奇的烙印,会对甘奇效忠。
但,这是好处,也有可能以后会变成问题。不过甘奇是个文人,正儿八经的圣人之地,正儿八经的名士大儒,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不会太过严重。至少不会像狄青那么严重。
不过甘奇自己倒是想得开的,他甚至把军汉待遇与军备上花出去的钱当做一种投资来做,投资理财,也是能赚钱的。
比如,真的把燕云十六州攻下来了。那这利益就太大了,如今辽国的贵族大多都住在燕云十六州,甚至辽国的皇帝一年大半的时间都不在关外,而是在燕云。这些辽国贵族的财产之多,不用去计算。只要燕云攻下,这里面能赚多少钱,那就看甘奇自己的运作了。
所以甘奇舍得投入,有付出有回报,甚至甘奇不遗余力,哪怕花光自己最后一分钱,他也要把这支只有两万五千人的军队打造出来。
氪金,就会变强,亘古不变的道理。再加上是给狄青氪金,那就是强上加强。
甘奇一个字,舍得。
狄青却不那么舍得,说道“甘经略,你如此拿私财来贴补军费,怕也是杯盏车薪啊……”
狄青,不了解甘奇到底多有钱。也不知道甘奇从汴梁出来的时候,到底找多少人借过钱。
甘奇大手一挥“狄相公不必多言,只管花,花光了,卖田卖宅,也要把军队操练好。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河朔更是出英雄的地方。这些河朔青壮,燕赵之民,定然不能教我失望了。”
甘奇期望很大。
狄青陡然感觉到了压力,点头一语“甘经略放心,此事老夫必然竭尽全力。”
狄青练兵,甘奇是放心的,狄青毕竟是那打得党项人满地跑的存在,若练兵不行,岂能有这个战功
甘奇不相信那些把后世练兵的办法拿到这个时代来用的歪理邪说,兵器都不一样,打仗的模式都不同。练兵的方向也不是一回事,生搬硬套的,不会出成绩,只会出问题。
甘奇自然就不认为自己在这个时代练兵会比狄青强,这种专业上的事情,就得专业的人来做。
甘奇说完这件事情之后,又道“近来榷场可有什么问题吗”
知州张利一开口答道“不曾有什么问题,只听闻前几日辽人抓了一些走私犯,当街斩杀了,所以最近运马过来的人变少了。”
辽人还是干活的,已经走私了两千多匹马,自然得要明正典刑,杀鸡儆猴,抓几个人来杀了也属正常。有了两千多匹马,其实已经超出了甘奇的预想,不过还是多多益善。
“到时候我再把价格抬高,吸引辽人走私马匹过来。”甘奇如此说着,只要想走私,一两匹马,在辽宋广袤的边境线上,怎么都有办法过来。
这与走私粮食不同,随便走私一匹马,就能赚大几十贯钱,能买几亩土地,马这种东西还自己能走路,不会给赶路的人造成负担,相反还能载着人跑。
但是走私粮食,一石粮食也不过赚一两贯钱,还得人挑车载,想要赚几十贯钱,就得走私几十石粮,几千斤的重量,如果走小路过不了车,就得几十人来挑。这种生意与走私马比起来,就太费事了。查缉起来也简单太多。
知州张利一听得甘奇话语,也道“甘相公这般为国出力,不惜拿自己的私财来帮助国家,实在教人佩服不已。”
甘奇摆摆手,不听张利一的奉承,而是说道“到得春节一过,走私马的事情就此作罢,我将在榷场大量抛售粮食布匹盐茶之物,到时候还请知州衙门与赵将军配合一下。最近还得严查走私之事。”
甘奇从燕云高价收购了那么多东西,必须得在冬麦收获之前再高价卖出去,多赚少赚都得赚一笔,最重要的是把本钱收回来。不然甘奇真的就要穷成狗了。
张利一拱拱手答道“甘相公放心,走私之事,最近各处大族都不敢妄动,也知道是人头落地的,对于这些大族来说是得不偿失之事,只有一些小蟊贼还心存侥幸如蚂蚁搬家一般,最近府衙又擒拿了一些,正要过堂。”
甘奇直接一语“杀,但凡抓住走私之人,主恶皆杀!从者也要重刑。”
这位甘经略当真是杀气外露,如此年轻的外表之下,竟然有这么一颗狠辣的心,还是汴梁有名的名士大儒。这几个身份交织在一起,在张利一心中,实在有些违和之感。
“下官遵命。”张利一也无可奈何,他是不愿这么去判刑的,但是没办法。
……
甘奇在衙门里安排了一众事情之后,转身又召来了周侗,又给周侗安排了一件事情。
只等泉州的船只到了,周侗得亲自押送一匹军械坐船继续往北去,送给在燕云山里藏着的狄咏。只待军械一到,雪微微消融,大贼麻牛就该做事情了。
一众事情,蓄势待发。
甘奇也越发紧张起来,谋划了这么久,事要临头了,甘奇却紧张起来了。
两国大战,一战而下。国运就此变幻,乾坤就是倒转。
甘奇胜了,大军突入燕云,燕云在手,铸就不世功勋。没有了燕云的辽国,从此退回关外与草原,从此国运衰微,再也难起,只等被另外一个游牧渔猎民族取而代之。
甘奇若败了,这河北,再也没有了军队能挡住辽人大军,辽人甚至骑兵从河北南下长驱直入,短短时间就可以直扑汴梁。
兴许,北宋就此提前灭亡,若是幸运一点,还能留一个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苟延残喘,若是不幸,这南宋就没了,宋从此就不见了。
这些事情,谁又说得清楚
但是不论怎么说,这一战是甘奇挑起的,若是没有一个好结果,那坏结果就是不堪设想的。
至于如何挑起这场大战,甘奇早已都计划好了。
甘奇有些惴惴不安,回过头去,亲自往暂时驻扎在雄州城东的女真部而去。
一千女真人,有了马,开始训练军令进退,开始训练临阵的集结。吃的喝的用的,甘奇都自掏腰包尽量供应。
这些女真人,打马来去呼和,训练他们的人是史洪磊,西军的中层悍将,也是真正在大阵之中来回无数次生死的老军汉,也是一个老骑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