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抗日之铁血智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574981
看到周老汉越说越高兴,王平忽然插口道:“老人家,家里有了余粮后,我建议用余粮去换几只小鸡崽回来。鸡长得快,而且只要喂好了,母鸡每两天就能产一枚鸡蛋!”
“还能换回来一只小猪仔,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三个多月,喂好了,猪崽的体重至少可以增加两倍。到时候把住给杀了,自己不仅过年能吃上猪肉,还能把多余的猪肉送到市场上去卖,换成钱,绝对能赚钱!”
并不清楚王平身份的老汉,眼前一亮说道:“这个办法好,等粮食全部晒干以后我就去买猪崽,买鸡崽~”
今天第四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抗日之铁血智将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扩大规模(第一更!)
一个月以后,延长县的总收成出来了。
因为有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再加上春耕前大力推广使用自己沤制的化肥,全县的平均亩产直接达到惊人的两百三十斤。
要知道,欧阳安彤来延长当县长至少,最好的年景,延长县平均亩产才一百八十斤。
欧阳安彤当县长后,平均亩产直接增加五十斤,按照全县三万亩土地数量来计算,延长县直接增产一百五十万斤粮食。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春耕开始前延长县多出来的一万亩良田,加上这些土地的收成,延长县直接增产四百万斤。
这就意味着今年的延长县不进不需要边区政府救济,还会有一些富余粮食。
“县长,这是各村镇汇总上来的最终结果,全县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突破一千万斤!”老杨脸上带着兴奋报告道。
一直以来,延长县都是边区最穷的一个县,老杨相信,今年把这个结果报上去以后,延长县不仅会脱掉边区最穷县的帽子,从人均收入来看,甚至能排到边区发现十几个县的前几名。
“不错~今年我们延长县总算不用吃边区政府的赈济粮了……”欧阳安彤长松一口气回答。
就在这时,老杨脸上慢慢露出一副犹豫表情,然后一脸心痛说道。
“产量的确提上来了,但是,这些粮食马上就要被合作社拿走四十万斤,差不多一千五百人一年的口粮,还是有点心痛啊!”
“老杨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吞吞吐吐可不是你的性格!”听出老杨话里有话的欧阳安彤马上问道。
“行~县长,那我就说了~据我所知,这个合作社有一半的股份是您父亲的,您看有没有可能减免一些租金。一次拿走四十万斤粮食,太多了……实在不行,这四十万斤粮食先欠着,明年收成更好以后再给也行!”老杨不再犹豫,直接回答。
欧阳安彤犹豫了。
作为延长县县长,她比任何人都想把四十万斤粮食留在延长县!
整整四十万近粮食,换成大洋的话也有七八千块大洋。对于延长这个穷县来说,八千块大洋能做太多事了!
但是,作为王平的妻子,欧阳安彤很清楚合作社的情况。
合作社与其说有一半的股份属于自己父亲,还不如说直接属于自己的丈夫。四十万斤粮食,这么大一比财产,绝对不是自己能做主的。
犹豫了好长时间后回答:“这件事太大了,我需要找我父亲商量。另外,合作社还有一半的股份属于经济部,这个也需要经济部同意,我需要向上面打申请!”
晚上回到家里,还没来得及吃饭,欧阳安彤就把老杨在办公室的请求说了出来。
“不行!”王平毫不犹豫拒绝道!
“对于那些租借耕牛的老百姓来说,每家每户的亩产都超过两百五十斤。而且他们每家每户今年都多种了好几亩地。就拿周家庄的周老头来说,全家今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两千八百斤,拿出两百斤粮食,对周家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我也相信,那些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增收以后,一定会毫不犹豫把租金交上来!”
看到欧阳安彤皱着眉头不说话,王平紧随其后补充道。
“安彤,你是不是觉得我太小气了!”
“告诉你,在我看来,我这么做,不仅不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对整个延长县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欧阳安彤脸上终于有了动静,一脸不解反问道:“好处,我怎么没有看出来!”
“那我就来给你分析一下!”王平很自信回答。
“延长县凡是租借了耕牛的老百姓,今年应该都增收增产了吧?”
“是的!”欧阳安彤非常肯定回答。
“我最清楚的就是周家庄我们见过的周家,据我了解,周家去年的粮食产量是一千一百五十斤左右,出去粮种,人均粮食连两百斤都不到。如果不是边区政府下拨的赈济粮,就那点粮食,肯定坚持不到秋收!”
“今年周家的粮食产量是两千八百斤,翻了一倍还要多!”
“平均,所有租借耕牛的老百姓,粮食产量平均增收多少!”王平盯着安彤问道。
“一倍肯定有!”欧阳安彤非常肯定回答!
“那就对了!”王平忽然打断道。
“租借了耕牛今年的粮食产量增加一倍,没有租借耕牛的老百姓,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也仅能保证全家一年内不饿肚子!”
“明年春耕的时候,那些租借过耕牛的老百姓,肯定会继续租借耕牛,耕种更多的土地!”
“那些没有借过耕牛的老百姓,现在肯定非常眼红,明年春耕的时候,一定会向合作社租借耕牛,耕种更多的土地!”
“这是肯定的!”欧阳安彤非常肯定回答。
“我的想法是,让延长县明年的土地耕种数量达到六万亩,平均亩产达到两百五十斤!”
王平接口道:“平均亩产增加到两百五十斤没有问题!”
“今年时间紧,大家并没有沤制多少肥料。明年不一样,大家有充足的时间沤制肥料,增加土地的底肥。土地的肥力增加了,产量肯定会增加。”
“但想要把土地耕种面积增加到六万亩,那就非常困难了!”
“一头耕牛春耕期间最多耕种一百五十亩地,延长县耕种六万亩地的话就需要至少四百头耕牛。可是,合作社现在才有耕牛两百头,而且还要分到好几个县,肯定不够用。”
“所以,我需要大家交上来的租金购买更多的耕牛。可能的话,我会说动李部长继续往合作社投入一万大洋,我们也再投入一万大洋,把耕牛的数量增加到一千头……”
欧阳安彤一脸恍然大悟回答:“我明白了!”
“明天我就拒绝老杨,并且把原因告诉他。他是老革命了,应该能理解!”
王平犹豫了一下决定道:“租借耕牛的租金我没办法让步,但是,合作社春耕后分给延长县的一千只羊我可以做主!”
“按照当初的约定,再有几个月时间,那些分下去的山羊我们就会收上来,最多留下一千只羊羔,多出来的山羊和羊羔要分到其他陷,让更多的边区老百姓收益!”
“现在我做主,延长县的山羊和羊羔全部留下来,一只也不分出去。这样的话,明年春耕,整个延长县至少可以拥有山羊和羊羔两千只,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养羊,这也算是合作社对延长县老百姓的一个支持!”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抗日之铁血智将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轰动的报告(第二更!)
欧阳安彤犹豫了几秒钟后,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很高兴回答:“这个可以~”
王平继续分析道:“我的想法是,明年在延长县投入四百头耕牛,你这边也多宣传,让延长县土地耕种面积超过六万亩,达到人均两亩地的水平~”
“拿我们知道的周家来说,明年春耕之前,他们还能再开垦出几亩地,达到十五亩。他们家有五口人,壮劳力有三个人,就算有耕牛帮忙耕种,十五亩地也是他们耕种的极限。”
“十五亩地,今天冬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沤制肥料,提高土地的肥力,然后增加粮食产量!”
“今年,周家的平均亩产是二百八十斤,明年搞不好突破三百斤都有可能。这样一来,周家的粮食产量就会达到四千五百斤!”
“除去口粮,粮种,租借耕牛的租金,他们还能多出来近两千斤粮食!换成大洋的话就是近四十块。再加上饲养山羊,鸡,猪的收入,突破五十块大洋肯定没有问题。”
“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把耕牛直接卖给周家,用粮食来购买,分两年时间偿还所有粮食!”
“我肯定,以周老头的魄力,他肯定会购买。”
“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耕牛,春耕时候他们不仅可以保证自己家里的土地按时完成播种,还能帮其他人耕种,赚一些租金~”
“这样以点带面,用不了两年时间,延长县的土地耕种面积就会达到十万亩,人均三亩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收获的粮食会越来越多,然后我们就可以适当征收一些粮税。”
”不说多了,一亩地增收二十斤粮食的粮税,对于平均亩产超过两百五十斤的土地来说,这个比例应该非常低了,老百姓肯定愿意接受。”
“一亩地二十斤粮税,十万亩土地就是两百万斤粮食!”
“当然,政府在征收完成粮税以后,不能把粮税收走,上缴,然后就什么不管了!”
“比如说,增收了两百万斤粮食的粮税,你们按照比例上缴一百五十万斤粮食,剩下五十万斤留在县政府,用来兴修水利,修公路……”
欧阳安彤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拿起自己的记录本,开始记录王平说得每一句话。
一直等王平说完才停笔,然后一脸期待问道:“还有吗?”
“有!”看到安彤来了兴趣,王平决定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全部托盘而出。
自己离开根据地已经快一年时间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回去。所以,自己必须要抓紧时间,把自己从后世带来的一些经验,尽量交给她。
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有不断的兴修水利,修公路,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会越来越相信我们的政府!”
“粮食和土地方面,我刚才已经说了,只要延长县的人口没有大的波动,十万亩土地应该是延长县的极限!”
“所以,想要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我们还要从其他方面入手。”
“养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几年后,保证延长县户均一头耕牛,人均一只羊,户均两头猪,户均十几只鸡,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每户老百姓每年同样能增收至少十块大洋!”
“最后一个就是工商业,我没有记错的话,延长县这里好像有一个油田,但是,生产方式太落后了,基本上是直接把原油卖出去。你们县政府有钱以后,完全可以投入炼油厂,把原油分离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蜡烛等一系列产品,然后再卖出去!”
“另外,我刚才说得这些,你完全可以写一个报告给边区政府,让边区政府拿延长县作为试点县交给你来发展。”
“你也可以在全县每一个村子找一个试点户,比如说周家庄,周老头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试点户。”
“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县的老百姓全部富裕起来!”
欧阳安彤不断的点头:“王平,你说完了?”
“说完了,暂时就想到这些!”王平苦笑着回答。
欧阳安彤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做出决定:“你说的对,我明天就去写报告!”
“今年我们延长县的粮食产量突破一千万斤,再也不用吃救济粮了。光这一点成绩,边区政府就会同意我的申请和报告!”
几天后,王平出现在了经济部李部长办公室。
“首长,我又来化缘来了!”一番寒暄后,王平开门见山说道。
“化缘?王平同志,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现在应该是整个延安最有钱的干部了,我还没找你化缘你竟然找到我了!”李部长小小开了一个玩笑回答。
王平脸色慢慢变得严肃起来,然后说道:“首长,我是代表合作社来化缘来了~”
“我打算再往合作社投入四万块大洋,其中一万块属于我自己,剩下两万块是特工队和直属队那些干部和队员的!”
“统帅部一次奖励他们个人五百块大洋,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最后,我给他们想了一个折中办法:如果相信我,就拿出一些大洋投入到合作社,不占股份,只分红。没有想到,那些人那么信任我,一下子就凑了三万大洋出来!”
“你想让经济部也跟着你一起投入四万块大洋!”李部长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是的,首长,总共八万块大洋,加上合作社今年的收入,凑十万块大洋全部购买耕牛,一次购买两千头回来,山西买不到我们就去草原买,草原上耕牛更便宜,还能顺带着买不少山羊回来!”
看到李部长一脸犹豫,王平继续说道:“别看一次投入四万块大洋很多,但我可以保证,明年秋收的时候,经济部投入的四万块大洋就能变成八万块,甚至十万块都有可能!”
看到李部长一副非常震惊和不相信的表情,王平马上把自己在延长县看到的给说了出来。
“这个我知道!”李部长非常肯定回答。
“欧阳同志的报告已经到了边区政府,我也看过,给我的震撼非常大,连副统帅都给惊动了。边区政府预警组建了调查小组,这几天就会下去调查,只要情况属实,九成会同意!”
“要知道,这可是副统帅亲自拍板决定的事情!”
然后盯着王平问道:“按照你的想法,明年就会把耕牛陆陆续续卖给老百姓!没了耕牛,合作社以后干什么?”
“整个过程需要至少五年时间,甚至十年都有可能。毕竟,边区有大小几十个县。所以,合作社未来五到十年,还是以租借耕牛和山羊,并且在整个边区推广为主!”
“我大概算了一下,边区一两百万人,按照五个人一头耕牛的标准,那也要三四万头耕牛,所以,合作社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
“除了耕牛和山羊,我最近再让我岳父联系重庆那边的农业专家,看看能不能找几个人过来,成立一个种子研究室!”
“现在老百姓种田用的种子都是自留的,产量低,我想让他们研究出产量更好的种子,然后专门生产种子,在整个边区推广,提高粮食产量!”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同意!”李部长非常高兴回答。
“我现在就去找副统帅,你也跟着我一起过去,四万块大洋,必须经过副统帅同意才能批准!”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抗日之铁血智将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人民的功臣
“王平同志,再投入四万块大洋到合作社没有问题,从合作社一年的运转情况来看,不仅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自己的收入也非常好,一箭双雕!”副统帅非常爽快回答。
“对于这种好项目,我们是举双手赞同。”
“你们两个都知道,我们现在兜里有钱,不说四万块大洋,就算十万块大洋,我这里也批准!”
王平赶紧回答:“首长,不需要这么多!”
“欲速则不达,两千头耕牛,这个数量是边区目前能够消化的极限,再多的话就是浪费了。”
“明年秋收以后,不出意外,我们就会有近十万大洋的收入,到时候,不需要边区政府投入一块大洋,我们就可以自己增加两千头耕牛!”
“这一点我相信你!”副统帅非常肯定回答,很显然,他对王平充满了信心。
然后话锋一转,继续问道:“我现在最关心的是你刚才提到的种子实验室!”
“如果实验室搞出来的粮种真能达到增产的目的,那你王平就是人民的功臣,利国利民!”
“你实话告诉我,对于这一点,你有多大的把握!”
“至少七成的把握!”王平非常肯定回答。
虽然王平不是搞农业出身的,甚至可以说对农业一窍不通。但是,杂交种子的原理他还是非常清楚的,没有记错的话,高中生物课本上就有。
有专业的农业专家,再加上自己告诉他们思路,王平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杂交种子出现。
王平没打算让那些种子的质量和产量超过后世,只要能达到后世一半的水平,那也能让粮食亩产超过四百斤,甚至是五百斤!
副统帅脸上直接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笑容:“好,非常好!”
“王平你的性格我知道,嘴里说只有七成的把握,脑子里至少有八成,甚至九成的把握!”
“这件事统帅部肯定会全力支持,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统帅部帮忙和协助,你尽管提。找不到我的话直接找李部长!”
“的确有两件事!”王平犹豫了一下回答。
“第一件事就是人才,我一样统帅部能帮忙在国内寻找这方面的人才,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我们合作社愿意出两倍他们现在的工资聘请他来上班,而且直接和他签合同!”
“第二个问题就是土地,培养种子需要大量的土地,我需要一块足够大,而且还能做到封闭和保密的土地!”
“我今天就给你办好!”副统帅非常肯定回答。
几天以后,一块土地平坦,但只有十几户村民的一块小盆地就被找了出来。
把所有村民全部迁走以后,这块可以开垦出五百亩良田的土地直接被划给了合作社。
张青亮,岳父写信从重庆挖开的一个农业人才,让王平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张青亮竟然还是一个党员,组织上三年前发展的一个地下党。
对于这样一个人才,王平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任命他为实验室负责人。
“张老,我打算在这一片区域建立一个恒温的大棚,您在国外留过学,应该知道这种大棚。需要钱,我们给钱,需要人力,我们给人力。另外,我们还找了三个大学生作为你的助手,不知道一个月内能不能完成!”指着面前已经连成一片的土地,王平问道。
张老犹豫了好久回答:“没有问题~塑料薄膜可以到西安买到,这不是军事物资,很容易就能运回来!”
“最麻烦的就是给大棚升温,我们可以在大棚里造几个炉子,应该可以满足温度要求!”
“那这里就拜托张老了……”王平非常满意说道。
“接下来一个月,还会有好几个农业方面的专家过来,到时候,你们就是这个实验室的骨干,张老您就是他们的头。我在给你们每个专家配几个大学生当助手,我们实验室就能正式成立了!”
张老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王平同志,到现在为止我还搞不清楚你们让我组建这个实验室干什么,大棚都要叫起来了,你还不给我透露一下吗?”
王平一脸神秘回答:“等实验室组建的时候,我肯定知无不言~”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延长县的粮食产量震惊了整个边区政府,然后当仁不让被边区政府确定为试点县。
县长欧阳安彤也受到了边区政府嘉奖,而且被副统帅亲自接见,虽然还是延长县县长,但是,凭借自己大半年时间取得的政绩,级别直接被政府往上提了一级。
更重要的是,延长县作为边区政府的试点县,作为主导这一切的县长,边区政府直接给了他一个临机决断的权利。
和外面的寒风刺骨相比,实验室所在的温室却非常暖和,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总共五个农业专家,加上一个王平,六个人围在一个桌子旁边讨论着什么,非常热闹。
“张老,周老,还有其他专家,我们这个实验室暂时只研究一样东西,那就是种子!”
“老百姓每年播种的种子都是自己家里的自产种子,产量非常低。我们的想法是,组建这个实验室,专门研究更好产量的种子,然后把种子生产出来,卖给老百姓,提高边区,乃至于整个中国的粮食产量!”
“大家想一想,这个研究一旦成功,大家就是人民的功臣,国家的功臣,到时候留名古今都有可能!”
王平先给大家画了一个大大的馅饼,等所有人都忍不住两眼放光的时候,继续说道。
“不过,想要研究出合格的种子对我们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根本一点经验也没有甚至没有思路!”
“不错!”脑子还保持理智的张老直接打断道。
“没有思路,没有经验,甚至没有借鉴,对我们而言比登天还要困难啊……王平同志,这样的研究,搞不好五年,甚至十年都出不了成果!”
王平脸上直接露出一副非常自信的笑容,然后回答:“研究四路我们已经有了!”
“经过多方面的搜集,我们发现国外出现过有关种子的研究,其中一个研究思路我们认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那就是杂交。”
“把不同品种的同一种作物互相授粉杂交出新的粮食,说不定就能研究出产量更好的粮种!”
“我们有温室,可以一年四季不断的培育种子,让他们杂交,不断的实验,不知道各位专家怎么看!”
“原理上可行,但是从来没有人实验过!”张老皱着眉头想了整整五分钟后判断道。
“没有人实验我们就自己实验,哪怕把种子的产量提高一成,对我们而言都是成功的!”王平果断做出决定!
今天第三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抗日之铁血智将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根据地出事(第四更!)
1...311312313314315...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