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我们可以计算下角度!”秦川说着又在纸上画了条直线:“这个角度可以从军舰的高度和彼此的距离计算出来,我相信这对海军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说着秦川就将目光转向了雷德尔。
“当然!”雷德尔回答:“我们的炮手可以在几秒钟内就计算出来!”
秦川点了点头:“只要舰炮的仰角超过这个角度,原则上无论怎么开炮都是安全的……当然,如果有些炮弹掉回海面碰巧砸中某艘军舰,那么抱歉……”
秦川一摊手,说道:“我身无分文,别指望我能赔得起!”
军官们不由哄的一声笑了起来。
“放心,我当然不会让你赔!”雷德尔回答:“我会找隆美尔赔的!”
军官们再次笑成了一团。
雷德尔拍了拍秦川的肩膀,然后转身就向参谋下令道:“把刚才的方案一字不漏的发给第二舰队,并命令他们马上进行一次演练!”
“是,元帅!”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机群
在把方案发给第二舰队并命令其根据方案进行演习的同时,雷德尔所在的第一舰队也在一边前进一边演习。
演习很简单,就是把舰队一分为二,一队扮演第一舰队另一队扮演第二舰队,接着不断的根据彼此间的距离及军舰高度计算安全角度并下达指令让炮手迅速调整诸元。
当然,射击等都是模拟的,炮手也没有真实的目标,这样的演习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至少告诉士兵们在战斗打响时该做什么或是注意些什么,不至于乱作一团犯一些低级错误。
雷德尔带着秦川等一众人观看了演习,德国海军的确训练有素,对军舰上的各种装备都操作得十分熟练,包括军舰对敌人轰炸机和鱼雷的机动规避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军舰逃离敌舰时的“s形”机动炮击。
法国军舰还有一个很奇葩的设计,那就是主炮全都放在舰首,舰尾只有副炮。
这一点在防空上不会有什么问题,舰首、舰尾都有副炮,要说有问题的话就是其75度的仰角。
但是……
如果有敌舰出现在后方,或者法国军舰因为数量或其它原因需要逃离敌舰,那就悲摧了:130的副炮很可能对敌舰根本就构不成威胁,敌舰可以放心的在后面一边追一边打,直到把法国军舰打沉。
于是,法国军舰就有一种特有的“s形”机动,它可以利用自身的高航速(法国军舰的特点是航速快)一边远离敌舰一边侧过身来让主炮朝后方开炮。
这要求主炮与军舰高度协同,因为它要求军舰侧过身时主炮正好能指向正后方,侧往另一边时主炮又再次做好发射准备并调整好新的诸元……如果军舰侧往这边而主炮指着反方向,那就闹笑话了。
能做到这一点,就充分说明德国海军已经掌握了法国军舰的操控并学会了其战术,甚至还青出于蓝胜于蓝,比如秦川所说的互相掩护的防空方式……雷德尔为这战术取了个名字:“交叉防空”。
这名字还真有些贴切,这就像两挺机枪互相构成交叉火力尽量减少死角一样。
达尔朗看着这一幕就越发显得沉重……他似乎认识到了一点,法国海军的耻辱会存在很久,不但会存在很久还会因为德国海军取得的胜利不断放大。
这当然不是达尔朗希望看到的,但他却对此无可奈何。
“元帅!”正在雷德尔和军官们举着望远镜观看演习时,一名参谋就风风火火的跑上来报告道:“刚刚得到的消息,西西里岛方向发现敌人机群!”
雷德尔不由一愣,马上就带着军官们走回指挥部,然后对着地图问:“位置!”
“在这!”参谋指着一个点回答道:“科莱奥内上空!”
雷德尔不由吃惊的望向参谋:“科莱奥内上空?上帝,英国人机群飞到科莱奥内上空意大利人才发现它们?”
也难怪雷德尔如此吃惊,科莱奥内是西西里岛的腹地……
正常的情况,应该是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第6集团军在收到警告后就派出军舰、潜艇和侦察机前出侦察,这样一来,英军机群只要刚刚升空甚至还没集结就会被意大利军队发现并报告给德军。
但实际情况却显然不是这样的。
英军一个庞大的机群穿过了意大利侦察机搜索区,再穿过潜艇、军舰的侦察区,穿过西西里岛海防线,直至科莱奥内上空才被发现并报告给德军!
“上帝!”雷德尔瞄了秦川一眼,摇头说道:“我错得太离谱了,我居然会希望意大利人能挡住英国机群,现在看来……我们应该无视这些意大利人的存在!”
“元帅!”斯莱因上校说:“你会习惯这一切的!”
“幸运的是!”一名参谋说道:“我们及时改变了方案纠正了这个错误,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雷德尔问:“敌机还要多久到达我们上空?”
“半小时!”参谋回答:“敌机没有以最高速度飞行,估计是暂时失去了我们的准确位置!”
这是海空作战经常发生的事……机群出动是不能说上百架战机一窝蜂的去寻找敌人军舰的,万一找不到那就白搭了。
而潜艇因为航速慢,舰群只要开足马力很容易就会把敌人侦察潜艇远远甩在后头。
于是,敌人应该派出几架侦察机先行侦察,按潜艇得到的位置以及敌舰的航速航向侦察跟踪,之后才让机群以最快速度飞向敌舰。
雷德尔点了点头,松了一口气道:“我们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与第二舰队汇合了!”
这时又有一名参谋拿着电报报告道:“元帅,发现敌人侦察机!”
气氛立时就紧张起来,发现敌人侦察机也就意味着侦察机也发现了舰队,也就是英国机群已经确定了目标的位置,那么机群很可能会在三十分钟内就赶到舰群上空。
“做好战斗准备!”雷德尔想也不想就下达了命令。
“战斗准备!”
“战斗准备!”
……
一个个命令传达下去,这一回可是真枪实弹不是演习了。
不过因为之前的演习,德国海军实际上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不同的是要为各种武器装上实弹。
“是否要通知空军?”参谋问了声。
一般情况下,这是要通知航空联队让他们赶来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的,但雷德尔想了想,就摇头说道:“不,等他们赶来战斗已经结束了,他们帮不上什么忙!”
也就是这个正确的命令,彻底的改变了这场战斗的结果。
十几分钟后,一名瞭望员在高处大喊:“我看到它们了,第二舰队!”
军官们举起望远镜朝瞭望员比划的方向望去,果然朦胧的海面上就出现一艘艘军舰的影子,为首的正是第二舰队的旗舰“黎塞留”号。
几乎与此同时,又有人叫道:“飞机,英国人的机群!”
英军战机几乎与第二舰队同时赶到。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一十五章 轰炸
英军机群黑压压的朝舰队掩来,有战斗机也有轰炸机,但主要是轰炸机,毕竟战斗机主要是用于空战并为轰炸机护航的,对军舰没有多大的破坏力。
这机群至少有五十余架……不过秦川知道这只是第一波,飞机这玩意是要在跑道上一架架起飞然后在空中集结的,为了不至于有些飞机在空中等太久消耗过多的燃料,陆基起飞的一般五十架一个批次,航母起飞的则需看情况,像美国、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一批次出动三十架,那都是在航母较为先进且调度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此时英国的“鹰”号航母甚至只能搭载21架舰载机。
“呜……”刺耳的防空警报很快就响了起来,但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时本应该马上开火的德军舰却显得十分安静。
这说明之前定下的方案和演习起作用了。
因为情况正如之前秦川分析的那样,英军机群是从高空接近舰队……这个高度在130副炮的射程之外,开炮基本无法命中,何况德海军所使用的“近炸引信炮弹”成本较高,浪费炮弹是没有必要的。
德海军就乘着这个时间进行调整,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互相间隔两公里左右并排前进。
并排前进是必须的。
“并排”是为了更能发挥火力,军舰用侧面对着友军的上空,就意味着舰首、舰尾的炮火能同时发挥作用。
“前进”,则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做规避动作……静止不动会是敌人战机很好的靶子。
接着,英军机群乘着追逐舰群的时机就降低高度朝舰群俯冲下来。
“先生们!”雷德尔对秦川等人说道:“我想你们该回舱里了!”
这话应该是主要对达尔朗说的,雷德尔让他上舰主要是为了能向他炫耀,如果达尔朗有个三长两短,雷德尔的心思也就白费了。
“不!”达尔朗回答:“元帅,这是我的军舰,我希望看看它们会有怎样的战斗力!”
雷德尔愣了下,然后就点了点头,接着朝两名警卫扬了下头,两名警卫会意,一左一右的站在达尔朗身边……这当然不是担心达尔朗逃跑,军舰上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想逃都没地方逃。
雷德尔这是担心达尔朗受伤或是借机自杀什么的,但这些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因为此时的达尔朗比任何人都想知道法国军舰的性能。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他不希望德军能赢,但又希望军舰能赢,同时又希望军舰被炸沉……总之就是一种五味杂陈。
指挥这批英军机群的进攻的安格斯上校,他对着话筒下令道:“a组,是你们表演的时候了,注意利用炮火死角!”
“收到,上校!”
a组是轻型轰炸机,主要由“蚊式”轰炸机和“布伦海姆”式轰炸机组成……一般情况下这两款轰炸机是不会编在一起执行任务的,原因是“蚊式”轰炸机的速度要比“布伦海姆”式快得多。
由此可知,英国人为了这次进攻可以说是把所有能搬上战场的东西都派出来了。
轻型轰炸机的特点就是比较灵活能够迅速降低高度朝目标实施攻击,于是在一阵马达的呼啸声中,二十架轻轰就从天而降。
“元帅!”参谋报告:“敌机已经进入炮火射界!”
“再等等!”雷德尔说。
雷德尔的选择当然是正确的,刚刚进入射界就开火,会使炮火没有瞄准的弹性空间。
但雷德尔也仅仅只等了几秒……这是由于敌机速度很快,几秒的时间已达到了雷德尔的要求。
于是随着雷德尔一声令下:“开火!”
震天的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这时开火的正是130口径的副炮,这口径的炮在法国军舰在上大量装备……它在战列舰上是副炮,在轻巡和驱逐舰上就作为主炮使用,只不过因为这炮死角以及小口径防空炮口径小射速慢等问题,使法国舰队防空一直是弱项。
但是……
采用不同的战术后这显然已经不是它的弱项了,尤其此时的舰队还用上了“近炸引信炮弹”。
只听一阵“轰轰”乱响,秦川等人都能清晰的感觉到火炮击发时带来船体的震动,接着一排排炮弹带着汽线直奔敌机方向而去……这是因为雨水刚停空气的湿度很大,高温的炮弹一路蒸发水汽而形成了一条若有若无的弹道。
接着,这些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在目标战机周围炸开。
这是130口径的炮弹,炸开后立时就爆出一团黑雾,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就是弹片乱飞。
而轻型轰炸机又是十分脆弱的,这其中尤其是木质结构的“蚊式”,于是当场就有三架“蚊式”被炸得在空中解体……飞机分成十几块碎片,就像天女散花似的从天上零零散散往海面掉。
“布伦海姆”式轰炸机或许会好些,但对于战机来说,是碎成十几块还是两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有些被击伤的“布伦海姆”还能在空中坚持一会儿,这给了飞行员一点宝贵的跳伞时间。
“发生了什么?”安格斯上校问:“注意利用死角,清楚了吗?注意利用死角!”
“可是……”话筒里传来部下紧张的回答:“我们的确是利用死角,但他们似乎没有死角!”
安格斯上校有些不相信这个回答,难道德国人已经换上了新型我舰炮?
想了想,安格斯上校就操控着战机倒飞,这使他能清楚的看到整个战场。
接着他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德国人的舰炮不是朝自己上空射击,而是朝友军上空射击。
更让安格斯上校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管英军轻型战机怎么机动怎么变换高度,高射炮的炮弹总能准确的在战机附近爆炸。
这在平时是不可能的,原因是战机飞行速度快,炮手根本就来不及调整炮弹的延时时间,这也是这时代军舰防空能力较弱的原因之一。
但是……不可能的事就确确实实的发生在眼前。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战果
接着安格斯就下了一个让他后悔的命令:“b组,动手!”
b组是中型和重型轰炸机,安格斯会让它们投入战场是因为以为轻型轰炸机吸引了敌人舰炮的注意力,这样中型、重型轰炸机就能乘隙而入。
另一方面,则是第二批次的机群也要赶到了,安格斯认为这时投入轰炸也正好为第二批次提供掩护。
接着,安格斯又下令道:“c组掩护!”
c组是战斗机编队,虽然这时英军没有碰到敌人的空军,但战斗机还是可以压制敌人的小口径防空炮和高射机枪,这样就可以为中型、重型轰炸机提供更多的机会。
但安格斯没想到的是……德军舰炮对英军的轻型轰炸机绰绰有余,许多军舰甚至都没开炮。
德军有三艘战列舰,这些战列舰有12门四联装另加4门双联装的副炮,再加上巡洋舰、驱逐舰,总数只怕都有上百门火炮。
如果按美军使用“近炸引信炮弹”的命中率,平均500发炮弹就能击落一架飞机,那几乎可以说齐射五发炮弹的时间就能击毁一架飞机……安格斯带领的五十余架飞机不用几分钟就会被打光了。
安格斯当然不知道这一点,他一压自己的机头就朝下方的“黎塞留”号冲去。
安格斯之前参加过“弩炮计划”,很碰巧的是上次正是他带领的部队击伤了“黎塞留”号,所以他一眼就能将它认出来并很清楚其高射机枪的位置。
没过多久安格斯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几个德国士兵正操作着一挺13.2高射机枪疯狂的朝空中射击。由于这种高射机枪是四联装的,而且射速很快,所以安格斯清楚它比37高炮还更具威胁性……这也是安格斯首选高射机枪为目标的原因。
“哒哒哒”两串子弹从安格斯驾驶的战机上打了出去。
安格斯不愧是一个击落三十余架敌机的飞行员,子弹精准的打覆盖了那挺高射机枪并把附近的几个德军机枪手都打成了筛子。
可就在安格斯拉起机头要逃开时,突然眼前一黑,接着飞行就失去了控制狠狠的朝“黎塞留”号撞了上去……在飞机撞上甲板的那一刻,安格斯就意识到这场战与之前参加过的“弩炮计划”完全不一样,只不过他知道的已经太迟了。
由于安格斯没来得急将警告发出去,同时也因为激烈的战斗在舰群上空掀起了一道道水汽和烟雾阻挡了第二波机群的视线,所以第二波机群赶至战场后没有多做考虑就一头扎下来加入战团。
他们原本以为这次战斗会很轻松,但是当他们一架接着一架的被不知从哪里打来的炮弹炸倒在海面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
战斗持续了二十多分钟,结果让英军飞行员简直不敢相信……英军轰炸机大多都没来得及投下炸弹就被敌人击毁了。
会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飞行员在起飞前就得到这样的信息……法国军舰上方空域存在大片死角,所以,为了给敌人军舰以有效的打击,必须低空轰炸。
另一个,则是英军飞行员根本就没想到德国人的大口径防空炮竟然会打得这么准、这么快……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因为德军装备了“近炸引信炮弹”的原因。
最终,英军两个批次共一百一十二架飞机,就只有三十一架轰炸机和七架战斗机得以返回,悲催的是其中还有五架战机带着伤没能返回马耳他岛,也就是只有三十三架飞机幸存。
“上帝!”第二批机群指挥官约翰上校看着身边寥寥无几的几架飞机,说道:“我们简直就是在自杀,他们(指英军高层军官)做了什么?”
“他们应该想到的!”一名少校说道:“法国军舰在德国人手里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战斗力,他们犯了个错误!”
“是的!”约翰上校说:“代价就是我们几乎全军覆没,去他妈的……他们应该被投进监狱,这简直是谋杀!”
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震惊得面面相觑。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蒙哥马利说:“你确定那是德国人的舰队吗?”
“将军!”参谋提醒蒙哥马利:“除了德国人的舰队……就只有意大利舰队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就不用说了,意大利舰队就更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战斗力。
顿了下,蒙哥马利又问了声:“我们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打击?”
“情况不是很清楚!”参谋回答:“因为能见度低同时幸存者不多,据约翰上校的报告,我们击伤了敌人‘黎塞留’号和“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另外还击伤了几艘驱逐舰!”(注:“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是“敦刻尔克”级战列舰的二号舰)
“没有击沉?”蒙哥马利对这个报告大失所望。
“没有击沉报告!”参谋摇了摇头。
“我们应该把舰队撤回来!”艾森豪威尔说道:“我们这次进攻已经失败了!”
“不!”蒙哥马利回答:“我们已经击伤了他们两艘战列舰,我们应该乘着这时候一鼓作气突破他们对突尼斯海峡的封锁,否则,等他们修复好两艘战列舰恢复战斗力……我们的牺牲就白费了!”
蒙哥马利这样的考虑还是有些道理的,不过也可以看出他有些慌了……此时的他其实是在想,如果德国舰队现在都能有如此惊人的战斗力,那么假以时日等德国对法国军舰更加熟悉了,英军还有机会突破突尼斯海峡吗?
所以,英国海军似乎就只有眼前这个机会,乘着德海军两艘战列舰受创时痛打落水狗,毕竟英国地中海舰队也有三艘战列舰,另外还有一艘航母,虽然这艘航母仅仅只能搭载21架飞机。
艾森豪威尔此时并没有多少指挥权,于是只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由你决定,将军!”艾森豪威尔说:“但是我认为,在此之前我们得重新估计下德国海军的战斗力!”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一十七章 舰队
此时的德海军正发出一片欢呼声,有许多海军军官甚至都激动得掉下泪水……德国海军已不知道多久没有取得过一次胜利了,其它的不说,就说希特勒对海军失去信心下令将军舰拆解造坦克,就使海军陷入一片惨淡,士气也一度跌落到谷底。
没想到,现在却能在地中海借着法国军舰重振雄风……虽然这并不是一场海战而是军舰对敌人空军的胜利,但海军官兵都知道这比在海战中击败敌人舰队更不容易,于是这场胜利就让德国海军们彻底疯狂了,他们一个个欢呼着、跳跃着,并不断的朝天空丢着自己的海军帽。
“感谢你,中尉!”雷德尔紧紧的握着秦川的手:“不敢想像,如果没有你的提醒和建议,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危机。请接受我的道歉……之前我曾经怀疑过你,现在我才发现自己有多愚蠢。”
接着雷德尔就对斯莱因上校说道:“上校,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把中尉调到海军……”
“抱歉元帅!”斯莱因上校想也没想就一口回绝了:“我想隆美尔将军是不会答应的!”
雷德尔不由点了点头,说道:“我想也是,像中尉这样的人才,隆美尔如果会答应就是傻瓜了!”
“元帅!”这时一名参谋报告道:“接到空军方面的情报,在突尼斯海峡发现英国人舰队!”
雷德尔接过电报看了看,接着就笑道:“看来英国人是打算将我们彻底消灭了!”
秦川知道雷德尔这话的意思,英军舰队出现在突尼斯海峡应该要与刚才的空中偷袭联合起来看……显然,蒙哥马利是打算先用空军重创德军舰队然后再乘势追击,再不济也要攻占重创德舰队使其无法有力封锁突尼斯海峡。
但是现在,蒙哥马利显然要失望了。
“转向!”雷德尔自信满满的下令道:“全速赶往突尼斯海峡!”
此时的雷德尔也应该要有自信,因为刚才一战德军舰队的损伤可以说微乎其微……英国空军的重点攻击目标是三艘战列舰,但“黎塞留”战列舰只是因为有两架战机被击落在前甲板引起着火,火势随后很快就被扑灭了。
“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被两枚炸弹击中……这是由于第二舰队只有“黎塞留”一艘战列舰,于是为第一舰队的两艘战列舰提供空防难免会顾此失彼,而且“黎塞留”战列舰的防空火力也没有“敦刻尔克”及“斯特拉斯堡”两艘战列舰的防空火力强大。
这使英军几架轰炸机钻了空子命中了“斯特拉斯堡”号。
1...8586878889...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