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藏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鬼雨
通天教主开辟截教,截有截取之意,他门下有不少的妖修。传承有四大嫡传弟子,分别是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还有三霄娘娘(云霄仙子、碧霄仙子、琼霄仙子)、羽翼仙、金牙仙、金光仙、乌云仙、毗卢仙、灵牙仙、虬首仙、金箍仙、长耳定光仙、金鳌岛十天君(秦完、赵江、董全、袁角、金光圣母、孙良、白礼、姚宾、王奕、张绍)、九龙岛四圣(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吕岳、罗宣、菡芝仙、彩云仙子、法戒、石矶娘娘等人。
宝物有诛仙剑阵(诛仙剑,戮仙剑,绝仙剑,陷仙剑,再加上诛仙阵图)、青萍剑、渔鼓、紫电锤、水火葫芦、混元拂尘、六魂幡、上清宝珠、青玉葫芦、轮回镜、山海图、缚龙索、九龙鼎、刑瘟印、止瘟剑、瘟疫鈡、瘟煌伞、散瘟鞭、头疼馨、吞天罩、贯虹索、飞烟剑、开天珠、辟地珠、混元珠、万里起云烟、万鸦壶、五龙轮、照天印、碎灵锥、八卦龙须帕、八宝云光帕、四象塔、龙虎如意、日月珠、化血神刀、金霞冠、多宝塔、乾坤袋、二十四颗定海珠、戮目珠、风袋、金蛟剪、混元金斗、金凤簪、龙吟箫、指命刀、藏仙图、风雷剪、穿心锁、如意囊、通天截教碑等等!
接引道人开辟佛教,又称为“接引佛”,他是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也就是阿弥陀佛。门下有多位大佛,还有四大菩萨,无数的小菩萨和金刚罗汉……这方面我接触的不多,也就不再细说了。”
王母不紧不慢叙说着,这么长长的一席话,从她口中冒出来,听得秦笛几乎要晕头转向了!
在秦笛看来,神仙谱系太复杂了,不管是前世今生,他听过无数的说法,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如今既然西王母这样说了,只能以她说的为准。
“请问王母,您有没有见过鸿钧老祖?”
西王母摇摇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就没有人见过鸿钧,有人说他留在了天外世界,根本就没有来到我们这方天地。你要知道,我们这方天地,其实只是盘古开天的下半部,要想抵达上半部,必须通过神迹荒原的混沌漩涡,九死一生才能过去。”
“那您有没有见过太上老君?”
“当然见过,他是太清境之主,位于三十三天。”
“您有没有见过灵宝天尊?”
“只见过一次,他是上清境之主,位于三十四重天。”
“那您有没有见过元始天尊?”
西王母嘴角一窍,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道:“我是元始天尊的义女,你说我有没有见过他老人家?我见过不少次呢!”
————————
这一章鬼雨犹豫了很久,思索了五个小时,才动笔写这一章。决定还是采用这种神仙谱系,因为这个谱系比较完善,既复杂又合乎情理。实际上鸿钧不是道教人物,乃是后人杜撰的。道教的祖师就是太上老君。玉帝也是北宋以后才有的,此前只有苍天、昊天、天帝。玉帝是宋真宗编造出来的。
仙藏 第892章 定海珠
秦笛颇为吃惊,禁不住问道:“啊?王母您是元始天尊的义女?那么天尊位于何处?您为何不求他帮忙,将您的伤病治好呢?”
西王母叹了口气:“元始天尊位于玉清境,也就是第三十五重天。你要知道,天分三十六重,一层比一层高。最高的是大罗天,也就是传说中的神迹荒原,其下分别是三清境,包括三十五重天的玉清境、三十四重的上清境和三十三重的太清境;再往下是三垣星域,分别是三十二重的太微垣、三十一重的紫微垣和三十重的天市垣;然后才是二十八宿和诸天万界。”
“玉帝张坚所在的凌霄殿,占据了三十二重天的太微垣!那里有一道升天的门户,叫做‘南天门’。他只要将南天门一关,就能将所有仙人,封锁在三清境之外!因此之故,我就算想找义父帮忙,也没办法过去啊!”
秦笛听了,顿时有种傻眼的感觉,呆愣了片刻,问道:“您是说,要想进入三清境,一定要通过南天门?”
西王母答道:“只要是仙修,不管是哪路神仙,要想去三十三天以上诸层,都必须经过南天门!张坚在南天门派了重兵把守,还在门楣上悬挂了照妖镜和元神镜,我就算改换了容貌,也无法安然通过!要是勉强硬闯,就是自投罗网了!”
秦笛不死心,问道:“那么魔门和佛宗呢?他们怎么升入上界?难道就没有别的通道了吗?”
西王母道:“魔门和佛宗势力庞大,各自构建了一个天门,因而呈三足鼎立之势。可惜我不是魔修,也不是佛门弟子,不能借用他们的通道。近年来,我听说天宝阁也在努力,想要构建一座独立的门户,名之为‘天儒门’,好像准备的差不多了,不知道何时能够建成,如果早些建成了话,我或许还能借用一下!你知道何谓‘儒’?儒者人之需,天宝阁建立儒门,就是为了满足各界修士的需求,所以在仙门、魔门和佛宗之间保持平衡……”
秦笛深吸一口气,道:“怪不得玉帝的权力这么大,竟然能把持群仙,指鹿为马!他既然掌握了仙道晋升三清境的通道,就能让一般的仙人不敢说话……我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为何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置若罔闻,不出来管管呢?”
西王母叹道:“自打天道碑建立,洪荒时代结束之后,三位天尊就很少露面了。譬如我那义父元始天尊,名义上常驻玉清境,但是据我所知,他常年待在大罗天静修,跟太上老君和灵宝天尊一起,就坐在混沌漩涡的边上,一坐就是千万年!所以我即便去了玉清境,也难找到他,除非我能恢复仙帝实力,去神迹荒原一行,或许能见他一面。”
秦笛挠挠头皮,苦笑道:“如此说来,那就没办法了。我这样的小仙功力太浅,连三清境都去不了,只能帮您去找找神医歧伯了。可我来到这儿,是想拜入菩提祖师门下的,若是耽误了辰光,只恐错过机缘,未免有些可惜。请问王母,您有没有见过菩提祖师?能不能请他出手,帮您祛除体内所中的‘回风混元’之气?”
西王母点了点头:“我已经见过菩提了。他虽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精通三教之义,但主要以佛法为主,他能帮我减轻病痛,却无法彻底治愈。他让我放弃仙修,转而拜入佛门,再苦修三千万年,或许能将回风混元之气清除。”
“可是你想想,我从洪荒初年就开始修道,都已经过去多少年了?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如果真的放弃了,那我算是佛母,还是女仙啊?”
说到这里,她略微缓了口气,望着秦笛道:“你可以放心。菩提很少招收弟子,每隔千年,才会招一名杂役弟子。上一次招徒你已经错过了,下一次打开净土,可能要在八百年后。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你跑天市垣两三个来回了!”
秦笛道:“既然如此,弟子责无旁贷,就帮您跑一趟。”
西王母听了,面露微笑,轻轻一拍手,呼唤道:“王子登,你去瑶池之中,将那十五颗定海珠捞出来。”
“是!”旁边一位侍女答应一声,转身离去了。
许飞琼吃了一惊,转眼看了王母一眼,却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王子登又转了回来,手里捧着一只锦盒。
西王母打开锦盒,里面是十二颗光华闪闪的珠子。
她伸手摸着珠子,笑道:“昔年混沌初分,天地未定,四海洪涌,激荡不息,鸿钧取混沌中二十四虚空弥沫,炼制成二十四颗定海珠,用它来震慑四海,平息地仙界。”
“这二十四颗镇海珠,后来被截教隐仙赵公明得到。洪荒时期,封神一战,赵公明合该身陨,二十四颗定海珠散落普天万界,被天下群仙捡去。”
“后来我在昆仑神山,每隔九千年举行一次蟠桃盛宴,有各路仙人前来朝拜,那些人拿出各种宝物敬献给我。多年以后,我慢慢凑齐了十五颗定海珠。还缺九颗,凑不齐一套九阶巅峰的仙器,但是就凭这十五颗珠子,也能发挥出八阶上品仙器的威力,只要平时充满仙元力,就能用它来打落金仙,甚至重伤仙王,都不在话下。”
“这东西,留在我手里没有用,我有修炼多年的神器,因而用不着它。我见你这具分身只有一朵佛火,还没有别的法宝护身,而你既然想以佛修之身露面,那就不能再用唤剑之法和五色神光,所以我准备将这些定海珠送给你,以便助你一臂之力!”
秦笛闻言大喜,禁不住双目放光:“多谢王母赐宝!”
他心想:“以我这样的小仙,如此甘冒奇险,过来拜见您老,还不是想了解仙界秘辛,同时盼着得到一丁点儿的好处?如今得到定海珠,也算是值了!”
西王母将锦盒递过来,又道:“这里只有十五颗定海珠,剩下九颗,其中有三颗回到了赵公明手中,还有六颗在燃灯古佛手里。能不能凑齐它们,就看你的造化了。”
秦笛喜中带忧:“我听说赵公明乃是仙王,燃灯乃是古佛,这两位都很难接触啊。”
西王母道:“赵公明封神陨落,转世重修之后,从截教隐仙变成了天宝阁八大财神之一。他手里只有三颗定海珠,留着宛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他将那三颗定海珠,挂在天宝阁拍卖单子上,底价标得极其昂贵,一直拍卖了很多年,也没有卖出去。他也不肯降价,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你若是有兴趣,可以去天宝阁问一问,或许有可能拿到手。”
“另外,燃灯古佛曾经放出话来,说要将六颗定海珠留给有缘人,只要是佛门弟子,经过了种种考验,有志于降妖除魔,都可能得到定海珠。你将来要是成了菩提祖师的弟子,就有希望凑齐二十四颗定海珠。”
秦笛闻言舒了口气:“既然有希望,那我就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些定海珠凑齐了!”
西王母又道:“昔年元始天尊曾言,若将这二十四颗定海珠凑齐,用各种仙水、神水浸泡,还有可能不断升级,乃至于变成十阶以上的神器!因此之故,我得到这十五颗定海珠之后,便将它们养在瑶池中。经过多年培养,有几颗已经到了九阶巅峰,距离神级不远了!你看看,这几颗是不是格外的光洁明亮?”
秦笛定睛一瞧,禁不住赞道:“果然如此!这几颗珠子太漂亮了,只要看一眼就能让人心神厥厥动摇!”
西王母笑道:“在你成为佛宗弟子之后,若有机会去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将这些珠子丢进七香海,或许用不了百年,就能晋升为神品了。”
秦笛神情振奋,笑道:“多谢王母指点,弟子感激不尽!我这就出门,帮您去找歧伯!”
西王母微笑道:“你从这儿出去之后,山巅有几块巨石,那是一个单向传送阵,能将你送至西牛贺州一颗大星上。你从那里连续传送,用不了多久,就能抵达天市垣。只不过,每个传送阵附近都有凌霄殿的人,所以你要小心一点儿。”
“弟子知道了。我去去就来。”秦笛说完,转身就走。他觉得既然收了人家的好处,就要完成对方交代的任务。
许飞琼将他送了出来,递给他一个音圭,咬牙切齿的说道:“你如果到了附近,只要通过音圭说话,我就能出来接你。这外面有一层杀阵,你可不要硬闯,否则死在这里,我还得给你收尸!”
秦笛“呵呵”笑道:“我得天道眷顾,等闲死不了的。”
许飞琼“哼”了一声,道:“王母昔年乃是仙界闻名、人人景仰的仙帝,就连她这样的仙帝都有受伤隐身的一天!你这么个九阶天仙,就像芝麻粒一样不起眼,如果不小心点儿,早晚死无葬身之地!”
秦笛瞪她一眼:“你这恶婆娘,怎么老咒我早死?”
“因为你吓着我了!让我很不开心!”
仙藏 第893章 再斩分身
这一次,秦苦返回天市垣的时候,除了见到本体秦笛之外,还见到了从西方天魁星赶过来的分身秦金。
秦金不但带来了精修多年的剑阵功夫,而且将三万六千个仙文融合进来。
因而秦笛掌握仙文之后,眼前仿佛打开了一道天门,禁不住为之开心雀跃!
“这件事非同小可!掌握仙文意义深远!”
对他来说,学会仙文太重要了!
何谓“文”?
“文”的本义,是指花纹和纹理,天地万物的信息通过纹路表现出来,这也是阴阳二气运行的轨迹。
“文”之一字,从玄从爻,上古之时,文就是符,也就是“符文一体”。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
孝、敬、忠、信、仁、义、智、勇、教、惠、让,皆文也。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此十一者,经纬天地,叶和神人,名之为文。文顾行,行顾文,文行相顾,为龙为光。
所以“文”究竟有什么用呢?
仙书有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是故文以明道,文以惯道,文以载道,仙文是大道的寄托,如果不能掌握仙文,哪怕修为再高深,也不可能成为仙帝,更无法超乎于众仙之上,成为登峰造极、人人景仰的道祖之流!
秦笛的本体融合了三万六千个仙文之后,还感到深深的不足,于是在分身秦苦的催促下,赶紧去拜见仙王风后。
风后作为黄帝属下首席谋臣,掌管了整个黄帝宫无数弟子的基本动态,所以得知原委之后,便二话不说,将神医歧伯的住址,写给了他。
秦笛难得跑过来一趟,于是抓住机会,向风后请教土系心法的修行,同时问起十万八千个仙文。
风后乃是顶级仙王,可以说日理万机,勉强抽出两日时光,指点他修行之后,就被手下连番催促,无数情报送上来,让他不得不停了下来。
他望着秦笛,神态歉然,说道:“我虽然掌握了不少仙文,但没有时间传授给你。这是一件漫长的工作,不是两三天就能完成的。你要想掌握更多的仙文,最好是拜入仙文阁,成为仓颉的后辈,若有机会见到他,便可以事半功倍了!”
秦笛心想:“我那分身秦金,已经是仙文阁弟子了啊!我和秦金是一体的,所以我也是仙文阁弟子。”
他随口问了一句:“请教仙君,据说仓颉也是黄老帝君的臣下,却不知他现在位于何处?”
风后答道:“自从黄帝离开这方世界,本宫弟子化整为零。仓颉掌握了太多的仙文,自身的功力却只是仙王,所以屡屡被各位仙帝骚扰,最后不胜其烦,便接受了天宝阁的邀请,成为天儒门的供奉之一,在三官大帝庇佑下,才变得清净下来,有时间研究更多的仙文。而仓颉创下的宗门仙文阁,也成了天宝阁的下属宗门之一。”
秦笛闻言之后,很是感到震惊,没想到天宝阁的实力这么大,隐隐能跟仙道、魔门和佛宗抗衡。
回到四圣阁之后,他将秦苦和秦金这两具分身送走,接着他便将诸事抛开,进入闭关之中。
这一次,他筹思良久,最后一咬牙,再一次施展了神魔九斩,将自己的胸骨剑突,“咔嚓”斩了下来!
他忍者剧痛,将这一截胸骨,浸入最后三池幽冥血水中,培养出一具新的分身!
他这一次斩下分身,耗费了极大的心血,因为胸骨不同于手臂,距离心脏太近了。
直到五百年后,日夜苦修,他的本体才渐渐恢复了功力,而那具分身即便有幽冥血水的培育,也花了整整八百年,才终于成长到天仙九阶!
至此,秦笛除了本体之外,已经有八具分身了,也算是抵达神魔九斩的极致。虽然说是“神魔九斩”,其实最多只能斩八次,加上本体才有九具身体。九为数之极,谓之“老阳”,如果超过这个数字,就容易产生变异,甚至脱离神魔转变成天魔。
神魔和天魔不一样,神魔乃是以神控魔,神魔双修,阴阳并重,结合了仙修和魔修的优点;而天魔则是地地道道的魔修,已经没有阳气,转而修持阴气了,那不是他所要追求的。
秦笛将这最后一具分身命名为“秦文”!
从今以后,秦文的使命,便是倾注所有的心思,去研究所有的仙文,同时设法打入天宝阁,修持天儒之道!
尽管在天道碑上,有仓颉造字留下的十万八千个仙文。但是真正的仙文数量,有可能超过了这个数字。大道无穷无尽,犹如汪洋大海,浩瀚无边,即便穷其一生,也难以找到尽头。
仓颉既然成了天宝阁的供奉,而他创下的宗门仙文阁,也成了天宝阁下属宗门之一,那么,秦文只要进入仙文阁,就等于加入天宝阁。这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随着秦笛对仙界的了解逐渐深入,他分明可以感受到,天宝阁背后的实力不容小觑。
为了掌握更多的仙文,也为了掌握仙、魔、佛、儒各派的动态,他才冒死一搏,不惜斩断胸骨,多出一具分身,这也算不得已而为之。
天魔九斩总算是结束了,秦笛要想斩出更多的分身,只有太上老君的“一气化三清”,或者佛宗的“佛光普照琉璃影”。
秦笛试着去问弟子关尹:“徒儿啊,你有没有想起一气化三清的法门?”
结果关尹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摇头:“师傅,我已经将前生的记忆都忘记了,除非我能重新修到金仙,才有可能想起以前的事。”
“那你就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进阶金仙!”
秦笛早就将那本《道德经》还给了关尹,因为他发现,这部经书只有在关尹手中,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应。只要每隔三年,关尹携带《道德经》走过来,师徒二人对面而坐,再打开这本经书,就会有五光十色的天条法则,咕嘟嘟从书里冒出来!根本不用抱着经书每天参详!
仙藏 第894章 雷公师兄
时光倒流,回到五百年前,话说分身秦苦,拿着风后给的地址,连续经过多次传送,又来到中央玄黄大星域,费了一番功夫,找到了神医歧伯居住的星辰。
歧伯住在大雍星岐山之下,这里住的大都是凡人,偶尔也有些修真人。
秦笛进入岐山千里之内,就见到这里的人看上去与别处不同,长者健步如飞,鹤发童颜,少者肌肤容美,俊逸潇洒。
他感到很惊奇,于是找人问了问,结果听见很多人称颂歧伯之功。
“这是一位姓歧的老伯传给我们的!”
“他交给我们一套呼吸吐纳的方法,让我们延年益寿,平均寿数达到一百二十岁,而且很少生病。”
“姓歧的老伯住在哪里?”
“喏,你沿着山路往前走……”
秦笛一路问过去,最后在岐山脚下,找到一个宽敞的庄园。庄园内有很多年轻弟子,正在晾晒仙草。
隔着十余里,秦笛的顺风耳中,听见有人说话。
一个清脆的声音道:“请问雷公师叔祖,歧伯祖师出去很久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然后是一个沉闷的声音答道:“快了,估计不出一月,就该回来了。”
“师叔祖,听说您是黄帝座下亲传弟子,是吗?”
“惭愧惭愧,我只得了黄帝一部分医术传承,与仙修之道所知有限,所以修行这么多年,才只是勉强进阶祖仙。医道也没有大成,所以才来这儿,想求歧伯指点一二。”
“雷公师叔祖,您竟然是祖仙啊?真让晚辈羡慕死了。歧伯祖师只传我们医术,却不教一点儿道法,我们几个弟子甚至怀疑,很可能还没有学成医道,就已经接近寿数大限了。师叔祖,您能不能跟祖师说一说,让我们在学医的同时,也能顺便修点儿仙法?”
那位被唤作“雷公”的人变得迟疑起来:“这个……从辈份上说,歧伯算是我的师祖。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我当然可以理解,但是我作为晚辈,也不敢跟他提建议。歧伯不教你们仙法,是想让你们专修医理,先将医术炼到一定地步,然后再传你们长生大道。”
“不对啊,我见到几位师叔,都是寿不过五百,就很无奈的去世了!这让我们心里不安。不瞒师叔祖您说,若不是入门的时候,发过天道誓言,我都想转投别派了。按理说,祖师乃是仙王级的高手,随便传我们导引打坐之法,也能让我等修成地仙、灵仙,至少拥有数万年的寿命,如此学医修仙两不误,又何乐而不为呢?”
接下来陷入沉寂之中,过了一会儿,才听见雷公说道:“本门也有几位灵仙、天仙,不是吗?”
下面有人叫起来:“师叔祖,您或许不知道,那些个灵仙和地仙,都是很早以前修炼出来的。自打祖师来到大雍星,不知道多少年了,再招新弟子,就不再传授修仙法门了。可怜啊,我们入门太晚……”
雷公叹了口气:“唉,等歧伯回来,我试着帮你们问一句。”
底下响起欢呼声:“啊,那真是太好了!多谢师叔祖!我等晚辈感激不尽!”
秦笛缓缓走了过去,来到庄园门口,探头瞧了一眼,然后对着一位身材瘦高的汉子,高声叫道:“雷公师兄,我来拜访你了!”
那汉子一头黑发,身材偏瘦,个头很高,脸型细长,看上去有些清秀,但是年纪略显老气,反应也似乎有些迟钝。
他望着秦笛,静静的看了两三个呼吸,这才问道:“请问你是哪位?从哪里来?到这儿做什么?”
秦笛道:“雷师兄,你不请我进去说话?隔着这么远,我不想被太多的人听见。”
雷公“哦”了一声,慢慢走上前来,打开了小门,道:“进来吧。请问,你为何称我师兄?”
秦笛取出一块玉简,道:“师兄勿怪,我是黄帝座下两百三十二位嫡传弟子,所以叫你师兄,应该没错吧?这片玉简中,有师叔风后的留言,你要不要听一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