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讳岩
吕布提出向他借用青州军的时候,夏侯惇十分犯难。
琢磨了好几天,他终于想到一个法子。
青州军可以交给吕布调配,所有命令都得从他这里下。
中间隔了一道,即使吕布想玩花样也不会有机会。
有了盘算去找吕布的时候,他却得到吕布去了青州的回复。
又等了好几天,眼见返回许都复命的日子越来越近,夏侯惇坐不住了。
早就摸清吕布不在,徐州事务都是交给陈宫和阎象打理,其中又以陈宫为主,他决定先去和陈宫谈谈,把有关青州军的这件事给落实。
夏侯惇来到官府的时候,陈宫正在批复从各地送来的文书。
自从吕布击破广陵杀了陈登父子,刘备也逃往河北,徐州各地纷纷宣誓效忠。
灵帝当年为了剿灭黄巾,颁发诏书允许各地招募义军,以至于各郡县都有归属于当地的兵马。
各地虽然宣誓效忠,吕布却还没有能力整合大军,把各地的兵马削减。
陈宫批复的不过是从各地送来的有关政务的文书。
门外传来卫士通禀:“启禀陈公,夏侯将军求见。”
自从吕布离开,陈宫派出人手监视着夏侯惇。
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掌控之中。
早就料到夏侯惇会来,他把公文往旁边一放:“请夏侯将军进屋相见。”
传令的同时,他也站了起来。
夏侯惇走了进来,与陈宫见礼:“见过公台!”
“夏侯将军!”陈宫迎上前:“将军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还不是因为见不到奉先。”夏侯惇懊恼的叹道:“我和他先前商量过,讨伐淮南把青州军借给他,当天没做决定,这会却见不着他了。”
“温候去了青州,说是要找臧霸、孙观等人。”请夏侯惇落座,陈宫说道:“袁术虽然死了,可淮南仍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公令温候攻打淮南,徐州兵马不足,他也是十分为难。”
“青州军给他,不就不难了?”夏侯惇说道:“我想了个主意,讨伐淮南,由奉先下达军令给我,我再转达青州军。这样一来,曹公也不会怪罪我,我也能帮衬奉先一些。”
“将军好意必定令温候感动备至。”陈宫笑着摇头:“只可惜这么一来,讨伐淮南更加没有胜算。”
“三万青州军,就算是三万头猪,拱也把一两万淮南军给拱死了。”夏侯惇不解:“公台怎么能说更没有胜算?”
“将军带兵多年,应该知道沙场之上瞬息万变。军令下达越是直接,胜算也就越大。”陈宫回道:“既然把青州军交给温候,将军还要从中拦截一道,以至于军令难以上行下效,仗还怎么打?”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111章 青州军虎符
夏侯惇被陈宫问的无言以对。
带兵多年,他当然知道军令快速下达的好处。
吕布调配青州军还要从他那里走一道。
战事不紧还可以。
一旦战事紧张,再以这种方式调拨大军,无非是把战局往失败的方向推动。
夏侯惇脸上流露出困惑。
陈宫淡然笑道:“我觉得夏侯将军还没想好,请将军先回,或许温候会想到其他办法。”
“我还不信跑去一趟青州,他能想到什么办法。”夏侯惇说话已经没什么好气:“再拖延一些日子,淮南都落到荆州刘表手里去了。”
“还能有什么法子?”陈宫无奈的叹道:“徐州兵微将寡,而且又缺粮少钱,怎么可能拿得下淮南?”
“我把青州军交给奉先,他就能把淮南拿下?”夏侯惇突然问了一句。
“或许吧。”陈宫的回答很没底气:“青州军什么样,将军应该比我更清楚。说他们是兵,还不如说他们是贼。上了战场,他们抢东西应该比杀敌更来劲。我到现在都不明白,温候要他们做什么?”
“再怎么说也是三万人,淮南军才多少人?”夏侯惇当然知道青州军是什么德行,然而陈宫毫不避讳的说法,还是让他感到十分不爽。
“毫无军纪,别说三万,就算三十万又能怎样?”陈宫好像完全没看出夏侯惇已经不爽:“等到温候回来,我得好好劝劝他。实在打不成,向曹公禀明难处就是了。”
陈宫在吕布面前地位斐然,夏侯惇当然知道他的话有分量。
“公台这么做,恐怕不妥吧?”夏侯惇说道:“讨伐淮南可是奉先答应了曹公……”
“温候当时以为淮南一盘散沙,可我军探马回报,杨弘、张勋一个主政一个主军,不仅没有半点乱像,反倒比袁术活着还井井有条。”陈宫问道:“如果请夏侯将军领兵讨伐,不知有几分胜算?”
夏侯惇再次被问住。
来到徐州的日子不短,这里有多少兵马他很清楚。
凭这么点人讨伐淮南,确实是痴人说梦。
“温候向将军借用青州军,也是抱定必死的决心为曹公办事。”陈宫又说道:“将军不肯给也就算了,居然还要从中横拦一道,搞什么二次传令。”
他笑着摇了摇头:“夏侯将军和我说这么多也没什么用处,还是等温候返回徐州和他商议。”
“眼看快到曹公给我的返回期限,奉先还没个音信,我怎么可能等他?”夏侯惇懊恼的说道:“曹公只有一个意思,请奉先尽快出兵,趁着刘表还没动作,把淮南给平了!过了期限,他可是要怪罪的。”
“话我已经说过,如果曹公强人所难,也没什么可辩解。”陈宫脸色一冷:“来人,恭送夏侯将军。”
两名卫士推门进屋。
夏侯惇看了他们一眼,站起来之后想了一下。
随后他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从怀里掏出半块虎符走到陈宫面前往他桌上一拍:“青州军虎符就在这里,兵我借了,打不打淮南全看奉先。”
“夏侯将军……这……”夏侯惇转身就走,陈宫抓起虎符站了起来。
转身离开的夏侯惇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在两名卫士的陪同下走了出去。
拿着虎符的手慢慢握紧,陈宫嘴角浮起一抹得意的浅笑。
找出一块丝绢把虎符一层层包好。
陈宫又给它塞到装书信的竹筒里。
封上竹筒,他向门口招呼:“来人!”
有个卫士进屋。
他把竹筒递向卫士:“这封书信十分重要,务必交到温候手中,不得请别人代传。”
卫士双手接过竹筒。
虎符送出去,陈宫松了口气。
拿到虎符,吕布才能掌握青州军。
三万青州军一旦到手,将来还不还给夏侯惇两说,至少暂时可以提升吕布的实力。
为了等候新近投效的将士家眷,吕布在青州逗留了十多天。
东汉末年毕竟没有高铁、飞机等快速交通工具。
连年战乱,多半平民家中连只像样的牲畜都没有,更不用说马匹。
等待了十多天,来到这里的将士家眷连十成中的一cd没有。
虽说每天都陆续有人赶来,吕布却越来越觉得他没办法长久在这里等下去。
下邳还有许多事需要他去做。
最重要的是夏侯惇已经被晾的够久,再不回去解决,好事很可能都会变坏事。
请臧霸和孙观到帐内。
俩人落座后,吕布说道:“两位将军,我在青州逗留的太久,本打算带着所有将士家眷返回徐州,看来只能把这件事交给宜高了。”
吕布把护送将士家眷的任务交给臧霸,两位将军都有些疑惑。
“温候还要去别处?”臧霸问道。
“下邳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亲自打理。”吕布说道:“宜高护送将士家眷去了徐州,直接前往彭城,不用送到下邳。”
“如今温候在下邳,怎么把人护送到彭城?”俩人对吕布的决定更加不解,孙观也忍不住脱口问了一句。
“彭城曾是西楚霸王项羽故都,那里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只要经营得当远胜过下邳百倍。”吕布淡然一笑:“我也曾听说霸王勇武,只可惜他比我早生了几百年,否则还真是想和他切磋一场。”
西楚霸王项羽是千古传颂的武神。
虽然大汉立朝以后,曾各种诟病及抹黑,他的故事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臧霸和孙观对这位数百年前的英雄也是十分景仰。
他们没想到吕布居然会想着把治所迁移到项羽曾经定都的彭城。
两万新近投效的将士,只要还有家眷的,多半都是拖家带口。
平均每户人家三五个人,迁移到彭城的百姓也有十万之众。
对于人口锐减的东汉末年,这场迁移无疑是规模宏大的。
吕布给两位将军分派着任务,帐外卫士禀报:“启禀温候,陈公派人求见。”
陈宫知道吕布来了青州,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绝对不会轻易派人过来。
“让他进来!”吕布向帐外吩咐。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112章 知不知道我是谁
吕布面前摆着陈宫让人送来的竹筒。
打开封泥取出丝绢,一块东西掉落在桌上。
拥有过去的所有记忆,他当然认识那是一块虎符。
拿起虎符看了看。
吕布发现它的成色很新,根本不像是经常使用的样子。
展开丝绢,上面只写着几个字——青州军虎符。
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吕布对臧霸和孙观说道:“看来我还真是非走不可了。”
“是不是遇见了什么麻烦?”臧霸说道:“如果需要,我这就点齐兵马跟随温候。”
“不仅不是麻烦,还是好事。”吕布说道:“宜高只管等着将士们家眷到齐,护送他们去彭城就是。”
“这年头好事坏事可说不准。”孙观提醒:“温候还是小心些。”
“大事还没成,我当然会小心。”吕布站了起来:“先前交代的事情还得两位费心。”
“温候放心。”俩人起身应了。
吕布来到青州只带了十几名随从,离开的时候身边也是只有这么多人。
泰山位于徐州以北青州以南,距他大破猖希的地方不过百余里。
辞别臧霸、孙观,当天晚上吕布等人进入泰山。
当年青州军投效曹操,随后没多久,曹操父亲曹嵩死于陶谦部将之手。
为报父仇,曹操大军第一次推进徐州。
青州军在讨伐陶谦的战斗中立功不少,战后曹操把泰山划为他们的驻地。
立下大功的青州军将士以为他们会得到不少赏赐,然而结果却是令他们失望的。
曹操一次有功不赏,彻底伤害了青州军将士的感情。
从此之后青州军一蹶不振,即使他们的主将是曹操心腹悍将夏侯惇,也没能改变这支大军消沉下去的结果。
吕布来到泰山,当天晚上找了一片空地扎营。
十多个人,带着三顶帐篷。
卫士的帐篷一左一右离吕布住的这顶不过七八步。
如此近的距离,无论发生什么状况,卫士都能及时作出反应。
走了一百多里,吕布也有些累了。
进了帐篷,他躺下没多会就进入了梦乡。
熟睡中,他隐约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
响声不大,似真实又似缥缈,让他有些分不清究竟是醒着还是依然在梦里。
声音越来越清晰,这种感觉让吕布十分不舒服。
他猛的坐起,睁开眼睛环顾四周。
帐篷里黑黢黢一片,根本什么都看不见。
侧耳聆听,附近一片安宁,静的他甚至连自己的呼吸都能清晰可闻。
是梦!
吕布心里闪过一个念头。
他刚要躺下,突然间却停下了动作,身体半靠在铺盖上,支楞起耳朵聆听着外面的动静。
刚才还是一片宁静,在他要躺下的瞬间,外面好像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脚步声很轻也很杂,不过吕布却能听出人数不少。
此时听见的声响和他在梦中听见的声音完全不同。
梦里的声音不仅清晰,而且还直接冲击着他的内心,让他无法安睡,好像冥冥中有什么在提醒他危险来了……
悄然起身,吕布轻手轻脚的穿起衣服。
抓过方天画戟,他来到了帐帘旁。
外面的脚步声已经很近,其中有一些人眼看就要到他的帐篷外。
吕布正考虑要不要冲出去,两侧传来喊声:“把他们擒住!还有中间这个帐篷,围起来!”
刚才还很轻的脚步声沉重而且杂乱起来,吕布听得出帐篷被人团团包围了。
提着方天画戟,他从容走了出去。
十多个卫士被一群身穿铠甲的士兵反剪着胳膊五花大绑捆的像粽子一样。
吕布一眼看出他们根本没来及反抗,就被对方给擒了。
围着他们的人足有一两百个,带头的是个匪气十足的军官。
军官见他提着方天画戟出来,喊了一嗓子:“把兵器放下!”
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吕布背朝帐篷站着:“你们是什么人?”
“来到泰山,问我们是什么人?”军官怪兮兮的一笑:“看你模样也是个见过世面的,居然不认识我们青州军。”
“我当是什么人会半夜摸到别人住处。”吕布笑着摇头:“难怪曹公不肯重用青州军,原来是因为匪性未除。”
“你说谁匪性未除?”吕布一句话激怒了在场的所有青州军,军官冲他一瞪眼:“我看你是活的腻歪了!”
愤怒的军官一摆手。
十多个同样被激怒的青州军随即上前。
“你们知不知道我是谁,就敢对我下手?”瞥了他们一眼,吕布不紧不慢的问了一句。
“等一下。”听出他话里的弦外之音,军官叫住了那些士兵。
歪头打量着吕布,他不免有些心惊。
吕布比一般人高了不少,持着方天画戟站在帐篷外,他就像是一尊威猛的神像,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不可亵渎的神圣感。
“你是什么人?”吕布形貌威武又弄不清他究竟是什么人,军官的语气也没刚才那么强硬。
伸手入怀,吕布掏出那块虎符向在场的青州军问道:“你们认不认得这东西?”
看到虎符,在场的一百多个青州军全都愣住了。
他们记得虎符应该是在夏侯惇手里。
当年讨伐陶谦曾用过它,此后青州军将士几乎没再看到过这块虎符。
持有虎符者即是主将。
刚才还耀武扬威的青州军纷纷低头:“见过将军!”
“我是九原吕布,接替夏侯将军暂管青州军。”收起虎符,吕布说道:“我知道青州军这几年散漫的很,照着这样下去,用不了两年,你们不是被人剿灭就是自行解散,世上也不会再有你们这支大军。”
吕布说的确实是实情,一百多名青州军个个面露无奈。
当初投效曹操,他们也曾想过建功立业。
讨伐陶谦,青州军打的异常顽强。
然而战后曹操论功行赏,同样的功劳,青州军得到的赏赐远远不如他的嫡系。
曹操亲信出身的夏侯惇做青州军的主将,当然不可能为他们请功求赏。
没了上阵杀敌的信念,久而久之青州军沦落成了如今的模样。
“放了我的人,带我们去军营。”吕布吩咐军官。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113章 青州军过的并不好
一百多名青州军簇拥着吕布和他的卫士走了两个多时辰。
直到天蒙蒙亮,吕布望见前方出现了一片营帐。
军官往那片营帐一指:“那里就是军营。”
营帐数量不是很多,凭着吕布的经验,过将军威名……”军官迟疑着说道:“有句话我不知该不该问……”
“是不是想问我成名多年,为什么看起来却像个少年?”不等他问出口,吕布先替他问了。
“原来将军都知道我要问什么……”军官十分尴尬。
“如果我说苍天庇佑,令我回归年少,你会不会信?”吕布问道。
“世上还有这样的事?”军官显然不信,又不敢直接说。
“当然有。”在军官的陪同下一边往军营走,吕布一边说:“奇怪的事情就发生在我的身上。其实还有一件更奇怪的。”
错愕的看着吕布,军官什么都没问。
他很清楚,既然吕布开口,即使不问也会把那件事说出来。
“你们围住帐篷之前,我是被一个声音唤醒的。”吕布问道:“实话说,如果我没醒,你们打算怎样?”
军官神色间流露出惶恐:“我们本来是想……”
“不用说了!”吕布打断了他:“我明白了。”
从军官的回答,他更加确定睡梦中的那个声音就是为了把他惊醒。
如果他没醒,恐怕也不会有机会来到这里。
还没到军营,军官就派了两个士兵回去,告知营地里的将士们,新任主将来了。
两个青州军飞快的跑向军营。
吕布等人到的时候,营地里的将士们已经排列起队伍等待着。
连年没经历过战斗,又缺少训练,青州军的队列显得十分散乱。
有些人显然是慌乱中披上铠甲,护身的皮甲穿在他们身上居然皱皱巴巴一点威武的气势也没有。
吕布掏出虎符向列队的青州军晃了晃:“你们刚才也都听说了,我是接管青州军的新任主将。说出我的名号,你们应该很熟悉!”
抬高嗓门,他喊道:“我就是九原吕布,曾在下邳与曹公纠缠数月的吕温侯!”
用家喻户晓来形容吕布毫不为过。
在场的青州军将士个个错愕的看着他。
没人相信站在他们面前的少年将军真的是吕温侯!
当年董卓为把持朝政,又苦于丁原反对,派遣中郎将李肃以赤兔马为饵策反吕布。
追随丁原多年还认他做了义父,却始终不被重用的吕布早就有心另择明主。
董卓以礼相待还送了宝马良驹,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吕布哪还会有迟疑。
为了前程,他根本无暇分辨董卓究竟是忠是奸,不仅杀了丁原,甚至还认了董卓为义父。
虽然专权跋扈,董卓对吕布还真是不错。
吕布也是从那时起,逐渐显山露水被世人熟知。
从青州军错愕的目光,吕布看出他们不信:“我知道你们在疑惑什么,也会给你们解释,同样的话我不想周而复始的说。在我说出答案后,你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告诉其他青州军!”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114章 壮大的也太快了
吕布解释了他看起来还是个少年的缘由。
看着青州军将士惊愕到木讷的脸,他居然感到一阵隐隐的暗爽。
已经过了中年,居然还有机会回归年少,试问天下有谁能做到?
青州军将士们还没从他一夜年少的传奇中醒转,吕布又把他当初招募战俘时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当兵打仗本来就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还从没有谁想过究竟为什么要打仗?
吕布给他们勾画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许多将士眼前甚至浮现出耕牛在田间犁地,他们带着妻子儿女嬉戏打闹的场面。
每一个青州军心中都涌动着澎湃的洪流。
曾经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打仗的他们,在听了吕布的训话后,胸膛中犹如燃烧起了熊熊烈火。
他们好像找到了当兵打仗的理由。
这个理由,远比吃饱肚子更能站得住脚。
与当初在青州向战俘训话一样,军营里一片宁静。
一千多双眼睛全都看着吕布。
“从今天起,我将统领青州军。”吕布的目光在将士们脸上游走:“有功者论功行赏,有过者依罪论处!大声告诉我,你们愿不愿与我并肩作战?”
澎湃的心潮还没有平静下来,将士们齐声喊道:“愿意!”
“既然愿意,我可得和你们做个约定。”吕布喊道:“从今往后与我休戚与共,同荣共辱,你们能不能做到?”
“能!”主将与他们同荣共辱,青州军将士哪受过这样的殊荣,当即齐声回应。
吕布的目光在将士们脸上游走:“联络其他青州军的人,向前一步!”
出列的居然有四五十人。
疑惑的打量着他们,吕布问道:“青州军被分成了四五十拨?”
陪他来到军营的军官上前:“回禀将军,并没有分出那么多。我们只是每个军营留了俩人联络,以免出了变故耽误大事。”
“这样安排确实没什么问题。”吕布问道:“将士们的家眷是否都在泰山?”
“都在。”军官回道。
“泰山毗邻青州,依我看用不多久青州会有大战。”吕布向军官吩咐:“等到人马召集齐了,让将士们把家眷都送去徐州。我已经在彭城为他们安顿好了一切。”
吕布打算把青州军将士的家眷都迁移到徐州,在场的将士顿时错愕不已。
相对来说青州这些年还算安稳,反倒是徐州,自从曹操讨伐陶谦就没消停过。
数战之地,在吕布口中居然会比青州安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