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超级军工科学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梦语天机
“嗯,好,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到时候,我们也摔赵中遥设计的枪,要是他的枪也不怎么样,我看,他到时候,怎么给我们解释。”张连营听了陈东山的话,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
“没错,到时候,要是他赵中遥设计的枪不怎么样,也和我们的枪一样,只是一摔就坏的话,那他就别想着再找我们的麻烦了,我们到时候,就可以跟他新账老账一起算了。”陈东山又抽了一口烟,然后说道。
“没错,就这样,到时候我们也当众,把赵中遥设计的枪给摔了,看他能拿我们怎么样,要是他的枪摔了之后,也打不准了,看他怎么自圆其说。”张连营想到这些事情,自然也感觉高兴了一些,抽完一根烟后,把烟蒂仍到烟灰缸里,就又抽出了一根叼到了嘴里。
现在这两个老家伙就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一边想着如何对付赵中遥的事情,一边在抽烟聊天。对于生产新枪的事情,自然跟人家没有半毛关系了。
人家是老专家,既然赵中遥不用人家设计的枪支,那人家自然也不用再工作了。
“哈哈,这下倒好,我们俩是落一个自在逍遥呀!让他赵中遥一个人忙去吧!”
“哼,没错,这小子是自找的,等他把新枪生产出来后,我们也当面把他的枪摔到水泥靶台上,看看他的新枪又能多结实,到时候,还不是跟我们的一样,一摔就坏,可能连射击都射击不了。”
两个老家伙,一开始还有些郁闷,毕竟,赵中遥算是把他们俩‘开除’了。现在设计生产新枪的工作,都由赵中遥来完成,他们俩是不用帮一点忙了。
再说赵中遥现在到了车间里面,就和工人们一起按照图纸开始生产这种新式的突击步枪了。
对于这种新式的突击步枪来说,别人可能不大了解,只是把它当成是一把普通的步枪。只有赵中遥知道,这种步枪的特点。
这种步枪,之所以能够成为他生前那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突击步枪,不是这种步枪在外形上设计的多么好看,也不是这种步枪在结构和性能上又有多优越。
这种步枪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非常‘结实’的枪。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枪。
换一句话说,这种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枪。不是拿来给人耍酷玩的,也不是在别人面前显摆的,这种枪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人实用性。
对于这种枪的了解,是任何一个军迷们,所必须掌握的一些知识,要是一个军迷,对ak-47不了解的话,那他根本就不算是一个军迷。
赵中遥在生前的世界上,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军迷。特别是他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看的杂志就是军事杂志。对于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也是非常的喜欢。
作为单兵最重要的武器——枪支武器来说。赵中遥自然也了解的很多了。
象这种当时世界上最知名的突击步枪——ak-47突击步枪,赵中遥更是了如指掌了。
他知道这种枪的设计者是前苏联的卡列什尼科夫研制的。是苏联的第一代突击步枪。
ak-47突击步枪,在我国曾被称为冲锋枪(仿制的1956年式突击步枪也曾长时间被称为56式冲锋枪)。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装备部队。ak-47的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
但是连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影响精度,而且重量比较大。ak-47是装备范围相当广泛的步枪,除前苏军外,世界上有3o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有的还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据称,死于ak-47枪口下人数远远大于核武器。苏军所装备的ak-47于5o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所取代。
目前国内的网站和bbs上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ak-47是抄袭了mp44/stg44而设计出来的,证据就是两者外形相似,而且“stg44一出现马上就有了ak-47的最终设计方案”,何况卡拉斯尼柯夫本人也声称是stg44启了他设计ak-47的。
但事实上stg44和ak-47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都有着极大的不同;ak-47的最终方案是经过大量试验的验证而改进出来的,并不是突然就成型,就算是ak-46和ak-47之间都有很大的区别;至于所谓的外形相似,其实也只是轮廓投影的相似而矣,就外形而言,就算是刚接触军事的菜鸟都不可能把两者外形搞混。
1946年,卡拉斯尼柯夫开始设计突击步枪。他的设计是在原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上进行修改,这把样枪称之为ak-46。经过3年多、十余个试验枪型的研制,1949年,ak-47突击步枪定型,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
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ak-47的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镀铬;弹匣用钢制成;ak-47的击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和连射击;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扳机、快慢机、单杠杆、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
ak-47的表尺射程为8oom,有效射程为4oom,但实际上3oom以外都打不准了,连精度更是低,按现代军队的要求已经是不能满足了,这是ak-47的一个缺点。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也是连精度低的原因之一,而且还会很容易震松瞄准具。
ak素有“长枪之王”的美誉,早在越战时,美军士兵就经常丢下m用,美军特种部队——海狮(1号ct的原型)的标配武器竟然也是ak,当然都是战利品。据称,死于ak枪口下的人数达2o万以上,出核弹的杀伤人数。
ak-47属于突击步枪,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步枪相比,枪身短小、射程较短,适合较近距离的战斗。采用气动式自动原理,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通过活塞推动枪机动作,回转式闭锁枪机。
ak-47射7.62x39毫米m43中间型威力枪弹,由容量为3o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保险/快慢机柄在机匣右侧,可以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射方式,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ak-47的枪机动作可靠,即使在连续射击时或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时,它的机械结构仍能保证继续正常运作,并可以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相当好的效能,而且它的结构简单,分解容易、易于清洁和维修、操作简便。
ak-47主要缺点是由于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扬严重,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其枪机抛壳口的设计令其较难安装皮卡丁尼导轨,机匣盖的设计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设计不理想,枪械后座力较大等等缺陷,大大影响射击精度,3oo米以外难以准确射击,连射击精度更低,实际上它只可以满足以遭遇战为主的较近距离上战斗的要求。
ak-47确实是一种十分优秀的枪械,它之所以能够称霸二十世纪的枪械市场,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种枪支的实用性,它完全是处于对士兵的考虑而研制的。
这种枪的设计的卡列什尼科夫,本来就是一个士兵,也参加过二战,他对于士兵喜欢什么样的枪支,以及什么样的枪支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复杂战场情况,都是非常的了解的。
正是卡列什尼科夫,对于枪支在战场状况下,可能会生的一些情况,非常的了解,所以,才能够设计出这种全世界的士兵们都喜欢的突击步枪。
赵中遥生前对于这种步枪也是相当的了解了。
而他重生的这个世界上,还根本没有这种枪支。因为这个世界上,军工十分的落后,也没有经历过一战和二战,那样大规模的战争。
这个世界上,虽然也有一个国家叫俄国,可这个国家,有没有卡列什尼科夫这个人,还很难说呢!
要是根本就没有这个人,那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种先进的枪支。而赵中遥只要生产出这种先进的枪支,那他的这种枪支,将会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步枪之王。
这一点,赵中遥还是很自信的。
不过,枪支再好,也须要有战场来检验。没有战场,就没有武器。再好的武器,不经过战火的考验,也不可能会有人知道这种武器。
可以说,ak-47这种突击步枪,就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明星武器。正是因为这种枪经历了二战,还有后来的越战,等等,许多次战争。
这些战争,都从客观上,让ak-47突击步枪得到了锻炼成长。让它从一名不闻,到名扬天下。
赵中遥来到这个世界上后,就感觉到这个世界上的军工水平是十分的落后,可以说,只相当于,他生前的那个世界上二战前的武器水平。
这个世界上,之所以还没有出现一些十分先进的武器,就在于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生大规模的战争。
战争是新武器诞生的摇篮。没有战争,也就没有武器。
赵中遥知道,他研制的这种新式突击步枪,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名扬天下,那恐怕也得遇到一些大规模的战争才行。
从他现在所了解的国际形势来看,这个世界上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象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狂徒。
可是局部战争的阴影,还是慢慢在欧洲上空汇聚。
自从m国在华国这边占不到什么便宜后,它就又开始把矛头指向了欧洲那一块自古就不太平的地方。
m国是这个世界上的军工大国,也是军事强国。一直想要称霸世界,统治全球。
可世界上有几百个国家,就算是m国十分强大,可要做到统治全球,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m国战略还不是急着统治全球,而是不断地制造国际争端,然后引一些局部战争,这样,也就为他们国家的武器找到了销路。
而武器出口是m国的重要经济来源。可以说,m国这几十年来,正是靠着出口武器才不断地积累财富,成为这个世界上的级大国的。
本来,m国也想要利用东太平洋上的几个小岛国,来牵制住华国,然后再制造一些小事端,让这几个小岛国不断地和华国生一些局部战争,而它就可以向这些小岛国出售武器,从中渔利。
可是让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一向军工落后的华国,在短短三年之内,很多武器装备,都在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上突然崛起了。(未完待续。)





超级军工科学家 第四百七十四章 AK-47出世
第四百七十四章ak-47出世
这让m国是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本来还想着让几个小岛国联合起来,对付华国呢!可是他们的梦想,在华国的一次次大规划军事演习面前是全部落空了。
当华国的各种先进的军事武器,在演习中亮相时,m国也是非常的吃惊了。他们纵然是不服气,也利用小岛国,和华国较量了几次,可每一次都失败了,这让m国的军政要员们,不得不改变了之前想要牵制华国的政策了。
现在m国已经放弃了,之前妄图霸占华国的企图,而是和华国保持友好的在外交关系,让这两个大国处于一种和平友好的气氛之中。
m国这样的政策,就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欧洲这一块,要把这个地方,变成他们军事武器销售的最大市场。
这样以来,欧洲那一块,自然就不太平了。在m国的离间和蛊惑之下,整个欧洲板块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派是亲m派,一派是反m派。两派阵营大有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欧洲大战,似乎也是到了一触即的状态了。
对于这个历史大背景,赵中遥现在已经是知道了,他感觉,现在自己是有机会,让这个小小的军工基地,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军工集团的。
这是因为这个世界马上可能要进入到一个大规模的战争状态之下。虽然这个战争可能只是整个欧洲的战争,并不是整个世界的战争。
可这已经足够了。这已经可以让赵中遥研制的先进武器,在战场大显身手了。到那时,他们这个小小的军工基地,也会很快成长为一个级的军工集团。
当然,这只是赵中遥的一个远景。将来究竟会怎么样,他也不敢肯定,毕竟他重生的是一个平行世界。这个平行世界有些地方和生前的那个世界一样,有些地方也是不一样的。
可不管怎么样,拥有一流军工技术的赵中遥,还是有决心,要把这个小小的军工基地打造成一个级的军工集团的。
而要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第一步,就是要研制出属于自己的一把优秀的步枪。
因为步枪是世界上武器当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武器,是每一个士兵的必备武器。
对于一个军工基地来说,只有生产出一种优秀的步枪,才能保证自己的军工产品,可以一直占有世界上的军工市场。
而赵中遥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ak-47这种他生前那个世界上最有名的步枪之王给设计生产出来,然后,再把这种步枪推行到全世界去,到那个时候,他这个小小的军工基地也会随着这一把步枪,而一步步地展壮大的。
赵中遥之前,已经把ak-47的图纸给设计了出来。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上级领导要求的两把样品步枪给生产出来。
第一步,设计方面的工作,赵中遥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可这第二步,在车间生产,那绝对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任务。
现在对于赵中遥来说,才是真正考验他的时候。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军工机械也都很落后。生产武器用的机床也很落后。根本还没有后世的先进数控机床,全部是一些早期的单件零件加工机床。每一个零件都要用到一种车床。
虽然设备比较简陋。可赵中遥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很清楚,其实ak-47最初生产的时候,也是在二战的时候,那个时候前苏联的军工厂里也没有什么数控车床,也都是普通的车床,可就是在普通的车床上,他们生产出了当时最为先进实用ak-47。
有时候,设备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什么。关键还在于使用设备的人。只要有耐心有信心,就是用普通的设备也可以生产出一些高科技的产品。
想当年,我国的两弹一星,也都是在一穷二白的技术设备条件下完成的。可以说,这就是一个人心志气的奇迹,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赵中遥对于生前华国的历史是再了解不过了。知道,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生产出来‘两弹一星’这样世界级的高科技‘产品’。那他现在要在普通的机床上,把ak-47给生产出来,反而显得是很轻松的事情了。
不过,信心是信心,真要具体去做的时候,当然也要费一番功夫了。
好歹赵中遥生前已经了解了很多ak-47研制的技术和知识,更是知道前苏联生产这种枪的一个神秘的军工厂是怎么把这种枪生产出来的。
ak-47虽然名气很大,可生产它的军工厂,却并不出名。一开开始它叫谢斯特罗列克。后来又改了两次名字。
这家工厂非常穷,也非常的不出名。谢斯特罗列茨克大概位于圣彼得堡西北方27公里的喀琅施塔得市,靠近芬兰海盆地的奥拉宁巴姆地,在大多数的地图上都没有标出来。根据俄罗斯的文献,谢斯特罗列茨克工厂是在1721年或1724年时(彼得大帝时期)建立的第三个俄国政府兵工厂,建在这里是为了利用了一条大河的水力。他们的第一位主管是瑞典人克里斯汀·彼德罗。据俄国的官方文献指该工厂专门生产轻武器,同时也为俄罗斯海军生产大炮。但在俄国以外的文献指这间工厂的建立只是为帝俄政府生产步枪。不管怎样,在彼得大帝时期这家工厂由683名工人生产了大量的武器。在178o年,工厂差点被大火夷为平地,但在1799年重新开始生产。在1867年,谢斯特罗列茨克被解除国有化,但17年后再次被国家控制,从188o年至1894年间工人数量曾有2,5oo至2,6oo人之多,但后来又大幅减少了。莫辛上校在1894年接管了工厂后,为了生产m1891步枪,工厂新增了2o6台机器,工人数量也重新增加,在1898年只有1,ooo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在19o3年时工厂已经有1,2oo个工人和94o台机器工具,每年可生产约3o,ooo支3线步枪。
在十月革命时,谢斯特罗列茨克的工人由于靠近圣彼得堡的列宁总部而担当了重要作用。在内战时期由于白军有占据工厂的可能性,因此被迫撤走机器疏散工厂,把生产工厂改为维修中心。当德**队在1941年开始包围列宁格勒时,芬德盟军靠近工厂,迫使工厂再一次疏散。谢斯特罗列茨克的工人在列宁格勒的工厂内继续生产,战后伊热夫斯克和图拉建起更加现代化的生产线,而谢斯特罗列茨克则不再受到重视,所以工厂没有重建,从此不复存在。
伊热夫斯克是在位于一条大河上的萨拉普尔的西北方77公里处、乌拉尔山的丘陵中的一座小城市,最初是在176o年建立的以生产轻武器和大炮配件为主的铁器厂,在1763年工厂由俄罗斯政府接管并开始生产武器。后来由于拿破仑准备入侵俄国,而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俄国政府需要找一个新的地方来生产武器,这个地方不能像图拉和谢斯特罗列茨克的位置那样危险,而且要靠近自然资源供应地,最后在18o4年决定利用基础良好的伊热夫斯克五金工厂。在18o7年7月1o日,伊热夫斯克正式成为真真正正设施完善的兵工厂,到1825年时,伊热夫斯克已经成为俄国最现代化和最有效率的武器生产地,它利用河流资源提供足够的动力和蒸气。从18o7-19o7年间就已经独立生产了大约4百万支步枪,而在伊热夫斯克工作的工人在25岁时却还有被征召入义务兵役的可能性,所以说它的生产效率是相当高的。
为了增加莫辛-纳甘步枪的产量,从19oo年开始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进行了大力的扩充,从法国、英国和瑞士进口了大量现代化的生产机器,工人人数也急剧增加。1882年该城市只有2,o48个居民,在19o2年时光是工人就有3,637人,在19o3年大约有7,ooo人,在19o5年时确算有6,366个工人在生产3线步枪。在1896年,伊热夫斯克每天可生产1,ooo支3线步枪。这个数字在1899年降低到每天6oo支。在1919年的内战时期,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曾有几个月被“白军”占领。在二战期间,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全力生产m91/3o步枪,光是战争的前半段时期就已经生产了3,oo万支m91/3o步枪。伊热夫斯克生产的步枪可以通过弹膛顶部一个花圈内的锤子和镰刀的工厂标记辨认出来,另外在弹膛左侧有由至少7位西里尔数字组成的枪号。伊热夫斯克生产枪管护箍和托底板右下方还有一个内有一支羽箭的三角形标记。
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数量最多,今天在市场上能找到的m1891/3o步枪大多数都是伊热夫斯克生产的。该工厂由于出产优质和价廉的枪钢而出名,因此除了生产步枪外,还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和图拉生产步枪零件,此外还为6军和海军生产冷兵器及炮弹。在苏联时期,伊热夫斯克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府,前苏联解体后,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改组为今天的伊孜玛什公司,仍在生产军用、运动和狩猎武器。
赵中遥很清楚,ak-47这种突击步枪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前苏联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可以生产出ak-47这样的优秀突击步枪,那他也可以在简陋的条件生产出来这种优秀的步枪。
这几天,赵中遥几乎是一直呆在车间,和赵刚他们一边看图纸,一边生产零部件。所有工人们生产的零部件,赵中遥都要亲自检查几次,最后确定这些零部件都没有什么问题后,才开始让他们组装整枪。
经过三天的没明没夜的艰苦奋战,赵中遥和赵刚他们,终于把两把ak-47样品突击步枪给生产出来了。
看着眼前的真实的ak-47,赵中遥都有些激动。
要知道,这可是他亲自设计研制生产出来的武器。和之前,他只是设计,而不管怎么生产相比,这两把ak-47突击步枪,对于赵中遥来说,那感觉就象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那种感情,完全不是之前设计的武器可以相提并论的。
就算是之前设计的很多种厉害的导弹武器,他也没有这种感觉,反正,现在赵中遥感觉这两把突击步枪,是他重生到这个世界上后,身边最为重要的东西,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这两把步枪相提并论。
“哈哈,终于完成了。我们这个军工基地成立以来的,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枪支总算是下线了呀!”
赵中遥看着组装台上,放着的两把已经组装好的崭新的ak-47突击步枪,他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赵厂长,这枪真的是很厉害吗!”
对于赵刚来说,他感觉生产这枪和生产张连营陈东山设计的无托步枪,没有多大区别。无非就是这种枪的枪管比较短。而两个老家伙设计的无托步枪的枪管比较长。还有就是这种枪是一个木质枪托的,而两个老家伙设计的枪是没有枪托的,除了这些地方,还真没有感觉这枪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相对来说,生产这种枪比生产之前两个老家伙设计的无托步枪,反而是容易一些。
毕竟,这种枪的所有零件都要比普通的步枪小一些。特别是枪管比普通的步枪还要短一些。这样生产起来,就更加容易一些。不象之前生产两个老家伙设计的无托步枪那样,由于枪管太长,结果是车床都无法使用,最后,只能修改设计图,才把那种无托步枪给生产了出来。(未完待续。)
1...192193194195196...7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