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爽新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眼儿

    总之和后世各种明星脸强行堆砌不同,如今的春晚,含金量依旧十足,说是全国人民最喜欢的晚会丝毫不为过。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和老百姓的审美能力也有关系。毕竟后世人们看过了太多类似的节目,娱乐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所以春晚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也是理所当然的。

    除夕夜周家有熬夜的习惯,爷爷奶奶睡得比较早,春晚刚结束,两位老人就休息去了。一点多的时候,周妈和周方远的二婶三婶还有慧慧,四个人挤在次卧的大床上安眠。

    周方远陪着老爸和二叔三叔一直熬到了凌晨三点,才因为实在扛不住,决定睡觉。

    一夜无话。

    转过天来大年初一,家里的男丁都要去其他亲戚家拜年,往年周方远是不会跟着去的,不过今年他也去了。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也应该走动走动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今天周爸他们准备开车去,可拜年哪有不喝酒的道理,所以周方远就充当了临时司机,为包括自己老爸在内的三个长辈服务。

    第一站是大爷爷家,大爷爷是周方远爷爷的亲哥哥,是周家爷爷辈最大的长兄。周方远他们来到大爷爷家的时候,三爷爷家的小叔也刚进门。

    大家相互打了招呼,然后周爸他们就坐上桌,和大爷爷聊了起来。因为早上出门的时候没吃早饭,来大爷爷家他们就是来蹭饭的。

    其他人周方远不管,反正他自己吃得很开心。大奶奶在旁边一脸慈祥的看着周方远,不停的给他添饭,偶尔还询问一下他的学习状况。

    当大奶奶知道他今年考虑全年级22名的时候,脸上流露出惊讶的表情。毕竟周方远以前学习不好是全家人都知道的,大奶奶询问他成绩,不是为了取笑他,而是真的关心他。结果这一次周方远的成绩有如此大的进步,她老人家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大爷爷听到这个消息后同样很开心,大清早的还喝了二两,被大奶奶埋怨了好几句。

    在大爷爷家坐了半个多小时,周方远他们就准备离开。到了楼下,看到周爸买的新车后,三爷爷家的小叔还为此很是惊讶了一番。

    周爸提出带着他一起去二姑奶奶那,但被小叔拒绝了。最后周方远他们开车离开,小叔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上路。

    二姑奶奶家距离四中不远,她是周方远爷爷的亲妹妹,周爸他们的二姑。家里两个孩子,但目前都还在上大学,是比三爷爷家的小叔还要更小的小叔。

    没办法,周家的亲戚就是这么多,如果全都按年龄排位的话,周方远喊叔叔能看出十几位去,所以小叔就是他固定称呼中最小的,更小的,直接就带上了名字。

    比如说大毛叔叔,二毛叔叔等。

    在二姑奶奶家,他们遇到了大姑奶奶家的几个叔叔和姑姑,又是一番闲聊,不过这一次,周爸他们开始喝酒了。

    主要是大姑奶奶家的那几位都是酒中恶霸,见了面不喝都不行,偏偏这几兄妹还全都在酒厂上班,据说酒厂的女工口渴了都是直接舀起一瓢白酒来解渴的,可想而知这几人的酒量是有多好。

    周爸他们浅尝辄止,不是不想喝,而是不敢喝,一会去别家还要喝呢,在这就喝得醉醺醺的,一会儿该怎么办?

    又是半个小时,周方远他们重新上路。下一站,距离这里同样不远的大姑奶奶家,在大姑奶奶家,他们遇到了二姑奶奶家的两个叔叔,还遇到了小爷爷家的俩姑姑。

    这一次可算是不用喝酒了,周爸他们也得以长长的松了口气。

    第四站,三爷爷家,位于向阳街附近,已经属于南城了。本来距离周方远爷爷家是最近的,不过毕竟他在爷爷辈里面年龄娇小,是个弟弟,所以只能把他放在后面。

    三爷爷身体不好,三奶奶的身体同样比较差,所以他们的生活有些拮据,毕竟花钱的地方太多。三爷爷家的小叔又是个不学无术的,三年后他会开始跑出租车,家境会稍微好转一些,但现在的话,实在是很不容易。

    所以周爸他们在看望三爷爷的时候,多买了很多礼品,其他家的孩子也大抵会如此,这也算是一种其他意义上的帮助,总不能直接给钱吧。

    坐了一会儿,聊了聊天,感觉三爷爷和三奶奶有些累了,周方远他们选择离开。

    下一站,呵呵,可就是真的战场了。

    周方远的小爷爷,周家的酒神,那是巨能喝酒的一个人,一日三餐酒不离口,是个早起出门吃碗豆浆油条都能顺下去一瓶二锅头的人物。

    面对这样的人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啻于是一场大战,偏偏周爸他们无法拒绝,因为这是他们的长辈,又是过年这么喜庆的日子,所以每年他们都得喝得醉醺醺的,不论拜年的人有多少都是如此。

    所以这几年大家都有了默契,来小爷爷家,就要一起来。一方面是考虑到小爷爷岁数大了,分批次来他每次都喝这么多,迟早喝出事儿来。一方面,大家也实在是扛不住小爷爷的酒量,人多点还能分担一下。

    所以周方远他们到了地方后,没有急着上楼,而是在楼下等着,聊着天。

    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三爷爷家的小叔先露面。然后是大姑奶奶家的几个叔叔和姑姑,然后是二姑奶奶家的俩叔叔,最后是大爷爷家的两个叔叔。

    等所有人全都到位之后,一伙人以一种相当悲壮的气势朝楼上走去。看着他们的背影,周方远很想给他们放一首来助助兴。可一想这歌听不应景的,最后还是作罢。

    主要是他怕挨打,到时候老爸恼羞成怒的朝自己动手,自己怕是躲都躲不过。

    喝酒的过程就不用说了,周方远都没有敢上楼。小爷爷喝起酒来那可是神鬼无惧,自己今年十七岁,在他眼中就是已经能喝酒的男人了。可自己还要开车啊,而且说实话,小爷爷的酒量他是真的不敢招惹,所以只能假装自己不存在。

    而这也是自己今天跟着一起来的主要原因,虽然这年头北桐本地几乎没什么人查酒驾,但难道周爸他们不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吗?小爷爷家走一趟,绝对能把他们喝到迷迷糊糊的程度,到时候还怎么开车?怎么回家?

    所以周方远来了,躲开酒局,一个人躲在车里抽烟玩儿。

    等了快一个小时,周爸他们才出现在了楼道门口,果不其然,一个个喝得东倒西歪的,连路都走不稳了。

    周方远连忙过去扶住他们,一个个送上了车,再看其他的叔叔姑姑们,状态也好不到哪去。当然了,大家只是喝得有些多,还没真的喝到不省人事不能走路的程度。

    周方远和每个叔叔姑姑都打了招呼后,这才在大家的注视之中开车离开。回到奶奶家,又是一排酒,过年嘛本来就是这样啊,喝不完的酒,吃不完的肉,如果不这样,还怎么能叫过年呢?

    就是周妈不太满意自己老公再次喝醉酒的事实,一下午都没个好脸色,周方远只能主动凑上去帮老妈宽心,毕竟他们是在爷爷家呢,老妈一直拉着个脸,终究是不太好看啊。




148.新的目标
    转过天来就是大年初二,周方远他们要去姥爷家过年。

    姥爷家位于城东的三十里铺,距离城区十几公里的距离。因为道路密布,交通状况良好,所以从周方远他家出发,开车的话只需要不到二十多分钟就来到了位于三十里铺的姥爷家。

    姥爷家是开小卖部的,作为全村唯一的一家小卖部,生意还不错,周方远记忆中自己小时候来姥爷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头扎到栏柜里面找吃的。而姥爷也宠溺他,各种糖果小吃随便他吃,想吃多少都行,姥爷不仅不管,甚至会主动给周方远各种小孩子喜欢的东西。

    周妈不知一次的劝说自己的父亲不要这样,还说这样会把周方远给惯坏,但姥爷非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只要是周方远要的,他都会想尽办法给弄到。可以说,对于周方远这个外孙,比对他自己的亲孙子还要好。

    姥爷姥姥过年好!

    汽车一驶进村子,三十里铺村就轰动了,无数人跑出来围观发达了的周家大女儿。周方远却在汽车停稳之后,迅速从车上跳下来,一路小跑进了姥爷家的院子,然后大声的拜年。

    好好好,阳阳,来,过来,让姥爷看看你。

    姥爷穿着棉袄坐在火炕上面暖和着呢,一看周方远进来,老人家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姥姥也在旁边笑眯眯的看着周方远,这老两口也算是爱屋及乌了。他们最喜欢大女儿,也因此最喜欢周方远这个大外孙。

    我听你妈说你这次考的不错啊,怎么样?拿没拿到双百?

    姥爷笑呵呵的问道。

    坐在旁边的姥姥轻轻拍了他一巴掌,别瞎说,阳阳都是高中生了,哪里还讲究双百啊。

    我怎么是瞎说嗨,我和你这个老婆子说什么,你也听不懂,我听阳阳的,阳阳,你说,你这次考的怎么样?

    姥爷和姥姥拌嘴那已经是这个家的日常了,不过他们的这个拌嘴可不是真的拌嘴,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老两口好了一辈子,拌嘴拌了一辈子,但感情却日益深厚和坚固,可比那些年轻夫妻的感情要深多了。

    不多时,周爸周妈也走了进来,他们手里提着礼品。

    姥爷一看到礼品就有些不高兴,我什么都不缺,买这些东西干啥?

    老爷子用力的磕着烟斗,不爽的说道。

    爸,这是我们的一份心意啊,您有是您的事儿,我们的心意您总不能不让我们表吧。

    周妈笑着做到老父亲的身边,搂着老父亲的脖子,笑嘻嘻的说道。

    虽然已经是快四十岁的人了,周妈的表现却还像是个小姑娘似的,很习惯向姥爷撒娇。

    你呀

    姥爷当然不是真的在生气,他摇摇头,表示对自己这个大女儿已经彻底无语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聊了会天,周方远的二姨和二姨夫就来了,他们住在隔壁村,二姨夫做面饼生意,这也算是他祖传的手艺,做出来的面饼柔软有劲道,面一层一层的叠起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千层饼,偏偏这饼几乎不往里面垫油和生面粉,所有的层次感,全是靠一次又一次的揉动之中做到的。

    这里面当然还有很多小技巧,但就不能随便说出来了,总之,二姨夫家祖传的这门手艺,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价值。但十几年以后,他已经在北桐市开起了三家分店,每天卖出去的白饼多达上万个,就是一个饼子赚一毛,他一天也能赚整整一千块钱。

    周方远的二姨就是一个家庭主妇了,他们家同样没有地,两口子全靠做白饼为生,二姨夫是关键核心,二姨负责打下手。他们生有一个女儿,名叫田蕊,今年才五岁,比周方远整整小了一轮。

    之前他家款餐店开业的时候,田蕊没有去,因为那时候她还在她的奶奶家,也就是二姨的婆婆那。二姨夫老家在隔壁的云石省,虽然和北山毗邻,但毕竟是外省。从北桐这里出发,坐车要好几个小时才能过去。那时候田蕊是被她的大伯接到家里面玩儿去了,所以快餐店开业的时候她没来。

    今天算是周方远重生以后,第一次见到这个自己姥爷家这边唯一的妹妹。小家伙很内向,也很怕生,几乎不怎么说话,连姥爷和她说话也是挤牙膏似的,问一句回答一句。

    临近饭点,周妈和二姨去帮姥姥包饺子,周爸和二姨夫陪着姥爷说话,周方远没事做,就带着小妹妹田蕊到栏柜前,一边帮忙看摊子,一边陪小家伙做游戏。游戏是很简单的翻绳,这种游戏全国各地都有流传,内容就是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翻出新花样,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田蕊玩得不亦乐乎,周方远也在陪她的同时,帮姥爷卖出去不少东西。而且买东西的人都是本村的村民,他们也都认识周方远,不管谁过来买东西都要打声招呼,顺便打听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还有人给周方远发烟,周方远趁着老妈不注意,悄悄抽上那么半根。

    反正姥爷那边已经抽的满家都是烟了,老妈也闻不到自己这边的烟味儿。

    午饭很丰盛,前面就说过,姥爷家的物质条件其实是优于爷爷家的,而且姥爷是个喜欢享受的人,可能是年轻的时候苦日子过太多了吧,结果等中午开饭的时候,周方远往桌上一坐,随眼朝桌子上面一打量,他的口水当场就下来了。

    各种鸡鸭鱼肉,牛羊猪肉,只要是普通老百姓家常见的肉,这里都有。而且每一道菜的分量都特别的大,奶奶家装菜用盘,姥姥家装菜直接用盆,就好比北桐人过年最常见的扒肉条,周方远奶奶家的扒肉条,一巴掌宽,半公分厚。而姥姥家这边呢,两巴掌宽,一指厚,几乎各项指标都直接翻倍来。

    丸子也是拳头那么大的块头,还有牛肉羊肉,总之,所有东西都大,量也足。

    周方远可是过了瘾了,最后光吃肉他都撑到想吐,打上饱嗝都是各种肉味。他害怕胃消化不了,在休息了一小会儿之后,看看大人们还在喝酒和聊天,他一个人悄悄的出了姥爷家,开始沿着三十里铺村的外围绕圈圈消食儿。

    途中遇到了很多儿时的玩伴,不过很可惜,现在大家都长大了,小时候的那份情谊也淡薄了很多。周方远和对方打招呼,对方的表现要么是不冷不淡,要么就热情得过分。这两种表现,全部得自于他家的变化。他家现在有钱了,成了打款了,有人不想落个巴结有钱人的名头,所以故意疏远他。而有人想要巴结他,就显得格外热情。

    这让周方远倍感无趣,逛了几圈,感觉肚子好些了,就转身回去。

    等他回来的时候,饭桌上的东西已经撤了下去。

    家里的三个女人开始洗碗,田蕊年龄太小,早就被二姨哄着睡觉去了。二姨夫正和姥爷坐在炕上闲聊天,周方远转了一圈,没见自己的父亲。

    问老妈,最后老妈说老爸上厕所去了。

    村里面这时候用的都是公共的茅房,周方远依稀还记得是什么方向,于是他迈着步子朝茅房那边走去,走到半路就遇到了往回折返的父亲。

    你刚才去哪了?

    刚一见面,周爸就开口问道。

    消食儿去了。

    周方远答道,然后他看了看老爸,咧嘴笑了笑,咋样,今天喝好了?

    嗯,还不错,你姥爷今天把以前珍藏的好酒都拿出来了,存了十多年,味道很不错。

    周爸点点头,脸上露出回味的表情。

    喝好了就行,爸,喝好了,咱们该说说正事儿了。

    周方远笑着说道,然后表情突然一正。

    周爸被儿子给弄得有些懵逼,他愣了愣,迟疑了片刻才有些不确定的看着周方远,正事儿,啥正事儿?

    你跟我到这边看看就知道了。

    周方远扯着老爸,一路来到了村东头。

    爸,你往前看,你看到了什么。

    说着,周方远指着面前一大片平坦的荒地。

    周爸还是很茫然,这,这就是大野地啊,这有啥新鲜的?

    这不光是大野地,爸,你就不觉得这地方非常的平坦吗?周方远摇摇头,哭笑不得的说道,你好好想想,这么大面积这么平坦的土地,一直荒废着,是不是有些可惜了?
1...8687888990...5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