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猛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甘奇也是欺人太甚了,李谅祚是在龙州城下败了一阵,但也没有必要把这事情刻在城头上,破羌,李谅祚看到了岂能不生气?若是这座城池以后真叫破羌了,岂不是让后世子孙世世代代都记着西夏皇帝李谅祚曾经在这里大败?

    李谅祚气不打一处来,吴宗也连连再说:“陛下,臣这就教人去重新凿块碑镶嵌上去,这里还是西夏龙州城。”

    梁乙埋也连连说道:“快,快去办。”




第五百三十四章 五万套铁甲
    绥州城,种愕几个月前耗费了无数心里,经营了许久,想尽了办法,才从嵬名山部手中夺到的地盘。

    到了这里,种愕有些害怕,害怕甘奇大手一挥,接着又要撤退,又把这座城池拱手相让了,这里本没有城池,连这座不大的绥州城都是种愕带着几千人一手一脚建出来的,这座城若是真让了,便是种愕的剜心之痛。

    所以种愕在晚饭的饭桌上一脸紧张看着甘奇,甘奇正在大快朵颐,一条羊腿,一碗裤带面,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之后,甘奇一抹油嘴,抽了抽鼻子,说道:“吃饱睡足了,明日继续往清涧城去。”

    甘奇话音一落,满场哗然一片,种愕立马站了起来,问道:“相公,不能再退了。”

    甘奇笑了笑,问道:“为何不能再退了?”

    “相公,再退就是延州了。”种愕是要发怒的,但是他发不出来,甘奇对他有恩,是甘奇让他从戴罪之身回到军中的,还加官进爵,种愕只能忍着不怒。

    种师道也是一脸不快,低头不语。

    还有一个小年轻刘法,管不得那么多,把筷子往桌案一扔,站起来说道:“甘相公,士卒们皆是一心求战,士气如此之好,岂能一退再退?”

    刘法这话一说出,立马有人接道:“是啊,甘相公,就算不主动打一仗,凭着咱们这些军汉,随便那一座城守着,便也不会让党项人进得一步。”

    甘奇擦完了油嘴,看着众人,慢慢问道:“士卒们都憋着劲呢?”

    “正是。”

    “士卒们都憋坏了吧?”甘奇又问。

    此时种愕接道:“是啊,相公,将士们都一心求战呢。”

    “嗯,再憋一憋。”甘奇答着,也不管面前这些人心中作何想法,反正就憋着。

    “相公,这么憋下去,怕是把士气都憋没了……”种愕又道。

    甘奇依旧不紧不慢:“运筹帷幄之道,此番你们都学一学,来日你们都是一方大将,当学上一课。”

    种愕更是着急,他不觉得自己不会打仗,更不觉得自己需要上什么课,此番军心士气如此之好,又携大胜之威,一味避战,着实让他不能理解,说道:“相公,若是士气皆无,还谈什么运筹帷幄啊?”

    “说起来憋啊,李谅祚也在憋,他才是最憋得慌的那个人,此番党项动员全国之力而来,头前一败,便是要一雪前耻,他如今才是真正求战心切,比你们任何人都要心切。”甘奇说出这一番话,又看了看众人,大概是等满场安静,待得众人慢慢安静之后,甘奇才又说道:“二十岁的皇帝,大权在握,从十几岁开始便纵横疆场,来去无当。劫掠州府,诱杀我宋将,可谓军功赫赫。他身边之人,皆是少年热血汉,随他沙场建功无数。败了一仗,心中屈辱之甚,不言而喻。他着急打,我为何要如他之意啊?”

    甘奇这番话,说得有道理。有人沉思着,有人觉得总有哪里不对味道,年少刘法心急说道:“相公,那咱们也不能这么一退再退啊!他要报仇雪恨,咱们守着城池,教他寸步难进,岂能让他如意了?教他知难而退,一辈子活在屈辱之中。”

    “哈哈……为何要教他知难而退啊?”甘奇倒也不气,就看着刘法,他倒是喜欢这种有脾气的军汉。

    “呃……打退了他们,咱们就胜利了。”刘法答道。

    “那把他们打败呢?杀他个三万五万的,打得他们丢盔弃甲,如何?”甘奇又问。

    “那自然是好,那咱们更应该摆开阵势与他们打一仗,如此才能打得他们丢盔弃甲。”刘法又道。

    甘奇不再答刘法之语,而是转头与种愕说道:“种将军,不若你把刘法收入门下,教他识文断字,读些诗书,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才。”

    “相公所托,末将必然竭尽全力。”种愕点着头,心中还有疑惑,却是也明白了甘奇似乎有计划,这个计划便是要利用党项人求战心切的心理,想多问一语,看了看众人,又忍了忍,这种感觉极为难受。

    甘奇又道:“种将军,给个差事你办。”

    “相公吩咐!”种愕躬身一礼。

    “我写一封书信,你派人送给党项人。”甘奇说着,取笔。

    种愕连忙上前给甘奇磨墨,看着甘奇落笔,看着看着,种愕心中的难受便更多了。

    书信内容大致是与李谅祚讲和,还龙州与绥州之地,双方回到当初的边境线,重新回到相安无事的局面,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种愕一边磨墨,一边看着内容,心中怎么都不是个滋味。他看着甘奇,又看着满场众人,就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众人也在好奇甘奇书信内容,却也不敢上前来看。

    书信写完,装好,加上火漆印泥,种愕拿着这封信,出门而去。

    但是种愕还是犹豫了,他没有急着走,而是在外等了等,等到狄咏出来。

    种愕上前连忙说道:“狄将军,我……”

    “怎么了?有话直说就是。”狄咏答道。

    “这个,信中所言,乃是求和,要把绥州城还给党项人,以此求和罢战……”种愕直接说出内容,想看到狄咏一个义愤填膺的反应,想让狄咏把这件事情止住,求和罢战,实在太丢大宋的脸面了。

    狄咏表情毫无变色,只道:“赶紧派人把信送去吧,还等什么?”

    “不是,狄将军,这个……”

    “哈哈……种将军,你不是说过示敌以弱这种话吗?甘相公这不就是示敌以弱吗?还有什么比这更加示弱的事情?李谅祚求战,咱们就求和,这不挺好?”狄咏刚才听得甘奇一番话,显然是明白了什么。

    “狄将军,甘相公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这要是和了,党项人占了城池,以后再想谋之,怕就难如登天了。”

    “党项人会和吗?”狄咏反问一语。

    “白白得了城池,岂能不愿意?”种愕反问一语。

    “对啊,白白得了城池,宋人这么好欺,怎么会和呢?清涧城要不要?延州要不要?十万大军来去,耗费无数,白白跑一趟?李谅祚生平大辱就在十来日之前,何以平心头之恨?延州,要不要?”狄咏笑道。

    种愕想得一想,还是一脸疑惑:“狄将军所言,我明白,我都明白。但是总要有一个败敌之策啊,示弱之策只是攻心,攻人还得打一仗不是?”

    狄咏忽然附耳一语:“威武军,此语就到你这里为止,不传他人。”

    种愕闻言一愣,威武军,威武军在哪呢?对啊,威武军在哪呢?

    想到这里,种愕立马又问:“狄将军,你跟我说实话,威武军当真精锐善战吗?”

    种愕还是怀疑甘奇麾下人马的战斗力,也是威武军人数太多,五万人,皆精锐?这种事情不太现实。甘奇麾下本就有七千精锐骑兵,还能又有五万真正的精锐悍卒?这种事情在种愕的人生经验中,不太可能。

    “五万套铁甲,甘相公就凭借这五万套铁甲收了燕云。”狄咏颇有点显摆之意。

    不过这话把种愕给吓到了:“五万套铁甲?”

    狄咏一本正经点点头。

    种愕是真被吓到了,五万套铁甲是什么概念?整个西北,打了几十年仗,各个州府,所有铁甲加在一起,都不足两万,这还是朝廷军费大力支持之下才能置办下来的,几十年置办下来的。

    种愕不敢相信,又问:“真有五万套步人甲?都是五十斤重的步人甲?”

    狄咏摇摇头不语,笑着转头离去。起初还真没有这么多铁甲,这一两年,泉州几个铁场,无数奴隶,就干这件事了,威武军善战与否?五万套铁甲就是保障。

    种愕看着狄咏的背影,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口中不自觉一语:“饿滴娘!”

    标准的西北口音。

    再看了看手中的信,种愕立即上马,打马飞奔而去。

    李谅祚,正在去绥州的路上,十万大军沿着大里河畔前进,马匹数万之众,蔓延几里不止,旌旗如云,隐天蔽日,党项之强,皆在这里。

    李谅祚还时不时在马上站起,回头去看这般壮观景象。

    此时有人面前来报:“陛下,宋人派使而来,说是有哪个什么甘相公的亲笔书信。”

    李谅祚看了看梁乙埋,手一招。

    不得片刻,游骑带着一个宋人骑士近前,把书信交到李谅祚手中。

    宋人骑士还开口有话:“还请陛下答复一语,小的也好回报我家相公。”

    李谅祚看着信,哈哈大笑,又把书信传阅左右之人。

    梁乙埋倒是没有笑出来,反而皱着眉头,开口:“陛下,大军前来,岂能说罢战就罢战了?”

    吴宗也连忙说道:“是啊,陛下,一定要给宋狗一个教训才是。”

    吴宗这话说出,倒也真是屁股坐得正,却不想他自己也是一个宋人。

    李谅祚反倒笑得开心,不理会众人,而是直接说道:“你回去报你家相公,就说朕答应了。”

    宋人骑士大喜,又道:“请陛下出文书,盖大印。”

    李谅祚也不多言,只道:“好,给你文书大印,你带回去交差就是。”

    “陛下,不能答应宋狗啊!”吴宗着急不已。

    李谅祚却是摆摆手,下马而来,教人取纸笔,也亲自落笔,一笔汉字写得大开大合。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难临头
    宋人骑士带着李谅祚的回信飞奔而走,一脸喜色。

    吴宗连忙开口:“陛下,万万不该答应宋狗乞和之请。”

    梁乙埋也点着头:“对啊,如此大仇难报,倾国之力而来,却又只能退兵而回,实不值当。绥州之地也无甚重要的,嵬名山这个狗贼早已降宋,连带部族都去了宋,绥州倒是成了无人之地,要来何用?”

    “怎么能说没用呢?宋人不是给咱们建了一座城池吗?”李谅祚答道。

    “那也不值当,便是心中一口恶气无处出。龙州一战,死伤过万,此仇不报,心有不甘。”梁乙埋说道。

    “白送一座城池,为何不要?”李谅祚笑脸一转,成了厉色,又道:“白得一座城,省力不少,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宋狗既然乞和,那就让他们多乞几次。”

    李谅祚这话需要回味一下,梁乙埋一回味过来,立马兴高采烈,口中连连说道:“陛下圣明!”

    二鬼子吴宗哪里还能不懂?也说道:“宋狗怯懦,如此大好机会,陛下英明!”

    大军加速往前,绥州城,种愕带着几千军汉亲手建的,空了。李谅祚打马而入,还连连在夸:“宋人的手艺当真不错,这城池建得好,四方四正的,垛口不大不小,水井也打得好!”

    梁乙埋在一旁奉承:“陛下,宋人就适合做这种事情,打仗,他们还差得远。”

    “埋锅造饭,也小心着些,试一试水井里的水,莫要中了诡计。吃完饭继续开拔,先围清涧,再围延州。”李谅祚大手一挥,也极为聪慧,细节小处,他都能注意到,还防着敌人在水井里投毒。

    此时甘奇,已然退到了清涧小城,等着前方军情。

    党项人出了绥州城,看着军报,种愕站在甘奇身边,犹犹豫豫问道:“相公,咱们还退吗?”

    这话把甘奇问得一愣,随即甘奇笑道:“退,一直退到延州城内。”

    种愕倒也不劝了,而是说道:“这回可要把陆知府吓坏了。”

    种愕有点幽默,甘奇如此觉得,又道:“是吗?陆知府这么不经吓唬?”

    “可不是?陆知府若是看得党项十万大军,只怕要吓得两股战战。”种愕这大概是在吐槽。

    “那就吓他一吓,多吓几次,胆子兴许能大一些。”甘奇也幽默。

    种愕倒笑出来了,说道:“敌军在前,相公稳如泰山,还有心思说笑,末将佩服,这心里猛然间好似觉得心安不少。”

    “心安了就去安抚一下众多军将士卒,莫要生乱。”甘奇吩咐一语。

    “遵命!”种愕还真得去做这个工作,这么连连不战而退,军中早已哗然,得靠种愕与狄咏两人到处安抚,救火一般,也只有两人有这个威望去安抚。

    临走之前,甘奇还要给李谅祚写一封信,怒斥李谅祚出尔反尔,骂李谅祚非君子所为,小人行径,枉为一国君主……

    还有什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德之人,天必诛之……

    反正怎么文酸怎么写,把李谅祚骂个狗血淋头。

    写完信,送出去,该退了,再退就入延州城了。

    信到李谅祚手里,看得他哈哈大笑,左右问道:“那甘奇是不是又从清涧城撤了?”

    梁乙埋答道:“陛下果然英明,刚有游骑来报,宋狗又撤了,又白白送来一座城池。宋狗此番是彻底胆怯了。”

    信件传到了吴宗手中,吴宗也骂道:“进士及第,状元之才,原道就是这般,笑话,当真是个笑话。昔日韩琦不足奇,今日甘奇不足奇也!”

    吴宗其实并不多么高兴,反倒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感觉。他考不上举人考不上进士,却又自恃有治国理政之大才,只恨报国无门,一怒之下效仿张元,投了西夏,反受重用,内政外交,自诩都是一把好手,他也着实干得不错,而今已然被皇帝李谅祚倚为臂膀助力。

    反观大宋朝廷,选的什么进士状元,实在不堪入目,只恨大宋朝廷皆是有眼无珠之辈。

    “甘奇不足奇,倒也顺口。”梁乙埋笑着接话。

    吴宗却低头在摇,心中五味杂陈。

    皇帝李谅祚直接站起:“命令大军,不入清涧小城,直接兵围延州,朕一定要把延州改个名字,改成破宋!”
1...252253254255256...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