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闲院宫载仁亲王的意见和杉杉元、山田乙三的意见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避战保存实力。只不过他的办法比杉杉元、山田乙三的办法要高明的多,阴毒的多。
裕仁天皇青白得有点渗人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潮红。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四0八章 动员令
闲院宫载仁亲王确实是老辣,可惜他的计策说的太晚了一点。要是搁在我军初进东北的时候日本就与苏联谈判,将远东交给苏联,把外蒙交给独立的乔巴山的蒙古人民党,日军的兵力不会那么分散,刘一民也很难从苏联红军手里收复远东失地和外蒙主权。现在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骑兵司令员胡老虎的司令部都设到乌兰巴托城里了、三纵司令员李清指挥着三纵、九纵都开始从外兴安岭由西向东横扫远东日军了、任弼时率领的**中央代表团已经飞往苏联去了,闲院宫载仁亲王的计策自然是太晚了。至于闲院宫载仁亲王说的鼓动蒋介石搞摩擦的事情,这都是老套路,并不稀奇。
不过,闲院宫载仁亲王说的让关东军紧急收缩的计策确实管用,一旦实现,关东军11个精锐师团背靠朝鲜和海参威、依托长白山布阵,就会成为一只铁刺猬。问题是闲院宫载仁亲王没有问刘一民同意不同意,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将士同意不同意,关东军能不能顺利收缩!
4月30日白天,经过我中美空军联合轰炸,日军安东一线的第四师团、饮马河一线的五个师团防线全部暴露,一线部队损失惨重。但是,隐蔽在饮马河东岸各村镇的日军主力并没有受到重创。
刘一民原来是想执行主席的指示,诱敌主力渡过饮马河向长春追击,结果山田乙三被打怕了,变谨慎了,摆出了在饮马河一线布防和我军对峙的架势,刘一民这才下令空军起飞轰炸日军。按照刘一民的设想,连续轰炸几天,用空中力量把日军隐蔽起来的五个师团也炸出来,然后再发动大规模反击,各部队在飞机引导下快速追击,一举击溃关东军,然后分割包围予以歼灭。可惜,这打仗就比如两个人在棋盘上捉对厮杀,你来我往,各逞奇谋,山田乙三也不是吃素的,不配合,刘一民就不得不变招了。
白天的轰炸结果在刘一民看来是不理想的,因为没有重创饮马河一线日军五个师团的主力,更没有炸出山田乙三隐蔽起来的近卫第一师团、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这说明什么?说明山田乙三总结经验教训了,学乖了,知道隐蔽主力了,学会藏“势”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参谋长武藤章警觉了,指导思想上想保存实力、另寻战机了。如果日军大本营能够客观地评估东北战局、同意和支持山田乙三的想法,关东军很可能会紧急收缩防线,依托哈尔滨、吉林这些要点城市和茫茫长白山、背靠朝鲜和海参威布防。那样的话,完成收缩的关东军,就会成为啃不动的硬骨头。一旦日军给关东军补充战机,再增调海军舰队支援作战,这战役就会打成持久战,无比惨烈。说不定付出巨大牺牲也不能全歼关东军,做成一锅夹生饭。
刘一民是何等样人?他岂会把好好的对关东军最后一战做成夹生饭?
饮马河车站本来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车站,饮马河镇子也是个小镇子,唯一的亮点是镇子里有一所1931年建成的小学,东总指挥部就设在这个小学里。因为东总指挥部设在这里,因为刘、罗首长在这里指挥震惊世界的大战,饮马河站、小学都注定是要青史留名的。
就在饮马河小学的校长办公室里,刘一民奋笔疾书,起草了《对关东军最后一战》的动员令。
在动员令里,刘一民写到:“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各纵队、各地方武装,东北解放区各级政权,东北三千万父老乡亲们:
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即将发起对日军关东军决定性的最后一战。此战胜利后,我军将彻底解放东北、远东、蒙古地区,日本侵略者侵略、奴役东北人民的历史将彻底宣告结束!
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踏上了东北大地。日俄侵略者犹如两只饿狼,在东北掠夺资源、争权夺利,把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变成了强盗们的游乐场。日本侵略者获得了长期租占旅顺、大连地区和经营南满铁路的权益后仍不满足,制造事端,挑起九一八事变,企图将东北从祖国版图割裂出去,划入日本版图。由于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日本人这才心生诡计,炮制出了伪满洲国,让一帮大小汉奸给他们的侵略行径蒙上一块遮羞布。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把持了伪满洲国的所有权利,将东北变成了他们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因为有东北这个物资供应基地,日本人野心继续膨胀,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并进而发动日苏远东战争、太平洋战争。
日军之所以敢这样肆无忌惮地不断扩大侵略,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东北这个物资供应基地,拥有关东军这样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集团!现在,经过我军登陆东北以来的连续奋战,东北的工业基地已经被我军控制,开始为我军彻底打败关东军服务。关东军也早已不复当初,关东防卫军主力被我军歼灭、关东军第三军、第五军、第六军主力先后在双辽之战、宋辽之战、长春之战中被我军歼灭,关东军航空集团主力同样难逃覆灭下场,被我军消灭。现在,我军与关东军最后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彻底歼灭关东军、让关东军三字成为历史名词、解放全部东北大地,在此一举!
刘、陈、罗首长号召东北3000万父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援子弟兵作战。各地方争取要迅速动员组织,组成支前队伍,部队攻到哪里,粮草、弹药就送到哪里;伤员在哪里负伤,就在哪里救治!
刘、陈、罗首长命令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各主力纵队、各地方武装,在胜利的旗帜指引下,奋勇向前,斩关夺隘,攻必克、战必胜,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将关东军彻底碾碎!
全体**员、老红军、老八路,要在对关东军最后一战的战场上七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带动全体指战员与关东军做最后的拼杀!
刘、陈、罗首长呼吁伪满洲国防军残部官兵认清形势,果断起义,脱离日伪军,回到人民怀抱中来。我军欢迎伪满军官兵起义、投降、向日本侵略者开枪。那些至今仍然执迷不悟、跟着日军跑的伪满洲国官员们该清醒了,跟着日军死路一条,只有幡然醒悟、向我军投降、接受人民审判、改过自新才是光明大道!
正告溥仪、张景惠等伪满国大奸巨恶,你们已经对祖国犯下了累累罪行,上对不起祖宗,下愧对后世子孙,悬崖勒马,举手投降是你们最后的唯一选择。若执迷不悟,继续与人民为敌,我军必将擒获尔等,对尔等进行公审判决!
正告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参谋长武藤章中将及关东军官兵,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是你们的正确选择。我军将按照俘虏政策,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除杀害平民的十恶不赦之徒外,其它投降官兵将在战后接受劳动改造后予以释放!凡是负隅顽抗、拒不投降的,杀无赦!
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起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冲啊!杀啊!”
刘一民一气呵成,写完后当即命令立即发往各部队和辽宁吉林、内外蒙、远东我军解放地区,传达至每一个参战的战士。
发动大战是绝密,但刘一民不愿保密了,他要通过对关东军的最后一战,将东北、蒙古、远东的民心彻底聚拢起来,形成一种万众一心杀鬼子的强大气势,为东北解放后的迅速发展和民族团结奠定基础。
动员令一发,整个东北大地都振奋起来了。从旅顺大连到沈阳、长春直至遥远的库伦,一封封请战书雪片一样飞向了东总指挥部,一支支支前队伍在城市和村镇集中,一队队正在训练的新兵配发了武器弹药,坐火车、乘汽车、赶着胶**车,朝着前线开进,要到战场上接受洗礼,检查训练成果!
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参战各主力纵队全部行动了起来,一纵、二纵、四纵、五纵、六纵、七纵、八纵、十一纵、十二纵、炮纵、防空纵队、工兵旅、重机枪旅等,主力全部从隐蔽集结地开出,加入战场,朝着鬼子防线漫去。
这种壮观场面只能在写小说的时候描绘。实际上,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发起攻击的时候,是接着夜色掩护,悄悄的向鬼子防线摸去,生怕惊动了小鬼子。直到部队运动到位,晚上10点的时候,炮群开始猛烈炮击,战场上才枪炮齐鸣、地动山摇。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四0九章 夺桥
九台大战第二阶段我军全线发起反攻后,留在饮马河西岸的日军最先倒霉。
饮马河西岸的日军,都是进止饮马河一线的五个师团的先头部队。这帮鬼子在攻击我军饮马河防线时损失惨重,急于报复,渡河后穷追不舍。不料,日军后续主力没有跟上来,五纵又翻身与之缠斗,这些小鬼子一下就变成了煎锅上的鱼,被煎烤得皮焦肉嫩的。但是,此时的关东军各部队,因为知道日军最精锐的机械化成摄师团近卫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回归关东军,就在他们的身后,士气很足,急于报仇,死战不退。五纵又想着利用他们钓出更大的鱼来,也没把他们往死里打,这部分日军竟然在西岸苟延残喘、呆了下来,等于是日军主力的前沿部队。白天机群轰炸的时候,因为这部分日军相当于我军嘴边的肉,仅仅是轰炸了一轮,就放过了他们,重点轰炸东岸的日军阵地。这个时候,我军全线反击,首先要消灭的自然是饮马河西岸的日军了。
大军全线发动,先是小部队隐蔽接敌,等到打响后给炮兵指示炮击目标,紧接着,强大的一纵机械化突击兵团出动了,装甲旅三个坦克团打头,引导着一纵主力和重机枪旅重机枪团乘坐的装甲车、汽车,形成了一道钢铁洪流,就像钱塘潮头一样,朝小鬼子漫去。
这个时候,日军大本营的御前会议还没有结束呢,关于让关东军收缩的命令还没有发出,我军的打击来的又是如此突然、猛烈,小鬼子没有命令不能撤退,只能在装甲集团的履带下呻吟了。
炮群在持续炮击,装甲集群的马达在轰鸣,这一幕,让饮马河两岸的日军全都变得目瞪口呆。
坦克边行进边开炮,车载机枪打的震天响;装甲车上的车载机枪打的同样震天响!跟在坦克、装甲车后面的一纵各旅、重机枪旅重机枪团的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火箭筒和轻重机枪同样打的震天响。整个一纵突击集团编织了一道强大无筹的火力网,把饮马河西岸的日军死死地罩进了火网中。阻挡抵抗是死,逃跑也是死,小鬼子横竖左右逃不过一个死字!
一纵一旅投入反击后,紧随在装甲旅装甲一团之后,象一支利箭一样,朝着饮马河吉长铁路桥射去。目标很明显,那就是要抢在日军炸桥前夺回铁路桥,直接渡河攻击日军主力。
敦敦实实的一旅旅长王大湖坐在一辆轻型坦克改装的指挥车上,透过车长瞭望孔观察着战场,手里拿着车载电台的无线送话器,指挥着部队突击。
现在的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可不同以往了,占领了大连、沈阳、长春,等于是把关东军的最大的军火库给缴获了。又经过双辽之战、松辽之战、长春之战的胜利,缴获丰富的超乎想象。装甲旅除了各团充实满编外,新增加了提供火力支援的自行火炮团和专门用来防空的高射机关炮团,等于是五个团的编制了。同时,我军新编了装甲独立旅,配属三纵指挥,用于横扫远东作战。就这,二纵司令员刘建立几次面见刘一民,要求组建二纵的装甲旅,给二纵彻底换装,确保二纵的突击力量。这不,投入反击作战的装甲旅作战序列中,就多出了200辆坦克,那都是从二纵抽出来的准备组建新的装甲旅的部队,跟在装甲旅攻击序列后面,进行实战磨练来了。
也不光是装甲旅扩大了,炮纵也扩大了,新增加了一个火箭炮三团、一个重炮二团,全部都是汽车牵引,机动性更强了。
这样以来,参加今晚突击作战的部队,除了由炮群提供火力支援外,另有一个自行火炮团、两个车载火箭炮团、两个车载重炮团随时提供火力支持!
一旅一团没有参加今晚的反击作战,他们再次被编入李凌风指挥的特战编队,早已悄悄出发,去执行秘密任务。此时,说不定他们就隐蔽在某一个或几个日军绝对想不到的地方,等着给日军致命一击呢!
王大湖要的是速度。因此,他在车载电台上不停地命令部队火力要猛,用炮弹、子弹把一切拦路的小鬼子统统击毙!
这种部队编组办法,在这个时代是无出其右的,包括希特勒的闪电战都做不到。难怪饮马河两岸的日军都吓傻了!
饮马河西岸一直处于交战中,白天飞机轰炸了一次,刚刚炮群又集中炮火梳理了一遍,把日军仓促间修筑的简易工事炸成了坦途。
王大湖指挥装甲一团、一旅铁流滚滚,碾压过支离破碎的日军阵地,将企图顽抗的日军统统淹没在弹雨下,直取饮马河铁路大桥。
吉长铁路只是长图铁路长春到吉林的一段。这个时候,日本人把长春到图们的铁路叫新图铁路,是吉林境内长春到图们过江到朝鲜的交通大动脉。吉长铁路日本人叫的是新吉铁路,新字指的是伪满国都新京。我军占领长春后,当即就取消了新京的称呼,把新京改称长春,这些铁路自然也就改名了。
只要夺回吉长铁路饮马河铁路大桥,从长春开来的军列就可以跟着部队进攻的步伐走,把后续部队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输往前线。
从东总指挥部所在的饮马河车站到饮马河铁路大桥总共只有几公里远,装甲部队全力突击,西岸日军根本就无力阻挡。虽然日军士兵很勇敢,从炮群炮击中醒过来后,活着的人抱着炸药跑、举着手雷往我军坦克、装甲车跟前猛扑,但那只能是让战士们观看飞蛾扑火的闹剧,起不了什么作用。王大湖他们高歌猛进,以最快的速度扑到了饮马河铁路大桥跟前。
好个王大湖,跟着刘一民学的越来越精明了,他似乎已经想到了东岸日军醒悟过来后会炸桥、会开炮、会用97式反坦克枪和34式37mm步兵炮向坦克开火,竟然通过车载电台命令火箭炮团和重炮团开火,将铁路桥东端之敌彻底肃清。
王大湖判断的很正确,在我军炮群开火的那一刻,日军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川并密中将就惊醒了,知道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发动了,他的第十四师团成了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了。
川并密中将惊慌之下,慌忙命令白天隐蔽在周围村庄的师团主力紧急出动,全部上阵地,炸桥,坚决把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阻击在饮马河西岸地区。
十四师团是常设师团,主力被歼灭后重建时依然按照常设师团的标准建设,装备都是一流的。日军进行三联队制改编后,十四师团成了三联队师团,但是其它特种兵种一个人都没少,经过日苏远东战争检验,战斗力依然非常强横。
川并密中将下达完命令就向关东军司令部急电报告,称刘一民发动全面反击了,请求司令官紧急战术指导。
要是川并密中将此时下令放弃阵地紧急撤离,依靠夜色掩护,说不定十四师团主力还真的能逃出生天去。可惜,川并密中将是日军中将,日军是进攻性军队,将领们不到战败被俘或自杀谢罪,没有命令是坚决不会临阵逃跑的。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虽然一心想收缩兵力,后撤固守,没有大本营的命令他同样不敢随便下令撤退,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这样以来,日军第十四师团再次被歼灭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日军在桥东头赶修了工事,也有部队防守。但是这些工事除了隐蔽的暗堡外,其它的战壕、火力点在炮群打击下都已经灰飞烟灭了。日军本来是准备控制饮马河一线后杀向长春的,山田乙三改变想法也没有得到大本营批准,是进是退谁也说不清楚,也就不可能安排工兵提前在桥上布设炸药包了。
日军主力一出动,指挥炮群的李昌算是高兴了,嘴里神神叨叨地啰嗦一遍后,就下令炮群瞄着日军主力开炮。一发发炮弹掠过夜空,向扑向饮马河一线阵地的日军扑去,轰轰隆隆的爆炸声成串响起。
在炮群强大炮火的炮击声中,在重炮团、火箭炮团清理桥东头日军守军的轰鸣声中,王大湖指挥的装甲一团和一旅的钢铁洪流驶上了铁路桥。
王大湖的声音在车载电台送话器中显得格外洪亮:“冲过去,占领桥头,向纵深攻击,分割包围日军!”
打头的坦克轰轰隆隆朝着桥东头驶去。
这个时候,日军在桥东头修筑的几个暗堡憋不住了,一挺挺重机枪露了出来,朝着正在桥上行驶的坦克猛烈开火,企图阻挡住坦克前进,为后续部队赢得时间,好让它们赶到炸桥。
暗堡地方小,容纳不下反坦克炮。我军防守的时候在暗堡里配备有专门打坦克的火箭筒,就那都抵挡不住日军坦克炮的打击,原因是火箭筒射程短,坦克炮射程远。
小鬼子没有火箭筒,34式37mm步兵炮又进不了暗堡,就只能用97式反坦克枪来对付坦克了,这是日军的进步。过去,侵华日军一般很少装备反坦克武器,因为中**队很少有装甲力量。自从诺门罕会战发生后,日军特别是关东军,各师团都编有一个反坦克中队,配备了34式37mm步兵炮。日苏战争中间,鉴于苏军装甲力量强大,日军各步兵大队都配备了97式反坦克枪,用来对付坦克突击。这个时候,饮马河铁路大桥东头暗堡里的小鬼子就用反坦克枪开始射击了。
我军的坦克是日本人造的,日军的反坦克枪同样是他们自己造了,矛和盾遇到一起的时候,就看是矛更尖利还是盾更厚实。
日军在暗堡里开枪打坦克,相当于打移动靶,还是占便宜的。这不,一个子弹飞来,就在打头的坦克正面防护装甲上穿了个洞,擦着车长的耳朵飞了过去。车长马上通过车载电台吼道:“小鬼子有反坦克枪,集中火力打掉鬼子暗堡!”
打头的坦克马上就在铁路桥上开始了s型运动,躲避日军的反坦克枪射击。同时,炮塔在旋转,炮口快速瞄向日军正喷吐着火舌的暗堡,“轰”的一声,一发炮弹飞了出去,在一个暗堡右侧爆炸。
车长马上吼道:“偏了,向左1.5度,开炮!”
这一炮打的准,炮弹从暗堡的射击孔里钻了进去,轰隆一声巨响,暗堡被掀开了。
“打的好!狠狠的给老子打!”
车载电台里传来了一旅旅长王大湖的吼声。
一个装甲团对付几个暗堡,那是小菜一碟。几乎没有停顿,装甲一团的坦克群就轰轰隆隆驶过了大桥,迎着正在我军炮火下挣扎的第十四师团主力扑了上去。
王大湖的指挥车驶过饮马河铁路大桥的时候,满心欢畅的王大湖给刘一民和高原分别发电:“我部已经攻占饮马河铁路大桥,正向日军纵深攻击前进。”
接到王大湖的电报,一纵司令员高原当即命令部队加速跟进。高原在命令中说:“冲过饮马河,消灭关东军,冲啊!”
此时,刘一民正在指挥部里等待各部队攻击进展情况报告呢!王大湖的报告已到,刘一民就对叶挺说到:“收拾东西,我们走,到饮马河东岸去!”
刘一民、罗荣桓的指挥风格就是这样,指挥部一定要跟着主力走,距离前线越近越好,最好能用肉眼观察前线战况。
叶挺当即命令指挥部转移。
刘一民出门的时候就见赵小曼戴着钢盔,腰里别着小手枪,一手提着一把德制冲锋枪,正在上马。
刘一民当时就黑着脸吼:“站住!赵小曼,你干什么去!”
赵小曼说了声“打鬼子去”,就跨上了战马。
刘一民吼道:“胡闹,跟我下来。随指挥部行动,不准单独行动!”
两个警卫员赶紧拉住了马头。
刘一民看都不看赵小曼一眼,大踏步向门外走去。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四一0章 十四师团覆灭
一纵一旅攻占饮马河铁路桥后,一纵二旅在装甲二团引导下攻占了饮马河公路桥。两支钢铁洪流一左一右,宛如两支利剑,射向了茫茫夜色,迎着日军第十四师团主力就扑了上去。
紧接着一纵后续部队和二纵、四纵、六纵、七纵消灭饮马河铁路桥、公路桥中间地带的日军残余力量后,顺着铁路桥、公路桥浩浩荡荡杀过了饮马河,向日军压去。
五纵因为防守饮马河防线,兵力分散,仍然指挥调来的地方武装与饮马河铁璐桥、公路桥以北一直到长春到哈尔滨的铁路、公路之间的饮马河西岸的日军激战。
刘一民用兵大出日军意料,他没有把部队分散,成几路向东突击,而是只选了九台的饮马河铁路桥、公路桥为突破口,全军杀出。其实,日军攻向饮马河一线的共有五个师团,从北面的长春到哈尔滨的铁路、公路一直到吉长铁路,战线很长的。正常情况下刘一民要全线反击就应该多点突破。但是刘一民只攻一点,目的是要全歼十四师团,震动敌人,促敌崩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关东军目前11个精锐师团,是个庞然大物,不溃退的话,我军确实不好对付。特别是关东军五个最精锐的师团现在处于隐蔽待机中,随时随地可能杀出来给我军一个反突击,只要能快速歼灭第十四师团,截断饮马河一线其余四个师团东撤的退路,就能迫使关东军隐蔽待机的五个精锐师团露面来救。只要关东军隐蔽待机的部队一出动,到了白天,就会成为中美空军的靶子。到时候,天上是机群不停的轰炸,地上是大军追击,关东军想不溃败覆灭都不行!
刘一民乘车越过饮马河公路桥的时候,整个战场已经打成一锅粥了。
看着炮火把茫茫夜空渲染得通红通红,叶挺兴奋说:“第十四师团完了。樯橹灰飞烟灭!樯橹灰飞烟灭!”
1...813814815816817...8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