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十年代幸福生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上的月亮很圆
等吃过了午饭,谢明瑕又跑出去了,李菊看了直皱眉头,她知道谢明瑕这么着急着出去一定是去找许学志去了,可她也没办法阻止,谢明瑕人都那么大了,腿长她身上,她就算想拦也拦不住啊。
只能默默的叹口气。
李菊想得不错,谢明瑕确实是去找许学志去了,许学志住在他们大队的知青点,谢明瑕来过不知道多少次了,当然熟门熟路就找到了地方。
知青点的条件并好,这毕竟是大队里出的房子,当年为了修这个房子还废了好一番波折,现在大队家家户户都是那么过着,自家房子也见不得有多好,像知青点这种不是自家人住地方又能好到哪里去。
房子比宋晓喻他们原来住的的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谢明瑕一走到这里,看着破旧的屋子,还有一些嫌弃,可是又想到里面住着的那个人,脸上就露出笑容来了。
住乡下只是暂时的,等回了城里,可就一辈子不会回来了。
想到这里,谢明瑕就昂首挺xiōng的走进房子里。
刚刚吃完中午饭,许学志正躺在床上休息,本来平时还要睡一觉的,好存着力气下午干活去。但最近心里头都装着事儿,一下子就睡不着了。
由于知青点的房屋有限,所以都是两个知青住在一个房间里,当初建房子的时候凑到的钱又少,那么多知青一下子就下来了,屋子修的就很小,几乎是转个背就能碰到人。
生活活动都很不方便,刚来的时候许学志都不敢相信,这里这么小,还能住下人,而且还要住两个!
一想到要住在这里,他脸色一下子就黑了,几乎想收拾东西马上就逃回家里头去,不过转头又想到家里的情况,当初在家里是闹也闹了,还是没有逃脱分下来的命,自己怎么敢逃回去。
只得认命了。住也住下了,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大的苦在等着他!
下乡当知青不是来享福的,他们还要下地干活儿,整天跟着一群乡下汉子媳妇儿一起下地,翻地拔草挑粪,什么都要干。第一天干活的许学志累的都想死了算了,前几天都是吃过了饭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摸摸的哭。等过了十多天,习惯干活儿了,许学志也被晒黑了不少,许学志看着和他一同干活儿的一些汉子,内心一阵惶恐,难道他要像这些人一样又丑又黑在地里头刨食一辈子吗!
在外人面前,许学志还是很注意形象的。许学志是他们家里头长得最好的一个,符合当下城里人的审美,五官清秀俊朗,皮子也白,再加上读了好几年的书,他再刻意卖弄一下,戴一副眼镜,身上很有一股子书卷味。
许学志也会哄人,在城里头的时候就有不少小姑娘喜欢他,给他买各种东西,到了乡下,也有不少女娃子喜欢这样的。
许学志虽然心里头嫌弃,但外面还是装作一副正直文艺青年的样子,引得更多年轻女娃喜欢了。
谢明瑕就是其中的楚翘。
许学志为了偷懒少干活儿,就哄了大队里不少女娃子帮他干活儿,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反正那些女娃子就是不给其他人说帮许学志干活儿的事。
谢明瑕前面也帮他干了不少活儿,许学志是这么跟她说的,他来乡下都没有时间来读书了,他想读书,努力一把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回城去,要是有机会回了城,也要把他喜欢的姑娘一块儿带回城里去享福。
边说着边用深情款款的眼神看着谢明瑕,谢明瑕就是这样溺进去了的,沉迷在许学志虚构的世界里。
许学志正在想着事儿,突然门就被打开了,是一个屋子里的知青进来了,这个知青姓刘,叫刘书成,和许学志从分下来就住在一个屋子里,两个人已经是很熟悉了。
刘书成高高的个子,有些瘦,五官十分平常,没什么出挑的,和许学志一样身上有一种书生气质,不过一眼看过去和许学志又有很大的不一样,眼底下一片青黑,显然是没休息好的样子。
刘书成进门一刻都没耽搁,就坐在了他们屋子里唯一的简易书桌前,拿起书就认真读了起来。
许学志躺着实在无聊,心里头也有些发慌,就从炕上坐起来,叫了一声刘书成。
“刘书成,你说你这么拼命的看书有用吗?虽然说是恢复高考了,但你也不想想,下乡来的有多少人,考上去多不容易,你的成绩在我们这群人中是好,但外面的人可多着呢。”
“我看你还是别傻读书了,赶紧去个信回家里头,看他们能不能到处走动走动,把你弄回城里头去!”
刘书成停顿了一下,仍是眼睛不离书本,“我们家里都是平常人,没啥本事,要回城还是要靠我自己!”
想了想还是看着许学志补充了一句:“你也多看书去试试吧,要是考上了就能回城里头去了。”
许学志摆手,往后一躺:“我可不像你们那样,你还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去吧。”
刘书成什么也没说,继续读书去了。
没过多久听见人在喊许学志,刘书成看了一眼,知道是许学志谈的对象,就叫了一下许学志。
以往许学志都是慢吞吞的出去,偶尔还能借口让他对象回去,这次却是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跑出去了。
重生七十年代幸福生活 65.第65章
许学志出了门,伸手拉着谢明瑕就走了, 离了知青点好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谢明瑕还有些不高兴, 许学志长得高步子也大, 她都跟不上, 差不多都要是被许学志拖着走的。
本来在宋晓喻那里就受了堵,心里头不舒服,现在又有些埋怨许学志的不体贴。
许学志可没有在意谢明瑕的表情,着急的问:“怎么样了, 要到方子没有。”
谢明瑕用力甩开许学志的手, 带着些恼怒道:“你就想着这些!你到底是喜欢我还是想要我们家那方子啊!”
许学志听谢明瑕这样问还噎了一下,不过为了他的大事还是哄到:“我当然是喜欢你了, 不然我怎么会跟你处这么久对象。我问方子还不是为了我们吗?我不是跟你说了,我就要回城去了,你也要跟我一起回去的,你们家的方子那么好,又能挣钱, 有了方子, 咱们还能回城里去挣很多钱!你想想,这样的日子多好啊, 咱们也不用在这乡下受苦了,再说我要那方子你以为我是为了我自己呢, 我个读书的日子过得清苦一点也是一样过, 还不是真的喜欢你, 怕你跟着我受苦”
说着许学志就作出一副生气的样子, 好像谢明瑕侮辱了他的感情。
谢明瑕本来就听不得好话,看许学志俊俏的面貌,还有他说的这些话,一下子就被哄住了,又有些埋怨自己怎么能这样耍脾气。
生怕许学志真的生气了,拉拉许学志的袖子,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心:“对不起,我我也不是故意的,我这不是家里面还不是我姐!我昨天晚上跟她要方子,她就是不给我,还说什么没有”
许学志急忙打断了谢明瑕的话,语调也保持不住原来平静了:“什么!你没有要过来,你不是她妹妹吗,她怎么也不给你,你都说了那方子可不是你姐一个人的,难道她还想自己霸占那挣钱的方子不成。”
谢明瑕下意识的想反驳,想说她姐看起来不是那样的人,可张开嘴又说不出话来了,谢明瑕又仔细一想,又觉得许学志这话说的有些道理,昨天晚上她姐不是死活不给她方子吗。
谢明瑕越想越是这个理,不由得心里头不舒服了,这方子可是沾了爹的光才得来的,凭啥就让谢明瑜一个人拿着!她也是爹的亲女儿,应该让她也分到点吧。
许学志可不管谢明瑕这时候怎么想了,带着点胁迫似的说道:“我已经给家里人去了信了,他们知道我们的事,就要来一趟去你家提我们的事,你再好好问问吧!咱们能不能成就看你了。”说完又跟谢明瑕说了些他们回城里后轻轻松松的生活,把谢明瑕哄得晕头转向的。
谢明瑕迷迷瞪瞪的回了家,想起那方子的事又是一阵子的烦恼,想咬牙再向宋晓喻要,但又想起上次的事,几次都开不了口。
谢明瑕这几天都奇怪,饭都没咋吃好,李菊在旁边看着也着急,几次谢明瑕都在宋晓喻面前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她也看出一点门道来了,一次趁着宋晓喻不在家里,把谢明瑕拉进了自己房间。
“明瑕,这是咋了,妈看你这几天都不咋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是不是在许学志那里受了什么委屈,还是在跟你姐置气呢。”
谢明瑕有点烦躁,没好声气的说“我和志学好好的,能有什么不高兴,再说我咋敢跟我姐置气,姐可是家里头挣钱的人,我都得看她的脸色呢。敢惹她不高兴,我不得饭都吃不起了。”
谢明瑕不肯说了,李菊就猜测:“是不是在公社上看到了啥好衣服,你姐不肯出钱给你买,那妈给你拿钱。”说着就转身去了她床头的柜子里拿钱去了。
李菊虽然没有说中谢明瑕的心事,不过谢明瑕并没有阻止李菊拿钱的动作去,反而再李菊递给她钱的时候收了起来。
把钱放手里数了数,心里好点了,看了一眼李菊,眼珠子一转,把钱往兜里放好,上前抱住李菊的胳膊,一副亲昵的样子。
“妈,你说咱们家挣钱的方子能不能让姐给我啊!”
谢明瑕敢在李菊面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因为她感觉得到,在她和她姐两个女儿中,她妈还是偏疼她的,虽然外面的人都说她姐好,但她还是明显的感受她妈对她更好。
像今天她妈塞钱给她买好东西的事对她来说不是第一次了,她就从来没见过她妈给过谢明瑕。
当然也有可能是谢明瑕不差这个钱,妈的钱还多是谢明瑕给的呢。
谢明瑕本来是想通过李菊来要方子的,她觉得要是她妈开口了,谢明瑕也不好意思不给!
可惜李菊却没有立马答应,而是问她:“你拿那方子干啥?”
谢明瑕:“我也想用那方子挣钱,那方子是爹救了人人才给姐的,所以我也该有一份!”
“那你姐不是说要教你吗?你跟着学不就行了唉,你可别看这东西看着挣钱,我在边上看着,其实做起那东西来,一刻都容不得眨眼,可累了,而且活儿干多了手也容易粗糙,你个小姑娘,还是别去学了,家里有你姐在呢,她忙得过来。”
谢明瑕听不进去,把手一甩,瞪着眼道:“那你就是不去给我要了!”
“妈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是啥意思,你就是偏心,啥都想着姐,你不去就算了,我才不稀罕!”
说着蹬蹬蹬的三两步跑出去。
李菊在后面叫人也没用。李菊心里也有点难受,不知道咋说,自从前两年她给宋晓喻定亲的事过了之后,在她的哀求下,宋晓喻是说她不计教了,话是这么说,但怎么可能一点裂缝都没有,反正那次之后,她和宋晓喻的关系其实是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宋晓喻和她也没有以前亲近了,更多的是尊敬。
她刚开始还因为这个改变有些惶恐,但是后来宋晓喻每月给她钱,家里有了新房子,她也有了余钱,她的日子是队里数得着的滋润,人人都羡慕她。
她就没那么在意宋晓喻亲近不亲近了。
反正也不是亲生的女儿。
她有那么多亲生的孩子。
今天谢明瑕说这话的时候,她虽然想让宋晓喻把方子给她,但她不怎么敢开口。她也看出来了,宋晓喻现在不是会听她话的人。
日子又平静的过了几天,这天早上,家里也像往常一样。
没想到的是一群陌生人走了进来。
准确的说是一个矮且jīng瘦的老太太,穿着五成新的衣服,带着一群人满脸傲气的走了进来。
那jīng瘦的老太太走进门来,就毫不客气的眼睛到处乱瞟,这里看一下,那里审视一下,像是看到了什么,满脸嫌弃。
她身后有好几个人,五个女人,两个小孩。五个女人中有两个年纪看起来应该比李菊大了点儿,还有一个年轻点的,大概三十岁的样子,剩下两个女孩,年纪应该是相近的,都是和谢明瑕差不多大的样子。
五个人穿着都是半旧不新的样子,衣服还算干净,不过还是隐隐有些发白了,应该是洗的多了。她们不仅穿的差不多,连神色也如出一辙,都是仰着高高的头,满脸骄傲。
两个女孩中的其中一个一进来就使劲垛了垛脚上的泥,大声尖叫:“天!这是什么鬼地方,乡下就是脏得很,这地上不会有jī屎吧,可别把我的鞋弄脏了!”
另一个女孩子也是差不多的表情,特别是看了院里养的jī,脸色都黑了,也大声嚷起来了:“妈,咱回城里去吧,这地方哪里是人住的,真不知道四哥是怎么看得上这里的乡下村姑的!”
前面老太太的脸色更不好了。两个女孩子嫌弃这里,那两个孩子却欢喜的很。
那两个孩子都是男娃,穿的衣服打了好几个补丁,而且衣服明显是大人的衣服给该小的,人很瘦小,和几个大人一样一脸蜡黄,不过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是有jīng神的时候,本来两个孩子都是被那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和那两个妇人中其中一个牵着的,但是看见jī笼里的jī,都挣开了妈的手,风风火火就往jī笼子那里跑,边跑边喊:“妈!nǎi!我要吃jī肉,我要喝jī汤!”
妞妞和铁蛋儿今天不上学,都蹲在jī笼旁边喂jī,见外面来了这么多陌生人一下子都愣住了。
见两个人冲过来,铁蛋儿jīng明,看出来是有人要抢他们养的jī,抱起jī笼子拉起妞妞就往屋子里跑。
边跑边喊:“妈,姐,快出来,有人要抢我的jī!”
宋晓喻谢明瑕和李菊一下子都出来了,妞妞和铁蛋儿都藏在了宋晓喻身后面,那两个孩子看有大人出来了吓得一溜烟就跑回自己家里人身边,宋晓喻见了这一群人皱了一下眉头。
李菊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她也不记得她们家有这些亲戚啊。
李菊走到那个jīng明老太太面前:“你们是”
老太太倨傲道:“我是许学志他妈,来谈我儿子结婚的事的!”
重生七十年代幸福生活 66.第66章
许家老太太来这一趟,其实心里头是极不情愿的。
许学志是她的小儿子, 比上面三个兄弟小的多, 再加上打小就长得好, 嘴又甜, 会说好话来哄的她开心,所以几个娃儿里许家老太太最喜欢的就是许学志了, 尽管后面又生了两个更小的,但都是女儿,她还是更心疼能给自己养老的儿子。
许学志是在许老太的保护下长大的, 在家里头, 许老太可没少给许学志开小灶啥的,就她和许学志两个人吃,连后来出生的大孙子都没有。
而许学志在许老太面前也比其他兄弟姐妹懂事, 在学校里,长得好就有爱慕他的女同学偷偷摸摸给送点东西, 许学志照单全收了, 再拿去哄了许老太。
所以说, 谁又能怨这许老太偏心呢 , 前面三个儿子娶了媳妇儿生了娃,可把心分给了老婆孩子, 就只有许学志总是想着她,可见只有自己的小儿子才一门心思的对自己好, 老了也能安安心心给自己养老。
许老太对许学志好, 也盼着许学志能有点出息, 以后多挣钱,还能娶个体面的媳妇儿。可没想到后来碰到了知青下乡这一遭,他们家里必须有一个要下乡。家里头除了老大没读过书,其他的儿女都是上过学的,老太太当然是不想自己小儿子下去受苦,还没决定好剩下的四个儿女哪个去呢,二儿媳妇和三儿媳妇就在家里头闹起来了。
家里头的三个媳妇儿都是看不惯婆母和小叔子的,婆母偏心,什么都想着自己的小儿子,家里头的钱都是自己男人出去挣的,都被捏在了婆母手上,这本来就让她们不高兴了,婆母还把钱都喂到了在家里读书又不挣钱的小叔子嘴巴里,他们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平日里这些这么多年了也忍了,毕竟婆母还没偏心哪个房里的孙子,可现在要家里出一个人下乡去。
下乡对他们这些城里人来说可是避之不及的事,听人说了,下乡可是要下农村去挑粪干活儿的,脏得很,又累,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呢,而且说不定一辈子就在乡村里和那些乡下人一样干活儿了。
所以绝对不能下乡去!
她们接到他们家里要有一个人下乡的消息,一下子把目光都放在了婆母那里,老大没读过书不可能下乡,家里老二老三都结婚了,而且老婆都是生了儿子没多久的,还有两个妹妹年纪也太小,更不适合下去了。
家里最适合的就是许学志的,但看婆母久久没有表示态度,老二媳妇儿和老三媳妇对视了一眼,想到一块儿去了。
在婆母说出她的决定之前,两个人就闹起来了,无论如何都要让许学志下乡去!不然就要带着孩子回娘家去。
把许老太恼怒的,要让她们滚回娘家,老二媳妇儿和老三媳妇儿这次气性大了,还真把儿子带着回去了,而且还在邻里周围宣传了一番才回去。
回了娘家,娘家人当然就要问呐,咋没事儿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啊!老二媳妇儿和老三媳妇儿家里虽然都是城里的,但过得也是紧巴巴的,哪里有闲钱养两个人。
等说明情况后,一合计,又上许老太家里闹去了,人多势众,又有邻居看热闹,许老太是个好面子的人,当即绷不住,咬着牙开口说让许学志下乡去。
任凭许学志后面怎么求怎么蹦跶,最后还是被送下了乡。
许学志下乡后,许老太是一阵子是心肝儿肉疼啊,天天都在家里头摆脸色,老二媳妇儿和老三媳妇儿见把小叔子都送下去了,在婆母面前也有些心虚了,怕后头婆母找麻烦,对婆母也几乎是百依百顺了。
许老太的心里头可算是好了不少,眼见着事情是没办法挽回了,小儿子也下乡去了。日子还是要好好过下去的。
两年过去了,许老太心里头偶尔惦记着小儿子,不过日子还是照常着过。
直到不久前收到了儿子送来的信,让她来这穷乡下提亲,二儿子读上半段的时候她还眼前一黑,心里直骂小儿子不顾家里头的脸面,要娶一个乡下女娃进门。
不过当读到许学志说那个乡下女娃家里有钱,还有很挣钱的方子的时候,许老太一下子就心动了。
别看他们家里是在城里,可日子过得真的是紧巴巴的。小儿子十岁的时候,许老太男人就去世了,家里头的顶梁柱一下子就倒了。还好那时候大儿子都当爹了。许老太男人是在厂里干活儿的,大儿子就顶了爹的班进去干活儿,但大儿子手脚没有他爹勤快,人又是个受不得苦头的,挣下来的钱都不多。
二儿子和三儿子没有活儿干,只能说是他们老许家没有读书的脑筋,老二和老三都是书没读进去多少,倒是养出来了游手好闲的性子,只有偶尔没办法才出门去挣口吃的,可那挣的,连自己老婆孩子都养不活。
家里是干活儿的少,吃饭的多,家里人口又多,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要不是有儿子他爹留下来的积蓄,再加上许老太手里头把得紧,家里不知道被饿死多少人了。
但饿死是没饿死,日子过得真不怎么样,家里小一点的孩子衣服不知道洗过多少遍,破成什么样了,而且现在孩子慢慢长大,家里早就已经挤不开了,十多岁的男女孩子还和父母挤在一块儿,像什么样子!
现在家里头简直就是一锅粥了!又要房子又要钱的,特别是许学志这一边又传来信回来,说是现在政策松动了,让家里面想办法把他给接回城里。
许家媳妇儿同时想到了,别说他们家要出多少钱才把小叔子弄得回来了,就是说许学志要是回来了,住在哪里,现在家里面可是客厅里都挤满了人的!
三个媳妇儿就想着故技重施,让许老太说家里没钱不让小叔子回来,再说家里也确实是没钱。
但是这次她们是怎么也说不动了,许老太心里本来就觉得对不起自己小儿子,把他送下乡去吃了两年的苦,现在有机会把人接回来了,小儿子也写信回来求了,自己是一定要把人弄回来的。
儿媳妇儿闹也没用,不仅没阻止得了许老太,还被许老太指着鼻子骂她们没有良心,存心要bī死她!
就这样,几个儿媳妇只能眼睁睁看着许老太拿着家里仅存的积蓄到处求人走关系,总于找到了门路能把许学志弄回来了。
许老太是盼着小儿子回来,同样也担心小儿子回来的住的问题。
没想到来了这么一封信,读完了,没思考多久,就带着家里儿媳妇女儿,牵上两个小孙子,坐了两天的车,下乡里来了。
按着小儿子信上写的,到了公社上,许老太一大家子就开始嫌弃了,他们是一直住在城里的,虽然日子过得不怎么样,但骨子里就有一股子傲气,看不起这种小地方。
尽管这个小地方很多人看起来穿得比她们好上不少。
许学志在信上说要他们坐拖拉机去大队长,还没等他们上拖拉机,就闻到了味道,他们又嫌弃了,而且许老太上去问了价格,心里计算了一下,看着身后的一大群人,脸刷得就黑了。
他们一大群人从家里出来,离要去的地方远,许老太为了做足面子,除了留给家里儿子的生活费,把剩下家里的钱都给拿出来了。
本来以为这些钱是足够的,没想到第一天路上不断换车加上吃饭就把钱用了个大半,第一天晚上他们住了三儿媳妇儿一个远房亲戚家,那亲戚本来就是个一表三千里的,提前就打了招呼,亲戚抹不开勉强答应让他们住一晚上,但是见那么一大群人来,脸色险些就绷不住了,挨挨挤挤才让人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就走了,坐车又花了不少,到了公社上口袋里的钱都剩点一毛一毛的了,最大的就是一张一块的,赵老太心里有口血堵着,暗恨咋把儿媳妇女儿和两个小的都带来了,她一个人来不也一样吗!就一小事还花了她那么多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