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无上帝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明月照我心
曹化淳把王安石护送回府后,即回宫复命,但守门的太监说皇上此时已经休息了,他自然不敢打搅皇上休息,于是就把活捉的那个刺客押回了东厂,等候皇上的发落。要是以前可能他就自作主张处置犯人了,但现在他不敢了,他要等皇上的旨意。
一夜很快过去,第二日一早,曹化淳就进了宫,他不敢怠慢,赶紧把王安石昨晚遇刺的事情禀告给了皇上,朱由检听后大为震怒,没想到堂堂皇城内,在天子脚下竟然刺杀朝廷命官,太胆大妄为了,他即命曹化淳迅速审讯刺客,查出幕后主使,不管是谁,一经查实,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曹化淳领命返回东厂审讯刺客。
早朝上,朱由检显然非常生气,他明白一定是一些阻扰变法的人干的,他们想杀了王安石,让朱由检没办法进行变法,但这些人想的也过于简单了。
朱由检威严的坐在金銮殿上毫不客气的说到:“众爱卿听说了吗?昨天晚上有刺客居然在皇城内刺杀朝廷二品大员,这胆子可真够大的,朕想不明白,有何冤何愁竟要致人于死地。大家知道刺杀的是谁吗?”
qu臣默然,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就是朕刚刚任命的变法主帅王安石,朕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杀王大人,朕知道变法之事已经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狗急跳墙,要杀人灭口。朕在这告诉那些人,你杀了一个王安石还有第二个、第三个,总之,朕变法的决心绝对不会改变,朕也劝那些想阻止变法的人,安分守己。”
朱由检的话振聋发聩,他再次在朝堂上表明了自己对于变法的看法及决心。他看向王安石关切的说道:“王爱卿,昨天晚上没事吧?”
王安石出列道:“多谢陛下的关心,臣毫发无损。这还要感谢皇上,若不是陛下的神机妙算,知道有贼人要刺杀臣,便安排了曹大人救臣,恐怕臣今日则不会站在这了。臣多谢陛下。”
朱由检笑了笑问道:“王大人经历了这段生死,怕了吗?”
“怕?陛下,臣从来没有怕过,臣愿为变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朱由检大喜,刚才他是要试探下王安石,看看他的胆量如何,而他不愧为宋代的大改革家,没有让朱由检失望。
“陛下,臣有本奏。”王安石拿出了昨天夜里写的奏折。
、、
、
大明之无上帝皇 38.王安石变法
朱由检接过奏折,仔细的看着。
“臣已经把变法的具体细节以及实施办法制定出来了,请陛下过目。臣以为土地制度的改革一定要考虑到每个人的利益,虽然是要损害一些人的利益,但是应该适当的予以补助,避免激化矛盾。”
“臣同户部尚书毕大人核实了全国的土地,臣觉得要想中兴我大明,应该有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土地收归国有,由国家重新分配。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按比例分配,藩王、勋戚、地主等适当可多分配部分土地,但需纳税,多占多交,少占少交。”
“第二,施行方田均税法。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这样可以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第三,开垦荒地,开发更多良田,据臣查的资料说到全国尚有很多荒地还未开发,臣建议,投入人力去开垦,这样国家就有更多的土地可以用上,更好的解决吃饭问题。”
“第四,兴修水利,臣观察到陕甘等地经常出现大旱,臣建议兴修水利合理安排利用水资源,只要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好,则不会再出现因大旱而饿死人的情况。”
“臣这几点建议希望陛下明察,而奏折中也详细写明了具体实施的办法,望陛下明鉴。”
朱由检听了王安石的变法之策,他再看看奏折,甚是满意,说道:“王爱卿所言正是朕之所想,因此,朕准奏,就这么办了。朕即刻拟一道圣旨,昭告天下,命你即日起就着手办理此事。”
此时,朝臣们不敢再多说一句,因为他们看出来了皇上这次是铁了心要进行变法。
“朕再说一遍,卿等一定要配合好王大人的工作。好了,没什么事的话,今日就到这里,退朝吧。”
qu臣散去,大家此时只是觉得该来的还是来了,但他们没想到会如此之快。
“王大人,您留步,陛下在乾清宫召见。”王承恩走上来对王安石说道。
王安石纳闷,皇上单独召见自己会有什么事。他来不及多想赶紧走进了乾清宫,面见皇上。
“呦,安石来了啊,快坐。”朱由检此时显然没有了在朝堂上的威严,他招呼王安石坐下。
“是,陛下。”王安石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皇上。
“朕单独找你,是因为关于变法的事。朕看你的奏折里没提关于藩王及勋贵的土地处理办法。这是为何啊?”
“陛下,臣以为对于这些人,如果cào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毕竟他们比较特殊,而且存在了二百多年了,要是像对待地主那样对待他们,臣怕会引起变故,臣正要向陛下禀报此事。”王安石解释道。
的确,其实朱由检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这一批人是最难解决的,但朱由检似乎早已经知道该怎么对付这些权贵。
“正如你所言,如果真是cào之过急,怕是万万不可的。好了,此事你不用再管了,朕自有办法。”
王安石暗道:果然还是皇上有办法啊,皇上不愧为明君,看来什么也难不住他。
“安石,变法之事朕全全交给你了,此关系到我大明六千万黎民百姓的幸福,关系到我大明千年基业,你有任何要求都可以向朕提,朕也相信你能把这事办好。”
王安石激动的说:“承蒙陛下如此厚爱,臣必将竭尽所能,完成陛下改革大业。”
“好,你去准备准备吧。”
“是,陛下,臣告退。”
几日后,朱由检把变法之策昭告天下,可以说引起了轩然大波,天下之间完全形成两种不同的态度,凡百姓者拍手叫好,而权贵者则以变法为害。
百姓间开始赞美当今圣上是古今之明君,是老百姓的大救星,是一位好皇帝,更有甚者百姓为感其恩给朱由检建庙祈福。而权贵者开始议论这是违背历史的做法,他们完全不能接受,更有甚者蛊惑人们要联合抵制变法,叫嚣就是不交出土地。
对于这些声音,东厂早已经禀明了皇上,他们以为皇上会震怒,但其实朱由检早已料定会是这种结果,他不慌不忙令东厂继续观察民间的反映,随时来报。
而此时,朱由检觉得是该办大事的时候了,他即传曹化淳进殿面君,他告诉曹化淳立刻通知各地之王进殿面君,说有重要的事情同他们商议。
曹化淳接旨,即刻命令手下,去各地召王进京,快马加鞭,不得延误。
话说,朱由检为什么要令这些藩王进京呢?究竟有什么事情要宣布呢?是不是跟变法有关系呢?
.......
、、
、
大明之无上帝皇 39.藩王进京
朱有检之所以让这些藩王进宫,的确是为了变法之事,他要把这些特权者请进宫来,要把他们一块给“解决掉”。
到目前为止明朝总共有个藩王,分布在全国各地,其实明朝的这些藩王跟其他朝代有很大的不同,自成祖起,对藩王实行养尊处优的政策,其核心却是以“不临民、不统兵”为原则的,这也成为大明帝国日后的祖制。
这样一来,虽然藩王在政治和军事上不再对中央皇权构成威胁,但优养宗室形成了对朝廷沉重的负担。
曹化淳分派出去的这些人一刻也不敢耽误,很快一些藩王已经收到了皇上的圣旨,他们很是纳闷,觉得封地之王并未与皇上有所联系,今日却要召他们进殿面君,觉得很是奇怪。
而一些藩王其实早已经知道朝廷的变法,他们也猜到了此去京师皇上的目的,他们对于朝廷的变法,当然是反对的,所以他们觉得要是皇上收回他们的土地他们坚决不同意。
要说最先得到消息的应该是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毕竟他离京师比较近,朝廷有什么消息他能很快得到。
话说这个福王朱常洵他是万历皇帝的第三子,深得万历皇帝的喜欢,当年有意要封他为太子,但因大臣反对没有成功,而后封福王,封地属洛阳,按辈分算他与朱由检是叔侄关系。
这个福王可以说正如他的封号一样,一生衣食无忧,万历对其子可说是厚爱有加,赏赐良田两万顷,成天就知道沉湎酒色。
是年贼寇四起,河南也遇上旱灾和蝗灾,民间一片愁苦,大家都说先帝把天下的钱财都给了福王,洛阳比皇宫还要富裕。此时让他出钱赈灾,他却分文不给。其吝啬程度可见一斑。
此时,皇上的圣旨已经到了他的手里,来人宣读了皇上的圣旨,福王纳闷了,从受封洛阳,来到这已经有载,就再没去过京师,也没得到过皇上的召见,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大事。
忽然他想起了刚刚公布的变法,朱常洵似乎明白了皇上的意图,他心想自己的这个侄子和自己关系不错,相信他不会亏待自己的,于是命人收拾东西北上面君。
福王要出王府这可以说是王府的大事,要不是皇上召见,估计这个福王也不会出王府一步,怕是要在王府里就这样xuhua作乐而死了。
话说福王出行的排场也是特别大,王府的每一个人即使是下人都穿的雍容华贵,走在路上跟老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说他比皇上还有钱,还真是那么回事。
再说其他的藩王,此时也已经踏上了北上的征程。浩浩荡荡的队伍,沿途老百姓也议论纷纷,如此大的阵势,都以为朝廷发生了什么大事。
朱有检这边已经做好了迎接这些藩王的准备,毕竟大多很久没有回皇城了,有些人甚至没有来过,他交代礼部一定要好好招待这些藩王,凡到达京师的藩王,暂时安排在皇家客栈,等来齐后,同他一起去拜谒大明的列祖列宗。
陆陆续续的藩王到达了京师,的确对于有些藩王来说,他们是第一次来皇城内,因为按祖制,藩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而即使是皇帝驾崩,虽属国丧级别,全国都要举行悼念仪式,藩王当然包括其中,虽然是血缘亲人,但是藩王是不能入京祭拜的,为的就是防止这些藩王闹出事端。
而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大家虽然都属于大明的皇族,同出一脉,但是大家谁也不认识谁,因为自太祖始国家就实行二王不得相见政策,所以导致了大家都互相不认识。
朱常洵则不同,他毕竟在紫禁城呆了这么长时间,他觉得此时他是真正的回家了,看着紫禁城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曾几何时他又想当年差一点当了皇上,要不是大臣们阻拦,现在......哎,他又有了无限感慨。
“王爷,宫中来人了,说是皇上要召见王爷。”朱常洵还在无限遐想中,被这一声通报,才被拉回了现实。
“皇上召见?我这个大侄子找我有什么事呢?”朱常洵思忖着。
朱常洵问道:“就召我一个去吗?还是那些藩王都去啊?”
“来人说就召见王爷你自己。”
朱常洵就更纳闷了,不过他想着可能是叙旧,毕竟在这些藩王中还最数他的亲缘关系与皇上最近。
“好,给我准备衣服,我现在就进宫。”说着下人们开始给朱常洵准备衣物,朱常洵在来京前为皇上准备了些小礼物,正好当面呈给陛下。
、、
、
大明之无上帝皇 40.接见福王朱常洵(求鲜花、求收藏)
朱常洵随太监进了紫禁城,而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是多么熟悉,毕竟在这里他生活了近年,他终于回来了,看着皇宫内的一草一木,不禁有些触景生情。
太监把朱常洵引进了乾清宫,而朱由检已经在乾清宫内等着这位王爷了。
“臣,朱常洵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看到一个胖胖的、身体宽厚的人走了进来,他想着要看看这个王爷心中所想,于是他打开了天眼,不一会儿天眼把信息发了回来:朱常洵:这就是皇上啊,他小时候见过几次,没想到这么大了都,虽说你是皇上,但我还是你的皇叔呢,你得尊敬着我。
朱由检迎上去道:“皇叔请起,你我之间不必行此大礼。”
朱常洵起身,看了一眼皇上,他的第一感觉就是皇上虽然有些平易近人,但眉宇间透漏的那一丝威严让人充满了敬畏。
“皇上,臣从洛阳带了一些礼物来,希望陛下喜欢。”说着已经呈给了皇上。
“皇叔,这一路上fg仆仆、舟车劳顿,竟然还想着给朕带礼物,朕心甚慰。这一路你辛苦了。”
朱常洵赶紧说道:“不辛苦,接到了皇上的圣旨,臣一刻也不敢耽搁就过来了。”
“朕把诸位藩王召进京来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议。”朱由检进入了正题。
“皇上请讲,所为何事?”
“皇叔,想必你也知道近几年国家不太太平,可以说内忧外患,国内造反不断、东北后金虎视眈眈、旱灾蝗灾常有发生,百姓生活的苦啊,而朕也是苦苦支撑着这个国家,近来,朕顺应天意进行变法,誓要中兴我大明。”
朱由检说了这么多,可这位王爷过着的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只知道花花世界,他哪里知道外面老百姓的苦日子。
“朕,把大家召进京,就是要这些王爷们支持朕的变法。”朱由检直中要害。
朱常洵脸色显然已经不好看了,如果按着变法内容所说,他的土地要少去一大半,并且还要交税,他肯定是不愿意的,因为本身他就比较吝啬。
“皇上,臣以为自太祖始就已经有了藩王制度,这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陛下要是擅自改老祖宗的制度,怕是不太合适吧。”朱常洵觉得此时他不得不拿出一个皇叔的姿态来警告皇上。
朱由检看出了他的这个皇叔的心思厉声说到:“有什么不合适的?藩王制度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成为朝廷的累赘,朕乃当今天子,只要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朕必实行之。”
此时朱由检帝王之气尽显,朱常洵显然被他的这个侄儿惊到了,他没想到,这几年他这个侄儿会成长的如此迅速,刚才的一番言论,颇有太祖之风。
“陛下,臣等就是靠这些土地赚钱呢,没有这个你让我们怎么活?”
朱由检听到这气不打一处来,他气愤的说到:“国家给你们的那些钱还不够吗?你们就真愿意当国家的寄生虫吗?都有手有脚,不会自食其力啊。”
他有些鄙视眼前的这个福王,养尊处优惯了,怪不得历史上的朱常洵被李自成所杀。
“陛下,臣坚决不同意你的变法,作为大明的子孙,我相信你的所为,即使是老祖宗也不会同意的。”朱常洵想最后一搏,以此来吓唬住这个皇上,他自以为他是皇叔,皇上不能把他怎么样。
朱由检听后大怒:“大胆,朕身为天子,你居然敢同朕这么说话。朕尊敬你叫你声皇叔,没想到你是这般自私自利、昏聩不堪、不可理喻,朕告诉你,谁要阻止变法朕定当杀无赦。”
朱常洵听了吓得已经不知所措,他没想到皇上年纪轻轻竟然如此狠辣,他被吓的已经跪在了地上,他再也不敢小看这个皇上了。
“皇......上,臣不敢。”
“好了,朕累了,需要休息,你还有什么事吗?没事就退下吧。”朱由检问道。
经过刚才的皇上训斥后,朱常洵一直是懵的状态,他哪敢还在宫中停留半刻,他恨不得赶紧走,于是答道:“臣没事了,陛下休息吧,臣告退。”
朱常洵辞别皇上,走出皇宫,他的脊背发凉,被吓得不轻,他只是感受到这个皇上跟以往的帝王都不太一样,他的那种自身带有的霸王之气,让人望而却步。
朱由检之所以要召见福王其实就是要试探下这些藩王的想法,他现在大概知道了情况,它能够感受到变法所带来的来自各方的压力,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些根本都不是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毕竟他身上有绑定的系统相助,还有他通晓未来的能力。
此时,所有的藩王已经到京城了,朱由检召集所有的藩王,一起去拜祭大明的列祖列宗,太常寺早已准备好祭祀物品等,祭拜活动结束后,朱由检命人准备了午餐,大家在一起就餐。
而接下来是朱由检安排的一出大戏。
ps:不好意思了,近来事情比较多,所以更新没有上来,现在事情处理完了。我保证以后每天更新,以报答各位读者,请大家给鲜花、收藏!
、、
、
大明之无上帝皇 41.二十八王献土地(求鲜花,求收藏)
各藩王已经就坐,朱有检稳坐其中,他看着底下的这些藩王各个吃的肥头大耳,油光满面,他就知道这些人过得是什么日子。
“今日,朕看到各位藩王,心里格外高兴,大家在京城这几日玩的还好吧?”
“多谢皇上的款待,我等这几日吃得好、玩得好,特别的开心。”西安的秦王朱存枢说到。
其他藩王也随声附和道。
朱由检接着说:“好,好。毕竟你们有些人还没来过皇城内,是要好好玩玩。你们有些人可能疑惑朕为什么要召大家进京,可能也有些人知道朕的意思。”
“朕,就跟大家明说了,诸位可能也听说了,朕刚刚颁布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其中涉及到了藩王的土地,朕希望诸位能配合朕,让变法顺利进行。”
诸王听了皇上的发言,显然大家已经知道了皇上的意图。
“朕,自登基以来接受的是一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国家,此时万不得已实行变法,但最终也是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好了,朕不再多说,希望大家能主动交出你们手中的土地,让国家重新分配。”
此话一出,大家都明白了过来,瞬时间空气有点凝重。说实话让这些人交出土地,岂非容易,看得出来一个个都是守财奴。
朱由检继续说道:“朕此举乃是顺应天意,遵从天道,亦是为我大名的江山社稷,天下的黎民百姓。”
“臣以为不妥。我等的土地,本来就是祖上留下来的,已经有二百多年了,并且这是祖制,今日就为陛下,让我等把土地交出来,臣实难做到。”这一反对的声音横空而出,顿时打破了僵局,其他藩王随声附和。
朱由检看向这个口出狂言者,看到底是谁,竟如此大胆,原来是襄阳的襄王朱翊铭。这个藩王之所以如此大胆,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来他同万历帝属一辈,按辈分朱由检得叫他爷爷,怪不得如此大胆。
在这个王爷眼里,他把朱由检当娃娃看,觉得这个皇上并没什么能耐,自恃自己辈分大,所以说了刚才的那些话。
殿下其他藩王也开始大肆咆哮,什么有违祖制了,什么活不了啊,什么皇上把朝政当儿戏啊,什么天下大乱啊,甚是热闹。而令人奇怪的是只有福王朱常洵默不作声,他学聪明了,自那日皇上召见后,他觉得当今圣上绝非等闲之辈,大有太祖之风,因此他不敢再多言。
朱由检看着殿下的这些小丑在撒泼,正如他所想的那样,这些人丑态百出,他决不容许事态的继续发展,于是大喝道:“肃静,都给朕闭zui。”
“你们这些人真是吃国家俸禄吃惯了,过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你们整日衣食无忧,饮酒作乐,可外面的百姓呢?你们知道他们过得什么日子吗?你们肯定没见过,那好今天朕就让你们见识见识百姓吃的什么东西。来人,给诸位王爷上菜。”
说着,宫女们已经把饭菜端了上来,再看盘子里装的什么呢,有草根、树皮,还有观音土,这些王爷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们锦衣玉食惯了,哪里会见过这些东西。
“朕,今天没什么好招待大家的了,毕竟你们什么都吃过。你们知道盘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吗?朕告诉你们,草根、树皮、观音土,朕毫不夸张的告诉你们这就是老百姓平时吃的东西。”
各个藩王愣住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天下间竟然还有吃草根、树皮、观音土的。
“你们扪心自问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但国家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大家俸禄,朝廷承受着重大的财政压力。朕现在可很以坦白的告诉你们,朝廷已经养不动你们了。你们千万不要等到天下大乱,发生民变,死无葬身之地。”
朱由检把话说得很重,因为他知道历史上这些各地的藩王最终的结果是极其惨的,要不是被农民军所杀,要不就是被清军所杀。
“臣,愿意交出自己土地,尊重变法,遵从皇上的旨意。”福王朱常洵叩拜道,此时他已经完全听命于当今皇上。
“好,还有谁主动交出土地的?”朱由检的语气分外的霸气,此时朱有检帝王之气尽显。一些小的藩王在龙威下也纷纷交出了土地,而再看殿下一些藩王还是固执己见。
朱由检怒了,心想如果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看来是不行的。于是他拔出了尚方宝剑怒吼道:“谁再反对变法,有违圣意,就如同此桌。”他使出了独孤九剑,一剑挥下,一列桌子顿时劈为两半,只听得桌上盘子打翻在地,摔得粉碎,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藩王们惊呆了,吓得急忙跪下,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皇上竟然会有如此神功。刚才还不同意交出土地的藩王,早已经吓得跪道:“臣.....臣......愿意交出土地。愿意听从陛下的旨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