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黄埔风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山水湖畔
但薛林在谈论其他时保持的相当低调,没有透漏一丝未来的事情,认真听这些人高谈阔论。
下午,薛林等人来到教室,听教员介绍课程和日常训练,政治部主任周总理也来到教室对黄埔一期学员开展动员讲话。
这是薛林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周总理,而且还是正值二十九岁,风华正茂的周总理,简直太有魅力了,民国四大美男子果然名不虚传。
接下来薛林开始了解黄埔的课程安排。
黄埔军校的课程安排极其紧凑,每位学生在军校中的时间完全被分割细化、进而被控制到人的极限。
“每天早晨天还未亮,只要不是雨天,全校各科种的学生,围绕黄埔岛公路跑步,这是一种马拉松式的跑步,又是整齐严肃,数着一二三四的口令来跑,跑程约有十五华里”。这仅是晨操,而黄埔军校一日两操。为使全校学生在短的时间内,造就革命军官必要的军事和政治知识”,课程安排极其紧张。其科目如下
首先是军事学包括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
然后是军事训练,军事训练分为教练科目和演习科目,
教练课目包括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技术、马术。
演习课目包括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学习。
最后是政治党务。包括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党的组织问题、军队政治工作等。
每星期以四十八小时分配教授。每天只有“晚饭后是自由活动和自修的时间”。但即使自修时间,也并不是完全用于休息,还有演讲等活动。
每天早上学生听到军号声起床、穿衣服、打绑腿,时间仅有3分钟,而吃早饭只有10分钟。
还有一些列的奖惩措施,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黄埔学生的压力之大,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看到黄埔的将军们驰骋沙场的威风,也应该看到他们在早年求学的艰苦。只有禁得起考验,才能成为栋梁,只要坚持下来,留下的都是精英。
薛林一边听老师一一介绍,一边眉头紧锁。这可比我们大学军训要严得多,投身革命报效祖国这可真不是随便说说的,真是要流血流汗的。但转念,薛林想到了黄埔的对联,和孙先生那充满期望的眼神,仿佛浑身充满了斗志。
做人有苦有甜,做事何惧艰险,年轻时吃些苦,换来一生的幸福,值了。
第二天就开始了军事生涯,理论课程还好说,薛林的理论课那是一级棒,毕竟看过的电影和书籍太多了,怎么打仗还是不糊涂的。等到军事训练课那就惨了,广州天还热,经常一战就是几个小时,弄得薛林是筋疲力尽,常常晕倒,他是班里进医务室次数最多的,被同学亲切的称呼“体弱伤病号”。





黄埔风云 第五章 艰难选择
薛林的身体自小就很弱,每天这么个训练法简直就是要命,但他咬着牙也要坚持。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薛林的肤色由白色转变成了古铜色,身上的肌肉也壮实了不少,去医务室的次数也在下降,这些数据的变化都充分说明薛林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且也越来越像个男子汉。
自从有了肌肉块后,薛林就在一切可以秀肌肉块的场合抓住一切可以秀肌肉块的机会,秀一切可以秀的肌肉仅限上半身。
黄埔一期学员真是很痛苦,如果他们知道这是穿越来的,一定会祈求上天,重新派个正常的来黄埔吧。
每周三和周五晚上的演讲和自由讨论的课程是薛林最喜欢的,因为薛林的口才实在太好了,再加上一大堆现代理论,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
你说他在辩论经济问题时把邓小平思想、改革开放都搬上来,谁能说的过他这在当时来看,可要先进五十多年呢。
自由讨论时那薛林更是主角,而且说的特别有根据,过去几十年别人没听说过的,他知道。几十年之后的,他也知道。虽然几十年后的事情众人将信将疑,但薛林说的有鼻子有眼,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也确实有道理,因为历史就是这么发生的。
一次晚课上薛林又在和众人谈中日问题,几个教员在后面坐着旁听,不参与讨论。
宋希濂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日本的支持,很难取得巨大成果,我们的同盟会就是在日本成立的,而且日本政要中也有很多是孙先生的朋友,所以未来的中国和日本还是好邻居。”
其他人也依次发言,大多赞成这个观点。
对此,薛林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愤怒,不是愤怒宋希濂,而是愤怒国人的眼光竟如此短见。
可是他也在考虑要不要在这个时候反驳这些人的观点,如果反驳是不是太过锋芒了。
想到此,薛林保持了沉默,可是随着讨论的深入,薛林感到这些人有亲日的倾向,这可不好,虽然徐向前和陈赓的表态不那么明显。
薛林坐不住了。
薛林站起身,看看四周“各位同学,我冒昧的说一下我的想法,可能与一些人的想法不一致,全当参考。我认为中国和日本在未来的一百年中根本不可能成为朋友,并且在十年后中日间将会有一场大战爆发。”此话一出,全场哗然,连后面坐着的老师都惊讶不已,要知道,那时日本对中国除甲午战争外,还没有爆发多少刻骨的战争,民国的人士也多去日本留学。而且日本也确实对中华民国的成立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国人对日本的看法还是比较友善的。
薛林继续说道“从历史上看,日本这个民族一直都反复无常,中国强大的时候它就当一个小学生,乖乖的向我们学习,以唐朝为例;一旦中国衰落,它就趁火打劫,以甲午战争为例。虽然现在日本对国民革命有所贡献,但它也是为了争取在华最大的利益。而且,在日本军部有一个文件,叫田中奏折,上面写着,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欲征服东亚必先征服中国。所以请诸君打消对日本的幻想。”薛林本还想再说下去,但看到众人又持怀疑态度,知道多说无益。
田中奏折是1929年才在中国曝光的,此时还不为国人知晓。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这么机密的事,一个20岁的年轻人是怎么知道的这引起了在后边坐着的黄埔军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邵力子的注意。之前他听过薛林的演讲,深深佩服薛林的口才和远大的见识。这次又语出惊人,第二天邵力子就向蒋介石报告了此事。
蒋介石对有这样的学生很好奇,马上派人通知要见一见这个学生。
“校长好。”薛林进门后打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好,薛林,请坐。”蒋介石让薛林坐下后仔细后看了看这个年轻人,很有中国军人的气质,好一个爱国青年。“你的教官们最近可都在夸你,你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你一定要继续努力,为国民革命尽力,中国,要靠你们。”
“校长严重了,为革命事业而努力是每个青年人的义务,我等责无旁贷。”此时的薛林早已成为了一个爱国青年,见到蒋校长竟然没有表现丝毫的紧张与胆怯,甚至连兴奋的感觉都看不出来。
也许是蒋介石的浙江奉化口音让薛林感觉亲切不少,不是因为这口音多么纯正,因为这口音太难懂了,无意中拉近了距离。
蒋介石听完点了点头,是个好后生。
“薛林,你还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党派吧,有没有考虑加入国民党,现在我党急需你这样的人才。”蒋介石担心这样的人投入共产党的麾下。
“感谢校长抬爱,我一心只想报国,还没有考虑政治问题。”此时的薛林不想过多的卷入党争,这个时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但一九二七也不远了,薛林只想躲着远远的。
“是时候该考虑考虑了。”蒋介石说了这句话,是否意味着什么,薛林也猜出了七八分。
之后俩人又聊了聊其他的问题,这次谈话就结束了。
令薛林奇怪的是,蒋校长竟没有问薛林依据什么预料的未来,更没有问中日问题。政治家就是政治家,根本不可能让人猜透。
黄埔的训练和课程依旧,薛林在演讲、战略发面出类拔萃,枪法也毫不逊色。只是格斗比较差,算是中等,按照钱壮的说法,就这身手,只能对付一米六以下的,多一厘米你都吃亏。
黄埔军校是快速培养军官的学校,每一期的学习只有半年,相信这个事情很多现代人还不知道。
转眼到了九月,离十一月底黄埔一期毕业的日子不远了。
下午时,蒋先云和陈赓拿着个表格,来统计学员的入党问题,可以加入国民党,也可以加入共产党,也可以都加入,现在有意向的可以填写。
陈赓问薛林想加入哪个党派,蒋校长和周主任都很看好你,他俩可不止一次的与你交谈过,怎么,想好了吗
薛林在座位上犹豫着,温柔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但是盖不住他的这丝忧伤。
薛林自从上个月与蒋校长谈话后,又经常被叫去谈话,目的不言而喻,而周恩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更是对薛林和钱壮关爱有加。
现在孙先生还活着,国民党无疑代表着最合法和最权威的政党,而且现在国民党正如日中天,不用了解历史也可以预见到,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一定是国民党的天下。
可是薛林明白,共产党才是这块土地的最终胜利者,他想跟随周恩来的脚步,但是他想起了他的爷爷在文革中所招受的困苦,那段经历听起来都可怕,更何况还要度过,当然,前提是薛林能活到那个时候,而不是牺牲或因公殉职,或者被最后一场战争的最后一个敌人的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这半个多月薛林非常的煎熬,为什么要有党派,为什么要有争斗,爱国可以做到不分你我,为什么这个要分得这么清楚。
薛林的脑中异常复杂,他拿着笔,迟迟没有在任何一张表格上签下名字。
薛林懂得爱国,但是显然不懂政治。




黄埔风云 第六章 随行北上
“我哪个党都不入。”薛林思考了很久,说出了这句话,说完把笔拍在了桌子上。
“薛兄,不要意气用事,只有选择政党,才能实现你的理想。”陈赓坐下来一边说一边把表格给他看。
此时班级里的其他人则在一旁,彼此讨论着国共的区别,热闹的很,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任何事物都能表现出激情。
“选他妹,惹怒我,我自己成立个党。”薛林的个性又一次爆发。
不过生气归生气,薛林还是接过这张写满人名的纸张看了起来。
这一期的学员大多都已经选择了各自的归属。共产党那一栏中有陈赓、徐向前、蒋先云、左权、宣侠父、许继慎等几十人。
国民党一栏中则有胡宗南、黄维、杜聿明、邱清泉、范汉杰等人,大约接近两百人,显然比共产党势力大。
但是薛林心里清楚,加入共产党的这些人可都是精英,国民党那些基本都是手下败将,这些人的命运薛林一清二楚。
可薛林的骨子里有放荡不羁的侠骨情怀,并不想被政治束缚,只想无拘无束的爱国救国,至于政治,他显然不具备这个头脑。
薛林分析从长远看,是要加入共产党,但我是穿越来的,我要改变历史,让中国不受苦难,这只有靠国民党的力量,因为与国际社会打交道,未来几十年只有是国民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
可一旦加入国民党,的确机会很多,但一旦历史没有改写,自己就很有可能被中共定性为人民的敌人,难啊,难得不是爱国,难在爱国之前要选择大树。
“我觉得现在还真不是我选择的时候,我保持无党派的身份,反正现在是国共合作,加入任何一个政党都一样,那我不加入也一样。”薛林把表格递给陈赓,然后起身离开座位。
陈赓想再说什么,但一想,这事也不好勉强,毕竟人各有志。
陈赓统计完后,交给邵力子,邵力子拿着统计表来到蒋介石办公室。
“哎呀,怎么好学生都去共产党那里了,你们怎么回事,怎么宣传的”蒋介石显然对这样的结果不满意。
“校长不要太在意,毕竟孙先生主张国共合作,时间一久,这些人必定会重新回到我党麾下。”
“但愿如此。”现在是国共友好时期,蒋介石也不能在这个时候与共产党撕破脸,毕竟孙中山还活着。
“校长,薛林这个人,您还记得吧。”
“记得,这人很优秀的,是个小滑头。”
“他没有选择任何一个政党。”
“哦好,赶快争取,别被共党抢走了。”看来蒋介石非常重视薛林。
薛林自从这次入党事件后,看出了政局的复杂,自此在黄埔低调行事,不敢张扬自己的个性,至于之前的想法,想给这些同窗好友算算名,占卜未来的想法也不再有了,枪打出头鸟,一旦遭到暗害,这就不值得了。
转眼到了十月末,这一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
孙先生北上,打算带几个黄埔学生前往,蒋介石和周恩来推荐的人中都包括薛林,因为薛林头脑灵活,带在身边既可以保护孙先生安全,又可以培养此子成为栋梁,还有一个重要一点,薛林是北平人,回到那可以好好照料孙先生。当然,蒋介石和周恩来是没想到他是几十年之后的北平人。
临行前,孙中山与这个青年第一次近距离交谈。薛林内心激动不已,终于可以近距离一睹伟人的风采,前一晚竟然没睡好觉。
“见过孙先生。”薛林打了个军礼。
此时孙先生正与汪精卫聊天,谈的大概是北上的准备事宜。
“好,好,是薛林吧,来,坐。”孙先生面带微笑,和蔼的话语令薛林感到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心里非常温暖。
“介绍一下,这位是汪精卫,军校的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平时跟在我身边,不怎么在学校,你可能没见过。”
薛林看了看这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英气逼人,帅气十足,一米八多的大个,民国四大美男子,确实比我薛林帅,可惜日后是个汉奸。
薛林这么想着,心里非常鄙视这个家伙,正在这时,汪精卫起身向薛林握手,薛林虽然内心不情愿,但还是面带微笑的和汪精卫握了握手。
“薛林,听你的教官说你对时政有独特的见解,这很难得啊,你是北平人吧,这回去你的家乡,还要请你多多照应。”汪精卫说。
“您客气了,我自幼在外求学,已经很久没回北平了。”薛林给自己打了个圆场,即使以后到了北平不熟悉也算是有了借口。“至于谈论时政,都是年轻人在一起互相吹捧,哪敢妄凭政局,这些,还要请孙先生多多赐教。”
“年轻人不要学得这么世故,想什么就说什么,想好了就去干,这是青年人的权利,你说说现在吧,对于北平现在的情形怎么看,我想听听你们青年人的看法。”孙中山说道。
“对于北平。”薛林略停顿了一下,“我认为孙先生要赶快动身去北平,那里的局势很复杂,冯玉祥将军并不能完全掌控北平城,而段祺瑞和张作霖也并非出于真心邀请先生,望孙先生速速北上稳定政局。”
孙中山点了点头,“有道理,看不出来,你对北平分析的还很到位,难得啊,不过北上是大事,必须利用这个机会做好宣传,以期在海内外达到最大的影响,借此使全国振奋起来。”
“孙先生已经确定要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再到北平的路线,沿途准备发表五场演说。”汪精卫在一旁说道。
“为什么要绕道日本,这会大大推迟到达北平的时间。”薛林有些着急。
“此行旨在谋求中日提携合作,即使不能导致建立三国同盟,无疑也能加强俄、中、日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来抵抗欧美列强的侵略,以救中国。”孙中山说道。
薛林想起了历史书上所说,建立中、日、俄三国联盟是孙中山晚年外交的一个重要设想,可是薛林知道,孙中山的日本之行是没有任何收获的,此行遭到日本官方的冷遇。日本政府拒绝他到东京去。就连与孙中山有过联系的政、财、军界实力人物也极力回避。孙中山等于两手空空地离开日本,一腔热忱和希望化为泡影。
而且而且孙先生也时日不多了,薛林想到这些内心很着急,可这些又无法言表。
“既然孙先生已经决定,薛林必全力听从孙先生调遣,只是此行去日本,日本官方不会有太大的热情。”
“你怎么知道日本不会有热情呢”汪精卫问道。
“日本这个民族没有长远的目光,他与俄国不一样,他们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和北平的段祺瑞打交道,所以,先生最好不要取道日本,浪费时间。”
“你这个年纪有如此的见识确实少见,此行无论假道日本还是北上幽燕,是否有收获都很难预料,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不能放弃,还是要去尝试。”孙中山心有感慨的说道。
薛林还想说一些,但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劝阻,相反,却对孙先生这种无畏的精神和为了祖国永不放弃的理念所感动。
孙先生还要忙于其他事务,所以薛林也就起身告辞了。




黄埔风云 第七章 开始启程
虽然薛林来到黄埔后屡屡语出惊人,但薛林知道,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分寸,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在人才济济的黄埔,薛林根本没有机会接近伟人,更没有机会随孙先生北上,当这些目的达到后,薛林知道该收敛一些了。
临行前的一天,薛林邀请陈赓和胡宗南在广州的一家酒楼大吃了一顿,没敢喝酒。
饭桌上薛林再次叮嘱陈赓“我觉得陈炯明会再次叛乱攻打广州,你可以提醒一下蒋校长”。
”这个可能吗“一旁的胡宗南对此不以为意。
”我也是自己感觉的,陈炯明这个人一直都对广东垂涎三尺,不可大意。“
”好,我会提醒校长的,不过,也用不着咱提醒,可能校长也时刻注意他呢。“陈赓说。
”但愿如此。“薛林说道。
接着几人又谈了谈比较轻松的话题,诸如民国的美食、美景、还有美女。
吃饱后,陈赓、胡宗南回黄埔继续训练学习,薛林留在广州准备北上。
筹备北上的过程是很忙碌的,一切要有计划,重要的是要保障孙先生的安全,凡事都不能大意。而孙中山更是很重视这次北上之行,不断修改演讲词,筹划会见哪些人物。
十一月四日孙中山命令胡汉民留守广州,代行大元帅职权;令谭延闿办理大本营事物,并密令其准备北伐事宜。
薛林看到了孙先生这几日的劳苦,不由得在日记中写下孙中山先生面对险恶之形势,不惜己身,抱病北上,尽心竭力,为国为民,其大节烈操,令人感佩之至,曾经只在史书上看到伟人身影,如今亲眼所见,方可见伟人之艰难,若孙先生能再活三十年,则日本必不敢小视中华
十一月七日,孙中山让薛林协助汪精卫起草时局宣言,薛林感到展示自己的机会来了。
薛林冥思苦想,还好在高中时作文的根底不错,他在在宣言中写到“国民之命运,在于国民之自决。国民党若能得国民之援助,则中国之独立、自由、统一诸目的,必能依于奋斗而完全达到。”
孙中山看到宣言的初稿,感叹道“后生可畏,这个薛林是个很特别的青年。”虽然孙中山觉得薛林有些奇怪,但是值此乱世,奇人总比庸人好,孙中山需要奇人,不需要庸人、凡人。
转眼到了十一月十日,这一天孙先生发表北上宣言并通电全国,这一天很忙,薛林作为北上人员之一,也负责了一些业务端茶、倒水、送资料,干些杂货。
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重申必须打倒军阀及其赖以存在的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这些口号,孙中山喊了一生。
宣言发表后,十一月十三日,孙先生一行人乘船离开广州去香港,准备在香港启程去上海,再经日本到天津,然后到北平。
这一天广州各界人士均来到码头送行,薛林身穿黑色修身西服,内穿黑色高领毛衣,脚蹬皮鞋,佩一小剑,再加上略显古铜色的肤色,颇为英俊,干练,虽然站在一行人的边上,但也显得非常精神,吸引了很多少女的目光。
薛林倒是没有心情注意这些,因为他还兼任保镖的角色,他目光冷峻,时刻扫视着来送行的人员。
10时20分,孙中山告别各界人士后,携宋庆龄、李烈钧、汪精卫、邵元冲、薛林等二十余人登船。
下午3时抵达黄埔,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率全体官兵登永丰舰迎孙中山登岸与黄埔军校告别,这时黄埔一二期学生正在对岸的鱼珠炮台一带实施战术演习,并作筑城工作,孙中山前往校阅。
黄埔学生看到孙先生两鬓斑白,在风中来看望黄埔师生,有的人不由自主的流下两行泪水。
孙中山在黄埔和军校师生会晤,对黄埔军校的卓越成就赞勉备至,不知这时是有预感,还是下意识,在离别前竟对蒋介石说“我这次北上,祸福难以预料,能不能回来实在不敢预测,不过北上是为了革命,是为了救国救民,虽有危险亦何所惧何况我已五十九岁,死也可以瞑目了。”
蒋介石听了孙中山这番话,非常惊讶“先生为何今天这样说”
12345...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