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之风流人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更俗
奔驰的车速很快,车窗又贴了膜,沈淮与宋鸿军都没有看清楚宋鸿奇到底在不在车里。
沈淮想起上午在省政斧大楼遇到郑刚说叶选峰想找他见面,但过了好几个小时,叶选峰或者谁都没有打电话给他,他也就暂时将这件事抛之脑后;这时候看到谢芷驾车往东华方向开过去,沈淮心里想,他们那边的聚会也就此告一段落了吧
谢芷车速是很快,但也有限。
沈淮他们这边压着一百一十公里的时速,沿路开到东华出口的收费站,就看到谢芷那辆红色的奔驰停在前面。也许谢芷在落杆前停车,没注意离收费亭远了一些,这时候正头手伸出窗外,将钱递到收费窗口。
中间隔着两辆车,还是看到副驾驶位及后座有没有别人,宋鸿军问沈淮:“他们那边会变得老实些吗”
沈淮沉吟片晌,看到谢芷似乎已经注意到他们的车在后面,回过头往这边看了一眼,又缩回头迅速启动车离开收费站。
他跟宋鸿军说道:“叶选峰上午通过郑刚,透露要跟我接触的意愿,但到现在也没有进一步的明确消息传过来,我估计他们此时的心理也是矛盾的;就看叶选峰修炼到不到家了。”
“说到低头,哪里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宋鸿军笑道,“特别是跟你低头,那就更困难了,这跟叶选峰修炼到不到家,可没有多大关系。”
沈淮哈哈一笑,也不说那些小人得志的话,说道:“我估计他们应该还是会有两手准备:海丰、金鼎跟淮能的业务合作估计还会进一步的加深。要是淮能三五年后,注定不可避免的要分拆掉,这样他们也便于接收淮能在煤电联营之外更多的多元化业务。但是,要是他们真就从此破罐子破摔,对贺、戴及二伯他们的负面影响又太大。我估计着,他们现有的多元化不会说中止就中止,还会继续深化下去,但也不会将摊子铺得更多,同时也会加强在煤电联营及淮煤东出上的工作……”
“他们要是真能这么去做,倒也不失务实。”宋鸿军说道。
沈淮说道:“去年正式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后,电力部下属的电力资产整合还没有什么实质姓的进展,但改制整并的方向到这时已经明确下来,关键就看内部的阻力能拖延多久时间了。在将来厂网分离、电力部所属的发电资产由央属四大或五大发电集团整并,淮能想在此之外保持读力地位,这时候再不能低下头务实的干些事情,留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他们找我谈,也是这些话;不找我谁,这些道理相信他们这时候也能低下头想得到……”
看着谢芷在前面不作停留的扬尘而去,宋鸿军也是笑笑,与沈淮坐车赶回霞浦去。
***************************
其实谢成江、刘建国、宋鸿奇,都坐在谢芷的车上;他们自己的车,则由司机开着跟在后面。
虽然沈淮跟宋鸿军中间隔着两辆车没有看到这边的情形,他们倒是看到宋鸿军跟沈淮在一起。
看到宋鸿军从燕京飞过来,都不在徐城留一下,而是就直接随沈淮坐车赶往霞浦,谢成江他们也觉得有些疑惑:
“宋鸿军这么喜欢凑热闹的人,怎么就过徐城而不入”刘建国对沈淮满是不屑跟仇视,但在背后说宋鸿军倒没有太多的不屑。毕竟宋鸿军八十年初就南下香港,挣下一分家业,也是激励刘建国他们这些年轻一些的红二代、红三代下海经商的励志故事之一。
然而,鸿基这几年来更迅猛的发展是因为什么,刘建国则是给他狭窄的心胸遮住眼睛。
谢芷从后视镜里看到沈淮他们的车给落在后面,没有追近过来,她一边开车,一边说道:“鸿基无法直接投资国内的电力市场,宋鸿军进徐城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不过,鸿基这段时间在香港募集资本的力度很大,募集到的资本毕竟要投入到具体的项目中去,才能实现盈利增值。他有时间就跟沈淮凑在一起,也谈不上有多费解……”
谢芷这么说,谢成江、刘建国都没有搭话,宋鸿奇则阴郁的看着车窗前的路面——谢芷见车里的三人突然都沉默下来,也就不再说什么。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有些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都能看得到,甚至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却又做不到,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或者说死不认输。
在他们这边还循着旧思维筹集资金做项目之际,沈淮、宋鸿军、孙亚琳他们筹集资本发展工业项目的道路,打一开始则要与众不同、特征鲜明得多。
几乎从梅钢二厂开始,沈淮所推动的工业项目,就不再单纯依赖自有资金跟金融贷款完成,更多的是依赖众信、鸿基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聚集更多分散的或者跨行业的产业资本实施。
就拿鸿基来说,宋鸿军的个人资产,可能也就七八千万美元左右,不会更高,然而仅鸿基投资旗下的产业投资基金,就已经撬动了高达五亿美元的庞大资本;而说到孙亚琳掌握的众信投资,直接控制的产业资本规模更是要大上一倍。
海丰及金鼎目前主要依赖多年积极下来的资金,以及银行贷款发展项目,目前加起来有十二三亿人民币的资本规模,在地市一级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庞然大物了,但怎么去跟梅钢系在这四五年内聚集的、那么大的庞大产业资本相比
梅钢系就是有了这样的产业资本基础,才有底气绕过淮能,拉淮煤、省国投组建东江电力,去搞淮电东送项目;他们甚至计划在三五年内,就使东江电力的规模超过宋系重点聚集产业、金融资源的淮能集团。
说到金融资源,业信银行一度在他们这边的影响之下,对梅钢、对东华市收紧放贷,姚荣华在业信银行的地位一度受到压制。然而,淮电东送项目里,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叫人警觉。
那就是业信银行江东省分行计划向江东省电力集团提供十亿的信贷额度,以帮助江东方面拥有足够在淮西与江宁之间架设超高压线路的建设资金,业信银行江东省分行,实际就已经给沈淮他们拉着参与进来一起搞淮电东送项目。
想来,东江电力未来在淮西建设火电集群,业信银行的淮海省分行,将是建设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这个细节,谢芷不认为鸿奇他爸跟贺、戴二人注意不到。
虽然这更可能是业信银江东分行单独做出的决定,没有、也不需要经过业信银行总部的授权许可,更可能是小姑的影响力使然,但随着业信银行下面的重要分行,一个个的倒向那边,将来业信银行未必不会整个的都成为梅钢系的一支。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八百五十四章 根基
宋鸿军这次到东华来,主要还是谈投资的事情。
招商引资虽然主要是政斧方面的工作,但鸿基投资,作为私募姓质的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区域又在新浦、在淮海湾,新浦这边产业软硬环境建设越好,发展速度越快,鸿基投资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对分散资本的吸引力就越大。
宋鸿军这段时间,主要精力也是配合霞浦这边,做针对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华商的招商引资工作。
在今年之前,国内引进东南亚地区的外商投资,总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投资规模,但这些投资主要还是集中东南沿海地区、以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产业领域。
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为主的模式,曾长期是国内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流。在过去二十年里,仅从香港迁往广深地区的工厂企业,就高达两万多家,涉及四千多亿港元的投资,但几乎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很少进入基建及冶金、重化工、大型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领域。
鸿基投资此前主要所参与的新浦钢铁、新浦炼化两个项目,属于大型重工、重化工领域,地点又偏内陆,不是东南亚华商所熟悉的东南沿海地区,故而鸿基投资募集产业资本,在香港及东南亚华商之中没有太大的市场,影响力也很有限。
相比较之下,众信利用孙家的影响力,主要在西欧地区募集产业资本,发展形势就要远比鸿基要好,产业基金规模已经突破十亿美元——即使在海外投资市场,也跻身进入中等股权投资基金的行列。
而背后柏克莱、巴黎银行以及孙家、武家能影响到的西欧地区华商,也都看好众信投资的发展。
就连长青集团,直接投资也更专注的往电子、酒店、商场等产业集中,而在亚太地区的跨业投资,则更倾向通过众信等产业投资基金实施。
在亚太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南亚投资市场一片哀嚎,然而对鸿基投资来说,却赢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亚太金融风暴,除了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受到严重打击之外,也叫更多的人看到东南亚地区分散、狭窄的市场致命之处。
即使有大部分的华商,还没有从这轮的经济危机打击之下回过神来,想着在煎熬中等候最坏时机的过去,但也有不少目光敏锐的人,看到内地十三亿人口所形成的市场优越之处,看到内地自解放以来工业体系建设以及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发展为经济进一步腾飞所奠定下的基础。
动作稍快的投资商,就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霞浦县今年截止到此时,从东南亚谈成引进的直接投资项目,多达五十六个,总投资额达到一亿二千万美元。加上西尤明斯工业集团等海外投资商在新浦直接投资建设的大型工业项目,霞浦县今年直接引进海外投资,依旧能突破惊人的四亿美元。
鸿基投资此前发展相对迟缓,但今年上半年新募集资本就超过两亿美元,总规模达到五亿美元。
除了为鸿基投资募集更多的产业资本、扩大规模外,宋鸿军更主要的工作,则是要将这些募集来的资本投入到具体的项目中去。
亚太金融风暴已经持续了有一年多时间,危机还有进一步深化的可能,香港及东南亚地区也真是一片哀嚎,受冲击最猛烈的,还要海运航运。
目前,宋鸿军在香港接触一家运力规模达4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运上市公司,这家公司在一年多前,市值高达百亿,此时已经跌去四分之三;又由于海运价格严重倒挂以及业务不足,船运公司的运营也是艰难。
而这家上市船运公司背后的控股股东,在这次金融风暴中损失更是惨重,需要大笔的资金去填其他业务的缺口。
单纯在公开市场出售船运公司的股票,只会引进股价的进一步暴跌;而当下经济形势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也没有哪家银行愿意接受股票质押放贷。
宋鸿军近期就是与船运公司背后的主要股东频繁约谈,就是计划将新浦国际航运集团旗下还不怎么成气候的集装箱海运业务,以及新浦港四月底刚刚建成的一个集装箱码头泊位,再加上鸿基、众信的四亿港元现金,一起置入这家港资上市公司,换取40%的新增股票。
虽然新浦港集装箱码头一期建成泊位,试运营三个多月,吞吐量达到三四千标准箱,明年预计能达到两万标准箱,不要说国际了,在国内集装箱进口港里,短时间内也难争到什么排名。
不过,今年国内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也严重停滞,旧有的出口港船运份额早就划定,新浦港这边的集装箱船运业务两三年内增长幅度有限,但对于一家中等规模的集装箱船运集团,能拿这笔新业务就已经是足够。
新浦港往后不要说超过徐城港,成为淮海湾、淮海省的主要出口港了,未来更有着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引导豫皖陕鄂等中原省市物流汇聚出海的巨大成长潜力。
故而梅钢系组织建设这个集装箱码头泊位,虽然总共才用掉六个亿的建设资金,但就未来成长的空间以及二期集装箱泊位的建设经营权,就足以置换这家船运公司30%、市值达十二亿港元的股份。
然而对这家船运公司背后的控股股东及其他股东而言,他们更需要注入新的业务、资产以及未来可能会有的成长空间,来刺激股价的复苏。这将方便他们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股票套现或将股票质押给银行,贷取救命的资金出来。
香港的上市公司,股权都较为分散。倘若合作最终谈成,他们这边掌握上市船运公司40%的股权,就相当于掌握了控股权;目前这家船运公司背后的控股股东,持股仅25%略多一些。
这样一来,梅钢系就能在香港,拥有第二家上市公司。
新浦国际航运集团的集装箱运输业务、新浦港集装箱码头二期泊位建设以及与公路、铁路集装箱物流接驳的中转、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可以由这家上市公司具体负责;同时还可以在冀河港启动集装箱码头建设。
待香港的证券市场恢复元气之后,梅钢系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在香港公开募集发展资金。
而对众信、鸿基来说,作为股权投资基金,要维持运营、增值要向投资者分红,甚至面临投资者赎回退出,投资都需要有退出机制;将此前投资的股权资产,都置入上市公司,进行证券化,就获得从公开市场减持套现的机会。
现在具体负责航运及港口建设的是周知白,周知白还陪宋彤留在徐城,要等晚上送小姑上火车之后才会折返,沈淮则与宋鸿军先回霞浦。
船运公司的谈判人员会拖后两天,再正式到霞浦来,宋鸿军也是没有预料到淮电东送在省委书记钟立岷表态,这么干脆利落的得以解决,以致他在燕京只需要停留两天。
****************************
宋鸿军每到霞浦,都会对笔直开阔、两侧都是绿荫的梅浦大道赞叹不止。
虽然香港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但人口众多,地方狭窄,即使高等级的公路,两侧也不会有这么开阔的绿化带;限速八十码的梅浦大道,对开车来人,简直就是天堂,两侧的浓绿景观林,更是赏心悦目。
“香港的投资商,只要坐车经过梅浦大道,都会对新浦未来的发展增强了好几分的信心啊,都夸建得有水平,”宋鸿军感慨的说道,“靖海公路扩建,也是照这个标准建快速道”
“只要是霞浦县境内的主干线道路,标准只会更高,不会更低,”沈淮说道,“今年新浦开发集团的债务会累积到四十亿,招商引资再跟不上,债务就会再度吃紧……”
“粤国投捅出上百亿的窟窿,听说王源差点想调田家庚去广南坐镇,但地方阻力太大,最终只调了一个常务副省过去抓债务问题,”宋鸿军说道,“我说你其实应该感谢胡林……”
“我怎么要感谢他了”沈淮问道。
“要不是他将这边的债务问题提前捅开来,一旦拖到去年年底,跟粤国投的债务问题一起捅出来,到时候上面肯定不会管你冤不冤枉,先卡死你的脖子叫你动弹不得再说。”宋鸿军说道。
“这个倒真的,”沈淮哈哈一笑,说道,“提前大半年捅出来,叫省里能够认真的审视霞浦的债务问题,而新浦钢铁又如期投产,今年仅新浦钢铁及带动的上下游产业聚集,就能给霞浦新增加近二十亿的财税,那新浦承担二三十亿的债务,也就不成什么问题了。胡林要是能熬半年,等亚太金融危机暴发而新浦钢铁还未投产之际,给我们打一闷棍,还真是有些难应付呢……”
“可不是下回我要遇到他,我跟他说叨说叨,看他心里会怎么想,”宋鸿军笑着说道,“不过最佳的时机错过去,就算新浦开发集团的债务会进一步增加,胡林在这方面也找不到什么机会了。”
“新浦炼化九套装置接下来会进行联动试车,比较乐观的,年底之前就能正式投产,”沈淮说道,“新浦炼化即将进入联动试车阶段,石化产业园入驻的几家企业随即都加快的建设进度;而有意向过来投资的几家化工厂商,谈判也都变积极得多。到明后年,我有信心新浦炼化能在总体上拉动二十亿的财税增长。到时候,再加上恒洋船舶二期建成,到这一步霞浦县的产业经济框架,也算是打下一个根基。”
“这才叫打下一个根基啊”宋鸿军乍舌说道,“到后年,霞浦县财税总收入保守估计也能破百亿,在你眼里,这才叫打下一个根基啊”
“世行对中等收入偏上或偏下国家及地区的分界线定义,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美元。以这个标准衡量,霞浦九十万人口,地方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多少才算是中等收入地区东华七百万人口,地方国民生产总值又要达到多少淮海省七千万人口,地方国民生产总值又应该要达到多少”
听沈淮连问三个问题,宋鸿军也是暗自思量:
靠着新浦钢铁、新浦炼化这两个龙头项目的拉动,霞浦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今年就能达到三千美元的标准,到后年可能会再翻一番还多,超过人均六千美元,在国内要算进入高收入地区,但拥有七百万人口的东华甚至拥有七千万人口的淮海省,则依旧远远谈不上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八百五十五章 回县里
宋鸿军与随行人员先去北山鹏悦,沈淮则要先赶回县里。
为淮电东送的项目,沈淮这几天一直都在外面奔波,虽然有突发情况县里会随时向他汇报,但回到霞浦他还要先赶到县里露面,跟赵天明、葛逸飞、戴泉、杜建、宋炳德等常委成员开个碰头会。
戚靖瑶她人也在东华,接到县委办电话通话,说她赶去机场迎接宝和船务董事局主席余薇,不能赶回来开碰头会——沈淮也不去管她,余薇跟戚靖瑶这两个女人,他能不见则宁可不要见到。
霞浦受灾情况要比嵛山、江堰等县轻得多,但也有一些乡镇积涝情况严重。
在临港新城北片与淮海船队驻泊基地之间,是处往陆地凹陷的中等规模海湾,嵛溪河就在那里入海,那里地势低洼,嵛山大暴雨那两天,正赶上河口回潮,淹得也很严重。
之后一个月,霞浦县又有过几次强降雨天气,导致嵛溪河口地区的积涝始终都没有办法得到解决。
“嵛溪河口的地势,整体都要低于海平面,积涝问题很难解决,我觉得有必要扩大湿地保护区的面积。现在国内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扩大湿地面积,有助于改善我们县的大环境。另一个,我们县在旅游资源上,差嵛山很大一截,要是能把这个湿地保护区建设好,旅游产业也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跟嵛山的肖浩民,还有省旅游局的顾副局长聊过,大家都认为旅游产业是以后一个很大的金矿,第三产业很多都要靠这个来拉动。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方便,人口密集,收入也高,发展旅游产业更有优势,我们在嵛溪河口搞湿地及滩地景区建设,以后还可以通过嵛溪河,跟嵛山联手搞个百里风景长廊什么的……”
嵛溪河口原先就有湿地保护区,但面积不大,只有一千亩左右。
赵天明作为常务副县长,实际承担了县里主要的曰常工作,事权也是极大,非葛逸飞、杜建能比。他主张扩大湿地保护区的面积,将嵛溪河口上延到靖海公路一侧,以及淮海舰队驻泊港跟石化园规划区之间的沿海大部分滩涂,都列入保护区里去,计划扩大到十四平方公里。
之前,霞浦县的建设资源跟力量,都集中在新浦港及临港新城,今后这方面的建设强度不会减弱,但全县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新城乡建设,也必需要拉动起来。
新浦港的发展成就,全县都要相对公平的享受到;启动新城乡建设,同时也将能为霞浦县经济增长提供更强的动力。
梅浦大道、靖海公路、新浦大道(海防公路)三条骨干快速道,加上规划中的疏港公路西延,都是从新浦港产业聚集区、临港新城往外辐射,有利于霞浦县形成以临港新城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城镇群落。
疏港公路西延段建设暂时不会启动,新浦大道主要是为港口及产业聚集区服务,沈淮计划年底之前就沿梅浦、靖海两条骨干快速道,投入财政资金先期启动四个新城镇建设。
赵天明提出扩大河口湿地保护区,继而与嵛山县沿嵛溪河、东嵛溪河建设百里风景长廊,也就意味着嵛溪河在霞浦县境内沿岸的四个乡镇,都要尽快的启动新城镇建设。
新城镇建设前期启动投入都不会太大,年底之前挤出来两个亿分摊下去,没有什么问题,关键还是土地。
霞浦县总面积不到一千平方公里,加上县属农场,近三十乡镇,平均每个乡镇占地才三十多平方公里。现在县里规划建设一个高达十四平方公里的湿地保护区,那就是差不多要将半个乡镇的面积都划进去,直接减少的耕地面积,可能高达六七千亩。
去年霞浦被查,一个原因就是因大规模的园区基建及工业项目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后来多方面,戚副书记要从宝和拉一两个项目建到霞浦来”
余薇到东华,没有去西城区,而是随戚靖瑶到霞浦来,想来杜建的猜测颇接近实情了,笑道:“只要是符合县里各项政策规定的投资项目,我们都要热情欢迎。”
杜建点点头,有些原则沈淮是谁都不会允许去破坏的,即使戚靖瑶的野心很大,即使她此时不肯跟沈淮争锋,但拉宝和到霞浦投资,逐步扩大自己的基本盘,最终的打算还是等沈淮离开霞浦之后,她能更大程度掌控霞浦的局面。
杜建心里也清楚,虽然沈淮更属意赵天明在霞浦接他的班子,但国内讲究个制衡,即使省里市里都希望梅钢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也不会让地方上的党政体系都由梅钢系一手控制。
目前相对特殊,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沈淮,但沈淮不可能一直都留在霞浦,很可能三年,或者五年之后,他就会调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到时候要是戚靖瑶跟赵天明争一把手的位子,杜建心里也觉得戚靖瑶的赢面会更大一些,但他也相信沈淮对这一天的到来会有他的部署。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八百五十六章 宝和的变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