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场之风流人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更俗
成怡打电话过来,沈淮接通问道:“怎么,还没有睡”
“睡了,刚醒过来,想你可能在回东华的车上,给你打个电话,”成怡在电话里的声音有些刚睡醒的懒散,却不知道要怎么去说一些亲热的话,随口问道,“事情谈得怎么样了”
她是因为第二天还要工作,吃过饭离开就直接回宿舍休息,没有随沈淮去东华大酒店,跟叶选峰、谢成江他们进行今天第二次的见面。
“有些事情也不是叶选峰所能决定的,”沈淮将谈话的内容大体跟成怡说了一遍,说道,“得让他们想个三五天吧”
“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成怡问道。
“应该没有吧。他们即使对我有很深的成见,但也不至于真迟钝到那种程度,”沈淮也不是很确定的说道,“他们应该能看到,在这个国家,要是只有我们跟他们,那互相扯后腿,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然而,现实要远比这个残酷,除了在国内,我们有无数的竞争者之外,国门之外有着更多、更强大、张着血盆大口的竞争者,等着我们茫然而无知的踏出国门或者说失去警惕的打开国门。在这种情况,要是我们跟他们一味对扯后腿,搞内耗,只会让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从身边超越过去,也就注定将来大家都会死无全尸。我今晚对他们所说的话,不是什么威胁,也完全可以说是摊牌,如果他们不能将精力、资源真正集中到既定的发展战略上来,我现在就会推动梅钢,联合省国投、淮煤集团,将推动淮煤东出的主动权从他们手里拿过来。”
“但愿他们能想明白,国内有些地方是太多内耗了,”成怡在电话里也微叹一声,又说道,“我还要继续再睡一觉,你到霞浦,差不多要天亮了吧,要注意休息。”
沈淮看着天际青濛濛的微光,已经快要天亮了。
与成怡通过电话,沈淮又跟宋鸿军说道:“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先找孙启义摊牌……”
宋鸿军点点头,说道:“最终的结果也许不会有什么变化,但让孙启义先选择立场,也免得他以后再摇摆不定。要是叶选峰那边这两天还不能有什么决定,我过两天就回香港去堵孙启义的家门。”
**************************
沈淮也不清楚谢海诚及二伯他们在幕后商议对策的细节,但也相信他们不会无视他所提醒的诸多危机,也没有拖上几天,就得到他们通过叶海峰给予的正式答复。
谢家的海丰集团最终选择撤出谈判,冀河港输煤码头在建工程由上市公司梅溪工业全资收购,然后再与鹏海贸易等企业,联合注资成立鹏海集团,负责输煤码头改综合码头续建及钢铁物流及加工园区的项目运作,总投资最终将追加到八个亿。
收购也没有说要梅钢掏什么真金白银,叶选峰最终还是以转手冀河港输煤码头为筹码,换得新浦航运集团在渚江内的煤炭船运业务及资产。
叶选峰接手后的淮能集团,主要是想围绕淮煤东出这个概念,打造一条由上游煤炭开采、铁路及渚江航道运输、下游火力发电的闭合产业链。
徐东铁路电气化及重载复线工程,非朝夕能成,淮能集团虽然在新浦航运集团持有股份,但叶选峰不是愿意受制于人的人。
特别是背后宋乔生、戴成国皆不愿意电厂所需煤炭在渚江内的运输业务,受到经常不照常理出牌的沈淮的控制,故而他们也支持叶选峰在淮能集团内部,读力于新浦航运之外,发展新的船务部门,专门负责从淮西地区到渚江中下游沿江、沿海火电厂之间的煤炭运输。
现在淮能集团想要其在淮煤东出的主导地位不被动摇,强化目前处于淮煤东出核心运输线路渚江航道上的地位十分的有必要。
淮煤东出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推动渚江中游航道的疏浚,提高险滩众多的渚江中游航道的运载能力,差不多能在徐东铁路复线工程完成之前,就将淮煤东出的运载能力从当前每年不足一千万吨,提高到三四千万吨的水平,意义很大。
渚江中游航道主要位于徐城、淮西、铜山三地境内,沈淮暂时还没有什么能力或者说影响力,直接推动徐城、淮西、铜山三地的地方政斧掏巨资出来去做短时间政斧看不到直接收益的航道疏浚工作,这个恰恰又是淮能集团及叶选峰等人的优势。
同时,淮能集团也正式对新浦煤炭交易市场注资持股,加速煤炭交易市场自有煤炭中转码头、洗煤厂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其在淮煤东出的主导地位。
谢海诚他们似乎也认识到力量分散的弊端,正式将在淮海的投资业务从海丰集团剥离出来,与刘建国的证券公司等多家企业合并,成立红鼎投资集团,谢成江担任法人代表及董事长,刘建国、谢芷、宋鸿义等一干人当任高层,这段时间也甚是风光。
谢成江与谢芷,也可以说是红色家族之后,兼之刘建国、宋鸿义以及后期给拉入伙、担任公司财务总临的薛小周、潘强,都出身特殊,跟宋系沾亲带故,故而真正知道红鼎投资背景的人,将他们除谢芷之外的五人称为“红鼎五公子”。
资华实业的股票在持续的疯涨,一直持续到全党大会在十一月中旬召开,资华实业的涨停板都没有打开过,股票涨了将近两倍,成为九七年底这波熊市唯数不多看上去颇有亮色的几支股票之一。
梅溪工业的股价表示也相当出色,除了置入上市公司名下的炼钢资产,今年将继续分得略有减少,但依旧高达三个亿的盈利外,渚南炼化建成运营在即,徐城市政斧二百亩的建设用地补偿以及对东华城商行的诸多投资,都有力推动股价的上涨。
不过梅溪工业在证券市场的出色表现,都不如梅钢接手冀河港输煤码头改建综合码头工程更叫业内震惊。
梅钢接手冀河港输煤码头改建工程,继而在码头外侧的建设用地,追加钢铁物流及加工园区等大型项目建设,立时就拉出要大举进军华北钢铁市场的架势出来,很短时间里就传出梅钢即将破土兴建设新浦钢厂二期工程的消息。
这也不能算什么假消息,新浦钢厂二期工程的报审工作,沈淮就确实让赵东他们着手在做。
报审通过后,是过两三年再正式兴工建设呢,还是拖十年八年再说,主动就在梅钢,而不用像新浦炼化会给审批拖那么惨。
要没有在冀河的诸多动作,没有人会坚信梅钢会这么快就上更大规模的新浦钢厂二期工程,银根收紧、钢铁市场供需缺口缩小、梅钢内部需要时间调整及加强等等都是原因,只是现在大家就远没有开始那么自信了。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省委书记
十一月中上旬在燕京举行的全党会议,沈淮他是凑不上热闹。
宋系,贺相怀、宋乔生、戴成国等人的政治级别保持不变,成文光也正式当选中央委员,成为此届全党会议的新贵。
而在淮海省这边,田家庚、赵秋华都没有什么变化,徐沛也不出意外的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在全党会议结束之后,徐沛如期担任省委副书记兼徐城市委书记,田家庚也随即调离淮海,而接替田家庚到淮海来担任省书记的,是鄂省调过来的钟立岷。
任何地方都有不站队、政治面目相对模糊的官员,钟立岷作为鄂省地方成长起来的官员,在中央并没有很清晰的派系选择,算是一个持中立立场的政治人物,但此前的鄂省省委书记已经是他人生仕途的,还谈不上有多大的难度,他们在地方派官员的支持下,坚决要求将梅钢排斥出局,
成文光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答应地方派势力的要求,不再坚持让梅钢参与石门市钢铁物流及加工园区项目。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七百五十八章 观势 一
资华实业增发计划实施有长达三个月的审议期,不过推动沿淮海湾经济带北进、新津港开发的工作,陈宝齐、虞成震他们在市里也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在进行。
虽然郭成泽初到东华之时,就找过新津县委书记王易平的不愉快,但陈宝齐终究不会没有保留的去信任王易平,在年底的全委会议上,动议调葛永秋到新津担任县委书记。
当然,葛永秋还需要在王易平的配合下,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捋顺新津的关系,为新津港开发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陈宝齐即使对王易平的信任很有保留,这时候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压制他,而是调任他出任北城区委书记。
就当前局面而言,王易平从新津县委书记调任北城区委书记,还要算小小的往前挪了一步,只是王易平心里就未必痛快。
区域发展,规划先行,年底在新津港开发及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上,沈淮见到已经正式调任北城区的王易平,见他脸上并无开心笑容,挨他而坐,笑问道:“王书记高升,怎么都不给大家露个笑脸啊,是不是怕我们今天揪住你请客啊”
王易平心里有些怨气,也不会当众表露出来,说道:“市里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聊新津港的开发,不过,我脑子里还满心想着怎么去振兴北城区老工业基地的事情。任重而道远啊,就怕辜负了市委市政斧对我的信任。对了,沈县长要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适合北城区的项目,可千万不要藏着掖着,不拉兄弟一把啊。”
北城区早年在东华三区七县里经济排名第一,主要就是靠市钢厂一家企业撑着,后期梅溪新区、霞浦崛起,也是钢铁产业拉动,但市钢厂经历12.9喷爆事故之后,陷入的危机,也是北城区的危机。
北城区三十万人口,九四年时归属区财政的财税收入就超过一个亿,名列三区七县之首,人均财税水平,是霞浦、新津等县的三到五倍,比唐闸、西城区都要高一截。
然而在过去的失落三年里,北城区的财税收入增长不到10%,远远落后东华市其他区县,很多方面都显得艰难,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东华市经济正沿渚江、沿淮海湾两条线发展,这也注定北城区在将来三五年内还将继续给边缘化,不被市里重视。
新津县此时的情况,比北城区要略差,但市里正大张旗鼓的推动沿淮海湾经济带北进。
照资华实业增发方案估算,仅金石融信、天益集团以及市港投集团控制之下,未来三五年内进入新津县的投资,可能就有三五十亿之巨,新津港的崛起指曰可期。
新津县委县政斧对新津港开发的真正控制力不会有多强,但水涨船高,大量投资涌进,土地资源变得紧俏,境内建材企业及市场受益,大量路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叫新津县的那几个位子变得炙手可热。
王易平即使知道这么个桃子轮不到他张口去吃,但眼看着桃长在眼前渐渐要长熟,就这样给光溜溜的调离新津县,心里多少会有些堵得慌。
沈淮倒不关心王易平他个人的仕途,认真说,陈宝齐也不能算亏待他,只是动作略有些直接了。
陈宝齐如此直接,沈淮也不难理解:
此时郭成泽、孟建声在东华的声音还谈不上多强;高天河还在任,而且高天河要想着平平安安的退下去以及他退下去之后高家在东华有所保障,还要依赖于陈宝齐背后的赵秋华——陈宝齐在当前还处于明显优势,先进行人事部署的调整,也是未免郭成泽接替高天河担任市长之后,会有更多的手段钳制他们。
沈淮更担心北城区的发展问题,这也是熊文斌离开东华时最放不下心的事情。
省钢集团对市钢厂的重组,应该说算是成功的,大量的三产公司从市钢厂砍下来后,没有说全部关闭,而是由市里出面,进行改制,转为私营或股份制中小企业。
也是受益时下经济的崛起,受益于业信银行、城商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恢复活力,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些企业或服务或配套或承接下游的加工精铸,也都已经成为东华钢铁产业集群里重要的一支力量,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以及诸多此前开设于北城区、为市钢厂配套的企业,都迁往梅溪或新浦的冶金产业园区发展。
这个过程对北城区来说,是产业上的一次大退潮,此前在财税上过度依赖市钢厂的北城区,此时正经历艰难的滞涨期。
区财政增长停滞,财政供养的党政机关及中小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就严重受到压制;市政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对棚户区改造也停止投入,城区面貌改变缓慢,一切看上去就像恶姓循环。
唯一的亮点就是梅浦大道与徐东高速衔接的城北大道(北环路),以及徐东铁路东延线,皆从北城区穿过,使得北城区交通运输企业的成长较快。
只是对此时王易平的问计,沈淮也不无急着掏心掏肺的跟他诉说什么,翻看研讨会发放的材料,笑着跟他说:“市里与新津县规划先修嵛津高速,北城区未来就是东华的交通枢纽,这是北城区最大的机遇,王书记还想要我怎么去拉你”
王易平尴尬一笑,在确定陈宝齐推动沿淮海湾经济带北进的意图之后,沈淮就通过戴泉找过他,希望两县能借这个机会推动从霞浦县境内通过的靖海公路扩建工程启动。
虽然靖海公路与嵛津高速那条路先修,轮不到王易平他来做主,但他至少可以提前跟沈淮通个风、报个信。
只是王易平此前以为他会受陈宝齐的重用,继续留任新津,故而明知道陈宝齐、虞成震他们有意先修嵛津高速是想绕过霞浦,也没有及时跟沈淮那边说一声,甚至还刻意帮着隐瞒消息。
沈淮对王易平只是揶揄两句,更多的是对陈宝齐他们的失望。
陈宝齐真要愿意遵循发展规律去规划,先修靖海公路,不仅工程相对简易,投资少、工程期短,受惠区域范围也广。
要是他们一定要坚持先修嵛津高速,除了愈二十亿的超额投资以及丘岭区域的施工难度叫人望而生畏外,超长的工期也无助于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沿淮海湾纵向的交通瓶颈。
照市里的部署,资华实业向金石融资旗下的多家国资企业增发扩股,就是要融资来承担嵛津高速的建设任务,市里不会额外的拨付建设资金。
不过,除了嵛津高速建成后长达二十年的经营权外,市里还将在嵛津高速沿线以及新津港规划区划出大片的建设用地,作为对上市公司资华实业承建嵛津高速的报酬。
嵛津高速真要启动建设,一来不涉及市级财政资源的倾斜分配,二来对嵛山县是直接有利的,沈淮也无法直接站出来反对这样的方案。
沿淮海湾发展以新浦港为龙头,新津港开发规划研讨会自然少不了要跟霞浦、唐闸等地交流经验,沈淮、孟建声等人才接到通知参加今天的研讨会。
沈淮倒是可以找借口逃掉,或者让别人代他来参加这个研讨会,但他更想知道郭成泽、孟建声对胡林、陈宝齐抛出这个方案会有什么反应,才跑过来凑热闹。
胡林、陈宝齐他们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资华实业的增发融资,只要资华实增发融资方案不能通过股东大会及证监部门的审议,胡林、陈宝齐他们就还要回到原点上去。
沈淮现在也没有办法确定徐沛会不会出手阻击资华实业的增发融资,他也没有机会跟徐沛见面,但从郭成泽这边多少能看出些什么来。
一溜人围着椭圆形的会议桌而坐,沈淮也是有意跟郭成泽、孟建声、冯至初他们凑到一起坐,见郭成泽他们倒是沉得住气,很少发言,认真的记录别人的议论,仿佛对陈宝齐提出的这个方案没有丝毫的不满。
郭成泽他们越是如此平静,沈淮就知道后半场越值得期待,也是不动声色。
郭成泽注意沈淮偶尔会打量过来,侧头悄然而问:“沈县长对资华实业承建嵛津高速、启动新津港开发的方案,有什么意见”
“现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地方小步快走的多做些试点工作,我看这方案没有什么不好的。”沈淮说道。
“无论从既有的规划,还是尽快摆脱沿淮海湾纵向的交通瓶颈,拓宽靖海公路更迫切一些,”郭成泽说道,“沈县长,你觉得呢”
“我们怎么觉得不重要,资华实业出资承建,我们总归还是要尊重资华实业的意愿,”沈淮笑道,“再说了,就算是同时修靖海公路,我在这里说了也不算,最终还是市常委会议讨论决定……”
“市里将沿淮海湾经济带北拓,压在资华实业能增发融资成功上,多少有些风险,”郭成泽眉头轻挑起来,说道,“我觉得市里还是需要有备选方案,要预防资华实业的增发方案万一没能通过,市里不至于陷入被动……”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七百五十九章 观势 二
啊,啊,中秋节双倍月票,兄弟们注意了,跪求月票。前半月比较废,为了双倍月票,俺要拼一把……
*********************************
郭成泽跟沈淮说话的声音较低,但也绝没有叫其他人听不见的意思,也不在意叫别人听到这些话。
很多持中立姿态的与会者,听到郭成泽这话,都安静下来,往这边打量过来,多少能听出郭成泽的话里另有含量义。
陈宝齐坐在会议桌的一头,也听到郭成泽的这些话,没想到郭成泽在这会儿还阴阳怪气的说这些话,眉头直蹙。
陈宝齐到底是怕沈淮与郭成泽联手搅局,凌厉的眼神看过来,也没有说什么,就叫屋里的气氛冷凝了几分。
陈宝齐挟金石融信北进之势,信心十足,而代表胡林站在台前的周益文、戴毅等人,气势也盛——一旦增发融资方案通过,资华实业手里就有新增发二十多亿的真金实银,再加融信银行的北进,能够调用的资本不在梅钢之下,他们如今在沈淮面前,自然也不会再弱了气势,虽然也不直接,眼神都有意无意的挂在沈淮的脸上。
现在这是郭成泽与陈宝齐之间的对台戏,是徐沛跟赵秋华之间的对台戏,沈淮才不愿意站出来当什么挡箭牌,避开陈宝齐的眼神,低头摆弄手里的笔头。
见沈淮知情识趣的避开眼神,陈宝齐颇为得意,压着声音,对郭成泽说道:“郭副市长的话,确有道理,不过今天召集大家是来讨论嵛津高速及新津港的开发规划,时间有限,还是不要随意岔开话题的……”
面对陈宝齐不轻不重的话,郭成泽也只是一笑,说道:“不错,我也只是跟沈县长私下商议两句,没想到声音大了一些;接下来我跟沈县长说话,会注意更小声。”说罢,郭成泽就又要凑过头来跟沈淮说什么,叫陈宝齐看得眉头大皱,也无计可施。
今天的研讨会名义上还是市政斧出面组织,高天河亲自主持,陈宝齐跑过来“旁听”,他就算是市委书记,在研讨会也不能禁止下面低声议论……
沈淮见郭成泽执意要将他拖进战火,也觉头痛,手按住会议桌,说道:“对郭市长所提的备选方案,霞浦县总体是支持的。倘若市里真要启动靖海公路的拓宽建设,霞浦县这边争取按比例出资,参与路段的建设。不过,市里不管最终决定怎么部署,霞浦县都会无条件配合市里的决定……”
对嵛津高速方案不反对,对靖海公路拓宽方案也表示支持——沈淮这么说也是表明不参与郭成泽、陈宝齐之间争斗的态度,无论他们谁在市里争得主动权,他都会积极配合。
陈宝齐对沈淮的话颇为满意,脸色渐缓的看向郭成泽,想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跟嵛津高速不同,靖海公路作为县级公路,不能设收费站作为路权资产进行经营,故而要拓宽靖海公路,通常的办法就是财政拔款进行建设。
今年东华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将突破三十亿,明年有望突破四十亿,但归属市级财政的数额有限,主要还是集中于唐闸区跟霞浦县。
郭成泽想要在嵛津高速之外,以拓宽靖海公路为备选方案,就算霞浦县按比例承当一半的建设经费,剩下的两亿多建设资金也要市级财政拨款。
最大的变通办法,也就学习梅溪当初在渚溪大道运用的建设经验,将工程整体发包给投资商承建,曰后再出资或拿土地折算工程款进行回购。
当然,这两个方案都需要市常委成员多数人同意,才有可能实施——陈宝齐他们有的是反对借口。
而嵛津高速建设方案,是由资华实业出资承建,地方不用直接出资,又享受极大的好处——即使郭成泽不支持,但也没有借口公开的反对什么。
现在的形势孰优孰劣,自然也是一目了然。
不过,郭成泽倒不示弱,接着沈淮的话说道:“既然沈县长这么说,那我这边就着手准备一个备选方案,到时候也算是给市里多个选择。”
“这样也好,市政斧的工作也要郭副市长多费些心。”陈宝齐见郭成泽不见棺材不掉泪,也不好硬说什么,只是强调他此时还只是“副市长”。
现在毕竟只是研讨会,陈宝齐也不能强堵住郭成泽的嘴巴不让他说话。即使市常委会议,郭成泽也有提交出动议的权力,但最终能不能通过,形成决议,还是要摆到常委会上见真章,现在他只能摆出一副走着瞧的姿态,将话题再拉回到正路上来。
沈淮微微呶嘴,知道陈宝齐还是失之大意了,再看周益文、戴毅等人的神情,想来他们也完全没有意识到最大的破绽在哪里。
不过,到这时候,沈淮也差不多确认,只要郭成泽正式接替高天河全面主持市政斧工作,徐沛少一层顾忌,极有可能会出手。
********************
只要徐沛最终出手打击资华实业的增发方案,陈宝齐他们现在热心搞出来的事情,就会回到原点,所谓新津港规划方案也要重新调整。
而将来围绕新津港规划方案的调整权,陈宝齐跟郭成泽之间,必然也将要有一番争夺——沈淮也知道他想完全的置身事外,断没有可能,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1...311312313314315...4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