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接着,巴泽尔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指挥部接通了团部。
“上校!”巴泽尔对着话筒大喊:“英国人已经打到港口了,他们有很多坦克,请求支援!”
“这不可能!”斯莱因上校回答:“我们一直在防线上守着!”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巴泽尔回答:“但他们的确就在我们面前,初步估计有一个营的兵力!”
斯莱因上校听着这话不由呆愣当场,他不明白这些英军既然能通过防线为什么不从背后给自己来一下而是进攻托布鲁克港。
随后他很快就明白了,英国人这么做是为了仓库里物资。
想到这里斯莱因上校当即下令道:“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守住仓库,我马上给你们派出援军!”
“是,上校!”
“如果守不住!”斯莱因上校补充道:“就炸毁仓库,明白吗?”
“是,上校!”
斯莱因上校刚才说了一句谎话……“马上派出援军”其实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英军正从几个方向朝德军防线猛攻,这让斯莱因上校把预备队甚至自己的警卫都用上了,就在刚才,他还考虑是否要将守卫仓库的部队调一些过来。
斯莱因上校在通讯车旁来来回回的走了几步,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带上所有的部队撤至托布鲁克防守还是继续这么打下去?
前者显然不是个好选择,因为托布鲁克没有战壕、铁丝网和地雷,也没有碉堡,这么做只会让德军在英国人的坦克下溃不成军。
所以,斯莱因上校只能选择后者,也就是完全把托布鲁克港的危机抛在脑后继续在防线上防守。
“剩下的只能交给上帝了!”斯莱因上校对自己说了一声,然后就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巴泽尔当然明白,因为如果上校能像他说的那样马上派出援军或者说有足够的援军的话,那么就不应该让他做好炸仓库的准备……所以,一切都只有靠自己了。
“反坦克炮!”巴泽尔走出指挥部后就朝士兵们大喊:“再多准备几门,我们要用英国人的反坦克炮把他们的坦克轰烂!”
“是,上尉!”
士兵们虽然这样回答,但心里却忍不住担心。
因为他们了解英军反坦克炮及坦克的大慨性能……这是战场的基本功课,基层军官及少数士兵都要求了解敌我装备的数据,比如敌我双方反坦克在多少距离上的穿深是多少,坦克装甲厚度是多少等等。
只有这样,在战场上才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在反坦克炮足以击穿敌人装甲之前开炮,这样做不仅无法对敌人坦克造成任何伤害,还会因为暴露自己的位置而送命。
因此,在巴泽尔喊出那句话时,士兵们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瓦伦丁”坦克的前装甲为60,而英军6磅反坦克炮只有在500米的距离上才能击穿它……
上帝,500米!
在这个距离上自己早就被敌人的坦克轰烂了!而且这个距离对于“瓦伦丁”坦克来说只需要两分钟,尽管它的速度很慢。
这并不是说英军反坦克炮不优秀,事实上它的穿深比德军的pak36反坦克炮要好得***ak36在500米距离上的穿深只有50)。
这是因为德军坦克更强调机动性导致防御较差,英军用这6磅反坦克炮足以对付德军的三号坦克,但现在对付的却是装甲更厚的英军坦克……德军士兵们只能庆幸他们面对的是“瓦伦丁”坦克而不是拥有更厚装甲的“玛蒂尔达”坦克了。
后来德军士兵们才知道,其实在战场上“瓦伦丁”坦克比“玛蒂尔达”坦克更难对付,“瓦伦丁”只是表面数据不如“玛蒂尔达”而已。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六十七章 港口防御
一发照明弹升上空中,坦克近了。
英军的坦克加足了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朝港口冲来,但步兵坦克就是步兵坦克,就算是最快速度看起来还是在挪动,跟在其后的英军士兵只需一路小跑就可以跟得上。
英国人认为坦克是步兵的辅助,所以他们把坦克的速度降下来适应步兵。与之相反,德国人认为步兵是坦克的辅助,所以让步兵搭乘汽车、摩托车以适应坦克的速度。
事实也证明德国人是正确的,他们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用胜利来嘲笑那些把坦克速度降下来适应步兵的对手。
一发照明弹升上空中,坦克又近了。
秦川忍不住在脑海里想,如果英国人不是像眼前这样按部就班的进攻而是用装甲车组成快速小分队对港口突然发起袭击……
这种轻型装甲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七十码,那会使德军根本就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英国人在第一时间就能把所有德军士兵打成筛子然后顺利的占领的港口。
不过好在英国人没有这么做,他们更热衷于“保险”或者也可以说是“呆板”的进攻方式,否则这会儿秦川只怕就要成为一具尸体了。
又一发照明弹升上空中,坦克更近了。
在照明弹的亮光下,秦川甚至都能看到位于坦克正中的驾驶员观察孔。
英军车长从炮塔上方探出半个脑袋只露出眼睛望着前方……坦克在黑暗中前进,而且还要与步兵保持协同,这迫使车长不得不这么做以保持坦克的队形。
秦川扣在扳机上的手指不由紧了紧,但最终还是没有击发……他必须等待巴泽尔的命令。
终于,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巴泽尔隔着一条街冲秦川叫道:“弗里克,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秦川马上就明白了巴泽尔的意图,他是想让秦川开个好头以激发德军士兵的士气……此时的德军士兵的确很需要这个,因为敌人比他们多得多而且装备也好得多,他们大多数其实包括秦川在内都以为自己死定了。
于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秦川,有些人则望向对面的德军,猜测秦川会选择哪个英军做为目标。
“不要手软,中士!”维尔纳小声的补充了一句。
秦川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很快就控制住自己的心情,深吸一口气瞄准目标,食指在扳机上持续施压,接着“砰”的一声,一发子弹直奔对面而去。
子弹命中一名冒出头的坦克车长,因为重力的原因他当即就倒下不见了踪影,只在后方的舱盖上留下一抹红白相间的混和物。
“打中了!”士兵们叫了起来。
“开火!”乘着这个时候巴泽尔就大声下令。
士兵们应声举起手中的武器朝英军射击,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发出“铿铿”的金铁交击声,撞出的火星在黑暗中显得尤为明显。
英军也开始还击,坦克并列机枪“哗哗哗”的朝外喷吐火舌,躲在坦克后的英军士兵们也不断的探出身子来射击。
虽然双方你来我往打得火热,但其实命中率都很低……德军的火力在很难对有坦克保护的英军构成威胁。英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则因为视野不开阔、视线不好在胡乱扫射。
这就给了秦川可乘之机,他一枪接着一枪的打掉冒出头的坦克车长……那些坦克车长初时还没发现他们这一点,直到秦川瞄向第五个目标时他们才惊觉危险,于是接二连三的躲进坦克里盖上舱盖。
但这样一来明显就使坦克乘员增加了许多压力……此时的坦克没有装备夜视仪,在照明弹的空隙里躲在其中的所有乘员就是两眼一抹黑,不仅是机枪手,就连驾驶员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偏离方向。
更可怕的还是,黑暗中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就会打来一枚炮弹或是投来一枚反坦克手榴弹将他们连同坦克炸成一团火焰。
“继续前进!”突击队长威廉少校在背后大喊,这时的他已经意识到战局并不像他以及埃文斯少将想像的那么容易了。
“照明弹!”随着威廉少校的一声命令,几发照明弹就升上天空。
霎时德军阵地就亮成了一片,没来得及闭眼的秦川也被闪得一阵眼花。
英军乘着这时候开火,坦克炮、机枪、以及士兵手里的各式枪械射出的子弹就像雨点般的涌来。
一发炮弹在反坦克炮前炸了开来……反坦克炮总是敌人坦克最先攻击目标,因为这是对手唯一能在远距离威胁到坦克的装备。
幸运的是这发炮弹没有击中反坦克炮,这或许是因为敌人炮手在黑夜中无法准确瞄准……身在坦克里的炮手很难判断目标的距离,尤其是在黑夜,能不能命中目标往往需要运气。
但这发炮弹爆起的一块弹片却掠过秦川头顶以一个刁钻的角度划过身边靠墙射击的一名德军士兵的腹部……秦川甚至都能听到弹片划开衣服或者也可以说是肚皮时发出的撕裂声。
这名士兵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肚肠滚了出来掉了一地,就像一个包裹掉在地上一样,因为凌晨气温较低,这些肠子还在冒着热气。
士兵缓缓跪了下来,动作呆滞的想把它们塞回去,但还没动两下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开火!”巴泽尔对反坦克炮手大喊。
“轰轰”几声,五门反坦克当即朝锁定的目标发射出炮弹,五发炮弹有三发命中,这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步兵来说已经足够优秀了。
但战果却让人失望,除了一发碰巧击中坦克履带使其无法动弹外,其它两发全都弹了开来。
“怎么回事?!”巴泽尔叫了声。
秦川很快就发现了原因所在,相比起“玛蒂尔达”坦克,“瓦伦丁”坦克前装甲的倾角更大,这就使其虽然装甲厚度略低于“玛蒂尔达”但却更容易产生跳弹同时也增加了物理厚度。
接着又是一批反坦克炮弹射出,这时才幸运的击毁了一辆坦克,但其它坦克依旧“隆隆”的朝德军一步步逼近。
“我们无法阻挡他们!”库恩大叫:“它们就要辗上来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六十八章 邮轮
“瓦伦丁”坦克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它相对于“玛蒂尔达”坦克来说车身更矮小,车身矮小就意味着被弹面积小,再加上此时又是黑夜,所以反坦克炮手很难瞄准并准确射击其车身。
“撤退!”看着越来越近的坦克,巴泽尔只能下达撤退的命令。
当然,撤退时德军士兵还很利索的在路上埋下了地雷用于阻滞敌军坦克。
十分钟后士兵们就退回到第二道防线,或者也可以说是最后一道防线,因为……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巴泽尔有些紧张的说:“后面就是仓库,再往后退就等于把仓库交给他们了!”
顿了下,巴泽尔就对面包师下令道:“奥托,你们去做好炸毁仓库的准备……”
“可是上尉!”面包师有些舍不得。
“快去!”巴泽尔下令。
“是!”面包师应了声。
“上尉!”秦川插嘴道:“也许我们不需要炸毁仓库,我们可以炸毁仓库入口,这样英国人暂时无法夺取仓库或是将它们炸毁!”
仓库是地下仓库,入口是一个由地下通往地面的斜坡,炸毁入口就会有大量的沙土及混凝土将仓库口堵死。
“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巴泽尔回答:“他们最终还是会把仓库抢回去的!”
听到这话,秦川知道就连巴泽尔都认为他们已经死定了。
但是秦川却不甘心。
然而,随后秦川又一阵气妥:不甘心又能怎么样?英国人几十辆坦克及装甲车朝德军步步进逼,而德军几乎没有能对抗他们的装备。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暂时受地雷阻滞的坦克会在十分钟后开过来将他们所有人都辗在履带下,或者用机枪将他们打得稀烂。
秦川脑海里不由闪现出坦克辗过人体带起一片血肉和碎布的情景,还有履带辗过骨头发出像干柴断裂时的脆响……这让秦川感觉骨头都阵阵发痒。
前方的黑暗中传来一阵爆炸声,不用想,那是英军在用手雷替坦克清除道路上的地雷……理论上说坦克是可以辗过步兵地雷的,但实战中很少有人这样冒险,原因是坦克履带较为脆弱,它们本来就因为长途行军可能脱落或是断裂,如果再被地雷这么来一下……那就意味着很可能要退出战场了。
接着左右两翼也传来履带声和爆炸声,显然英军分成三个部份将德军包围了。
维尔纳苦笑了一声说道:“他们要把我们赶下大海了!”
“那也总比在沙漠里渴死要好得多!”鲍恩回答。
秦川闻言不由一愣,然后就说道:“我们为什么会被赶下大海呢?”
维尔纳疑惑的望向秦川:“否则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
“邮轮!”秦川说:“我们可以到邮轮上防守!”
闻言士兵们不由愣住了。
“好样的,弗里克!”巴泽尔最先反应过来,他赞了秦川一声,然后马上下了一连串的命令:
“取消炸毁仓库的命令,变更为炸毁入口!”
这个命令是对面包师下的,之前是认为没有守住的希望所以才要炸毁仓库,现在有了希望……当然就选择炸毁入口,毕竟有活下来的希望谁又会轻易放弃?
“继续布雷!”
这个命令是为了阻滞敌人坦克为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把机组人员都带到船上!”
邮轮的机组人员都在仓库附近的一间民房里关押着,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所有人员撤到邮轮做好战斗准备!”
士兵们当然知道这个命令包含的意思,它不仅是“撤”,还有“战斗准备”。
那也就是说,士兵们必须往邮轮上搬运足够多的弹药。
这时的秦川就有些后悔了……在看守仓库的时候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怎么就不知道往邮轮上搬运弹药呢?
不过话说回来了,那时甚至连敌人会进攻港口都不知道。
但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德军在弹药上早有准备,几辆装满弹药的汽车一早就停在仓库外以备供给,士兵们把那几辆车开到邮轮边,然后一个个有如超人般的背着弹药就往邮轮上来回抬弹药……这或许是在死亡威胁前爆发出的潜力,士兵们心里都很清楚,能否生存靠的就是这些弹药了。
在搬运弹药的同时,仓库入口就一个接着一个的被炸毁了,接着船员被赶上了邮轮并迅速就位。
弹药还在不停的搬运中,没有人知道要搬多少才会够,士兵们只能尽可能多的搬一箱,再搬一箱……
直到一辆“瓦伦丁”坦克隆隆的出现在码头的另一端,然后“轰”的一声一炮炸毁了一辆汽车……所幸那是辆被搬空弹药的汽车,否则这下都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力甚至还会引起了连锁爆炸。
但即便如此,汽车还是被炮弹的冲击力整个掀翻了,四脚朝天的冒起了火焰。
走在最后的面包师迅速松开缆绳然后跳上邮轮,巴泽尔大喊一声:“开船!”
“呜”的一声汽笛长鸣,邮轮就缓缓动了起来。
从坦克后亮出身来的英军突击队队长威廉少校看着这一幕不由愣了:“见鬼!邮轮?”
“让他们逃了!”副队长悻悻的插嘴道:“这些胆小鬼!”
但情况很快就出乎副队长的意料之外,邮轮上突然倾泻出大批的子弹,打得威廉少校等人赶忙又躲回到坦克后方。
“开火!”威廉少校冲着坦克大声下令:“打沉它!”
几辆坦克调整了下炮口就朝邮轮一阵猛轰。
但这显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坦克仰角有限,炮口抬到最高也只能对准邮轮的船体中部,无法对躲在上部的德军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邮轮船体巨大,炮弹打在吃水线上方基本不会对邮轮造成什么影响……所以要想实现威廉少校所说的“打沉它”的命令,只怕是痴人说梦。
而这时邮轮上却发出一片炮响……德军还击了,他们把迫击炮搬上了邮轮并将其架设在了最顶层,那毫无疑问的是个绝好的迫炮阵地。
炮弹发出一片啸声狠狠的砸在了坦克后的英军士兵中,立时就打得英军一片惨叫。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六十九章 邮轮(二)
“前进!”威廉少校没有多想,挥着手枪就下了命令。
这是步坦协同作战的常识,有坦克的一方对没坦克的一方肯定是利用坦克防御及火力的优势朝敌人步步进逼压缩敌人的生存空间,直至坦克的履带把敌人的阵地和防御辗碎。
但其实这个命令却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是错误的,原因是敌人不在陆地上而是在邮轮上,而且还是开动的邮轮上……坦克与邮轮之间隔着一段海,虽说距离不远,但坦克却永远也无法跨越这道鸿沟。
原本这也不算什么,敌我之间有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就形成双方的火力对峙,也就是德军过不来,英军也过不去,双方就比谁的火力更有优势。
而这一点勿庸置疑的是英军更占优,他们有十几辆坦克外加十几辆装甲车,再加上还有五百多名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其它的不说,仅仅是英军手里“恩菲尔德”步枪在射速上都占便宜,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压制德军一个步兵连根本就不是问题。
问题就在于德军位于邮轮高处,同时也在暗处。
于是,仰角不大的坦克炮首先就成废物了,装甲车上的机枪也基本失去了作用……如果机枪要射击的话,就必须以人的肩膀作脚架就像打飞机一样,但这样做无疑会成为德军绝好的目标,甚至还可以一弹双杀。
更糟糕的还是,英军还处在极为空旷的码头,周围没有多少可供隐藏的建筑……应该说英军有坦克及装甲车可以藏身,但因为德军位于邮轮高处往下俯视,只有两米多高的坦克及一米多高的装甲车很难挡不住其后的英军。
于是孰优孰劣立时就见分晓,一个接着一个英军在德军的子弹中倒下,而英军甚至都不知道德军藏在哪里。
秦川这时就更是如鱼得水了,邮轮房间的窗口个个都是绝好的狙击位……平时用于观景的嘛,都是齐胸高度,刚好供秦川在窗台上架起步枪。
秦川甚至都不需要思考,下一个狙击位就是另一个房间的窗口……他时而窜到这个房间朝窗外打两枪,时而又窜到那个房间朝窗外打两枪,冷不防的又跑回原来的房间再打几枪。
一个又一个的迫炮手倒在秦川的枪下……这时候有可能威胁到邮轮的就只有迫击炮了,那玩意打出的炮弹炸在邮轮上会打出大量的碎片像弹片一样四处乱射。
但英军的迫击炮在码头上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英军由始至终都没能打出几发炮弹……英军迫击炮已完全被居高临下的德军压制,每具迫击炮旁边都有好几具尸体,或者干脆就是一发炮弹把英军连炮带人给炸没了。
更历害的还是……邮轮会动。
在巴泽尔的指挥下,邮轮缓缓朝上游开了两百米……虽然只是短短的两百米,但却来到从左翼包抄的英军的侧后方,所有躲在坦克后的英军全都暴露在德军的火力之下,并且还是密集扎堆的。
接下来就不用想了,一个照明弹下去,子弹和炮弹就“哗哗”的朝下倾泻,英军士兵就在枪声和炮声中惨叫着成片成片的倒下。
接着邮轮又往下游缓缓移去……
威廉少校看着这个大家伙在眼前晃来晃去,马上就猜到德军这一回是想故技重施攻击右侧包抄的英军,当即通过步话机对右侧下令道:“调整方向,注意掩蔽,他们从海上来了!邮轮,注意那艘邮轮!”
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邮轮顺流而下速度较快,给英军的准备时间并不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很难做出快速又准确的反应。
负责指挥右翼的格纳上尉接到命令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看到海上一个黑呼呼的庞然大物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接着“腾”的一声,一发照明弹把四周照得宛如白昼……
枪声和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格纳上尉赶忙大声命令:“隐蔽!调整方向!”
英军反应还算快,马上就躲到坦克的另一侧,但这样似乎也并不能保护他们的安全,原因除了德军在较高的位置可以看到躲在坦克后的英军外,更重要的是坦克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依旧以10公里的时速前进着,这样就不断把那些需要掩护的英军暴露在外面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击毙。
到处都是尸体,满地都是血迹,还有一个个受伤躺在地上抱着伤大叫的英军,但他们的叫声都不长,因为很快就会有几发子弹补上来让他们彻底安静。
格纳上尉知道再这么下去自己迟早也会成为尸体之一,于是猫低了身子爬到一辆装甲车前……装甲车上原本有五名英军士兵,可怜的他们遭到敌人机枪的扫射,五名中有四名显然已经没了生命迹像,它们以不同的姿势靠在座椅上,身上的血染红了周围的一切。
司机奇迹般的还活着,但只怕也活不久了,嘴里不断的喷吐着鲜血,带着求救的眼神看着打开车门的格纳上尉。
格纳上尉迟疑了下,就把司机从驾驶座上扯了下来……他需要这辆装甲车逃生,而司机挡了他的路。
装甲车很快就被重新发动了起来,接着一踩油门就冲进了坦克群里……这种做法很聪明,格纳上尉想借着坦克的掩护逃出去,他似乎知道有狙击手正瞄准他。
格纳上尉猜的没错,秦川正好注意到了他。
秦川甚至都看到他把受伤的部下从驾驶位上扯下来并毫不迟疑的抛弃掉……虽然在战场为了活命这么做可以说很正常,但作为一名军官这么对部下就有些过了。
于是秦川打定主意不让这名军官活着回去,虽然他认为让这名军官活着回去对德军或许更有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