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战之太行山上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歪打不留一
落在第三位的是一位个头稍高的壮汉,长得虎背熊腰的,若不是一脸憨厚,当真是绿林好汉。三个人面容相似,装扮差不多。
前面的两人一推一拉的侍弄着一辆大车。大车是那种木质大车,现代的人看不到了,笔者小时候家里还有一辆。
大车上一边是一个堕篓,堕篓里装着黑炭。另一边装着的一个铁砧子,几块圆木,还有两把大锤一把小锤。还有个没盖子的木头工具箱,里面放着小钳子,截子,铳子等小工具。车上还有几块铁板,一些钢条之类的东西。而在车子中间的横梁上绑着一卷铺盖。
后面的黑大汉挑着一个扁担。扁担的一头也是一卷铺盖,另一头是一个大铁桶,铁桶里放着好多钳子之类的工具。
胡一舟老远就看到了这一行人。走近后又仔细看了看车上的东西。然后放下儿子丫头跟小野猪站在路边。等一行人走到跟前,才抬手行礼。
“风吹一炉火”胡一舟说道,声音怪异,不似本地人,惹得孙巧儿直拿眼看他
“客从八方来”老汉赶紧停车作答,拉车的青年也趁机擦了把汗喘口气。
“吃,吃,吃大肉”
“喝,喝,喝大酒”
“章丘人不打铁,吃啥”胡一舟接着问
“章丘人不打铁?吃,是个吊啊,哈哈”后面的大汉一愣,章丘土话都出来了。
“老师(shei),哪个庄的?”
“河(读huo)庄”推车老汉
“哪个河(huo)庄”胡一舟
“南河(huo)庄”
“南……和(huo)……庄”胡一舟眼泪都快下来了。这是他后世的家乡啊
(也是笔者的家乡,我们镇子是铁匠之乡,名相故里,战国时期的邹衍,唐朝的房玄龄,杜伏威。元代的张养浩都出自这里。现在我们村里主产铁锅,纯手工打造,都是老铁匠干活。)
“老师,你是哪个庄的?”
“我是本地的,我有一个师父是你们那里牛推官庄的,可惜在上海打仗的时候被鬼子打炮给炸死了”胡一舟想起了二牛叔,那个死在鬼子舰炮下的老机枪手,他的机枪教员。胡一舟心说我总不能告诉你们我是八十年后魂穿来的吧。
“哦哦,那个人叫啥?在哪里住?俺回去的时候给他家里捎个信。”
“没名字,我一直叫他二牛叔,二牛叔说他家里没人了,也没儿没女,打了一辈子仗,最后为国捐躯了”胡一舟的眼泪再也没止住。
“我,我想起他是谁来了。唉……”老铁匠也沉默下来。
本章完。





抗战之太行山上 第七章,赶集上店
这次匆匆的路遇,在老铁匠的唏嘘,跟胡一舟的眼泪中结束。各有各的路,还得往前走。
能在这群山环绕的九座村寨里自由行走的人,就是铁匠,章丘铁匠。章丘铁匠的历史源自明代,享誉北方。可是谁又知道铁匠们的辛苦?
打铁的是爷仨,老头三十岁才娶上媳妇(还是二婚)生了娃,就是前面的年轻后生,才17岁。壮汉子是老头的弟弟,也是邻近三十才成了家。按说该有两辆车子的。可惜在山外遇到了土匪,不过土匪没为难他们,之让他们上山打了一个月的东西。土匪们倒是很仗义,给了他们些粮食跟抢来的钢铁就打发他们下山了。结果下山的时候摔坏了一辆车,风箱也给掉到了山崖下。
爷仨正月出来,只给家里捎了一次钱。现在快过年了,吃饭的家伙什毁了,日子越发难熬,这才跑到这里碰运气。
胡一舟心里高兴啊。有句话叫做瞌睡送来热枕头,自己正琢么着弄点东西呢,这就送铁匠上门了。
送别了铁匠一家,告诉他们去胡家村的路径,胡一舟继续上路。胡家村有木匠,就是胡三叔,风箱也能做出来,就算不会做不是还有自己这根金手指么。
一路无话来到孙家集。正好今天是赶集的日子。先去拜望了老泰山,约定中午吃饭,留下孙巧儿在家跟她娘说说体己话,帮她娘干点家务活。胡一舟开始带着儿子闺女溜达。
脖子上坐着儿子,怀里面抱着闺女,腰里面揣着大洋,胡一舟爷仨一路荡悠的来到集市上。
集市上,人来人往的有很多人,大都是附近九个村寨的,偶尔几个外面来的也是赶来卖东西的行商跟收东西的皮货商,那也得是熟人介绍信得过的或是沾亲带故的才能进来。
有卖针线的,有卖火柴的,也有卖火石火镰的。最多的还是各村各寨的特产。胡家村的皮货,马家坡的菜,钱家寨的芋头,朱家店的山货。还有杂七杂八的各种物资。这里的民风彪悍,一致排外,也没有那些地主老财啥的,所以只要不馋不懒,生活都能过得去。
一到集市上小山子就开始大呼小叫,抓着胡一舟的耳朵指挥方向。丫丫则漆在爸爸怀里,瞪着好奇的大眼睛四处看,看到感兴趣的就伸着手往那边挣。有杂耍的,看一会儿,有耍猴子的,停一下。看到捏面人的,就凑过去挨个瞧。
临近中午的时候爷仨才回到老泰山家里。丫丫的小揪揪上多了一朵绢花,小山子一只手里拿着面人孙悟空,另一只手里拿着糖葫芦吃的香甜。胡一舟手上也拎着包袱。腰里的大洋也花得差不多了。
那首歌唱得好啊“丈母娘亲,也不一定亲,姑爷常常来登门,吃完饭菜一抹嘴,两脚一抬走了人。”午饭不错,有荤有素。吃饭的工夫胡一舟又给讲了一遍打鬼子的事,还有山外的情况。惹得老丈人跟大舅子小舅子又是愤怒又是赞叹,丈母娘却直叹气。
临走的时候还明目张胆的塞给小姨子一块香胰子。惹得小姨子羞红了脸,孙巧儿翻白了眼,丈母娘呵呵的笑的见牙不见眼。那句话咋说来?姐夫小姨子,挤眼弄鼻子。
回去的时候,小山子还是骑在胡一舟脖子上,小丫丫在背篓里睡着了。路过李家湾的李有才开的鲜鱼店去买了一张渔网。
李有才“跑到打鱼的这里买渔网,哥,你比我还有才。”
一路无话,回到家中。把熟睡的丫丫放进摇篮,半路上睡着的小山子放到炕上。
“臭小子睡的倒是香甜,害的老子我一路上没伸直胳膊”胡一舟一边说着,一边在翻了个侧身的小山子的光pìpì上亲了一口。小山子还穿着开裆裤。
“去”孙巧儿赶忙推开胡一舟。“别把孩子吵醒了”
“不亲儿子,媳妇儿来,亲一个”胡一舟一脸的猪哥相
“去去去去,大白天的别碰我”孙巧儿一脸羞红,急忙逃开
“嗯……啊……,舒坦啊,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说着的工夫,胡一舟倒在炕上,大字型的伸了个懒腰。
“哦,对了”胡一舟一拍脑袋赶紧起来。
“来来,媳妇儿,来看俺买的东西”胡一舟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上午买的一包袱东西。
“都有什么呀?”孙巧儿也凑了过来。
“洋火,洋油,盐,白砂糖,冰糖块,香胰子,你怎么乱花钱?”孙巧儿一脸埋怨,眼底却带着笑意。
“糖是给咱孩子买的,往后孩子馋了我给他做冰糖葫芦。香胰子你跟咱娘一人一块。对了,还有!”胡一舟又从怀里掏出来一个扁扁的小圆盒子,盒子上画着两个旗袍美女。
“什么呀?”孙巧儿一脸好奇。
“这叫雪花膏,上海那些有钱的太太小姐都抹这个。你知道的,我在那里当兵,看到那些小姐太太们买这个,我就想你。当时我就想啊,等哪天俺回家了,也给孩儿他娘买一盒,也让俺媳妇儿白白的香香的。刚在集上,碰到马家坡的马云刚跑单帮回来。这小子给他媳妇带回来两盒,我就分了他一盒。还惹得他不高兴!”
马云内心独白“胡一舟,老子记住你了,你一毛钱运费都不给我,好坏好坏。下辈子老子要弄个大大的运输网络,光赚运费”
“他爹……”本想埋怨的孙巧儿看到胡一舟眼角渗出的泪光和一脸的莫名笑容,内心突然化了。那一年的时间,她又何尝不是在这样的想着这个男人。现在,她只想融化在这个男人的怀抱里。
两个人就这么的拥抱着,谁也不说话,彼此感受着对方的心跳。
胡一舟真的想就此的沉迷下去。穿越醒过来这些天,可爱的儿女,温柔的媳妇,强势爱唠叨的老娘,木讷寡言的老爹,憨厚热心的哥哥,孝顺和睦的嫂子。这一切的一切,仿佛迷药般的让他那被后世社会的冷漠跟战场的残酷摧残到近乎冰冷的心渐渐融化于次。
“真想着就这样的过下去啊。可是,不能啊,该死的日本鬼子不愿意啊”胡一舟心里暗恨。
在这个消息闭塞的大山里,很难接触到外界的信息。集市上遇到马云,就跟他了解了下外面的消息。淞沪会战还在继续,血肉磨坊罗店已经张开血盆大口,几十万国军jīng锐即将战败,十几万百战老兵即将葬送。
然后,是,南京。那是后世国人几十年的痛啊。三十万无辜同胞被畜生们屠戮;无数的姐妹禽兽凌辱。那是刻骨铭心的国家之仇,民族之恨啊。可是自己却无能为力。政府的腐败,贪腐的横行,装备的差距,工业的落后。一个已经烂到根子里的政府,如何能打赢这场国战。
“我既然穿越而来,不能改变历史大势,那就改变这里吧,能护的这一方百姓免遭屠戮也不枉穿越一回啊”胡一舟暗下决心。
“巧儿”
“嗯?”
“我出去下,不是来了一家子铁匠么,我让他们帮着打点东西。”
“嗯,去吧。把香胰子给咱娘带过去。”
“嗯”
胡一舟给胡大娘送去香胰子,然后在胡大娘的唠叨声中来到村南的三叔家。听了娘的话他才从胡周的记忆中想起来几年前村里也来了一伙儿姓袁的铁匠。袁铁匠一家留下家伙什回家过年,说是开春回来却再也没回来。
“今天光听到这些事了”老远就听到老铁匠的叹息声。
“是啊,袁师傅干活勤快,人也和善,手艺还好。这世道,好人咋就没好报呢”三叔也跟着叹息
“咋了,三叔老师傅”
“在说袁师傅的事呢”三叔说道
“要说这小袁的手艺在我们镇上也是数得着的。可惜啊,女儿被地主糟蹋上了吊,媳妇bī的跳了井,爷仨找地主家拼命,又被警察弄到监狱里折磨死了,这世道,作孽啊。就没咱穷人活命的地方啊。”老铁匠一脸的沧桑。
“三叔,老师傅,相信我,总有天咱们穷人能直起腰板当家作主人”胡一舟赶忙说道。(那时候,我党真的就是老百姓的希望。)
“但愿吧”“是啊,但愿吧”
“对了,路上你说要打点东西?打什么东西?来说道说道,这里东西都是现成的,现在就能开工”好吧,老师傅很现实。
“刀,枪头,三棱刺,飞爪”胡一舟赶忙说道
“刀我知道,枪头也好打,飞爪我听说过,这个三棱刺是啥东西?”老铁匠问道
“这个东西……这个说也说不明白,回家我给你做个模型,你照着打能行吧?”胡一舟说道
“行,那个没问题。俺给恁说啊,不管啥东西,只要俺过过眼,就能打个八九不离十”老铁匠进入自吹模式。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铁匠一句话,让胡一舟想起来后世看到的一些资料。
“也许,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胡一舟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抗战之太行山上 第八章,妹子要相亲
胡一舟后世家里从父辈往上都是铁匠。作为从铁匠之家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从大人那里听到过许许多多的铁匠的传闻。那时候能在县衙门口支摊子的手艺人就只有铁匠。据说县太爷看见了也得客客气气的打招呼。
传闻真假难辨,但是网上能搜到的却是经过证实了的。
1938年以后,章丘铁匠大部搭伙为伍,投入军工生产,为正规部队和地方武装生产兵器。当时有歌谣记之:“章丘铁匠改了行,深山密林建厂房;不打锨镢造刀枪,专杀鬼子蒋匪帮。“如桑园刘家章师傅手艺绝妙、威望高,他组织起30多盘红炉,为章丘武工队制造“五七“快枪、掷弹筒,仅一个月的工夫便生产出160支“捷克式“快枪,45支“马步枪“等;袁庄师傅袁绍德资历老,人缘好,他一人便征集了160余名铁匠师傅,利用土方妙法,凭借手工人力,生产出“挂牌撸子“(短枪)、转盘机枪;东沟头村的解统斌师傅秘密建立了地下造枪厂,在一无图纸参照,二缺机械设备的简陋车间里,神奇地诞生了小型迫击炮、三八式大盖枪……像这样隐藏身份的军工铁匠,当时章丘有中、小型团伙57帮,为抗日、抗战胜利提供了及时的援助和坚定的保障。(这段内容摘自360百科。笔者能证实的是当年我爷爷就在胶东那边打快枪)
“今年是37年,那么明年就是38年了,如果我能拉来大批的铁匠,是否也能在这里生产出大批军火,要知道,自己的脑袋里可是藏着大量的现代化的军械图纸啊”想到这里。胡一舟内心火热了起来。
“可是,没钱啊”冰火两重天。
“那行,周老师(河庄村没姓周的,写了不得罪人)你先给我打一个飞爪,三个钩的,就是捞shao(打水桶)钩子那种,要大一点,钢口要好”胡一舟说道。
“行啊,等会儿开工,明天给你”周师傅满满的自信
“对了,周老师,咱这工钱怎么算?”
“等打完了再说,这东西一看材料二看手艺。你那个什么三棱刺我心里没数”。
“行,打完了再说。亏不了您”胡一舟赶忙说道。
“二叔,有木头板没?长条的”
“有,有,等俺给你拿”不一会儿二叔拿来一块刨好了的长条木板。
胡一舟拿出一支铅笔开始在木板上画来画去,不一会儿就画完了。他画的是匕首。匕首是他在后世的专用样式,样式虽怪异,却是最适合自己的样式。这是无数次的训练跟实战磨合出来的样式。真正能达到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犹如臂使。
画完图纸,胡一舟放在了一边。不是不想打,而是他突然想起来关于材料的问题。你手艺再好,没有好钢材也是白费。
“这年头最好的钢是——小鬼子的炮弹壳?炮弹破片也好用,还省下切割。可关键是咱没有啊。现在到淞沪战场上一定不缺,去那里弄?开玩笑。”胡一舟一边暗自嘀咕一边在木板另一边作画。
这次画的是工兵铲。刨除了一些后世比较复杂的功能。就带了观察孔,砍,锯等几个比较实用又容易制造的功能。关键是他对周师傅的手艺实在不放心。
画好交给周师傅吩咐他几个注意事项,胡一舟回到家中。
丫丫醒了正在吃和谐君,小山子也醒了,正在拿着孙悟空跑来跑去。自打给他讲了西游记之后,这孩子就迷上了孙悟空。
“咦,这孙悟空的造型咋跟六小龄童的造型一摸一样呢?捏面人的李大爷也是穿越过来的?”
练武做饭吃饭洗刷刷上炕哄孩子睡觉然后再那啥那啥,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惬意。
“嘿,哈。砰,啪啪啪,呼呼,嗖”
别误会,这是胡一舟正在练武。自打身体复原恢复那啥之后,练武也就开始了。早晚练武,从未间断,即便以前在军队的时候也是如此,除非是上了战场。
练完武,闺女儿子要送到老人那里。孙巧儿也要一并跟过去。虽然分开过,依然没分家,家里的事都是老太太说了算。老爷子?敢出声试试?说是没分家主要是指地里的事情。至于上山打猎啥的弄到点私房钱老太太也不计较,嗯很开明的老太太。
孙巧儿今天有点奇怪,昨天回娘家都没舍得穿的新衣服穿上了,还把丫丫给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小揪揪上的绢花也戴得好看,还给抹了腮红;儿子那里也给洗的白白净净的,脏脏的小泥猴子不见了,新衣服一穿,整个一小福娃娃,还别说,这十几天伙食不错,小家伙也胖了不少。这么一打扮怎么看怎么jīng神,嗯小牛牛也格外jīng神。
过去一闻,嗯,娘仨都香香的,一股雪花膏加香胰子的味道。
“来,吃个牛。哈哈”
“别闹腾了,抓紧洗干净把衣服换上”一套国军军服拍在身上,上面的破洞补的整齐,洗的干干净净。
“怎么把这身给拿出来了?”
“咱娘说的咋了?”
“哦,那行,今天是不是有啥事?”
“咱妹子相亲你不知道啊?娘没给你说么?”
“有么?估计老太太忘了”
“行了,别磨蹭了,对了,把雪花膏给咱妹子呗?”
“你都用过了还送人啊?别管了,过几天我去找马云那小子再让他弄几盒,咱妹子跟嫂子一人一盒”
“那得花多少钱啊”得,埋怨上了
“咱妹子就嫁一回,咱哥哥百十里山路把我抬回来。不用谢咱哥,讨好咱嫂子准没错,我那俩哥,跟咱爹一个样”
“就你厉害,咱家你说了算”
“老子当然厉害,哈哈哈,要不怎么降住你!”说完还挤挤眼睛
“你……”孙巧儿眼波流转似嗔似痴的看了胡一舟一眼。
转眼来到老爹老娘家,哥哥嫂嫂也都到了,一个个都打扮的倍jīng神。他们家都在村里,胡一舟住在村口来的最慢。大娃二娃三宝跟着太爷爷识字去了没在家里。
俩娃娃一来,家里就热闹起来。哥哥嫂嫂老太太抢着抱丫丫,至于小山子?找老头子去。重男轻女??这一家五个孩子就这么一个女娃,你轻一个看看?
香香的娃娃人人爱,老头子刚抱起孙子还没热乎过来又被老太太抢了过去。小山子望天无语,俺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俺要到地上玩。
“我说老三家的,你们一家子掉蜜罐子里了?怎么这么香啊?”大嫂心直口快鼻子尖。
“这是昨天孩子他爹给俺买的雪花膏,就是抹脸上用的。”孙巧儿实在人啊。
“你看看人家老三就会疼媳妇,哪像你们两个!”大哥二哥躺枪了。
“哥……”有人拉胡一舟袖子。
胡一舟一回头就看到老妹直直盯着他的眼跟撅起的小嘴。老妹比他小五岁,从小就跟在他pì股后面当小尾巴。家里孩子多,都是大的看着小的,老妹跟他最亲。这一撅嘴就知道撒回事。
“都要相亲了,还耍小孩子脾气。哥能忘了自家亲妹子么这次是马云给他媳妇买了两盒,我分了他一盒。下次让他多捎几盒,你跟咱嫂子都有”赶紧哄
“还是三哥最好,哼”夸完三哥又白了老大老二一眼
“就是就是,看人家老三多会办事,你们两个……”
某哥俩继续躺枪




抗战之太行山上 第九章,相亲那点事
《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
六礼自从周代确立后,一直沿用至今,虽然朝代更替,有所改变,但是大体还是差不多的。不过后来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相亲。严格说起来相亲属于纳采的范畴。这不知是多少人努力抗争来的结果。总不能你媒人来了一张嘴嘚啵嘚啵一通说就把辛苦养大的闺女给嫁出去吧?也不能你媒人嘚啵嘚啵半天就娶一个媳妇进来吧?总得让两个人凑一块互相看看,双方家长见见才行啊。万一说好了等结婚上花轿了你给换人了咋办?(以前很多古装电视剧有类似内容)
相亲的形式各地并不相同但又大差不差。
在这九寨山里相亲就是全家出动,先是男方出动有嫂子婶子陪着男青年的相亲队伍去女方家,女方家全家作陪。等相中了女婿,再由女方家哥哥叔叔的带着女方去男方家,男方全家作陪。
在贫穷的地方,家里人多就成了优势。后世拼爹,现在拼哥。哥哥兄弟多了的姑娘嫁到男方家里不受欺负,娘家人多腰板硬。
大约上午十点钟,浩浩荡荡的相亲队伍进了胡家村。胡家村的媒婆厉害,一下子整了三家相亲的凑到今天。
“为毛非整到一天?这年头也兴举办相亲会?”胡一舟心说
“杨家村的杨老先生说了,今天是黄道吉日,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过了今天就没好日子了,要有就得等明年了。老嫂子多担待,我待会儿还得去别家,这个就是我给你说的赵家村的赵二狗,他是家里独子,这两位是他婶子。他婶子这位就是胡大娘,这是胡翠花,那是他三个哥哥跟嫂子。你们先聊着,我去别家看看。”
媒婆很忙,嗓门很大,嘴皮子很利索,腿脚还很灵便,那速度,嗖嗖的,都赶上大奔了,幸亏山里人不裹脚。
胡老根,咋就没人介绍我?
“他婶子,别在这儿站着了,咱屋里坐”胡大娘热情招待。
“这位,是俺家老头子,这是他大哥大嫂,这是他二哥二嫂,这是他三哥三嫂。他三哥刚从战场上回来,杀了几十个日本鬼子。”胡大娘边走边介绍。
胡一舟这才明白过来为毛叫自己穿军装。这是撑场面啊,家里哥哥上过战场杀过人,谁敢欺负他妹妹?
“这就是他们都说的那个抗日英雄胡周啊?好样的,是咱山里的爷们!胡英雄,有空去俺们村里坐坐呗,俺家里那俩小子都想跟你学功夫呢。”赵家二婶子眼冒星星,立马路转粉。
“这俩是胡英雄的孩子吧,这丫头长得真漂亮,长大了一定是个大美人,这小子真敦实,长大一定像他爹一样是个大英雄”赵家二婶子还在满口夸赞。
12345...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