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讳岩
吕布不解:“刘勋死守庐江,按道理说我应该发兵驰援曹操,怎么反倒没机会了?”
“曹家大军就在寿春,区区庐江岂能挡得住他们?”陈宫摇头:“刘勋死守无非苟延残喘,温候要是派兵去了,反倒会遭到曹操疑忌。可他献出袁耀就是另一回事,据说陈叔至曾受杨弘、张勋好处。温侯可以不动,暗中令陈叔至夺取淮南,曹操又能怎样?”
“陈叔至不过占了钟离,他有动作,曹操发兵讨伐,我不就是要和他直接反目?”吕布说道:“我可不会坐视陈叔至孤军抗敌。”
“温侯考虑到了这一层,曹操怎么会想不到?”陈宫说道:“陈叔至拿下淮南,即使他有心发兵讨伐,也会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动作。毕竟陈叔至身后站着温侯,而温候借助的却是河北袁家的势头。”
陈宫的解释令吕布恍然顿悟。
他点头说道:“看来我还得期盼着刘勋背弃旧主才是!”
“淮南那边可以交给陈叔至,温侯也有好多事情需要打理。”陈宫说道:“自从击破陈登,徐州已经全部落到温侯手里。历经多次战乱,各地民生凋敝,急需投入大量钱粮,不知温侯有什么打算?”
“夏侯元让每天吃饭,是不是都能看到煤炭的妙用?”吕布问道。
“他肯定是能看到煤炭的妙用。”陈宫说道:“温侯用一些煤炭和他换来了青州军,我觉着他回去应该会向曹操邀功。”
“只用煤炭换来了青州军可不行,我还得想办法把煤炭卖给曹操和袁绍。”吕布捏着下巴说道:“不仅要卖,还得高价卖!”
煤炭储量丰富,商人从中倒转,往往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
自从彭城煤矿开采以来,许多商人等候在彭城,一旦有煤炭开采出来,就会被抢购一空。
吕布因此得到了不少钱财,张世平等商贾业从中赚的盆满钵满。
可吕布却很清楚,凭着彭城一地的煤矿想要养起人数众多的大军、重振徐州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却还是杯水车薪,根本无力满足。
商人获得煤炭,往往采取就近销售的方针。
很多煤炭还没离开徐州就被抢购。
正是这个原因,造成夏侯惇来到彭城,头一回看见煤炭熏烤食物诧异非常。
夏侯惇看到了煤炭的好处,回到曹操那里当然会大肆宣扬。
可吕布给曹操的那点煤炭,根本不足以替代木柴和木炭。
曹操会有更多的需求。
河北袁绍虽然没有对曹家下手,可他却安排了不少人手暗中探查曹操的动作。
煤炭送去河南,袁绍不会知道才是出了鬼。
“温侯的意思我明白了。”陈宫点头:“煤炭虽然不少,向外输出却可以减少,以此达到奇货可居的目的。”
“公台有没有听说过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吕布突然问出了两个后世才出现的名词。
这两个名词是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而出现,大汉朝还只是封建王朝的初期形态,陈宫当然不可能听说过。
他错愕的看着吕布:“温侯说的是……”
“社会经济发生危机的两种形态。”吕布说道:“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造成需求远小于供给,商品过多而人们的购买力不足,以此而出现的经济动荡。通货膨胀在某些方面则相反,它是进入市场流通的货币增多,而商品的数量并没有增加,造成的货物价格畸形飙升。”
陈宫听的云里雾里,看着吕布的眼神也更加复杂。
他想不明白,吕布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些名词,又从哪个角度加以判断,给这些名词赋予解释。
细细推敲,他发现吕布说的这两个名词,还真的可以囊括许多市场规律。
“想要奇货可居,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场人为的通货膨胀。”吕布嘿嘿一笑:“如今的货币都是铜钱,我们先把铜钱赚足。再找个机会推动一把,让铜钱的购买力恢复,从中赚取的差价,远远多于直接货卖商品。”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174章 订立规则的人
吕布提出人为制造一场通货膨胀,陈宫还是满头雾水。
他虽然智虑过人,却从没有接触过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这种新兴的名词。
通货膨胀他还能理解一些。
不过是朝廷发放的钱太多,以至于民间流通的钱价值贬低,同样的钱买到的东西和没有贬值之前是完全不同的。
可经济危机,陈宫实在是理解不了。
无论粮食还是布匹或者其他什么,以如今的生产能力根本不可能过剩。
陈宫以为,所谓的经济危机,不过是吕布一厢情愿的梦想罢了。
生产过剩……
在完全没有经历过经济危机的陈宫看来,那可是人人期待着的梦中天堂……
“温侯打算怎样制造一场通货膨胀?”陈宫问道。
“公台记不记得大新朝的王莽?”吕布嘿嘿一笑。
东西两汉,以光武帝刘秀重振大汉为分水岭。
刘秀重振大汉的根源,就是外戚王莽篡权。
王莽篡权之前,无论品行还是能力都可谓是大汉的股肱之臣。
他的思维奇特,往往可以提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政策。
而这些政策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时的西汉政治经济。
王莽饱受争议,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为人正派。
但凡是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弱点。
有人贪财、有人爱色,或者是有人对权力怀有极其病态的追求。
可王莽却不是。
做皇帝之前,他一直克制着对权力的渴望,至于美人和钱财,更是视之如粪土。
也正是因此,他才在很短的时间内积攒了足够的力量,从汉家朝廷手中夺走了江山。
然而他做了皇帝以后,颁布的很多政令却根本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大新朝建立不久,各地百姓就怨声载道。
光武帝刘秀趁机起事,推翻了王莽的大新政权!
吕布提起王莽,陈宫诧异的问道:“王莽不过是乱臣贼子,温侯提他做什么?”
“他败了,所以是乱臣贼子。”吕布淡然一笑:“如果他当年成了事,大新稳住江山,谁还能说他是乱臣贼子?”
陈宫愕然。
自从下邳之战以后,吕布时常会说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话。
细细推敲,他说的每一句话又都极有道理。
所谓乱臣贼子,无非是起事不成才会被后人如此评价。
一旦成事,后人的评述就会把他们摆上正统。
当年的汉高祖刘邦,相对于大秦朝来说,不也是乱臣贼子?
吕布的理论,陈宫无言以对,可他却不明白,王莽和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王莽实行了一个政策。”吕布说道:“他发行大钱兑换五铢钱。每个大钱可以兑换五个五铢钱,然而在真正的流通上,大钱和五铢钱的购买力却是相当的。新朝所以败亡,和这条政策也有着割舍不开的关系。我只要稍微改改,推起一场通货膨胀,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温侯明知王莽败于那条政令,为什么还要采用?”陈宫说道:“采用败亡之策,难道温侯不怕步王莽后尘?”
“同样的政令放在不同的时期产生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吕布说道:“王莽的这条政策并没有问题,大钱换五铢钱,以此提高钱的购买能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是必要的。可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上行下效。他颁布的政令再好,下面的官员阳奉阴违甚至中饱私囊,他能有什么法子?”
“温侯的意思我明白了。”陈宫点头:“徐州不是天下,天下官场难以整饬,区区徐州却可以顾全的过来。”
“公台说的确实有些道理,可我并不是这么想。”吕布嘿嘿一笑:“我也要下令制作大钱,只不过大钱并不在民间流通,仅仅用来采办煤炭、钢铁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购买煤炭,必须把五铢钱换成大钱,名目是以便于清点。”
“我明白了!”吕布说到这里,陈宫恍然大悟:“煤炭不以五铢钱论价,只以大钱论价。即使是富可敌国,手里没有大钱也买不去煤炭。如此一来,需要煤炭的人必须大量采办大钱,短期内温侯手里的钱财会聚集许多。”
“然后我们再控制煤炭输出,抬高价格。”吕布坏笑着说道:“资源与民生分离,我坑的只是各地豪雄,与百姓并没有什么关系。百姓不乱徐州也就不乱,财大气粗,我才能操练出更加精锐的大军,才能让数战之地的徐州重新振兴。我勇冠三军天下无敌,可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徐州,我也只不过是独夫而已。”
吕布站起来走到窗口。
他望着窗外:“天下早就乱了,循规蹈矩依照别人制订的规则,我们什么时候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从今天起,我要成为订立规则的人,而不是遵循别人规则的人!”
攥紧拳头,他接着说道:“天下,早晚有一天会有我的一杯羹!”
吕布当年诛杀董卓,后来投效袁绍。
因为被袁绍忌惮,他才来到徐州投效那时的徐州牧刘备。
即使从刘备手中夺取徐州,那时的吕布也没说过如此慷慨激昂霸气外泄的话。
陈宫甚至一度认为,吕布天生就是个只有武勇而成就不了大事的人。
可此时此刻,他对吕布却有另外一种认知。
站在窗口的吕布早就不再是他以往认识的温侯。
此时的他不仅年轻、不仅勇武过人,内心深处还萌动着对权势的渴望!
若说过去的吕布是懵懂茫然的,如今的吕布就是有着很清晰的目标。
天下才是他的目标,成就大业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登临巅峰俯瞰苍生,才是吕布如今最想要的。
陈宫也站了起来,他朝着吕布的背影深深一礼:“纵使天下都背弃温侯,我也至死不渝!”
吕布转过身,朝他微微一笑:“公台心意我早就明白,刚才说的那些我们慢慢去做。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夏侯元让打发走。他留在彭城,我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175章 他不会下手
夏侯惇睡的正香甜,卫士突然禀报,说是陈宫来访。
追到彭城讨要青州军,却遇见吕布耍赖不肯还他,夏侯惇心里十分不爽。
吕布说要让青州军去煤矿掏煤,夏侯惇当然不肯相信。
他留在彭城,无非是想看着吕布究竟会不会那么做。
青州军要是被送去掏煤,吕布先前积攒的声望很可能会一落千丈。
历经沙场的勇士,骨子里都有着极其强烈的骄傲。
让他们去做本该民夫做的事情,绝对是对士气极其严重的挫伤。
在彭城住了好些天,夏侯惇并没有等到吕布下令让青州军去煤矿。
他本打算过两天追问吕布,没想到陈宫居然深夜来访。
往往深夜来访,不是有要紧是,就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夏侯惇虽然是员猛将,却也带兵多年,并不是个蠢人。
他坐起来吩咐卫士:“请陈公到偏房一叙。”
起身洗漱,夏侯惇来到偏房,陈宫已经在房间里等候。
“已经是下半夜,陈公突然造访,是不是有要紧事说?”见了礼,夏侯惇问陈宫。
“实不相瞒,我才从温侯那里回来。”陈宫说道:“不仅是有要紧事,而且事情要紧到无法拖延片刻!”
夏侯惇茫然。
他怎么想也想不到究竟有什么要紧事,值当陈宫深夜造访。
“曹公发兵庐江,不知夏侯将军听说没有?”陈宫故作神秘的问道。
身在彭城,得到消息当然不会像吕布那样便捷,完全不知情的夏侯惇一愣:“主公向庐江用兵了?”
“李曼成将军在义井大破淮南军,阵斩淮南猛将李茂。”陈宫又问:“难道没人告诉将军?”
“我在彭城,消息来的当然要晚些。”夏侯惇懊恼的说道:“陈公这么问,岂不是让我难堪?”
“夏侯蒋俊杰不要误解,我可没有要将军难堪的意思。”陈宫陪着笑:“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把消息告诉将军。”
“然后呢?”夏侯惇问了一句。
他料想着,陈宫接下来该提醒他应回到曹操身旁,为曹操讨伐庐江建立功勋。
可陈宫偏偏没那么说。
“我只是告知将军而已,没其他要说的。”陈宫回道:“天色不早,不敢耽误将军歇息!”
送来消息,陈宫却不给任何建议,夏侯惇顿时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他连忙问了句:“公台不觉得我该回到主公身边?”
“将军回不回去只看本心。”陈宫说道:“我并没有任何建议!”
“我和公台也算是熟人,总不能一点建议不给?”陈宫的建议决定着夏侯惇判断该去该留,他还不死心的追问。
沉吟了一下,陈宫说道:“我倒是想劝将军回去,就怕被将军误解,所以还是不说的好!”
他再次拱手:“夏侯将军请歇着,我先告退!”
“公台留步!”陈宫退出房间,夏侯惇追了出来:“还请公台明示,我留与走有什么不同?”
“将军留在这里,无非是想看着温侯派遣青州军前往煤矿。”陈宫说道:“一旦青州军去了煤矿,将士们士气必定低落。不仅曹公放心,将军也会放心不少。”
被陈宫戳穿心思,夏侯惇顿时觉得尴尬。
他很不自然的嘿嘿一笑:“公台这么说,可真是冤枉了我。”
“我有没有冤枉将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军在这里究竟能等到什么?最终又能得到什么好处?”陈宫压低声音:“实不相瞒,温侯其实并没打算派遣青州军去煤矿,将军在这里等上十年,也还是这个样子。”
夏侯惇错愕:“这么说我是被温侯骗了?”
“那是当然。”陈宫坦诚的说道:“温侯在青州军身上投入了多少精力,将军想必也是能够看得见。青州军将士跟了温侯,有战功者得赏。淮南一战,不少出身卑微的将士如今做了伍长、什长甚至百长。跟着将军,他们有没有出头之日?将军把他们强行带走,会不会被将士们记恨?”
“记恨又能怎样?难不成他们敢反?”夏侯惇一瞪眼:“谁敢有微词,我斩了他!”
他随后向陈宫拱手:“多谢公台以诚相待,明天一早我就去见温侯,请他把青州军还给我!”
吕布没打算让青州军去煤矿,夏侯惇找到了讨要的理由,他当然得谢陈宫。
可陈宫却冷然一笑:“夏侯将军要是真那么做,只怕是再也回不到曹公身边。”
“难不成吕奉先会为了青州军害我?”夏侯惇眉头一皱。
“温侯怎么可能害将军?”陈宫说道:“他诚心投效曹公,当然不可能谋害曹公身旁的人……”
“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夏侯惇说道:“彭城之内,除了他,我也不会顾忌谁!”
“将军在彭城,即使把事情做的再过,温侯也不会对你怎样。”陈宫说道:“不仅温侯不会怎样,子龙、文远等将军也不会怎样。”
“那我就更放心了!”夏侯惇松了口气:“幸亏公台告知,否则我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明天一早讨要了青州军,我即刻返回主公身边。”
“将军自便!”陈宫微微一笑:“我会为将军准备好棺椁,请温侯为将军大肆操办葬礼!”
夏侯惇错愕:“公台刚才还说……”
“温侯与徐州诸位将军是不会怎样,可青州军将士会不会怎样,就没人能够保证了!”陈宫说道:“将士们以往连为什么活着都不清楚,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目标,却被将军打破。敢问将军,他们会不会记恨?”
“难道吕温侯会不管不问?”夏侯惇皱紧了眉头:“只要他发话……”
“将军太天真!”陈宫的笑容越发灿烂:“温侯本来就不想归还青州军,他可以不对将军怎样,将士们要怎样,难道他会从中阻拦?”
“话已至此,我也不便多说,先走一步!”陈宫再次告退,不再理会还错愕着的夏侯惇,转身离去。
夏侯惇茫然无措的站在那里,脑子乱的像是一团浆糊,一时半会居然没理清楚其中的关系。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第176章 多生孩子多养猪
陈宫当晚见过夏侯惇。
吕布第二天一早才起,卫士就来通禀,说是夏侯惇求见。
和陈宫有过商量,吕布知道他来是做什么,当即吩咐卫士领他去书房。
夏侯惇来到书房,吕布已经在等着他。
见他进来,吕布起身笑脸相迎:“元让一大早来见我,难不成是为了向我报喜?”
夏侯惇被他问的一愣:“温侯说的是什么喜事?”
“难道元让还不知情?”吕布假装诧异的问道。
已经猜到他在说的是什么,夏侯惇又不好说出陈宫头天晚上找过他,只好假装不解的问了句:“温侯说的是什么?我确实毫不知情。”
“我还以为元让知情。”吕布面露失望:“其实我也是昨晚才得到消息,曹公发兵庐江,李曼成将军于义井一战斩杀庐江猛将李茂,大军应该已经逼近合肥,眼看庐江就要落到曹公手中。”
曹操也曾讨伐过袁术。
袁术称帝以后,分封不少官员,各地官员手下也都豢养了不少幕僚、猛将。
刘勋坐镇庐江,袁术以往的几次战争并没有牵连到他。
夏侯惇也没听说过他手下猛将李茂。
并不知道李茂厉害,夏侯惇平静的回道:“曼成能文能武,区区庐江小将,被他斩了也在情理之中,我并不觉得怎样意外。”
“看来元让还不知道李茂的厉害。”吕布笑着问道:“不知元让认不认识纪灵将军?”
“纪灵当年是袁术手下第一猛将,据说投效了温侯,我怎么可能不认识他?”夏侯惇回道:“只可惜,我和他并没有在沙场上厮杀过。”
“论起武艺,李茂输给纪灵将军也是有限。”吕布说道:“曼成将军能把他给斩了,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没想到李茂居然勇武过人,夏侯惇一脸错愕。
“元让一大早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吕布岔开了话题。
“我是来辞行的。”夏侯惇回道:“我也知道温侯不可能让青州军去煤矿,只是想提醒一句,当初肯借青州军,是我相信温侯的品行……”
“相信我的品行就对了。”吕布咧嘴一笑:“我借青州军,其实也是为了曹公办事。徐州历经多年战乱,人丁、财货都是寥落的很。曹公一旦有用我的地方,没了青州军,我还能指望谁?”
说到这里,吕布叹了一声:“不是我不肯把青州军还给元让,实在是……”
陈宫已经和他说了利害,夏侯惇心里再不爽,也只能暂时放弃带回青州军。
“还请温侯记得你我约定。”夏侯惇说道:“十年之后,我向温侯讨要青州军!”
“元让放心,我俩就做个十年之约!”吕布回道:“十年之后我必定把青州军还给你!”
“我先告辞!”夏侯惇拱手一礼,转身离开。
他离开后不久,陈宫来到:“温侯,夏侯元让已经走了?”
“走了。”吕布像是松了口气,他问陈宫:“你昨晚和他说了什么?”
陈宫把他对夏侯惇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吕布撇了撇嘴:“看来我和曹操之间的一战必不可免,你说的那些,虽然可以劝退夏侯元让,却也会让曹操对我心生忌惮。要不是有河北袁家,他灭了淮南袁家之后,下一步就会兵临徐州。”
“昨天我俩商量的事情有没有吩咐下去?”吕布随后问道。
“已经交代下去。”陈宫回道:“大钱正在赶制,煤矿那边也派人过去。”
“征伐天下,无非有人、有钱、有粮食。”吕布说道:“我打算颁布政令鼓励农耕,凡是我治下各地,每个村子到收获季节依照亩产核算产量。谁家的粮食产的最多,免于缴纳赋税。家中如有荒地,五倍征收税赋。”
“这个法子倒是可以敦促百姓勤勉躬耕。”陈宫点头:“只是温侯还得想到,世上有勤勉的人,当然也会有懒汉!那些懒汉,总不能让他们饿死……”
“懒人不饿死,谁还养着他们不成?”吕布冷然一笑:“凡是懒人,地方官府不得给予补助,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劳动不得食。”
“还有,关于人口。”吕布吩咐:“依照汉律女子十五必须出嫁,在我治下各地,提前到十二。每个女子生养五个孩子以上,官府每年贴补一人口粮。”
“生养孩子,家中劳力增多,官府在贴补口粮,百姓想必都会用力去生。”陈宫回道:“只是每个女子生养五个孩子……”
“告诉百姓们,要想富得修路,栽树修路也得有人才行。”吕布说道:“在每一个村口刷上白字,至于内容,就这么写……”
他想了一下:“百年大计人才为本,繁荣地方兴旺人丁。要想富多修路,多生孩子多养猪!”
吕布把生孩子和养猪绑在一起说事,陈宫顿时满头黑线:“其他倒是可以,只是最后一句……”
“我觉得没什么毛病。”吕布说道:“生孩子和养猪其实是一个道理,生养的越多,家中人丁越是兴旺。至于养猪,养的越多,能拿出去贩卖或者到年底杀了自家吃的也越多,当然是越多越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