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钟表
以您这么 长时间作为公诉人的经验来说,田福高这样的行为,是否触犯了刑罚?”
吴秀林微微一笑:“不愧是王主任,一下子就说道点子上了。赵局长,其实这件事情也是 我想跟您说的,姚建银所谓的揭发内容,说实话。很难给田福高定罪。”
官道巅峰 第973章 莫要打草惊蛇
虽然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听见对方这样说之后,王晓松还是皱了皱眉头:“真的是这样啊。”
吴秀林点头说道:“其实您想想就会知道。姚建银可以提供证词,但是法院在进行审理的过程中,不可能听信吴秀林的一面之词。
所谓证据,是要组成完整的证据链之后才能够生效,姚建银的证词,只能算作是孤证,是不会被采信的。
而且退一万步,我们单就田福高网络党羽,试图控制三县的环保系统这件事情来说,就算是找到了证据,证明田福高曾经屡次违反组织工作原则,违规调动。又能如何呢?
如果可以证明,在调动的过程中,那些被调动着,对田福高有利益输送,我们告他一个卖官鬻爵的罪名倒还是可以的。
但是你刚才也说了,这些事情,那些被调动的人一分钱都没花。田福高一分钱的好处都没有得到。
那你要说田福高想要控制三县环保系统牟利,那人家到目前为止,连一条为自己牟利的命令都没有发出去过。事实上,你连田福高可以控制这些人的证据都没有,对吗?”
赵飞扬咬着牙:“那就这样任凭他们瞎搞乱搞吗?”
王晓松摇着头:“吴检察官,谢谢您对我们的指点,这件事情我心里已经有数了。”
接下来,王晓松根本就不再聊这件事情,只是不断的询问一些听上去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事情。
最终,吴秀林告辞,赵飞扬亲自送吴秀林到走廊上,而王晓松索性就坐在椅子上没有动。
等到赵飞扬回来的时候,一脸的焦急:“老大我说你是什么情况啊?你是真不打算对付田福高了?”
王晓松摇头:“田福高这个人当然要收拾,但是你刚才也听了,你能告的了田福高吗?”
赵飞扬一愣:“老大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就不管了?这可不像是你的做事风格啊。”
王晓松笑道:“我的做事风格怎么样,你难道不清楚?这件事情我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但是也不会轻易冒进。”
说道这里,王晓松就将自己的理由说了一遍。
首先,吴秀林刚才已经说了,状告田福高成功率微乎其微。其次,王晓松始终认为,这件事情,以田福高一人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
别看他是组织部长,但是这么频繁的动作,他一个人做不来。而且他一个组织部长,以他的级别,布置这么大的一个局,当这个局运转起来的时候,他一个人也看不住。
所以,他背后肯定还有一个职务比他高的人,但是这个人,凭借这一点蛛丝马迹,还抓不出来。
所以王晓松索性就决定,放长线,钓大鱼。一方面不会打草惊蛇,另一方面嘛。
嘿嘿,今天田福高请自己吃了那么一顿昂贵的料理,自己这样也算是投桃报李。等到法庭上姚建银没有咬出田福高,到时候,田福高甚至还会以为王晓松已经被他成功拉拢腐蚀了。
这样一来,自然而然 的就会放松警惕,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找到更多的证据。
说完了之后,赵飞扬楞了一下:“好家伙,老大你现在怎么也开始下大棋了?我服了。”
王晓松冷冷一笑:“不是我想陪他下大棋。他要是把手往别的地方伸,公安法院检察院,谁都比我有资格,也更加有义务 ,有理由去对付他。还轮不到我管。
哼哼,但是这个混蛋居然把手伸进滨莱新区环保系统里面来,那就怪不得我了。我能轻易放过他?笑话!”
说完之后,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片刻之后就看见谭峰推门进来:“王主任您也在啊。赵局,王主任,姚建银的案子有突破了。”
王晓松吃了一惊,自己刚刚定下一个既定方针,难不成又要改变不成?王晓松赶忙问道:“有什么发现?赶紧说吧。”
谭峰点点头:“是这样的,姚建银自从进来之后,神经一直很衰弱。这两天不断的疑神疑鬼,前一段时间有人探视过之后,就更加严重了。
他今天跟我们说,他手上有一份绝密指令,是关系到滨莱新区的将来的规划的。我当时就随便问问,但是等到我们按照他的交代,找到这份文件的时候,我发现这东西还真有点意思。”
“拿来给我们看看。”赵飞扬说道。
谭峰从公文包里面掏出一叠文件,赵飞扬接过来,转手递给了王晓松:“老大你看。”
王晓松坐在沙发上,将文件摊平放在茶几上面,看了片刻之后,一颗心咚咚的跳着,顿时就想到了自己去环保部的时候,跟环保部专家组聊天的时候聊到的这件事情。
当时王晓松跟专家组进行座谈,人家让他谈谈工作中的感想,还有一些难处。王晓松就曾经抱怨过一件事情,那就是环保局的经费问题。
环保局的经费,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上级财政拨款,少部分来自于社会捐赠。所以每次做事情的时候,王晓松都会为了钱的事情发愁。
但是当时专家组就曾经跟王晓松提过一个意见,那就是以环保来养环保。
当今世上,环保本身也可以进行商业化。这并不代表着,环保堕落成了牟利的工具,相反,这说明时代的进步,让环保事业具备了自身造血功能。
王晓松作为一线的环保人员,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万事都离不开钱,在进行环保的时候是要烧钱的。那用环保产业来养环保事业,有什么问题。
而且环保部,从两年前就已经放宽了政策,鼓励各地开展环保产业,以环保产业,来增援环保事业。从政策方面,已经松开了紧箍咒。
所以,当时专家组甚至还口头为王晓松只出了几个发展环保产业的方向,王晓松一直记在心里。但是没想到,回来之后各种事业缠身,让自己忙的不可开交,这件事情也就放下了。一直到现在。
官道巅峰 第974章 真知灼见
虽然一直放到现在,但是王晓松片刻都不曾忘却这件事情。在王晓松开来,这不只是他滨莱新区环保局的机遇,说大一点,甚至是整个环保行业的一次重要探索。
就冲着这一点来说,王晓松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不只是在为滨莱新区的环保部门‘赚钱’,更是在为整个国家的环保行业,进行一次试验。
所以,这件事情在王晓松心里的地位,相当之重要。但是,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已经被卸载了姚建银这个混账科长提供的资料上面!
而且,这份资料的详实,可靠程度,甚至要远比自己当初在环保部专家组那里听到的高。打个比方来说,环保部的专家组提供的是一个口头的方向,人家这简直就是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
王晓松看着这份资料,不断的被上面的真知灼见所打动。而且,这份文件并不是普适的大众文件,王晓松可以看出来,里面有很多地方都是针对现在滨莱新区的特定情况而写出来的。
这份资料的作者,一定是一个活跃在一线,对滨莱新区的情况非常了解,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工作责任心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王晓松现在已经生出了结交之心。但是却怎么也想不通,这份东西,怎么会跑到姚建银手里去。
王晓松赶忙抬头,看着谭峰问道:“这东西会是他姚建银的?他总不会说这是他写的吧。”
“那倒不是,但是他跟我们说,这份东西,是田福高给他的。”谭峰说道。
王晓松皱眉,田福高?田福高会是那种心系环保事业,在背后帮着滨莱新区环保局添砖加瓦的人吗?不不不,田福高绝对不是那种人。
那么田福高哪儿来的这份热心,找到这位高人,写出了这份策划书,还将策划书交给了姚建银呢?
“等等!田福高这几天的供词,我想看看。”王晓松说道。
谭峰刚要转身去拿,就被赵飞扬拦着:“不用了,复印件我这里有,我这两天也在研究他的供词呢。对了,就在这里,老大你看看吧。”
赵飞扬一边说,就一边从旁边的抽屉里面掏出了一份供词,然后将这份供词交给王晓松,王晓松看了看,注意力就放在了这句话上面。
“田福高答应过我,让我到了这个岗位上好好干。等到时机允许的时候,他会想办法提拔我做环保局的副局长。
到时候他会协助我打一两场漂亮仗,还说到时候,我就是滨莱新区 的第二个王晓松。跟王晓松不同的是,王晓松没人帮着他专门往上爬,但是我背后有人在推我。
我当时一听就昏了头,就上了田福高的贼船了。”
这句供词在王晓松的脑海之中回放了两遍之后,王晓松喃喃自语道:“哼哼,打一场漂亮仗?环保事业中,打一场漂亮仗谈何容易!田福高竟然有这样的自信。看来这个家伙的确是机关算尽,早有打算啊!没错,他说的漂亮仗,就是指的这个。”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田福高虽然不是什么热心环保事业的好人,但是他想要扶植滨莱新区的‘第二个王晓松’,就一定要做出成绩,好歹也得又快敲门砖吧。
而这份文件,就是他田福高需要的这块敲门砖!
王晓松将文件收了起来:“田福高啊田福高,我虽然不知道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谁,用的什么手段从人家手上骗来了这份策划案。
但是现在这份策划案已经在我手上了,那就别怪我抢走你的美事。也算是苍天有眼,没有让这件事情成了你田福高的本钱。这就是老天爷对滨莱新区群众的眷顾了。”
说完之后,王晓松就跟赵飞扬交代了几点,让赵飞扬想办法告诉姚建银,关于这份文件的事情,对于任何人都不准提起。否则不管是法院,还是田福高都不会放过他。
姚建银虽然蠢,但是毕竟不是白痴,他当然知道这份文件拿出来之后,田福高当然不会饶了他,所以王晓松并不担心他乱说话。
时间很快就到了法院一审开庭的时候,经过了一审审理,基本上就已经确定,姚建银违规收费的事情,因为数额巨大,影响恶劣,已经违反了刑法。
最终,姚建银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而那些跟在姚建银屁股后面的下喽啰们,也分别得到了自己应有的惩罚。
审理结果出来之后,赵飞扬看着王晓松问道:“你说,田福高现在在想什么呢?”
王晓松冷冷一笑:“还能想什么?当然是捂着胸口长出一口气,想应该怎么谢谢我。”
王晓松说的没错,田福高的确是这么做的。事实上,没等王晓松他们回去,就接到了田福高的电话。
“王主任,这次王主任的仗义举动,兄弟我铭记于心。”田福高说道。
王晓松呵呵一笑:“客气了,都是小事。”
“这是小事还是大事,老哥我心里清楚的很。兄弟,什么都别说了,大恩不言谢,日后看老哥的表现,绝对不会让兄弟你白辛苦一场。”田福高说完,就跟王晓松结束了通话。
王晓松哑然失笑,这个混蛋,真把自己当成跟他一样的混蛋了吗!?
田福高怕的,就是姚建银这个人在看守所里面让吓得乱了阵脚,然后什么人都咬出来。到时候他田福高沾染一身腥,那就不好了。
要知道,姚建银的案子涉案金额数百万,而且是当中被拆穿的,更重要的是,他挖的是滨莱新区主城区建设的墙角,这一幢幢一件件,基本上都确定这件案子一定会从重从快的被审理。
曾经有人说过,他这情况,给他个二十年有期徒刑不算多。往上到无期也说的过去。
谁能想到,这一次就判了他十年,姚建银对于这个十年,的确是相当的满意。满意之余,智商也慢慢的回来了,也明白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而对王晓松来说,这样的混蛋,把他踢出仕途别让他祸害人是最重要的,这种垃圾判个十年二十年的,差别不大。只要别打草惊蛇,判轻点也就轻点了。
官道巅峰 第975章 褐色金矿
几天之后,王晓松就听见了消息。田福高已经明确表示,对于一审判决结果表示服从,不在上诉。也就是说,从当天开始,田福高就开始正式服刑,而收取搬迁费的事情,到了现在为止,也就画句号了。
按说是给滨莱新区环保部门抹黑的一件事情,到了现在总算是有了一个结果。至少从现在看上去,群众对于这个结果,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尘埃落定之后,王晓松也没闲着,就趁着主城区的事情上了正轨,自己工作压力不大,就直接抽时间,去了一趟龙北镇东石村。
这个东石村,就是王晓松拿到的那份策划书上的一个点,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考察其中一项内容。
车子开到东石村,王晓松就看见路边竖着一块牌子:“前方塌方落石,请小心驾驶”。
王晓松皱了皱眉头,然后就继续开车向前,这里是山区,车子向前一段,就能感觉到路边似乎隐隐的有土石簌簌落下。
即便是在天气晴好的时候,都已经这样严重,可想而知,这条路要是到了极端天气下,会变得多么危险。
王晓松将车子停在半山坡上,然后就沿着山坡上的一条羊肠小道。徒步往上爬,即便是他这样的特种兵出身的人,也足足用了将近半个小时,才爬到山顶。
站在山顶上,俯瞰这下面景象,王晓松心里啧啧称奇:“行啊,我还真是小看这份策划书了,厉害啊。”
自语一句之后,王晓松蹲下来,用手在地面上抠了一下,不由得赞叹起来:“行,果然是有本事,经过实地考察的。只可惜啊,你到底是谁呢?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要是能认识一下,该有多好。”
就在这时候,王晓松的手机响了起来,很快就听见里面的人说道:“晓松啊,我的车子就快到了,你现在在哪里啊?”
王晓松赶紧说道:“杨处长,抱歉抱歉。我今天提前到了,就自己一个人爬到山顶上来看看。您稍等,我马上下来。”
“别,你别下来了。我上去!既然是实地考察,当然要实地看看才算数了。”对方说道。
王晓松赶紧说道:“那好,不过我还是下来接您,这边的路不好走,我走过一边可以给你们带路。”
说完之后,王晓松就赶忙下山,最终就在山脚下,见到了省发改委的处长,杨汉旗。
这个杨汉旗,之前是梁斌介绍给王晓松的。那时候王晓松正在进行滨莱县的大整治,是杨汉旗给王晓松帮了大忙。
就冲着这一点,王晓松对于杨汉旗这个人的专业能力,还有人品都非常信得过。这次的事情,就又想到了杨汉旗。
杨汉旗笑着指着身边的人说道:“这是我给你找来的行业专家,李工和颜工,他们两位这次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上去吧。”
王晓松赶忙点头,跟两位工程师打招呼,然后就搀扶着杨汉旗,大家一起蹒跚而行,最终爬到了山顶上面。
两个工程师上来之后,一个人从包里掏出一个望远镜一样的东西,对着周围观测起来。而另一个工程师,则掏出一个小铲子一样的东西,在地面上采集了土壤标本。
片刻之后,这两个人都点点头,杨汉旗关切的问道:“怎么样,二位工程师,之前王主任说的事情,有可行性吗?”
两个工程师都笑着点了点头:“没问题,这个地方非常合适。”
光是这句话,就直接让王晓松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事情是这样的,在那份策划书里,作者曾经提出,想要在滨莱县开展环保产业,为环保局争取资金经费,那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资金’。
不过好在滨莱新区本身就具备这样的‘启动资金’,而这个启动资金,就是东石村的这座山坡。
凌水江穿过滨莱新区三个县,在县内有一个急弯,而这个急弯就在东石村的山坡下面。由于多年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水患频发。基本上每个三五年都需要疏浚工程。
所以,策划书里就曾经提到过这样的一个设想,那就是索性挖平东石村的这座山坡。这样一来,正好可以永绝后患。
挖平一座小山,不是一个小工程,而且挖山本身就需要经费。但是这个作者却认为,别的地方挖山需要经费。但是这个地方,挖山不但不需要经费,反而还能带来数千万的经济效益。
简单说来,环保局可以从山地环境改造的名义出发,对这座小山包进行开挖。而到时候承接这个项目的人,则可以以滨莱新区为核心,向着周围两百公里内进行辐射,供应建材产业。
要知道,这里的土方跟别的地方的土质可不一样,有人经过测量,认定这里的土白度高,质地很软,容易分散悬浮,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结性。
甚至曾经有人做过实验,认定这些土壤在用于陶瓷烧制的话,品质甚至要高于景德镇原产的高岭土。
这样的性质,让东石村的村民用来耕作,恐怕不怎么样。而且连年水土流失,白白的流进凌水江里,那更是可惜。
要知道,现在市场上普通的高岭土,都卖到了六七百块一吨。价格堪比煤炭!而且需求量巨大!
以这种质地的土壤,杨汉旗说过,只要品质过硬,他甚至可以通过发改委的关系,把这种土运作到上千块一顿!
这哪儿还是什么土,这分明就是褐色金矿啊!如此一来的话,不只是经费有了,环保局的困局一下子就解决了,甚至还可以极大程度的补贴到本地财政上,将这笔钱用在城区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是,还解决了连年不断的水患!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这座山粗略估计,土方少说也在千万方左右。如果真的开挖的话,按照每立方百元的挖掘成本,加运输成本就算是顶天了。要是能够靠着杨处长的渠道运出去卖掉,总收益可能会在数十亿左右。”颜工说道。
官道巅峰 第976章 前景广阔
“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工程周期大概是多少?”王晓松问道。
那位李工思索片刻之后说道:“是这样的,如果要将这些土方作为付出产物出售,直接出手肯定是不行的,肯定还需要投产一个加工厂。
毕竟土方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想要买上价格,至少也需要经过碾浆,过滤,水洗,压滤,干燥等等工序才能制成成品的专用粉。”
听见李工这样说,王晓松的眉头一下子就皱起来了。
杨汉旗看了看,微微一笑:“李工,颜工,你们两位先在这里看看,我跟王主任说点事情。”
说完,杨汉旗走到王晓松身边,呵呵笑着说道:‘想什么呢?是不是担心政策方面的问题。’
王晓松点头:‘我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环保部两年前就已经有文件,鼓励大力开展环保产业,但是直到现在这件事情还是开展不起来。因为这个话缺乏一个主语,谁开展环保产业?
是一线的环保部门?还是要求环保部门去鼓励引进民间资本来经营环保产业?不管环保部怎么说,国务院可是有明文禁令的,各级政府机关,行政部门,执法部门严格禁止进行商业行为。
我现在在发愁,环保局可以牵头,以进行河道保护为名发掘这座金山,但是最终真的要在这里开加工厂的话,那就一定要找国土,矿产等等部门来做。到时候以什么名义呢?难不成真的说环保局要开一个高岭土矿?’
杨汉旗呵呵一笑:“晓松啊晓松,其实我就说,你现在还是太年轻。你们滨莱县环保局当了这么多年的清水衙门,这些灰色领域,你们还是玩儿不转啊。”
王晓松吃了一惊,赶忙看着杨汉旗问道:“杨处长,您是说,有别的办法?”
“别忘了我是在发改委工作。别的不知道,我难道还不知道?你们滨莱新区,马上要成立滨莱城投公司,这个你是知道的吧。
政府不能直接投资办企业,但是却可以通过城投公司来完成相关行为。国家并没有把门关死,而是要加强规范。
以你跟你们梁副主任,对了,还有陆主任的关系,你去找他们,让他们两个人牵头城投公司来做这件事情。他们挂名,你们环保局负责运作,最终现金流还是在你们环保局的账上体内循环。完事儿按年往上缴纳利润不就行了。”
王晓松直接听愣了:‘还能这样玩儿?’
“小伙子,你记住,国家能够发展到现在,靠的是当初那批冒着杀头风险搞改革的人。只要能对一个城市的经济起到提升作用的,很多人真的是站在法律的边缘去做这些事情。
所以有人曾经说过,华夏的官员,商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那全都是一只脚站在监狱里。这个说法虽然偏激,但是也的确是有根据的,明白了吧。
当然,你要真是那种誓死走稳定路线的人,刚才的这些话,就当我没说。”杨汉旗说道。
王晓松低头思索着:“我不是那种为了自己的利益,名声就瞻前顾后的人。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我还要想一想。”
杨汉旗呵呵一笑:“行,那你就再想想,总之这件事情也不急于一时。”
王晓松点点头,几个人就一起下山了。下山的路上,王晓松一直都在帮忙扶着杨汉旗,几个人下来之后,王晓松跟杨汉旗等人告别,就直接去了滨莱新区政府。
然而,王晓松还没有走到新区政府门前的时候,就远远的看见,新区 政府门前黑压压的挤着一堆人,这些人堵住了新区政府的大门,看上去一片群情激愤的样子。
猜你喜欢