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五六二章 南进,南进(续)
就在**、刘伯承、徐向前指挥三个野战军快速南进追击的时候,东野、华野也在行动。
解放上海、南京、杭州,一个明显的好处是我军缴获了大批轮船,便于走长江水道和走海路运兵。
江南多水乡,离开船只不说寸步难行,反正是极不方便。
我军现在控制着苏维埃港、海参威、库页岛、大连、旅顺、天津、连云港以及苏北一系列港口,从海路南下的轮船,沿运河南下的小型机动货船、木船,此时都汇集在长江水系,可以运载部队南下。
第二兵团、第四兵团占领南京后,分兵南进,一路乘船沿长江西进,进入鄱阳湖,在我空降编队配合下,攻进了南昌城。
南昌城是第九战区罗卓英兵团长期与日军争战厮杀的战场,烈士们的鲜血早已浸透了南昌城外的每一寸土地。
湘鄂桂战役前在赣北与罗卓英集团对阵的是日军的第一0一师团、第一0六师团,策应两个师团作战的是日军第六师团。湘鄂桂战役的时候,第一0师团、第一0六师团属于畑俊六动员的第十一军参加湘鄂桂战役主力一部分,在抽调来的第十三军兵力支援下,打退了策应咸宁一线作战的罗卓英兵团,然后主力就配合畑俊六指挥的第十一军主力南下作战,留守赣北的日军虚张声势,其实早已不是第一0一师团、第一0六师团主力了,只是他们留下的掩护主力行动的虚张声势的偏师。
赣北这地方,由于罗卓英集团长期在这里奋战,还取得过上高会战这样的胜利,日军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这里的伪军比起苏浙地区来说,就要少的多,日军没有那么多替他们挡子弹的炮灰。因此,我二兵团、四兵团大军横扫,一路通过长江进入鄱阳湖,直接杀到南昌城下,一战夺回南昌。
南昌是我军重要发祥地,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从此诞生了威震天下的正义之师。占领南昌后,第四兵团司令员陈大勇心情激荡,给刘一民发去了请求转报中央的电报,上面说:“报告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我的四兵团司令部就设在南昌起义指挥部江西大旅社,我已下令在门口制作悬挂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匾额。请指示!”
陈大勇发的电报确实激动人心,多少年了,我军终于杀进了南昌,而且以我军的实力,除非主动撤离,正常情况下,任谁也休想从我军手里再把南昌夺走!
第四兵团不可能留在南昌,刘一民命令南华野各部镇守京沪杭地区和南昌及赣北地区,二兵团、四兵团继续南进,向广东进军。三兵团主力从浙江经福建地区向广东进军。命令特战司令部和第一师、第四师、第七师采取伞降方式,空降广东地区,攻占海南岛和粤港澳地区,与南下主力呼应,一举解放广东地区,并向桂南进军。
日军南方军还有较强力量的飞行集团,要实现刘一民的把畑俊六集团驱赶到越南境内消灭,必须得解放广州、海南岛,攻占桂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机群转场,掩护作战。
通过福建、江西南下粤北的通道在**第三战区和第四战区部队控制中,虽然此时国共两军绝对是齐心协力追残敌,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内战,但是小心无大差,沿途多山区,刘一民不敢让经陆路南下的部队兵力过少,必须是大军并肩南下,杜绝上顾祝同、官云相之流的任何企图。
至于东南沿海厦门等地残余的日军,刘一民未作任何部署。因为不需要他部署。
日军于1938年最早攻占东南沿海的厦门、金门等地,到1941年4月才攻占福州。日军在福州城内杀害252人,破坏房屋2223座,马尾船厂大部份焚于炮火。占领福州后,日军特务机关长铃木谦三出面,收罗一批地痞、奸商及失意官僚,组织维持会,会长林赤民,还有林忠、林谦宣、萨福畴、郑贞藩、陈几士等一帮汉奸捧场。说起来福州的汉奸比较倒霉,他们都是地痞、奸商及失意官僚,没有拉起伪军队伍,也不懂军事,手里没有实力。这样就不受日军待见,连他们的老婆、闺女的安全都保不住。福州维持会副会长翁庆生和委员方日中就被日军活活打死。
由于福建省政府在日军攻占厦门不久就撤离了福州,日军在福州城内没有得到有价值的缴获,加上他们在福州兵力有限,还不断受到**、游击队袭扰,等到**80师取得大湖之战胜利后,日军就不得不乖乖的滚出福州了。日军在福州仅仅停留了一百多天。
这个时候侵华日军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福建境内不但有**,还有英勇善战的海军官兵,消灭东南沿海日伪残部的任务不用我军动手,**会全力以赴消灭他们的。
刘一民亲率一兵团、三个装甲旅、骑兵第一军和炮兵第一军、防空第一军船运,直接在越南的金兰湾登陆,截杀从桂南撤到越南去的畑俊六集团和驻越南日伪军。
为了确保船队南下安全,刘一民命令冯达飞在保证对畑俊六部的空中打击的同时,抽调轰炸机、战斗机,进驻台湾,从台湾各机场起飞,集中轰炸盘踞广东海面的日军遣支舰队。其中,美国向东亚战略轰炸司令部新增派的1000架飞机中,有一部分装载有英国的最新电子设备,可以搜寻轰炸潜艇。刘一民命令卡尔中将把装有新式电子设备的轰炸机、战斗机全部调给冯达飞和杜立德指挥,集中用于消灭日军遣支舰队,迎战日军南方军的飞行集团。
二战时期,由于德军潜艇打击英国舰队和商船,德军机群又不断越过英吉利海峡空袭伦敦,刺激英国人不得不加速研制电子设备,终于研制出了雷达,不断改进后,现在英军的战机上装载的电子设备已经可以搜索潜艇了。美英关系密切,这些成果双方共享。因为英国现在的飞机大部分都是美国提供的,英国研制出的机载无线电新技术也就到了美国人手里。
这些所谓的先进的电子设备,看在刘一民眼里都是老古董,但是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先进的。有无线电专家李强在,这些电子设备很快就会装上沈阳飞机场的新飞机的。
留守台湾的符竹庭,上岛后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工兵扩建台湾原有机场,新建可供大型轰炸机起降的机场,为我军下一步南进做准备。
台湾有日本人修建的水泥厂,过去都是运回日本或运往伪满洲国搞建设,大部分用于日军在太平洋诸岛屿上修机场、修工事,现在水泥厂成我们的了,解放了职工们加班加点生产水泥,保证台湾机场扩建和新修建机场的高品质、高质量。
新建机场尚处于动工中,一时半会儿用不上,扩建机场速度快,可以边投入使用边扩建。
等到我军机群转场台湾各机场完毕,就开始对逃往广东海面的日军舰队实施集中打击。
小鬼子做梦都想不到,这次飞来的美军轰炸机,竟然能炸潜艇。只要锁定潜艇,深水炸弹就投了下去,日军潜艇很难躲开。往往是几颗深水炸弹下去,日军潜艇的声纳就失去了信号。
由于日军早已把东南亚的英美军消灭了,中国海军也早已失去了战斗力,更没有国民政府的商船可供日军拦截、击沉,日军的潜艇部队绝大部分部署在西太平洋,用于封锁美军太平洋舰队,留在日军遣支舰队编制内的潜艇很少很少,也就是几艘而已,经不起我军机群打击。
日军遣支舰队原来每遇大战,就可以得到联合舰队支援,经常有两艘甚至四艘航母暂时归属遣支舰队指挥。日军发动远东战争、偷袭东南亚的时候,遣支舰队也归属日军统一调配,用来运送部队、配合夺岛作战等。自从冯达飞率领八路军航空一大队在上海外海击沉日军的龙骧号航母编队后,日本海军就很少再让航母配属遣支舰队指挥了。现在中途岛大战结束了,黄海大战结束了,日军只剩下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的旗舰大风号一艘航母了,侵华日军遣支舰队再也得不到联合舰队航母支援了,没有了舰载机,他们本身就不敢再深入长江、珠江水道,惧怕我军战机和陈纳德指挥的第十四航空队的打击。要知道,福建、浙江第三战区防区内可是都有机场!
三个主力兵团南下了,**、刘伯承、徐向前率主力南下了,畑俊六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我南下大军身上了,中美空军轰炸机编队开始猎杀日军遣支舰队了,刘一民这才命令浩浩荡荡的船队从上海、杭州分别启程,由航母编队护送,开始了漫长的海上行程。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五六三章 登陆金兰湾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南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国土面积32万平方公里,形状呈s型,陆地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仅有50公里,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全国山地面积占百分之四十,丘陵占百分之四十,平原只占百分之二十,森林覆盖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其中,北部地区由高原和红河三角洲组成。东部分割成沿海低地、长山山脉及高地,以及湄公河三角洲。
金兰湾位于越南东南部,扼守着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后世历史上被军界评为亚洲第一港。
金兰湾在越语中意思是“淡水泊”,四周被高约400米的群山环绕,由冲空山和凤凰山两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外港平巴,水深30米以下,湾口宽三、四千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内港金兰,面积60平方公里,水深1—16米,湾口宽仅1300米,湾长20公里,宽6公里,可停泊航空母舰及成百艘舰艇。
刘一民之所以选择在金兰湾登陆而不是在岘港或防城港登陆,是计算了畑俊六集团的撤退速度,预想了日军驻越南部队很可能集中力量阻击我南进追击主力、接应畑俊六撤退。要知道畑俊六集团主力已经推进到桂南,后续部队从咸宁一线南撤,这一路上被我军机群追击轰炸,一定会被炸得支离破碎,一旦撤到越南境内,必定让建制完整的驻越南日军扼守越南北部山区,阻击我军,让畑俊六集团撤到南部休整恢复一段时间。刘一民要是就是畑俊六南撤的机会,他得给畑俊六的大军留足南撤休整的空间,这样畑俊六才会放心大胆的离开越南北部山区,快速南下,给我军彻底歼灭他提供战机。
当然,这只是刘一民的一厢情愿,日军不一定会按照他的设想办事。说不定畑俊六还想利用桂南地理优势打反击呢!也可能日军就不调动驻越部队,而是让畑俊六直接固守越南北部山区,先挡住我军追击部队再说。
刘一民就是刘一民,他就敢断定畑俊六在我军三大野战军主力、第九战区、第四战区和轰炸机群的追击下失魂丢魄,溃不成军,急需休整。这可能是在东北战场上、华北战场上见惯了日军精锐部队被我轰炸机群击溃的情况,知道畑俊六统帅的日军十一军比关东军、华北方面军强不到哪里去的缘故吧!
刘一民率庞大舰队南下,隐身在茫茫大海之中,太平洋战场确是风云骤起,美军攻占瓜岛后,一心要报仇雪耻的麦克阿瑟不停地向参谋长联席会议要军舰、要飞机、要部队,他要夺回菲律宾。
历史上日军在中途岛大战结束、太平洋战场形势开始恶化后,陆海军结束争吵,经过仔细研究,认为日本作战重点是稳定太平洋防线,而且日本根本就指靠不上德意盟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作战了。弄清楚这一点后,日本陆海军决定停止关东军的关特演,彻底放弃对苏作战的计划,抽调100万部队增援太平洋战场,满足南方军的武器、弹药、物资等作战补充需要。后来,由于日军陆军兵力有限,抽不出百万精锐前出南洋,日本海军也没有足够的护航力量护送那样多的运输船只满载部队弹药南下,日军只得采取分批分重点运输方式向南洋派兵。为此,日军大本营把南洋战区分成三个防卫圈,外环防御圈是重点防御圈,尤其以特鲁克、拉包尔、荷属东印度群岛东部为重点中的重点,向该地区派遣的部队为齐装满员携带重型武器的精锐部队。中环防御圈,派遣轻型部队给予加强,部队的重型武器以及兵力都给予精简。至于内环地区主要派遣只有象征性重武器、由新兵与若干老兵骨干组成的架子部队去加强。日军大本营计划用外环精锐部队重创美军,并使美军在印尼以及拉包尔陷入长期大战,使海军与后方的陆军获得充分休整的机会。日军确信,在1947年以前,美军都无法完全攻陷外环中的重点区域,这样日军就有充分的时间加强中环,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以由中环派遣强力部队增援外环作战,也可以使外环部队收缩到中环建立更强的防御线,而内环的部队经过这些时间,缺乏训练的新兵也成了老兵,架子部队也成了充实部队,可以作为预备决战部队,给予经过外环重大消耗的美军致命一击。与此同时,日军计划利用留在本土的精锐部队以及大量重型武器做骨干,武装出成群的新精锐师团,用作本土决战的基本力量。而海军的舰队经过充分的休整就又了再次决战决胜的把握,这样日本就可处于很难被击败的地位,美国将会动摇继续战争的决心,从而让日本得到一个对日本有利的战争结局。
这是历史上日军大本营的如意计划,最后在太平洋上泡汤了,小日本不得不在两颗原子弹的爆炸声中宣布无条件投降。
现在的情况与历史上大不相同,由于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灰飞烟灭,日本陆军已经不可能从东北、华北抽调部队加强太平洋防线了。而且,由于增援关东军,日本南方军中精锐的第二师团、近卫师团、第四师团都已调回东北并化作了灰尘,归属南方军指挥的关东军第四、第五飞行集团也在东北覆灭,日军南方军的实力大幅下降,东南亚那么大的地盘,日军守都守不过来。着就是日军停止进攻印度的英美军队的根本原因。特别是现在,美军东亚战略轰炸司令部不停地轰炸日本,小鬼子的工业基础被炸瘫痪了,连自杀式飞机都早不出来了,拿什么补充日军南方军?
如果畑俊六顺利逃到越南,日军就是两块了,一块是东南亚的侵略军,一块是本土临时拼凑的本土防卫军。而且,随着太平战场形势的巨变,日本南方军就是孤军了,除了等死别无他路可走。
这种形势美国人自然是一眼看透,这才有了麦克阿瑟大规模反攻菲律宾的作战行动。
遗憾的是,由于日军南方军实力减弱,来不及在太平洋上部署完整的防御圈,现在的太平洋战场少了许多历史上那种经典战役的,比如美军攻打马里亚纳群岛、帕劳群岛时反复争夺、血流成河的激战,就已经不可能再发生了。而且,由于我军已经抓住日军增援台湾之前的空当攻占了台湾,麦克阿塞也不用和尼米兹两个争吵是先攻台湾还是先攻菲律宾了,麦克阿塞毫无意义的直接攻向了菲律宾群岛。
日军南方军司令寺内寿一大将此时对畑俊六大将统帅的从中国撤退出来的部队望眼欲穿,他兵力不足,急需增援。因此,寺内寿一严令日军越南的三十八军司令官土桥勇逸中将调派主力,深入桂南,接应畑俊六大将统帅的第十一军、第十三军、第二十三军主力入越,并由土桥勇逸中将切实部署越北防务,坚决阻击中**队,使其不能进入越南。
这一点,和刘一民的判断不谋而合。寺内寿一不愧是刘一民的老对手,毕竟有交情啊!
此时的畑俊六确实是已经惶惶如丧家之犬了。
畑俊六决定撤往越南无疑是正确的。如果不撤的话,这个时候她可能已经陷入中**队的包围圈了。那样子的话,由于他的158架飞机已经损失殆尽,此时他的部队就会向关东军、华北方面军那样在我机群打击下溃不成军,进而被我军彻底歼灭。
但是,他这一撤退,留守在原防区的日军就成了牺牲品,被淹没在了我大军的汹汹攻势之中。包括第十三军留守京沪杭地区、苏皖地区的部队和华南的二十三军留守部队,全部都成了我军的战绩。
最让畑俊六难受的是,他这一路撤下来,在我轰炸机群和地面部队的追击下,伤亡很大很大,大得让畑俊六心酸。
畑俊六指挥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那都是日军的飞机在中**队头顶投炸弹,坦克轰轰隆隆在中**队阵地上碾压,重炮把中**队的地形险要的阵地炸得虚土三尺。曾几何时,变成了中美空军的战机追着他的屁股打,炸弹炸,机枪扫,把日军硬往鬼门关里推。到最后畑俊六根本就不敢白天行军了,都是晚上行军。生怕白天部队一暴露,就招来机群的狂轰烂炸。
好不容易越过中越边界了,畑俊六一脸落寞,站在边界上,对前来迎接的第三十八军司令官土桥勇逸中将只是淡淡的点点头,回首再看了一眼夜色苍茫的桂南大地,挤出了两滴眼泪,这才又对土桥勇逸中将说了声拜托了,就率军向越南腹地开拔。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五六四章 登陆金兰湾(续)
畑俊六统帅的部队中,原本就只有第十一军基本完整,第十三军、二十三军都是抽调主力参加湘鄂桂战役,两个军合到一处等于一个军。
畑俊六原本还想着华南的二十三军留守部队能够经过北部湾撤向越南,没有想到失去了航母舰载机掩护的遣支舰队纯粹是航空兵的靶子,在中美空军机群打击下,沉了一艘又一艘,残余的只能逃向越南的岘港、防城港、金兰湾。更让畑俊六没有想到的是,刘一民采用伞降的办法,奇袭香港、澳门、广州,日本的香港总督酒井隆中将都没能逃的出来。而且,刘一民袭占广州、香港、澳门的同时,主力从福建、江西两路齐出,车轮滚滚、马蹄声声,硬是追上了向桂南方向逃跑的广东日伪军,给来了个一锅烩。
占领广东的东野大军,除留一部准备攻占海南以外,朝着桂南方向追来,眼看就要和追着畑俊六屁股的正面追击的大军形成夹击之势了。畑俊六如果跑的慢一点,就有可能被包饺子了。就这还不算,从台湾、长沙方向转场过来的我空军机群,把柳州、桂林、南宁、湛江的机场用上了,打得逃到防城港和越南的岘港、金兰湾、西贡的日军遣支舰队炸得东躲西藏,残余舰只不得不向泰国、菲律宾方向逃窜。
留守广东的是东野四兵团,解放海南岛的任务落实到了四兵团第四军肩上。以雷鸣的性子,那是只争朝夕,不愿让海南岛上的日军多活一天。因此,就在一兵团、二兵团、三兵团向桂南方向追击的同时,第四军集中在广东搜集到的船只,采取伞降和渡海作战相结合的办法,在机群掩护下、在广东的东江纵队和海南岛上的琼崖游击队配合下,发起了解放海南岛战役,一举成功。
几乎是与此同时,**第三战区发起了收复厦门之战。
没有了飞机、军舰掩护的厦门日军,就不是第三战区主力的对手了,经过两日血战,第三战区光复了厦门。
自此,中国大陆彻底解放!
由于日军盘踞在东南亚,日本国尚未宣布无条件投降,追到桂南的山东野战军、晋冀豫野战军、晋察冀野战军、晋绥军、傅作义三十五军和薛岳指挥的第九战区部队、张发奎的第四战区部队,竟然一起压向了越南北部地区,和日军驻越南的第三十八军驻守越北的部队展开了激战。
寺内寿一指挥的南方军原来拥有强大的飞行集团,但是由于关东军的第四飞行集团、第五飞行集团被调走、海军联合舰队主力覆灭,寺内寿一手中只有不到400架飞机。这个时候,美军向菲律宾群岛发动攻击,中**队向越南北部发起攻击,寺内寿一不得不集中手头的战机,增援两个方向的作战,与美军太平洋舰队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和从中国杀来的中美空军杀到了一起,几番激战下来,数量上占劣势的日军南方军机群败北。寺内寿一为了保存一点实力,不得不命令残余的100多架飞机退出战斗,转移到泰国、马来等地,计划等待补充后再战。
此时的寺内寿一,已经没有了攻占东南亚时的骄狂了,不停地向大本营发报,要求迅速补充飞机、弹药、药品。但是,裕仁天皇躲在皇宫的防空洞里不吱声,新任日本首相小矶国昭忙着疏散城市居民和残余工厂,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只剩下一艘航母,根本就没有能力支援南方军作战。他知道,中美空军和美军太平洋舰队眼巴巴地等着他的大风号航母前去增援呢!
寺内寿一没办法,就只能给畑俊六发报,催促畑俊六快速南进,到越南南部休整一段时间,然后与南方军一道并肩作战,击退美军的进攻。
寺内寿一和畑俊六都是日军巨擘、侵华元凶,这两个货凑到一起,临死前拼命一搏的话,说不定还能掀起滔天巨浪呢!这两个人可不光是日军名将,就是放在整个二战中来考量,那都是当之无愧的名将。只不过小日本国力有限,战略上犯了大错误,寺内寿一和畑俊六、冈村宁次、梅津美治郎、山本五十六这些日军名将,最终都只能是走上不归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不用寺内寿一催促,畑俊六都急于在越南休整部队。他已经盘算清楚了,只要给他一周时间休整部队,他就可以利用越南的地形,杀一个漂亮的回马枪。因为他一路行来,发现越南到处都是森林,便于隐蔽部队。后面追来的中**队经过和三十八军激战后,必然损失惨重。到时候国共两党的军队就会发生分化,说不定蒋介石的部队就会打道回府,趁着**主力全在和皇军血拼的机会,去多多的抢占地盘。如果真是出现这种变化,**的**、刘伯承、徐向前部估计也会打道回府,掉头去巩固他们在长江以南地区占领的解放区,顶多只有刘一民的部队会不顾一切的衔尾急追,那个时候就是自己给刘一民致命一击的时候了。
畑俊六一路走一路思考的时候,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的刘一民抵达金兰湾了。
这个时候的金兰湾,没有后世美苏争霸时那么重要。
法国人占领越南后,把金兰湾开辟成了重要商港和军事基地。但是法国的东方舰队主要在越南的时候主要停靠在岘港军港,金兰湾作为军港使用率很小。日俄战争前,由于当时沙皇俄国和法国是盟友,法国人同意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在金兰湾补充煤炭、粮食和淡水。这是金兰湾历史上第一次停留如此大规模的舰队。结果,沙皇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运气不好,从金兰湾离开后北上途中,因为泄密,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遭到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的伏击,沙俄第二太平舰队三分之二舰只被击沉,日军联合舰队仅仅损失三艘潜艇。东乡平八郎的名言“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胜过一百们百发一中的大炮”就是在对马海战前训练时提出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