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六十九章 求援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德军士兵在第一时间就打响了手中的武器朝苏军喷吐着火舌将进攻的苏军打倒在地,但苏军还是成堆成堆的往前涌,一边往前冲一边开着枪。
三辆坦克也开下了河岸“隆隆”的朝对岸开来。
然而,这样的冲锋却几乎就使苏军的坦克失去了战斗力,因为前方到处都是苏军步兵,坦克的机枪和坦克炮霎时就失去了作用,这使它顶多就只能是个移动的盾牌在朝前推进。
接着,等坦克开到河道中的时候就更是尴尬了,三辆坦克中的两辆被困在河道里无法动弹……河道的积雪下是冰面,坦克履带在冰面上很容易打滑。
确切的原因还不完全是这个,而是河道里有许多苏军士兵的尸体,这些尸体被坦克辗压之后渗出了大量的鲜血,而这些鲜血在低温中很快又会被冻住,于是两辆t34当场就困在原地无法动弹。
还有一辆免强过了河道,正要越过岸堤突破德军的防线时,却被迎面打来的一发火箭弹命中……“轰”的一声之后就不再动弹了。
t34是一款十分优秀的坦克,它可以在500米的距离上轻松击穿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但德军的坦克却要在100米的距离上才能威胁到t34的倾斜装甲,这使德军装甲部队在见到这款坦克时十分震惊,因为他们几乎就没有能对付苏军这款坦克的装备,包括反坦克炮在内。
这也就是所谓的“t34危机”。
当然,秦川将火箭筒提前研发出来并装备到东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减轻了这种危机,但这种近距离的反坦克装备显然不足以扭转整个战局。
值得庆幸的是,苏联人的粗枝大叶的性格使他们虽然拥有性能优异的坦克却在一些细节方面的疏忽以及战术的错误导致这款坦克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比如此时的苏联人不重视坦克的指挥。
在这方面简直就是令人发指:初期的t34没有装备无线电,坦克之间以及坦克与步兵之间都需要旗语来进行交流,之后装备无线电也只有指挥车才装备,其余坦克只装备一个接收装置。
另一个不重视指挥的体现,就在于他们常常用坦克乘员来兼任车长……在苏联人的眼里,以为只要各乘员都能做好自己的事,那么车长就可有可无了。
于是,初期的t34一般是由炮手兼任车长,也有由装填手和驾驶员兼任的。
这直接导致t34坦克很难与其它单位协同,在战场上常常出现稀里糊涂的就单枪匹马杀进敌营的情况。
就比如现在,如果苏军步兵与坦克之间能有效协同,步兵依靠坦克的防护和火力推进,同时又帮助坦克解决冰面打滑的困难……这其实很容易解决,只需要在冰面上铺上一层土之类的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三辆坦克互相之间能协同,再用迫击炮进行掩护,那么只怕一个照面就能将德军第一步兵团的防线撕破了。
然而,因为苏军步、坦、炮之间的各自为战,就使得德军再一次挡住了苏军的攻势。
斯莱因上校在枪炮声中向指挥部紧急求援。
“我们遭到敌人大部队的进攻,估计兵力有一个师!”斯莱因上校报告道:“我们剩余的弹药也不多了,请求支援!”
此时的第一步兵团已划归中央集团军指挥,指挥官为陆军元帅克鲁格(注:中央集团军指挥原为冯.博克元帅,但因为莫斯科战役的失败而被解职)。
克鲁格元帅临危受命成为指挥官,此时的他就像是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原因是战场形势要求他马上命令部队撤退,但希特勒却命令一步都不许撤退。
克鲁格意识到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央集团军乃至北面的北方集团军的一场大灾难。
这时参谋长特莱斯科夫给克鲁格递上了电话,说道:“元帅,第一步兵团斯莱因上校电话!”
“第一步兵团?”闻言克鲁格不由一阵疑惑,他对这个番号并不熟悉,同时也不明白参谋长为什么要把这个电话交给自己……一个步兵团,对于整个中央集团军来说几乎就是无关紧要的九牛一毛。
“元帅!”特莱斯科夫将军提醒道:“就是刚从北非调来空降掩护的那支部队!”
克鲁格“哦”了一声。
如果是崩溃正在逃亡的步兵团或许可以不顾,但正在防线上与敌人作战的部队,尤其是这支部队还是执行一部份掩护任务并暂时归由集团军指挥的空降部队就应该过问下。
“上校,什么情况?”克鲁格接过话筒后问。
听了斯莱因上校的报告后,克鲁格就回答道:“不,你们方向不可能有一个师的兵力,敌人的主力正在不遗余力的对我们集团军正面发起进攻!”
“但事实是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敌人!”斯莱因有些急了:“元帅,你是想说,我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吗?”
“好吧!”克鲁格说:“我会去派飞机去侦察一下的!”
说着克鲁格就挂上了电话。
另一头的斯莱因上校不由狠狠的骂了声:“去他妈的!”
“怎么了,上校?”副官卢卡斯问。
“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说的!”斯莱因上校说。
“很正常!”卢卡斯回答:“他们都是群东线的土包子!”
他们不知道的是,另一边的克鲁格差不多也是对斯莱因上校这样的评价。
“你知道的!”克鲁格对特莱斯科夫说道:“从北非来的部队,总是神经兮兮的!”
“是的!”特莱斯科夫表示赞同:“非洲军团不过只有几个师,所以他们碰到一点敌人就想当然的以为那是敌人主力!”
这是德军高级将领的痛病,他们总是互相看不起对方:不同军种的,不同战场的,还有不同出身的……
比如克鲁格元师在任第4集团军司令时,就常常与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吵得不可开交,这不要避免的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配合。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七十一章 集团军
秦川突然从雪地里站了起来,举枪对准面前直冲而来一名苏军滑雪兵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枪响,子弹正中对方眉心,这名苏军士兵一仰头就直挺挺的倒在雪地上,却因为惯性依旧滑到秦川的身边。
另一名苏军士兵意识到了危险,他想要停下取枪但却收势不住,依旧高速冲向秦川,被秦川一个枪托打倒在地。
一个手拿波波莎冲锋枪的滑雪兵将枪口对准了秦川,秦川赶忙抓起苏军士兵的尸体一翻,同时脑袋一缩……“哗哗哗”一排密集的子弹就打在了尸体上,身旁的雪花也到处飞溅。
波波莎冲锋枪使用的是手枪弹,虽然射速快子弹密集但穿透力却不行,这也使秦川逃过一劫。
接着,二连的士兵在那一瞬间就接二连三的从雪地里站了起来,一时枪声乱响,打得苏军滑雪兵一个个惨叫着倒下,这其中尤其是冲锋枪手,40“哒哒哒”的一串子弹过去几秒钟的时间就将一群滑雪兵打倒在地。
滑雪的确速度快,但因为脚下不稳而且还要拿着滑雪杖,往往很难举枪射击就算勉强射击也很难把握准头,于是高下立判,几分钟后这百余名追上来的苏军滑雪兵就被干净利落的解决掉了。
“解下他们的滑雪装备!”秦川下令道:“会用得着的!”
“是,上尉!”士兵们用最快的动作将苏军士兵尸体上的滑雪板的滑雪杖取下,维尔纳等几个冲锋枪手还各捡了一把波波莎冲锋枪并且还一口气缴了好几个弹匣、弹鼓……德军的弹药所剩无几了,尤其是冲锋枪手更有弹药危机,现在都到了要捡敌人装备使用的地步。
眼看苏军的大部队就从后头追了上来,秦川赶忙下令撤退,身后一排排迫击炮炮弹和机枪子弹追着,雪块被炸上天空然后化为雪粉飘洒下来,就像下着雪一样。
好在德军在森林边缘组织起了迫击炮对苏军进行压制,这才使二连有惊无险的钻进了丛林。
“干得不错!”巴泽尔在林区里等着,见到秦川后就下令道:“继续往西撤退,上校在那头等着!”
“是,少校!”秦川应了声就带着士兵继续往丛林深处走。
所有人都上气不接下气的,在雪地里行军与沙漠行军相比,虽然少了烈日和干渴,但没有一身厚厚的棉袄同时也不会因为雪层而行动困难,这都会消耗士兵们大量的体能。
“我……我已经开始想念沙漠了!”维尔纳一边跑一边喘着粗气。
“我也是!”面包师同样气喘吁吁:“包括那里的蚊子!”
“拜托!”多米尼克说:“当你们去沙漠时,又会想念这里了!”
士兵们不由呵呵大笑起来,看到前方正在等待他们的战友就一屁股坐了下来休息,有的干脆躺在地上伸展着手脚贪婪的呼吸着空气。
秦川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斯莱因上校身边,叫了声:“上校!”
正看着地图的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然后皱着眉头对秦川说道:“那群白痴,他们始终不相信我们这里有这么多苏联人!”
“所以……”
“他们依旧让我们在原地坚守!”斯莱因上校回答:“不过他们同意给我们空降补给!”
“他们会发现的!”秦川说:“如果他们真的会给我们空投补给的话!”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毕竟苏联人并没有伪装隐藏自己,此时又是下午时分,飞机飞到这里很容易就能发现苏军的坦克、大炮还有大批的步兵。
斯莱因上校和秦川想的没错,不久在运输机给第一步兵团空投物资的时候飞机员果然发现了大量的苏军,但结果却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
执行这次空投物资任务是个空军少尉,今天已经是他带着部下第十次起飞为友军实施空投了。
但是当他飞到目标位置上空时不由被眼前所看到的吓了一跳,眼前能看到的地方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苏军,森林附近还传来一阵阵的枪声。
部下问少尉:“我们是把物资空投给自己人还是苏联人?友军可能已经被苏联人歼灭了!”
“别管这么多!”少尉回答:“万一他们还活着而且急需这批物资呢?”
少尉匆匆把物资投下然后赶忙把情况向指挥部报告。
特莱斯科夫急匆匆的拿着电报走进克鲁格的办公室。
克鲁格正在与第三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通话,他正想让特莱斯科夫等等,但没想到特莱斯科夫却一把就把克鲁格的电话压断。
“我想你更应该看看这个,元帅!”特莱斯科夫将电报递了上去。
克鲁格接过电报一看,脸色唰的一下就变白了,然后难以置信的望向特莱斯科夫,问:“第一步兵团?”
“是的!”特莱斯科夫点了点头:“第一步兵团!”
然后斯莱因上校很快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克鲁格亲自打来的。
“抱歉,上校!”克鲁格说:“我们的情报有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嗯哼!”斯莱因上校说:“这么说,我们是可以撤退了?给我们一个撤退方案,元帅!你知道的,我们对这里一无所知!”
“不,上校!”克鲁格回答:“我认为你们不能撤退!”
“什么意思?”斯莱因上校问。
“听我说……”克鲁格说:“你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师,而是一个集团军!”
在听到这句话时斯莱因上校差点惊讶得话筒都要掉了下来。
“一个集团军?”斯莱因上校反问:“而我们只有一个团,你们就这样让我们一个步兵团空降到一个集团军的正面?!”
“抱歉,上校!”克鲁格回答:“我们没有料到苏联人会在这里集结这么多兵力并发起突然袭击,而你们恰巧就在他们的进攻路线上!”
“哦,太棒了!”斯莱因上校说:“多么有趣的巧合!那么,元帅阁下,说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撤退吧!”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七十二章 生路
“首先,我们的飞行员发现他们的滑雪兵已经越过你们的两翼向你们实施包抄!”克鲁格解释道:“你们跑不赢他们的滑雪兵!”
“是个好消息,元帅!”斯莱因上校说:“你的意思是让我们放下武器投降吗?”
“不,上校!”克鲁格说:“我希望你们能战斗到最后一刻,你知道的……为我们争取时间,我们会尽量为你们提供空中支援的!你们坚持得越久,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撤退!”
“那么我们的退路呢?”斯莱因上校问。
电话那头没有回答,然后斯莱因上校就无力的回答:“我明白了!”
接着就挂上了电话。
周围的官兵包括秦川在内全都愣愣的看着斯莱因上校,他们都从刚才的对话中明白了什么。
“上校!”副官卢卡斯问着斯莱因上校:“什么集团军,敌人的集团军?”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然后起身故作轻松的说道:“是的,伙计们,这就是跟我们非洲战场不一样的地方,在这里动不动就会碰到一个集团军。我们应该习惯这一点!”
“命令是什么?”卢卡斯问了声。
斯莱因上校从牙缝里吐出了一个词:“坚守!”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然后突然就有人站了起来,说道:“去他妈的,让我们一个团去挡住一个集团军,他们肯定是疯了!”
“我们是来救他们的,却被他们当作牺牲品!”
……
“闭嘴!”斯莱因上校大声喝令:“我们被包围了,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斯莱因上校做了一名团长应该做的事,虽然他心里也有怨言,但身为一名上校,他只能从全军的利益或者说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
否则他又能怎么样呢?
撤退?
已经来不及了,就像克鲁格所说的,两翼被滑雪兵包抄,苏联人甚至只需要这些滑雪兵都能将第一步兵团堆死。
投降?
苏联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投降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克鲁格的命令还是正确的,第一步兵团应该在被敌人歼灭前再发挥一点作用。
“敌人这是穿插!”秦川看着地图说。
“当然,上尉!”斯莱因上校说:“所有人都知道!”
“他们穿插的目标不是我们!”秦川继续说道。
“什么意思,上尉?”斯莱因上校问。
“在我们北面是北方集团军群!”秦川指着地图说道:“南面是中央集团军群,苏联人的目标是要从两个集团军群的中间穿过,切断两个集团军群的联系!”
“所以……”斯莱因上校有些不明白秦川的意思。
“所以我们还有机会!”秦川说:“他们不会紧抓住我们这个团不放,这样只会延缓他们的穿插速度!”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战略要地坚守?”
“是的!”秦川回答:“而且至少是一个镇,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补给,如果一直呆在森林里的话,我们要么被饿死要么被冻死!”
于是,斯莱因上校就把目光投向了几公里外的一个小镇……霍尔姆。
“霍尔姆!”斯莱因上校说:“只有霍尔姆镇才能达到这些要求!”
秦川当然知道这个,因为他知道历史上霍尔姆是坚守到最后的地方,同时也是第一步兵团唯一的活路。
“上校!”副官卢卡斯说道:“坚守霍尔姆同样也是坚守,这也不算违抗命令!我们只是后退几公里继续坚守……”
看着周围期待的目光,斯莱因上校就点了点头,下令道:“撤守霍尔姆!”
就在第一步兵团撤往霍尔姆的时候,中央集团军群指挥部里就忙成了一团。
克鲁格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侦察机到列洛特方向侦察,结果发现苏联人朝该方向进攻的远远不只一个集团军,而是三个集团军。
“敌人一个集团军在伊尔门湖以南朝旧鲁萨方向进攻!”特莱斯科夫一边在地图上标注进攻方向一边说道:“一个集团军以塞利格湖为突破口朝大卢基方向进攻,还有一个集团军朝托罗佩茨方向进攻!”
顿了下,特莱斯科夫就接着说道:“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抵达洛瓦季河后,可以向北切断并消灭洛瓦季河东岸的我军部队,然后一路沿着洛瓦季河布防,这样就可以切断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的联系。或者,他们可能抵达波罗的海沿岸截断北方集团军群的退路并配合苏沃尔霍夫方面军包围我北方集团军群。又或者,他们可以狠狠插入中央集团军群后方。”
克鲁格面色死灰,特莱斯科夫所说的这几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会给德军造成覆灭性的打击,其中尤其德北方集团军群尤其危险。
因为北方集团军群是负责进攻北面的列宁格勒(又名圣彼得堡),它的西面是波罗的海,东面和北面都是苏联,如果南面再被苏军穿插成功……那么北方集团军要么就投降要么就跳海这两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克鲁格就不再迟疑了,当即下令道:“马上撤退,全军后撤100公里!”
“可是……元帅阁下!”特莱斯科夫回答道:“元首的命令是不许后退一步!”
“不要再理会什么元首的命令了!”克鲁格说:“我们首先得活着,才有力量去服从元首的命令!”
“是,元帅阁下!”特莱斯科夫回答,眼中的异色一闪即逝。
克鲁格不知道的是,他手下的这个参谋长也就是特莱斯科夫将军其实是德国抵抗运动的一员,确切的说……特莱斯科夫其实是策划并组织刺杀希特勒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
而特莱斯科夫认为,要刺杀希特勒并掌握德国政权,就必须得掌握军权。
于是,新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的克鲁格就是他的拉拢对像之一。
现在这种状况,也就是克鲁格违抗希特勒命令的这种行为,当然是特莱斯科夫愿意看见的。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七十三章 霍尔姆
霍尔姆,俄语中的意思是“小山”。
它的确只是一个“小山”,因为整个镇的标高还不到50米。
但它却是布满沼泽、林地的广袤旷野中的一个小山,除此之外还是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更重要的还是……唯一一条连接旧鲁萨至西南方主要城市的坚实公路横穿霍尔姆而过。
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
至少对现在来说不重要。
原因是现在是冬季,所有的沼泽、河流全都结成了冰块,这使霍尔姆四周方圆几公里都可以通行。
但问题是:一旦天气转暖了,沼泽、河流、林地对于军队来说那就是难以逾越的屏障。那时,霍尔姆及横穿它的那条公路才尤显重要。
第一步兵团的一支侦察部队先到达了霍尔姆。
这支侦察排使用的正是秦川从苏军手里缴获的滑雪装备……滑雪装备足够八十人使用,无奈的是第一步兵团里只有五十人会滑雪。
秦川可以说会滑,但他只会旱冰,所以也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侦察部队到达霍尔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电台向斯莱因上校报告:“一切顺利,我们已经到达霍尔姆。它还在我们的人手里,但是情况不容乐观!”
“什么意思?”斯莱因上校问。
“呃……”侦察部队回答:“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上校,很快您就会知道了!”
半小时后,当秦川和斯莱因上校等人赶到霍尔姆的时候才明白“不容乐观”是什么意思:到处都是残亘断壁破败不堪,房子大多没有房道:“或者,我们就只能守住这个小镇把苏联人挡在外面,让他们在外面吹吹风,管他呢,苏联人看起来没有那么怕冷,你们说是吗?”
“吔!”官兵们回应。
“让我再强调一点!”秦川说:“这是我们唯一的活路,联合起来,在斯莱因上校统一的指挥下发挥出每个人的力量!为了德国,为了胜利,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吔!”官兵们异口同声的欢呼了起来。
“上校!”秦川走下炮弹箱让斯莱因上校接棒。
“干得好,上尉!”斯莱因上校说着就走上了炮弹箱,下令道:“我需要你们用最短的时间把各自部队的番号、装备、补给,以及可以战斗的人数统计出来,然后,就是让苏联人瞧瞧我们的历害的时候了!”
”吔!“德军官兵们高声欢呼,就像是中世纪即将要出征的骑士。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七十四章 散沙
还有战斗力的单位很快就汇集到了斯莱因上校手里,然后斯莱因上校就和秦川等人一起对这些单位进行了一些快速而合理的配置。
当然,参加这次会议的也少不了哈特曼少将,他毕竟是这里军衔最高的少将,尤其德国的警察部队往往不将国防军放在眼里……这是德国军队的一种特色,比如“盖世太保”就是一支警察部队,他们的作用除了维持治安、对付游击队、抓捕犹太人外还有调查、监督军队的意味在其中。
因此国防军不喜欢警察部队,但现在他们却不得不同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讨论如何面对这场战事。
“你们应该联系你们的上级!”哈特曼少将说:“乘现在机场还在我们手里的时候尽可能给我们运一些装备和补给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