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医士无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红西三

    根本的办法是什么

    周一生与贺丛霜一脸茫然……

    或许,迪莉娅其实也不知道答案。

    终于。

    火焰燃起,噼里啪啦的烧灼声,逐渐将两个女孩燃烧作灰烬。

    “得麻烦你们了,回灰虫部带药品过来,我留在这里,关注孩子们的身体情况。”

    两人立即点头,随之回到住处拿上行装出发。

    回程是轻松的,因为没有负重,但周一生与贺丛霜的脸上却写满了沉重。

    路上。

    贺丛霜问道:“你看过一部电影,名叫《沙漠之花》吗”

    “没有,讲的是什么”

    “一位世界名模的真实成长史,她亲生经历了我们昨天所看到的一切恶毒之事,又在十五岁时要被父亲嫁给一个五十岁的中年男人。”

    “唯有她的母亲,在出嫁的前夜帮了她,放她逃离了家乡,来到城市里寻找年迈的外婆。”

    “经过她的外婆,她得到了在英国大使馆作服务女佣的工作机会,又在那个国家战乱时,通过大使馆前往英国,流




第156章 善与恶(下)
    阿桑的话令人意外……

    废除旧礼的运动一直在进行,而他也说到一个很直观的问题,金钱驱使。

    因为金钱目的,有人开始不重视割礼,在金钱与礼仪面前,贫穷的原住民们当然会有最恰当的选择,而往大方向上来说。

    只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才会真正逐渐取缔这项老旧恶毒的仪式。

    阿桑拍了拍周一生的肩膀,宽慰道:“兄弟,我知道你是个善良的人,但为了这种事郁结,不值得,你们是外乡人,改变不了什么,凡事看开一些吧。”

    身在这个大环境中,耳目渲染,阿桑当然能看得开。

    但对于周一生他们这类曾经生活在现代社会,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面对巨大的反差,一时半会间,真的难以适应。

    因为你无法想象,这世界上还有这般的恶臭。

    一个人用刀子残害自己最亲近的人,却说这是为了他好。

    好吧。

    即便在国内,这样的强加于人,也在发生,但至少没有付诸现实的这般残酷罢了。

    傍晚。

    几人开始准备晚饭。

    夜幕降临后,森林便是禁区,即便是原始部族的人,也不愿意在日落后踏足丛林,运送药品的事情只能推到第二天。

    晚饭,气氛并不算愉快,即便阿桑竭尽全力想要营造气氛,但周一生、贺丛霜和丹都开心不起来。

    等待是最折磨的事情。

    三人都在担心同样一件事……

    今晚,会不会有其他的孩子遭受厄难。

    一夜难眠。

    二天一早,周一生在检查了病患的情况后,准备与贺丛霜再次出发,但临出发前,却被丹阻拦了下来:“周,让我去看看吧,我得保护迪莉娅女士的安全,即便你们没有说,但我大概能猜到,她的情绪不会太稳定,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我要去照顾她。”

    的确,昨晚回来,周一生与贺丛霜都刻意掩盖了事情发生时,那对峙的一幕。

    丹能猜到,其实不算意外,他与迪莉娅女士已经相处了很多年,更何况他对于部族的情况,也心知肚明。

    周一生很想去,但也无法拒绝丹,只能选择留下。

    于是乎,道别之后,贺丛霜与丹踏上了丛林之旅,而灰虫部住院屋里的病患,全部交由周一生与阿桑来负责。

    六名手术患者的预后恢复都很不错,两例骨科患者最不需要担心,手骨矫正患者已经可以下地,正常饮食,生活自理,而另一位小腿骨钢板固定,系统给出的手术完成度评估是a级,不能下地最好,避免碰撞,等两三周后可以考虑简单的肢体复原。

    四例腹腔手术患者中,最严重的莫过于结肠粪石堵塞。

    手术过程是高风险的,包括术后的恢复期也比较漫长,但给予患者的轻松程度,也是可观的,后来称重,粪石重量超过40g,听起来无足轻重,但患者自身是深有体会,肚子里的肿胀与下坠感不在,疼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最后的三例阑尾炎,一个个都能下地扶床行走了。

    阑尾炎手术的创伤最小,恢复也就最快。

    外科手术强调的就是创伤越小越好,避免感染,容易恢复,因此后来诞生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等等,在损伤程度最小的情况下,治疗患者病症,西医的确是人类福音。

    中午。

    只有两人吃饭。

    阿桑说道:“再过三天,我想先送几个阑尾炎患者回去,他们的家人也在焦急地等待,既然没什么大问题,回去在我的卫生诊所继续恢复也是一样的,但我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很快就会痊愈了。”

    “你是怎么打算的继续呆在这里可阿卡、诺德拉那边怎么办”

    说起中医小组,周一生当然不能放心的下。

    出来时,能嘱咐的都嘱咐妥当了,但难免有什么棘手的病情出现,需要自己坐镇才行,而且自己名义上可是他们的老师,这样长期不在,也不妥当。

    “骨科患者转移,肯定还需要一些时间,那就先将他们放在这里吧,迪莉娅、丹和丽贝卡三个人,等有一个人能闲下来,我再走,或许等三天后,我们可以一起回去,算算时间,那些医疗物资也应该要送来了,等我安顿一下医疗小组,再将东西以及新的患者带来。”

    慈善援助金的事情早已经敲定,各出二百万宽扎,足以为病患带来极大的帮助,医院是盈利模式的,而他们不计酬劳,使用最平价的药品、器械,这笔钱能有很大的作用。

    “不过,你这样两头跑也太累了吧来回路程可不远呢。”

    周一生哪里不知道他的小心思:“放心,你再带我走两趟,我记下了路,以后就自己开车往返。”

    “哎呀,我不是那个意思。”阿桑笑得娇羞,表情告诉周一生……那我就放心了。

     



第157章 回返
    面对妥协,最难受的无疑是当事人自己。

    迪莉娅做出这样的选择,势必付出了巨大的勇气。

    周一生点了头,但也有几分顾虑:“库茨米拉家的援助金肯定不能乱动,主要针对病患群体还是利矣亚部族,但我这里争取到的援助金,可以用以援助这些孩子们。”

    迪莉娅当然不会指望着四百万宽扎行事,说道:“这个你放心,我个人也会出一部分钱,但你知道这么做将会消耗大量的基础医疗器械、药品,我在安卡拉没有相应的渠道拿货,如果从南非,甚至是英国拿货,费用和耗费时间都会太多了。”

    “走援助金账目,是想你能够方便供应医疗消耗品。”

    周一生这才会意,医疗器械销售也有一定限制,毕竟非洲某些地区还处于战乱阶段,各国势力针锋相对,自然不允许这种刚需物资流入敌手。

    无国界医生的口碑虽然不错,但仅凭迪莉娅一人的面子,能够在当地拿货,但肯定拿不多。迪莉娅已经知道周一生的身份,半官方性质的医疗援助小组,通过他们的渠道,将会提供不少便利。

    至于后期……

    周一生即便离开了,也可以保留相应渠道,不过这都是后话,得看后续迪莉娅与医疗商的沟通与联络,医疗商肯定是想赚钱的,只要前期合作愉快,积淀信任值,接下来都不是问题。

    “那就麻烦你了,我列一个清单给你,至于钱,我暂时拿出一万欧元打入你的账户吧,我的这笔钱全部购买我所需要的东西。”

    一万欧,差不多三百六余万宽扎,等于迪莉娅一人就出了周一生、库茨米拉家的总合。

    兑换国内货币,近八万块……

    以现在的条件,八万肯定不算多,土豪们一个小时刷得礼物也就这些了。

    但换个角度去看待这笔钱,前一个小腿骨钢板固定患者,所用六枚钢钉与一个钛合金固定板,放在国内三甲医院的全部治疗期,花费肯定在一万五到两万以上了。

    而事实上,正常手术药品、器械耗材也不过两三千块钱而已。

    这还是有‘钢板’为前提的大额花销,如果只是做简单的体外切除,所能用到的只是抗生素与消炎针剂而已,一例手术的成本基本能控制在百元以内,八万块钱所能救治的患者数量,不可想象。

    周一生看着迪莉娅,也只有钦佩而已。

    钱其实都是次要的,真正能像她一样付出不为汇报的人,才是那些孩子们、患者们的曙光,没有她奔赴在丛林间孤军奋战,钱又有什么用呢

    “那我明天就回去联络这件事吧。”

    “嗯,越快越好,我的储备不多了,你将账户给我,我打电话直接让银行管家给你转账。”

    敲定了事宜,迪莉娅开始书写所需药品、器械的清单。

    丹找来了红酒,想要放松一下,此去三天真的累坏了。

    “要来点吗”

    贺丛霜点了点头,没等迪莉娅与周一生答应,就自作主张取来了四个酒杯。

    寂静的夜晚,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小酌一杯足可怡情。

    醒酒的过程中,迪莉娅将清单交给了周一生,周一生妥善收好,又道:“还有一个问题,我不认识回去的路。”

    阿桑早上才走,两人说好,他后天才会过来,现在着急联系医疗用品,肯定不能继续干等下去了。

    “你离开后,病人还要照顾,我和丹肯定走不开。”所以迪莉娅转向了贺丛霜,“丽贝卡,要不然你跑一趟怎么样”

    贺丛霜答应的干脆:“没问题。”

    “说起来,你们还是老乡呢,丽贝卡是一名演员你知道吗”开始喝酒,心情放松下来,迪莉娅也开始了闲聊。

    丹在旁嘿嘿笑着,抢白一句:“他们当然认识了,听唐和周说,丽贝卡在他们的国家非常出名。”

    周一生点了点头:“巨星。”

    “过奖了,只是一个演员、歌手而已,我不在意那些虚名。”

    与贺丛霜‘认识



第158章 又有四例
    贺丛霜并不见外,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一旁,逗弄着婕拉儿,小姑娘的腿上依旧敷着纱布,能从缝隙处看到内里恐怖的伤痕塌陷。

    “这是怎么受伤的”

    婕拉儿摇摇头:“不知道。”

    “是周治好的吧”

    婕拉儿望着周一生,满眼都是依赖:“嗯。”

    另一边,周一生正在询问着卫生诊所的情况。

    阿桑带回来的三名阑尾炎患者不出预料的康复了,如果不是诺德拉强制他们留院观察,他们早已各回各家。卫生诊所毕竟没有造影设备,保留一周观察期是必要的做法。

    而下一条消息,令周一生惊喜……

    “我们又收治了四例疑似肠痈。”

    好吧。

    病人的苦痛不该喜乐,但对于这个周一生而言,这是自己提升的捷径。

    所谓肠痈,便是中医对阑尾炎的称呼描述,这是一种常见病,特别在古代饮食不良、不规律的情况下,尤为显得常见。

    “我们开了大黄牡丹汤,不过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肠痈初起时,药物治疗很见疗效,消炎消肿,注意饮食,大多五汤就能见效。

    如果在国内,的确有崇尚中医的患者选择这样的治疗方案,但前提条件是……他们大多掌握一些基础的中医知识与中医常识,基本在病发初期就调整恰当的饮食,并且立即就诊。

    诺德拉说效果不是特别明显,那么显然不是病灶刚刚发生的症状,本地人没有医学常识,小病小痛大多选择隐忍,甚至吞服便宜的止痛片了事。

    然后就有了小病变大病,大病致死的情况发生。

    “手术治疗吧,另外科普相应医学常识,也是你们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草医们,你们在当地治疗时,也要普及一些医学常识,从根本出发,解决问题,病痛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可以尽可能预防,在早期发现,对症治疗。”

    周一生的话,令众人若有所思。

    其实这也是他才从迪莉娅那里得到的启发,单治病,病人是无用无尽的,普及卫生、医学常识,杜绝一些不良习惯,就能极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病痛发生,

    就例如阑尾炎,发病初期症状是很明显的,调整饮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如果再配合中药治疗,恢复速度会非常可观。

    有一个概念叫‘中医重养’。

    自身养护,是一种潜在预防,在没有西医治疗条件的地方,预防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四名阑尾炎入瓮,周一生非常开心……

    按照这个进度,来回往返得到病人,手术量将会非常客观;而且在口碑营造起来后,利矣亚周遭的病人才会大规模的上门问诊,这还只是初期阶段。

    试想一下,如果没来非洲,周一生现在估摸着还在急诊科打杂呢。

    规范制度之下,没人能够免俗,想上手术,那就得慢慢熬,熬时间,熬资历,熬人情,要知道即便是井东几人如今也没有太多的主刀机会,至于苏权,呵呵呵。

    “剩下呢还有什么情况吗”

    “基本上没有了,其他的我们都有治疗把握,草医学员们现在也开始开处方了,不过我们都会把关,不会让他们随便乱来。”
1...5758596061...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