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第一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萧瑾瑜
比如这长生灵宗,作为天冥大陆的五大顶级宗门之一,实力最强大的,乃是灵轮境大修士。
也就是灵道三大境界中,最后一个境界的强者,仅在皇境之下。
由此便可以推断,能够和长生灵宗并列的其他四大顶级宗门,当也相差无几了。
并且,必然没有皇境人物坐镇。
否则这五大顶级宗门,断不可能是并驾齐驱的状况。
对陈征而言,获得的这些消息,让他完全是一头雾水。
可对拥有前世阅历的苏奕来说,仅仅从这些一鳞片爪的消息中,就推断出一个极有价值的事实——
那天冥大陆上,最强大的势力,也仅仅只是灵级道统!
相比底蕴的话,在很久以前曾拥有皇境人物坐镇的苍青大陆,无疑要比天冥大陆强大了太多!
当然,历经暗古之禁长达三万年的破坏之后,现在的苍青大陆,是远无法和天冥大陆相提并论的。
毕竟,放眼天下,也只有作为苍青大陆霸主的大夏境内,才有灵道大修士这等存在出没。
而在天冥大陆上,有着五个灵级道统!
“也不过如此,和我预想中的韭菜也没什么区别。”
推断出这些事实,苏奕暗自摇头不已。
若把大荒九州比作一方顶级的修行大世界,那么无论是苍青大陆,还是天冥大陆,皆和残碎的小世界位面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这仅仅只是天冥大陆的状况,那其他能够进入苍青大陆的世界位面中,或许会有更厉害的。
宴席在凌晨时结束。
苏奕都有些醉醺醺的,最后被同样醉醺醺的茶锦搀扶着,走进了鸣泉阁内。
临走前,宁姒婳善意地提醒了一句:“道友,别忘了布置隔音法阵。”
苏奕大大方方地笑着答应。
茶锦则羞红了脸。
干柴烈火一相逢,便胜却人
间无数。
这一夜,自然是说不尽的缠绵,其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苏奕便闲居在鸣泉阁。
除了修炼,便是懒洋洋地享受着生活的清宁和闲适。
一如从前。
偶尔,他会和文灵雪对弈,一起漫步在山野间,指点少女修行。
而在晚上,大多时候是和茶锦同枕共眠,以双修来代替独自修行。
在这种近乎夜夜笙箫的情况下,茶锦一身的修为也是得到了一次次夯实和锤打,底子愈发精湛和雄厚……
苏奕也获益匪浅。
辟谷境初期的道行,已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形似九狱剑的至强道种,也愈发剔透凝练了。
在此期间,大周储君周知离亲自来了天元学宫一趟,送上了一份明显精心准备的贺礼。
足足十块六品灵石!
那等价值,足以让任何元道修士心动眼红。
毕竟,在这世俗之界,五品灵石已经极为珍贵罕见,更何况是六品?更何况是十块?
苏奕自然不会拒绝。
踏入辟谷境后,以他那庞大无匹的大道根基,在修炼时,每日都要消耗近十块五品灵石,身上的存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而若换做是六品灵石,每日只需炼化一颗便足够了。
周知离此来,还带给苏奕一个消息——
大周大皇子周知乾,早在五月初四时,就已启程前往大夏,如今已成为大夏四大道宗之一,天枢道宗的内门弟子。
虽然周知乾是周知离的兄长,可毕竟不是一母所生,再加上周知乾自幼在隐龙山修行长大,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用疏远和淡漠来形容。
故而,周知离毫不犹豫就把周知乾卖了,告诉苏奕,周知乾以后极可能会为死在苏奕手中的那些隐龙者报仇。
对此,苏奕并未太在意。
当踏足辟谷境后,往昔那些仇视他的角色,都已无足轻重,就如大秦那三大修行势力,还不是全都一一跟自己低头认输了?
周知乾或许在大夏拥有崛起的机会,可也根本不可能被苏奕看在眼里了。
悠闲充实的日子一天又一天悄然流逝。
一个月后。
七月初一。
晌午十分,苏奕懒洋洋坐在鸣泉阁外一株大松树之下,眉头微微皱起,陷入沉思。
他身上那适合修炼的修行资源,已所剩不多,最多只能再支撑七天左右。
而现在的情况是,别说是天元学宫,就是在整个大周境内,想要寻觅一些适合他修炼的修行资源,都显得极其艰难。
这就是世俗之界的弊端。
当修为越来越高,能够满足自身修行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直至再无法满足。
“这由‘暗古之禁’导致的灵气匮乏问题,还真是一个无形的枷锁,这三万年来,扼杀了不知多少修行之辈继续求索大道的希望。”
苏奕一声轻叹,“或许,自己也该考虑一下去大夏的事情了……”
这时候,宁姒婳从远处走来,道:“道友,陶青山和一个自称是清澜水君的男子前来求见。”
剑道第一仙 第四百零三章 元恒
www.bxwx.io,最快更新剑道第一仙最新章节!
“小的陶青山,携清澜江水君,拜见苏大人!”
陶青山恭恭敬敬见礼,他身影似侏儒,白眉白须,眉目间尽是敬畏和崇慕之色。
在他身边,立着一个粗壮敦厚的布袍少年,孔武有力,肌肤黧黑,一对眸子炯炯有神。
随着陶青山见礼,布袍少年也赶忙见礼,激动且忐忑。
藤椅中,苏奕挥了挥手:“不必多礼,我向来不喜这等繁缛礼节。”
陶青山和布袍少年赶忙站直身体。
只是面对苏奕时,两者依旧显得有些拘谨,倒是那眼神中的崇慕是掩饰不住的。
如今的苏奕,早已是天下皆知的传奇修士!
一人之力,冠盖三国,别说是世间武者,便是修行之辈,都只能仰望。
陶青山和布袍少年自然也听说了和苏奕有关的种种事迹,再面对苏奕时,俨然如视神人。
苏奕目光看向布袍少年,上下打量了一番,道:“不错,不到三个月世间,便蜕化出人身,底蕴也算不俗。”
布袍少年便是清澜水君,本体是栖居在清澜江底部的一头老鼋。
当初苏奕前往大周玉京城时,曾乘坐老鼋背上,横渡清澜江。
并且当时,苏奕曾为其“指路”,让老鼋前往寻找陶青山学习化形之术,若三个月内,可蜕化为真正的妖修,踏足元道之路,他自会传授其一门适合修行的法诀。
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考验。
不曾想,这老鼋还真的办到了。
布袍少年感激道:“小的能有今日造化,皆是大人所赐,若非大人允许陶山君传授小的化形妙法,小的怕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妖修。”
苏奕心中一动,道:“也罢,既然当初答应传授你一门秘法,我自不会食言。”
顿了顿,他继续道:“我手中有两种适合你修行的秘法,一门名唤‘天妖九转诀’,足可助你修炼到灵道层次。”
嘶!
陶青山和布袍少年皆倒吸一口凉气,满脸震撼。
对他们这等刚踏上修行之道的小妖而言,一门能够修炼到灵道层次的传承,已和获得“绝世仙缘”没有区别!
就见苏奕继续说道:“另一部传承秘法,名唤‘玄武真炁经’,论奥妙,远在天妖九转诀之上,不过,我只答应传授你元道三大境的修炼秘诀,并且,你想要获得此传承,需要答应我一件事。”
布袍少年心中一震,抱拳道:“还请大人明示。”
“当我去大夏的时候,你和我一起走一趟。”
苏奕道。
布袍少年愣住了,他最初还以为要答应的事情,定然苛刻艰难无比,哪曾想,仅仅只是陪伴苏奕一起出行而已。
陶青山嫉妒得眼睛发红,这哪里是考验,分明就是一桩天大的机缘!
这一路上若能侍奉在苏大人身边,何愁得不到指点?
更何况,苏大人可说了,那玄武真炁经的奥秘,远在天妖九转诀之上!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快去谢恩!?”
陶青山扯了布袍少年一把。
布袍少年如梦初醒般,结结巴巴道:“前辈,只要能侍奉在您身
边做事,小的什么都答应!”
谁都看出,布袍少年很激动,激动到手足无措。
苏奕点了点头,取出一枚玉简,以神念在其中镌刻了一门和元道三大境有关的法诀。
“这玉简内的法诀,虽只是‘玄武真炁经’元道层次的修炼之法,但足以让你这等妖类在大道上实现金鳞化龙的蜕变,你且将其中秘诀记下,然后毁掉此玉简。”
苏奕将玉简递过去。
“是!”
布袍少年赶忙双手接过,以神念感应其中奥秘。
半响,他将玉简捏碎,而后双手抱拳道:“前辈,小的都已经记下了。”
陶青山见此,再忍不住壮着胆子道:“苏大人,小的也愿誓死效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苏奕瞥了他一眼,道:“是吗,你若愿意,可以留下为玄衍道宗做事,但你别高兴太早,十年内,我不会传授你任何秘法,更不会指点你分毫,考虑清楚,再告诉我你的决定。”
道不可轻传,法不可轻授。
老鼋能获得他传承,是因为当初因缘际会,有所应允,也算一个考验,对方已经通过,苏奕自不介意在大道上提携对方一把。
可陶青山不一样,这个诞生于纯阳火桃树上的精怪,当初在鬼母岭上的时候,就已得到过自己的指点。
如今想要留在他身边做事,自当予以考验。
如此,才能洞察其心,磨砺其性。
当然,陶青山也可以选择不答应。
却见陶青山沉默片刻,神色庄肃坚定道:“苏大人,小的想明白了!别说十年,就是等待百年千年,小的也愿意追随大人身边!”
苏奕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
又不是收传人,在这方面,他也不会太苛刻了。
想了想,苏奕吩咐道:“从今天起,你们便留下吧,待会去找宁宫主,她会帮你们安排一切。”
“是!”
陶青山和布袍少年齐齐应诺。
“对了。”
苏奕忽地想起一件事,对布袍少年道,“当初我曾答应,若你化形成功,便赐你一个道号,现在,你可愿意接受?”
布袍少年一呆,旋即欣喜若狂,噗通跪地,颤声道:“还请前辈赐名!!”
苏奕略一思忖,便说道:“你栖居于清澜江下,虽是妖类之属,倒也有一颗向道之心,实属难得,便以‘元恒’为号,如何?”
元者,取“鼋”字上部,初始之意。
恒者,有恒心之辈,可持大道以坚。
其中深意,布袍少年一点就透,不禁激动涕零,叩首道:“多谢前辈,多谢前辈!”
陶青山见此,真真是羡慕到骨子里了。
对修行之辈而言,道号可是大有讲究,不止蕴含着赐予者的期许,也是一种认可和庇护!
传闻中,在古老的道统内,授受“道号”更有着专门的议事大典,规格恢弘庄肃,乃宗门一等一的大事,需要由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来亲自定夺。
一名弟子的道号,由何人授予,甚至可能影响这名弟子以后的前程!
当然,一般的修士,也大多会给自己自封一个道号,无
非是为了彰显自己威名的一种手段,可以忽略不计。
陶青山自然清楚,对老鼋而言,苏奕所赐的道号,便等于是得到了来自苏奕的认可和庇护!
这让陶青山如何不艳羡?
“以后,只要我道心坚定,忠心耿耿为苏大人做事,定然也能得到苏大人认可的!”
陶青山深呼吸一口气,内心也是变得平静下来。
对他这等没有根脚的妖修而言,能抓住一桩“仙缘”,已是侥天之幸!
现在能够留下来为苏奕做事,对陶青山而言,已经足够了。
安排了陶青山和布袍少年“元恒”的事情后,苏奕独自一人又陷入沉思中。
他之所以传授元恒“玄武真炁经”的秘诀,倒并非完全是因为对方适合修行这门法诀。
而是打算这次前往大夏后,让元恒以身上的功法气息,去引出葛谦这个胆小谨慎之极的家伙。
如此,便可甄别出,葛谦所修炼的究竟是否是玄武真炁经。
作为这部道经的缔造者,苏奕也最清楚,同样修炼有玄武真炁经的两个人,哪怕相隔万丈距离,彼此之间的气机便能够产生一种微妙的感应!
如此一来,胆子极小的葛谦以后就是躲起来,可只要他出现在元恒万丈范围内,便会被第一时间察觉到。
“希望葛谦这家伙真的是去了大夏,否则,可就让我白忙活了一场……”
苏奕暗道。
没多久,宁姒婳返回,道:“道友,陶青山二人都已安置妥当了。”
苏奕点了点头,说出了自己的决断,道:“我打算明日便启程,前往大夏走一遭,临走之前,有些事情要嘱咐你。”
宁姒婳眸子先是一亮,旋即就暗淡下去,无奈道:“这么说的话,我就又只能留下来,帮道友看家护院了?”
她也听说过在大夏,将有一桩吸引天下修士目光的“兰台法会”将在数月之后拉开帷幕,哪能不想参与其中?
苏奕道:“你若不愿意,我不会勉强的。”
宁姒婳摇了摇头,清稚如少女的脸庞上浮现一抹感慨,道:
“以前时候,我身为天元学宫的宫主,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在修行上,也是千辛万苦,历经种种凶险和磨难。“
”但自从和道友认识后,完全不一样了。到如今,我既不缺修行之法,也不缺修行资源,所求索的大道,也曾得到道友诸多指点。”
说到这,宁姒婳笑吟吟道,“这或许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相比于此,是否去大夏,并不是太重要的事情。”
“这等情况下,别说是帮道友看家护院,就是帮道友干一些伤天害理,丧心病狂之事,我怕也不会拒绝了。”
苏奕目光看向宁姒婳,欣赏着这宛如少女般清稚美丽的女子,道:“不说其他,以后,我自会为道友准备一份谢礼。”
宁姒婳心中一震,她自然清楚,苏奕所谓的“谢礼”,注定非同小可了!
她明眸流盼,笑语嫣然道:“谢礼无所谓,只要道友念我的好,便足矣。”
——
ps:上一章出了个小bug,“风冥大陆”已经修改为“天冥大陆”。
剑道第一仙 第四百零四章 中元节 祀亡魂
www.bxwx.io,最快更新剑道第一仙最新章节!
七月初二。
清晨。
苏奕和老鼋所化的布袍少年元恒一起,启程离开天元学宫。
昨天时候,苏奕就已把浑天妖皇所留的白骨印玺交给宁姒婳,告诉她,若遇到无法抗衡的危险,便带着玄衍道宗上下众人一起,前往乱灵海深处。
凭白骨印玺的力量,可进入群仙剑楼遗迹内避难。
事实上,苏奕留下的后手不止如此。
在距离天元学宫百里之地的玉屏山中,还布置有“五行玄衍阵”和“北斗聚灵阵”,躲入其中,足可挡住化灵境大修士的攻打。
所谓狡兔三窟,便是如此。
除此,白骨印玺内还有群仙剑楼的至高秘藏“万灵剑经”。
苏奕已叮嘱宁姒婳,可以将此道经视作玄衍道宗的传承力量,传授给宗门中的人。
当然,玄衍道宗与其说是一个宗门,不如说是和苏奕有关的亲友的聚集地。
像文灵雪、茶锦、宁姒婳、黄乾峻、风晓峰、风晓然他们,以前时候,皆早已获得苏奕所传授的修炼妙法,自然不必再去修炼万灵剑经。
总之,苏奕将万灵剑经留下,等于是帮群仙剑楼续上了传承,也算不负当初浑天妖皇的期盼了。
……
对苏奕而言,此去大夏,实属修行所需。
没办法,大周、大魏、大秦这等世俗国度内的修行资源,或许勉强还能满足他现在的修行。
可注定不长久。
辟谷境是大道修行的第一境界。
以苏奕估算,以自己那雄厚无比的大道根基,若没有足够的修行资源,修为注定会在很长时间内滞留不前。
这自然是苏奕无法容忍的。
而大夏作为苍青大陆的霸主,修行势力鼎盛,且还有灵道修士出没。
这也就意味着,在大夏境内的修行资源,绝对富饶无比,自然也足以满足自己的修行所需。
一想到大夏,苏奕脑海中就想起了很多事情。
比如即将在数月之后在大夏境内拉开帷幕的“兰台法会”。
比如花信风曾说的和“暗古之禁”来历有关的须弥仙岛。
甚至,花信风所在的宗族势力,也让苏奕很感兴趣。
毕竟,这个宗族的信物上,可篆刻着属于真灵神禽“龙雀”的图腾。
当然,苏奕也不会忘了葛谦。
至于那个拜入大夏天枢道宗修行的周知乾,苏奕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
从大周出发前往大夏,极为遥远,需要穿过数十个散落在苍青大陆上的国度,需要横跨不知多少的大山大河。
苏奕没有着急赶路。
一如从前那般,踏上行程时,他更喜欢跋涉在山河之间,漫步于红尘世俗之地。
观山、观水、观造化自然。
见天、见地、见众生万象。
行程即修行。
儒修有“行万里路”的说法,佛修有丈量乾坤的苦行之旅,道门有“入世历练”的考验。
就连魔修一脉,也讲究在芸芸众生相中,勘七情六欲之贼。
这一切,都是为了修行,沉淀心境。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修行之道,就在这出世和入世之间。
故而,接下来的路上,苏奕兴致来了,便御剑而
行,凭虚御风,纵览山川天地之美。
偶尔也会放慢脚步,行走在一座座风情迥异的城池之中。
心有所喜,便逗留数日。
若感厌烦,便一掠千百里之地。
一路上,元恒侍奉其左右,无论在深山老林风餐露宿,亦或者流连于俗世繁华之地,皆亦步亦趋,如若仆从,担负起诸般琐屑事宜。
以两人的修为,沿途虽偶尔也遇到一些纷争,可根本不必苏奕出面,元恒便能轻易化解。
匆匆已是十余天时间过去。
主仆二人的身影,早已穿过七八个世俗国度,跨越了不知多少的大山和大河。
这一天。
大梁国境内,一座名叫“浮仙岭”的山脉远处,有着一条潺潺流淌的河流。
河流之畔,是一座极偏僻的山野村落。
正值夜色,河水滔滔,远处浮仙岭如若庞然大物,被如墨般的夜色笼罩。
“主人,你看远处,附近的村民正在河畔放河灯。”
元恒指着远处河流旁边。
那里点燃着许许多多灯火,村里的男女老少,皆汇聚在那,把一盏盏点燃着蜡烛,造型各异的河灯,放进河水中。
一眼望去,灯影幢幢,顺流而下,在这夜色中显得很惹眼。
“这是在祭祀亡魂?”
苏奕问。
元恒道:“正是,主人,今日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也就是世俗中所说的鬼节,传闻每年今日,阴气最盛,分散于世间的鬼物,会在今日游荡出没。”
“世俗中人,会在今日放河灯、焚纸钱、祀亡魂,以图一个平平安安。”
听完,苏奕恍然,他自然知道中元节。
在世俗人眼中,这是鬼节。
而在修行者眼中,这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中,天地阴气最重的一天,天地清浊之气交替,清气蛰隐,浊气上扬。
无非是阴气重了一些,没什么大讲究。
“快走,快走,各回各家,今晚无论是谁,都不准再出门了!哪怕听到任何动静,也不能开门外出,否则,必会被鬼物吃了!”
远处河畔,一个枯瘦老者扯着嗓子大喊。
很快,那些村民皆四散而去。
夜色深沉,无星无月,在这偏远山野之地,甚至远远能听到阵阵野兽嘶吼的声音。
每个村民皆拎着一个纸灯笼,携儿带女,匆匆返回。
忽地有两盏灯笼朝苏奕这边靠近过来。
走近了才看清楚,这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少年肤色黧黑,身体精瘦,腰畔插着一柄柴刀。
小女孩头扎羊角辫,面黄肌瘦。
这明显是一对兄妹,穿着陈旧的粗布衣裳,缀满补丁。
当看到站在草丛中的苏奕和元恒,这对兄妹明显吓了一跳,朝后退出数步。
少年猛地拔出柴刀,第一时间把妹妹护在身后,警惕道:“你们是人是鬼?”
“我们若是鬼,你现在早没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