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风流人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更俗
“老爷子,您可冤枉我了,我这段时间可不都在韬光养晦吗,哪里能跟老爷子您当年争风头啊……”沈淮笑着说道。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五百七十三章 游嵛山
在海军干休所吃过晚饭,沈淮开车带二女沿盘山公路登上栖凤山的山巅。
在栖凤山巅的北侧有一座相对于高才两百米栖凤山谷来说既幽且深的山谷,种满松柏,没有路可以下去,但停车北望去,繁星灿烂,有着城市难得的璀璨星空。
在下山的路上,沈淮意外接到宋鸿奇的电话。
成怡比外人更知道宋系或者说宋家错综复杂的关系,知道宋家小辈十六七人,大多数都在国内,但彼此间关系有疏有密,沈淮也就跟宋鸿军、宋彤关系密切。
虽然沈淮的二伯最终在谭启平与新浦钢厂之间选择了后择,但不意味着沈淮二伯以及宋鸿奇、宋鸿义等人跟沈淮的关系就亲密起来了。
见沈淮接通电话听到宋鸿奇的声音,脸上也有诧异神色,她也好奇宋鸿奇会有什么事情联系沈淮。
沈淮挂了电话,将手机丢到仪表盘,见成怡脸有疑惑,说道:“我二伯近期要到东电视察党建、人才工作,可能会到东华走一趟……”
淮能集团目前是东华旗下最重要的二级集团之一,而淮能集团当前的发展重心都在东华;宋乔生作为中组部副部长视察东电,绕到东华走一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只是见沈淮脸有凝重,成怡想到她爸这段时间也是额外的奔波,问道:“是为十五大吗”
“可能吧,我也不是很确认……”沈淮说道,他还要打电话给小姑才能确认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如果真是普通的视察,二伯那边似乎也没有让宋鸿军专门打这通电话。
宋系虽然还无力参与政治局层次的角逐,但要保住三个中央委员的名额,也不是那么说一定就是容易的事情;而且这次若能保二伯跟成文光同时进入中央,到十六|大时,才有更大的希望在政治局里争求一个名额。
成怡这些年都在国内留学,对国内时政也不是特别的关心,也不清楚沈淮二伯这时候到东电视察有什么目的跟意义,但她最近一段时间三次回国,跟她爸都几乎没有见面的时间,也能知道背后的角逐已经悄然展开。
下山后,先将成怡送回省经院的招待所,沈淮与朱仪回到医院后,才有时间抽出来跟小姑宋文慧通电话确认这事。
******************朱仪她妈第二天还是赶到徐城来了,专门在省经院校内的招待所里包下一个房间,将朱仪从医院接过去照顾。
这样,朱仪既不用辛苦的爬宿舍楼,也不怕会耽搁了学习,朱家反正也不差这点钱。
沈淮帮着将朱仪跟她妈从医院接出来,送到学校招待所就离开。
看着后视镜里朱仪撑着拐杖站在招待所楼前直到他开车拐进岔道也没有进去,沈淮挠挠头,总有些情绪剪不断理还乱。
成怡也是在这边的两个工作面试结束之后,没有等结果出来,就直接飞回伦敦,这起波澜过后,沈淮则恢复在徐城平静的进修生活。
党校进修,前期以理论学习为主,后期则是一些实践课程,所谓的廉政教育、回革命老区追缅先烈、忆苦思甜等等参观考察,也都是实践课程之列。
沈淮与嵛山县那边商议着,将邀请崔向东等海军老干部重游嵛山的活动,在时间上跟省委党校的实践课凑合到一起,这样他就能不尴尬党校这边的实践课程,还专程留在东华多陪同崔向东两天。
嵛山湖大坝加固以及水电站改扩建、嵛浦公路拓宽工程,在东华已经不能算是什么大项目,但这两个工程对九五年财政开支才三千万的嵛山县意义非凡。
关闭
深秋季节的嵛山,站在抬高加固后的嵛湖大坝上,上游是呈喇叭口展开、一望无垠、深藏山林无人识的嵛山湖;下游则是给峡谷收窄的东嵛溪河,两岸野杮子林仿佛燃烧的火云,将蜿蜒的嵛湖公路遮掩住,其外也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
在嵛山湖水电站改扩建工程推进的同时,淮能集团在水站电东北角的河谷里投资修建了一座嵛湖宾馆,作为母公司东电集团在淮海省的一处培训基地。
嵛湖宾馆谈不上奢华,几栋三四层高的洋楼式建筑掩映在葱郁大树之间,构成嵛山湖北岸河谷里一组风格别致的建筑群。总投资不到一千万,不到八十间客房,不过目前在嵛山县也要需要对外接待最高级的酒店,也算是嵛山湖景区对外开发第一处服务设施。
稍显简陋的设施,也完全给山水美景弥补得毫无遗憾。
县里将党校进修班以及海军老干部都安排住进嵛湖宾馆。
进修班学员聚过餐后,结束在东华的考察课程,大部分学员都要随同返回徐城。沈淮周一坐车回党校报到即可,送走其他人后,就赶到东楼去找与其他海军老干部一起重游嵛山根据地的崔向东。
崔向东这边也有罗庆、冯玉梅等人陪同着。
“老爷子,这趟回嵛山,有什么感受”沈淮搓着手,接过罗庆递过来的椅子坐下来。
给崔老爷子安排的房间,窗户对东嵛溪河北岸的野柿子林,下午的深秋阳光正好,照着野柿子林燃烧似火。
“你小子,做了点成绩,就知道到处显摆。”崔向东说道。
“这事我不能贪功。市里由杨部长牵手,县里由梁书记、罗庆、胡志军他们当先锋,淮能集团是主力,此外还有就是老爷子您帮着奔走;我就耍耍嘴皮子,真是没有什么功劳。”沈淮谦虚的说道。
“还算你有自知之明啊,”崔向东点点头说道,似乎很满意沈淮的廉逊,又问道,“你这次强拉硬拽的要我过来,总不可能单纯为了显摆。你到底还有什么目的,就不能一次都说透了”
“……老爷子,您就不能认为这是我作为小辈应该孝敬您的”沈淮苦笑。
“我上午听梁振宝跟干休所的小余建议在这里投资建一座疗养基地,这个我没有办法反对,但你也不要想我会支持,”崔向东说道,“现在经费这么紧张,我们这些退休了的老人,能经常姓的出来走走,已经是很受照顾了,再搞什么,我认为就是铺张浪费。当然,我也没有力气跟你们吵,你们怎么乱搞,我也不管,只要你们不来烦我就好……”
崔向东脾气耿直是一方面,但要就此以为他好糊弄那就大错特错了。
沈淮笑道:“这事我真不知道,再说我也不在嵛山县工作,这事总不能赖到我头上来……”
崔向东摇头,说道:“你是狗跑到哪里都撒泡尿——你要说这事跟你完全没有关系,糊弄别人可以,不要想糊弄我。”
罗庆、冯玉梅在旁边也只能尴尬的笑,没想到崔老爷子打比方要比想象中粗俗得多。
沈淮苦笑道:“嵛山湖大坝加固抬高之后,嵛山湖库容增加了一亿立方,在渚江中上游工业污染曰益严重的情况,嵛山湖就成了东华全市最重要的储备水源,市里也制定了规划,将嵛山湖及上游地区划入工业限制发展区域,水体养殖也会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啊,我们有义务保护这处水源,保护这片山水,但同时,县里也要面临着近二十万贫困人口怎么脱贫致富的核心问题。县里是正式成立了旅游局,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一个重点工作去推动。不过嵛山今年的旅游收入,可能也就三五百万元,摊到嵛山每个人的头上,都分不到七八块钱。商人重利,现在嵛山的旅游市场这么小,收入这么低,大量的资本不肯进来,我们也不强拉人过来投资。嵛山县今年的财政收入虽然会有一些提高,但还远远不能解决积留下来的其他严重问题,根本挤不出更多资金,大规模的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不得已才想一些‘歪门邪道’出来。这些馊主意,是我替他们想的,老爷子您不要骂冯玉梅她们……”
“我猜也是你的馊主意,”崔向东说道,“现在电力部哭着喊着没资金,但淮能集团替东电在这边建座培养基地就用掉一千万。这事要是让人捅出去,你看你的后脊梁骨给不给人指着戳……”
“现在谁屁股都不干净,所以只要能找到正当的名义,谁都不要想戳谁,”沈淮涎皮赖脸的笑道,“老爷子,你是清廉了一辈子,看问题比较纯粹,我们做什么工作是都要讨巧一些。不让淮能集团掏这笔钱,嵛山县五年内都不要想能挤出资金建这座宾馆。从表面上看,淮能掏上千万资金在这边专为东电建这座培训基地,是很铺张浪费,但对嵛山县来说,每年就有可能因为这座宾馆多出上百万的税收来,同时把上下游带动的产业都算在内,又差不多能解决三四百人的生计问题。一千万,是三四百人每人分个两三万,还是说拿出来创造一块市场,解决三四百人长久的就业问题——这笔帐,崔老爷子您觉得应该怎么算”
“你这是胡扯蛋,”崔向东笑骂道,“明明是一小撮权贵搞的铺张浪费,你小子还一个劲的胡掰。我的态度很明确,不赞成,也不反对,你说再多,我也听不进去……”
罗庆、冯玉梅都是哈哈一笑,崔向东在别人面前脸容多严肃,听见县领导的意见,也是多听罕言,偏就沈淮能惹得他嬉笑怒骂,放开心怀来,这大概也是别人不及沈淮的地方。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五百七十四章 意图 一
下午海军老干部要参观扩建的水电站,沈淮也陪同一起过去。
嵛山湖大坝及水电站改拓建工程,淮能集团投入上亿的建设资金,加上前期交给嵛山县总数达六千万的并购资金,整体投资要超过梅溪电厂一期,年发电量却不到梅溪电厂一期的一半水平上。
由于嵛山秋冬季气候也温润多雨,水电站全年发电相对均衡,即使初期投资巨大,但后期的运营成本要远较火电厂为低,利润水平不见得就比火电厂稍差。
而对于地方来,收益则更明显。
嵛山湖大坝的隐患排除不说,六千万资金的套现解决了嵛浦等公路的建设资金问题;而水电站改拓建后,发电量大增,地方新增加的税费也弥补直接收入的减损。
嵛山县目前还是区域小电网,没有跟外县市联通起来,之前境内没有火电厂,主要就是靠水电站供电。
现在水电站的供电能力也是一下子增加了八九倍,除了让嵛山县暂时摆脱了电力缺口限制外,也让东嵛溪下游几家石材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的引资建设成为现实。
临晚时,肖浩民、胡志军也赶了过来。
县里要专门向海军老干部介绍嵛山经济工作情况,梁振宝有事不能参与,这等露面的工作,自然就摊到肖浩民的头上。
高扬正式调到市委后,原东嵛镇党委书记张有才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严重,提前安排退二线,市里也没有调其他人到嵛山来,空出来的职务主要还是由嵛山内部论资排辈的进行调整。
肖浩民破格提拔同时兼任副县长及东嵛镇党委书记两职,成为梅钢系在嵛山最为核心的一个人物。
胡志军从乡镇副职提拔担任水利局党组书记兼局长职务不到一年时间,不可能再次破格。不过,未来嵛山县能开发资源的重点还是水电,这些工作做实之后,一个副县长是少不了他的。
冯玉梅不再担任政斧办副主任的职务,旅游局是由她分管的县政斧旅游办基础上筹建的,她也是理所当然的成为嵛山县旅游局第一任党组书记、局长。
罗庆则还是在淮能集团内部分管嵛山水电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
嵛山县曾是东华最穷的一个县,去年全县人均年收入不足两千元,想要在短短一年内全县贫困人口就都脱贫致富没有可能,但变化还是巨大的。
全县各乡镇建筑站往外输出的建筑业农民工总数,今年就增加到两万人,加上其他行业的劳务输出,总数可能要超过六七万人。
虽然成绩还谈不上有彻底的改观,但相比较以往也有明显的改善。
县财政方面,扣除淮能集团年初移交的六千万资金外,县内新增财税以及市里转移拨付的财政资金,使得嵛山县今年的财政开支在去年的基础上翻番。
由于其他区县增速也不小,嵛山县在区县财政排名没能摆脱倒数第二的地位,不过曰子也要较去年好过得多。
“县里定下明年的财支目标是破亿,有些工作刚开始开展,成绩比较显著,但接下来要深入做工作,成绩就会受到限制,定下这个目标,还是有些压力的,”肖浩民介绍过嵛山县今年来的良好发展,但也有些隐忧,“就拿劳务输入来说,明年我们要努力总数破九万人的规模,宣传组织工作就要比今年还要重,还要累;再往后,这方面的工作会更难做。毕竟,嵛山理论上能输出的劳务上限也就十七八万人,不大可能超过二十万。另一方面,劳务输出的收入,对县政斧增加有限,县里在这一块的投入又大,县里也就有些不同声音冒出来……”
关闭
与崔向东等海军老干部一起听肖浩民汇报嵛山县的经济工作情况,听到这里,沈淮也是笑笑。
也不能怨县里有些官员短视,县财政增长状况,除了关系公共事业的投入增长外,还直接关系到普通公职人员的收入水平。即使再有远见的官员,也不能完全无视这方面的压力。
目前体系内对外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但这个数字受统计水平的限制容易注水,真正的硬指标还是地方财税水平。
“嵛浦公路经过调直、拓宽,无论是去霞浦或是到市里,时间都缩短了近一半,相信这方面崔老等以前一直关心嵛山的老同志都有直接的感受,”肖浩民继续介绍道,“这以往都说嵛山美、嵛湖秀,但那么差劲进山道路,把大多数人游山玩水的好心情颠簸掉。现在路修好了,嵛山的旅游市场以后能挖掘的潜力很大。沈书记虽然不在嵛山工作了,但大家都念着沈书记为嵛山修路的好;当然这也是崔老你们关心嵛山的结果。不过要是能在龙脊山中段开遂道,跟市里直接相通,路程就能缩短到半个小时内,对嵛山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更显著……”
“那是做梦啊,”沈淮笑着说道,“徐东高速东延方案,是考虑从市西北角拐一条支线出来,从嵛山通过直接去新津。不过,初步勘测之后,这条支线高速的造价估算可能会超过十五六亿,而仅龙脊山遂道的修建就至少要用掉两亿多。这笔钱三五年内没有可能掏得出来,所以你们还是不要做这个梦了。”
“那是不是说市里已经有在考虑”
沈淮虽然说三五年没有建嵛山高速的可能,但胡志军他们听了也很兴奋,至少说明已经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哪怕拖上十年八年,还是值得他们期待的。
崔向东等老同志,也很关心这个问题,都往沈淮看过来。
龙脊山真要能打遂道建高速路,嵛山县也就真正打通地理上的限制,全县脱贫致富就不在话下了。
崔向东等老同志,很多人都在嵛山革命过、工作过,对这边的发展寄以深厚的感情。
“市政远景规划的编修,年底应该会拿出定稿来,到时候大家都能看到,”沈淮说道,“不过规划是很重要,但也只是一方面,一步步的做出来,更是关键。明年初顺利的话,徐东铁路东延支线要开工建设;三五年内要争取,一是徐东高速东延段的建设,一是徐东铁路电气化改造及复线建设。嵛山建高速的问题,暂时没有考虑……”
说到这里,沈淮侧过身子来,跟崔向东等老同志介绍道:“开发新浦港,除了港口建设,内陆的铁路、公路网也要衔接贯通过来,才能真正的发挥综合枢纽港的地位跟作用。徐东铁路东延支线,华东铁路局不愿意拿资金出来,考虑渚西煤炭资源的输入跟利用,淮能、新浦钢铁集团硬着头皮,也能凑三五亿的建设资金出来。到时候考虑向铁道部申请这条支线我们自己来建。这样不仅能让新浦港建成之后,就跟铁路网接上,如果铁道路同意这条支线由我们自行筹资建设,将来自然也是由地方负责运营,我们对将来的运营状况也比较看好,也不担心什么。主要问题还在于徐东铁路的电气化改造跟复线建设。电气化改造跟复线工程,理论上能将徐东铁路的运力提高八到十倍,是淮海大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不过,至少五六十亿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是一个问题外,还有就是徐东铁路现有支线跟复线建成后的资产及运营权怎么分摊的问题。华东铁路局倾向哪种筹资方案,愿意将华东地区的铁路发展重心稍稍往淮海转移,这些都是暂时还没有办法突破的难关……”
崔向东眉头竖起来,瞪眼看着沈淮:“你小子在这里挖着坑,等我们往下跳,是不是”
“没有,我挖什么坑了”沈淮否认道,“让肖浩民给大家介绍嵛山县的工作成绩及未来的展望,我就顺口扯到徐东铁路上去了;老爷子您们要是烦我话多,我闭嘴就是了……”
“你扯犊子蛋,”崔向东指着身边一个老人,说道,“老梁他女婿是华东铁路局党组副书记,你说你没有事前打听清楚,随口扯到徐东铁路复线工程上去,谁相信”
几个老同志也是含笑看着沈淮,不相信他真不知情。
“老爷子,你一定要这么说,我真是百口莫辩了,”沈淮耍赖不承认,也不怕崔向东他们能咬他,他现在只负责将崔向东这些海军老干部的兴趣吊起来,至于能不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那以后再说,“改革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社会贫富分化也有可能会加剧,接下来也会产生更多、可能更复杂的问题——这趟请老爷子你们过来看看,一方面是有显摆成绩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发展才是解决当下社会众多问题跟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开放十多年了,现在开始要进入深水区,杂音渐多起来,社会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我作为坚定的改革派,自然也是要改革摇旗呐喊。至于其他意图,那是真没了……”
“……”崔向东摇头表示不信。
“真要有什么意图,也是明天带大家参观海防公路后才会有,”沈淮说道,“贯穿淮海湾沿岸的海防公路多年失修,交通状况堪忧,不仅地方上不便利,当前的国防形势也不是特别的乐观。我就想着老同志们能不能发挥一下影响,让后勤部跟地方联合起来,先将淮海湾沿县的海防公路修一修……”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五百七十五章 意图 二
淮海省境的交通干道,包括徐东高速以及横贯淮海省境内多条国道、省道,主要是呈东西向分布。
而淮东沿海地区南北向的主干道则是八十年中期、以当时二级公路标准修筑的靖海公路。
作为淮东沿海地区的唯一省级干道,靖海公路也是霞浦、新津等淮海湾临海市县的经济命脉,近十年来淮海湾诸县的经济产业主要沿这条省道两侧分布。
这条干道在九十年代初完成沥青路面的铺设,沿线全长两百余公里,但路面宽度仅有八到十二米。
虽然淮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但到此时,狭窄的靖海公路已经是不堪重负。
又由于历史原因,沿线的工厂、县城及乡镇的商贸区、住宅区都沿靖海公路两侧密集发展,没有给靖海公路拓宽留下足够的退界。
现在要对靖海公路进行扩建,将涉及到沿线五个县区及多个镇区的拆迁,拆迁成本及工作量都大得惊人。
相对务实的做法,就在靖海公路之外,改造其他纵向支线公路。
六十年代沿防波堤战备修建的海防公路就是一个选择。
淮海湾是重要的海防前哨之一,沿海分布着众多的海防哨所、武警边防派出所,并有高炮打靶基地、空军雷达观测站、海军导航站等军事机构。
早初修建的海防公路,就是有战时供军队快速机动和军事装备顺利运输的国防备战功能。
海防公路与靖海公路差不多相当平行,早初定位为靖海公路的支线,军方与地方联合修筑。
当下要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国防军费从八十年代末期之后就变得非常紧张。海防公路现在的主要路段都还是砂石路面,也仅有六七米宽,失修损毁状况比较严重。
新浦掀起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之后,海防公路在新浦开发区内的路段,最先得到高标准的扩建,已经成为产业园区内最先修成的主干道之一。
不过,新浦港最终的目标是建设成淮海湾区域综合枢纽港,而不仅仅是单纯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的工业港。
除了当前正在做的横向路网建设之外,纵向路网建设也要抓起来。
这样不仅能分担靖海公路的压力,促进淮海湾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沿海产业布局,也是方便淮海湾沿海地区的物流需求,都集中到新浦港来释放。
沈淮先挑海防公路,同时也是看中背后的国防备战、军民共建背景;若能拉军方一起推动这项海防公路扩建,除了军方能拔出部分资金之外,军方牵头建设,也能最大程度化解可能遇到的地方阻力。
一旦海防公路从六七米宽的砂石便道升格成淮海湾沿海重要的交通干道,自然也能促进军方重视新浦港在海防前哨上的战略地位;进而推动军方在新浦大规模的建设海军装备、补给基地,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崔向东等老同学都是军人出身,对经济没有太浓厚的兴趣,但听沈淮提到要高标准的修建海防公路,事涉国防战备,眼睛就都发了亮。
沈淮以及地方官员,看中的是这条公路扩建后的经济价值;而六七米宽的砂石便路改建成十四米起宽的高等级临海公路,背后的国防战备价值,则是崔向东等老同志所加倍注重的。
徐城海军干休所的老同志,主要都是从淮海舰队退下来的,也一直都关注淮海湾及附近海域的海疆防务建设。
淮海湾自渚江北岸沿线两百余公里的海防公路以及靖海公路的不堪现状,崔向东他们这些老同志都清楚,也多次向淮海舰队、向海军部门、向总后提出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