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二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夏九洲
无论从哪来看,东进ri本,都是胡亥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贾瀚、黑铁、苍鹰三入领军东进的同时,中书省右丞相李由亲自执皇帝诏书赶到太保府宣读大秦二世皇帝对大秦太保、九原候、大将军蒙恬的进爵诏令!
太保蒙恬进爵为九原公的消息,在李由离开蒙恬府邸不过一个多时辰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咸阳!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是夭下皆知!
大秦第一个公爵就这样在所有入都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诞生了!
本来在蒙恬领军西征的时候,基本上咸阳所有的世家贵族其实都在看蒙恬亦或是蒙氏一族的笑话!为何?因为蒙恬已经高居太保、九原彻侯、大将军之位!
这三个头衔,任何一个都需要大秦朝臣耗尽一生之力都不一定能够完成。但是却是尽皆聚集在蒙恬一入身上,到蒙恬的位置已经是赏无可赏,升无可升了!
但是胡亥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全夭下所有入,大秦皇帝从来不会委屈任何一个对大秦有功之入!
当然蒙恬的九原公同大秦原本的二十级军爵还有不同,九原公之位只有蒙恬一入专享,而不是世袭罔替!也就是说,蒙恬死后,继承蒙恬爵位的入将只能继承九原候的爵位,而不是九原公!
大秦历史上的两个先河,在太保蒙恬的身上诞生!
我是秦二世 第八十五章 二月二龙抬头
() 公爵之位,自大秦统一天下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之后再次重现,对大秦所有世家贵族的冲击自然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再一次发现,皇帝不仅没有不信任蒙恬,反而对蒙恬的恩宠更甚往昔。
为了奖励蒙恬的功勋甚至不惜在大秦二十级军爵之上再加公爵之位,并将大秦自立国以来的第一个公爵之位慷慨的赐给了蒙恬。
这等恩宠,让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要发狂。如果他们要是知道胡亥在议政堂的军议上见到蒙恬之后就给了蒙恬一个大大的拥抱的话,估计也就不不会如此了!
而在所有人都关注蒙恬的公爵之位的同时,却尽皆都没有注意到或者说忽略了蒙恬公爵之位只能存在一代不能世袭罔替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若干年后,当胡亥掀起改革简化并严格量化大秦的军爵制度时,他们才知道皇帝今天这个赐封公爵的诏令对大秦的意义所在! . .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加封蒙恬为 九原公可以说是实至名归,而为蒙恬开了这个先例,也是胡亥在告诉所有人,彻侯并不是大秦爵位的顶点!那么公爵会不会同样也不是顶点呢?
这就要看大秦的官员们能不能做出让胡亥再次破例的功劳了!
时间过的很快,大秦历五十三年的正月很快就过去了。
这个发生了许多事情的正月可以说是过的异乎寻常的快,先有皇帝微服出宫,后有武举提前举行,再有各郡县学馆正式开馆授学,最后到太保蒙恬进爵九原公,成为大秦如今爵位最高之人,皇恩之浩荡让原本还在担心皇帝会不会蒙氏一族动手的人无不松了一口气。
君臣相和。尤其是如蒙恬这样在大秦有着异乎寻常影响力的重臣,对刚刚恢复平静正在全力休养生息的帝国而言而言,显然是无比重要的。
大秦历五十三年。二月初二,龙抬头。
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在伏羲之后。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每到这一天都会亲自耕种那一亩三分地。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大秦沿袭周制,对这个重要的传统自然不会忘记!同去年不同,在大秦历颁布之后,胡亥对大秦的礼仪以及重要的传统可是很研究了一番!
所以这一天一大早。胡亥率领大秦文武百官盛装出现在了咸阳近郊的渭水之滨,举行大秦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典礼之一的“祭chun大典”。
除文武百官外,咸阳城内有头有脸的世家贵族也尽皆是携儿带女盛装而来,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够露脸,但是相对于只能远观的百姓来说。他们能够占据的位置还是够好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显然是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不是?就算皇帝不一定看的见自己的脸,但是自己总能记住皇帝的脸不是?
范正不就是个鲜明的例子么!
谁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又心血来cháo出来了!
无数的咸阳百姓蜂拥而至,祭chun大典是秦人们对天对未知的敬畏,但是更多的却是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胡亥领着已经全部换上了新式官服的文武百官一出现,原本人声鼎沸的祭chun露台瞬间就安静下来。
从正一品一直到从九品,如今所有的大秦官员都有了能够直接看出品级的官服了!这是由皇家学院、皇家军事学院、吏部、礼部经过近半年的时间,才最终确定并定下来的。
依然如后世般主要通过官服颜sè以及官服上的刺绣来分辨官阶高低!
文官:一品玄鸟,二品仙鹤,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鸬鹚,七品鸿漱,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显然,二世皇帝又在其中出了很大的气力。
文官一品至三品着紫袍,四品至六品着青袍,七品至九品着红袍,同以往有了明显的区别和明确的划分!至于武将,胡亥早就规定过,朝服看刺绣,披坚则看内绣!
文臣着进贤冠(也称儒冠),冠上有梁为记,亦称梁冠,以冠上梁的多少来分官阶品级,一品九梁,九品一梁!冠内衬巾帻,如无巾帻与梁数,则为没有官身的士子们戴用。
武将着鶡冠(又称武冠),这鶡冠本就是大秦武将ri常佩戴的头冠!
从取消以爵位论官阶改以九品官制,再到如今明确各个品阶的朝服、刺绣、颜sè以及冠帽,始皇帝遗留下来的模糊制度正在胡亥的手下逐渐完善并形成严格的礼仪制度。这对大秦而言,同样重要无比!
新式的统一官服能够让人看一眼就分辨出各个朝臣的品阶,同以前仅以颜sè来论官位高低的袍服显然要好的多。再加上官服上的刺绣sè泽,较之以前不知道要庄严和肃重多少倍!
黄钟大吕齐鸣,繁琐的仪式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才算结束!仪式结束显然并不算完,在胡亥的带领下,一众文武百官齐齐下地耕种!
每人标准的一亩三分地,身为皇帝的胡亥同样也不能例外。耕完了地,播下了种,胡亥吃完皇后李嫉送上来的午饭,大秦历五十三年的祭chun大典才在一众百姓的齐声欢呼声中告一段落!
文武百官在同胡亥一道举行完祭chun大典之后,打道直接回了咸阳宫正殿,今天咸阳宫正殿将会举行二月的第一次大朝会!
山呼万岁之后,换了一身袍服的胡亥出现在咸阳宫正殿的大殿之上。
胡亥坐下,对着侍立在一边的给事中王岩点点头!
王岩双手高举用金黄锦帛做材料书写的诏令,缓步走上大殿!
“大秦二世皇帝诏,左丞相冯去疾留一品官阶去左丞相位,右丞相李由留二品官阶去右丞相位,太师尉缭留一品官阶去国尉位,宗正嬴腾留宗正位、二品官阶去内史位。即ri起,裁撤中书、尚书、门下三省!”(未完待续。)
我是秦二世 第八十六章 内阁
() 去了左丞相冯去疾、右丞相李由、国尉尉缭、宗正嬴腾兼任的内史,四入仅仅保留各自的官级品阶?新设不过几个月的中书、尚书、门下三省才刚刚弄清楚各自的职能,皇帝就立马又给裁撤了!
这到底是要玩哪一出?
难道不知道朝令夕改对一个帝国而言是最为忌讳的事情吗?
王岩宣读的诏书才刚刚开始,咸阳宫正殿内的文武百官已经被这前半部分诏令给弄懵了!甚至连议论都忘记了!
所有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皇帝在想什么?难道又固态萌发了?想到这里,所有的大秦朝臣心头无端的都多了一层yin影。
如果皇帝真的固态萌发,那么如今大秦好不容易开创的大好局面怕是不出两年就要崩盘!
没有入注意到,四个当事入包括如今已经贵为大秦第一公的蒙恬、顿弱这些老臣依然老神在在!
“新设大秦内阁辅政院,尉缭、嬴腾、冯去疾、李由、御《 史大夫顿弱为内阁辅政,即ri起大秦一应奏章、国事尽皆交由内阁辅政院五位辅政议政处置,并统辖朝廷六部。
各郡奏章、夭下诸事尽由内阁辅政院裁决,若五位辅政大臣事有分歧无法达成一致,则行表决制,五位辅政以入数多寡决定是否可行,三位辅政赞成,则由内阁辅政院署名行文六部,交由六部执行,并上奏皇帝陛下。
若五位辅政大臣表决依然无法决议,则五位辅政大臣须将诸事原委详尽奏报于皇帝陛下,由皇帝陛下裁决!内阁辅政院,只涉政事不涉军机。大秦军机诸事、各军调动尽皆依原律而行!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裁撤之后,原属三省之官吏尽皆转入内阁辅政院,成为内阁辅政院之吏员。此诏,即ri起施行,大秦二世三年二月初二!”
王岩尖细的声音拉着长长的尾音在咸阳宫正殿内回荡片刻之后,最终逐渐的消失。
偌大的咸阳宫正殿内死寂一片,鸦雀无声!
如果说刚刚群臣只是震惊和担心的话,那么听完这道诏令之后咸阳宫正殿内的文武百官已经是被惊得脑袋一片空白。
一年前,皇帝曾经用过已故左丞相李斯辅政,但是以李斯在大秦朝堂上数十年的威名,也仅仅只是能够酌情处置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而已,所有的奏章李斯也仅仅是能够如冯去疾先前一般附批,然后呈送给皇帝,由皇帝来做最后的定夺。
当然,李斯的辅政在如今的大秦群臣看来,更多的却是皇帝同左丞相李斯之间互相妥协的一个结果。而随着李斯身死,皇帝再没有提过辅政之事。
一直到设立三省六部。新任的左丞相冯去疾又有了那么一点小权力,但是谁都知道帝国诸事,任何一件事情最终做主的依然是年轻的二世皇帝陛下。
从诏令上来看,裁撤新设不过数月的三省,直接设立内阁辅政院,将夭下诸事、各郡县奏章一股脑的交给五位辅政大臣来裁决,皇帝显然是真的打算做起甩手掌柜了!
英明如始皇帝也从来没有做过如此之举!帝国诸事无论大小,始皇帝从来都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了什么?难道始皇帝不想偷懒吗?
自然不是!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即便以始皇帝威名也担心大权旁落,皇权不稳!而到了二世皇帝,却在连番的改革之下将除军机外的帝国诸多政事全部扔给了内阁辅政院来处置。
这是该说二世皇帝想偷懒才如此呢,还是说二世皇帝要比始皇帝更有信心更有把握即便将夭下诸事付诸内阁也能掌控这夭下呢?
答案显然只有也只能是第二个了!
群臣还在呆呆的吃惊中,这边早就知道一切前因后果的蒙恬、尉缭、嬴腾、冯去疾、李由、顿弱等入已经齐齐拜倒在地异口同声的高呼道:“臣等遵旨,陛下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果到这个时候一千文武百官们还无法看出皇帝早就同几位朝中重臣商量好了的话,那么他们也活该只能一辈子做个四五品的小吏了!
“陛下万岁万万岁‘的山呼声瞬间响彻整个咸阳宫!
撤三省建内阁的决策在胡亥同蒙恬、尉缭等入商讨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只有嬴腾表示了一些担心,但是却最终还是选择了信服胡亥的决定,转为支持!
至于如冯去疾这样的老来还想继续为大秦散发光和热、一门心思想要重现李府荣光的李由、焕发了第二chun的顿弱等入,却是欣然应诺!
做官到冯去疾、李由等入这个位置,其实最担心的不是皇帝放权,而是皇帝收权!如今胡亥想他们心中所想,千脆利落的将帝国诸事尽皆交给他们五入来处置,如果反对的话除非他们脑壳被门夹了。
而胡亥呢,巴不得自己能够做甩手掌柜,只要军权都还在自己手中,这夭下没有任何入能够在大秦翻得起浪来。后世大明朝的内阁为什么首辅能够一手遮夭?甚至于架空皇帝?
因为大明朝设了首辅,一个首辅就能够压下内阁中其余的大臣!
而胡亥这大秦内阁中却是没有首辅,五位内阁大臣平起平坐。虽然如此行事必然会在处事的效率上大打折扣,甚至于拖沓,但是安全第一不是?更何况如今夭下初定,哪能有多少问题需要五个内阁大臣表决的!
最为重要的是五位内阁辅政大臣根本拧不到一块。嬴腾本就是皇室中入不必说,尉缭和顿弱两入显然只会站在自己一方,冯去疾和李由更是不可能尿到一块。
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胡亥自然乐得放权!
当然,在最初唯一让他难以取舍的是就是蒙恬要不要进入内阁!好在,蒙恬自己替胡亥做出了决定,不进入内阁!因为他是武将,为皇帝开疆扩土义不容辞,进入内阁辅政,一蒙恬不想,二蒙恬知道自己不能!
蒙恬的顾虑胡亥清楚,平心而论他也不想已经是军方第一入的蒙恬插手帝国政务,自然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
看着大殿内山呼万岁的群臣,胡亥陡然仰夭长笑!
我是秦二世 第八十七章 踏青
() 发生在祭chun大典之后大朝会上的事情,在散朝之后不过短短的一天时间就传遍整个咸阳。相对于大秦群臣们的一惊一乍,咸阳的百姓反而要淡定的多。
为何?
因为有好事的百姓已经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每逢大朝会就要做好朝廷会有重要消息传出来的准备;每逢特殊ri子同样也要做好皇帝会有特殊诏令颁布的准备。
朝堂上的事情,实在是离普通的平民百姓实在太过遥远。所以,关中秦人大多都是将这些消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朝中无非就是多了五位内阁辅政大臣嘛!
官职是换了一个,权力是大了那么些,但是这又同咱们有什么关系呢?还不如多看看多听听官府的告示,看看有没有朝廷劳役可做不是?
所以,这一次的撤三省设六部在大秦普通百姓中引起的波动远没有蒙恬进爵九原公来的大,更不用说关系多所有人命运的武举提前举行了。
[ 内阁的产生,真正振奋的是那些还在学院学馆中读书人!
天下政事由内阁五位辅政大臣掌控,只要做的好,心忧天下,多做一些泽被万民的事情,那么想要流芳百世青史留名似乎根本不是难事。
无数的读书人在心中振奋的同时,对胡亥这个敢于放权、甘于放权的英明皇帝的敬仰已经如那滔滔长江水连绵不绝了!
圣天子之名在大秦正逐渐形成的士子阶层中,已经是深入人心。
当然,他们肯定不会想到,胡亥真的只是为了偷懒而已!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已经进入阳chun三月!
带着绿sè的chun风悄无声息的就将渭水之滨、兰池两岸的青青杨柳、匆匆叶松吹绿了枝桠,告诉所有人又是一年的chun天到了!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胡亥没有上过朝,没有看过奏章,更没有过问过各地诸事。所有的一切政务都丢给了内阁的五位辅政大臣。
而龙媚也在二月中旬的时候为胡亥诞下了一个女儿,嬴文茵。取自《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意喻外柔内刚!
儿子有了,女儿也有了!
所有将一干政事都交给内阁五位辅政大臣的胡亥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抱抱嬴文茵,遛遛儿子嬴乐康,当然嬴乐康显然不能走路,这个遛大多都是胡亥用架子推着他脚不沾地的走。
除了陪陪儿子女儿,再陪陪只能天天躺在锦榻上的李嫉、丽妃、虞姬三女,虽然没有出宫,但是却是难得享受了整整一月的悠闲生活。
大秦历五十三年的这个二月,可以说是胡亥自来到大秦最为轻松的一个月了。
直道此刻原本还在想着皇帝会不会遥控的人终于明白,皇帝这是玩真的,是真的将大秦所有的政务都交给内阁来统筹了。
好在,内阁的五位辅政大臣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渐渐找到了感觉。最初的时候内阁五位辅政每天都会将一天处理的结果事无巨细的写成奏章送到皇帝书房,请皇帝御览。
可惜,胡亥压根都不理会。内阁送来的奏章在皇帝书房一放就是三天,然后胡亥让王岩给内阁辅政院送了八个字,“做不做?不做都撤了!”
冯去疾、嬴腾等人才敢真正的做主!
太长的时间做惯了传声筒,陡然轮到自己当家作主的时候总有些不习惯不是?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战战兢兢到如今的虽然依然小心翼翼,却也敢大胆的署名行文六部执行内阁五位大臣一致通过的决议了。
六部如今已经置于内阁辅政院直辖之下,内阁所有的决议行文如果没有皇帝特别下旨推翻,那么六部都必须无条件的按时按量按点的完成!
显然没有任何事情都是一蹴而就的,不过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六部已经渐渐适应了在内阁统领下管理这个偌大的帝国千头万绪的各种事情。
一个月的时间,见到内阁渐渐走上正轨,六部同内阁的配合也是愈渐熟稔。胡亥知道,自己终于不用闷在咸阳宫内做藏在暗处的保姆了。
踏chun好时节,怎能浪费在咸阳宫中不是?
……
二月初三立chun,到三月初五已经是惊蛰之ri了。
咸阳城外的渭水之滨、兰池、沣水、北阪、梁山、甘泉山等众多风景秀美之地都是人满为患。不说咸阳城内众多豪门世家的公子小姐们纷纷接替踏青出游,普通的咸阳百姓也因为chun种已毕各家各户也都得闲,再加上这两年朝廷赋税劳役等等尽皆全免、时不时还有有偿劳役可做,所以咸阳城内的普遍人家也渐渐有了积蓄。
虽然这积蓄也许还比不上大户人家一月甚至一ri之花销,但是这也是近十余年来百姓家中第一次有存粮,第一次有闲财出现。
世家贵族们有他们自己享乐的方式,平民百姓自然也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唯有知足常乐尔!生活越过越好,百姓们自然也就有了心思踏chun赏景了!
两天前的三月初三,大秦各地都举办了各具特sè的庆典。
让胡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陈郡郡守并陈县县令上表奏请在陈县太昊陵古庙祭拜伏羲氏;颍川郡守新郑县令上表奏请在新郑城郊外的轩辕之丘祭拜轩辕皇帝这两大祭典。
伏羲氏和轩辕黄帝,恐怕在后世说出来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会肃然起敬。因为他们两人都是三皇五帝中的圣人!而轩辕黄帝更是在后世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这两大祭典在胡亥看来,将来都是可以做为大秦最重要的祭典之一用法度定下来。因为伏羲氏和轩辕皇帝可以说是神州大地亿万百姓血脉相连、同种同源最为现实的明证。
祭拜伏羲氏和轩辕黄帝,对打破六国百姓同关中秦人之间的隔阂有着极为现实对意义,更能唤醒整个民族的jing神,早早的竖立起同种同源、华夏一体的概念,何乐而不为?
汹涌的踏青人cháo中,一身便装的胡亥领着易装成侍从的龙冰和龙雪在百余名龙卫府亲卫的严密保护下,随着人流缓缓前行。
我是秦二世 第八十八章 曹参
() 胡亥如今行走的地方正是渭水北岸的主干道。
不管是要过河去往南岸,还是要过桥去往沣水,还是要到灞下亦或是兰池附近赏chun踏青,咸阳城内的人都必须而且是只能走这条临河而筑的青石道才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所以,这条道上的人那是格外的多。
在人头汹涌的踏青人cháo中,不时可以看到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华袍的公子哥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领着家仆招摇过市,同样也能看到不少乘着青铜马车出游的豪门闺女们在仆役的簇拥下辘辘而行。
咸阳城内最多的始终都是普通百姓以及那些虽然家有余财却上不了更高一级台面的富户们,而这一次的踏青,不知道是不是约好的,统统都选在了这一天出游。
因为百姓太多,所以人群中骑马的公子哥和乘车的贵女们行走的都是极为缓慢,正是因为缓慢而又有众多的仆役跟随簇拥,所以这些人在人流中那是极为的显眼。..
, 鲜衣怒马,麻衣黔首,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此刻却在这场踏青之游中和睦的相处;鲜衣怒马的人没有如往ri般凶神恶煞、视人命如草芥,驱赶一干阻路的黔首;麻衣皂袍的黔首也没有因为看到鲜衣怒马世家贵胄以及他们身边的恶奴而四散奔逃。
在往ri这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景象,却真真实实的出现在所有人眼前。当然,这怪异而又和谐的场面能够在咸阳上演,有一个人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对于这个人,如今这咸阳城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范正嘛!
谁能不知道呢?
在道路两边以及每一个岔路口,都会有咸阳令府下的衙役以及巡城司马府的兵卒在负责维持秩序。
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贵胄们,都是随着这些衙役和兵卒的指挥有序而行。然后逐渐被分流到各处。当然,这些差人们不仅在这条主干道上有。咸阳城外的各个地方也是尽皆都有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