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李陶陶穿越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蓑烟雨任

    “对不起对不起。”那人一边赔着不是一边赶紧捡着画卷。李陶陶也急忙道歉,“是我不对,不好意思,没注意看路面。”她一步上前捡起展开的那幅画,这是一幅鱼戏莲叶图,奇怪的是,并不是当下最主流的水墨画,而是类似于她前世里宋代时期的工笔花鸟画。

    她早就搞清楚了,她穿越的这个世界应该处在公元950年左右,不知道为什么,大唐并没亡国,还在继续着,但所有的指标又都显示着在往宋朝的方向发展。比如家具,她看到的大多数都属于北宋风格。再比如这幅鱼戏莲叶,工整细致,先勾后染,设色艳丽,给人栩栩如生,精致动人的感觉。这正是在两宋时候达到巅峰状态的工笔花鸟画。所以,这是个唐末宋初的时代,这是个大唐和大宋两种风格并列的世界。

    再看那男子,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衫,满面风霜,一看就是穷困潦倒,生不逢时。这要是在两宋,凭这手技艺,怎么也得混个宫廷画家当当吧她和颜悦色地问:“这位郎君,这是你的画作吗”“是的是的,大娘子要买画吗我这里还有一幅。”那男子惊喜莫名,手忙脚乱地展开另一幅画。这也是幅鱼戏莲叶,不过是幅水墨画。看来,这水墨画是他养家糊口的手段,工笔画只是他的个人爱好而已。

    李陶陶摇摇头,仔细地卷起手中的这一幅,“我就要这个,说个价吧。”那男子犹豫一下,小心翼翼地说:“要不您给二两银子”李陶陶皱皱眉,怎么,古代艺术家就这么不值钱吗据她所知,这工笔画最是费时,而且要用到诸般技法才能达到如此效果,居然只值这个价

    “要不您随便给点”那男子看着她的脸色,越发谦卑。唉,生活这个魔鬼,把好好的一




第九章 做老师
    第二天,学生们接到通知都来上学了。事前,李陶陶也了解了一下情况,杜举人的学生一共有十人,按照学习进度,她把他们分成了两个班。小童班六人,大童班加上杜德纯是四个人。李陶陶制定了一些规则,而且两个班的课程表也不一样。

    先说小童班,早上辰时(七点)开始上学,先背半个时辰(一个小时)的书,然后练字半个时辰,巳时(九点)开始做广播体操,然后听先生教授半个时辰。巳时半(十点),小童班看课堂笔记自学,加深所学内容。午时(十一点)放学。

    大童班也是辰时开始上学,背书半个时辰。辰时半(八点)先生授课半个时辰。巳时(九点)和小童班一起做广播体操。然后自己温习所学内容。巳时半先生又开始授课,持续一个时辰,午时半(十二点)才放学。

    让孩子们感到新奇的,第一个当然就是黑板和粉笔了。先生把学习的内容,都书写在黑板上,直观明白,一目了然。而且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必须把黑板上的提要重点都拿笔记下来。说是自习的时候有助于温习所学,加强记忆。

    下午未时半(下午两点)上课,李陶陶会教半个时辰的算术,从最基础的阿拉伯数字教起,两个班一起上。申时(下午三点),给小童班讲学半个时辰,大童班看课堂笔记自学或者练字。申时半(下午四点)是大童班的授课时间,一直到酉时(下午五点)放学,一天的学习任务才算完成,当然,期间也安排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关于小童班的课程,李陶陶当然也做了功课。这个时代识字的启蒙读物,主要就是《千字文》,然后就是一些简单的地物志,出名人物的笔文,以及一些名贤的文章。《三字经》和《百家姓》是没有的,当然,在她前世的那个世界,这两部书也是到了宋代才被人写出来的。

    她思前想后,为了教书大业,《三字经》和《百家姓》必须提前现世啊。历史上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三百千”,怎好单单少了那两个于是又厚颜无耻地剽窃了前人的成果,写出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当然,有些与当前社会不太合拍的内容,就被删除或者修改了。

    大童班就不用劳神了,自然有现成的教材可用。四个孩子中,刘二郎刘宏章不算最大的,还有个张敬文是十四岁,他家是屠户,家境颇丰。张屠户为了改换门庭,苦心孤诣地要培养个读书人出来,这些年也砸了不少银子。再有就是杨骏,也是十二岁,他家是开米铺的,他阿爷今年娶了后娘,不打算继续供他读书了。但是,交的学费还没到期嘛,又退不了银子,本着不吃亏的原则,后娘就让他继续把这两个月念完。

    四个孩子基本上都是读书读了六七年的,所以“九经”都是读过一遍的,只是对经义的了解有着深浅不同罢了。李陶陶就挑了最重要的几本,从头开始讲起。既然考秀才的时候,要考到诗词,她就想着,是不是让《声律启蒙》也提前问世呢

    总的来说,孩子们度过了新鲜刺激的一天,这样的教学方式新奇而有趣,先生的授课方式也像说故事一样,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所以晚间,九个家庭都上演了同样的剧目: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向家长们述说着新学堂的各种神奇。黑板,粉笔,笔记,广播体操,算术,《三字经》,《百家姓》

    家长们将信将疑,闻所未闻,姑且听之吧,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大家也没太放在心上。

    这天一早,胭脂的婢女小桃求见。李陶陶正在授课,只好暂时中断,安排孩子们先自习,然后在书房见了她。原来胭脂对她的演出服非常不满意,觉得绣娘完全没有领会到,李陶陶设计的精髓,形似而神不似。她想请李陶陶指点绣娘,重新制作一套出来,并且还希望能再设计一套礼服,用于当晚的盛会。

    小桃带来了五百两银票,这是胭脂的一贯作派,先钱后货,有钱就是这么任性!自从看了李陶陶的企划,并按照上面所说,一步步施行起来之后,她就对李陶陶无比信任和无限崇拜起来。这样的奇思妙想,这样的宏大新颖,岂是寻常人能做到的这李娘子肯定不是普通人。

    李陶陶看了看小桃带过来的演出服,其实做的也还好,用料昂贵,流苏精致,就是缺了点飘逸灵动,材质方面有点问题。再有就是颜色用的是亮黄,稍微浮燥了一点。

    她叫李嬷嬷去请林夭夭过来,林娘子名夭夭,李陶陶同胞的妹妹叫李蓁蓁,两人的名字连起来正好是《诗经》里的一句话,桃之夭夭,其



第十章 自救
    中午休息的时间,孙师傅和孙婉祖孙俩结伴而来,他们带来了样品。其间烧费掉的,没有成功的且不说,光看这几套成品,光彩夺目,瓷白如玉,那么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每个单独的陶瓷,手掌般大小,白瓷底子,鲜艳亮丽。人物的神态举止,服饰色彩,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完全就是电视剧里的模样。也有师徒四人连在一起的群像,仿佛就是从书中走出来的一样,真实而鲜活,完全印证了西天取经的确凿性。

    是的,这批陶瓷颜色丰富,形象饱满,充分体现出了唐三彩的个中精髓。“太好了,实在是太漂亮了,您是怎么做到的!”李陶陶越看越美,这一上市就是大卖啊。孙师傅也是兴致高昂,“刚开始的时候,的确遇到点困难,但后来凭着我的经验,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法”

    其实那些专业术语,以及烧制的过程,李陶陶又怎么听得懂她也不需要了解得这么清楚嘛,不是还有孙师傅吗他们一个管做,一个管卖就是了。

    于是她说道:“孙师傅,这些我需要大量生产,而且越快越好。还有上次和您说的那个合作方案,您是怎么想的”“我们当然是没有意见的,不过娘子你,是不是太吃亏了”孙师傅真是一个老实纯朴的匠人。

    李陶陶笑道:“我不吃亏,就您这技术,全天下我哪里找去”两人当即讨论好细节,写下两份一模一样的契约,又请来刘之洲刘录事做为中间人,三人都在契约上签字画了押,这样就有了律法的效力。

    孙师傅也是有名字的,孙恒中,中正恒远,意义很是不错。李陶陶就想,她们这个未来的陶瓷公司,到底是叫孙记陶瓷呢还是恒中陶瓷还是恒中吧,前者有点小家庭作坊的意思,还是后者有大公司气象。

    而且从此以后,她们所出的每一件陶瓷,都要打上恒中的印记。当然,她们还会有其他更多的产品,她们要做大做强,她们要有自己的店面,她们还要把陶瓷卖到国外,她们不仅仅只是做几个陶瓷玩偶

    李陶陶把这些想法说给孙师傅祖孙二人,他们哪里能想到那么长远,直把他们听得目瞪口呆,最后一致决定,唯李娘子马首是瞻,他们只需要听吩咐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李陶陶微笑着,“那好,第一件事就是,孙婉从今天下午开始,每天都要来上算术课。而且每天晚上都要叫你弟弟教你认字,每天都必须学会几个,你能做到吗”

    孙婉点点头,感激地说:“我能做到,请李娘子放心。我会尽快学会写字算账的。”她是个聪明的小娘子,她知道,按照李娘子的设想,她以后会是阿翁的左膀右臂,甚至会代替阿翁成为“恒中陶瓷”的当家人。而未来的发展,肯定还会雇很多人,她自己不会写字算账,以后要怎么管理一摊子事务

    中秋节的前一天傍晚,小桃来请李陶陶,说她家姑娘请李娘子务必走上一遭,胭脂今晚彩排,服装道具都到位了,请她这位总策划最后把把关。李陶陶当仁不让,叫上林夭夭一起前去。今晚花满楼因为胭脂的彩排,推迟了营业时间。

    进得大门,正要往厅里去,突然从旁边的小门里跑出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后面紧跟着一个高壮大汉。那小姑娘看到她,居然径直向她奔来。那大汉几步上前,一把抓住她,钵大的拳头就往她身上砸,不用两拳就把她打到在地,他骂道:“你这个小娼妇,还会使诈!进了这个门难道还跑得出去!”

    李陶陶的心一紧,不假思索地就要上前阻拦,但随即想到,这是在青楼,这是在古代,这样的情景应该是常态吧她迟疑了一下,硬下心肠,假装没有看见,继续往里走。

    谁想到那小姑娘迅速地爬到她跟前,一把抱住她的腿,仰起脸哀求道:“求求娘子买了我吧,我不能待在这里。”大汉一把把她拖过去,啪啪就是两个耳光,“小娼妇,还治不了你了!既然你敬酒不吃,就别怪我辣手无情。看来只有把你打上一顿,然后再饿上几天,什么毛病都好了。”也不把她扶起来,就这么拖着就要走。

    小姑娘绝望地望了一眼李陶陶,本来清秀的脸上因这两巴掌已经肿了起来,嘴角还有血丝,“求求娘子,救救我。”猝不及防中,李陶陶对上了那双清澈的眼睛,纯净天真,一尘不染。这还是个涉世未深,对生活还没有失去希望的孩子呀。

    &nbs



第十一章 唐三彩
    于是李陶陶好事做到底,又回到花满楼打听那牙婆的所在,雇了车带李瑛前往。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林夭夭很是欣慰,她就知道李娘子是个侠肝义胆,扶贫济弱的人,要是哪天她也遇到困难了,李娘子肯定会全力救助,毫不犹豫。是的,她对她就是这么有信心。

    母女相见抱头痛哭。李瑛她娘三十多岁,虽然病得面容憔悴,但依稀可见清秀模样。她挣扎着要给李陶陶磕头,李陶陶赶紧阻止。她真是无力吐槽,太不习惯古人这动不动就要磕头的习惯了。

    看这母女俩栖栖遑遑的样子,李陶陶又动了恻隐之心,要不,把这个娘也买下来吧她也知道自己冲动幼稚,这世上需要救助的妇女孩童何止千千万万她自身尚且难保,她又有什么能力她管得过来吗唉,这不是让她遇到了吗,相遇即是有缘,能救一个是一个吧。她聊以地找着借口。

    她出去找到那牙婆,说要买那生病的女子。牙婆大喜,也不敢要高价,五两银子就给了卖身契。又惹得李陶陶一番感慨。人命贱如草,特别是女人,更是跌落在这个社会的最底层。她多么怀念曾经的那个时代啊,那种自由,那种平等,那种随心所欲

    李瑛她娘叫如娘,听闻她们母女不用分离,喜极而泣。母女俩双双跪在李陶陶跟前,真诚地磕了头才算心满意足。回家的路上,李陶陶特意绕路去了药铺,给如娘看病抓药,又把母女俩感动得一塌糊涂。李陶陶真心无奈,她不是故意要收买人心的,只是以人为本,有始有终好吧。

    第二天天还没亮,孙婉就高兴地前来通报,这批《西游记》周边陶瓷,终于赶在中秋节这天烧制好了,而且数量还不少。李陶陶大喜过望,叫孙婉直接雇人拉到宏昌书铺,她提前就和赵掌柜协商好了的,书铺会帮她代卖。她现在是赵掌柜的摇钱树,提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

    在赵掌柜看来,这些陶瓷都是与《西游记》有关的,没准还可以促进话本的销售,进一步打开知名度而且还有提成可拿,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中秋这天,《西游记》的书迷们在宏昌书铺,惊喜地发现了传说中的师徒四人。原来他们长成这样啊,回头一想,可不就应该是这样吗!这正是他们心目中的唐僧,悟空,八戒和沙僧啊!

    而且这是什么陶瓷呀,竟然可以这么漂亮。五彩绚烂,光泽如玉,以前都没见过。并且还放在这么高档的盒子里,铺上丝绸,一看就很高档,而且还很有收藏价值的样子。再看看价格,老天,可真不便宜,四人一组的要八两银子,单个的都要三两。

    伙计刘大郎在一旁鼓吹着,“各位郎君,今天是中秋节,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适合的礼品呢唐僧师徒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难道不值得收藏留念吗现在最热门最时兴的事,不就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吗这件礼物送出去,不光是有面子这么简单,更是雪中送炭啊!”

    人群中当然不乏土豪,一听之下,很有道理嘛,当即掏钱买下。土豪总共买了八件,四套四人组合,孙悟空四个造型每样一个。确定是《西游记》的真爱粉无疑了。今天他正要去拜访几位友人,大家都是《西游记》的粉丝,他打算每人送上一套。这礼品,也太实惠了。

    没多久,火爆的销售场面就开始出现了,伙计们也手忙脚乱起来。很多人是被门口那幅巨型的广告图吸引进去的,那是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行走在茫茫的戈壁沙漠上,正是陶瓷玩偶的形象。巨型图画右上角几个大字《西游记》,左下角则书“唐三彩”三个字。原来这种没见过的漂亮陶瓷叫”唐三彩”呀,众人恍然大悟。

    没用多长时间,有种叫“唐三彩”的新式陶瓷问世的消息,伴随着《西游记》的隆隆声名,很快就传播开来,人们蜂拥而至,踊跃购买,不到下午就售罄了。还有那得到消息迟的,久久不愿散去,在得到“宏昌书铺”的再三保证,确定过几日还会上货之后,才满怀遗憾地离开,走之前,还得在巨幅海报面前瞻仰一番

    销售额很快就统计出来了,四人组合一百五十套,计一千二百两,单个的是二百套,计六百两,总计一千八百两。除去赵掌柜的抽成十分之一,还余一千六百二十两。众人欣喜若狂,欢欣鼓舞,没想到竟然能一炮走红。这些数量,原计划是要卖上一段时间的,没想到不到一天就卖光了。

    李陶陶也有点吃惊,她知道会好卖,但也没料到会这么火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古人见识少,娱乐少,还是沾了《西游记》的光啊



第十二章 中秋之夜
    李陶陶回到家,匆匆忙忙梳洗换衣,晚上跟林夭夭和王淑约好了,去四海花园观看选美的,时间有点来不及了。刚收拾好,那二人就一前一后地来了,她们坐上早就雇好的马车,向四海花园驶去。

    远远的,就看到大门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今晚这场花魁大赛由四海花园承办,除了特邀嘉宾,也是对外售票的。在古代,娱乐活动本来就少,何况是选美这么香艳的事,所以民间的关注度非常高,虽然票价不便宜,但还是一票难求。因此今晚下来,四海花园可是收入不菲。

    比赛的规则,是由四海花园出面邀请社会名流,饱学之士十位,作为评审团。这个行业的所有女子都可报名参加,只要你有这个自信。评审团通过层层海选,最终选出二十位参赛的佳丽,进入决赛,再在这中秋之夜各拼才艺,各展神通,评出一二三名。

    十位评审会给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获甲等最多的当然就是第一名花魁。为了应景,每位佳丽都会一一上台,诵读中秋诗词。一来是亮个相,先拿个印象分,二来,也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当然,诗词必须是新作,评审嘉宾会评论个高低等级出来,算是第一轮比赛。

    李陶陶她们进了自己的包厢,这建筑类似于近代歌剧院的造型。一方是舞台,另外三方呈半包围形状。一楼是大厅,二楼则是一个又一个的包厢。整个建筑宽大高深,气象恢弘,李陶陶不由赞叹,古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并不比现代人差!

    评审嘉宾当然在最前面,离舞台最近的地方,现在已差不多要坐满了。“原来萧县令也在。”王淑大惊小怪地说。“哪个是呀”李陶陶好奇地问,老听这两口子提起这萧县令,不知不觉地也想关注一下。王淑指了指前面,“那个穿白色衣衫的就是。”

    李陶陶抬眼望过去,幸亏这具身体不是近视眼,前世她眼睛不好,非常地不方便。却只看到一个清瘦挺拔的侧影,果然是一身纯白,里面貌似是一件暗花交领绫袍,外罩同色花系的织锦外服。李陶陶眨眨眼,一个男的,穿一身白色,会不会有点矫情呀林夭夭插嘴道:“萧县令还很年轻吧,看背影似乎年岁不大。”王淑点点头,“嗯,是很年轻,不到三十吧。”

    戌时(晚上七点),花魁大赛正式开始。主持人致辞,介绍了各位评审嘉宾的情况,特别荣幸地提到了萧县令,并滔滔不绝地引出了,许多华丽的赞美和感激之词。

    李陶陶昏昏欲睡之际,终于听到主持人言归正传了,“现在比赛正式开始。第一位上场的,是慎县倚红院的嫣红姑娘。有请。”既然是全州府的花魁大赛,所以庐州下辖的几个县都有佳丽参加。
12345...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