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爽新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眼儿
“让四爷爷去京城看病,我给找找人,找最好的专家给老爷子好好看看,京城专家的医术还是比咱们这儿的医生强,说不定能让老爷子得到更好的恢复。”
周方远说道。
“合适吗?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三叔当然是愿意的,别说去京城了,他甚至还想带着老爷子去国外呢,只不过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出国看病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谭。京城倒是可以去,可问题是京城的专家,那都是全国各地的病人正想追捧的,没有点关系,排队就得牌好久,也是麻烦。
“这有什么麻烦的,四爷爷我的亲人,也是我的长辈,给老人家看看病,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找人,对周方远来说只能算是举手之劳,根本算不得什么。
如果说找对人就能让老爷子的晚年更加舒服一些的话,就算付出一些代价,他也是愿意的。
看着躺在床上,徐瑞欧不已的四爷爷,会想一年前对方那声若洪钟的样子,周帆远就不止一次的发出感慨。
没办法,人都岁数大了,其他器官都开始不同程度的衰退,直到某个临界点到来,然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变,脑梗不过实其中之一罢了。
有调查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管病的患者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00万左右脑梗塞患者。脑血栓形成是脑梗塞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脑血栓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四高特点,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
脑血栓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被公认为是这类人群的健康“杀手”,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疾病。脑血栓形成比脑出血的病死率低但是致残率高。所以一旦得了脑血栓,一定要终生服药预防复发,并且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脑血栓是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堵住了脑血管,造成由它供血的脑细胞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它的发生不仅同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进展有关,也与中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动脉硬化可使血管壁凸凹不平,不光滑,血液成分容易沉积下来,形成血栓;液黏稠度高的人,血流速度慢,血里面的东西也容易沉积下来,形成血栓。
脑血栓一般起病较缓慢,从发病到病情发展到高峰,多需数十小时至数天,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生。一些患者睡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早晨醒来时发现偏瘫或失语。但也有一些在白天发病的患者有头昏、肢体麻木无力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起初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甚至有病后2~3天达到高峰的。
脑血栓的黄金时间窗是3-6小时,早期常会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症状表现为肢体偏瘫、言语不清、供给失调、走路不稳、饮水呛咳等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意识模糊,记忆下降、头晕等症状。脑血栓发病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期会有一些前兆的症状,如果能及早发现并在黄金时间窗内送到医院救治,患者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脑血栓按照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分期治疗。急性期以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为原则,可以采用稀释血液、溶栓、抗凝、扩张血管等措施。恢复期需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
已有高血脂、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有冠心病病史者,应长期预防治疗,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复查,还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潘生丁或阿司匹林等防止复发。具体服用哪种药物、如何服用,必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切忌盲目听信广告或游医的劝告。
如果脑血栓反复发作,复发次数愈多,脑血栓数量愈多,栓子亦愈大,其预后就愈差。所以脑血栓患者往往复发一次病情加重一次,不少患者精神和智力的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脑血栓患者要坚持治疗,积极防治,以防复发。
总的来说,脑梗不是魔鬼,但如果不认真对待,脑梗的杀伤力绝对不比任何一种致死的病症差。
而且说白了,脑梗,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富贵病,就好比周方远的爷爷,那么大岁数了,顿顿要吃肉,还偏爱大肥肉。这东西,热量高,脂肪含量高,胆固醇高,对身体一场的危害性非常的大。可偏偏老爷子就爱吃,你有什么办法?还能阻止人家不让吃?
尤其是爷爷奶奶这带老人,他们当年可都是经历过特别艰苦的年代,那时候饿死人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从那样的年带走过来的老人,如今生活好了,终于想吃什么能吃什么的,你能蓝泽不让吃吗?因为身体不再年轻,吃下去的东西消化不了,排泄不掉。久而久之,就在身体内堆积起来,不断增加身体的负担,影响和破坏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和体内的内分泌平衡,结果只要有一点不合适,那样大的岁数,病症基本上是即刻来袭。
所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少吃油腻荤腥的食品,多活动,多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尽可能长期的保持在健康状态下,尤其是体脂率,一定要严格控制,当然也不必像是运动员那样,非要控制在百分之几那种程度,但只要保证自己在正常人的范畴的内,管住嘴迈开腿,预防这一类疾病基本上不是很么难事儿。
当然了,换成四爷爷这样的年龄,那就没什么好说的,都已经那个岁数了,得什么病都不新鲜,家里人所能做的,也就是在老人家得病后,尽心协力的伺候老人家。
893.老年病
“对了。”
一根烟抽完,周帆远都准备再续上一根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什么,然后扭头看着三叔。
“咳咳……怎,怎么了?”
这个中年男子惊着了,下意识连忙站起身来,烟头一扔,脚掌一踩,转身就要往客厅冲去。
周方远连忙伸手拽住他,“没事儿,老爷子没事儿。”
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
“你激动啥啊,老爷子没事儿,”周方远用力拍了一下三叔的肩膀,让他彻底安静下来,这才继续说道,“我就是想问问你,四爷爷这边的情况,你们告诉其他爷爷奶奶没有?”
不过问是这么问,答案如何,那还不是显而易见的?
“我爸不让说,”三叔靠着墙根蹲了下去,“他不希望我们因为这点事儿,就麻烦其他的叔伯姑姑……”
“那你觉得这是小事儿吗?三叔,你可得想好了,这要是这个事情让我爷爷知道了,他老人家的脾气上来了……你又知情不报……”
“啊?那我咋办……”
“哎呀,我的三叔,你咋就,咋就还想不明白呢?打电话啊!赶快给所有老爷子们打电话通知这个事情啊!”
“可是……”
“呵呵,不敢打啊,那你自己看吧,反正该说的我都说了,该怎么做你自己决定……不过咱们可把刷说在前头来到手偶你要是后悔了,千万别怪我没有事先提醒你,如果你要真真惹恼了这么一大帮老爷子的话——”
周方远拉长语调。
其实他不用这样,三叔也已经明白过来了。二话不说的,立刻开始拨电话。
周方远你站在他的身边,看着三叔一个一个的电话打了出去。
尤其是从他这个角度,清晰看到的,三叔头发里夹杂的几根白色头发,他有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
老年病,病是老年人,也是全家人。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其实说的是真的大实话,因为照料病人真的是太难了,尤其是老年冰人,更是难上加难。
不仅仅因为其自身的虚弱和脆弱,更是因为老年人往往身上并不止有一种病,久而久之,如今人们甚至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状况,将所有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病,统称为老年病。
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老年人患病不仅比年轻人多,而且有其特点,主要是因为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
年人易患的疾病叫做“老年病”,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这类疾病只有老年人才得,并带有老年人的特征。在老年人变老过程中,机能衰退和障碍发生,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以及由此引致的脑卒中等等。这类与衰老退化变性有关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
二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既可在中老年期发生,也可能在老年期发生,但以老年期更为常见,或变得更为严重。它与老年人的病理性老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劳损或青中年期患病使体质下降有关。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痛风、震颤麻痹、老年性变性骨关节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皮肤搔痒症、老年肺炎、高脂血症、颈椎病、前列腺肥大等等。
三是青中老年皆可发生的疾病,但在老年期发病则有其特点,这类疾病在各年龄层都有发生,但因老年人机能衰退,同样的病变,在老年人则有其特殊性。例如,各个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肺炎,在老年人则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较严重的特点。又如,青、中、老年皆可发生消化性溃疡,但老年人易发生并发症或发生癌变。
老年病的防治是老年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老年人各种细胞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老化,因而适应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我国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依次为肿瘤、高血压与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炎、胆囊病、前列腺肥大、股骨骨折与糖尿病等。而病死率依次为肺炎、脑出血、肺癌、胃癌、急性心肌梗塞等。
老年人是青壮年人的延续,有些老年病是在青壮年时得的,而到老年期表现更为明显。因此说有些老年病不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疾病,但又与青壮年时期所患疾病有不同的特点:老年病的病因往往不十分明确;病程长,恢复慢,有时突然恶化;没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初期不易察觉,症状出现后又呈多样化;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老年人身上差异很大;一个老年病患者往往同时患几种疾病;目前在治疗控制病情方面,还缺乏特效方法。
因此,确诊老年病不仅靠医师,还必须有护士,老年病检查要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紧密配合。在预防和特需治疗上也是如此,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时候,很多家庭,都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是老年人自己本身,甚至很多时候他自己都已经感觉到不舒服了,他都不愿意说出来,还藏着掖着,不让人知道。
不是害怕丢人,他就是担心给家里添负担,给子女添麻烦。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如果在任何病灶的早期,还很轻微的时候,治疗通常都是最简单的。当然了,预防肯定最简单,但现在不是已经病了吗?所以治疗更加重要。
可是很多老年人,就是抱着这样那样的想法,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成了绝症,等最终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然后就是各种抱头痛哭?所以说,早干嘛去了?
老人吧,可能是经历过穷苦的日子了,一方面是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一方面呢,也是不愿意花钱。毕竟现在只要一说起看病,老百姓就普遍觉得很贵,很费钱……事实上是很贵,是很费钱,但花了钱能看好病,身体舒服了,精神好了,多活几年,难道不好吗?医疗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就那么多大夫和护士,但咱们这个国家的人口是有多少,里面的病人又有多少?其中又有点多少甚至是看不起病的?其实在咱们这个国家,看病,已经算是很简单了,也已经算是很便宜了,如果这都嫌贵,那就真的是没办法了。
针对老年病,预防,和早期治疗,其实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防治老年病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合理膳食,首先,在饮食方面,应尽可能平均分配一天的摄食量,做到少食多餐,不漏餐。每日至少三餐,若一日四餐、五餐更佳。每顿饭只吃八、九分饱。应食用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低盐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并且要有足量的优质蛋白。海鲜类食物由于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不宜多吃。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喝刺激性强的饮料。这样不仅可预防多种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使精力充沛。戒除吸烟等不良嗜好,避免有害刺激;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长期卧床以及呼吸道感染,便秘,过劳,跌倒及其他意外刺激发生;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对老年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另外还要有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保护心血管,还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减轻精神压力。对老年人来说,有氧运动是最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等。锻炼时应遵循从低到高,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要注意根据季节和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运动时间每周三次到五次,每次或相加在30分钟以上,且锻炼的时间尽量选择在下午和晚上。如果清晨锻炼,则不宜空腹进行。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能帮助保持合适的体重、预防多种严重的老年病。已经患病的老年朋友在自身努力和医生的帮助下也可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
总之,老年病,绝对是非常非常麻烦的事情,不仅仅在于病本身,还有照顾的问题。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是从古代传下来的,这句话本身能流传下来,那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不单单是一句谚语那么简单,还是千百年来对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的总结。其具体的来历起源无从考证。“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意思是:老人(父母)病重卧床时间太久,再孝顺再好的子女都有厌烦抱怨的时候,严重时,甚至连人影都看不到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客观现实的问题。
千百年来,不论何时何处,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往往要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几倍甚至百倍。如果是母亲对待生病的孩子,她会夜以继日,无怨无悔的照料和担心着;而做子女的往往是相互推诿,总是要找出种种理由来为自已开脱。当然这句话不是绝对的,总有一些子女就能做到一直照顾老人,这句话主要还是用来形容照顾老人的各种困难。
因为年龄大了,身体虚弱了,一场病下来,就能要老人半条命,加上各种并发症,严重者,会彻底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从简单的喝水吃饭,到大小便,到自己穿衣行走,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需要子女照料。加之如今生活压力这么大,子女们还要有下面的小辈要照顾,还要赚钱养家……总之,照顾老人是真的难,对于那些“不孝”的子女,声讨是没用的,更应该构建一种完善的养老助老的制度,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当然这句话就太空泛了,周方远也只是想到了这个,他完全没有能力去解决这种事情。
只是他现在看看三叔,之前见面,三叔虽然是普通中年人样子,但因为比周爸以及周方远的亲二叔亲三叔年纪要小,所以看上去也确实是年轻一些。可现如今一看呢,四爷爷病种,他来照顾,这才多长时间啊,头发都已经见白了。四爷爷两子两女,想来不可能只有三叔一人照顾,加上四奶奶身体还算不错的样子,可见照顾老人,真的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心费神的工作,真是好人都能给你折腾垮了。
一通电话打出去,周方远这边电话很快就响了起来,是爷爷的电话。
“阳阳,你们还在那边吗?”
“是的。”
“你四爷爷的身体,现在如何了?”
“看上去还不错,最起码病情已经稳定了。”
“那就好,那就好,那啥,没啥事儿的话,你们就先回来吧,后面几家先不用去了,去了他们也不在,我已经通知他们了,让他们来大宅这边集合,你们一会儿看看谁方便,一起拉着,先会大宅这边吧。”
爷爷嘱咐道。
所谓大宅,就是昨天他们一家人过年所在的哪栋别墅,那里是爷爷如今常住的憋住,湖心岛那里不是不去了吗?所以周方远就给爷爷弄了一个大别墅,早都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市里面的房子也还在,偶尔会回去看看,但基本上居住的话,已经不怎么在那边了。
当然那边也不能一直闲置啊,所以偶尔会有人过去打扫一下卫生,像是家人需要地方聚会什么的,如果实在没有好去处,去爷爷家的老房子也可以。至于说周方远他家,以前的老房子已经卖了,现在在市区内只有几套学区房,没住过,就是留着以后给周方远的孩子做准备的。当然了,具体能不能用到还真的不好说,但是起码有备无患不是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