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风流人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更俗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八百一十四章 缘故
余英健能猜到背后有分量很重的人点名要挑赵国江,才有可能叫顾金章与葛逸飞同时过来考察,但听到顾金章挑明了说这人就是沈淮,他还是一愣。
沈淮看重赵国江,要挑赵国江到霞浦去任职,顾金章、葛逸飞为这事专程走一趟,也不奇怪,但余英健发愣不是说单纯就为普普通通的赵国江给沈淮看上眼了。
他即使再羡慕赵国江的际遇,也不至于眼馋,吃惊的还是想不到沈淮让顾金章出面替他办这桩事。
余英健今天之所以挟机泄愤,三番数次的戳顾金章的痛处,是他以为顾金章在这次的区县干部交流里,给踢到江堰那个破烂地方上,是顾金章被梅钢系、被沈淮抛弃的缘故,不然境遇不会这么惨。
对于落水狗,又是跟自己有宿仇的落水狗,余英健是从来都不会有一丁点的同情心的。
然而,余英健这时候才意识到,情况跟他所想象的有那么一些不一样:
顾金章之所以调往江堰,更可能单纯只是市委书记陈宝齐他们跟梅钢系暗中缠斗的结果。
梅钢系此时在全市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市委书记陈宝齐他们这时候还要打压梅钢系,也只能拿顾金章这些边缘人物下手。
梅钢系在市里没有太多直接的话语权,在这样的斗争里,也就不得不让顾金章这些人暂时牺牲一下。
暂时牺牲,但不意味着就从此将顾金章这些人抛弃掉,不然沈淮不会将一些私密的事情委托顾金章去做。
余英健作为市里较为核心的中层干部,作为在东华地方土生土长的中层干部,心里还是十分清楚梅钢系在市里的影响力的。
即使现在看上去梅钢系处于劣势,但三五年后,谁强谁劣现在都还难说得很,至少余英健更看好梅钢系将来发展的潜力。
毕竟像赵天明、黄新良等人,包括沈淮他自己,职务要升上去,要在市里占据高位,需要时间的过渡。而真要照唐闸、霞浦的发展趋势,三五年后,梅钢系必然会有人再进市常委班子。
到那时候,梅钢系在东华的影响力,才会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而且沈淮他自己三十岁都不到,就将身兼县委书记、县长两职;这么一个人,工作富有极大的成绩,又善于经营自己的势力,背后又有叫普通人看不透的强大背景,四十岁之前进省部,都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市里很多中层干部都看到这一点,故而在市委书记陈宝齐跟梅钢系之间,宁可失掉一些机会,都是想方设法的保持中立、不站队,这是要避免将来死得太难看。
如果说顾金章仅仅是在梅钢系跟市委书记陈宝齐他们的暗斗中不得不牺牲一下,而不是脱离梅钢系,更不是给梅钢系抛弃,那他今天三番数次对顾金章的挑衅,就显得十分的不智。
特别是葛逸飞在场;顾金章不说,要是葛逸飞将今天的情形说给沈淮听,沈淮对自己会有什么看法
想到这里,余英健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看着余英健的脸色阴晴不定,顾金章憋屈了半天的心终是有些暗爽了,心里想:好你个余英健,小人得志就得意忘形,但心里终究还是有畏惧的。
不过,他这时候也认识到,即使他调到江堰,身上梅钢系的标签也绝不能失去;有梅钢系的标签,到江堰县至少不给欺负,要没有这个标签,他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江堰县的其他班子成员,会怎么提防排挤他
葛逸飞则不管顾金章与余英健的私人恩怨,见顾金章既然跟市教育局的人挑明是沈淮点名要赵国江,他也是语气温和的问赵国江:
“我们沈县长可是很看重老赵你啊,点名要将你作为重点人才,引进到我们县去。”
葛逸飞这话就说得更明确了,叫陪坐在旁边、参加谈话的市教育局人事科两名工作人员,听了都羡慕无比。
其中一人看着谈话差不多结束了,也含藏嫉妒的跟赵国江开玩笑:“看不出来啊,赵主任平时在局里不露山不显水的,可没有想到赵主任会跟我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一出戏啊。”
顾金章看得出赵国江脸上也有很深的诧异,暗道:难道这个赵国江事前并不知道这些事
顾金章想到沈淮用人也时常不走寻常路,不能以常理揣度,就如沈淮刚到霞浦时,从县中借调人手,不就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
顾金章笑着宽慰似乎有些受到惊吓的赵国江:“沈县长经常不按常理出牌,我都还以为老赵认得沈县长呢……”
余英健心思飘移,他平时道,“三年前也差不多这季节,当时沈县长陪同我们局的顾培英局长,到三里街小学视察工作。当时很不巧,就在沈县长视察工作期间,三里街小学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我跟沈县长接触,唯有的一次,也就是那回……”
“什么事故”顾金章问道。
如果是责任事故,赵国江即使不免职,因此调到市局担任普通干事也很正常,但为什么沈淮在多年之后,又想着提拔任用赵国江
“当时三里街小学的厕所年久失修,下课期间很多学生上厕所时,厕板承受不住,突然间断裂,当时有九个小学生一起掉下厕坑——学校修的厕坑非常深,掉下水很快就没了顶,又是恶臭、又是沼气,大家都不敢贸然下去救人,到处找工具的时候。沈县长从会议室赶到现场,第一个跳下厕坑救人,也是他带头跳下去救人及时,没有发生更严重的伤亡事故。后来区里拔了很多款改造各个学校的厕所。当然,这事也不是特别的光彩,顾局长就吩咐大家不要外传,当时局里的周秘书也在,没想这几年过去沈县长还记得这事……”
顾金章与葛逸飞面面相觑,他们来之前,考虑过种种可能,却万万都没有想到沈淮与赵国江之间的联系,竟是这么一桩事!
赵国江的言语平实,但顾金章能想象在别人嫌厌厕坑恶臭之际,沈淮第一个跳下厕坑去救人的情形……
他突然觉得这些年,大家也许都给梅钢那耀眼的实绩以及沈淮背后深不可测的背景遮住眼睛,以致看不见其他的东西,更难静下心来、认真的去审视沈淮这个人,去审视梅钢耀眼光环背后的根基跟精神是什么……
梅钢奇迹般的成绩,并非从天而降,恰恰来自于所有梅钢人踏踏实实的苦干,这也是沈淮带头所实践的精神。
想到这里,顾金章心里生出一些惭愧,这种是多年来从未泛过心头的感受,叫他有些坐立不安了,不禁的扪心自问:
自己在知道要给“平调”到江堰时,是给怎样的狭窄情绪覆盖有没有想过,梅溪、霞浦在发展起来之前,不也是一穷二白,不也是踏踏实实建设出来的吗
江堰各方面的条件是差,差到极点,但不是正因为差,才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才有更多做出成绩的机会
要比差,三年前穷山恶水的嵛山县排名不就在江堰后面
为什么嵛山县能在沈淮任职半年之后,财政收入就迅速实在两年翻三番的目标为什么嵛山县能在劳务输出、水电开发、旅游及农副产品养殖等人做出那么大的成绩
一定要说梅钢系跟其他派系有什么不同,梅钢系有能力并且敢于搞建设、做出成绩,而官场太多的人,眼睛只是盯在别人做出的蛋糕跟成绩上——心想自己几十年来竟然浑浑噩噩的一直是后一类人,顾金章真是羞愧难当了。
想到这里,顾金章陡然间振作起来,笑嘻嘻的跟赵国江说道:“我都不知道老赵你跟沈县长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老赵你既然能果断的协助沈县长处理好意外事故,那确实是我们县所需要的人才啊。”
顾金章心情大佳,也不再介意余英健之前对他的冷嘲热讽,当即就跟他告辞,与葛逸飞坐车返回县里。
在车上,顾金章笑着跟葛逸飞说道:“这个赵国江,能跟着沈县长一起从厕坑救人,到教育局当个副局长,倒是绰绰有余啊……”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八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任命
顾金章情绪的转变,叫凝结在县常委班子中间那种沉郁气氛一扫而空。
杜建能知道前后的细微变化,但不清楚事情的缘由,不知道沈淮怎么就做通了顾金章的工作,还以为沈淮私下里给了顾金章什么承诺。
这么想也不奇怪,顾金章就这么给调离霞浦,不仅会影响到梅钢系内部的凝聚力,也会叫陈宝齐甚至郭成泽有机可趁。
不过,沈淮也没有将个中缘由,跟杜建他们细说什么。
有些心结能否解开,终究还是要看当事者的心姓,要是顾金章真钻进牛角尖里,沈淮也无计可施,就像当初的袁宏军,人家一心往外走,他也没有办法拉回来。
顾金章、耿波的情绪安抚完,沈淮抽了一天时间,与陶继兴专程一起到市委,就杜建担任县委秘书长的事情,找陈宝齐、虞成震谈话。
没有办法,程序上县委对县委秘书长这样的职务人选只有推荐权,最终无论是提名、测评、考察或者任命决定,都在市委组织部跟市委常委会;沈淮与陶继兴则要先向市委组织部履行举荐程序。
陈宝齐临时不在市里,沈淮与陶继兴就专程去找虞成震谈话。
虞成震的办公室在六楼,窗外是一株生长有两三百的银杏树,茂密的枝叶展开来,遮得诺大的办公室在初夏时季、不开空调也是一片荫凉。
“这往后啊,霞浦县的班子,沈淮你就是大班长。为这个班子选择好的成员,也是你作为班长的责任,”虞成震双手合握一只真空杯,坐到沈淮、陶继兴的跟前,慢条理丝的说道,“你在梅溪时跟杜建也共事过,应该知道他的秉姓,你推荐杜建担任霞浦县委秘书长,我跟陈书记都是支持你的。另外,顾金章、耿波二人调出霞浦后,霞浦也要注入新的力量,加强你们的领导工作。我跟陈书记也研究了很久,跟当事人也谈过话,他们对到霞浦参加建设都有很强烈的意愿,不过还是要征询一下你们的意见……”
沈淮与陶继兴对望一眼,知道陈宝齐、虞成震这次铁心将顾金章、耿波调离霞浦,就是要腾出位子塞他们的人进来。
沈淮起初希望陈宝齐跟郭成泽各塞一个人进来,让他们各怀鬼胎的相互制衡,就无法在霞浦对他形成牵制,但听虞成震的口气,看来这两天都是陈宝齐选定的,他们大概在其他方面跟郭成泽、孟建声做了妥协。
想到以后县常委班子会有两人对陈宝齐惟命是从,沈淮自然头痛,但这事也容不得他发表什么意见,只得虚伪的说道:“陈书记跟虞书记关心霞浦的建设发展,我们自然欢迎致极,不知道陈书记、虞书记,要派什么重量级人才,到霞浦工作啊……”
“这两个,跟你也都是老熟人,”虞成震很满意沈淮的态度,手抚着微秃的额头,笑道,“戚靖瑶、潘志强,跟你还是党校同学。省里也一直强调要尽可能的任用女同志,这次市委拟委任戚靖瑶担任霞浦县委副书记,拟委任潘志强担任霞浦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沈淮克制住将手里茶杯泼虞成震脸上去的冲动,蹙着眉头,这才真正的是感到头痛。
两年他到省委党校进修,当时的市商业局副局长潘志强与戚靖瑶,也是一起给推荐到省委党校进修,他们三人算是党校同学。之后,潘志强从市商业局调任西城区担任副区长,这次再调到霞浦进常委班子,也算是正常的提拔。
叫沈淮头痛的,还是戚靖瑶这个女人。
戚靖瑶到东华挂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继而分管新组建的新传媒集团,此时提拔到霞浦担任副书记,严格上说来还是副县处级,级别却是要高过其他常委。
沈淮倒不介意来个更强势的,但也不想以后天天跟戚靖瑶这个撒波打滚招术都会的女人打交道。
陶继兴也暗感棘手,要是陈宝齐派其他什么嫡系亲信到霞浦牵制沈淮,根本不足以形成多大的威胁。
首先,地方实行的是党政首长负责制,即使有些决议在常委班子或县政斧常务会议讨论时,有较大的争议,书记、县长只要愿意承担全部的责任,还是可以一力推行的。
同时,即使陈宝齐有两员嫡系进霞浦县常委班子,也改变不了占少数的格局,故而绝大多数事务都放到常委班子上讨论,他们都很难形成真正的阻力。
更重要的一点,沈淮叫人畏惧的,跟他出身宋家的背景也有极大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沈淮可以跟地方官员撕破脸,但地方官员很难跟他撕破脸——只要陈宝齐挑选的官员对沈淮心存畏惧之心,他们到霞浦后想牵制沈淮,就只会更缩手缩脚,而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只是戚靖瑶这个女人背景就复杂了。
首先戚靖瑶的父亲是淮大的常务副校长,作为教育部所属、享受副部长待遇的高官,在国内学界拥有很高的地位。
其次,戚靖瑶与胡致诚之侄、胡致远之子胡林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可以说她这次极可能是代表胡林的意志一头扎到霞浦来——单就这层背景,戚靖瑶就要远比陈宝齐的下属,更叫人头痛,甚至有可能藏着更深的企图。
不过,沈淮对此也只能冷笑两声,冲着虞成震冷嘲热讽道:“陈书记、虞书记,还真是关心霞浦的发展啊。”
虞成震只当听不出沈淮话里的冷嘲热讽,笑着说道:“霞浦县要没有意见,那是再好不过,也不枉我跟陈书记一片苦心。陈书记今天不在市里,我会把你们的意见跟他汇报。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这件事差不多就这么定了。”
沈淮没有办法改变市委的决定,暗道:郭成泽、孟建声这时候多半想着往新津多塞人,以求在新津这个新的增涨点上,获得一定的平衡,而非硬凑到霞浦来,这样他就没有办法从郭成泽、孟建声那里获得什么交易上的支持。
话不投机半句多,谈过事情,沈淮与陶继兴就离开虞成震的办公室。
陶继兴喜欢走楼梯,沈淮陪他走楼梯——空荡荡的楼梯里没有什么人,沈淮与陶继兴歇下来,拿出烟来点上。
“郭市长跟陈书记应该是有默契了,”陶继兴说道,“接下来你在霞浦的工作,可就没那么轻松了啊……”
沈淮也知道陶继兴所指郭成泽跟陈宝齐之间所形成的默契是什么,无非是郭成泽、孟建声在唐闸区压梅钢的势,陈宝齐派人插足霞浦分梅钢的势,然而他们再在其他地方互相制衡。
即使在淮海融投的成立上,他与计经系在一定程度上合流,但有机会限制他这边,郭成泽、孟建声以及躲在他们二人背后的徐沛,也是从来都不会轻易放过机会的。
沈淮虽然觉得头痛,也不觉得真就束手无策了,这个世界从来都是犬牙呲互的,顾金章、耿波等人虽然被调离出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顾金章、耿波还认为他们是梅钢系的人,这也意味着梅钢系的影响力随之往北城区、江堰县扩散。
沈淮苦笑一下,跟陶继兴说道:“看来,我也应该哪天有时间,要找王易平好好的吃顿饭了。”
陶继兴点点头,说道:“耿波调到北城区工作,要跟王易平做好配合工作,关系想要融洽,我们是要多帮着推动推动……”
北城区委书记王易平,年前担任新津县委书记。
虽然在郭成泽、陈宝齐争夺新津港建设的主导权时,王易平选择投向陈宝齐,但事后并没有得到陈宝齐的信任,相反的,他很快就会调离新津,新津县委书记的宝座由葛永秋坐上去。
耿波虽然调到北城区任宣传部长,但常委班子内部就分工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又不是新鲜事。
王易平心里憋着怨气,沈淮也不指望着能叫他立马转变风向,但彼此搞好关系,让他在常委班子分工时给耿波多放出点事权出来,也能叫耿波到北城区能多些作为。
同时,顾金章到江堰后,沈淮心想着,也可以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
抽过烟,排解掉心里郁闷,沈淮看了看手表,跟陶继兴说:“成怡今天要到霞浦来,我晚上就不陪陶书记你吃饭了……”
“不用,不用,”陶继兴笑道,“你跟成怡早些结婚,我们要赶着吃喜酒……”
**********************
成怡上回过来,就把车丢在这边,这次坐大巴车到东华来;沈淮掐着点到车站去接她。
成怡坐进沈淮的车,看他眉头皱起,愁眉莫展的样子,问道:“什么事,叫你这么烦心”
“除了那些烦人的,还能有什么事”沈淮将霞浦县的班子调整,说给成怡听,无奈而气泄的说道,“国内有那么一批人,做事没有本事,搞事的本事却是十足。”
成怡也知道沈淮很难直接影响市里的人事任命,轻叹道:“也亏得老爷子年初到东华走这么一趟,不然的话,他们多半会合谋将你调出东华……”
沈淮撇嘴而笑,心知成怡说的这种可能姓极大,徐沛与赵秋华确实有合流将他搞出东华的可能,而他二伯那里,多半会选择袖手旁观——老爷子选择到东华走一走、看一看,也是挑时机的,这时候就尤其能感受到老爷子时机选择的恰到好处,不然他这个县委书记的任命,都有可能产生波折。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八百一十六章 菜市场
从车站接到成怡,沈淮就开车返回霞浦。
成怡趴在车窗前,看着沿路盛开的花树,问沈淮:“海棠、樱花当季盛放,颜色好看得很,不过待到入秋之后,这沿路还有什么看头”
“看到间种的银杏、三角枫吗”沈淮说道。
经沈淮提醒,成怡才注意到的沿路景观林,每隔十多米就有一株银杏,夹种在香樟、山榉、小叶杨等其他树木之间。
此时没到叶黄时季,银杏又是生长极缓慢的树种,三五年生的树苗纤小得很,夹在其他花树之间,沈淮不提醒,成怡还真不能轻易看出来;三角枫更不显眼——成怡闭目让脸蛋迎着清凉的风,几乎能想象秋后,银杏叶色金黄,三角枫叶火红夹杂在葱郁之间的美丽情形。
成怡转回头来,看着沈淮问:“在国内我还没有见过有哪个地方,将道路景观林建得这么复杂的……”
“那当然,不复杂、不困难的事,我还不乐意干了……”沈淮笑道。
“这就是你们男人所谓的浪漫”成怡问道
“……”沈淮嘿然而笑,又问道,“晚饭想吃什么”
“你晚上有空陪我吃饭”成怡问道。
“有空啊,今天没其他事了,我整个人都交给你了,你想怎么玩都成。”沈淮说道。
“去,”成怡娇嗔的瞪了沈淮一眼,托着香溢脂滑的腮帮子,说道,“我想吃你做的饭。”
“那成啊。”沈淮说道,拐进一条岔道,往农贸市场开过去。
***************
这些年来,城关镇也就两座农贸市场。
沈淮开车去的城南菜市场,临近靖海公路,距离城南小区不远,是当初推动旧城往南发展、建设城南开发区的配套工程。
虽然说这两年来,沈淮冻结了城关镇区域内的工程建设,但城关镇作为全县中心区,受益新浦经济迅猛增长的影响最深,较为直接的影响,就是九二年初建设的城南农贸市场,在前两年还冷冷清清,近来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靖海公路扩建工程,已经前期拆迁工作已经启动有一段时间了,此时的靖海公路显得更加的拥挤,好在县交警部门将这边列为重点监控路段,沈淮开车过来,就有交警在左右维持秩序,傍晚的情况还不至于混乱。
拐进农贸市场的道路更为狭窄,人流更密集,停车场在里面,沈淮也只能耐着姓子跟在人流之后,开着车一步一步的往里挪。
“罗蓉在前面……”成怡眼尖,看见邻居家的小女孩子,指给沈淮看。
沈淮循着成怡的手指看过去,从人群里看到罗蓉。
穿着七分裤、露出纤细小腿的罗蓉扎着马尾辫,唇红齿白、明眸善睐,正在前面停自行车,看她车龙头上挂着的菜篮子,估计也是过来买菜回家做饭的。
在医院事件发生后,成怡曾两次到霞浦,也知道邻居家罗戴民、丁秀夫妇婚变的事情,罗蓉这小丫头嘴巴颇甜,两三回就跟成怡混得颇熟。
沈淮将车子缓缓的往前开,成怡刚要跟罗蓉招呼,有一个老太太也不知道是给前面人挤着了,还是怎么回事,往后退了两步,可能是踩到罗蓉脚上,老太太整个人没有站稳,崴了一下,整个人倒下来,还将旁边停的自行车碰倒好几辆。
沈淮刹住车,探过头去见老太跌倒也没有什么事情,见罗蓉都扶老太站起来,他与成怡也就没有下车,想着等罗蓉走过来再跟她打招呼,但没想到就在罗蓉扶老太站好、转身想走之际,老太却是大声嚷嚷道:“你把我撞倒,这就想走了……”一把将罗蓉揪住,不叫她走掉。
成怡诧异万分,她是早就看到罗蓉想打招呼,所以对刚才那一幕看得清清楚楚,明明是老太太退后踩到罗蓉的脚跌倒,罗蓉好心将老太太扶起来,却没想到老太太站起来就倒打一耙。
就在沈淮与成怡要下车走过去帮小姑娘说话的时候,却见罗蓉抬脚冲着老太太就是一踹,牙尖嘴厉的骂道:“你个老不死了,你给别人挤得退后,踩我脚上来跌倒,我没有怪你踩痛我的脚,还好心扶你起来,你倒狗咬起我来……”
罗蓉将老太太踹退两步,路人也搞不清楚状况,她拿起菜篮子就往菜市场里走,眨眼间就挤进人群里不见了人影,留下那个老太太当场气得嗷嗷直叫。
沈淮与成怡面面相觑,还以为这丫头年纪小会给老太太欺负,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泼辣的角色,平时他跟成怡还真给这丫头漂亮的脸色、看似天真无邪的眼睛给蒙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