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后退,后退!”英军士兵大叫。
但已经来不及了,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火焰过处整个汽车都被炸上了天,油桶在天上到处乱飞,狠狠的落回地上后立时又化为一团火焰,更糟糕的还是在地上“铿铿”的直打滚,就像一个风火轮似的。
秦川收回了目光躲到墙后,他再也没有勇气面对这些了,尤其它们还是自己造成的。
这时他看到了蹲在墙角的阿尔佛雷多,他用一双惊恐的眼睛盯着秦川,就好像完全不认识秦川一样。
秦川知道阿尔佛雷多这眼神里包含的意思,他想说些什么,但却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因为秦川知道,这时说任何话都只是一种借口,再华丽的词藻也改变不了自己导致这些英国人惨死的事实。
所以秦川只能回避阿尔佛雷多的目光,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用颤抖的手从中抽出一根来叼在嘴里,到处摸口袋时才发现不知道火柴去哪里了。
“哧”的一声,不知什么时候库恩已走到自己身边,他划燃了一根火柴帮秦川把烟点燃,然后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说道:“干得好,中士,你救了我们所有人!”
秦川没有回答,他贪焚的抽着烟,一口又一口。
救人,亦或是杀人?
英雄,还是恶魔?
谁又能说得清……这或许就是充满矛盾的战场吧,想要救人就必须杀人,在成为己方英雄的同时就要成为对方的恶魔。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十五章 上校
另一边,位于指挥部里的斯莱因上校对前线的战况依旧毫不知情,他眉头紧锁的看着地图,苦苦思索着该如何解决眼前这个难题。
这时副官在炮火中猫着腰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道:“上校,我……我们……”
“够了,卢卡斯!”斯莱因上校对卢卡斯这种惊慌失措的表现很不满意,他不耐烦的训斥道:“我知道现在情况很危急,英国人就要打到面前了,可是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只有死战到底,请你保持一名军官应有的冷静……”
“不,上校!”卢卡斯激动的满脸通红:“你误会了,我……我们胜利了!”
“我知道,我……”说着斯莱因上校不由愣住了,他抬头吃惊的望向卢卡斯,问:“什么?你说什么?什么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上校!”卢卡斯情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打退英国人了!”
“他们打退英国人了?”斯莱因上校还是不敢相信:“怎么做到的?”
“用汽油,上校!”卢卡斯回答:“他们在英国人前进的路上布置了汽油,然后放火烧了半个城市……英国人伤亡惨重,至少损失了一百多辆坦克和上千名士兵!他们短时间内只怕没有能力再进攻了!”
斯莱因上校不由惊愕得张大了嘴巴,良久才点头说道:“用汽油,真是个好主意!卢卡斯,这才是我们帝国的士兵,不是吗?居然打赢了这场几乎不可能取胜的战斗!他们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上校!”卢卡斯回答:“据说这办法是出自一个中士之手!”
“一个中士?”斯莱因望着副官。
“是的,一个中士!”
“弗里克中士!”靠在墙角休息的秦川听到巴泽尔的叫声:“上校让你到团部去一趟!”
“什么?”秦川没反应过来。
“你就是弗里克中士?”在巴泽尔的指示下,一名军官走到秦川面前,身后跟着两个手握冲锋枪的卫兵。
“是的,长官!”秦川赶忙起身回答。
“跟我来吧!”军官说。
“是,长官!”秦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跟他们去,因为这是军队,他必须服从长官的命令。
几个人在街道中穿行,时不时的还会有几发炮弹从英军方向打来,这让他们偶尔猫一下腰躲避,或者有时还得穿过废墟和断墙,因为街道常常会被倒塌的建筑给堵上。
走了十几分钟,几个人才钻进一幢两层的楼房里,里头到处都是戴着大盖帽的军官来回走动忙碌着,穿过他们的忙碌区后才在里头的拐角处找到一个房间,光线不是很好,门已经被拆了……这种做法是对的,因为利比亚百姓的房门并不坚固,它除了阻止自己活动外到不到任何防御的作用。
“上校!”军官挺身报告道:“我把它带来了!”
这时秦川才的看到办公桌前正拿着放大镜看着地图的军官,看到他的上校军衔,秦川很快就判断出他就是自己的团长斯莱因上校。
“长官!”秦川挺身敬礼。
斯莱因上校抬起头扫了秦川一眼,微微颔首,问:“你就是弗里克中士?”
“是的,上校!”秦川回答。
“稍息,中士,很高兴见到你!”斯莱因上校上前与秦川握了握手。
“这是我的荣幸,上校!”秦川回答。
“我可以看看你的证件吗?”斯莱因上校伸出手来。
这让秦川一阵紧张,因为一直以来,秦川都有种冒名道:“我们现在的形式依旧十分严峻,我们仅仅只是幸运的走过第一关而已,英国人的进攻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而且,下一次,我们也许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秦川明白斯莱因上校的意思,同样的方法不可能再用第二次。
而且,因为英军的这一次惨败,同时腾格腾尔对英军又是必争之地,所以,下一次他们的进攻可能会更猛烈。
到时一团又能怎么办呢?
在这等死吗?
不,秦川不会就这样坐以待毙。
突然,秦川意识到这是自己提建议的一个绝佳时机……团长就在面前。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十六章 建议
“上校,我可以提个建议吗?”秦川问。
“当然!”斯莱因上校喝了一口咖啡。
“我们为什么不天黑后就去梅智利与主力部队汇合?”秦川问。
秦川这个建议当然是有道理的,呆在腾格腾尔不会有希望,天黑后德军就可以不用担心英军空中力量的轰炸突围出去寻找主力部队。
斯莱因上校摇了摇头:“不只是你一个人提过这个建议了,中士,事实上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
说到这斯莱因就没有再往下说。
秦川知道这“可是”后面的意思……隆美尔不同意这么做的。
或许可以这么说:只有一团真的损失惨重无力在腾格腾尔驻守下去时,隆美尔才会同意一团与主力汇合。
于是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一团没有遭受惨重的损失就无法离开腾格腾尔,不离开腾格腾尔又不可避免的会遭受损失甚至全军覆没。
“你还有其它建议吗?”斯莱因上校问。
这话差不多就是逐客令了,不过斯莱因又补充道:“任何时候,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或是想法的话,你都可以跟卢卡斯……”
说着斯莱因上校就朝带秦川来的军官扬了扬头,军官上前一步自我介绍道:“我叫卢卡斯,上校的副官!”
“很荣幸认识你,长官!”秦川挺身敬礼。
斯莱因上校接着说道:“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来找我,因为我很期待另一个打败英国人的建议,我们很需要这样建议!”
这时候秦川原本该向上校敬礼然后告辞了,但秦川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脑袋里正想着自己的处境。
现在的形势很明显,一团继续呆在腾格腾尔无疑会很危险。
而且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一团将要损失惨重或是全军覆没,那身为一团一员的秦川自然也是凶多吉少……所以秦川不能让这事发生。
但秦川又能怎么办呢?隆美尔的命令在上头压着。
客观的说,隆美尔会下这样的命令无可厚非,因为他需要一支部队在敌人的后方切断其补给线,这样才有机会击溃敌人主力或是阻止他们逃走,即便是要这支穿插部队付出全军覆没的代价也再所不惜。
问题在于秦川不希望自己就这么被牺牲掉。
所以,秦川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违抗隆美尔的命令。
但这又几乎是不可能的……自己只是个中士,斯莱因上校又不可能会违抗隆美尔的命令。
“中士,中士?”斯莱因上校见秦川老半天也没动静不由疑惑的叫了声。
“上校……”秦川回过神来。
“你是想起什么了吗?”斯莱因上校不由笑了起来。
“哦,是的,上校!”秦川回答:“我在想,我们或许不一定要死守腾格腾尔!”
“中士!”闻言斯莱因上校不由脸色一寒:“你是想让我违抗命令吗?注意,这是你职权范围外的事!”
“抱歉,上校,我不是这个意思!”秦川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切断敌人的补给线配合主力部队对敌人的进攻,这也是隆美尔将军让我们驻守腾格腾尔的目的。事实上,我们知道驻守腾格腾尔可以预见的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如果……我们违抗了命令离开腾格腾尔,却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闻言斯莱因上校不由一愣,接着就笑了起来:“你是说……你有办法切断英国人的补给线或是阻止他们撤退?”
斯莱因上校以为秦川是在说笑,甚至还以为秦川是在找撤退的借口,但看到秦川一本正经的表情,就有些相信了。
“好吧,中士!”斯莱因上校说:“说说你的建议,我正听着!”
“可以用用你的地图吗?”秦川问。
“当然!”斯莱因上校给秦川让开了一个位置。
秦川走到地图前,一眼就找到了腾格腾尔的位置……他是专门研究二战历史的,尤其是德国历史,所以对每一场战役及过程都十分清楚。
“我们在这!”秦川指着地图上的腾格腾尔说:“英国人的主力在梅智利一带,距离我们六十四公里!”
秦川一开口就让斯莱因上校刮目相看了,因为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几个普通士兵不知道的信息,比如英军主力的位置,再比如梅智利与腾格腾尔的准确距离。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斯莱因上校有些好奇的问。
“呃……一部份是听说的,一部份是猜的!”秦川回答:“腾格腾尔如果是敌人的后方,那么敌人主力除了梅智利就没有别的地方了不是吗?”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继续说,中士!”
“那么……”秦川说道:“我大胆的猜测,英国人的坦克绝大多数在腾格腾尔以东,就是在梅智利一带!”
说着秦川就望向斯莱因上校。
“是的!”斯莱因上校表示赞同:“我们的情报显示,他们有九百多辆坦克在腾格腾尔以东,还有大慨一百多辆在埃及,其中一小部份在托布鲁格……”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在此之前英军一路追着意大利军队打到的黎波里,英军坦克可以说是倾巢出动……尽管这些坦克因为性能问题一边走一边坏,但绝大部份还是推进到了利比亚境内,只有一百多辆留在埃及。这也可以从之前英军装甲部队对腾格腾尔的进攻来自西方可以看得出来。
“另一方面!”秦川继续说道:“英国人又将腾格腾尔建设为据点,比如他们在这存储汽油及坦克零件,以使坦克能及时得到燃料和维修……”
“嗯哼!”斯莱因上校没有反对。
这是勿庸置疑的,德军在腾格腾尔的仓库里发现了大量的汽油和零件,甚至在此之前还碰到并缴获过在城内补充燃料的坦克。
“我推测……”秦川说:“英国人不只设置腾格腾尔这一个据点,他们可能设置了很多,而且这些据点会是连成一条线,一直通往托布鲁克港……”
“你的意思是说……”斯莱因上校抬起头来望向秦川,满脸震惊。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十七章 先斩后奏
这几天被人恶心到了,士兵辛辛苦苦的写了这么多年的书,几乎每天都在码字……突然间,书就变成别人的了。
《越战的血》被改为《血战越南》,《抗战之中国远征军》被改为《中国远征军》,几乎就是换个书名换个主角名……重点是,作者不是我,还注明了是他原创。
重点的重点是……他居然还对别人说他就是远征士兵。
真是日了狗了!
写了这么多年的书容易吗我,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
“是的!”秦川回答:“我们可以朝托布鲁克港进攻!”
“你疯了!”一直在旁没说话的卢卡斯插嘴道:“我们不可能成功的,那哥比驻守腾格腾尔危险得多!”
“我不这么认为!”秦川反对道:“首先,没有什么行动会比驻守腾格腾尔更危险,因为英国人知道我们的位置,甚至还有可能知道我们的兵力、火力,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并有计划的集结部队朝我们进攻,而我们却没有任何可以阻挡他们的东西。”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虽然德军不久前击退了英军并让他们损失惨重,但德军的形势更为恶劣:德军折损了超过半数的火炮,半个腾格腾尔都被英军推平了,更糟糕的还是英军在战斗中摸清了德军的火力情况……于是就像秦川所说的,英军可以从容不迫的组织下一次进攻。
“如果我们往托布鲁克港进攻,至少会有两个好处!”秦川接着说道:“一个是我们可以避重就轻,就像我之前所说的,英军主力在梅智利方向,其内部也就是托布鲁克方向兵力十分空虚,我们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那只是你的猜测,中士!”卢卡斯少校反对道:“我们不能仅仅凭着猜测就让部队冒这么大的风险!”
“我们有其它选择吗?”秦川问:“至于冒险……如果驻守腾格腾尔有可能使我们全军覆没,那还有什么风险不值得我们去尝试呢?”
卢卡斯闻言不由愣住了。
秦川这话无可辩驳,一条是已知的死路,另一条是未知的险路……只要脑袋还清楚的人都知道应该选择险路而不是死路,因为它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另一个好处呢?中士!”斯莱因上校问。
“另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拖垮英国人的主力部队!”秦川回答。
“这怎么可能?”卢卡斯反驳道:“你也许不知道,英军主力部队有十几万人,另外还有九百多辆坦克,他们可都不是摆设!”
“人多、坦克多恰恰是他们的弱点!”秦川回答。
卢卡斯刚要反驳,却被斯莱因举手制止了。
“继续说,中士!”斯莱因上校说。
“这里是沙漠!”秦川说:“沙漠最重要的是补给,人需要补给、坦克也需要补给,否则将寸步难行,这一点我们在穿越沙漠时已经体会过了。所以可以想像,英国军队消耗的补给尤其是战时的消耗将会是个天文数字,这也是他们急着消灭我们打通补给线的原因之一!”
斯莱因上校接嘴说道:“如果我们朝托布鲁克港进攻,就会一路将其补给摧毁!”
“是的!”秦川点头道:“正如之前所说的,英国人沿线布设像腾格腾尔这样的据点存储燃料和补给,如果我们死守腾格腾尔的话……英国人只需把腾格腾尔夺回去就可以打通补给线,但如果我们沿着整条线往下进攻……在英国人没有防备而且兵力空虚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一路势如破竹,因为我们碰到的大多都是补给部队,这样英国人沿线储备的汽油、零件、补给等都会被我们推毁,接下来……”
斯莱因上校若有所思的点着头:“接下来,他们的坦克和汽车会因为没有汽油和零件而无法开动,于是他们不但无法追击我们,甚至连驾驶它们逃走都成问题!”
“是的!”秦川说:“但要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个前提……我们要能拿下并守住托布鲁克港!”
“因为它是港口!”斯莱因上校赞同道:“汽油和补给会不断的由运输船从海上运来,如果我们没有攻下并守住它,英国人赶到这里就能得到补给!”
“那么这跟守住腾格腾尔有什么区别?”卢卡斯不由问了声。
“区别就在于……”斯莱因上校代秦川回答:“英国人没有多少汽车和坦克能开到托布鲁克,所以我们要面对的坦克要少得多,英国人的战斗力也会因为弹药不足而级数的下降,同时他们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无法拿下托布鲁克,他们就将全军溃败!”
“但是……托布鲁克并不是那么容易占领的!”卢卡斯说:“它是班加西以东最好港口,英国人在那里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占领它!”斯莱因上校说:“因为只有利用那里的地理优势和防御工事,我们这支部队才有可能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生存下来!而且就算我们最终还是无法生存下来或是无法占领托布鲁克,我们所做的也会比呆在腾格腾尔要好得多!”
这一点很明显,驻守腾格腾尔就相当于将英军有如潮水般的补给线“堵”住……英军的补给没有被销毁,它们只是暂时无法通过,一旦等腾格腾尔被英军收复,英军就可以重新得到大批的补给。
但如果按秦川的计划做,那就是在消灭英军补给的同时反向延长英军主力的补给线……英军主力跟在一团的后头始终无法得到补给。
“可是上校!”卢卡斯问道:“隆美尔将军的命令……我们是否应该向将军汇报一下并征得他的同意?”
秦川不由紧张起来,因为他知道英军能破解所有截获的德军电码,而这个行动要是事先让英国人知道……那不但不可能成功反而还会成为陷阱。
斯莱因上校沉默了一会儿,就说道:“不,我认为这不需要征得将军的同意,因为他也是这么做的,我相信他会赞同的!”
斯莱因上校说的是隆美尔没有服从希特勒的命令……既然隆美尔都可以这么做,斯莱因上校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就像隆美尔一样,虽然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但他获得了胜利,就一样能收获赞誉而不是处分。
其实这只是斯莱因上校的借口,他不愿意请示隆美尔的真正原因……是担心一旦隆美尔不同意,他和他的部队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干脆来个先斩后奏。
当然,如果结果是失败的话,斯莱因上校必然要背上所有的责任……但如果连命都没了,担心其它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十八章 图格拉
其实秦川这个计划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声东击西”。
这与隆美尔不服从命令而“因祸得福”相似:希特勒命令隆美尔原地驻防不许进攻,这个命令被英军截获,于是韦唯尔判断隆美尔不会进攻,谁知道隆美尔却一路追着英军穷追猛打到了梅智利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同样,隆美尔命令斯莱因上校死守腾格腾尔,英军得到这个消息后就会以为德国人肯定在腾格腾尔跑不了,于是所有的计划都以德军在腾格腾尔为基础,其它地方根本就没有防备。
他们又哪里会想到这斯莱因上校也是个不服从命令的主,所以英国人就会再次因为能破译德军电码而吃了个暗亏。
当然,这话秦川是没法对斯莱因上校说的,否则秦川怎么也无法解释他怎么会知道“超级机密”的事……这事就算是整个英国,知道的人只怕也不会超过十个。
当晚,第一步兵团就在斯莱因上校的率领下离开了腾格腾尔。
为了迷惑英军,斯莱因上校还在腾格腾尔留下一个步兵连。
这个步兵连以班为单位在腾尔腾格四处散开,时不时的朝城外打上一枪,有时还开上一炮。
他们受命坚守到最后一刻,也就是英军攻进腾格腾尔的时候……这时他们就要做最后一件事:引爆仓库里的汽油和弹药。
至于这支连队怎么撤出……没有人说,似乎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秦川却知道这并不是件小事,至少对这支连队来说不是,因为他们很可能要永远留在腾格腾尔。
这让秦川有些无法适应,一个步兵连一百多人,怎么可以这样说丢就丢说放弃就放弃……但随后秦川又想到,这在战场上或许是件很平常的事,因为在战斗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需要“牺牲小我而保存大我”的情况。
这时秦川就忍不住想:“如果留在腾格腾尔执行‘最后任务’的是自己所在的连队那又会怎么样?”
秦川不敢去想,因为他无法承受这个假设带来的结果。秦川忍不住回头望了望身后还响着枪声的腾格腾乐,似乎看到了几个德军士兵在黑暗中对着自己妻子和儿女的照片告别。
这就是战争!秦川叹了一口气。
部队在侦察兵的带领下摸黑出城,禁言、步行。
禁言的目的很明显,为的就是不让英军察觉。
不过这里所说的“禁言”并不是像说起来那么简单,命令要求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水壶灌满……水壶灌满在走路时就不会发出声音,两个水壶必须一左一右,有可能互相碰撞发出声音的物品必须用绵布包好等等。做好准备后还让士兵们单个来回走一圈验证下,达到标准才算合格。
步行的目的其实也与禁言一样……如果开上汽车的话,汽车马达一响就露出马脚了。
然而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没有汽车的话怎么携带补给?
弹药方面还好说,第一步兵团的弹药在之前的战斗中消耗了许多,其中尤其是105榴弹炮……它们在英军战机的轰炸中仅有三门能正常使用,斯莱因上校干脆下令把他们全留在腾格腾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