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爽新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眼儿

    相反,反倒是第三代的周方远,最初是表示了同意的。

    所以老爷子就不由得,将目光翻到了周方远的身上。

    “阳阳,你也是这家人,你还是咱们家长孙,以后你要多参与家庭会议,这个事情你也说说看……”

    找外援找得如此明显,二叔三叔和姑姑都朝周方远看了过来。而且三叔的脸色很不好看,谁都知道周方远一直都很偏向老爷子,就算是纯粹为了哄老爷子开心,也难保不会突然说些什么让人不能接受的话。加上周方远如今在周家的地位和重要性,这要是一锤定了音……

    “爸,阳阳他……”

    “你闭嘴,先让阳阳说。”

    老爷子直接就把三叔给镇压了下去。

    周方远坐在椅子上,看了看一脸希冀的爷爷,再看看身边的父亲,以及对面的二叔三叔和姑姑。

    “爷爷的想法挺好的……”

    “阳阳你……”

    “但是二叔三叔他们的想法也没错。”

    “……”

    一家人都用莫名的眼神看着周方远。

    做人怎么能这样呢?这么关键的时候,还想着两头讨好?

    不过周方远可不是两头讨好。

    “我这么说,不是乱说的。爷爷的想法我能理解,四爷爷对于爷爷来说,是仅次于亲兄弟的堂兄弟,这种关系,就像是我和小惠,二叔三叔你们和大伯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你们现在手里有好几千万的流动资金,而大伯一家却很困难,你们愿意帮助一下大伯吗?如果说等到你们都七八十岁了,你有这个能力的话,你会愿意照顾大伯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吗?这只是一个比喻,但我想你们应该也是能够理解的吧?”

    周方远这么一说,爷爷的眼圈有些发红,其他人则是沉默。

    确实,堂兄弟之间关系足够亲密的话,有时候甚至能超过亲兄弟。

    如果说,真的到了七八十岁的年龄了,自己关系要好的堂兄弟染了重病,家里条件也不能说有多好的话,自己这边有条件,多花些钱,把堂兄弟照顾起来,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老一辈人大多数都有过大院生活的经历,当时很多家庭都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关系无疑就会更加亲密。这种情况下,爷爷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爷爷,你也要理解我二叔三叔他们的想法,他们和大伯的关系还算亲密,但我和大伯家的大姐关系就很一般了。我们就算一年不打一个电话,可能到年根都想不起联系一下对方,见个面吃个饭什么的。对了,咱们老家,应该还有咱们家的亲戚吧,您愿意把老家的亲戚也接过来,提供完全免费的生活吗?”

    “……”

    爷爷没说话。

    沉默了。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系远近的问题。关系近的亲戚,我们自然可以承受更多的付出,尤其是心理方面。但是反过来说,关系远的亲戚,就肯定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了。所以爷爷,二叔,你们的想法都没错,你们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

    周方远笑着说道。

    “你们可能并不清楚,年前的时候,嗯,就是飞机飞回来之前,我去了一趟京城,并且和央妈的主持人景丹聊了聊……”

    “你还认识景丹?”

    姑姑有些好奇的问道。

    结果下一秒就被其他几道齐刷刷逼过去的目光给吓得低下了头。

    周方远却笑着点点头,“是啊,当然认识,远方传媒和央妈有很多合作项目,我当然也会认识一些电视台的人,事实上,我和丹姐的关系还很不错,她还邀请我去了她家。在她家里,我认识了他的先生,王子沐,也就是华泰保险的董事长。聊天中我得知,华泰想要拓展业务,包括互联网业务在内,所以这一次邀请,其实主要是王总提出来的……”

    “但是,这和咱们今天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啊?”

    还是姑姑,她总是忍不住想要说些什么。

    只不过这一次没有人用眼神攻击她了,因为其他人也非常好奇。

    周方远面对一众长辈的目光,好整以暇的笑了笑,“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这么一个保险方案呢?”




897.养老社区
    周方远面对一众长辈的目光,好整以暇的笑了笑,“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这么一个养老模式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这才缓缓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我们称其为,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最常见的三种养老模式之一。

    社区养老,养老方式之一。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内容是举办养老、敬老、托老福利机构;设立老人购物中心和服务中心;开设老人餐桌和老人食堂;建立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建立老年活动中心;设立老年婚介所;开办老年学校;设立老年人才市场;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等。社区养老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我们传统的养老模式大概有三中,分别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

    这其中,家庭养老是最常见的,也就是老人和子女们生活在一起,由子女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这样的好处在于子女可以随时监控老人的身体状况,确定是生活压力大,而且容易引起家庭内部的矛盾。毕竟两代人之间很多生活理念都不太一样,平时不常见面还无所谓,偶尔见一回还特别想念,但如果天天在一起,小矛盾日积月累就可能变成大矛盾,进而引起家庭内部的冲突,这是家庭养老的弊端之一。

    更何况老年人根据各人身体情况不同,所需要的照顾强度也不同,尤其是那些身体素质格外差的老年人了,经常一整天都需要人照料,家庭内部生活压力变大,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说社会养老,那就是大家一般所熟知的养老院敬老院这样机构,这种模式也叫做机构养老。好处在于减轻家庭的压力,缓解家庭矛盾。缺点在于花销较大,而且老人未必能得到很好的照顾。近几年各种媒体也有过不少报道,说是老年人进了养老院周遭遇到的各种虐待和歧视等等,对老人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社区养老,算是两者的结合。晚上回家就是家庭养老模式,白天有类似托儿所的“托老所”,将一部分老人组织起来,进行一些集体活动什么的,让老人又可以收益说话的人,可以一起活动的空间,累了还可以一起休息,算是机构养老的范畴。

    以上这三种,算是最传统的养老方式了。

    其实你要说养老,在我国,那可是有着相当传统相当悠久的历史了。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所谓“养老”就已经出现,夏商两代继承之,但西周才在制度上臻于完善。

    《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这说明西周规定按年龄大小由地方或国家分别承担养老责任,在政策上,不仅中央要负责养老,地方也要负责养老。凡年满五十的则养于乡遂之学,年满六十的则养于国学中的小学,年满七十的则养于国学中的大学。这种养老制度,自天子以达诸侯,都是相同的。不过一国的长老,由诸侯致养,若是天下的长老,则由天子致养。西周养老不仅鉴于老年人积累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更出于宗法的等级社会的需要:按长幼之序,定尊卑之礼。

    正如《王制》所说:“养耆老以致孝。”《礼记·乡饮酒义》也说:“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这就是西周重视养老制度的根本原因。

    国人一直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有关家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很多,甚至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成了传家法宝,像严氏和曾氏就是比较著名的。但对老人的赡养似乎逊色得多,既缺乏必要的机制,也缺乏系统的理论。特别是今天的华夏,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过亿半,养老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大问题。纵观古今,各朝各代赡养老人的做法差异很大,最好的要算汉代了。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诏曰,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到了成帝建始年间,又将享受这种法定待遇的老人最低年龄降到了70岁。每年秋天,由地方政府普查人口,对高龄老人进行登记造册,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乌也,欲老人不噎。”从这个记载来看,汉代的养老敬老,不仅务实,而且还有良好的健康祝愿。

    据1959年在甘省出土的一根鸠杖杖端系着的王杖诏书木简,以及1981年在同一地点汉墓中出土的一份西汉王杖诏书令册木简记载,汉朝的养老敬老法规始终一致,没有间断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皇帝就要诏告天下。

    最耐人寻味的是西汉诏书中明确写道:“高年赐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

    当时的“六百石”官职为卫工令、郡丞、小县县令,相当于处级干部。那也就是说,汉代的七十岁老人在“政治”上享受处级待遇,持王杖进入官府不必趋俯,可以与当地的官员平起平坐。汉代老人的“政治”待遇还体现在可以“行驰道旁道”。驰道是专为天子驰走车马的,绝对禁止他人行走。即便是皇子,也不允许。可见汉代老人是何等特殊!

    也许是受汉代的影响,后来各朝各代对老人的待遇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是金玉良言。

    时至今日,在三大养老模式下,又有了很多细化的养老方式。

    比如说消费养老。

    消费养老是新近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核心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应该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消费者,这样消费者不仅关心自己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关心购物后所带来的利益。企业会拥有大量来自消费者的返利而成为资本市场的强者,并且会为养老保险提供一个广阔的巨大资金来源,能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逐步为消费者积攒一笔可观的养老资金,从而解决许多与养老有关的难题。

    这也是如今最常见的投资型养老保险了,很多人都再买的。

    然后是以房养老,也很简单,就是针对那些有住房的老人,可以将住房拿出来,在银行的评估下,给出一个价值。然后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呢,则依据房产价值,在规定时间内,每月按时给与老人规定的“退休金”。如果在“退休金”发放完之前老人就不幸离世的话,继承人针对房产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选择,要么是支付保险公司这些年给与老人的所有“退休金”,然后重新拿回房产。要么就是将房产折现,一次性提取出还未“支付”的剩余退休金,房产则归于保险公司。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人活得一直很好,甚至超过了预定的年限,那么保险公司将会完全得到房产的拥有权,但同时,保险公司还必须保证每月按时按点的给与“退休金”,直至老人离世。最后这种情况,理论上对于老人及家属来说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大多数老人也活不到预定的时间。所以终究,保险公司还是有得赚的。

    再然后是出国养老,近年来,国内有部分老人开始大量涌入米国,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享受米国福利。米国有专门的老人公寓,建造位置靠近医院,靠近超市,为了保障老人的生病和生活方便,老人公寓的装修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里外都像新房子一样。老人公寓的每层楼都有一个公用的大客厅,里面有大沙发、电视,还有书架和钢琴。谁家来人就可以在客厅里聚。大楼里有电梯,每个楼层都有洗衣房。洗衣房宽敞明亮,健身房24小时开放。

    跑步机、乒乓球桌,只要想玩,随时都可以去。电脑房里免费上网,还提供打印机油墨。住在这里不用操心儿女,不用担心突发病症,空闲之下的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寻找快乐,当然类似这样的养老模式,其本身价格并不便宜就是了。

    另外还有多元养老模式。

    比如说家政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或老人自己出资,让专业家政服务公司培训家政服务人员,以派遣的方式进入老人家庭,从事家政养老服务。

    比如说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其重点是解决社区中体弱多病、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家庭的后顾之忧。

    比如说寄家养老,这是沪上首创的一种养老模式,其将市区老人安排在经专业培训、取得养老服务上岗证书的、有条件有能力托养老人的郊区农民工家政员家庭进行寄养,以缓解城市居家养老压力。

    医养结合养老是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新型模式。在医养结合机构内,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就医保健与养护照料需求。

    养老需求不断释放,一些新型养老模式也已出现,如上养生养老社区,该项目通过会员型养老公寓结合产权型亲子养老产品,依托于全配套设施,实现父母同子女两代居住的生活理念,打造三代人全龄共生的社区。此外,平安集团根据三类不同护理需求,在整个社区中配置亲子型养老公寓、非护理型养老公寓、半护理型养老公寓等一站式养老养老模式。

    至于说周方远所说的,则是要更进一步,以远方地产和华泰财险为主,建造一个又一个半封闭式的养老社区,里面拥有一切适老设施,包括并不限于超市、银行、饭店、健身房、电影院、KTV、棋牌室……老人生活在其中,可以享受所有在外界能享受到的一切。居住条件的话,可是是单人间,可以是双人间,更可以是套间。

    入住老人随身佩戴体征监控手环,房间里有警报系统,社区内部就有常驻的医生,以诊所的形式存在。在老人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给与治疗和照料,老人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也可以去诊所主动咨询。生活区甚至有自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设施,老人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不行就出去吃饭,可以去食堂,也可以去饭店。

    总之,进入社区,需要购买对应的保险。买下保险之后,再交一些钱,老人就可以免费享受社区内的一切。是的,一切,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的,包括超市里的东西,包括所有水电煤气取暖等等,包括医疗看病,包括所有娱乐设施。

    只要进入这个半封闭的社区后,内部的一切都是不收费的。

    当然了,进入之前的价格同样不会便宜就是了。

    这个模式,在未来会出现,起码周方远重生前就听说过不少地方已经有了这样的养老小区。但现如今,却还很少有类似的模式,之前周方远和王总聊天的时候就聊起过这个方面。如今再提及,却是和爷爷的“养老计划”感觉有契合的可能性,周方远索性便将之前商定的东西说了出来。



898.米国的……
    而这也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不说别的,家里这些亲戚,你如果想要享受养老社区的待遇,最起码,你得买份保险吧。其他住户还需要额外交钱,老周家的人免了这一份了,这还不够有诚意吗?如果说连一份保险费都不愿意出的话,那也就只能呵呵了。、
1...547548549550551...5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