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情诗与剑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庆二年
自己“行侠仗义”的第一天,教训了一个每天都“行侠仗义”的人,可本质上仍然是“行侠仗义”,有意思。
警告了郑家的狗腿子们,以后不可再拿普通良民来开涮。就算你们家公子爱角色扮演,你们也可以在自家后花园里搭台,自己扮演老头老太太嘛!
然后又劝告了真正的老头老太太,不要再为了郑公子那一千个钱,拿自己的尊严和性命开玩笑了!
从刚刚交手的过程来看,郑公子还真的挺“莽”的。
也不知是不是都被江森的棍术打怕了,众人都没有任何意义,答应不迭。
此时挨了小陈
第243章 想让陈当极品家丁?(第二更)
“不不不,怎么能说是‘书童’‘棍童’呢,少侠棍术高超,英姿飒爽,一出手就是名门正派的做派,打得小的们屁滚尿流……公子请了少侠到府里,自然是当高朋挚友来对待的,待遇更是向教习先生看齐……”
哎,还别说,郑公子不靠谱,家中下人说的话倒还中听,可是小陈实在是没啥跟这种纨绔子弟耍朋友的兴趣,指不定人家话说得好听,是要赚他回府中报着“一棍之辱”呢。
正要更干脆的回绝——郑公子自己也骑着高头骏马来了。
脑门上陈少侠给他留下的那个圆圆的棍印儿还清晰可见着。
看到小陈就在这里,郑公子跳下马来,先问自家下人:“谈好了么”
对方露出为难的神色,郑公子大怒,上前一脚,踹人家一个四脚朝天,委屈巴巴:这都是今天挨的第三脚了。
“那个,你,跟我回府里去!”郑公子仰着头,打架输了,一定要在气势上赢回来:“跟我再练一练!我家的这些人都不太行,我看你的身手还凑合的样子。”
这话在郑公子口中已经算是难得夸人的话了,可是陈少侠非但没有感激涕零,纳头便拜,反而一副似笑非笑,不以为然的样子。
不由得有些不快:“是嫌钱给的少么你要多少,本公子都照给!”
郑公子别的东西没有,就是钱多!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小陈潇洒一笑,这郑公子未免没有眼力劲,小陈我像是缺钱的人吗
伸出手,摇头不语。
“没有五千钱不干”郑公子盯着陈成的手:“我以为是多少呢,这点钱算什么,我给!”
雇个老太太一次还要一千钱呢!
陈成愣了一下:自己在金陵忙活花魁十天半月,才到手六千钱呢,在郑公子这里,都不过是毛毛雨!
可是这钱真不想赚:“不不不,我的意思是——”
小陈惊讶,郑公子更惊讶:“什么一天五千钱还嫌少”
噗!
小陈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我没听错吧一天五千钱
你家难道是朝廷负责铸币的吗
一时无言以对。
郑公子也皱起了眉头,觉得陈成贪心不足:“这不少了!也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我就想学你今天那一招,学会了,立马放你走人!”
说实话,小陈都有些动心了,一天五千钱,十天五万钱,一年就是一百八十二万五千钱……
有这么多钱,我还当个屁的诗人啊!
当个屁的少侠啊!
我要当一个有钱人!
小陈一时间浮想联翩。
见他总是没回应,郑公子不耐烦了,转头问江森道:“你这番子!这小厮是你的什么护卫随从向导翻译你花多少钱买他的你把他转让给我!”
“哈”江森瞪圆了眼睛,指着自己:“我”
从我这里,“买”二公子
这真是天下奇闻!
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异的想法
事实上,江森出现在长安洛阳,别人知道是“昆仑奴”,能推断是高官名爵家的下人;
出现在扬州的话,他就可能有另外的身份:
做跨国贸易的外国友人!
是的,胡商!
杜甫有诗曰:“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全唐文》也有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
“商胡”、“蕃客”都指来往于唐朝的外国商人、旅人。唐代的扬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来自波斯、大食、新罗、日本等国的商人都聚集此处,商品主要有玛瑙、琉璃等珠宝和贵重药材等,回国时再采购瓷器、铜镜、丝绸等物件。
郑公子从小跟家里耳濡目染,对于胡商并不陌生,他们来大唐,人生地不熟会聘请一些唐人、或者
第244章 诗榜驻扬州办事处
陈成二人舍了行侠仗义的郑公子,进了城。
二人是从“子城”入的——
扬州城因为有都督坐镇,故而分为“子城”和“罗城”,子城在北,又称“衙城”,是衙署集中地区,也就是政务区
;南为罗城,也称“大城”,是居住区和商业、手工业区。
唐代有都督、节度使驻节的大城都是这般格局。
扬州地势平坦,只有“蜀冈”一处高地,子城便在蜀岗之上,唐代以后,因受战争摧残,扬州城才逐步移向东南,成现在的扬州老城区。
进城的时候,遥遥可见蜀冈中峰大明寺的栖灵塔,是隋文帝杨坚过生日时修建的,塔高九层,宏伟壮观,算是此时扬州的地标性建筑,只可惜后来毁于唐武宗灭佛。
之所以小陈路过时忍不住对该塔多望两眼,只因为此寺中现在有一位大德高僧——
那就是尝试过六次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师。
这位大师的航海故事完全可以和小陈连载的“辛伯达神鬼奇航”相媲美,只是目前大师还没有开启他走上伟大航线的伟业,他第一次东渡的尝试会是在两年后的天宝二年。
此次到扬州小陈并没有拜访鉴真大师的打算,否则应该会手绘一份“洋流图”赠予他。
子城城墙是沿用吴、楚、汉、晋、隋故城而建的,千年文物并不虚言,后世在这片还能发现晋砖、唐砖和莲花纹瓦当。子城罗城上下相连,通过罗城北城,便进入了扬州真正的繁华所在。
进入繁华的市区,给小陈的感受就是:
大!
扬州城规模之大,不下东都洛阳了!
城内通衢大道贯通城门,河道呈井字形分布,纵横交错,南北大街6条,东西大街14条,桥路相通,规模庞大!
人多!
一眼望过去,熙熙攘攘全是人!
还以为是到了后世某影视城!
长安人口过百万,扬州城据说人口也有50万之巨了!
这些要说不足以震撼住见过长安洛阳、后世北上广的小陈的话,那有一样真的令他称奇了!
满眼望去全是船!
帆樯林立,舳舻衔尾不绝。在这里,不分日夜,不论季节,不管是浪推白雪,还是水宴安澜,在瓜步、瓜洲或是在城中内港,但凡是码头之处,都是舸舰满聚的饱和势态!
这才是真正的东方威尼斯啊!
也与后世扬州的观感截然不同,令人毫不怀疑这座城是漂在水上的!
此时扬州城内水道纵横,船比车马多,也不是虚言。
有水就有桥,就这么漫无目的地瞎逛的时候,通过的也有茶园桥、大明桥、九曲桥、下马桥、作坊桥、洗马桥……诸座桥了。
再加上南桥、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万岁桥、青园桥、参佐桥、山光桥,足足二十四座桥!(桥名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有记载)
后世之人,难以想象扬州城大变迁之前的景象,怀疑城中不可能有这么多桥,故而揣度“二十四桥”并不是真有这么多桥,只是一座桥的名字,梁羽生先生写《鸣镝风云录》,就说男主角谷啸风家就在此桥附近。
小陈见状只能感叹:那他家的范围未免也太大了……
扬州发展到如此地步,回头再想想曾作为扬州州治、陈朝国都的金陵沦落成那种“大农村”的地步,陈朝皇子难免感慨万千了:
果然要想发展好,朝廷政策少不了啊!
没有政策,家底再好也没有用。
来到了大城,就意味着终于可以跟长安洛阳沟通上了。
小郡主的岐王诗榜在扬州就有一处联络站,每月都有江南文士的诗文搭乘着商船前往长安去。
天下英才的诗篇都汇聚在一起,一较高下。
小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小郡主在扬州安排的联络员——
也就才大半个月没有跟小郡主联系,小陈感觉自己就像是已经被世界抛弃了很久的样子。
得不到最新的诗人动态,得不到最新的朝廷秘闻,两眼一抹黑!
只要找到联络站,与小郡主搭上线,那么小陈又能回归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状态中了。
询问了“故惠文太子诗榜驻扬州城办事处”的地址,小陈二人穿街过巷,过河登桥,直转了一个晕头转向。扬州城这么多桥真不是盖的,建筑又显得局促紧凑,阻隔不断。经常过了几个桥之后就失去了位置感,又疑心此处桥是否刚刚通行过,跟长安那种规划整齐的格局完全不同。
差点把脚都给走肿了,才终于在街市的一角找到了“联络站”,一个青年人正在摆弄着一堆书卷,通风晒书。
看到他,陈成江森都是喜形于色,小陈板起了脸,咳了一声,沉声道:“卜二,忙着呐”
“故惠文太子诗榜驻扬州城办事处”的办事员卜海峰正整理着将要发给长安的诗卷了,听到有人用标准的洛阳话唤他,奇怪地抬起头,打量着来人。
小陈微微仰起头,挺了挺腰杆。
“阁下……是在叫我么”卜海峰恍惚觉得此人眼熟,可就是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陈成略有些失望,对江森道:“你看看,卜二这小子,真是贵人多忘事,翅膀硬了不理人,竟然连我也装不认识了!”
听他说话的口气,卜海峰越发觉得熟悉,可还是想不起来,转去看江森,瞬间恍然!
这肤色简直是全天下独一份了!
“江森!”卜海峰又惊又喜,既然是江森在此,那在他身边的人自然也不言而喻了!
“苌哥儿!”卜海峰喜道,从书摊边一跃而过,冲陈成叉手行礼。
陈成见他终于认出了自己,也忍不住笑了:“都是哥们儿,就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还叫‘十一郎’吧。”这“猕猴桃哥哥”听起来实在不对味。
“好!好!”卜海峰应声不迭,有故人来,着实令他喜上眉梢。
当初陈成奉御命辅助李瑜重开岐王诗榜的时候,卜海峰便是二人的得力干将,后来筹备扬州联络站的时候,他是南方人,又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自然是站长兼办事员的不二人选。
一晃也是好几年过去了,分别的时候,陈成还不过十岁小孩,四五年过去了,长高了不少,相貌也有些变化,卜海峰一时认不出自是正常的。
仔细端详着陈成二人的脸,和记忆中的形象渐渐重合,
卜海峰指着二人的装扮道:“十一郎何故这般装扮”
丝毫没有当初贵气逼人,潇洒倜傥的气度,反而窄衣窄袖,风尘仆仆,搞得“胡”人“胡”气的。
“今时不同往日,兄弟我如今是落魄咯!不再是东都一支笔万千豪杰折腰的小陈啦!”小陈自嘲道:“打扮成这样,一来是为了掩人耳目,最好不要别人发现我与郡主娘子还在‘暗通款曲’,免
第245章 陈少侠与扬州游侠的决斗!
盛极而衰,过犹不及,是古今通行的定理,只是就算小陈跳脚出来说:
盛世维持不了几年,很快就会有一场大乱——
并不会有人理睬他。
仔细览阅了军国大事之后,后面附着的是私人的内容,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询问小陈关于诗榜的意见,反而是一些旅行“小贴士”:
出门在外的时候,要走大路,不可抄近道走小路,小路上可能遇到劫匪;
能坐车就不要坐船,毕竟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住店要住大店,小店不仅会宰客说不定还有狐妖女鬼;
遇到纠纷的时候能躲则躲,能忍则忍,要还是在东都和长安时的性格,好打抱不平,很容易招惹麻烦,一时间还很难找到援手……
看得陈成是啼笑皆非,心想李瑜这小妮子,自己恐怕都没去过几个地方,说起旅行的经验倒是一套一套,像个“老驴友”似的。
狐妖女鬼没遇到,小迷妹、知心姐姐各遇到一个;
船也没翻过,落水已经落过了;
戒掉打抱不平那是不可能的,小陈刚刚出手教训了扬州巨富之子……
吐槽了小郡主罗里吧嗦,心里仍然忍不住有些暖暖的,见最后一行字说:
兹结余脂粉钱三千,附本月诗榜一并寄淮扬,馈君车马之用。
小陈眉头一动:小郡主省下了三千钱的化妆费,要我乘车马。看来她是真的害怕我跟王勃一样翻船淹死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