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五三五章 晋绥一统(续)
这个傍晚,刘一民等于是在给阎锡山上课,内容是如何发展山西的经济。
说完这三个纲领性的问题,见阎锡山听的出神,刘一民又说的细致了一点。
刘一民说,还有啊,我们一说办企业,许多同志,包括你阎老哥自己,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出资兴办企业。这不行,我们要发展多种经济体制,有些事情,比如军工企业、电网、邮政,应该政府出资、控股,其它能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的企业,都要鼓励民办资本创办,照章纳税就是了。千万不能搞成街上的饭馆、小商店都是公营的,那经济必然走进死胡同,也就谈不上市场繁荣和发展、保护商业流通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再次说起太原兵工厂的事情,那是阎锡山的心头肉,他爱听。刘一民说,太原兵工厂虽然现在没有设备了,人员也大部分转移到陕西、山东、东北去了,但长远看,山西地形好,适于发展军工企业,我们还要在山西发展军工企业,研制生产最新式的武器弹药。不光装备我军,还可以搞军工产品出口,向外国输出武器弹药。因此,要依托太原兵工厂的老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把山西建设成兵工基地。
说到农业生产上,刘一民说,山西是华北屋脊,耕地少,粮食产量少,晋北地区只能一年一熟,而且也只能种粗粮,除了晋南粮仓,山西的粮食不能自给,农民收入也很低,得想法改变这种情况。比如,能不能让学农业林业的专家们来山西搞一番调研,在晋西北、晋北地区大规模发展果树。比如大枣,用野枣树嫁接,成片山林开发,形成巨大的枣园。然后把大枣想法烘干,易于保存。到时候漫山遍野的野枣树就会变成一颗颗摇钱树,一亩枣园子能抵上运城盆地十亩好地的收入。还有苹果,晋西北、晋北地势高,昼夜温差大,苹果红彤彤的,颜色好,吃着甜,应该大力发展。包括核桃、柿子,也都可以大力发展,搞深化加工。柿子本来不值什么钱,但是酿成味道纯正的柿子醋、制成好柿饼就值钱了,还能储存。这种事,不需要壮劳力,婆姨们都能干。而且,发展果树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涵养水源。山西干旱缺水,如果不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话,等将来发展了,城市规模扩大了,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到处都用水,汾河水会被用完的。
刘一民讲的细致,透彻,阎锡山听的认真,等到刘一民讲完,阎锡山咂摸了半天,蹦出了一句话:“老弟啊,我老汉今天算是真正开眼了,不虚此行!”
刘一民讲了这么多,也累了,笑眯眯地看着阎锡山,伸手去兜里摸烟,结果摸出来是个空烟盒,只好看着左权副总参谋长。喊道:“老左,支援一点么!”
自从和左权上次在石门相遇,联床夜话,刘一民和左权的关系已经非常铁了,两个人见面时刘一民喊左权老左,左权喊刘一民是老刘,亲热的很。
左权摸出香烟,给刘一民扔了过去,刘一民点上烟,美美的吸了两口,依旧是笑眯眯地问阎锡山:“阎老哥,兄弟都说破喉咙了。怎么样,你是领着晋绥军南下去与第一战区汇合呢,还是留在华北和我们一起建设山西、建设华北呢?给兄弟个准话,慢着,你千万别说还要领着晋绥军,趁着我们主力南下消灭华中、华东、华南日军的时候,再来一个偷袭太原,那可就不够意思了,辜负我党我军的美意了。”
这是逼阎锡山表态了!
阎锡山的表情凝重了起来,思考了一会儿,瓮声瓮气地说到:“偷袭太原的事情我老汉是不干的。和你们打,我打不过。我的晋绥军不是消灭了关东军、华北方面军的八路军的对手,我心里有数。不然的话,我也不会来这里了。我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光复了,我要光明正大的回太原,怎么可能去偷袭太原么!你娃小瞧我老汉了!”
刘一民抽着烟,笑眯眯地看着阎锡山,一声不吭。
刘一民不说话,阎锡山心里没底,半天又充满希冀地问道:“刘老弟,你们八路军是受军委会调遣、也是受第二战区请求才进入山西抗战的。现在山西抗战结束,是不是八路军应开离开山西啊?你放心,我老汉说话算数,山西一如既往地支持八路军抗战,送往前线的粮草一点都不会少!”
刘一民还是不说话,抽着烟,喝着水,笑眯眯地看着阎锡山。
阎锡山不知道是咋了,刘一民不说话他也不说话不就结了?但是他憋不住:“兹事体大,兹事体大啊!容我老汉再想想!刘老弟,中国的合法政府是国民政府,中国的抗战最高指挥机关是国民政府军委会,中国的领袖是蒋中正。按道理讲,八路军属于第二战区作战序列,归我指挥。你们不听我老汉指挥调遣也就算了,怎么还想着要我的晋绥军呢?蒋委员长会同意么?军委会会同意么?国民政府会同意么?你们这么干,不怕国内国际舆论么?”
刘一民开口回应了,淡淡地说到:“阎司令长官,我们不是要你的晋绥军,是要你的晋绥军服从我军指挥,随我军一起出征抗日。抗战五年,晋绥军除了早期的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和几次配合八路军作战外,后期再无突出表现。最令人气愤的是,晋绥军不但对坚持抗战的决死纵队下手,对中条山之战也坐视不救,导致中条山**主力溃败。不积极主动进攻日军、不救援同属一脉的友军,抗战五年来没有成建制地消灭过日军一个联队,还有部分军官带部队投敌,阎老哥,这就是你的晋绥军!这样的部队要它何用?山西的日军被我们消灭了,太原收复了,阎老哥又要带着晋绥军进驻太原了。阎老哥丢了太原,让日本人占了五年,我军消灭了小鬼子,收复了太原。阎老哥却要我军让出太原,凭什么?天下有这样的道理么?”
阎锡山老脸通红,争辩到:“你说的不是事实!晋绥军浴血奋战,和日军浴血拼杀,牺牲很大,英烈事迹不容抹杀!至于决死纵队,不说也罢,我个人认为,你们**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够光明磊落、不够朋友!”
刘一民淡然一笑:“我说过了,晋绥军前期抗战确实是浴血奋战,部队牺牲大,涌现的抗日英烈多。但是,后期你阎老哥思想发生了变化,惧怕八路军、**影响到你对山西的统治,走上了限共、**的道路。晋西事变就是你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亲手发动的,想想那些打鬼子的勇士没有死在小鬼子的枪口下,却倒在了晋绥军的屠刀下,阎老哥,难道你心里就没有一丝愧疚么?”
阎锡山有点恼了,大声说到:“我是请薄一波来帮助我建设能打鬼子的新式军队,没有让他把属于晋绥军的决死纵队变成**的队伍。决死纵队不听指挥就是反叛,就应该予以消灭或解除武装。你别和我说那么多大道理,咱俩换换,要是你当晋绥军的领袖,你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么?给我算这老账没用,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儿,别以为我老了,就可以任人欺负了!”
说着说着,两个刚才还笑语晏晏的老朋友就唇枪舌剑的干开了!
刘一民知道必须把阎锡山的气势押下去,否则这老汉还以为自己干了坏事还有理呢!
刘一民迎着阎锡山就顶了上去:“决死纵队为什么不听你指挥?你要是率领他们去打鬼子,决死纵队有一个孬种没?你背着国民政府、蒋委员长,背着八路军,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与日军秘密谈判,小鬼子的特务就住在你的司令部,太原城的汉奸省长和你书信往来、联络不断。身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竟然与日伪藕断丝连、勾勾搭搭,难道你还想要决死纵队服从你的指挥么?还想要八路军服从你的指挥么?难道你和日伪军暗通款曲,也要我军与日伪苟合么?冈村宁次被俘了,筱冢义男被俘了,第一军司令部、太原特务机关的人员都被俘了,那些档案资料可都是白纸黑字,清清爽爽。阎司令长官,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亏你还振振有词,干了坏事不知道检讨,反而倒打一耙!我鄙视你!”
说到“我鄙视你”的时候,刘一民把手里的香烟狠狠地摔倒了地上,那样子看上去是真的对阎锡山极度失望、极度鄙视了!
刘一民平时待人接物都是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可亲可信,这一发怒,还真的是勃然变色、震惊当场!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五三六章 晋绥一统(再续)
此时天都逐渐暗了,黄薇站起来去拉开了电灯,然后又走出去从李小帅那里要了包烟、一盒火柴,回来送到刘一民面前,放下烟盒后轻轻的拽了一下刘一民的衣襟。
黄薇是要提醒刘一民,吵架不解决问题,要制怒。
难怪刘一民动怒,这阎老西太不识时务了,小鬼子都滚出华北了,他还在这里啰啰嗦嗦的做着山西土皇帝的春秋大梦,难怪历史上他只能跑到台湾去黯然伤魂了!
阎锡山一生以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自许,最怕的就是刘一民戳伤疤。刘一民这一说,阎锡山马上就软了,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半天才说到:“晋绥军处境艰难,与日军虚以委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是想着从日军那里捞点武器弹药和粮食补给,没想到小鬼子不上当。这个事情摆不上台面,但也情有可原,我那是想骗小鬼子么,也算是抗战的一种策略么!”
阎锡山软了,刘一民的语气也和缓了,让黄薇去给阎锡山、五妹子倒上水,自己也端起面前的水杯一口喝干,这才慢悠悠的说到:“阎司令长官,阎老哥,我相信你的说法,体谅你的苦衷,但是国人未必都相信,死在日军屠刀下的山西民众未必肯相信。包括蒋委员长,也未必会相信。阎老哥,这个事情啊,你是百口莫辩了!”
五妹子闫慧卿一双眼睛扑扑闪闪的在刘一民脸上转来转去,半天扑哧一笑,站起来走到刘一民身边,亲自给刘一民倒上水,轻言细语地说到:“好我的天神啊,刘司令员,我也托大喊你一声兄弟。你这么英武,那是多少好人家的闺女做梦都想的人啊,咋说话这么狠呢?别人咋说咱不管,你对我大哥可是很了解的,他是一心抗日的,从来都不会上小鬼子的当的。小鬼子恨不得把我大哥抓起来的。你可得替我大哥说句公道话!要不然,这世上就没有天理了!”
刘一民慌忙站起来,请闫慧卿归座,重新点上一支烟,吸了几口,思考一会儿,这才慢慢说到:“阎司令长官,阎老哥,说到底,是你的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了。我知道,你年轻时也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救国救民的好男儿、大英雄,孙中山先生都对你给予厚望。但是,在奋斗过程中,你经受了挫折,曾经兵败,曾经受打压,这让你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想,那就是实力第一。这种想法不光是你一个人有,李宗仁、龙云他们都有。这样一来,在国人眼里,你们就是拥兵自重的军阀,而你们自己不见得认可这种看法,可能还认为自己是救国救民的英雄。比如你在山西,搞十年经济建设规划,一件事一件事都抓的很扎实,修了正太路,修了同浦路,建银行,建工厂,山西的工人工资是其它省份的两倍,连到山西考察的外国经济学家都不得不佩服山西的经济政策。这是好的!但是时间长了,你心里面就产生了一种固定思维,把山西、把晋绥军当成了命根子,当成了亲手培育的孩子,不容别人染指。同浦路、正太路实行窄轨,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也有节约建设资金的因素在内。反映在抗日战场上,就是你的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导致晋绥军这几年战绩乏善可陈。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不是晋绥军装备不好、弟兄们不勇敢,而是你阎老哥保存实力的想法耽误了晋绥军。划地自守,生怕被日军消灭、被中央军吞并、被八路军蚕食,想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以“二”的哲学指挥统御属下,力图保存晋绥军的一席之地,结果路越走越窄、日子越来越难!阎老哥,我说的对么?”
阎锡山叹口气,端着水杯喝了起来。
刘一民停顿了一下,看看阎锡山的双眼对着水杯出神,就又继续和风细雨一般开导:“阎老哥啊,当年你之所以起兵响应辛亥革命,是因为你痛恨满清的**,看清了中国要革命的大势。现在,你也得看清大势。这个大势我上次在古贤已经给你讲过了,那就是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个大势的催化剂。二战胜利后,世界必然进入和平发展阶段,西方列强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地都会一一取消,会诞生许多独立的国家。比如越南、印尼、马来、印度等等,都会真正的独立建国。我们中国也是这样,也必须要实现真正的统一,走**科学发展道路。到时候,再也不会存在什么八路军、东北人民抗日联军、新四军、晋绥军、川军、桂军、滇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这样的乱七八糟的番号和称呼,强大的中国只有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承担国防任务,军官采取军校培养的办法遴选,士兵实行三年或两年义务兵役制,对外作战不再由哪一个领导人决定,而是要通过我们的最高决策机关投票表决决定。不要低级军官了,就是司令啊,军长啊,师长啊、团长啊,也得实行退休和转业制度,干到一定年龄就得退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永远不会再发生内战,也永远不会再有什么土匪、军阀。任何人都不可能再拥有只听命于他的、私人武装性质的军队。人和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解决纠纷、矛盾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到法院打官司,听凭法院判决。从中央到地方,我们的领导人都要通过选举产生,而且要限制任期年限,一届政府只能干几年。你就是再有本事,干的再好,任期满了也得下台,机会均等。就象美国的总统选举任期制度一样。这样美好的社会,才是我们奋斗、牺牲想要的社会。”
阎锡山抬起头,看了看一脸坚毅、一脸向往的刘一民,又谈了口气,开口说到:“憨娃啊,老弟啊,这社会好是好,但蒋委员长会答应么?各地拥兵自重的将领们会答应么?你们**能做到么?你年轻,不了解中国,想的太天真了。”
刘一民依旧是淡淡地说到:“中国是全中国人的中国,不是某个人、某个党派的中国。历史潮流不可阻挡!谁要是看不清大势,逆历史潮流而动,仍旧幻想着搞**、搞独立王国,就只能被历史车轮碾得粉碎,扫进历史垃圾堆。我党我军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带领全国人民赢得真正的独立解放自由**!”
可能是怕阎锡山不以为然,刘一民又补充到:“任何企图阻止中国统一、阻止中国走向**自由、繁荣发展的势力和团体,都是中国人民的敌人。我军将以雷霆万钧之手段歼灭之!”
这意思很明白了,等于是说我党我军为了实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不惜与蒋介石开战,直到消灭其为止。阎锡山如果执迷不悟,我军就要解除晋绥军的武装了。
穿越这些年了,仗也打到这个时候了,刘一民原来还对**各路部队心存敬意,现在看了阎锡山的表现,刘一民不耐烦了,对这些抗战不积极、**当先锋的杂牌军不感冒了。心里就想着与其让那些**老手领着部队打我们,不如快刀斩乱麻,直接武力解决,减少许多麻烦和隐患。
阎锡山不吭声了,端起茶杯轻轻地品茶了。
刘一民乘胜追击:“山西民众盼**、盼自由、盼解放、盼发展,而你阎老哥脑子里却依旧把山西当成自己和晋绥军的地盘,这是典型的土皇帝思想,是欺负山西三千万老百姓!山西是中国的山西,是山西老百姓的山西,不是你阎百川一个人的山西!阎老哥,难道你当初会见孙中山先生时候就抱有当山西土皇帝的思想么?”
阎锡山依旧一声不吭。
刘一民循循诱导:“阎老哥,风物宜长放眼量,中国这么大,世界这么大,为什么只拘泥于一个山西呢?难道你就不想以自己的才识指导全国范围的经济建设么?难道你就没有想着将来有一天带着夫人、代表中国去世界各国访问么?难道你就不想着当你的座机在美国、法国、英国机场降落时,他们奏响礼炮、请你检阅仪仗队么?难道你就不想以绝对平等的姿态和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在一起握手言欢、共进晚餐么?这一切,是你当山西的土皇帝能够做到的么?”
五妹子闫慧卿听的双目神采飞扬,张口就说:“刘将军,你不是骗我们的吧?”
刘一民硒然一笑:“我骗你们干什么?想想吧,只要我们国家真正统一了,世界上我们国家的人口最多,市场最大,美国也好,英国也罢,谁敢小瞧我们?他们想搞任何鬼名堂,只要我们不同意,说不让他搞,他就搞不成。那才是泱泱大国呢!”
这话是真的,想想就是这道理。没办法,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真要是能和平发展,世界上真还没有人敢欺负我们。
闫慧卿不是个普通妇女,她能得到阎锡山信任,那不是偶然的。再说她的两任丈夫都是留学日本的,眼光是绝对有的。刘一民描绘的前景还真的打动了她,她早就想出国去看看,这下脸上也活泼了。只不过她从不敢干预阎锡山的军政大事,这种时候更不敢多说一句。
阎锡山还是不说话,捧着茶杯出神。
刘一民心情好转了,语气也婉转了,但听起来却是更逼人了:“我军主力马上就要南下了,中日战争也是最后一仗了。可惜了晋绥军那么精良的装备了,只能跟着阎老哥躲到后方等着听我军捷报了。将来晋绥军的将士们想起来,不知道是该感谢阎老哥还是该骂阎老哥。要不,阎老哥,我和你一起去山西,咱们两个把晋绥军的干部们集中到一起,你讲讲你的道理,我讲讲我的道理,让干部们选择。想跟着你继续留在山西给我军使绊子的,留下;想跟着我去打鬼子立功的,随我走。咱看看是留下的多还是跟着我走的多!”
阎锡山终于放下了茶杯,长叹一声:“憨娃啊,好老弟啊,我老汉算是怕了你了。你这是想杯酒释兵权么!赵匡胤都没有你精明,他还得摆个酒场,破费点钱财,你是白开水一杯弄大事,你比他心还扎实!”
刘一民忙说:“阎老哥,这不是什么杯酒释兵权,是我们一起奋斗,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努力!搞不好你将来还是我的领导,可不能记恨我,给我穿小鞋!”
阎锡山似乎是想通了,摇了摇头:“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领导你了,我心里有数。我老汉想了,就这样把晋绥军交给你们整编,说实话,我心里不乐意,干部们、同志们也不乐意。可是,南下过河去与第一战区汇合也不是上策,晋绥军离开山西就会成为无根之萍。蒋委员长也不好惹,他手下那帮主要干部天天以削弱杂牌军为己任,我老了,不能亲自带兵打仗了,晋绥军过河后只能是分割使用,最后烟消云散,步东北军的后尘。留在山西,你们不放心,必欲武力解决而后快。你们有枪,老汉手里也不是烧火棍。打来打去,只能多死些山西人。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我老汉受教了。这样,我再思考思考,和主要干部商量商量。当然,打鬼子上前线晋绥军不甘人后,能不能换个方式和贵党合作呢?比如我把晋绥军交给你们,由你率领去打鬼子。番号不变,干部不变,建制不变。你们八路军不也还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么?我老汉在后方搞恢复生产,重建山西,给你们提供粮草。刘老弟,你看这样行不行?”
阎锡山就是懂哲学,很明显的事情绕来绕去,说了这么多道道。
刘一民站起来走到阎锡山跟前,握着阎锡山的手,兴奋地说道:“阎百川就是阎百川,深明大义,抗日不落人后,不愧是威震三晋大地的英杰!好老哥,山西人民感谢你,我党我军感谢你,全国人民感谢你。敬礼!”
说完,刘一民双脚“啪”地一并,抬手向阎锡山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五三七章 庆功酒
刘一民和阎锡山会谈结束后,趁热打铁,直接引阎锡山、傅作义去见了主席。
阎锡山和傅作义没有想到在石门能见到主席,都很高兴,双方相谈甚欢。
晚上,主席就在石门驻地设宴,欢迎阎锡山和傅作义,欢送左权赴东北,感谢美军驻东野联络组。冀南的陈再道、宋任穷本来就在石门,自然是要参加的。冀中的黄敬、吕正操、孟庆山也赶了过来,吕正操和孟庆山还押来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参谋长田道盛武、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伪华北治安军司令齐夔元。
阎锡山、傅作义和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彭老总、刘一民、左权、包瑞德一道,见了被俘的这群日伪高官。其中的王揖唐、齐夔元都是阎锡山和傅作义的老熟人,见面后两个大汉奸直往阎锡山跟前扑,不住声的喊着阎司令长官饶命。
这下,晚宴的气氛就更热烈了,看见骄横的不可一世的冈村宁次和王揖唐、齐夔元落了这样的下场,阎锡山、傅作义的心情彻底放开了,和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彭老总、刘一民、左权等人碰酒,五妹子闫慧卿生怕大哥喝多,劝阻阎锡山几次,根本无效。
晚宴上最悲催的是刘一民。没办法,好久不见,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彭老总、左副总参谋长都想和刘一民喝酒,阎锡山、傅作义更想和刘一民喝酒,包括包瑞德、克莱尔等美军联络组成员,也都有样学样,一个个过来给亲爱的刘敬酒。到最后,陈再道耍开了酒疯,说是陈麻子本事不行,入不了刘司令员的法眼,东进山东、南下江淮、北进东北,没有一次想起带上他,耽误他少立多少战功,必须得和刘司令员喝透,不然以后老百姓只知道东野主力有12个军长,哪里还会有人想起陈麻子。
陈再道要和刘一民喝透,冀中的吕正操也摩拳擦掌站了出来,说是得代表冀中军民敬刘司令员几碗,要不是东野及时挥师入关,还能不能活着见到首长们都很难说。
刘一民原计划今晚就离开石门的。东野主力已经挥师入鲁,虽然日军驻山东的十二军只有三个师团和几个独立混成旅团,又分散各地,基本上不可能爆发大的战役,山东又有**指挥的115师主力为基础编成的山东野战军配合作战,高原、刘建立、李清对山东地形极熟,不会出任何意外,但是刘一民还是放心不下,不愿喝酒,急于要走。可惜他人缘太好,主席和老总对山东战事心里又及其笃定,竟然放任众人给刘一民端酒,想让他喝了酒好好休息一下再走。
1...866867868869870...8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