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无言不信
李隆基刚刚结束早朝,正在太极宫后殿翻阅奏章,处理政务。
得知裴旻求见,笑着将他迎入了后殿。
“静远不在家中陪着小七小八,怎么有空闲来朕这里?”李隆基只是看了裴旻一眼,随意的笑着说着,又将目光落在面前的奏章上。
他在看地方传上来的春耕情况,作为农耕民族,春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影响甚大。
春耕是否顺利,能够直接影响秋季的收成。于国家、百姓而言皆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不能轻视。
裴旻笑道:“臣来觐见是不想错过一场好戏,也想请陛下看一场不怎么好看的戏。”
李隆基忍不住抬头道:“你这葫芦里是卖的是什么药?”
裴旻道:“说了就不好玩了,请容臣卖个关子,陛下不妨耐心的等待片刻。”
李隆基手中有事,也不急在这一时,继续看着奏章,处理着政务。
不时还跟裴旻讨论一二,说些时政。
裴旻经过洮州的磨练,自身也有着一定的行政水平,应对自如。
李隆基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天赋,行政水平却是极高,对于裴旻的行政水平,颇为意外。
约莫半个时辰!
屋外传来王毛仲、高广济求见的消息。
高力士看了裴旻一眼。
李隆基也瞧了裴旻一眼,道:“这蠢货干了什么事情?”
王毛仲早年是他的家奴,对于王毛仲,他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只是他对于自己信任的人过渡的宠信放纵,明知王毛仲存在着一定问题,依旧对之信任非常,恩照有加。
裴旻应道:“臣要是没猜错,两人便是来告臣。说臣治下不严,管教无方,纵容部下,当街行凶,殴打朝廷命官。”
李隆基沉着张脸,让高力士宣王毛仲、高广济入殿。
王毛仲大步走进了殿内,而高广济却是一瘸一拐,手上还吊着布条绑着木块,模样极为凄惨。
两人见一旁的裴旻,又见李隆基的脸色,心叫:“不好!”竟让裴旻“恶人先告状”了。
两人先向李隆基问好。
李隆基看着殿下的两人,道:“你们想说什么?”
王毛仲高声道:“陛下,可别听裴旻的片面之词,他这是想掩盖自己的过错,颠倒是非。”
李隆基拍案几怒道:“瞎说什么,裴卿什么也没说,倒是你,莫名其妙的指摘朝中重臣,到底有何用意?”
王毛仲登时傻眼了。
高广济也是一脸的懵逼。
随即高广济哀嚎一声,微微颤颤的跪伏于地道:“裴国公治下不严,纵容部下当街殴打微臣,令臣颜面扫地,在部下面前无半点尊严。陛下,您可要为臣做主啊!”
李隆基想起裴旻先前的话,有些好笑,又度皱了皱眉,怒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高广济问道:“臣与裴国公的部下郭文斌发生了口角,起了争执。但是李翼德毫无缘由的一拳将臣打倒在地……”他说着拉开了自己的前襟,露出了胸前的紫印,然后带着些许哭腔的道:“他们人多,臣哪里是对手。回到营中,臣的部下气愤不过,聚着一同为臣讨个说法。哪料李翼德、郭文斌、江岳、李嗣业四人无法无天,嚣张跋扈到了极致。二话不说,直接一拥而上。将臣的手脚都给打断了,臣的部下,更是凄惨,近乎十余人重伤,甚至有不治的可能。断手断脚,更是比比皆是。”
李隆基动容起身道:“怎么如此严重。”
他以为就算是口角斗殴也在一定的控制之内,哪里想到重伤就有十几个,还有不治的危险,断手断脚,比比皆是,这斗的多凶?
王毛仲怒道:“陛下,这口角恩怨,闹得如此严重,可见国公部下是何等的跋扈。在这长安天子脚下,尚且如此,洮州天高皇帝远,更可以想想,他们无法无天到了何等地步。”
李隆基看了王毛仲、高广济一眼,又看了看一旁岳镇渊渟的裴旻,道:“裴卿可有辩解之说?”
裴旻从容道:“回陛下,臣其实也不清楚情况,只是听了一个大概。但臣不相信李翼德、郭文斌、江岳、李嗣业四人的话,所以需要核对一下。四将说他们四人在短短几盏茶的时间里打跑了两百右威卫兵卒,臣觉得不靠谱。几盏茶的时间,就算两百只鸡,四人也杀不完。他们打跑了两百右威卫兵卒?难道我大唐守护皇城,保护陛下的兵卒,战斗力连鸡都不如?所以臣好奇,想请高将军告诉我,臣麾下的四人,怎么在盏茶功夫的时间里,撵着两百人打的?”
他一脸懵懂懵逼状。
高广济躁红着脸。
李隆基有些恼怒的同时也带着几分忍俊不禁,且不说经过如何,两百打四人,这都能打输?还输得干净利落?
王毛仲怒道:“陛下,您看!裴国公在这时候还强词夺理,不知悔改,强行扯开话题!谁不知道裴国公麾下的李翼德、李嗣业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们确实厉害,可不是他们能够横行霸道的理由借口。”
“这个臣不否认!”裴旻点头道:“臣不否认李翼德、郭文斌、江岳、李嗣业四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包括还在莫离驿的封常清、肯德里克,还有王小白,他们都是臣得以夺回河西九曲地的助臂关键。不论什么时候,臣都不会否认他们的能力功绩功劳。但是这绝对不是右威卫兵卒无能的借口与理由!”
“陛下!”
“你想想!若吐蕃一千兵马长驱直入,直接杀到关中腹地。是这群吐蕃兵过于厉害,还是守将过于无能?”
“四打两百,五十倍的劣势。弱势的一方,大获全胜,无一人受伤。陛下!臣一直卖关子,就是想听高广济将军亲口说一说他是怎么打的?怎么指挥的。臣以为四将与高广济将军的恩怨到现在已经微不足道了,做多余的辩解,并无意义。臣置疑右威卫的战斗力,置疑右威卫将军高广济的能力,置疑右威卫大将军的水平,甚至怀疑中央禁军的整体战斗力。”
盛唐剑圣 第五十四章 王毛仲慌了
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质疑右威卫的战斗力,质疑右威卫将军高广济的能力,质疑右威卫大将军的水平,甚至怀疑中央禁军的整体实力。
这四个质疑,经裴旻口中说出来,瞬间吓傻了王毛仲、高广济。
李隆基也是一脸震撼,带着几分不安。
中央禁军是直辖属于皇帝,担任护卫皇帝、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南衙十六卫,万骑、羽林军、龙武军都属于中央军。
为了维护帝王的威严,中央禁军的数量一直维持在十五万左右,是李唐王朝的核心实力。
这也是李隆基真正掌握在手的军队,至于平卢、范阳、朔方、河西、安西、河东、陇右等节度使手中的兵权,固然也是唐朝的军马无疑,然调动的权力是掌握在节度使手中的。
裴旻公然置疑中央禁军的实力,几乎等于置疑李隆基手中的硬实力。
裴旻也知道他这么说几乎等于揭李隆基的伤疤老底,但是他不得不这么说。
唐朝怎么灭亡的?
就是因为中央军太弱,而藩镇力量太强,直接导致臣强君弱。
天子的宝座何其诱人,边帅的实力更在君王之上,谁能保证没有任何异心?
而边帅做大的关键正是李隆基一朝,因为李隆基贪图享乐,京中的文武百官,文臣武将醉生梦死,导致中央禁军的实力极其低下,一战击溃。
安禄山才能以横扫之势,席卷大半大唐,逼得李隆基逃至西蜀避难。
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力一个是李嗣业率领的安西军,一支是郭子仪的朔方军,还有一支是李光弼率领的河东军。
甚至可以说整个安史之乱,李唐的核心力量中央禁军没有半点功绩,全程都处在溃败溃逃状态。
安禄山为什么敢反!
并不是安禄山天生反骨,而是他手中的实力远远凌驾李唐中央禁军,在他看来,天下唾手可得。他本就是胡人,对于李唐全无忠心可言,为何不反?
中央禁军缺乏威慑性实力的下场太可怕了,裴旻有意制止安史之乱的发生,既然意识到中央禁军的问题,即便是逆耳忠言也必须说。
即为大局,也为李隆基的诚心以待。
“你,裴旻,你胡说什么!想干什么,造反嘛!”王毛仲彻底的怒了,对着裴旻怒目大吼,以此来掩盖心中的慌张。
王毛仲一直将自己视为李隆基的第一心腹,什么姜皎、高力士、裴旻、杨思勖之流都无法与之相比。
李隆基对于王毛仲也确实极好,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霍国公一连串的头衔在他身上。
他本性张狂行事无所顾忌,多次对高力士、杨思勖鄙夷嘲讽,不将姜皎、裴旻看在眼底,早年因为裴旻挂着御史中丞的职位,还给了他几分眼色,现在正眼也不瞧一下。
连高力士这样的人物,遇到王毛仲都要绕着走。
王毛仲的张狂也可想而知了,在他有意的撮合下,左领军大将军耿国公葛福顺成了他的儿女亲家,左监门将军卢龙子唐地文、右武卫将军成纪侯李守德、右威卫将军王景耀、右威卫将军高广济、左监门长史守道……还有他的三个儿子王守贞是太子仆、王守廉是太子家令、王守庆是太子率更令,几乎将太子府的要职一网打尽。
中央禁军近乎半数都是王毛仲的人,裴旻置疑中央禁军等同置疑他手中的权力。
一但裴旻得逞,王毛仲这些年的布局布置将毁于一旦。
王毛仲是彻底的慌了,甚至对裴旻喊出了“造反”的话来。
李隆基目光分别于裴旻、王毛仲、高广济对视了会儿!
裴旻眼中古井不波,并无任何异样。
王毛仲的眼睛难掩那股慌张。
至于高广济,直接心虚的底下了头,压根不敢对视。
沉默了好一会儿,李隆基最终目光落在裴旻的身上,说道:“裴卿,你这话是否过于严重。或许朕用人失误,高广济确实无能导致右威卫战力低下,不成样子。不至于整个中央禁军皆是如此吧。”
高广济一阵头晕目眩,他知道他完蛋了。李隆基已经坐实了他无能,甚至承认自己用人失误。
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本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了。
后悔、懊恼!
高广济只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好好的为什么去跟郭文斌争女人,为了一个女人,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实在太不值得了。
王毛仲此时此刻也顾不得高广济了,一个右威卫将军而已,还有机会再提拔,护着自己的根基才是关键,毫不犹豫的抢在裴旻的前头道:“陛下,裴旻就是危言耸听,惟恐天下不乱。中央禁军的实力,哪里是他一个外臣能够置疑的?到底有何居心!”
裴旻压根不理会王毛仲的存在,与他泼妇骂街,只会将事情事情绕弯,他要说服的只有一个人就是李隆基,根本无需顾念王毛仲的感受。
“陛下!在臣得知右威卫实力的时候,臣特地问了四将一个问题!右威卫的兵士与神策军相比如何?他们的答案唯有一个,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以神策军现在的编制,至少能打四倍以上的右威卫兵卒!不存在任何意外……他们都是在战场上经历过拼杀的好人物,臣信他们的判断!陛下应该知道神策军是怎么来的!神策军还有一个绰号,不知陛下听过没有,镇边第一军!”
“臣相信神策军绝对当得起这个称号,并非是臣有多少能耐,而是神策军的建立,陛下给了太多的便利。兵器是最好的,衣甲是最好的,兵士是最好的,物资也是最充足的。面对陛下如此厚爱,神策军若还当不上这‘镇边第一军’的美誉,臣都不好意思在陛下面前出现了。”
裴旻这一番话,让李隆基露出了一抹微笑,尽管现在的情况让他有些愤怒忧心,可裴旻如此说来,依旧令他觉得不亏。
裴旻没有辜负他的厚望,神策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确实不错。
“但是……”裴旻接着说道:“神策军拥有的一切,都是中央禁军吃剩下的呀!”
盛唐剑圣 第五十五章 臣强君弱 祸患无穷
李隆基面对裴旻的这番话,无言以对。
确实!
他对裴旻极为器重,但凡事皆有亲疏之别。
南衙禁军、北衙禁军都是天子禁军,算得上是他嫡系人马!
这有好的装备,天子禁军优先选取这是惯例,而且天子禁军的俸禄军饷也算所有兵士中最高的。哪怕天下再闹饥荒,也饿不着天子禁军,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王毛仲又看到了机会,喝道:“你这话什么意思?南北衙禁军是天子亲卫,有兵甲装备理当天子亲卫先享用,还不服气了?”
裴旻依旧对于王毛仲的挑衅视若无睹,只是看着李隆基道:“记得四年前,臣受陛下器重,升任兵部侍郎,全权负责募兵制的推广。第一次募兵制正是由臣一手办理的,臣记得清楚。那时候一共有二十万人应募,臣三次考验最后募集了十一万人。个个都是兵才,拥有强兵的潜力。陛下择其中最优秀的十万人,补给长安十六卫,增强京师的守卫,并且命名为长从宿卫。”
“余下的一万人,便是现在的神策军!臣没有记错的话,右威卫的兵源应该全来自当年臣精心挑选出来的兵才。这才几年,三年!四年不到,当年的兵才,腐败成如今这幅德性,臣心痛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待遇,让满腔热血一心为国效力的勇士,成为今日的废物!”
裴旻摇头叹道:“是右威卫如此,还是南衙十六卫,甚至于北衙禁军都是这样?是一家腐败,还是大家同在一个大染缸里,久闻不知其臭?臣不得而知,若是前者,自当严惩,以儆效尤,不容姑息。要是后者,更应该以雷霆手段肃清无能无用将官,用最短的时间隐患抹去。不然我大唐国祚气数,岌岌可危。”
“大胆!”王毛仲脸色的都变了,气得直打哆嗦,手指着裴旻,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
他在想尽一切办法如何处理当前危局,奈何裴旻对他完全无视,让他一身力气无处施展,只能看着裴旻振振有词。
“陛下!”王毛仲终于忍不住了,高声对李隆基道:“陛下,裴旻其心可诛!他一外臣,如此干涉天子禁军,用意何在?天子禁军是陛下的亲卫军,试问亲卫军动荡,对于大唐天下,岂有半点好处?裴旻处处危言耸听,动机不纯讷!”
李隆基脸色也跟着变了“国祚气数,岌岌可危”,裴旻说的这八个字的份量着实不轻。
“裴卿,你可知道你再说什么?”李隆基肃然看着裴旻。
裴旻沉声道:“当然知道,臣也知道,王大将军说的确实在理。臣一外臣,确实不应该干涉天子禁军的事情。然事情危机已现,臣明知有此危机,却视若无睹,如何对得起陛下的照拂器重?对得起自己的本份良心?臣是不吐不快!”
“陛下!”裴旻慎重道:“太宗皇帝为何以关中兵而御天下?实因关中天下之中心,长安大唐之根本。长安稳则大唐稳,长安定则大唐定!”
“诚然!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人口繁盛,府兵制已经败坏,不可能在现太宗时期以关中兵而御天下的情况,却也不能疏于对天子禁军,对关中兵士的懈怠!不然臣强君弱,祸患无穷,恐将重蹈汉王朝覆辙。就算今日一切是臣多虑,也希望陛下能够防微杜渐,避免如此隐患。臣言尽于此,望陛下圣裁!”
裴旻作揖拜了下去!
王毛仲一时间竟不知怎么说话了,带着几分看傻逼的眼光看着裴旻,心中苦闷,暗忖:“人,怎么傻成这样?”
在他看来,陇右节度使这个职位裴旻是跑不了。
作为封疆大吏,镇边之帅,裴旻竟说臣强君弱这样的话来,不是明摆着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天底下竟有如此愚蠢之人?
他又哪里知道裴旻的心中所求?
李隆基突然笑了起来道:“朕跟你说过,陇右节度使的位子给你留着。陇右军离关中最近,是当下九大节度使中拥兵仅次于范阳的节度使的存在。真如爱卿所言,臣强君弱,对关中威胁最大的就是陇右。你就不怕,朕为了防范这般情况,削弱陇右军的实力?”
裴旻摇头道:“臣有什么好怕的。陛下是明君圣主,岂会干这种卸磨杀驴,得不偿失的事情?明明只要加强南衙北衙的管制,加强禁军实力的磨练,即可解决的问题。又何多此一举呢!”
“哈哈!”李隆基大笑起来道:“朕让你说的无言以对!”他突然长叹道:“满朝文武,也只有裴卿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赤诚之心待朕。今日,卿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朕都记在心底。此事朕会慎重调查,朕也希望只是右威卫一军腐败。万一真如你所言一样,绝不姑息!”
“陛下圣明!”裴旻长吐了口气,经过今日之事,历史上臣强君弱的一幕应该不会出现了吧!
“你们都下去吧!此事朕已有定论!”李隆基下达了逐客令,说着他又看了高广济一眼:“至于你,来人,将高广济压下去,交给御史台审问。告诉御史台,朕想知道,他担任右威卫将军这些年来,到底干了些什么,将朕的天子禁军,带成这幅德行。”
王毛仲欲言又止,对上李隆基的眼神,不敢再说,告辞离去了。
裴旻、王毛仲以及给兵卒押下的高广济,一同出了太极宫。
王毛仲高傲的冷哼了一声,意图撞开裴旻走到前面去。
裴旻武者的观感何其敏锐,察觉异样,太极巧劲顺势而发,微微向右一侧,轻轻加了点力。
王毛仲撞了一个空,重心有些不稳,又给裴旻一碰,登时失去了平衡,直愣愣的平倒了下去,摔了个狗啃泥,鼻子重重的撞在了地上,血流如注。
“啊呀!王大将军,你这是怎么了?”裴旻故意走到走廊的护栏旁,上前意图搀扶!
王毛仲更是怒上心头,喝道:“滚开!”,猛地甩手,意图打开了裴旻的手。
裴旻再次一闪!
啪!
王毛仲的指尖重重的甩在护栏上!
“嗷呜!”
盛唐剑圣 第五十六章 今年,便算了
“嗷呜!”
所谓十指连心,他对裴旻有多愤慨,这甩手的劲力就有多大。指尖与回廊的硬木碰撞一起,那种感觉真心让他醉仙欲死。
王毛仲疼的眼角泪痕隐现,跪在地上,抱着手指不住的哈气。
鼻血下落滴在手指上,手中猩红一片,看起来格外凄惨。
“裴旻……”
王毛仲切齿的喊着。
“这真不关我的事!”裴旻幸灾乐祸的在一旁,脸上是一脸的无辜。
王毛仲此刻恨不得一拳挥过去,正起了动手的意思,念及裴旻的武艺,想着当年裴旻打他,连手都不用。
彼此水平不成正比,连吃两亏,王毛仲冷静憋屈的选择原谅,不在自讨没趣,哼了一声,昂着脑袋走了。
只是鼻血依旧不住的往下掉……
裴旻微笑摇了摇头,又看了太极后殿一眼,该做的都做了,中央禁军的实力水平能否上来,全看李隆基自己的决断,跟着出了宫去。
太极宫后殿!
李隆基在裴旻、王毛仲走之后,沉吟了好半响,看了一旁的高力士一眼道:“力士,朕真的做错了嘛?”
高力士笑道:“陛下是天子,哪里会做错事。只是陛下贤明圣德,顾念旧情而已。重情重义,何错之有?”
“是啊!”李隆基叹道:“唯有力士最懂朕心,静远一片赤诚,为了朕,为了大唐,不顾自身利益实在难得。他文武兼备,可堪大用,朕能得其心,也是一大幸事。王毛仲与之相比固然不屑,才略有限。可对朕却也是忠心耿耿,朕焉忍心罚之?这样吧,右威卫上下所有将官全部罢免,总要给静远一个交代,也敲毛仲一棒,让他收敛一些,不要太过张狂。另外吩咐下去,以后朕每年不定期的抽查南衙北衙禁军演武,让诸将认真操练麾下将士。但有发现懈怠训练者,决不轻饶……今年,便算了!”
裴旻回到裴府,李翼德、郭文斌、江岳、李嗣业四将已经整理好了东西,准备告辞了。
江岳笑着说道:“在长安玩了月余,是该回洮州去了。不然只怕跟右威卫那些废物一样,成了废人。”
“回去不要松懈训练,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战事,正好加强神策军各方面的不足。神策军号称镇边第一军不假,可是成军时间短,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需要改进。尤其是经历过大战的洗礼,他们弥补了经验上的不足,是加强训练的最好时机。”
裴旻知道他即将继任陇右节度使,这权势越重,应对的敌人也会越厉害。
陇右军在未正式全部掌控之前,神策军是他最有力的倚仗。即便他真的取代了郭知运,完全掌握了陇右军,神策军也是最得力的臂膀。
“明白!”四将起身吆喝道。
裴旻点了点头,对郭文斌道:“你别急着走,将小青带上,费了不小的劲,此事要是黄了,可对不住我们。其他什么的,我不过问,看你自己的本事。成婚必需等我回来,我让我夫人做小青的婆家,她定会乐意的。”
“谢裴帅!”郭文斌感动的直起了身子。
裴旻又看了李嗣业一眼,道:“陌刀兵伤亡最重,功劳也是最大。你也别急,最近我会向陛下讨要兵源器械,不但要补足原有的两千编制,还要扩充一倍的整编。让陌刀营不在是陌刀营,而是真正的陌刀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