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我们的大英雄!”维尔纳回身热情的拥抱了秦川一下:“知道吗?你让我感到惭愧了!”
“惭愧?”
“是的!”维尔纳笑着说道:“不久前我还在炫耀自己炸毁了一幢建筑,可是现在……你却炸毁了一幢大上十倍的建筑,而且用的还是步枪!”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干得好,弗里克!”面包师拍了拍秦川的肩膀:“不过,你或许不能呆在我的部队里了!”
“为什么?”秦川不由一阵疑惑。
“因为……”面包师回答:“在你回来之前,上尉就任命你为三班的班长!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十章 虚张声势
英军从阿格达比亚逃出去后,德军就接到了休整的命令。
德军官兵对此都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这时的英军已经溃不成军,正是衔尾追杀的好时候,怎么还停下脚步让英军从容的从德军的视线里逃出去?!
更重要的还是,这不是隆美尔惯有的风格。
这的确不是隆美尔的风格,这是德、意两国元首也就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两人共同的命令,他们两全都被隆美尔大胆的举动给吓坏了……英国人被隆美尔的虚张声势给欺骗了,以为隆美尔带着大批的德军以及坦克和装甲车登陆,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却很清楚,隆美尔手里的德军只有一个师不到两万人,虽然意大利军队有八万人,但那些都是被英军一路从埃及追杀赶回来的残兵败将,他们最多只能做为一种陪衬,也就是德军在前头冲锋陷阵,意大利军队跟在后头接管德军占领的城镇。
尤其让希特勒感到担忧的是,隆美尔手里的坦克还不足一百辆,且这一百辆里已经有一部份在前线损失,还有一部份则刚刚运抵的黎波里。
意大利军队手里有四百多辆坦克,但它们大多都是性能落后的3、5老式坦克,这些坦克在英军坦克及反坦克炮面前几乎就是靶子。
反观英军,他们却有15000多人,1114辆坦克,1000门火炮外加1500架飞机……
希特勒很清楚,隆美尔现在所做的是冒险突进,只要英国人知道隆美尔的虚实并集中兵力调过头来反戈一击,那么隆美尔必败无疑。
而这一败,只怕就会使德、意军彻底失去在北非的立足之地。
所以,希特勒严令隆美尔的部队必须停下来,英军要撤退就让他们撤好了,德军正好乘这个时间构筑防御工事集蓄力量,等到一个多月后,第15装甲师就会如期到来,那时再朝英军方向推进也不迟。
但隆美尔一直无视希特勒的命令……隆美尔在希特勒身边任过元首大本营卫队长,所以很清楚希特勒的性格。他知道希特勒要的是胜利,只要自己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就算违背他的意愿,最终也能获得荣誉和奖赏。
隆美尔不愿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像是在一桌的美食面前自己却只能闻一闻而不能动手。
于是隆美尔就指挥着部队一路向前。
直到隆美尔的上司加里波第上将出现在隆美尔的指挥里……其实加里波第只是隆美尔名义上的上司,希特勒愿意把指挥权交给意大利人,仅仅只是考虑到意大利人可能对沙漠战场更熟悉同时也需要利用意大利的部队及后勤补给,高傲且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隆美尔就更是没有把屡战屡败的加里波第放在眼里。
“我们必须停止进攻!”加里波第几乎是咆哮着对隆美尔吼道:“你完全不知道我们的处境有多危险,我们的军队十分疲惫,我们的补给十分缺乏,我们的准备也不够充分,我们的弹药甚至只够使用两天!”
“英国人不会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脆弱,他们可能已经设计好一个陷阱在等着我们!难道你没看出来吗?他们希望我们进攻,用这种方法拉长我军的后勤补给线,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发起反攻!我们之前就是被这样打败的!”
……
隆美尔静静的看着这个意大利上将在面前怒吼着,他肥胖的脸庞因为愤怒而涨红得像是一个就要爆炸的气球。
“你有听我在说什么吗?”见隆美尔不以为意,加里波第不满的问了声。
“当然,加里波第上将!”隆美尔回答:“我正听着!”
“那就执行我的命令!”加里波第瞪着隆美尔,他对这个不可一世、不服从自己命令的德国将军很不满意,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危急中挽救了自己及意大利军队的话,他相信自己会提议换掉这个不懂军纪的家伙。
“我已经停止进攻了!”隆美尔回答:“我的部队在阿格达比亚,他们没有再继续追击!”
“可是……”闻言加里波第不由语塞。
上帝,阿格达比亚距离加里波第下达的第一个“停止进攻”的命令已经有上百公里远了。
想了想,加里波第就放缓了语气对隆美尔说道:“将军,我希望你能正视这个问题,后勤问题决定我们无法再往前走一步了,它会压垮我们的部队的。现在,我们应该在阿格达比亚驻防,你同意吗?”
隆美尔没有回答加里波第,他只是拿起咖啡喝了一口,脑袋里还在想着如何进攻,他在阿格达比亚停下来不是因为什么命令,更不是因为墨索里尼或是加里波第……希特勒的命令他都可以不听,还会在乎其它人说了些什么?!
隆美尔之所以停止进攻,仅仅只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没有弹药和补给德军就无法作战……而后勤补给却需要加里波第的配合,毕竟意大利军队是运粮大队。
那么……怎么才能说服面前这个古板、胆小而又没有远见的意大利上将呢?
这时一名通讯兵走了进来,他递给隆美尔一份电报,说道:“将军,来自柏林最高统帅部的命令!”
隆美尔接过电报看了看,然后就咧开嘴笑了起来。
“加里波第上将!”隆美尔将手里的电文扬了扬,得意洋洋的说道:“柏林给我完全的行动自由!”
“什么?”闻言加里波第不由愣住了,随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将军!不过我得声明,如果我军战败的话,我不会对其负责的!”
“当然!”隆美尔点了点头:“我会说,那都是我一意孤行!”
加里波第没想到的是,柏林的命令刚好相反,希特勒在电文里对隆美尔提出了严历的批评,并坚持要隆美尔停止前进并配合意大利军队构筑一道防线。
隆美尔巧妙的骗过了加里波第并让数万意大利军队配合他的进攻计划……尽管意大利军队的配合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十一章 激励
由于补给缺乏,德军就在阿格达比亚得到了十分难得的两天的休整时间。
秦川乘着这个时间熟悉了下自己的新职位……班长。
班长手下有十个兵,这是秦川最不习惯的,因为秦川不喜欢指挥人,另一方面是秦川担心自己无法掌控部下,不过事实证明这些担心是多余的。
秦川很幸运,手下十个兵里有一部份是自己认识的……维尔纳几个人因为原连队在进攻英军的防线中损失惨重无法继续战斗,同时秦川的三班也因为在战斗中折损过半,于是就将他们调归秦川指挥。
“所以,你是我们的班长了!”维尔纳说:“上帝,这可真让人不服气,我在部队里干了半年才只是二等兵,而你昨天还是三等兵,现在就是中士了!”
“如果不服气……”面包师说:“你也可以像弗里克那样作战,比如提个建议让我们突破久攻不下的敌人防线!”
“算了吧!”维尔纳笑着回答:“那并不是我擅长的!如果可以,我更希望我们能举行一场棒球赛,那样我就能在赛场上击败我的班长……”
说着维尔纳就拿着40冲锋枪做了个击球的姿势,嘴里还配合着发出“啪”的一声……
“中士!”这时一名士兵给秦川送上一把40冲锋枪及五个弹匣,还有一对带有黄边的中士领章,然后解释道:“原本应该有两套新军装的,但是军需官说军装已严重不足了,所以……”
“不,没关系!”秦川表示理解,沙漠中行军作战,一方面是补给困难另一方面是军装很容易破损,所以军装不足是很正常的。
军衔很简单,只需要把它们粘在领子上就可以了,可是40冲锋枪……秦川拿着它发了一会儿愣,不知道怎么处理。
“你可以把它配发给部下使用!”维尔纳扬了扬手中的40冲锋枪:“我以前的班长也是这么做的!”
一般情况下,德军的班是班长配备40,然后一名机枪手一个副射手,其余七人全部使用k98k步枪,这七人中还有一名弹药手,他需要额外携带两个弹药箱,而且在战时负责输送弹药……秦川之前就是那个苦逼的弹药手。
当然,这并不是硬性规定的,比如班长不擅长、不愿意使用冲锋枪的话就可以将它配给部下……大多德军士兵都更喜欢用40,因为它在近身和突击作战中很有利。
“好吧!”秦川把40举了起来:“有谁希望使用它吗?”
霎时几个兵就围了上来争先恐后的说道:
“中士,把它交给我吧!”
“我能很好的使用它!”
……
没有争的就只有三类人:一类是已经拥有40的,比如维尔纳;一类是不需要使用它的,比如机枪手和副射手;还有一类就知道争也争不到的,比如弹药手……弹药手往往是一个班里素质较差的士兵,正因为这样他才会被安排着携带更多的弹药且作战时负责运输而不是战斗。
秦川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弹药手,那是一名身材精瘦颇为缅腆的士兵,他眼睛瞄了下秦川手里的40,发现秦川盯着他看时赶忙低下头避开秦川的目光。
或许因为之前秦川也是名弹药手,他就问了声:“士兵,你的名字!”
“呃……长长官!”弹药手回答:“我我我……我叫凯勒,长官!”
秦川有些明白他为什么会是一名弹药手了,说话结巴,所以他的外号叫结巴。
这可是个不小的缺陷,因为战场可不容许他半天才说出一句话……等他说清楚了,也许全队人都已经死在敌人手里了。
但弹药手就几乎不需要说话,他只需要听得懂别人的叫喊能够判断哪里需要弹药就可以了。
看了看部下们渴望的眼神,秦川就说道:“考虑到维尔纳已经拥有一把冲锋枪了,也就是说我们班在火力上已不存在问题,而弹药手需要携带更多的弹药并在战场上来回奔跑,步枪会使他行动不便,所以我认为弹药手最适合拥有这把冲锋枪,你们没有意见吧!”
秦川的决定让部下们很意外,但不可置疑的是秦川说的很有道理……更重要的还是德军士兵习惯于对上级服从,于是纷纷回答:
“不,没意见!”
“我赞同!”
……
“很好!”秦川把40丢给了凯勒,说道:“它归你了!”
凯勒激动的无以复加,一激动他结巴的毛病就更严重了,一直“是是是……”的,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是的长官,谢谢长官!”维尔纳说着就转头对凯勒说道:“我替你说完了,凯勒,你可以休息一下了!”
德军士兵轰然笑了起来,凯勒涨红着脸尴尬的站在那,继续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秦川拍了拍凯勒的肩膀,安慰道:“没关系,凯勒,在战场上作战用的不是嘴巴,而是手里的武器……40响起来一定会比你说话顺畅得多,不是吗?”
凯勒点了点头,然后什么也不说,挺身端端正正的朝秦川敬了个礼。
事实证明秦川的做法是正确的……
事实上,内心自卑且倍受歧视的人,往往更容易受激励并往积极的方向发展。
凯勒就是这样一个人,秦川给予凯勒的激励也恰到好处。
对此,凯勒在日记里写道:“那天,我感觉中士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把冲锋枪,他给了我自信和尊重,我突然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那就是像中士说的那样,用这把冲锋枪让敌人明白它是如何顺畅的‘说话’!”
于是凯勒一有空就苦练枪法和战术,没过多久就成为部队里首屈一指的冲锋枪手,这也让秦川得到了一个对其忠心耿耿的卫兵。
解决完与部下的关系,秦川又简单的了解下与自己同级的班长和上级……毕竟他们都是自己在战场上要配合及服从的战友,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应该跟他们熟悉下。
一班班长是面包师,这就不用说了,秦川就是从这个班调来的。
二班班长是个叫伯尔格的中士,二十出头,据说已经当了三年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39年开始的,现在是41年,三年兵也就意味着伯尔格经过良好的训练并可能在战场上已打了两年仗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三班班长是秦川自己。
连长是断掌巴泽尔。
排长却不知道是谁……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十二章 排长
秦川从面包师那听说了关于排长的事,排长在之前肃清房屋也就是与奥大利亚军队作战的时候牺牲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选于是就暂时空缺着。
秦川对此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他知道德军在排一级的指挥官也就是排长这个职位的任命与其它国家不同,德军通常只有第一排的排长由军官也就是少尉担任,其它排的排长都是由资深士官比如上士担任。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权责更清楚……连长牺牲了就由副连长指挥,副连长牺牲了就由第一排排长指挥,于是就不会出现三个同军衔的排长不知道谁该担起重任或是互相不服的情况。
秦川所在的排是第一排,所以任排长的必须是个少尉,而在部队伤亡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调一名少尉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的。
闲着没事,秦川就坐在一块石头上从背包里取出浸过油的清洁布擦拭步枪……在沙漠中作战,枪械很容易会渗进几个肉眼无法察觉的沙子或是别的什么,秦川可不愿意在战斗中出现因为卡壳而送命的情况。
秦川一边擦着枪一边将视线投到部队用于休整的军营里……这里原本是意大利军队驻阿格达比亚的营地,正如之前所说的,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而阿格达比亚又是利比亚一个很重要的城市,意大利当然会保持自己在这座城市的军事存在。
可以看得出来,意大利人很会享受,因为这里的建筑明显要比外面百姓的房屋好上许多,军营里还有两口水井,一些德军军官正在用井水洗澡……这在沙漠中简直就可以说是奢侈。
不过当然,像秦川这样的班长是无法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他只能忍受着身上汗液发出阵阵酸臭,然后羡慕的看着那几名几乎赤裸的军官在水井旁一边泼着水一边欢呼。
这时一个人走到自己面前停了下来,秦川抬头一看,意外的发现竟然是在学校与自己暗中比试过的狙击手少尉。
秦川赶忙挺身站起身来,说道:“长官!”
少尉看了看秦川领章上的军衔,微微点了下头,问:“中士,这里是一营二连一排吗?”
“是的,长官!”秦川回答。
“很好!”少尉说:“去把部队集合起来!”
于是秦川就意识到一点……他们的新排长来了。
果然,在队伍集合起来后,少尉就说道:“我叫库恩,受命担任一排排长,往后该怎么做……你们明白的,解散!”
秦川等人听着不由一愣,所有人都没想到新排长上任的自我介绍会这么简短,这使他们几乎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他们愣了一下才七嘴八舌的应了声:“是,长官!”
维尔纳凑了上来,在秦川身边朝着库恩的背影小声说道:“知道他是谁吗?大家都叫他毒蛇库恩,往后没好日子过了!”
毒蛇库恩……这个外号倒是十分形像,秦川不由想起库恩冷冷眼神以及他那把随时都可以置人于死地的狙击步枪。
不久,秦川很快就知道维尔纳所说的“没好日子过”是什么意思了,同时也对毒蛇的“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别的部队大多都在休息,毕竟这是大仗的间隙,让士兵们恢复点体力养精蓄锐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库恩却不这样想。
“休息只会增加你们被敌人击毙的机会!”库恩说:“因为进入战斗状态需要一个过程,许多人永远都无法走完这个过程,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死了!所以,如果不想死的话,就不能让自己懈怠,除非你确定自己已经不用上战场了!”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武装行军、构筑工事、射击等……
这对于其它德军来说都是早就做过千百遍的事,但对秦川来说却还是头一回,所以还是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比如武装行军,秦川就学会怎么使用背包:毛巾、衬衣等放在上部,食物放在最下层,还有步枪清洁工具、备用弹药等,各自都有它们固定的位置。
这么做显然是正确的,因为任何时候想要找什么东西只需要伸手一摸就能找到,而这在战场上有时就能救自己一命,这其中尤其是备用弹药。
射击是件有争议的事,因为这时部队正处于补给不足的时候,而射击则会使部队消耗弹药,虽然这些弹药只是很小的一部份。
为此断掌巴泽尔还找库恩谈过,但显然库恩没有妥协,因为秦川等人一直都在烈日下对着枪靶射击没有中断过……
用库恩的话说,这是最有效的保持战斗状态的方法,现在浪费一点弹药却可以让士兵多一分生存的希望,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
让人印像深刻的是,库恩还教会大家一个十分实用的技巧:
那是在训练的间歇,库恩拿着步枪对秦川扬了扬头,说道:“让我看看你的本领吧!”
秦川不由一愣,随即回答道:“好的,长官!”
说着就拿起了自己的步枪站起身来。
德军士兵全都围了上来,甚至就连其它部队的人都上来围观……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希望秦川能够获胜,因为这样可以渲泄他们心里对库恩的愤怒。
“打完所有的子弹!”库恩用他招牌式冰冷的声音说道:“环数多的赢!”
“是,长官!”
胸靶距离两人所在的位置三百多米,在这个距离上秦川信心十足。
库恩举枪先打,一枪打出了个九环,而秦川抬手就是十环,周围立时就暴出一阵叫好声。
接着库恩接连开了几枪,都是九环……秦川都有些怀疑库恩是有意打九环的。
最后一枪也就是第五发子弹,随着一声枪响,秦川面前的胸靶在九环上多了个弹洞,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因为秦川已经赢了:四个十环一个九环。
但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比赛已经结束的时候,却见库恩不慌不忙的举起枪来,接着“砰”的一声,又是一个九环……
“这不可能!”秦川瞪大了眼睛,k98k只有五发子弹,而库恩却打出了六发子弹。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十三章 近路
“我赢了!”库恩说:“六个九环,还要再比一次吗?”
“你是怎么做到的?”秦川问。
库恩没说话,他为自己的步枪压上一个弹匣,然后从弹夹包里又取出一发子弹,在秦川面前扬了下,就把它推进枪膛里……于是秦川就明白了,k98k其实可以一次装六发子弹而不是五发子弹,这对于一名狙击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尤其英军手里是十发容弹量的“恩菲尔德”步枪。
秦川输得心服口服,但他并没有因为输了比赛而感到沮丧,反而还多添了一分信心……k98k如果是六发容弹量,相比起十发的“恩菲尔德”就没有那么大的差距了。
这两天的伙食照常是面包和烤土豆,吃了这么多天秦川已经有些习惯了……只是因为补给不足总是半饥半饱的。
直到第二天傍晚才传来了好消息:一支补给车队赶到了阿格达比亚。
这是托意大利军队在十小时前占领了卜雷加港的福。
北非战场有一个特点:无论英军还是德、意军都需要从非洲战场之外运来补给……非洲太穷了,百姓根本就无法支撑起一支十余万人部队的补给,除此之外还有弹药、装备、燃油等都需要从别的地方运送。
英军是从他的另一个殖民地印度,经印度洋过亚丁湾至红海再经过在其控制的苏伊士运河运送到前线,有时也会冒险从英国本土经地中海运输,因为印度无法提供英军所需的全部装备和战斗人员。
德、意军当然就是从意大利横跨地中海运到利比亚。
这使得沿海港口的占领对敌我双方都十分重要……比如在占领卜雷加港前,德、意军的补给运输就不得不先运送到苏尔特港甚至更远的的黎波里,然后再从的黎波里或苏尔特用汽车长途跋涉数百里到达前线。
重点就在于这“数百里”还是一路沙漠的“数百里”,车队在运输的途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水和燃油,此时还随时都会遭到英军轰炸机的轰炸。
占领卜雷加港就不一样了:补给船队可以直接在卜雷加港卸货,车队只要运输几十里就到达阿格达比亚,这样不但缩短了大量的路程,还减少了运输消耗及被轰炸的危险。
这使晚餐又多了蜂密和果酱,另外面包还是平常双倍的份,甚至在秦川等人狼吞虎咽时,炊事班的士兵又在火堆上烤着肥得流油的香肠……秦川对香肠的抗拒心理已经消失不见了,不为什么,为的就是饥饿。
所以秦川觉得,那些因为某种原因吃不下或是挑食的人,都是因为没饿过,真正尝过挨饿的滋味甚至有可能被饿死的话……或许连人肉都无法拒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