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嵩山坳
赵家东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会慎重的考虑。 ”
和爷爷的中国同事见面的过程那个充满了笑料,和老人说的一样,这些人对于一个能够说这样流利中文的老外真的是充满了好奇,一个劲的追问他是在哪里学的中文,口音为什么能够这么纯正,是不是对中国很有感情等等问题。 赵旻晟耐心的做了解答,并且旁敲侧击的问起了他们的行程。
那个姓田的副社长倒是蛮健谈的,通过他的解释,赵旻晟大约知道了他们的行程:今天他们会先休息一天,明天正式开始在《洛杉矶时报》的参观交流活动,就正如赵旻晟所说的那样,这一次负责接待他们的是《洛杉矶时报》亚洲中文版的编辑部的先生们。
关于这份新出现的报纸,也有一个来由:因为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都已经就电影分账事宜和中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洛杉矶也就成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谈论最多的美国城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纽约。 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中国人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渠道了解,认识美国。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美国人也开始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遥远的东方,那个神秘的国家,他们的人民每天是怎么生活的?在他们那里,每天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困惑和问题吗?他们的孩子也和美国的孩子一样吗?他们的工作也和我们地一样吗?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喜欢旅游,喜欢和别人一起谈论发生在国家中的一些新闻和突发事件吗?
有了这样的原动力。 《洛杉矶时报》开始谋划出版中文版报纸,不单纯是为了让美国人增加对中国的了解,更主要的是,《洛杉矶时报》的董事局主席是卡洛斯※#8226;黑根,一个彻底的共和党人,作为共和党地一员,同时也是亿万富豪的他。 一直以来对遥远地中国都没有什么很大的好感,但是。 作为加州州长斯坦福※#8226;地奈尔的朋友兼政治捐助人,他却不得不为自己的政治投资考虑。
随着华人在美国的各个阶层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华人的选票也成为斯坦福争取地目标。 但是遗憾的是,因为共和党的一贯方针的影响,很久以来,华人的选票一直是被民主党把持。 共和党人很难得到华人选民的支持。 所以,当《洛杉矶时报》的市场发行部的主管向卡洛斯提出出版一份中文报纸地时候。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可以争取华人支持的好机会!
在和斯坦福经过研究之后,后者也同意了他的这个观点。 于是,才有中文版的报纸的出炉!要不然,无利不起早的美国人才不会脑筋一热,只为中国人就花费大笔地财力,物力,去经营开发一份新的海外市场呢!
当然。 这里面还有很多的问题。 例如,出版的报纸在中国地区发行的时候,要注意很多的政治敏感题材,这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最大的雷区!记得当年有一次,刚刚上高中的赵旻晟和爷爷聊天,问起在中国办私人报纸的可能性时。 爷爷地回答令他终生铭记:“‘什么时候五六个人坐在一起,可以组成,并且宣布成立一个党派了!什么时候私人报纸才有可能在中国出现!’”
中国地新闻总署,出版总局对于来自国外的这样一份《中文版》也不是很感兴趣:我们中国有地是报纸,而且主题是宣扬高格调,内容也是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要你们美国人的报纸做什么?这件事一时被叫停了。 后来还是在中央某位领导人访美的时候,由斯坦福向中方提出了这个要求,理由是可以进一步增加中美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并且表示。 这一次发行的中文版报纸的内容绝对不会有任何攻击中国的立场文字出现。 才得到了中国方面的同意。
前文表过,再说赵家东一行人。 自从赵旻晟和他谈过关于到这边任职的建议,老人就一直有点恍惚,不是别的,这一次的建议对他来说,冲击真的太大了!同行的同事也很快发现了他的不正常,拿东忘西,丢三落四,说话也有点语无伦次,经常是问三句才答一句,全然不复在中国的精力逼人,热情洋溢。
一开始众人以为他是因为初到美国,水土不服造成的身体不适,但是仔细一看,情况似乎不是这样,虽然吃饭的时候他只是草草的吃几口就放下筷子,但是也没有看见他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啊?这是怎么回事?
而赵家东对于同事的关切也只是无奈的苦笑,任何人问他问题他也选择不回答,最多就是勉强微笑几声,就选择离开。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第三天,也就是他们正式和美国人展开座谈会的时候,才有了好转。
——————————————————————————————————————————
亨利※#8226;马克算是半个中国通,会说几句很简单的中文,这一次,被报社委派为中文版的主编,他的心中也很是不满:中文版注定是个长久不了的报纸,发行量也一定会因为距离的遥远,新闻价值的错失而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国人能够看到的最新的《洛杉矶时报中文版》也得在三天之后,这样的报纸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报纸——这一新闻媒体最重要的价值,那就是新闻的即时性!没有了这样的保障,如何可以吸引到读者的注意和喜欢?而且,从美国这边印刷,然后运到中国,这将极大的增加报纸的成本,应该卖多少钱才行?考虑到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又可以卖到多少钱?
这些问题都是萦绕在亨利心头的,所以,他对于这一份工作真得到是很不热心。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件让他挠头的事情:自己的好朋友,nbc电视台洛杉矶分部的梅森竟然说要给自己推荐一个来自中国的新闻工作者!
梅森是不是疯了?这是亨利在得到梅森电话之后的第一个反应。 给我推荐一个中国新闻工作者?简直是笑话。 你知道每年拿着推荐信到洛杉矶时报来求职的专业级别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其中不乏斯坦福,麻省理工,哈佛,耶鲁这样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甚至是硕士生。 这些人我还安排不过来呢,居然还有一个中国人?呵呵,这可真的是愚人节最好的玩笑了。 而且,还有什么?这个人已经56岁了?有很强的实践经验!我这里的人有几个是没有实践经验的?
简单的应付了梅森几句,他就挂断了电话,心中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 但是人这种动物是很奇怪的,虽然他没有注意这件事,但是对于后来来到《洛杉矶时报》进行工作交流的中国同行还是留了心:这里面不会有那个梅森和自己推荐的中国人吧?56岁,唔,这些人的年龄都差不多,中国人怎么长得都一样呢?除了那个翻译的年龄小一点之外,其他的人似乎都是一个年龄!
《洛杉矶时报》方面对于这一次中国同行的到来接待的规格倒是蛮高的,酒店是四星级,吃的是专门的中国餐,时间方面也尽可能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进行,硬件设施也是考虑得非常周到。 尤其是对于中国同行提出的,能不能随美国记者进行一次现场采访——以学习美国同行的高效率工作方式——的要求,美国人也是大开绿灯。
而这一次的跟踪采访,也真的是让来自中国天津的新闻工作者大开了眼界,一个最最普通的记者,有报社配备的采访车,里面包括手提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摄影机,照相机等硬件一应俱全,这也就罢了,美国因为新闻媒体的特殊性,一些在中国甚至都不敢想象的画面也被展露在中国人面前:和警察激烈的争吵,只为了进入犯罪现场进行拍摄和照相,和某起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谈判,一些小额的奖励或者说贿赂,记者本人当场就可以做决定。 虽然这是极个别的极端现象,但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表明,美国的新闻工作者,有着中国同行绝对不能比拟的自主权和其他条件!
而这样的事实也极大的震撼了赵家东,他不由得又重新开始考虑起那个几乎已经被他放弃的建议来。
注1:关于把赵家东留在美国工作这件事,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yy的有点过份了,其实不是的。 有很多读者是一直追看我的作品的,他们可能会知道,本书的男主角赵旻晟其实使用的是笔者的儿子的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第一是我真的没有什么想象力,懒得为一个名字着急半天;第二是提醒我自己,不要太监。
这不是开玩笑,在笔者出车祸的时候,真的想过就这样结束掉算了,还是赵旻晟强烈要求,这部书才继续下来的。 其实不但是赵旻晟的名字,在前面的“中国之行”几章中出现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等几个人的名字,也基本上是笔者家人的名字,不过是做了一点点改动罢了。
有点扯远了,把话题拉回到内容上来。 前文没有提及的一个人是笔者的妹妹,曾经在加拿大留学,而我的父亲,也确实是在报社工作(不是天津日报),他也确实是准备在退休之后到加拿大去工作的,也给当地的一家社区性报社发出了简介(当然,这都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而对方也很有兴趣邀请家父到那边工作。 在这里加上这样一段内容,只是为了还家父一个生前的愿望而已。。.。
..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第七卷第134节 歧见 1
第七卷第134节 歧见(1)
第七卷第134节歧见(1)
5天的时间很快的过去了。 中国记者结束了美国的工作交流,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由中国人自己掌握了。 虽然作为党报的记者,编辑,这一次随队出访的又都是党员,不过在这里,在这个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里,即使众人都很有默契的不谈任何犯忌讳的话题,但是大家还都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选择了单独行动!即使有一两个人是和其他人一起出发的,那也是选择了和自己关系最‘铁’,绝对不用担心对方会说漏嘴的同事一起出游。
赵家东本来也准备到美国加州和附近地区旅游一番的,这件事在他到美国来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他的语言方面的问题不是很大——简单的对话没有任何问题,费用方面,他在来之前也做好了准备。 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赵旻晟竟然突然给了他这样一个建议,简直让他无所适从,一时间连出酒店门的心情都没有了!
还好,赵旻晟早就知道这件事可能对爷爷造成的影响,一早就做出了准备工作,他先给梅森打了电话,请他以个人的名义邀请亨利出来用餐,自己会和赵家东一起出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够让两个人在餐桌上就新闻工作进行一番长谈。 他有这样的自信,自己的爷爷一定可以凭自己的才华说服打动对方,并且让他认识到,自己绝对不是那种凭借这美国朋友的关系想留在这里地人!
梅森也很无奈。 只能答应了赵旻晟的请求。 最后征得了亨利的同意,吃饭的时间定在了中国人临行前的第三天的中午,赵旻晟想了一下,应该是5月12日。 当下点头同意,这件事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赵旻晟把爷爷接到了自己地家中,而第一次到美国人的家中做客地赵家东。 似乎也逐渐走出了因为工作事件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开始像以前一样的谈笑风生起来。
这一次他还给赵旻晟带来了很多礼物主要的是一些中国的饰品和食品。 例如著名的杨柳青年华,泥人张的泥人,天津市地狗不理速冻包子,赵旻晟吃着这来自故乡的食品,似乎又想起来当初和詹妮弗在天津时的情景。
在家中休息了一会儿,赵旻晟开车带着老人开始在洛杉矶转了起来,1984年奥运会主办场地的洛杉矶大体育馆。 议会中心,好莱坞大道啦,比弗利山啦,简单的一句话,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领着老人在洛杉矶地区玩儿了个遍!甚至连著名的旅游胜地棕榈泉酒店,两个人也住了一晚。
赵家东在游玩之余,又冒出了一个问题:“杰米。 这些天来,我看你似乎只是和我在一起,我记得你是警察的,你地工作很空闲吗?”
“我已经辞职了!”赵旻晟用英语说道。
这几天来,两个人的对话基本上都是用英文,随着赵旻晟的解释和有意识的引导。 老人的英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长进:“你辞职了?为什么?是因为工作地不开心吗?”
“也不算是不开心,只不过……”赵旻晟回过头来,把手中的马提尼放在两个人之间的桌子上:“赵先生,我很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来源这样简单,但是在美国,年轻人换工作的频率是很高的。 美国人不是没有一份工作干到老的,但是也不是很多。 一般来讲,尤其是年轻人。 几乎很少有在一份工作上。 或者说一个城市里终老的。 这可能是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区别吧?”
赵家东了解地点点头:“虽然是这样,不过。 警察地工作多好啊?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这是一份铁饭碗呢!”说完,他似乎是怕赵旻晟不明白什么叫铁饭碗,还想解释几句。
赵旻晟笑眯眯地拦住了他:“我明白您的意思。 赵先生,但是,这件事已经成为事实,即使我现在听您的,再一次想回去上班,怕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我们聊一些开心的话题,好吗?”
“这样啊,……”赵家东也意识到,面前的中国年轻人不是自己的家人,还是不要再说了:“那好吧,就听您的。 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赵旻晟看了看手表:“现在已经是晚上的7:20分了,今天晚上我们休息。 明天造成我们返回洛杉矶,嗯,到我家中做客!哦,我的意思是说,到我的父母家中去做客,还有一个事,在这之前,我们要先到机场接个人。 ”
“是詹妮弗小姐吗?”经过几天的交往,使赵家东知道,这个美国人很喜欢自己和他无拘无束的聊天。 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不会让他生气或者不满。
赵旻晟点点头:“是的,就是接她。 嗯,她刚刚结束在纽约的工作,回来一趟,然后还要离开。 ”
“公事?”
“嗯,我和她通过电话,这一次她要到英国去,拍摄一部电影,还有几个广告。 呵呵,是不是很忙碌?我甚至连和她在一起的时间都被挤占了。 ”
“距离才能产生美。 这句话你不知道吗?”
赵旻晟嘻嘻一笑:“我只知道一句中国话:‘小别胜新婚!’”
说完这句话,两个人相对大笑起来。
——————————————————————————————————————————
詹妮弗知道,在中国认识的那个赵先生到美国来了,心中也很是高兴。 虽然在中国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两个人没有做什么很深地交流,但是老人的幽默,爽朗和热情还是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一次在美国见面,真的是很期待呢!
在机场大厅。 当看到两个人站在那里笑眯眯的等待她的时候,女孩儿脸上露出了真诚的微笑。 再等到老人用不是特别流利地英语和她聊天时。 詹妮弗真的有点惊讶了:“你……会说英语?”
赵家东苦笑起来:“其实我一直都会,只不过,说地不像波贝克先生那么好就是了!我的意思是说,不像波贝克先生说我们的语言那样说的那么好。 ”
詹妮弗笑了:“即使是这样,也足够让我惊讶的了!唔,我早就知道,中国人是个很聪明的民族。 但是……这,呵呵,简直是让我有一点点惊讶。 ”
赵旻晟一边开着车,一边头也不回的和她搭讪:“简,这一次可以在这边等几天?”
“你是说,我在英国地工作吗?”
“我是在说洋基队和红袜队的比赛。 ”赵旻晟没好气的通过后视镜瞪了她一眼。
女孩儿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有点驴:“嗯,这一次到伦敦是出席一次时装发布会和为他们拍摄几个广告。 按照合同的约定,我只能在洛杉矶休息三天。 就要离开了。 啊,赵先生,您几时会回去?”
“从今天算起的话,应该还有4天的时间。 ”
“啊,那可真的是太遗憾了。 我可能不能到机场去送您了。 真对不起。 ”
“这没有什么……”
赵旻晟把汽车停稳:“我们到了。 简,我帮你把行李提上去?”
“好吧。 ”詹妮弗和赵家东道了别。 走下了汽车。 赵旻晟探头进来:“赵先生,您等我一下,我立刻就下来。 ”
“没问题,您尽管忙。 我在这里等您。 ”
赵旻晟提着两个大大地行李箱走进公寓,詹妮弗再一次和赵家东告别,也跟着他走了进去。 坐电梯上到楼上的房间,赵旻晟放下行李,笑眯眯的看着女朋友:“简,我现在……我是说,最近几天我的时间都安排出去了。 嗯。 你知道,赵先生来一次美国不容易。 我想应该招待好他。 所以,可能没有什么时间和你在一起了。 对不起啊。 ”
女孩儿笑眯眯的拥抱住了他:“杰米,不用和我道歉的。 嗯,其实,我也很快就要到伦敦去了……我,”
赵旻晟侧耳听了听,猛地一把推开了女孩儿:“坏了,出事了!”大步向楼下跑去。
几十秒钟的时间,他就从12楼冲到了楼下,下面果然是出事了:赵家东面对着汽车站立着,他的身后有一个警察,正在弯腰检查他的身体,几步远处还有一个警察,正在紧张的盯着同伴的动作,手也放在了腰间的枪把上。
赵旻晟大吼一声:“你们在干什么?”就要冲过去。
另外一个警察一步走了过来:“先生,请您保持距离。 ”
“这……是怎么回事?”赵旻晟开始用中文说话。
赵家东满脸苦笑着:“我也不知道,只是他们说我的车上有违禁品,要检查,我不大听得懂他们的话,就被他们从车里揪出来了。 ”
赵旻晟这才注意到,爷爷的身上已经满是尘土,双腿似乎也在不为人注意地打着哆嗦。 一瞬间他地眼睛都要红了!强忍着怒气和那个拦着他的警察说话:“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老人?你们看不出来他是个老人吗?”
“很对不起,波贝克先生,我们警局附近地社区最近发生了多起入室盗窃,**案,虽然案犯都蒙着脸,但是有受害人举报,这些人都有很重的亚洲,准确的说是日本口音。 你知道,这里是一片高档社区,而且,这个人似乎也是……”
“所以,你们就怀疑……”他突然楞了一下:“你……认识我?”
还没有等那个警员回答,另外一个负责搜身的警察站了起来:“没有任何的发现。 ”
这个警察有点不好意思:“对不起,波贝克先生,我不知道他是您的朋友。 这……”
赵旻晟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你们是哪个警局的?”
“您……”
就是警察一愣之间,赵旻晟已经拿出了电话,开始拨号:“喂,玛莎吗?我是杰米。 对不起,我这里出了一件事,嗯,你能不能过来一次?我要起诉两个警察!”
赵家东的英语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长进,但是也不代表他可以听得懂赵旻晟说的又急又快的英文,站在那里有点发呆的看着他。 不过,虽然听不太明白,看他的脸色也能猜出来,不会是什么好事!有心过来劝几句,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那两个警察也呆住了,这样的事情也值得起诉吗?波贝克先生是不是疯了?哎呦,看他的脸色这样难看,可能不是开玩笑,这件事如果真的被闹上法庭的话,虽然可以以自己和同伴在执行公务为由进行辩解,但是……这种没有任何证据就直接进行搜查的做法虽然是警察的惯常行为,却绝对不是正确行为,即使不会因为这样受到什么影响,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是绝对不利的!还更别说自己和同伴恐怕也负担不起的,高额的律师费了!
现场的气氛有点僵住了,詹妮弗和玛莎也分别来到了现场,听赵旻晟说了过程,两个女孩儿在同一时间都冒出了一个同样的想法:这样的事情也值得起诉吗?你自己也曾经做过警察,难道就不知道警察在执行公务时会因为心理的紧张而出现的某些失误是可以谅解的吗?
但是看赵旻晟原本红润的脸色已经变成了骇人的铁青色,两个人识趣的选择了闭嘴。 玛莎一副公事公办的派头,详细询问了两个警察当时的情况,和赵旻晟描述的出入不大。 最后她正式通知两个人:这件事他们会和当事人以及波贝克先生做进一步的磋商,而且,他们会保留进一步追究责任,包括起诉他们的权利,现在,他们可以暂时离开了。
两个警察弄了个灰头土脸,无精打采的回去了。 赵旻晟在詹妮弗的劝说下暂时只得放下回家去的打算,和玛莎,赵家东一起来到了楼上。。.。
..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第七卷第135节 歧见 2
第七卷第135节 歧见(2)
第七卷第135节歧见(2)
房间中充满了女孩儿的体香,窗帘和屋中的摆设也是典型的女孩儿气息,但是一会儿,屋子里的气氛有点凝重,四个人谁也不先开口,只是在那里默默的坐着。
玛莎接到赵旻晟的电话吓了一跳,听他说话的意思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扔下办公室的客户就跑出来出来了,谁知道到这里一问才知道,原来只不过是他的一个中国朋友被警察搜身,这……这样的事情,也值得他这么着急吗?真是不知所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