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油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卡尔加里小虎
随着掷弹筒密集的轰击,县大队的队员不是趴在堑壕里,就是躲进了遮蔽部,由于山涧对面坡顶三挺歪把子机枪的不间断开火压制,躲进遮蔽部里的也都蹲着不敢冒头了。
带队的曹长手一挥,两组人抱着木头就沿着大路快步往遮蔽部下面冲,冲到遮蔽部下面位置后,就把木头横过来对着遮蔽部,鬼子就分站在木头左右两侧,此时一个胆大的县大队队员从遮蔽部边上探头出来看了一眼,看见了下面有十来个鬼子,就扔了一颗下去,炸倒了左边那组的三四个鬼子,剩下剩下右边那组鬼子没有躲避,前面的鬼子用左臂夹着木头,右手环抱着前端做好准备,随着带队的曹长发令开动,后面五六个鬼子一起发力把木头往前往上举,前面的鬼子也顺势稍作助跑,几步就蹬上了陡坡,后面的鬼子就举着木头把前面的那个鬼子送到了陡坡四五米高的地方。(2)
山涧那边的三挺歪把子轻机枪见鬼子接近了遮蔽部,都抬高枪口冲着遮蔽部上面开火,这样虽然起不到压制作用,但避免了伤及自己人。
抱着木头前段的鬼子左臂夹着木头,右手从xiōng前的袋子里取出一颗已经拔下保险销的,拿保险帽对着头上的钢盔磕了一下,就扔进了上面一米高的遮蔽部那30公分的口子里。
为了躲避鬼子掷弹筒的轰击,不少队员都挤在遮蔽部里,鬼子这颗使得县大队伤亡惨重,当场被炸死5名队员,炸伤3名队员,之所以炸死比炸伤还多,就是因为队员挤成一堆,距离爆炸点最近的队员挡住了大部分弹片和冲击波。不过一个反应很快的伤员明白下方有鬼子,马上又扔了一颗下去,下面那组举着木头不敢闪避的鬼子全给炸翻,上面那个鬼子跟着就从上面摔了下来,再被木头拦腰砸了一下也没有爬起来。
并上少佐和指挥强攻分队的小队长都看见了自己士兵成功把扔进了遮蔽部然后炸响。
小队长兴奋地说:并上少佐,我们研究的战术成功了。
并上少佐说:这个办法有用,快,再派两组人去。
鬼子小队长就又组织了一个分队过去,等负责上去的鬼子装束停当,就命令赶紧过去,举木头的鬼子干脆连步枪都没背,就这样赤手空拳往遮蔽部下面跑。
遮蔽部里面,县大队的正在抢救伤员,一片混乱中没注意到鬼子又派了一队人过来,这次鬼子动作很快,两组人分得很开,一组在遮蔽部左边这头,一组人在右边这头。
领头的鬼子也不喊话了,手一挥,两组人就把两个鬼子又给推到距离坡顶只有一米的位置了,他们掏出提前拔掉保险销的在钢盔上一嗑,两颗紧接着就扔进了遮蔽部,轰轰两声,又炸倒一片,鬼子又掏出一颗嗑了扔进去。
这次四颗又在遮蔽部爆炸,县大队的又倒下近十个,这还是因为大伙正把伤员往堑壕外转运,准备送走,遮蔽部里没那么多人的缘故。
王老七大喊:下面有鬼子,扔下去。
下面队员回答:大队长,没了。
第一次鬼子假装冲锋引诱他们投弹的时候,训练欠缺心理素质又差的队员们几乎每人都把手上的给扔下去了,他们本来就没多少弹药,还是背崴队给他们补充了一些子弹和40枚,没想到这会已经把败光了。
王老七想着刚才上了鬼子的当,恨得直拍自己脑袋,一发狠就从堑壕爬出去伸头往坡下看,下面也就一米远的距离一个鬼子左手抱紧木头,右手拿着九一正要往钢盔上嗑,两人四目相对都吓了一大跳,王老七反应过来,右手驳壳枪就几乎顶着鬼子脑袋搂火,鬼子头上中枪左手一松立马就摔下去了。
2
王老七赶紧缩回堑壕,这时杨同宝找他商量来了:大队长,没有怎么打?赶快撤吧。
王老七眼看着队员已经伤亡近半,又没了打阻击的重火力。就下令:赶紧组织先把伤员弄走,然后撤。
这当口由于遮蔽部下面有鬼子,掷弹筒小队的6具掷弹筒就停止了射击,以免产生误伤。县大队的就爬出堑壕先往村子里撤,因为直接从坡顶往村口运动,会被山涧对面的机枪盯上的。
由于伤员多,撤退匆忙,一挺歪把子也给丢在遮蔽部里了,杨同宝就赶紧带路往神仙洞撤。
剩下那个半坡上的鬼子又扔了两颗进遮蔽部,但是没有还击。下面的曹长就喊他往左边山梁方向移动,下面的几个鬼子就抱着木头也往左移,因为陡坡是左低右高。没有横着移动多远,这个鬼子就被送上了坡顶。
他拿着南部手枪跳进了堑壕,从最左边一直搜索到最右边,然后爬到坡顶告诉下面的曹长:敌人已经逃跑了。
曹长赶紧跑步去报告并上少佐:我们已经攻占了坡顶遮蔽部。
并上少佐下令:派两个分队从遮蔽部那里爬上去。
坡上那个鬼子已经找到了那三根绳子,县大队撤退匆忙也没顾上把绳子砍断带走。
鬼子把三根绳子又放下去,两个分队就攀着绳子上来了,带队的鬼子曹长已经知道县大队是往尖山上跑的,因为循着一路上的血迹就明白了。不过事先确定了最重要的目标是山神庙,所以鬼子曹长没有报告就指挥两个分队从坡顶往村口移动,小三蹲在机枪暗堡顶上那块大石头那里,用望远镜已经看到县大队撤退了,几乎半数带伤互相搀扶着,战前四十多人现在只剩二十来人,算被打残了,正在担心鬼子衔尾追击他们,没料想鬼子在村口就直接冲着山神庙开火了,蛮牛的机枪在暗堡里打不到村口那里,就端着机枪上来,架在大石头上面就冲着村口的鬼子开火了,其余人有的趴在右边的土堆那里,有的就蹲在大石头后面,也乒乒乓乓瞄准村口的鬼子开始射击。
不过鬼子这两个分队可没讨着好,山神庙这边背嵬队算依托的工事,只露个脑袋,鬼子在村口那里无遮无挡地,这边就靠蛮牛一挺捷克式,加铁师傅的马四环、小三的zh29班长的中正式(他把李三娃的枪拿过来了)就顶住了。蛮牛和小三班长就专打不怕死往前冲的,铁师傅就挑跪姿不动或趴着的鬼子敲脑袋,这二百多米距离,在他眼里恐怕就相当于普通士兵的五十米以内,不爆头简直没有天理。
鬼子曹长不知道发生什么变故,感觉坡上的敌人没什么战斗力,山神庙这里的敌人又特别难啃。眼见自己20多人的两个分队被打掉了近一半,他赶紧喊撤回来,躲回陡坡那里了。
山梁处,并上少佐见自己的两个分队成功占领陡坡,并从上面坡顶跑到村口堵住了背嵬队上山的退路,就下令全队前进。
小三见村口的鬼子退去,再看向山梁那边,鬼子的大队人马已经顺着大路冲过来了,急忙喊:蛮牛,快回暗堡去,鬼子沿大路过来了。
战斗至此,并上中队还占据着上风:县大队亡13人,受伤9人,被打跑退出了战斗,而日军亡不过7人,伤11人
后记:
(1)实际上鬼子大佐和少尉的九四军刀都是一样的,只是用刀绪加以区别。至于自己带家传另当别论,比如小三缴获的暗蓝妖刀就是这种情形。
(2)这种用木头推举一个人攻击高处的战术是很常见的,在两层楼左右高度比较实用。现在的台湾国军和大陆解放军都有这种训练。好处就是配合好了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可以腾出一只手使用武器往往是手枪和。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61章 .山神庙()
1
蛮牛提着机枪钻进暗堡,架上就冲着大路上开火,机枪一响,鬼子立马就趴下,纷纷冲着机枪暗堡和山神庙前的平台开火。
并上少佐认为自己抓住了背嵬队的主力了,今天的战斗完全按照事先在大队部反复推敲的战法在实施且达成目标:
第一步是用掷弹筒射击山梁沙袋工事,掩护步兵上山,完全达成预期效果,伤亡及其轻微。
第二步就是先占领山涧对面坡顶,从而压制陡坡上的遮蔽部,让敌人不能轻易通过投掷杀伤下面大路上的我军士兵。在之前对尖山的两次攻击中,均是被敌人在陡坡上用击退并遭致大量伤亡。
第三步就是先强攻陡坡上的遮蔽部,而不是从下面强行快速通过,因为通过战术推演,如果强行通过,坡上敌人光凭投掷就能带来上百人伤亡,而且即使通过投掷范围,剩下的兵力在山神庙的机枪火力打击下也难以存活。因为据徐善宝讲,山神庙前面的机枪暗堡上面的顶盖是厚达数尺的大石块,不要说掷弹筒无能为力,恐怕九二步兵炮的炮弹落在上面都没有作用,除非通过射孔直接工事内部。
之所以背九二步兵炮上山也就是这个原因。
他见大路被机枪封锁,就果断下令士兵退回来沿着着绳子爬上去,现在敌人主力已经被堵住了,不必非要抢那点时间去强行通过,他还是很爱惜部下性命的。
然后就给大队部通报目前战况:
一已占领陡坡上遮蔽部,击毙击伤敌军数十人,我方伤亡轻微。
二背嵬队主力被堵住,拟通过炮火予以大量杀伤后,再行进攻,力求全歼敌人。
通信兵译成密语后,装进信书管,放飞了一只军鸽。
2
坡上的鬼子先在最矮的陡坡顶上刺棘堆里扔了几颗,然后五六个鬼子就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把炸得东倒西歪地刺棘往下面大路上挑,下面的鬼子再挑进山涧里,清理完上面背嵬队jīng心布置的障碍后,鬼子把三根绳子全部系到那边的树上,这里只有3米多高,鬼子上来的速度几乎快了一倍。
随着鬼子退回去,山神庙那里机枪暗堡里也停止了开火。
并上少佐也抓着绳子爬了上去,看见堑壕和遮蔽部里的敌人尸体都已经被扔到外面去,摆成了一排,一个少尉在那里拍照,他就站在坡顶用望远镜观察着山神庙那里。
看上去,山神庙那里没有人员走动,而机枪暗堡里也没有枪声了。他细细观察暗堡上面那横着的大石块,徐善宝说的果然没错,这么厚的石块别说掷弹筒起不了作用,九二步兵炮的炮弹直接落在上面也没用。这个暗堡确实很难打,难怪岩崎大队长让他们带门步兵炮。
他估计敌人躲在山神庙前面平台的左侧土堆后面,右边那块大石头下面是暗堡,里面应该躲不了多少人,上面石头后面肯定还藏着不少敌人。
他就与站在旁边的两个小队长说:
坡上打死了13人,这两条堑壕和遮蔽部最多躲得下40人,逃跑的不超过30人了。据情报,背崴队人数在50人100人之间,我们判断不会少于80人,那么山神庙敌人指挥部那里还有40人。
小野君,你的掷弹筒分队前进到村口那里占领发射阵地,急促射消灭平台那里的敌人。
小野中尉马上立正:嗨!
并上少佐判断背崴队兵力有80人以上,是依据徐善宝的判断,这倒也不是徐善宝有意夸大,实在是他以己度人,县大队从来就是人比枪多,这背嵬队缴获了六七十条枪,不得拉出上百人的队伍呀?就算打点折扣,八十号人总有吧!
军分区敌工部一开始就明确只有大队长王老七和联络人杨同宝知道背崴队与军分区的关系,徐善宝并不知晓背崴队缴获的不少枪支都已经上交给军分区了。
岩崎学中佐和我孙子少佐对于徐善宝推测的这个人数是认可的,要说背崴队只有不到20号人,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从来只有皇军以一敌三的道理,哪有中国军队以一敌十的可能?
所以这次岩崎学和我孙子就是按照背嵬队有八十人,占据有利地形,并且战斗力是中国军队第一流的标准来准备的,不然凑一个满编中队还外加伪军一个连干什么。
3
班长听小三说县大队的已经撤退了,并且眼见鬼子两个分队也从坡上冲到村口,虽然被打退了但不知道鬼子是用什么办法攻占陡坡的,很长的梯子吗?
就对小三说:三,既然鬼子已经能顺利上到陡坡了,恐怕全部都要冲着我们来了。
小三说:是呀,想想山梁那里鬼子的轰的那叫一个猛
他突然一激灵:班长,得赶紧通知金副队长和周班长他们先撤!
班长一下子就明白了,鬼子的火力准备随时可能开始,就赶紧让趴在右侧土堆那里的金副队长安排撤退。
金副队长也没有迟疑,马上招呼新兵们躬身跑进殿里去,每个人的鬼子背包和周班长的家什都准备好了的。
姜天宝就先下去,然后把牛牛吊着放下去,又下去两个后,就开始吊周班长的家什。
这边,小野中尉就指挥掷弹筒小队运动到村口附近的坡顶上,掷弹筒手都采取卧姿发射,因为对面山神庙里的敌人中有个枪法神准的老兵,专门爆头。
八九式掷弹筒是通过调节炮膛容积的方式来调节射程,炮膛内有一根可以调节长短的击针杆,射程越短这根杆子伸出的越长。反之射程越远,伸出的越短。通过拧动射程调节钮来调节。
而且八九式掷弹筒规定只能用45度角发射,像盘山路下面那种六七十度角打山梁的非常规打法,非得经验极其丰富的老鬼子才做得到,所以需要试射后让其他鬼子按照他打出来的参数射击。不过这里坡顶距离山神庙不过两三百米,鬼子掷弹筒手都看得见目标,按照平时训练那样发射就行了,所以小野小队长一下令,6具掷弹筒就一起发射了。
鬼子的一上天,趴在土堆那里盯着村口的铁师傅就看见了,说实话也就他那双眼睛能看清,不过掷弹筒发射的初速就算慢也有百多米每秒,他也就够大喊一声“掷弹筒”,马上抱头趴在地下,这时候还趴土堆那里就可能挨弹片。想跑进暗堡肯定是来不及的。八九式掷弹筒的专用是碰炸引信,不比大正十年式用的九一,这种掷弹筒和手投两用,延时引信长达7秒钟,射击距离最大不过175米,空中飞行时间不到两秒,落地上还得滚5秒钟才炸。
小三和班长反应就快了,他们本来就倚在大石头边上,听见铁师傅的大喊马上翻身就闪进了暗堡。
鬼子6发不断炸响,铁师傅抱着头祈祷千万不要落在身边,稍稍远点爆炸他贴着地面就不会受伤,但落身边就完了。
幸好小野中尉指定的目标是大石头那里,并上少佐判断背崴队的人躲在那石头后面,所以掷弹筒手全瞄准那里砸,幸好是小三和班长在那里,反应快动作快。
趁着这lún炸完,因为是首发弹,掷弹筒手需要看清炸点后决定是否微调再继续发射,就这几秒钟空档,铁师傅赶紧连爬带滚钻进了暗堡里。
鬼子老兵掷弹筒的jīng度确实很高,6发全落在大石头附近。不过他们也够机械的,指着目标是山神庙前的平台那里,他们就老老实实地一个劲冲着那里砸,小队长指那里肯定就打那里嘛!
所以山神庙前平台上弹如雨下,居然没有一发落在庙里,更别提后面平台了。随着鬼子掷弹筒开始发威,后面顺绳子下去得更快了,鬼子第三lún开始砸的时候,金副队长他们已经全部下去了。
现在就班长、蛮牛、李三娃、小三和铁师傅就挤在机枪暗堡里。
鬼子打了三lún后,就改为三具掷弹筒持续发射,发射间隔也拉大了,班长听出了鬼子的发射节奏,就喊李三娃:待会我喊你跑,你就莫怕,只管埋头冲进庙里去,直接奔后面顺着绳子爬下去,追副队长他们。
李三娃说:那不成,我还要给班长换弹匣呢。
班长说:我们不会换弹匣?这里小得很,你个新兵蛋子挤在这里没用,赶紧下去。
李三娃不敢不听蛮牛班长的老虎班长的话,就望向蛮牛,蛮牛忙骂他:班长的话你敢不听,赶紧下去。出去时机灵点,别怕,跑快点就没事。
班长听着第三声爆炸的声音后,就喊李三娃:快跑。
李三娃提着枪,蹿出去就直奔庙门。
小野中尉用望远镜在观察打击效果,看见了李三娃跑进山神庙,忙下令:敌人躲进了庙里,给我打!
三发就全落在了山神庙顶上,炸出了三个大大的窟窿,庙却没塌,而李三娃在炸响的时候已经爬下去了。
抗战之老兵油子 第62章 ,山神庙()
1
并上少佐也到了村口这里坡顶上,看着掷弹筒发射的不断炸响,但背嵬队却一枪不发。
据徐善宝讲,机枪暗堡里面空间并不大,藏不下多少人,那么这一lún火力打击后,背嵬队应该损失不小,可以派人再攻一次。
他就命令伪军连长组织进攻。
伪军连长就派了一个排从村口下去,山神庙那里还是没有开枪。
因为机枪暗堡射孔是对着石板桥那里的,也可以打到往村口的大路中间一小截,但是打不到村口那里,之前背嵬队很多队员在平台上面当然打得到,现在全躲在暗堡里面就没办法了。
不过当伪军从村口下来,离开大路走到上山神庙的小路上,暗堡里机枪开火了,一下子撂倒了三四人伪军,其余人全部趴下不敢动了,无论排长在后面怎样吆喝,最多在地上慢慢爬,就是不起身进攻。
并上少佐也知道伪军的战斗力低下,本来也没指望靠他们攻下来,就起个试探攻击的作用。
他就命令自己的一个小队接替伪军进攻。
鬼子两个分队从村口下来就散开,互相交替掩护着上了小路,他们时而跃起快跑几步,时而趴下从小路两边匍匐前进,暗堡里机枪一开始还冲着他们打了几个点射,见鬼子姿势低散得很开,干脆就不打了。
这几十米攻击前进得很顺利,很快就接近了石板桥,打头的鬼子拎着三八大盖就打算快速冲过去,等他跑到石板桥中间时,机枪又响了:“哒哒哒”!
三发中的两发792毛瑟尖头弹打在他的xiōng口,直接把他给打倒掉山涧里去了。
机枪暗堡里蛮牛的枪口也不去追东躲西藏的鬼子了,就死死地瞄着这里呢,反正鬼子必须得打这里过,这百十米距离,他闭着眼睛都能打到石板桥。
后面又有两个鬼子冲上了石板桥,蛮牛又开火了,一个被打死横躺在石板桥上,另外一个被打死打又掉进了山涧里。
带队的鬼子曹长急忙挥手示意后面的鬼子不要再冲了,面对着一个熟悉地形且只需要瞄准这一个位置、枪法又jīng准的机枪手,继续冲上去是徒增伤亡。
村口坡顶上的并上少佐和几个小队长都看到了战况,感觉确实很头疼,这个机枪暗堡设的位置也太刁钻了,就正对着石板桥,并且居高临下。
石板桥又窄,左右也没有可以迂回的道路,找木头搭在石板桥两边拓宽后冲锋,不说哪里去砍这么多树木的问题,就是在敌人火力下又怎么可能完成。
并上少佐现在才感觉到也许以前皇军栽在背嵬队手上几次不光是疏忽大意的原因,这个背嵬队全是中国jīng锐部队里的老兵,打仗确实有门道。
2
对付土木工事或机枪暗堡这些就用轻重机枪对射行不行?
肯定不行!因为敌方射手躲在工事里,你要打到他只能通过小小的射孔才行,而你这边无遮无挡的机枪手不知道要被他打掉多少?
所以,遇上这种情形,各国的军队都是这几个招数应对:炸掉它、轰掉它、烧掉它!用包、集束、平射炮、对付。
并上少佐就问九二步兵炮上来没有?传令兵很快回报:正在组装中,即将完成。
这次岩崎大队的九二步兵炮班算倒了八辈子霉了,盘山路是背上来的,在山梁那里刚组装好还没有发射一发炮弹,又被命令拆下来,用绳子吊到坡上,这会儿他们正在组装中,幸好这次只是拆成了三大件。
并上少佐看见组装好的九二步兵炮已经在坡上构筑好阵地,就下令对着那边山神庙开火了。
实际上掷弹筒分队已经把山神庙的房顶都炸没了,墙也裂开了大缝,不过中国的庙宇道观一向比普通老百姓的房子牢实得多,所以并没有倒塌,因此并上少佐才命令用九二步兵炮轰击的。
九二歩兵炮威力大不一样,两炮就把山神庙打塌了大半边,并上少佐满意地命令转过炮口瞄准那块大石头开火。
70毫米的高爆准确命中大石头,不过并上少佐用望远镜清楚地看见只是崩起了一些石块,那块大石头似乎没受多大影响。
九二步兵炮的重不过38公斤,要想对付足有三尺厚的大石头还是很吃力的。
炮班的士兵也很沮丧,还有什么能比自己的炮弹准确命中却不起作用更郁闷的呢?
机枪暗堡里,小三他们已经看见了山神庙被鬼子炸塌,紧接着一声巨响,头顶的大石头也震动了一下,都明白被鬼子一发九二步兵炮的砸在上面,但是扛住了。
小三就对班长说:班长,你也从后面下去吧,看样子鬼子待会就会冲着射孔来的,我们那时候也得跑。
班长想想也是,就说:别硬扛,也拖这么久了,估计村里人都已经到神仙洞了。
小三就点头:嗯,我们看情形不对就撤。
班长就钻出机枪暗堡,几步就蹿进山神庙的废墟里往后面摸去,沿着绳子下去了。
班长撤走后,铁师傅让蛮牛把机枪从射孔那里拿下来:你在边上歇歇,我来敲几颗脑袋。
蛮牛就把机枪拿下来靠在一边,自己也坐下来。铁师傅就凑到射孔那里去,把自己的马四环伸出去找目标,很快就看见了一个鬼子脑袋在石板桥不远处探头探脑地观察,他果断击发,把那鬼子脑袋打爆,吓得四周都鬼子都把头埋低。
并上少佐就下令把九二步兵炮推下去,到大路那里对准机枪暗堡进行直瞄射击,务必打进工事内部彻底摧毁!
又命令步兵小队长,派人赶紧把原木遮蔽部顶上的沙袋背下去,在大路上给九二步兵炮构筑一个简单地工事。因为九二步兵炮虽说带有防盾,但那所谓的防盾小得惊人,除了带来微弱的心理安慰外几乎没有用处,所以在炮口两侧堆两层沙袋更起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