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这是他说服达延汗出兵的关键。
收服朵颜三卫。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且不说,他们这一万人马在朵颜三卫过冬,给部落里节省多少粮食。只要,他们这一万人待在这片平原上,就足以控制朵颜三卫。
当然,前提是要打败明军。
以博尔哈来看,第一,大雪飘飞,冬季这仗打不起来。第二,这次来援,乌鲁斯王子带来了部落里精锐射手。还有种种战术,这足以给新军营重创。
乌鲁斯笑着和博尔哈饮了一杯马奶酒。
相比于他的兄长出使大明京师的图鲁,他表现的更加优秀。更像一位真正的可汗继承人。
…
…
大雪,不仅仅让朵颜三卫和博尔哈等人作出明军不会继续进攻的结论,连明军内部也是如此。
北方的冬天,在下雪之后,寒冷的让人难以想象。室外气温零下十几度,尿尿都会被冻住。
这样的天气之下,大军跋涉一百多里,还有作战的体力吗
大宁城的明军在这两三天内遇到种种问题。
大雪忽至,道路断绝。
粮食储备不大够。新军营四个团,外加一千多青壮困在大宁城,开始实行口粮配给。
取暖的木炭严重不足。
帐篷在雪夜里被压垮好几顶。
驻守在另一处燕山出口的吴臣三个团,同样遇到种种问题:饥寒交迫。
上午时分,张昭带着王武、赵子龙、庞泰、高一典等人在营地巡查。种种困难,让大家都士气消沉。
孙启栋、李逍遥、刘二狗、曹谌四个千户都当面建议张昭不要执行“冬季进攻”的计划。
张昭发起进攻的时间,其实经过参谋们严格计算过的。大军于深秋时出塞,在第一场雪之前控制大宁城。继而,在冬季和朵颜三卫的主力决战。
因为冬季就意味着朵颜三卫没法游牧。
这样
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军将士书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九月二十五日傍晚下的雪,九月二十七才停。至十月初一,燕山山脉中的道路才徐徐的恢复通行。
军中的联络恢复通畅。
自九月十三日,张昭率大军突然发起进攻,整个京师都在关注着战况。
道路通畅后,大宁城、锦山镇的新军营各团并没有覆灭,这让京师的众人送口气。
九月十八日一场连绵的秋雨让明军损失一个参将,这可让弘治皇帝和朝堂诸公记忆犹新。
而张昭率部打到大宁城,实际上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当然这场战役还未结束。
不仅仅是京师在关注。宣府、辽东的将校们。
新秦伯张昭总督的是三镇军务!如此大战,竟然没调宣府、辽东两镇的边军。虽然张大帅清洗蓟镇军的手段让他们头皮发麻,但他们也想参战啊!
在道路连通后,除开恢复军需供给外,位于元上京一带的永谢布部,其太师亦不刺专门派信使来警告:汗庭支援朵颜三卫了。
十月初四,天寒地冻。张昭在大宁城外迎着押送火炮到来的林文宁时还说起这事。
“老林,我们在等你运送火炮和毕业生们到来。朵颜三卫也在等援军。”
林文宁有着一张马脸,这令他的个人形象非常突出,四十三岁的年纪。笑道:“相公,这不正是你所期望的吗”
本来就是要他们汇聚一起,这样才好围歼。他已经将棉衣、棉靴、手套等后勤物资押送过来。
新军营初级学堂进入军中的毕业生们一百余人整齐的向张昭举手行礼,“见过大帅!”
张昭回礼,“大家辛苦了。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表现。”
炮兵是绝对的技术兵种。数学不过关,那想都别想。这些学生都会补充到新军炮兵营中。
一帮学生神情振奋。
有个别心思灵巧的人已经听出这话的潜在含义。
…
…
虽然着大雪停止、慢慢消融,再加上明军组织人手的清理,燕山山脉中的各个集镇恢复联系。
&nbs
第四百三十四章 孙贼,再来玩啊
从燕山山脉出来,至通辽的平原这一线,这里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区域。
朵颜城、大宁城就在这片丘陵之中。而这片丘陵区域中,最主要的河流叫做老哈河。
大宁城便是在老哈河的上游。
十月初六,立冬刚过。
朵颜城中很快就发现明军的动向。
双方的斥候在寒冬腊月的野外频频交手,互有伤亡。而这通常是大战前的前兆。
聚拢在朵颜城外的联军首领们立即在大帐中召开贵族、头人的会议。
“他简直是疯了。不把士卒的命当命。”
朵颜卫的首领合撒儿在人还没到齐时,对身边的博尔哈发泄着情绪。
张昭太疯狂了。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竟然出兵北上,想要伺机和他们交战。甚至可能是决战。
逐渐树立起“智者”形象的博尔哈从表面上看,还稳的住。但内心里也是惊讶难言。
他作出预测,张昭大概率不会在冬季出兵。但事实很打脸。
乌鲁斯王子和雅若一起到的。
大帐中,三卫首领合撒儿、孛罗赤、阿鲁灰等人到齐之后,立即开始议事。
孛罗赤道:“刚刚得到斥候的汇报,明军的斥候网突然铺开。有勇士冒死抵近,查探到明军的动向。两路明军正拔营往我们这里杀过来。是战,是走我们得尽快做出决定。”
“按照之前的计划来吧。谁能料到明人竟然真的在冬季发起进攻幸好我们之前做了准备。”
“是啊。”
三卫首领合撒儿、孛罗赤、阿鲁灰对视一眼。最后由泰宁卫的首领孛罗赤道:“那我们准备战斗。必须要阻拦他们,这样才能为牧民后撤赢得时间。”
朵颜城这里是朵颜卫的放牧地,但目前朵颜卫只剩六千骑,部众损失过半。在联军中,话语权最低。
福余卫远道而来,还需要朵颜卫、泰宁卫提供后勤。因而,出兵1.8万人的泰宁卫成为主导。
九月底大雪那几天,联军的首领、贵族们天天商议军情,对战法有共识:后撤,延长明军的补给线。
当然,在后撤之前,要和明军“接触”,试探性的交手。做到心中有底。
“都去准备吧。”
…
…
明军在寒冷的冬季发起攻势,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朵颜三卫和鞑靼人的联军在惊讶中备战。
朵颜卫还留在朵颜城的部众全部被征召,集合成队伍。妇孺则是安排着沿营地往后方撤离。
韩芷慧的两个儿子全部都被征召进入军队。她本人则被送到乌鲁斯王子的营帐中。
落魄的贵族灭里,成了朵颜卫骑兵中的一个小小的十夫长。
在这战争的洪流中,所有人都登上舞台。
吴臣所部三个主团,计5600人,由燕山山脉中的锦山镇出发,兵出四十里。在下午三点钟时就安营扎寨。此时他所部距离朵颜城不到四十里。
战斗首先在这里爆发。
朵颜三卫联军五万四千余人,在人数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自然而然的心理上也会有着一些优势。
旌旗猎猎。
三部首领、博尔哈、乌鲁斯几人在军阵查看着新军营的军势,部落中的贵族们、亲卫们簇拥着他们。
“明军还是很稳啊。一天走四十里。那张昭所部应该会在四天后才走出东边的山谷,到朵颜城这边来。这是一个战机!”
乌鲁斯摇摇头,否决道:“现在不是决战的时候。这是新军营在西北大战的老兵,战斗力极强。我是不会同意我们部落的勇士上去送死的。”
“我去。”
一名泰宁卫的贵族点起一千骑兵前往试探、冲击明军的营寨。
察哈尔部翻山越岭而来,其目的朵颜三卫内部还是有点猜测的。所以,此刻不能弱了声势。
营寨中,卫指挥吴臣早就看到鞑靼的骑兵出现在天际边的尽头。他手里可是有望远镜的。
“伯宁,你安排一下,好好教训这股鞑子。”
“是!”
吴臣麾下三个主力团,除开他亲自率领的一团,其
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
延绵的山脉下,夜间寒冷难言。
张昭没能日行七十里,他骑马和亲卫一起赶了五十里的路。
而新军营的其他营连,拉成长长的队伍。炮兵营缀在最后。
事实上,此次和朵颜三卫决战,最大的敌人是天气。
“伯爷,朵颜三卫试探性攻击后,主动撤离。目前斥候查探到他们放弃朵颜城,正在往东北方向转移。”
张昭在临时的帐篷里听着山峰对面横穿而来的吴臣部信使的汇报,轻轻的点头。让人安排他下去休息,对随行的参谋们道:“朵颜三卫有高人啊。”
火堆里的煤块燃烧着,带来温暖。
帐篷里的参谋们都笑起来。
按照推测,最理想的情况是,不甘心远遁的朵颜卫纠集盟军,在朵颜城以东的平原、丘陵区域和新军营决战。
最坏的情况就是,朵颜三卫放风筝。目前的情况就是。
这场仗想要打的很紧凑,如同西北韦州时于一天之内分出胜负,估计是不可能。八成是追击中,不断的交手。
高一典道:“大帅,永谢布部的太师亦不刺派人来提醒我们,小王子派出援兵。朵颜三卫的联军熟悉我们的作战方式倒也正常。但是,他们跑不掉的!”
“哈哈。那是当然。”众人都笑起来。即便帐篷外苦寒,依旧是士气高涨。
张昭也笑起来。接过王武递来烤的松软的馒头,就着茶水吃着。
这就是冬季攻势能取胜的诀窍所在。攻其所必救!
两条腿的,肯定跑不过四条腿的。
但是,新军营在冬季的行军速度必定快过朵颜三卫的后勤营地。
游牧部落的后勤营地,基本是由老弱妇孺照看牛羊,提供食物给部落里的战士。这批人在冬季,基本是丧失移动能力的。
天气如此寒冷,他们离开营地、帐篷的时间过长,很有可能就会被冻死。
所以,这次战役的关键点不在于去追逐朵颜三卫和察哈尔部的骑兵主力。而在于去追上朵颜三卫的妇孺、牛羊营地。
迫使朵颜三卫的骑兵来决战。
…
…
十月初七,张昭率部继续往战场赶去。吴臣所部攻占被放弃的朵颜城。
双方的斥候在朵颜城东的平原区域进行激烈、残酷的厮杀。
新军营开始出现伤亡。
而且,随着补给线的拉长,冬季行军的种种弊端都暴露出来。
就报到张昭手中来的各种事故,就不下二十起。
有火炮掉在山谷中。
有马匹生病。
有落单的将士没有归队。
有士卒手脚被冻死。造成非战斗减员。
有来运送补给的辅兵团一个排遭到朵颜三卫骑兵的袭杀。
韩瓒的骑兵连开始和斥候连混起来用,减员太多。
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一道道枷锁套在新军营上,并且让他们持续的失血。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昭依旧命令大军向前,奋勇向前,克服一切困难向前!
…
十月初八的中午,张昭所部三个团,和吴臣所部三个团在朵颜城东、老哈河西岸的丘陵区域会师。此时,新军营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沿着老哈河布置的后勤营地。
小山坡上,中午的阳光柔和。寒风凛凛。
张昭和新军营的将校们站在山坡上,观测着朵颜三卫的营地。
朵颜三卫汇聚起来的联军有五万人。这五万人的口粮怎么解决朵颜卫的首领合撒儿就算提前命令其部众转移,也不可能离朵颜卫太远。
一百里已经算是非常负责任和重视新军营的态度。
甚至,在通辽一带放牧的泰宁卫,不得不将其部众往前线靠拢。因为多出察哈尔、哈喇慎、福余卫总计三万人。朵颜卫哪里养得起现在可是冬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