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富三代秦奋管悦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中华小当家
“滚!”范雨琪怒了,觉得这小子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
“老娘考的是音乐学院,我爸那混蛋不让去!”
“”
秦奋赶紧拽着老鼠跑进了校门。
因为他怕范雨琪盛怒之下,再把老鼠打出个好歹来,那样的话,他的高考成绩就泡汤了。
到了考场后,三人被分到了不同的教室,分别之前,秦奋给两个好友加油鼓劲。
“小文,你要相信自己,你没问题的,只要正常发挥,考出模拟时候的水平,就能上清北。”
“老鼠,你你随便答吧,别在考卷上写脏话就行。”
老鼠登时就不干了:“秦奋,你什么意思我好歹在班里也能排到中游水平,难道你认为我的实力就如此不堪吗”
“对的。”秦奋点点头:“就是如此不堪。”
“”老鼠。
于小文在一边捂嘴笑道:“秦奋,马上就考试了,你这么打击他不好。”
秦奋耸耸肩膀:“没什么不好的,人和人不一样,你这种好学生需要的是鼓励,他这种扔货,激一下,没准还有希望,要是捧着来,他就飘了。”
老鼠不由气得咬牙切齿。
这时,一通电话浇熄了他的所有怒火。
是张璐打来的。
她在电话里说:“亲爱的,考试要加油哦,我看好你,么么。”
一见来电显是张璐,老鼠为了炫耀,开了免提。
秦奋都要听吐了,摆摆手说:“既然你家亲爱的给你加油了,你就加油吧。”
说完,他便进了考场。
看到试卷的一刹那,秦奋惊了。
这特么
那个押题专家,真的是人
这何止70啊,简直有90好吧
这两天,那20张试卷,他翻过来掉去的背,上面是语文老师写好的答案,就连作文都给他写出来了。
20篇作文,两天时间,他当然不可能每篇都背下来,但是只要看过几遍,心中肯定是有印象的。
现在盯着考卷,他从头到尾捋了一遍。
“”
“赢了!!”
此时此刻,这是秦奋内心唯一的想法。
“连作文题目都押上了!专家真乃神人也!”
他觉得,就这样一张卷子,自己打个130分都没问题!
大大超出了之前预估的105分!
这样一来,考到670就非常有希望了,清北大学管理学院,几乎已经开始向自己招手了!
于是,秦奋的士气得到了大大的振奋,便提起笔,开始答起题来。
参加考试之前,他特意问过苏月,能不能把保送名额赠给他人。
当时苏月说的是,如果名额落到别人头上,即使这个人不想去清北,名额也不可能转赠,只能流失。
但是现在,名额是他的,就不一样了,以秦家在教育界的关系,一句话的事。
三人会师清北,有望!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语文拿下
发完试卷,距离第一遍响铃还有5分钟,这时候答题卡还没发,学生还没法答题。
之后,三个监考老师,一个监考老师宣读考场纪律,一个监考老师走下来,挨个检查准考证,然后对照准考证的照片,再看看考生的脸。
剩下一个流动监考老师,跟另外两个说了句话,他俩就拆开一个密封的档案袋,抽出答题纸往下发。
等到都发完,第一遍铃也响了,这时候,学生才开始答题。
秦奋飞速浏览了一遍语文试卷,先不着急答前面的题,先统统看一遍,哪些会,哪些不会,做到心里有数。
语文的类型题就那些,读音、挑错别字、词语填空、成语填空、找语法错误。
还有些古诗词、文言文赏析,这些只要把书本里的文章背熟,基本没什么问题。
剩下是阅读题,一篇古文,一篇现代文,秦奋看了看,就这两个阅读的文章,那老专家没押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文章千千万,谁知道出题的人会看上哪篇。
整张试卷看下来,会的多,不会的少,大多数题目竟然还真都挺熟悉,好像在那个专家出的20份卷子里,基本都见过。
于是,秦奋信心满满,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答题。
从选择题开始,读音错误,用字错误,用词错误,文法错误,断句病句,找出正确语序,就这些题,跟老专家押的那些大同小异,就算具体题目不同,考验的知识点也差不多。
之前秦奋在琢磨那20张卷子的时候,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记住每一道题考的都是什么知识点,把知识点掌握了,再看见同类型的题目,答起来就不在话下。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都做完,接下来就是文章阅读题。
一篇是古文《答韦中立书》,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所著,课本里并没有出现,属于考验学生对古文的阅读量和对陌生文章的解析能力。
秦奋看得似懂非懂,不过还好,这篇文章下面是两道选择题和一道找出中心思想的题目,不要求翻译成白话文。
这几道题,就算文章没全读懂,看个大概,也能答出来。
剩下一片现代文就好说了。
秦奋答的顺风顺水,一路答到作文。
作文主题:给2035年的18岁青年寄去一个漂流瓶。
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这是个半命题作文,条件比较开放,需要自由发挥。
秦奋舔了舔嘴唇,这个时候,他是无比佩服那个老专家。
他出的20份试卷里,有20个不同的作文题目,其中有一个是《给未来年轻人的一封信》。
这跟高考的作文题不是差不多吗
基本就等于押上了。
于是秦奋也不犹豫,提笔就开始写。
他的作文题目是《你风华正茂,我容颜未老》。
文章假设是将一只漂流瓶寄给2035时,自己18岁的儿子或女儿。
其中畅想了那个时候年轻人的生活状态,随着时代进步,有好的一面,也有新的问题。
好的一面,自然是从科技发展出发。
坏的一面,则深度剖析了各种担忧,例如年轻人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随着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年轻人的**越来越难以控制,等等这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等到试卷全部打完,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他只用了一个半小时。
第一百一十五章 数学过了
秦奋没有提前交卷,而是把试卷从头到尾重新做了一遍,用铅笔把答案记在自己的白色笔袋上,方便回去估分。
考试这东西是这样的,如果答案你死死叫准了,无论如何都不改,那基本上就错不了。
真正容易丢分的地方,是那些模棱两可的题。
秦奋做第二遍的时候,发现这样的题并不多,大概只占10左右。
这样算下来,语文这科,很有希望打到130以上的高分,尤其是作文,即便不是满分,他也有信心得个57、58。
整张卷子检查完毕后,他就坐在考场里静静养神,直到响铃交卷。
出了考场之后,秦奋在走廊里和于小文、老鼠汇合,然后去校外找范雨琪。
路上,三人互相问了下答题情况,于小文对自己的估计和秦奋差不多,应该都能超过130,老鼠就苦着一张脸,大叫“考糊了,考糊了”。
看样子,150的满分,他能有100分就不错了。
三人出了校门,范雨琪已经在车里等的睡着了,秦奋上车后叫醒了她,然后就开车带大伙回家。
一进屋,老妈多次欲言又止,秦奋知道她是想问问自己考的咋样,又觉得不方便问,怕给自己压力。
于是笑道:“妈,考的很好,不用担心。”
刘巧英一听,既然儿子说好,那就肯定是好,也就乐颠颠的跑到厨房里,给刘蔓打下手去了。
今天中午的伙食是全鱼宴,一道清蒸鲈鱼、一道酥炸黄花鱼、一道醋溜多宝鱼。
秦奋还纳闷,怎么做了好几道菜,全是鱼
刘蔓解释道:“阿姨说了,吃鱼补脑子,你们几个考生这时候最需要补脑子,得多吃鱼。”
秦奋哭笑不得,不过刘蔓的手艺自然是没的说,虽然桌上全是鱼,但是道菜,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风味,倒是一点也没有雷同的地方。
吃完了饭,三个考生中午睡了一觉,然后下午起来,重新奔赴考场。
第二科是数学,秦奋他们早来了十分钟,进了考场之后,就坐那等着发试卷。
这个下午,天气闷热、潮湿、煎熬。
这个考场环境又不太好,是一所学校的老校舍,连空调都没有,只有棚顶上的大吊扇,吹出的风都是热的,解不了暑,而且声音嗡嗡响,让人听着心烦。
有几个身体素质不太好的考生,看着有中暑的迹象,满头满脸都是虚汗,为了考试,在那强撑着。
秦奋瞄了他们几眼,无奈摇摇头。
人生际遇,机会往往只有一次,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退场,都只能归结为自己不行。
没错,运气不行,也是不行。
很快,监考老师进屋了,跟上午不同,换了三个人。
但流程是一样的,发试卷,发答题卡,然后响铃开始答题。
秦奋按照老习惯,快速浏览了一遍试卷。
数学这一科,他是最有把握的,甚至都没让老师去家里补课。
这时翻过来掉过去一看,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什么区间啊、反函数啊、周期函数啊、立体几何啊、等比数列啊。
没一个他不会的。
数学就是这样,脑子里得有那根弦,会的什么都会,不会的,十以内加减法都得掰着手指头算半天。
秦奋提笔便答,各种演算,各种证明,各种列公式。
等到答完了,他抬起头看看时间,得,比上午的语文答的还快。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参观国贸顶层
今年的数学试卷不算难,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不难的情况下,就不容易丢分。
坏消息时,你不丢分,别人也不丢分,于是分数线就被拉上来了,估计各个高校的录取线,也会比往年高出一截。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即便秦奋心里再有把握,他也知道有个成语叫“马失前蹄”。
所以说,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他能不能考上清北,或者要求再高一点,能不能考上清北管理学院,都是有悬念的。
不过这一刻,他也不愿意去想那么多,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实际上,高考对于现在的秦奋来讲,并不是决定命运的一道坎,这只是对普通学生的意义。
而在他看来,则更像是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因为自从爷爷找到自己这个亲孙子,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基本上就已经定死了,哪怕自己考完报了个航天学专业,毕业之后,出来一样是要做生意。
之所以这几天这么努力复习,争分夺秒的,一是要为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涯做个总结,二是要证明给别人、同时也证明给自己看,自己是可以的,不靠保送名额,也能上清北。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能靠分数考上清北,名额就可以赠给老鼠了,不然的话,他绝对会掉队。
数学考完之后,时间是下午四点多,外面的天气仍然很热。
这次范雨琪没来陪考,正窝在家里睡懒觉呢,估计也是嫌陪考太无聊了。
真不知道这么热的天,那些在校门口一站就两个多小时的家长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海航花园。
秦奋三人一进屋,刘巧英见到他一脸轻松的样子,就知道问都不用问,肯定是超常发挥了。
于是跟着心情就好了起来。
吃完饭,天色傍黑,温度也凉爽了不少,秦奋就带着几个小伙伴出去兜风,放松放松。
说起来,东阳市也没什么好风景,连个江啊河啊都没有。
公园倒是有不少,但是到哪都一样,都是千篇一律的树,似曾相识的花。
秦奋开着车,正琢磨到哪去溜达溜达,突然想起,应该去国贸看看。
自己花了一千万买了那里的顶层,产权证都拿去更名了。
更名过程需要三天左右,也就是说,到那时,这整整一层楼就是自己名下的产业了,想想确实应该去看看。
至少现在那里是个什么样,拿到手后适合干什么,如何装修,如何布局,都应该心里有个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