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凉风破晓
“小姐姐,我要消耗一次普通召唤机会,召唤一名治国理政的谋士。”
这一次去颍川收获如何,刘协并不确定,虽然他有很大的把握收服忠于汉室的王佐之才荀彧,但还是打算先为宋濂找一个治理兖州的帮手。
“叮咚,宿主拥有七次普通召唤机会,现在消耗一次,召唤一名下限不低于84,上限不超过94的偏政治类人才。”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第184章 白衣战神
“系统经过抽取获得名单数据如下:第一名文臣东晋著名政治家王导:武力44,统帅65,智力93,政治92。”
“第二名文臣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谢安:武力60,统帅90,智力93,政治9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小姐姐倒是有意思,竟然直接就把东晋最显赫的两个世家的人才给扎堆列了出来。”刘协一听到两人名字,高兴不已,这两个可是赫赫有名的一流人才。
“第三名文臣唐代著名政治家姚崇:武力43,统帅74,智力92,政治94。”
唐代四大贤相之一,又是一条大鱼!这姚崇历经李唐五帝,三次被拜为丞相,最后还辅助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当真是非同一般。
刘协暗喜,看来自己今天的运气很不错啊。
“第四名文臣北宋名相王旦:武力45,统帅53,智力90,政治89。”
“第五名名臣明朝翰林学士黄子澄:武力40,统帅48,智力87,政治88。”
“得,说不得,最后这两个政治连90点的大关都没能过,尤其是那个黄子澄,要不是我看了那部叫做穿越时空的爱恋的穿越剧,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听说下场死得很惨,活该你没能力。”
“去除王旦和黄子澄。”两极分化,根本就不想要他多加犹豫,刘协轻车熟驾的说道。
“叮咚,宿主去除王旦和黄子澄成功,系统将在王导,谢安,姚崇三人当中随机抽取一人进行召唤恭喜宿主获得唐代著名政治家姚崇!”
不是谢安这个军政全才,刘协稍微有点失望,不过这姚崇确实是他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凭他94点的政治能力,不要说是辅助宋濂,让他独自治理兖州也是绰绰有余!
“姚崇植入身份为甘静远方表兄,对宿主以民为本的治政理念深感认同,因为家境贫困前来投靠甘父,目前就在陈留,宿主可以通过甘静找寻见他。”
“搞事情啊。”刘协敏锐地察觉到这系统御姐是在搞事情,先是甄家出了个韩侂胄,现在甘静这边又来了个姚崇,再加上蔡琰的父亲蔡邕,他身边的各个女人,都在开始出现有亲族人才在他麾下效力了。
刘协有点不高兴,这可不是个好兆头,现在她们三个还算和睦,但难免将来有不测风云,他的麾下势力很可能会因此慢慢地分裂成好几个集团,这不是他想看到的。但是系统已经植入成功了,他也绝不可能因为忌惮这些猜测之言就放弃姚崇这个94点政治的人才。
“也罢,志在天下,岂能瞻前顾后畏手畏脚?且不说自己想得太远,再说,我就不信有我在,他们真能够闹出什么大风波来,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也对她们有信心!”
刘协将这些不高兴的想法抛诸脑后,又开始油腻地卖萌,对着系统御姐就说道:“美丽动人,婀娜多姿的善良小姐姐,我要消耗一次无限制特殊召唤,召唤一名绝世猛将!”
不错,刘协要把拿下兖州完成主线任务所奖励的那一次无限制特殊召唤用掉。
这等无限制召唤,用得越早越赚。不像是普通召唤机会需要根据势力发展情况不断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的补充。
这一次讨董联盟出现的猛将实在太多了,而且又是如此的混乱。尽管刘协麾下已经有了李存孝、典韦、许褚这三个顶级猛将,但他还是不放心。他们一旦陷入围攻,同样很危险。他决定再召唤一个绝世猛将,以备不时之需。
“叮咚,宿主刘协消耗一次无限制特殊召唤,召唤一名偏于武力的猛奖。系统正在进行抽取系统抽取成功,抽取结果如下:第一名武将南宋岳家军猛将陆文龙:武力104,统帅90,智力74,政治42。”
“第二名武将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薛礼:武力105,统帅100,智力84,政治89。”
“卧槽,出了个104点武力的陆文龙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还出现了同样105点武力值的薛礼薛仁贵,这个堪称全才的大唐名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这些关于薛礼的传奇故事在后世简直是耳熟能详。像他这么全面的数据,刘协还是第一次见到。
系统御姐没有管刘协的惊讶,继续说道:“第三名武将五代后梁名将王彦章:武力103,统帅88,智力72,政治59。”
“第四名武将隋末南阳侯伍云召:武力102,统帅89,智力71,政治60。”
“第五名武将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武力104,统帅70,智力64,政治48。”
“上次出了个第一好汉李元霸,现在居然裴元庆和伍云召也出现了,这无限制特殊召唤就是给力,弄得小爷我都热血沸腾,激动颤抖。这五个人武力最低的都有102点,这已经是之前典韦的数据了,实在是恐怖。”
“去除王彦章和伍云召。”刘协也很不舍得啊,这里的每一个放在现实当中都是最顶尖的猛将,他恨不得全都把他们招入麾下,只可惜他太穷,只有这么一次五选一的机会。
“叮咚,宿主去除王彦章和伍云召成功,系统将在陆文龙、薛礼、裴元庆三人中随机抽取一名武将进行召唤。”
“恭喜宿主获得大唐猛将薛礼,薛礼植入身份为虎卫新兵,因武艺精湛被李存孝提拔为虎卫校尉,宿主随时可以宣他见面。”
居然一次就把全面得无可挑剔的的大唐白衣战神薛礼给召唤出来了,绝对大赚,武力105,统帅100,堪称完美,刘协的激动可想而知。
“娘的,当初成立虎卫还真是对了,召唤出来的猛将全都是从虎卫出身,既不用忧虑他们的忠诚问题,还可以随时和他们见面,不用担心还会被别人给拐跑。”
“薛礼在虎卫当中倒是不用着急,反而是姚崇,不能让他给跑了。”刘协对于当初收服韩侂胄一波三折的过程仍旧心有余悸,现在召唤出来的人才,在没有收服之前他都不敢大意,生怕给别人做了嫁衣。
刘协马上就起身出门,带着典韦和许褚去找甘静打探一下这姚崇的下落。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第185章 三事要说
倒也巧,姚崇现正寄居在甘静他们以前住的那个院子,刘协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他
不过此等人才,虽是落魄,但气高骨傲,不是刘协三言两语就能说得其纳头便拜、俯首称臣的。
所幸刘协尚记得系统在给姚崇植入身份的时候,说过其对自己以民为本的治政理念深感认同的事情,刘协也就以此作为突破口,向他问道:“远之饱读诗书,腹含大才,却不知认为如何才是治国理政之道?”
姚崇却并不直接回答,反而将问题抛回给了刘协,说道:“殿下既有此问,肯定早有思虑,必有非常人所得的高见,姚崇一介寒衣,岂敢班门弄斧,愿洗耳恭听。”
刘协仿佛早就知道他会这样说一样,笑了笑,道:“先圣曾言: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使国家昌盛兴隆,百姓安居乐业,则掌权者必施仁政,顺民心,亲贤臣,远奸佞,不断修德于天下,朝夕持恒,寒暑不辍。”
姚崇摇摇头说道:“正如殿下所说,此乃先圣之言,荀子语录,上可规劝君王,下可教导百姓,兴国安民,利致千秋,虽是金玉良言,但终非殿下之言。”
“远之为何如此执着,什么先圣之言,什么百姓之见,只要能利国利民,便是有用之法,便是治国之策,我便可以听而纳之,推而行之。大道三千,小道更甚,效仿贤者古人已经很难,又何必还要强迫自己去开辟一条连诸多先贤都未曾走过的道路呢?”刘协没有否认,反而借机强势反驳道。
“殿下倒是洒脱,此等不拘一格的胸襟让人钦佩,反而看得比我透彻多了。殿下的来意,我也清楚,只是殿下要我出仕,还须得答应我几个条件。”
姚崇倒是没有想到刘协竟然如此能言善辩,但他说得又确实有道理,犹如暮鼓晨钟醍醐灌顶,让他茅塞断开,以前许多迷惑偏执之处竟然变得清晰明了起来。佩服之余,不再矫情,坦言将要自己效忠的请求说了出来。
“娘的,这姚崇难道不是我召唤出来的么?要收服就算了,怎么还如此困难。刚才那一堆狗屁不通的话已经是自己绞尽脑汁,极为勉强才凑出来应付的,现在还要我答应他条件,这家伙是把我当成了唐玄宗,要搞一个十事要说么?”刘协面上不动声色,可是心里已经浮想联翩,翻江倒海了。
“远之但说无妨!”都到这个地步了,刘协也不能不听下去了。
“殿下行事,第一者,为政先仁义第二者,行法治第三者,不论出身,礼贤下士。此三者,殿下答应,则姚崇为臣。”姚崇目光有神,认真地说道。
“还真的是十事要说,不过怎么到我这里就变成三事要说了?这是看不起人啊,区区一个李隆基,能跟我比么?”刘协很不服气。
“好,孤答应了。”心里虽然那么想,可刘协不会傻到真说出来给自己凭白增加难度,见好就收就行了,可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
“姚崇拜见主公。”见刘协答应下来,姚崇没有再犹豫,当即就跪下行了君臣之礼定了主仆名分。
“好,今日得远之,则兖州无虑也。”终于收服了姚崇,刘协还是很高兴的,马上就走上前去亲自将他扶起来。
“听殿下刚才的话,殿下是要我辅助宋公共同治理兖州一地?”
姚崇有些惊讶,若是说刘协知道自己有些才华还可以说是自己表妹告诉给他的,但现在他竟然敢这么大胆地就有意把自己提拔到宋濂副手的位置,他是真的难以置信了。他虽然对自己的才华有信心,但刘协是如何知道并且坚信自己有这个能力的。
“非常之际,当行非常之事。我马上就要率军赶赴讨董会盟,兖州新下,百废待兴,我不忍宋公独木而支,太过劳心。我现在直接把你提拔为宋公的副手,这既是你的机遇,也是对你的考验。我现在可以为你力排众议给你高位,但你要是真没有那个能力做出成绩来服众,不用他们进谏,我就先将你罢免惩治了,明白么?”
“殿下放心,姚崇定不负殿下信任,必定全力以赴,使兖州焕然一新,让世人知晓殿下并没有看错人。”
“好,你有这个信心,我也相信你有这个能力,那我就拭目以待,看远之大展才华了。”
“仲康,一会你就带远之过去,将我的意思告诉给宋公。记住,请宋公一视同仁,不用给远之什么特殊待遇。”刘协对着许褚吩咐道,直言不讳,显然这话也是说给姚崇听的。
“喏。”许褚和姚崇齐齐躬身应道。
把姚崇的事情解决了,刘协倒算是短暂无事可以休息一下。他已经给诸将传令,三日之后,带兵赶往颍川前去赴会。
现在,他麾下的讨董规模倒算是基本定型了。文臣这边有虞允文和韩侂胄,一个奇策计谋无双,一个情报靡有遗失武将这边,李存孝、典韦、许褚、加上刚召唤的薛礼,四个武力过百的绝顶猛将,当真是龙潭虎穴也丝毫不惧,再加上李典和于禁统兵一万策应,此行已经算是万无一失了。
不过刘协倒是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因为自己的出现占据了兖州,其中,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以及兖州刺史刘岱,整整五路诸侯,死在自己手里的有三个,还有两个现在也只是虚有其名,并无实权,在自己麾下挂个太守头衔而已。
乔瑁袁遗二人虽然并无大罪之行,但刘协肯定也不会傻到还其让他们也兵马去参加会盟,这十八路诸侯一下子变成了十四路诸侯,这可就有意思了。刘协很期待,到时候是否会有别的诸侯加入进来。
会是荆州刺史刘表,汉中太守张鲁,还是益州刺史刘焉呢,刘协不得而知。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第186章 抵达颍川
三日之后,刘协将兖州托负给宋濂蔡邕等人,亲率强兵猛将,自陈留而南下豫州颍川。经过几日的跋涉行军,刘协总算如愿到达了颍川郡。
豫州刺史孔伷早就有所准备,已经为各路义军选好了扎营之处,甚至练一些粮草物资也都有所提供。
刘协身份尊贵,乃是现在大汉唯一的正统皇室血脉,孔伷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带着左右出营迎接刘协大军的到来。
刘协远远低就看见前方有一处大营,现在还算不得热闹紧密,想来是他隔得近又来得早,其他各路诸侯尚未赶到。
大营之外有有一个白发官衣的老头,正带着一大群人在那里张望等候,此人正是孔伷,他一看见黑面红边的兖州军旗和刘字帅旗,一个激灵,马上就冲上来恭敬行礼道:“老臣孔伷见过陈留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这么一跪,后面的人也都有样学样的跟着跪了下去,口中同样高声呼着“殿下千岁”。
刘协倒是有点意外,这孔伷竟然对汉室还抱有几分希望幻想,真不知道是应该称赞他忠心耿耿还是该说他昏庸无谋。
刘协连忙翻身下马,一副平易近人的贤王样,亲自上前将他扶起,道:“孔刺史何必行此大礼,孤往日还在父皇膝下受读之时,就常常听他称颂孔刺史乃是大汉忠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如今诸侯会盟于豫州,多有麻烦操劳,还请孔刺史务必尽力。”
孔伷眼里几滴浊泪流出,一边用袖子擦拭一边哀声叹道:“董卓弑帝,祸乱苍生,此乃千古未有之大逆不道之举,老臣身为汉臣,世受皇恩,岂敢不思报国之道?豫州兵事不兴,如今能为各路义军提供休憩补给,孔伷又怎敢不尽力而为?”
“好,孔刺史不愧是大汉的肱骨之臣,当为群臣楷模,万民表率。”刘协称赞一句,不再啰嗦,在孔伷的带领之下,就近挑了一处合适的营地。
这处营地既不在大营中心,也不在大营外侧,恰到适中,不露锋芒,不显猥琐。
这是刘协来之前就和虞允文商量好的,他是诸侯当中身份最为特殊的,本就足够显眼引人注目了,刚过易折,如果还太过强势吸引注意的话反而不好。但也不能远离中心显得太过怯弱,丢了身份受人挤兑。
不单如此,这一次联军盟主之位,他也不打算参与争取。这次讨董多半会无功而返,这个盟主其实就是个鸡肋,听着好听,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别人愿不愿意听你指挥,还真不一定。而且处于风暴中心,不但会招惹董卓的仇恨,还容易在指挥调度之间,和别的诸侯产生矛盾,纯粹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名头。
孔伷自然不同意刘协选这么一个不偏不倚,不上不下的位置,反复劝说,执意要把最中间的营地留给刘协以彰其位,但耐不住刘协抵死不从,只好为他多准备一些粮草物资来表示心意。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自己不收还不是给了别的诸侯。”刘协虽然自己带有充足的粮草,但他没有半点推辞,当即就收下了孔伷的盛情相赠。
等兖州大军安定驻扎下来,刘协把身边文武全都召集在一起,向负责情报探查的韩侂胄问道:“节夫,如今各路诸侯的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如今各路诸侯都在不断赶来的路上,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等或借道青徐二州,或由朝歌南下向颍川而来徐州刺史陶谦,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等人,西进的西进,北上的北上,相信一月之内都能赶到。目前来到颍川的,除了我们兖州军外,就只有本地的豫州刺史孔伷以及这次会盟的发起人,典军校尉曹。”
“哦?曹操现在何处,怎么不见他本人和大军踪影?”刘协有点纳闷,他还以为曹操还在沛国,没想到他已经来了颍川了,这小子居然不来见自己,不像是他谨慎老练,不留话柄的风格啊?
“据孔刺史说,曹操已经领兵前往河南,防备董卓大军突袭颍川,保证联盟如约正常举行,是故先前迎接殿下中并无曹操此人,这里也没有他军队的大营。”
曹操真的会这么好心的率军前往河南为诸侯服务?刘协不太相信,自从他知道卫家早早地就和曹操有说不清的关系之后,他就从来都不相信曹操会是一个忠心于汉室,实在是因为大汉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才无奈走上争霸之路的形象。他此举,多半是在收敛人心民望。毕竟这样一来,他就成了唯一个在联盟之前就主动率兵抵御董卓的人。
大奸若忠,刘协觉得用来形容曹操再恰当不过。
“照你所说,我们还是来得太早了,恐怕会在这里空等几天。既然并无大事,孤打算这几日外出走走,听说颍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孤早就想好好看看了。”刘协哪里会有闲心去欣赏颍川的山水景色,他是想借机离开前往颍阴的颍川书院招揽人才,要不然他才不会这么积极地就率兵过来呢。
“你们放心,此行我会带上典韦许褚两员大将,有他们护卫,你们该安心了吧。”
刘协一见苏烈和虞允文都要开口劝谏,连忙补充道。
“殿下,殿下真要是想散心游历,我等自然不敢妄加阻拦,只是颍川不比兖州,如今又值此重要之机,殿下须得多带护卫以策万全才行啊。”虞允文还是不放心,刘协是兖州的根本,他一旦出事,兖州顷刻崩解,天下也会。尽管知道刘协不一定能听进去,他还是硬着头皮强行说道。
“这样,孤再带上十名飞虎,这下你们该安心了吧。”刘协有点无奈,但他也知道虞允文是为他好,只好应了下来。
“殿下还需早去早回,不要误了大事。”虞允文这话的意思,显然是不再反对了。
“嗯,你们将孤离开的消息严加保密,孔伷若是求见,就推说孤偶感风寒,暂不接见任何人。”
“喏。”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第187章 戏忠陈群
颍川书院,乃是当地大族荀氏,陈氏为方便家族之弟学习而联手创办的,位于颍水边上,并不拒绝寒门之弟,故此多有名士流出。后来越办越大,天下闻名。往来士子游学,没有过而不入的,俨然成为了学子心中最理想的学习圣地。
刘协出发的时候,行了不到半里地就直接将虎卫遣回,他们目标太大,他只带着许褚典韦轻装疾马,很快就到达了颍阴县。经过一番打听,知道了位于颍水河边的颍川书院。
刘协仍旧化名为西门庆,换上了一件士子长衫,倒是为他增添了几分儒雅风流。典韦许褚逃不过武大武二的悲催命运,扮作仆人跟在后面,一同往城外的颍川书院而去。
颍川书院几乎每天都有众多学子前来仰慕学风,因此刘协三人的造访倒也不算突兀,很容易就混了进去。
和刘协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如此盛名的书院算不上亭台楼阁,富丽堂皇。老木泥墙,草屋寒窗,大门斑驳,台阶青苔,若非书声琅琅显得热闹,看上去倒有几分破败之象。也许正是如此清静宁心的环境,才能让学子们放下浮躁,远离纷扰,用心苦读。
倒也是刘协运气好,如今颍川书院正值老生毕业之际,现在考核已经进行到了时事引论辩驳的阶段。这一环节是对外公开的,吸引了不少书生学子和附近之好学之人前来瞻望。
学子们谈论的不是别事,正是现在轰轰烈烈,百姓们茶余饭后都会说上几句的诸侯联盟讨董之事。
人群中有一人白衣儒衫,风度翩翩,正慷慨而言,道:“今有典军校尉曹操发起矫诏,号召天下诸侯联盟讨董,四海豪杰之士无不影从。其中有渤海太守袁绍者,此人四世三公,名声显耀,威震河北,可堪盟主又有长沙太守孙坚,作战勇猛,逢战必胜,可为先锋冀州牧韩馥,徐州刺史陶谦,两位大人虽然不通军事,但两地富庶,粮草充足,可任督粮。如此环环相扣,区区董贼,弹指可破,有何虑哉!”
他一说完,不少学子和旁边的围观之人全都击掌叫好,显然是对他的说法深以为然,赞同不已。这人见大家如此认同支持,脸上也不禁露出了一丝得意的表情,到底还是少年心性。
刘协也不由得有些佩服,这些人在书院苦读,居然还能对天下大势如此了解。虽然这人把讨董一事想得太过简单,但很多细节居然推测得和历史上一模一样,确实是有几分真材实料的。
而且认为董卓必定会败亡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在这个时候是大势潮流。他们只看到了诸侯联军的强大,却没有细想过诸侯并非一体,同样也有勾心斗角,自私猥琐。十成实力,真正能够拿出来对付董卓的,恐怕不足一半而董卓那边,不胜便死,反倒上下同心,可以发挥出十成甚至十一成的实力来。
不过他一个不出门的学子,在这个年级能够有如此见识,已是不凡,做一县之令都绰绰有余,再历练几年,便是做个一郡太守也不是不可能。
“兄台此言差矣,诸侯看似实力雄厚如大海之宽阔,但大海乃百江千河汇聚而成,斑驳杂乱,清浊有别,岂能保证人人皆能勠力同心全力施为?远的不说,就说那幽州牧刘虞和辽西太守公孙瓒,此二人一人偏文主柔和,一人好武擅军事,在对待胡人的问题上早有矛盾,积怨已久,怎会因为一纸盟约冰释前嫌,再无戒心?”
“再者,诸侯皆是野心勃勃之辈,谁会不惜实力拼尽全力?袁绍此人,好断无谋,色厉胆薄,空有大志而无其才,各军皆有独立体制,凭其气度能力焉能服众,勉强凭借家世声望担任盟主一职,也不能号令群雄,如此调度不灵,指挥有碍,军令不达,讨董一事,如何顺利施为?”
1...5253545556...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