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仙藏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鬼雨
时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的流逝,不知不觉,十八个时辰过去了,菩提祖师才抬眼看了他一眼,道:“秦苦,你既然已是仙道中人,又何苦踏入佛门呢?”
秦笛浑身一震,赶紧拜了一拜,道:“祖师,弟子身在红尘,却有一颗向佛之心,还求祖师成全。”
菩提祖师意味深长的道:“近年来,仙道纷乱,杀伐不休,而你又是应劫之人。佛宗不想介入这一场骚乱,我若是收你为徒,只怕将来,会受到诸佛责备。”
秦笛心中惊讶,旋即说道:“佛家慈悲为怀,祖师普度众生,四大皆空,众生平等,应该没有仙道之分才对。”
菩提祖师微微一笑:“阿弥陀佛,没想到你才念佛十日,就有这般悟性。既如此,我便将你收归门下!”
秦笛大喜,急忙磕头连连:“弟子拜见师傅。”
菩提祖师待他磕完九个头,缓缓说道:“昔年鸿钧讲道的时候,为师曾经跟着世尊,在旁边听了七日,对于佛道两家的功夫均有涉猎。先说‘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想学那一门?唉,你如果继续学道家的功夫,为师也不会作难了。”
秦笛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
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
秦笛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这说话的口气,怎么跟孙悟空碰到的情景差不多?难道说菩提祖师接见每一个新入门的弟子,都是这般流程吗?”
他的脑子里还记西游记里的情节,于是顺嘴答道:“术门之道怎么说?“
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秦笛面带微笑,向着孙悟空的问话:“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不能!不能!“
秦笛摆手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我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
秦笛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秦笛面上的笑容更盛了:“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
秦笛道:“师父,何谓"壁里安柱"?“
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
秦笛再度摆手,道:“这么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我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秦笛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
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秦笛道:“这般也能长生么?“
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
秦笛笑道:“何谓之"窑头土坯"?“
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
秦笛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我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
秦笛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
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秦笛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
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
秦笛道:“师父又来了!"水中捞月"怎么说?“
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秦笛道:“也不学!不学!“
菩提祖师停下来,面现薄怒:“你这猢狲,铁了心想学我佛家功夫?真想让我佛门介入这一场灾难?你可知道,如此一来,佛门弟子会陨灭多少人?”
秦笛深吸一口气,迟疑着道:“师傅,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怎么会让佛门陷入灾难呢?”
菩提祖师道:“风云际会,缘起缘灭。除非你能答应为师,将来出门在外,不拘何时何地,都不说是我的弟子!”
秦笛想起孙悟空离开的时候,也曾面对同样的遭遇,禁不住心生感慨,毅然说道:“师傅,弟子记住您的话,不到只手遮天的时候,都不会说是您的弟子,也不会以佛门功夫害人。肯求师傅传我神通。”
祖师沉吟片刻,道:“你可知道,为师最擅长的功夫是什么?”
秦笛想了想道:“有人说师傅乃是‘解空第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祖师道:“解空第一嘛?为师不敢说佛门第一,因为世尊还走在前头!恒乐安定,善解空意,志在空寂。为师最拿手的功夫,便是解空了!”
秦笛双目放光:“师傅,我想跟您学这门功夫。”
祖师道:“为师这门功夫,唤作‘五蕴皆空’。你知道何谓“五蕴””
秦笛总算读过十大佛家经典,于是张口答道:“色、受、想、行、识,谓之五蕴。”
祖师问道:“你知道何谓色蕴?”
秦笛答道:“色蕴是色的综合。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外乎从颜色和形状上来辨认。色就是物质,世间万物都是色。”
祖师道:“色分四大,地火风水。你知道何谓四大?”
秦笛想了想,道:“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就像道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一样。四大布满了整个宇宙,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放到人身体上,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
祖师很是满意,点头笑道:“你有这样的认识,也算是入门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师可以将‘五蕴皆空’的初步功法传给你了。”
秦笛闻言,不觉有些泄气,心道:“怎么才是初步功法啊?”
祖师又道:“你刚才也说了,五蕴第一蕴,乃是色蕴,又分为四大。为师便传你‘四大皆空’!”
秦笛听了,又是欢喜,又是心惊,暗道:“从今以后,我就要四大皆空了吗?我那些红颜知己,那些个心爱的弟子,那些个熟悉的友人,还有本体和所有的分身,一切的一切,都要抛之脑后,化成虚无了吗?”
耳听祖师说道:“要想修习‘四大皆空’这门神通,你先要拥有四大,然后才能解空!”
秦笛一愣:“师傅,如何才能拥有四大?我们每个人身上,不是已经有四大了吗?”
祖师道:“四大之中,地火风水,你先有了七阶佛火,此谓之‘火大’;又有了八百丈佛山,此谓之‘地大’,目前还差风大和水大!需要将这两大,先树立起来,才能修炼四大皆空的神通。”
秦笛吃了一惊:“啊,这就是四大?有了这四大,能做什么呢?”
祖师道:“有了四大,便有了四种厉害的攻击手段!你可以用佛火焚烧,佛山倾轧,飓风吹拂,佛水洗练,这是四种降龙伏虎的手段,但只是第一步功夫,属于‘空即是色’的范畴。然后是第二步的功夫,让火焰熄灭,大山倾倒,飓风平息,洪水消弭,将对手的攻击化作虚无,这属于‘色即是空’的范畴。两者合起来,就是‘四大皆空’了!”
秦笛舒了口气,心想:“还好!不是让我抛弃所有啊!”
他原本就修炼了五行混沌的功夫,如果将五行与四大相比,木火土金水,地火风水,其中的差距只多了一个,如果将金和土合在一起算成地的话,两者就非常相似了。因为青木为风,木跟风是对应的。
所以对他来说,修习四大皆空,先将四大建立起来,跟仙道功夫没有差别,要说有差别的的部分,乃在于如何‘解空’,将已有的东西化作虚无,这才是菩提祖师作为“解空第一”真正的神通!
耳听菩提祖师指点道:“你需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呢!先要将七阶佛火提升到九阶,再将八百丈佛山提升到三千丈,三千丈相当于妙觉菩萨。然后再提升风、水之道。”
“在这灵台方寸山的北方,有一个浩瀚的大湖,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仙水、佛水、魔水,为师在洪荒初年,就注意收集这些材料,你可以去那里修炼,能炼化多少圣水,都是你的造化!”
“在灵台方寸山的东方,有一个飓风谷,是修炼风系法术的地方。”
“等你修炼好了地大、火大、风大、水大,我再传你四大皆空的法门。只要你练成了这种神通,对付普通的仙王不在话下。若想有更高的要求,那就要修炼五蕴皆空了!什么时候,等你将受想行识,都练成虚空,你将会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度一切苦厄……”
————————
如此四大皆空,乃是鬼雨杜撰。五蕴皆空,佛家真谛,读者有心,请参佛典。





仙藏 第901章 仙文阁
随后,秦笛获得了“四大皆空”的传承,开始在灵台方寸山中,慢慢修炼地火风水,同时将十五颗定海珠,丢入水中淬炼起来。
他只花了十天的功夫,也就是外界的一万年,就基本上修成了地大、火大、风大、水大。
接着,他开始修炼如何“解空”,这是佛家核心功法,也是菩提老祖最拿手的神通。
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
试想菩提老祖从洪荒初年就出现了,曾经听过鸿钧老祖的讲座,到如今该有多少年了?由此便可以知道,修佛和修仙一样,要想成为登峰造极的大人物,该是多么的不容易。
当然,佛家功夫很大程度上要靠个人开悟,并不是一味的静坐苦修就能进阶的。有的人修佛时间短,但是某一天,忽然顿悟了,也会成为高手。
为了不留下太多的时间跳跃,我们暂且放下秦苦这一具佛系分身不表,再回到万年之前,秦笛刚刚斩出第八具分身秦文不久。
在黄泉血水中成长起来的秦文,吞服了不少的仙丹之后,功力抵达天仙九阶的巅峰,便离开了本体,前往天市右垣的河间星。
据说,河间星上有仙文阁的总部。
仙文阁虽然不算是大宗门,但是在仙界名声却不小,因为它是仓颉开创的宗门。仓颉虽然只是一位六阶仙王,功力并不算太高,可他却是掌握了十万八千个仙文的大宗师,比很多的仙帝还要厉害,所以经常有不少的仙王、仙帝求上门来,请他帮着说文解字。
仙文每一个字的背后,都蕴含着一道天条大法,因此之故,只要能掌握一个仙文,就有可能领悟一根天道,有了大道,才能带来功力境界的跃升。
按理说,仓颉掌握了十万八千仙文,早该是冠绝古今境界最高的仙家道祖了,可是仙家修炼的过程很复杂,掌握仙文只是第一步,掌握大道是第二步,具备实力支持乃是第三步。
仓颉就像大学教授一样,掌握了太多的知识,却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或者说,他虽然掌握了仙文,也知道其背后的大道精义,然而却不知道细节!魔鬼都藏在细节中,掌握不好细节,就没法运用大道。
归根结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仓颉只是黄帝坐下一位仙王,他没有仙帝的资历,出生也比仙帝晚一些,不像那些知名的仙帝,从洪荒亘古就已经存在了,那些人活得久,见识广,有足够的时间琢磨大道,因而才有仙帝级别的功力。
秦笛来到河间星,很容易找到了仙文阁。
在河间星的南方,有一片汪洋大海,海域的中央有许多的岛屿,仙文阁占据了一个方圆万里的大岛。
方圆万里,在俗世来说太惊人了,然而在仙界,却比比皆是,因为这里的星球比地球大无数倍,在这里住的又是仙人,就算是没有岛,也可以凭空造出来,或者从旁边迁移过来!
仙文阁毕竟拥有一万多位正式弟子,还有不少的金仙、祖仙,如果地盘太小,住的也太憋屈了。
秦笛飞临仙文岛,刚一落足,便有一位女修迎了上来。
这是一位中阶天仙,上前问道:“请问仙长,您来这儿有什么事吗?”
秦笛笑了笑,取出自己的身份令牌,答道:“我也是仙文阁弟子,第一次来到本部,想要继续修习仙文,还请仙子给以指示。”
女修看了一眼身份令牌,旋即展颜一笑,道:“秦师兄,您是从西方过来?路上走了多少年?”
秦笛答道:“我一路游山玩水,走了三千多年呢!”
“这一路还算太平吗?”
“唉,如今乱世纷扰,说什么太平!白虎七星正在打仗,凌霄殿占据了两大星域,还在继续往前推进,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秦师兄,我叫蒋欣,您请跟我来。”
秦笛跟着对方往前走去,发现这里有不少紧凑的宫殿,就像大学校园一样。路上有不少人,只有一部分穿着仙文阁统一的制服,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些人穿的衣服较为杂乱,可能是从外面进来的。
“这些都是什么人?”
“喔,秦师兄刚来,不清楚仙文阁的情形,小妹给您介绍一下。我们仙文阁拥有一万三千多位正式弟子,除了像师兄一般的本门弟子,从二十八宿赶过来,经过检验之后,可以随时加入宗门本部之外,每隔两百年还要开一次山门,招收十位新弟子。至于这些穿着杂色服装的修士,乃是来这里短期进修的!”
“咦?这里还有人短期进修?”
“当然。这些人来到仙文岛,在此待上三五年,短期填鸭一阵子,扫盲之后便走了;有的人要停留二三十年,掌握两千仙文之后才离开;也有人一住数百年,掌握三五千仙文才走。想要修习仙文,都要缴纳不菲的仙石,这也是本门一大收入。仙文岛专门有一个区域,提供给这些人定居。”
蒋欣喘了口气,又道:“除了这些低阶的修士以外,还有一些金仙乃至于仙王,来我们这儿短期交流,甚至还有人做客座教授,给我们正式弟子上课,同时也旁听我们的课程。通过这种方式,教学相长,提升修为。”
秦笛赞叹道:“这种方法是谁想出来的?”
蒋欣笑道:“祖师说了,学无止境,相互切磋,才能进步。所以本宗经常有各种集会探讨,还有人专门做记录整理出来,所有资料汇总到仙文藏书阁。本门有两位长老,专门负责这件事,即便是祖师,也可能每隔一个甲子,抽空看一样。”
秦笛问道:“祖师也住在岛上吗?”
蒋欣道:“岛上有祖师的仙宫,但是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出来做一次讲座,届时所有弟子都会过去,你不会错过良机的。”
蒋欣一面说,一面往前走,不久来到一处宫殿门口。
“我就领到这儿!师兄进去以后,换一块身份令牌即可。”
“多谢蒋师妹!”
秦笛入宫殿,见里面只有三人,其中一位祖仙老者,还有两位天仙。
他报上自己的名字,说明来历之后,紧接着便是一场测试。
负责给他测试的,乃是那位祖仙老者,名叫“段玉”,看上去比钟先书年纪大,但才是祖仙三阶,比钟先书低一些。
段玉将他带到一个独立的房间中,问道:“你这身份令牌之上,写的乃是‘秦金’,可你告诉我,你的名字乃是‘秦文’,这是怎么回事?”
秦笛信口胡说起来:“启禀师叔,我师傅乃是钟先书。钟师傅说,名字就是个符号,出门在外,为了安全起见,可以随意更换。”
段玉吃了一惊:“你是钟师兄的弟子?跟他学了多少仙文?”
秦笛犹豫了一下,道:“弟子乃是隐传弟子,学了三万两千仙文!”
段玉听了,更是倒吸一口冷气,道:“本门不以功力见长,而是以掌握仙文的数量排列等级。你师傅钟先书,虽然只是祖仙,但他掌握七万多仙文,乃是本门除了祖师之外,掌握仙文最多的一位,因此才做了太上长老,没想到他门下弟子中,也有像你这样英才!按照本门规矩,掌握三万仙文,就能做内门长老了!”
秦笛问道:“不知道我师傅有没有回来?”
段玉摇头道:“钟师兄云游在外,好久没有回来了。秦文,按照本门规矩,我要给你测试一番。我这里有一份大师级的测试题,你看看能否完成,如果顺利通过,会有莫大的好处。”说话间,他摸出一枚玉简,递了过来。
秦笛神识一扫,发现玉简上有若干的仙文字符,组成一个复杂的迷路,只有一路通关,才能走下去。
于是他凝神破解仙文,将一个个字符注释出来。
经过七天的测试,他终于完成了大师级的检验!
段玉见了,满心欢喜,说道:“恭喜师侄,从今以后,你也是本门正式的仙文大师了,既能做内门长老,也可以开坛讲学,还能参加大师集会,甚至每隔五百年,有一次求见祖师的机会!”
秦笛听了,也变得很开心!对他来说,做不做内门长老无所谓,也不求开坛讲学,但是参加大师集会,还能拜见师祖仓颉,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仙藏 第902章 失踪的宗师
秦笛通过了测试,开心之余,开口问道:“师叔,当年师傅收我入门,说让我做隐传弟子,却没有告诉我,什么是隐传弟子。”
段玉给了他一块真传弟子的身份令牌,又在令牌中做了特殊的隐性标记,解释道:“隐传弟子都是从真传弟子中挑出来的。本门有真传弟子五六十人,但是隐传弟子不超过五人。每一位太上长老,可以收真传弟子十人,但只能收一位隐传弟子。”
“像你这种情况,乃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太上长老挑选隐传弟子的时候,往往是在总部精英弟子或者真传弟子中挑选,不会如你这般,还没有来到仙文阁总部,就被挑选为真传弟子。这也就是钟师兄,在仙文方面有独特的造诣,才会拥有这种权力。”
“你今天来这儿,若不说是钟师兄的弟子,就只能从外门弟子做起了。等你做满三千年,才能成为正式弟子。再过一万年,成为精英弟子。然后要看机缘,往往要等十万年后,才能成为真传弟子。”
“每一级弟子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这不但涉及到宗门供奉,而且与师资力量有关。真传弟子必须掌握两万以上的仙文,有资格参加高级研修班,能从藏书阁借阅一般人借不到的玉简。而你作为隐传弟子,权力就更大了,我也不跟你细说,等你用到身份令牌的时候,将会自动解锁。”
“从外表看,你这块令牌,跟普通的真传弟子一样。一般的内门长老,就算看见令牌,也不明白其中的区别。只有到了关键的时候,才会显示出不同。我因为主管弟子堂多年,所以才知道这件事。”
随后,段玉又叮嘱道:“秦文,你既然是隐传弟子,平日里当低调行事,莫要对外宣扬。这不单是为了仙文阁的延续,也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你可知道,过去千万年来,本门太上长老几乎失踪了一半,究竟是何缘故吗?”
秦笛摇头:“弟子不知,还请师叔明言。”
段玉叹了口气,道:“仓颉祖师与人为善,仙文阁作为一个小宗门,也不想参与天庭纷争,多年来一直低调行事。然而本门精英却经常屡屡失踪,在不到五百万年的时间里,就有四位仙文大宗师,也就是太上长老级别的高手,还有十几位仙文宗师,也就是本门核心长老,再加上三十多位仙文大师,都是本宗内门长老!总共五六十人,先后被人掳走,永远的消失了!”
秦笛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呢?”
段玉面色难看,心情沉重的说道:“所谓仙文大师,是指掌握仙文三万字以上;仙文宗师,掌握仙文四万字以上;仙文大宗师,掌握仙文五万字以上。现如今,本门只剩下四位仙文大宗师,十几位仙文宗师,接近三十位仙文大师。”
“这些人等闲都不敢出门,大都守在宗门之内修行,即便出门也会改头换面。只有在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核心星辰,才会展露自己的身份,因为这种地方还算是较为安定。”
秦笛想起昔年见到师傅钟先书的时候,也是在白虎七星的一颗主星上,而且钟先书只在那里教学百年,很快就离开了,想来也是为了避祸,不敢对外声张,否则以他仙文大宗师的身份,应该前呼后拥,聚集很多人。
“师叔,照您这么说,本门的生存环境,实在太恶劣了!”
段玉叹道:“仙文阁不是保守的宗门,祖师仓颉敞开大门,欢迎金仙、仙王前来研讨,甚至还有仙帝登门。这些人在修行之上都有独到的见解,经常触摸到罕见的大道,有可能领悟新的仙文,所以他们来到仙文阁,跟仙文宗师切磋,阐发明了,察异补缺,回去之后往往功力大进。”
“这些大人物的到来,对我们仙文阁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能促进仙文宗师的成长,让本门积累素材,诞生新的仙文,形成浩瀚的知识。以至于仓颉祖师曾言,他已经窥伺到十二万仙文,正待整理出来,形成新的典籍!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祖师虽然只是六阶仙王,但他修炼时间不长,假以时日厚积薄发,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仙帝!”
“当然,坏处也是有的!这些金仙、仙王的到来,一则泄露了本宗积累多年的学术储备,二则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这些人来来往往,有的在仙文阁一待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数百年!本门有哪些仙文大宗师,哪些仙文宗师,哪些精英弟子,几乎一目了然!那些人过来切磋交流,学到了仙文还不满足,有时候还会百般诱惑,邀请本门宗师外出,考究某处仙文遗迹,结果走在半道上,忽然被人劫掠,竟然一去不回!”
1...272273274275276...3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